结核病痰涂片及质量保证

合集下载

痰涂片抗酸杆菌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痰涂片抗酸杆菌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痰涂片抗酸杆菌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痰涂片抗酸杆菌检验主要用于对肺结核病人的诊断、化疗效果评价及为流行病学疫情评价服务,其检验的质量保证对于持续提高实验室痰涂片抗酸杆菌检验的工作效率和可信性非常重要。

质量保证包括室内质控、室间质量评估及质量提高,其中室内质控是质量保证的基础。

抗酸杆菌痰涂片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部的操作规程、设备及耗材,痰标本收集、染色液制备、涂片制备和染色、显微镜维护、显微镜镜检结果登记和报告以及痰片保存等整个过程的内部检查及监测。

具体操作如下:1 标本的收集1.1容器用直径4cm高度2cm的蜡纸盒收集痰标本,盒上标明病人姓名、日期编号和容器序号1、2、3(1为当日即时痰,2为夜间痰,3为次日晨痰)。

1.2痰标本性质干酪痰、血痰、粘液痰为合格标本、唾液或口水除照常进行涂片检查外,应要求患者重新送检。

1.3初诊病人收集3份痰标本(当日即时痰、夜间痰和次日晨痰),随访病人或治疗中病人按期每次收集2份痰标本(夜间痰及次日晨痰)。

1.4不能当日及时涂片检查的标本置于4℃冰箱保存,注意防止痰液干涸或污染。

2 抗酸染色液制备2.1配制染色液的实验室必须按标准浓度和步骤配制染色液,实验室要有染色液制备配方和配制记录。

2.2染色液试剂瓶需标明染色液名称、浓度和制备时间。

2.3染色液置于棕色瓶或不透明塑料瓶内存放,避光保存。

2.4每次制备一批新的染色液后,需使用未经染色的已知阳性和阴性涂片进行染色镜检,并记录结果,以保证染色液的质量。

3 涂片制备3.1新载玻片应经95%乙醇脱脂,无划痕。

3.2一张载玻片只能涂抹一份痰标本,且一次性使用,不可重复使用。

3.3铅笔在磨砂面玻片的磨砂面上注明实验序号及标本序号,若使用无磨砂面的玻片,则使用玻璃刻刀在玻片一端的1/3处进行标注。

3.4取大约0.05ml痰标本,在玻片正面右侧2/3的中央处均匀涂抹面积为10×20mm的卵圆形痰膜。

3.5将已干燥的玻片放置在报纸上,如果透过痰膜不能分辨报纸上的5号字,则表明该玻片涂抹过厚。

痰涂片合格标准

痰涂片合格标准

痰涂片合格标准痰涂片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对痰涂片的制备和染色,可以观察痰液中的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白细胞等情况,对于呼吸道感染、肺结核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痰涂片的合格标准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痰涂片的制备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在采集痰液样本后,应立即将样本涂抹于玻璃载玻片上,然后用火焰烘烤至干燥。

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细菌污染,保持无菌操作。

制备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染色处理,确保染色效果清晰,有利于后续观察和分析。

其次,痰涂片的染色质量也是衡量其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染色是痰涂片制备的关键环节,染色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等,不同的染色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原体检测。

在进行染色时,应严格控制染色时间和染色剂的浓度,确保染色效果清晰、准确。

此外,观察痰涂片的过程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

在观察痰涂片时,应使用高倍镜进行观察,以便更清晰地观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观察过程中需要耐心细致,确保不遗漏任何细微的异常情况。

最后,对于痰涂片的结果判读也需要专业的医学人员进行。

医学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判断痰涂片中各种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总之,痰涂片的合格标准涉及到制备、染色、观察和结果判读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依照标准操作,确保痰涂片的质量和可靠性。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检查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因此,医务人员在进行痰涂片检查时,务必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肺结核病人痰涂片镜检不同质控方式效果评价

肺结核病人痰涂片镜检不同质控方式效果评价

结 果
1.不同督导方式、不同地理条件下四次质控结果的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见表1。
2.针对痰涂片及其质控的有关问题,对痰检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在质控前、后进行了两次问卷考核,22名地(市)及县级痰检人员质控后的答对率(90%)明显高于质控前(53%)。
表1 不同地理条件及督导方式痰片复检符合率
4 100.0 100.0 96.3 94.4 90.7 95.3 96.3 98.0 99.5 95.3 89.6 91.8 95.0 96.9
3.费用:表2显示2个省16个县4次督导总的经费消耗,直接督导(包括督导员差旅费、食宿费等)明显高于间接督导(包括包装邮寄费、复印费等)(P<0.05);山区督导费高于平原(P<0.05)。
4 100.0 99.2 97.8 96.3 94.0 98.1 94.5 99.4 99.6 95.9 92.5 90.2 94.6 97.7
1 100.0 97.2 88.6 91.9 86.3 90.5 91.9 96.8 98.9 91.1 84.8 85.1 89.6 96.3
2.复检痰片数 直接督导组:每次每个实验室抽取阳性涂片20张,阴性涂片30张。间接督导组:每次每个实验室抽取阳性涂片20张,阴性涂片60张。
3.复检的痰涂片分别按“镜下观察”和“肉眼观察”进行评价并按统一表格记录。镜下观察:包括阳性、阴性符合情况及镜下每视野痰细胞数是否≥10个。肉眼观察:包括痰膜面积、厚薄、染色情况、痰膜脱落情况等,合格标准以“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3]为准。
地理
条件 质控
次数 直 接 督 导 间接督导
镜下观察 肉眼观察 镜下观察 肉眼观察

痰涂片检查与质量控制

痰涂片检查与质量控制
—省参比室在对地(市)和/或县(市)直接质控时,宜采用地(市)质控的同批县(市)涂片,填 写“痰涂片室间质控记录表”(表 4)。
(二) 室间质控:
质控模式:
跨国 参比 实验室
每年每省抽查一个县
国家 结核病 参比实验室
省(市、>1 次/年 地(市)
自治区)
细菌学
参比实验室
实验室
2 次/
每年抽查每地(市)一个县
县(市) 细菌学 实验室
质控范围: 1. 督导内容: —实验室布局 —实验室安全防护和污染物处理
—涂片、染色操作 —显微镜维护状况 —抽取痰涂片复验 —实验室日常工作记录(包括室内和室间质控) 2. 督导方式: —现场督导 上级实验室检验人员赴基层实验室现场指导,抽取痰片复验。 —非现场督导 基层实验室将保存近期 3 个月的全部痰片,及实验记录,送上级实验室 复验。 国家参比实验室以非现场督导为主。省级参比室应进行现场和非现场督导,但每年应对 一定比例的地(市)和县(市)实验室,作现场督导。 地(市)对县(市)实验室的督导,原则采取现场督导形式。 3. 痰涂片室间质控: —范围、内容同室内质控。 —痰片抽取方式 现场和非现场督导均抽取 30 份痰片,包括 20 份涂阴、10 份涂阳痰片。 对一些特定的项目和课题, 可按其规定进行痰片复验。但送国家参比实验室年报表中仍按 本规定执行。 4. 评价标准:评价分为痰菌镜检结果和制片质量两方面。 —痰片镜检:阳性片符合率≥98%,阴性片符合率≥96%。 —制片质量:痰细胞,痰膜面积、厚薄、脱落合格率应≥90%,染色合格率≥95% 。
(3)痰标本性质:按脓样痰、干酪样痰、血性样痰、脓性粘液痰和水样痰分类登记。
(4)“标本镜检结果”中的“日期”为实际镜检日期。

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EQA)手册修改研讨会会议纪要

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EQA)手册修改研讨会会议纪要
的要求及 中国国情给 予合 理建议 。各 代表 的 建议 和意见 使各 议题 的 细节 问题 得 到深入 全 面 的考虑 ,提 高 了第 二版修 订稿 的质 量 ,达
床 中心付瑜主任 、办公室李亮主任 、国家 参比室赵雁林主任 ,中国 C C结核病 预防 D
控制 中心 国际合作部何广学主任 以及来 自 辽 宁、山东 、湖南 、湖北 、广西 、甘肃 、 贵州七省 ( 自治区)的参 比室专家和 国家
起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 ( 中心 游永红) 临床
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 ( Q 手册修改研讨会会议纪要 E A)
中国结核病 防治规划 ・ 痰涂片镜检质量 保证 手 册 (Q ) “ E A 修改 研 讨 会 于 20 0 7年 5 1~5日在北京北苑宾馆召开 ,与会代 月 41 表 包 括 WH 驻 华 代 表 处 官 员 C rea O o l ni H nig enn 、刘 宇 红 女士 ,WH O顾 问 Sn a agJe Km 博士 ,香 港跨 国参 比实 验室 主任 K i i a M nK m博士 ,卫生部结核病专家咨询委 a a 员会 专家潘毓萱 、端木宏谨 、王 民、梅
张本处长对本次培训班给予积极的肯定 ;徐
广保主任对培训的成效表示满意。张本处长 、
从课后的培训评估调查中可 以看到 ,学 员们都感到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培训开阔了 眼界 ,尤其是在临床的诊断技能方面有明显 的提高 , 会在在今后的工作中加 以运用。工
徐广保主任 ,以及临床中心的左恩雄书记 、 童奔副主任、广西 C C的刘飞鹰主任助理一 D
维普资讯
结 核病 健 康教 育 20 0 7年 第 1 期
专家从结核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结核病的化 疗、结核病合 症 以及不 良 反应的处理、结核 病的影像学诊断及其鉴男 嵫澌 等方面进行了理

最新萋-尼氏染色条件-结核病实验室质量控制结核病培训-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萋-尼氏染色条件-结核病实验室质量控制结核病培训-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三.镜检质量控制:
取染色完毕且已干燥的玻片,痰膜向上放 置在玻片台上并以卡尺固定。首先使用40× 物镜,转动卡尺移动玻片至痰膜左端,将光 线调节至适当亮度,调节焦距至可见细胞形 态,移开40×物镜,在玻片上滴1~2滴镜油, 使用100×油镜进行细致观察。在淡蓝色背景 下,抗酸菌呈红色:其它细菌和细胞呈蓝色。 为防止AFB的交叉污染,严禁油镜镜头直接接 触玻片上的痰膜。
制片质量评价的标准
制片质量要求: 痰细胞,痰膜面积、厚薄、脱落合格率 ≥90%,染色合格率≥95%
合格与不合格涂片对比
太厚 太大、不均匀 太大、不均匀、脱色不佳 涂片不佳、不均匀 太小 脱落 脱落 太薄 不均匀、脱落、脱色不佳
三.镜检质量控制:镜检要求
(一)为防止抗酸杆菌的交叉污染,严禁油镜头 直接接触涂片上的痰膜。 • (二)仔细观察300视野,不少于10分钟。 • (三)每个工作日,一名镜检人员的涂片阅读 量不应超过25张。 • (四)连续阅读 10-12 张涂片后,应休息 20 分 钟左右。 • (五)采用自查和互查方式,至少抽查复验当 日10%涂片,并进行质控登记。
萋-尼氏染色条件:
二.萋-尼氏染色条件:
附件 9
痰涂片染色流程图
涂 痰 膜 自 然 干 燥 火 焰 固

碱 性 复 红 乙 醇 加 热 染 分 钟
流 水 冲 洗
盐 酸 酒 精 脱 色
流水 冲 洗
美 兰 复 染
流 水 冲 洗
自 然 干 燥 镜 检
30

5
合格涂片的判断
• (一)肉眼观察染色后的痰膜应呈均匀淡 蓝色,无红色斑块。 (二)染色后的涂片放置在报纸上,如果 文字透过痰膜不能被看清,表明该涂片涂 抹的太厚。 (三)染色后的痰膜脱落部分应小于整个 涂抹面积的10%。

痰涂片镜检实验室质量保证手册

痰涂片镜检实验室质量保证手册
质量提高(Quality Improvement ,QI) 是通过分析痰涂片镜检诊断服务的各组成 部分,寻找能永久清除障碍成功的过程。数据收集、分析、创意思路都是这一过程的重要部 分。它涵盖了连续监测、明确缺陷及后续改正措施,如必要时重新培训以杜绝问题再次发生。 QI 常依赖于有效的现场评估访视。
现场评价(On-site evaluation) 国家或地区结核病规划下的地区督导员的常规对下 级实验室的督导检查和高水平实验室督导员的年度督导检查。
图 2 标本容器 (二)标本的性状:
合格的痰标本应是患者深呼吸后,由肺部深处咳出的分泌物。 1、干酪痰:标本外观以黄色(或奶酪色)脓样、团块状的肺部分泌物为主,粘度较粘液 痰低,制片时较易涂抹;涂片染色后镜检,可见大量脓性炎症细胞、肺上皮脱落细胞。由于 此类标本是由肺部深处咳出,对肺结核的诊断最有价值,故 AFB 的检出率较高。 2、血痰:此类标本是因粘液痰或干酪痰标本中混有血液而形成,颜色为褐色或深褐色、 鲜红色或伴有血丝;涂片染色后镜检除能够观察到粘液痰或干酪痰的细胞特征外,含新鲜血 液的标本中还可见到被染色的红细胞。由于含血标本易干扰 AFB 镜检的结果,故在制片时 应尽量避免挑取含血标本。 3、粘液痰:标本外观以白色、粘稠度较高的肺部和支气管分泌物为主,制片时需仔细涂 抹;涂片染色后镜检时,镜下可见支气管内膜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细胞较长且形态不规则、 细胞核和细胞质着色均较深,细胞一端可见着色较浅的纤毛),伴有少量肺上皮脱落细胞(多 数为圆形,细胞核较小,且着色较细胞质深,核质比>1:3)、脓性炎症细胞(卵圆形、细 胞核占细胞比例较大且着色较深,核质比<1:1)、口腔脱落细胞及口腔寄生菌。此类标本 的 AFB 检出率较唾液高。 4、唾液:目视观察标本外观,以透明或半透明水样、粘度较低的口腔分泌物为主,标本 中有时伴有气泡;涂片染色镜检时,镜下可见少量口腔上皮脱落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核

肺结核病患者痰涂片镜检结果分析

肺结核病患者痰涂片镜检结果分析

肺结核病患者痰涂片镜检结果分析分析南充市2023年肺结核登记病例痰涂片状况,为保证痰检质量供应借鉴。

方法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进行痰涂片镜检。

结果2023年南充市初诊肺结核患者6439人,其中检出涂阳患者2382人,涂阳检出率为37%,不同性质的痰标本中干酪痰检出率最高62.9%。

不同留样时间痰标本中晨痰检出率最高为35.6%。

结论不同性质、不同留样时间的痰标本阳性检出率不同,应指导患者留取正确的痰标本,提高阳性检出率。

肺结核是种古老的全球流行的慢性传染病。

在我们国家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类传染病的首位,并且农村疫情高于城市。

痰涂片镜检是世界卫生组织推举的全球结核病掌握策略中的五大要素之一,痰涂片镜检在结核病掌握工作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通过痰涂片检查是发觉传染源的重要手段,是确诊结核病、选择治疗方案、考核疗效的主要依据[1]。

现将2023年南充市肺结核病患者痰涂片镜检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标原来源2023-01-01/12-30,南充市各县疾病预防掌握中心结防所初次就诊的可疑肺结核患者送检的准时痰、夜间痰、晨痰共3份痰标本。

标本量为3~5m1°1.2资料来源2023年各县结防所的月报表、季报表、《肺结核病人登记本》、《细菌试验室登记本》及相关资料。

1.3方法采纳痰直接涂片抗酸染色后镜检,用新竹签挑取痰标本约0.05~0.10m1涂片。

固定、染色(抗酸染液在有效期内使用)、镜检均按《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⑵进行,每个患者3份痰中有1份及以上查出抗酸杆菌者为涂阳肺结核患者。

1.4结果推断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1)报告抗酸杆菌阴性:连续观看300个视野、未发觉抗酸杆菌。

(2)报告抗酸杆菌数是:1~8条抗酸杆菌/300视野。

(3)抗酸杆菌阳性(1+):3~9条抗酸杆菌/100个视野,连续观看300个视野。

肺结核痰涂片检查工作规范

肺结核痰涂片检查工作规范

肺结核痰涂片检查工作规范--------------------------------------------------------------------------------痰涂片检查是肺结核病人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化疗方案、疗效考核的主要方法或手段。

为贯彻落实市卫生局《关于在全市一级以上医疗单位中开展传染性肺结核筛查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加强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发现力度,特制定本规范。

一、痰检的对象和要求(一)对象1.咳嗽、咳痰≥3周或有咯血或血痰症状以及胸片异常者。

2.进行疗效考核的病人:凡已确诊、登记、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在化疗期间应按规定定期作痰菌复查。

1)初治涂阳病人(含重症涂阴病人)在疗程满2、5、6个月时,复治涂阳病人在疗程满2、5、8个月时,各查痰一次。

2)初、复治涂阳病人在疗程满2个月时,痰菌仍为阳性者,应在治疗满 3个月时增加查痰一次。

3)确诊、登记的涂阴肺结核病人,即使病人因故未接受治疗,也应在登记后满2和6个月时进行痰菌检查。

(二)要求1.初诊病人应送3份痰标本(夜间痰、清晨痰和即时痰)。

如无夜间痰,在留清晨痰后2~3小时再留取一份痰标本;或在送痰时,留取两份即时痰。

治疗中或复诊随访病人按期每次送检两份痰(清晨痰和夜间痰)。

2.痰标本采集:即时痰为病人就诊时咳出的痰液。

清晨痰为清晨深咳出的痰液。

夜间痰为就诊前一天晚睡前咳出的痰液。

痰标本应以脓样、干酪样或脓性粘液样性质的痰液为合格标本,痰量应为3~5毫升。

应由检验人员或专人验收痰标本,痰液不合格者,要求重新送检。

难以获得合格标本时,也应进行细菌学检查,但应注明标本性状以供分析结果时参考。

痰标本的容器,应采用国家参比实验室推荐的国际通用痰瓶或采用直径4厘米、高2厘米的塑料或涂蜡纸密闭盒。

留痰容器上应注明病人姓名、编号(门诊序号或病人登记号)及日期。

3.痰标本的保存和输送:痰标本容器密封,勿倒置,严防痰液外溢。

不能立即作涂片检查的痰标本,须置4℃冰箱保存,防止痰液干涸或污染。

结核病防治规划 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10-22-2 新版EQA

结核病防治规划 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10-22-2  新版EQA

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编委会名单主审肖东楼王文杰许绍发王黎霞主编赵雁林刘宇红姜广路夏辉尚美编者(以姓氏拼音为序)柴琦陈马秀陈田雄冯苗顾才宏贾卫蓝如束李定越李国刚李国明李辉李琳梁庆福刘洁柳正卫梅建尼玛彭多潘毓萱钱明司红艳苏云开谭云洪王进鸿王莉王庆王瑞王苏民杨修军杨丹丹袁薇张学志赵德福周杨前言为加强我国结核病实验室网络建设,提高各级痰涂片实验室工作质量,我国自2004年引入并全面推行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结核病实验室痰涂片检查室间质量保证指南”,并出版印刷了第一版《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在使用新的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方法的实践中,我们积累了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同时,随着我国结核病控制一些新技术策略的出台,现行“手册”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补充。

为此,我们广泛征求了各省专家意见,并进行多次讨论,为了更准确地描述本手册涵盖的内容,经2008年省级参比室工作会议决定,将本手册命名为《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

本手册包括了第一版的大部分内容: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的标准化操作、我国结核病实验室网络中各级实验室在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中的职责、实验室质量控制及评估的具体方法,并附有统一的表格,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区、乡镇卫生院以及各医疗机构从事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的实验室遵照执行。

本手册在修订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香港跨国结核病参比实验室甘启文主任(Dr. KaiMan KAM)、WHO顾问金尚才教授(Dr. SangJae KIM)以及WHO驻中国代表处医学官员海妮女士(Dr. Cornelia Hennig)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谨表谢意。

编委会2008年10月前言3第一章绪论6第二章痰涂片显微镜检查标准化操作7第一节痰涂片检查的目的及优势 (7)一、诊断传染性肺结核 (7)二、评价化疗效果 (7)三、为流行病学疫情评价服务 (7)第二节痰涂片检查对象 (8)一、确定诊断 (8)二、疗效评价 (8)第三节痰标本的采集 (9)一、采集痰标本的容器 (9)二、痰标本的采集时间和采集次数 (9)三、对就诊者的留痰宣传教育 (9)四、采集痰标本地点 (10)五、痰标本评价 (10)第四节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显微镜检查标准化操作程序 (11)一、萋尔原尼尔逊染色显微镜检查法(Ziehl-Neelson,简称萋尼染色法) (11)二、荧光染色显微镜检查法 (14)三、玻片的保存 (15)四、抗酸菌痰检注意事项 (15)第五节显微镜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17)一、一般原则 (17)二、日常维护 (18)三、维修和保养 (18)第六节试剂和材料 (19)第三章痰涂片显微镜检查质量保证20第一节实验室网络及职能 (20)一、结核病实验室网络 (20)二、质量保证体系中各级实验室职能 (21)第二节室内质量控制 (22)一、痰标本收集 (22)二、抗酸染色液制备 (23)三、涂片制备 (23)四、染色 (23)五、镜检 (24)六、登记报告 (24)七、痰涂片保存 (24)第三节室间质量评估 (25)一、现场评价 (25)二、盲法复检 (26)三、批量测试 (36)第四章报表39一、盲法复检结果上报 (39)二、实验室基本情况上报 (40)参考文献43附件45附件1、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登记本 (45)附件2、痰涂片镜检检验 (47)附件3、染色剂配制、保存 (49)附件4、结核病实验室痰涂片镜检督导清单 (51)附件5、督导报告参考模式 (57)附件6、盲法复检涂片抽取举例 (59)附件7、术语注释 (62)第一章概论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通过实验室细菌学检查诊断传染性肺结核是DOTS策略的重要要素之一,痰结核菌检查对于发现传染源、确定诊断和化疗方案、考核疗效、评价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结核病实验室痰涂片检查质量控制现场评价督导

结核病实验室痰涂片检查质量控制现场评价督导
镜油 是 否 二甲苯 是 否
足够用量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如有填写“否”的项目,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供应
检查的问题
下列原料可以是否得 到? 痰盒规格是否标准? 是否供涂片存放用的 储片盒符合规格标准 ?是否数量足够? 近3个月是否供应短 缺? 有否有蒸馏水?水是 否保存在无菌瓶子里 ?
实验室是否使用手套?使用是否合适?
应戴防护手套,手套种类应符合所从事安全 工作的要求
试验结束后是否洗手?
遵守正确的洗手程序
实验室是否有上下水?
实验室应当有上下水
实验室是否洁净有序?
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
下班后,是否关闭实验室门窗?是否例行安全检查? 关闭好门窗,巡视检查,确保安全后离去
结果 是否 是否
染色试剂做质量检测吗?
经过火焰3-5次加热固定。
一批最多10-12张涂片。
石碳酸复红热染5分钟,染色剂不许在玻片上干燥,盐酸酒 精脱色1分钟,仅必要时重复脱色,不要脱色过度,亚甲基 蓝复染1分钟
试剂必须用已知阳性玻片进行检验,至少每月一次
显微镜多久用擦镜纸清理一次? 报告一个阴性结果要观察多少个视野?
2)涂片总张数=阴性涂片数+阳性涂片数 3)阳性涂片率% = 阳性涂片数/涂片总张数 登记日期: 年 月
1.试剂
检查的问题
现有的染色剂是否都可以使用? 最近3个月是否试剂短缺? 使用的试剂是否在有效期内? 镜油粘度是否合适?
指标 试剂名称 可用性 石碳酸复红 是 否 亚甲蓝 是 否 5%乙醇酸 是 否
3、实验室安全
检查的问题
指标
痰涂片检查在哪里进行?
在一个与其他实验室隔开的地方进行

肺结核痰涂片检查工作规范

肺结核痰涂片检查工作规范

肺结核痰涂片检查工作规范肺结核痰涂片检查工作规范引言: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其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发热、乏力等。

为了确诊肺结核病,痰涂片检查成为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肺结核痰涂片检查工作规范。

一、痰涂片收集规范1. 痰涂片收集应在医疗机构内进行,确保操作环境清洁,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 患者应充分说明涂片收集方法,包括清晨醒后第一次咳痰,以及在白天咳痰的次数等。

3. 患者应用痰杯进行咳痰,将新鲜痰液收集在无菌的容器中,避免采用浑浊的痰液。

4. 痰液的收集量应在5-10ml之间,以保证涂片检查的准确性。

二、痰涂片制备规范1. 涂片准备人员应进行手部消毒,并戴好无菌手套。

2. 采用温水洗涤痰杯,并在无菌工作台上进行操作,以保持操作的无菌性。

3. 取少量痰液用无菌针吸取,均匀涂布在清洁的玻片上,形成薄而均匀的涂片。

4. 涂片制备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三、涂片染色规范1. 使用Ziehl-Neelsen(ZN)染色方法进行涂片染色。

该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2. 涂片制备后应立即进行染色处理,以保持染色效果的稳定性。

3. 染色液的配制过程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并确保染色液的质量符合要求。

4. 薄片浸泡在染色液中的时间应控制在5-10分钟,过长时间的浸泡可能导致染色不均匀。

四、涂片检查规范1. 涂片检查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实验医师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2. 在显微镜下观察涂片时,应先使用低倍镜进行初步筛查,再使用高倍镜进行细致检查。

3. 观察时应注意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征形态,包括红染的杆菌形状、长度和排列方式等。

4. 对于初筛出阳性结果的涂片,应进行多次观察,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五、报告和结果管理规范1. 检查结果应及时记录,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报告。

2. 报告中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症状、涂片检查结果等。

3. 对于阳性结果的涂片,应及时通知医生,以便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结核病实验室痰检质控

结核病实验室痰检质控

实验室网络及职能
国 家参比室
省级参比室
地(市) 实验室
地(市) 实验室
县(市) 实验室
县(市) 实验室
县(市) 实验室
县(市) 实验室
EQA-室间质量评估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即在实验室网络中,上一级参比实验室经过一
系列的规范性活动,通过于其他网络实验室比 较批量测试和盲法复检结果评价基层实验室能 力及操作质量的过程。 包括现场评价、盲法复检和批量测试
结核病实验室痰检质控
河南省CDC结核病参比实验室 2006年11月鹤壁
©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
市级痰检和EQA工作情况 省级EQA和上半年督导考核情况 痰检质控发现问题和建议 中期评估报表涉及实验室内容的几点说明 Nhomakorabea验室网络
根据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 质量保证手册”要求,各结核病项目单 位开展痰检工作,为保证痰检工作质量, 国家建立了实验室质量保证网络,并规 定了相应职能。
中期评估报表几点说明
表12 ,是否开展新EQA,我省从2004下半年、2005年开展, 只填写2004 、2005年的EQA。
表12,举办检验培训班,市级填写对县级培训,县级均未开展 对县乡镇查痰点培训。
表12,中如果填写开展了培养和药敏试验在表5设备中填写相 应培养设备。
表12,填写举办检验培训班同表11专业培训人数和次数一致。 表9,乡镇查痰点只填写计划和实际建立数,因工作未开展,
下发痰检涂片示意图每县市2张;加热棒市级2 个,县级1个;擦镜纸市级5本,县级3本;请 按省级分配方案下发。
THANK YOUR !
对购买的染液一定要严格质量控制,发现问 题马上向厂家联系调换或退货,并及时告知 省参比室,使省所及时掌握和控制。

肺结核痰检质量控制培训资料

肺结核痰检质量控制培训资料

肺结核痰检质量控制万建国各级各类实验室职责:县(区)级结核病实验室在省、地(市)参比实验室的指导下,制定本县(市)结核病实验室检查的工作计划。

按照国家结核病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做好本实验室开展检查项目的室内质控工作,承担同级间实验室(县级)第一复检者盲法复检工作,在所属地(市)级实验室的组织下,开展痰涂片镜检盲法复检。

按国家统一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常规开展痰涂片镜检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有能力、具备条件的可以开展结核菌培养。

接受上级实验室的督导、现场评估和定期培训。

对辖区内乡镇卫生院查痰点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乡镇查痰点乡镇查痰点在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方便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就医,增加病人发现。

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乡镇查痰点。

乡镇查痰点应该按卫生部要求开展工作,国家统一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开展痰涂片镜检工作,并按规定送痰涂片至县级进行复检;接受上级实验室的培训、现场督导和技术指导。

医疗机构实验室医疗机构结核病实验室在相应级别临床检验中心和上级结核病实验室的技术指导下,开展质量有保证的结核病实验室检查工作,严格按照相关各项标准化、规范化操作程序进行实验室相关活动,并接受结核病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涂片镜检实验室基本要求:实验室应有实验室分区(涂片染色区域和读片镜检区域),布局应该符合生物安全二级(BSL-2)的要求;实验室应在靠近出口处设置洗手池;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平整、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面应防滑;实验操作台面应能防水,耐腐蚀、耐热;实验室中的厨柜和实验台应牢固,厨柜、实验台彼此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清洁;对于实验室中可开启的窗户,应安装纱窗;实验室内应保证工作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应有适当的消毒设备;在实验室门口处应设挂衣装置,个人便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10、实验室应该装备开展痰涂片检查所需要的仪器和设备。

检查对象及要求:痰涂片检查(一)痰盒推荐使用螺旋盖、可密封、广口的塑料盒收集痰标本,参考规格:直径4厘米,高度2厘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课件ppt
10
常见类型 可能原因
假阳性 (FP)
1.例如染料沉渣或结晶等被误 识为抗酸杆菌
2.原始报告后着色的抗酸杆菌 退色
假阴性 (FN)
1.观察涂片的视野数量不够 2.镜检技术能力差 3.染色操作不规范 4.显微镜存在问题 5染液质量差
量化误差 1.观察涂片的视野数量不够 (QE) 2.阳性涂片的分级报告标准掌
如需焚烧处理,须置于焚烧炉内彻底焚化。 焚化不彻底或暴露焚烧是危险的;
专业处理:
试验操作工作面应以3%石炭酸或其他可 靠的消毒液擦拭,再用紫外线灭菌灯照射 30分钟。
医学课件ppt
12
二、痰涂片镜检的实验室质量 保证
医学课件ppt
13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和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 (Nationaltuberculosis programme)的要求,在我国已全面推 行DOTS策略或DOTS策略得到良好的贯 彻执行的地区,为了持续提高结核病实验 室痰涂片检查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必须 建立我国结核病实验室质量保证系统网络。 在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应用实 验室间质量检查和评估的方法,进行实验 室检查系统的评价,并通过采用一系列措 施改进和不断提高实验室业务总体水平。
结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痰涂片检查及
质量保证
一、痰涂片检查
医学课件ppt
2
(一)结核病细菌实验室布局原则
1、结核病细菌学检查要有独立的实验室, 不得与其他实验室混用,最好为P3级实验 室;
2、培养基制备、洗刷等相对洁净的操作与 涂片镜检、培养前处理、药敏试验等污染 操作要有独立分开的场所,最好分别在专 用的房间进行;
医学课件ppt
3
3、基层只从事涂片镜检的实验室只拥有 一间独立房舍的情况下,相对洁净区(镜 检区、登记区)与污染区(涂片、染色区) 要有明显区分。
医学课件ppt
4
(二)痰标本的收集和运送
干酪痰、血痰或粘液痰为合格标本,量应 为3-5毫升。
难以获得合格标本时,也应进行细菌学检 查,但应注明标本性状,以供分析结果时 参考。
显微镜检报告方式: 0条/300视野:萋-尼氏抗酸杆菌阴性 1-8条/300视野:实报菌数并重检 3-9条/100视野:萋-尼氏抗酸杆菌阳性(+) 1-9条/10视野:萋-尼氏抗酸杆菌阳性(2+) 1-9条/1视野:萋-尼氏抗酸杆菌阳性(3+) ≥ 10条/1视野:萋-尼氏抗酸杆菌阳性(4+)
握差
3.镜检技术能力差 医学课件ppt
4.显微镜存在问题
建议 1.对技术人员复训 2.对假阳性涂片重新染 色并复检
1.2.3.对技术人员复训 4.现场检查显微镜状态 5.重新购置质量合格的 染料并重新配制染液
1.2.3.对技术人员复训 4.现场检查显微镜工作 状态
11
(六)废弃标本和污染物的处理
废弃标本、痰盒和污染物均须经高压蒸汽 灭菌后方能丢弃或清洗;
医学课件ppt
14
(一)室内质量控制
室内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指实验室内部的操作规程、
设备和耗材、痰标本收集、染色剂制备、
涂片制备和染色、显微镜维护、显微镜镜
检、结果登记和报告、以及痰片保存等整
个过程的内部检查和监测。
医学课件ppt
15
1、痰标本的收集
(1)容器:采用WHO推荐的国际通用螺旋盖痰 瓶,或可密封塑料盒、蜡纸盒收集痰标本(参考 规格:直径4厘米,高度2厘米)。痰容器应标明 病人姓名、日期、编号(初诊病人门诊序号或随 访病人登记号)和容器序号1、2、3(1=当日 即时痰,2=夜间痰,3=次日晨痰)。
医学课件ppt
8
(四)细菌学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选择痰标本中脓性、血样、干酪样的部分涂 片阳性率较高;
一张玻片只涂一份标本,玻片一次性使用, 防止交叉污染;
打开痰盒、涂抹痰膜、烧灼接种环时容易产 生气溶胶,应注意正确操作和自身防护;
石炭酸复红初染时必须加温。
医学课件ppt
9
常见误差原因
见下表
(2)痰标本性质:干酷痰、血痰、粘液痰为合 格标本;唾液或口水为不合格标本,除照常进行 涂片检查外,应要求患者重新送检。
医学课件ppt
16
(3)初诊病人应收集3份痰标本(当日即 时痰、夜间痰或次日晨痰),治疗中或复 诊随访病人按期每次收集2份痰标本(当日 即时痰、当日痰或次日晨痰)。
(4)对当日不能进行涂片检查的痰标本, 须置于4℃冰箱保存,注意防止痰液干涸或 污染。
收集标本的容器应采用国家参比室推荐的 标准痰瓶,或采用直径4厘米、高2厘米的 广口塑料(或蜡纸)的或密闭容器。
医学课件ppt
5
容器上应注明与检验单一致的病人姓名、 编号及日期。
需送上一级实验室检查的痰标本应置4℃冰 箱保存,外送前认真核对检验单与痰瓶上 标注,放专用的冰盒内运送,或用纸袋、 塑料袋封扎牢后顺序放入包装盒,盒外注 明请勿倒置标志。
医学课件ppt
6
(三)痰涂片操作流程及显微镜检 报告方式
直接涂片法操作流程:
1、涂痰膜(大小10×20㎜),自然干燥
2、复红加热初染5分钟
3、流水冲洗
4、盐酸酒精脱色3分钟(必要时重复脱色,但不 要过度)
5、流水冲洗
6、美兰复染30秒
7、流水冲洗
8、自然干燥,镜检
医学课件ppt
7
(3)染色后的痰膜脱落部分应小于整个涂 抹面积的10%。
医学课件ppt
20
5、镜检要求
(3)载玻片只允许一次性使用,严禁清洗 后重复使用。
(4)载玻片只允许左侧1/3处标注实验室 序号。
(5)载玻片正面右侧2/3中央处均匀涂抹 成面积为10× 20mm的卵圆形痰膜。
医学课件ppt
19
4、染色
(1)肉眼观察染色后的痰膜应呈均匀亮蓝 色,无红色斑块。
(2)将染色后的玻片放置在报纸上,如果 透过痰膜不能分辨报纸上的文字,则表明 该玻片涂抹过厚。
医学课件ppt
17
2、抗酸染色液制备
(1)有染色液制备配方和配制纪录。 (2)染色液试剂瓶须标明染色液名称、浓
度和制备时间。 (3)染色液置于棕色瓶内存放,避光保存。
医学课件ppt
18
3、载玻片
(1)新载玻片应经95%乙醇脱脂,检查 无划痕后,方可使用。
(2)一张载玻片只能涂抹1份痰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