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八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最新整理)
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最新
整理)
化学物质与日常生活
- 化学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 分离混合物:过滤、蒸发、沉淀、蒸馏等方法
空气和氧气
-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
- 空气的净化:除尘、除湿、除臭等方法
-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支持燃烧、促进生物呼吸
水和水的净化
- 水的特性:无色、无味、无臭、流动性等
- 水的组成:氢氧化合物
- 水的净化方法:凝固、过滤、蒸馏、消毒等方法
常见的酸、碱和盐
- 酸的性质:酸味、电离产氢离子、与碱中和
- 碱的性质:苦味、电离产氢氧根离子、与酸中和
- 盐的性质和用途:味咸、不导电、矿物质补充、食品调味
化学式和化合价
- 元素的符号和原子序数
- 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化合价
- 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化学方程式
-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
- 平衡反应方程式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
- 反应物的量与摩尔关系
- 定比和简单比例关系
化学能的转化
- 化学能的类型:热能、电能、化学能
- 化学能转化的实例
- 能量守恒定律
笔记:以上为八年级化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便于复习和理解。
请参考教材进行深入学习。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一、化学基本概念
-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物质的定义及分类
- 化学符号和化学式
二、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 元素的概念与分类
-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
三、化学反应
-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 反应物和生成物
-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 化学反应的分类和常见类型
四、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 物质的多样性和变化
-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合成和分解反应的特点和应用
五、离子与离子化合物
- 离子的概念和形成
- 离子化合物的命名和表示方法- 离子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六、原子与分子
- 原子和分子的概念及区别
- 原子的相对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 分子的概念和简单分子的结构
七、金属与非金属
- 金属和非金属的特征和区别
- 金属的常见性质和应用
- 非金属和半金属的特性和应用
八、氧气与酸碱中和
-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 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和意义
九、水与溶液
- 水的性质和分子结构
- 溶液的概念和分类
-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和应用
十、化学实验与安全
- 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 常见实验仪器和装置的使用方法
- 安全操作和事故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考化学知识点大全八年级 -空(1)
中考化学知识点大全(八年级)第一单元1.物理变化的概念:。
2.化学变化:。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4.物理性质的概念:。
5.常见物理性质:。
6.化学性质的概念:。
7.常见化学性质:。
8.蜡烛火焰分为:;由外到里分别为:。
9.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会观察到:。
原因是:。
10.用收集呼出气体。
11.试管的用途:。
12.烧杯的用途:。
13.铁架台的用途:。
14.集气瓶的用途:。
15.酒精灯的用途:。
16.胶头滴管使用注意事项:。
17.集气瓶使用注意事项:。
18.固体药品一般保存在中;液体药品一般保存在中。
19.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
20.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
21.连接仪器的三大要点:。
第二单元2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原理:。
23.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时所得出的结论:。
24.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
25.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
打开弹簧夹后。
26.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27.上述实验所得结论:。
28.上述实验的注意事项:①集气瓶内加水的原因:②红磷要足量的原因:29.空气成分(体积分数):。
30.氧气用途(均体现氧气的化学性质,都发生化学变化):。
31.体现氮气化学性质的用途:。
32.体现物理性质的用途:。
33.稀有气体:等的总称。
34.由于稀有气体,可以制。
35.空气污染来源: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和。
(三大有害气体:)。
36.空气污染的危害:。
37.防治措施:。
38.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等(注意:CO2既不是有害气体,也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39.氧气的物理性质:。
40.氧气检验的方法:。
41.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4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43.硫燃烧的方程式:。
44.硫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少量水的作用:。
45.硫燃烧实验集气瓶口放玻璃片目的是:。
4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现象:47.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48.炭燃烧的方程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整理(绝对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整理(绝对好)一、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将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将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 物质的状态:物质可以存在三种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物质的状态:物质可以存在三种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 物质的性质:物质具有多种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
物质的性质:物质具有多种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
二、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化学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氢气等。
化学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氢气等。
- 化合物:由不同类型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化合物:由不同类型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 化学式:用来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比例。
化学式:用来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比例。
三、反应与方程式-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包括原子的重新组合和化学键的断裂。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包括原子的重新组合和化学键的断裂。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和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产物。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和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产物。
四、常见化学实验- 无水氢氯酸制备和收集氯气实验:通过反应制备氯气并用一定方法进行收集。
无水氢氯酸制备和收集氯气实验:通过反应制备氯气并用一定方法进行收集。
- 制备和收集氧气实验:通过分解过氧化氢制备氧气,并用水银法收集。
制备和收集氧气实验:通过分解过氧化氢制备氧气,并用水银法收集。
五、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金属的性质和用途: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等领域。
金属的性质和用途: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等领域。
- 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非金属多为难导电、难导热的物质,常用于电绝缘材料、磁材料等。
初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详细版本
初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详细版本
以下是初二《化学》的知识点归纳总结(详细版本):
1. 元素和化合物:
- 了解元素的概念和性质,学习元素的周期表分类;
- 掌握化合物的概念和命名法则;
- 理解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解读;
2. 原子结构和化学键:
- 学习原子的结构、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概念;
- 理解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量和电子构型;
- 探究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和性质;
3. 酸碱和盐:
- 了解酸、碱和盐的定义和性质;
- 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 理解盐的命名和制备方法;
4. 化学反应和能量:
- 探究化学反应的特征和速率;
- 理解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平衡的概念;
- 了解能量变化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5. 物质的分类和变化:
- 学习物质的分类方法及其性质;
- 了解物质的物态变化和化学变化;
- 掌握常见物质的燃烧和氧化反应;
6. 溶液和浓度:
- 探究溶解现象和溶液的性质;
- 理解溶质、溶剂和溶解度的概念;
- 学习浓度的计算和浓度的调节;
7. 离子和电解质:
- 了解离子和离子化合物的构成和性质;
- 学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 探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电解过程;
以上是初二《化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总结,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验能力,增进对化学世界的认识与理解。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化学知识点总结(打印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化学知识点总结(打
印版)
单元一: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分类标准
-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单元二:材料的性质
- 材料的物理性质
- 材料的化学性质
- 材料的用途和分类
单元三:常见物质的分离
- 溶液、纯净水与自来水的区别
- 常见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单元四:化学与能量
- 不同能量的体现形式
- 能源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 化学能的转化与利用
单元五:化学反应
-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和分类
- 化学反应的实验方法和条件
单元六:常见气体的性质与制备
- 气体的性质与单位
- 气体的制备方法和工业应用
单元七:酸、碱与盐
- 酸、碱和盐的基本概念
- 酸碱指示剂和酸碱中和反应
- 酸、碱、中性溶液的判定方法
单元八:金属与非金属元素
- 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利用
-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利用
-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单元九: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
-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 微量元素的重要性和城市污染物
- 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
以上是本文档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八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
初中八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一、空气。
1. 空气的组成。
-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N₂)78%、氧气(O₂)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₂)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 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水倒吸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
-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 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二、氧气。
1. 物理性质。
-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 化学性质。
-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 + O₂{点燃}{===}CO₂,现象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硫在氧气中燃烧:S+O₂{点燃}{===}SO₂,现象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₂{点燃}{===}Fe₃O₄,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3. 实验室制取氧气。
- 反应原理。
- 过氧化氢分解:2H₂O₂{MnO_2}{===}2H₂O+O₂↑。
- 氯酸钾分解:2KClO₃{MnO_2}{{===}{}}2KCl + 3O₂↑。
- 高锰酸钾分解:2KMnO₄{}{===}K₂MnO₄+MnO₂+O₂↑。
- 实验装置。
-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固液不加热型装置,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锥形瓶、双孔塞、导管等。
- 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加热型装置,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导管、集气瓶、水槽等。
- 收集方法。
- 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
一.物质的基本性质
1、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有一定组成和性质的永久或暂时存在的实体。
2、物质的性质:物质具有形状、质量、占体积、密度、可塑性、导
电性等性质。
3、物质的构成:物质由原子、离子、分子等组成。
4、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二.原子
1、原子的定义:原子是最小的具有独立化学性质的物质组成单位。
2、原子的构成:原子由核、电子组成。
3、原子的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的电荷为正,中
子的电荷为零。
4、原子的电子构成: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形成电子云。
电子云又分
为原子能级和化学电子层:原子能级由多个能量级组成,能量级由多个电
子构成;化学电子层由多个化学电子组成,化学电子云的形状决定了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
三.物质的混合
1、物质的混合:物质的混合是指将不同物质混合起来形成的混合物。
2、物质混合的形式:物质混合可分为混合液、混合气体、混合固体
三种形式。
3、物质混合的分类:物质混合可分为集中混合和分散混合两类。
四.溶液
1、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混合而成的一种混合物。
2、溶液的性质:溶液具有清澈、透明、无色或有色等性质。
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 . .. . .22 22 2 4点燃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 化学真奇异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自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原来就存在的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2、与人类社会进展的关系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究等二、观看化学变化1、镁条燃烧(1) 现象:①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生成白色粉末(2) 结论: 镁+氧气氧化镁Mg OMgO 2、锌与稀盐酸反响 (1) 现象:产生气泡(2) 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Zn HCl ZnCl H 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响〔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铜 + 硫酸钠NaOH CuSO4 Cu(OH) ↓ Na SO 4、化学变化:生成物质的变化(1) 特征:有物质生成. ....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物质的变化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是否有物质生成7、绿色化学:课本P7 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抱负是不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三、物质组成的奇特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铜是由铜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其次节体验化学探究一、从问题开头:擅长觉察问题和提出问题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根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试验、进展试验等〕、获得结论、沟通评价三、对探究活动进展反思走进化学试验一、生疏常见的化学仪器. 专业.专注.. .... .试管酒精灯滴瓶量筒烧杯锥形瓶集气瓶水槽坩埚钳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胶头滴管铁架台玻璃棒托盘天平二、试验根本操作1、原则:“三不”〔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3〕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用量:(1)严格按试验规定用量(2)未指明用量时,取用最少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 3、剩余药品的处理:三不一要〔1〕不能放回原瓶〔2〕不要任凭丢弃〔3〕不要拿出试验室〔4〕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4、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固体: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操作为“一横二放三慢立”(2)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操作为“一横二送三慢立”5、液体药品的取用:(1)较多量:倾倒法〔瓶塞倒放、试管倾斜、标签向手心、瓶口挨着管口〕(2)较少量:用胶头滴管吸取〔一捏二吸三悬空,不能倒置或平放〕(3)极少量:用玻璃棒蘸取6、肯定量药品的取用:(1)固体:用托盘天平称量A、构造:托盘、指针、分度盘、标尺、平衡螺母、底座、游码。
八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汇总一、元素与周期表1. 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子质量和物理性质。
2.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排布成列,称为同一族或同一元素群。
3. 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数是指元素外层电子能级的数量,每一个新的周期都比前一个周期多一个电子能级。
4. 周期表中元素的主族数是指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列,同时这些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相同的化学性质。
5. 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也分别排在周期表中的两条附加线上,它们具有特殊的电子排布,因此在化学性质上具有特殊的性质。
二、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是指标识化合物中每个元素原子种类和数量的代号组成,分为分子式和离子式两种。
2. 分子式是包含化合物中每个元素的简称和原子数量的表示法,例如H2O表示水。
3. 离子式是表示化合物中离子结构的符号,常见的有正离子和负离子,如NaCl表示氯化钠。
4.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表示方法,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间由箭头隔开,反应物在左侧,生成物在右侧。
5. 化学方程式还要满足物质的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即反应物的量等于生成物的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电性质相等。
三、化学反应1.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化学价值不变,原子数和质量守恒。
2. 化学反应还可以分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化学反应类型有不同的特征和规律。
3. 燃烧反应是指有机物或无机物与氧气发生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和光。
4.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发生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化学反应,还可以用pH值来表征其性质。
5.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产生氧化或还原的反应,还原剂被氧化,氧化剂被还原。
四、物质的分子结构1.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化学结合而成的,是一些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的基本单位。
2. 分子中的原子通过共价键相连,共享一定数量的电子,共价键的共享方式和位置决定了分子的形状。
3. 物质中不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决定分子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反应性质。
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组成、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八年级化学上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化学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一、物质与能量的关系1.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物质由原子或离子组成,具有质量和体积。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如热能、电能等。
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二、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组成。
2.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带有中性。
电子带有负电荷,绕原子核轨道运动。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顺序进行排列,具有周期性的特征。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元素的相似性分为不同的族和周期。
三、化学键和化学式1. 化学键的类型: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形成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共价键形成于非金属和非金属之间,金属键形成于金属和金属之间。
2. 化合价和电子结构:化合价是元素进行化学反应时与其他元素的连接数。
通过分析元素的电子结构可以确定元素的化合价。
3. 化学式:化学式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组成和原子的相对数量。
有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共价化合物的分子式和水合物的化学式等。
四、酸、碱和盐1. 酸和碱的定义:酸是指能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碱是指能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2. 酸碱反应和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会生成盐和水,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3. 盐的命名和制备:盐的命名按照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名称以及化合价进行组合。
盐可以通过酸碱反应制备。
五、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指物质的形态或性质发生改变,但不改变其组成;化学变化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组成上的改变。
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质量守恒定律成立。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
结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
下面是各个单元的概要:
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 介绍了物质的概念和性质;
- 讲解了常见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方法;
- 引导学生了解各种物质的特点。
第二单元:分子和离子
- 介绍了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及其特点;
- 讲解了化合物的分子构成和电离过程;
- 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离子的生成和消失。
第三单元:化学方程式
- 讲解了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法;
- 引导学生研究如何平衡化学方程式;
- 介绍了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
第四单元:元素与化合物
- 引导学生认识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 讲解了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 介绍了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第五单元:常见气体
- 介绍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特点;
- 引导学生研究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 讲解了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第六单元:溶液和晶体
- 讲解了溶液和晶体的概念及其特点;
- 介绍了溶解度和溶解过程;
- 引导学生认识晶体的晶体结构和晶体的性质。
这份文档详细总结了八年级化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变化和组成的科学,是科技发展与生产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化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生动有趣,是学生打牢科学基础的重要学科之一。
下面笔者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化学的各个知识点。
1.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是化学的基础知识之一,它主要分为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三种。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构成,不能被普通化学手段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在一定比例下组成的,可以被化学手段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组成不固定,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分离。
2. 原子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包含了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粒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心,而电子则环绕在原子核外层。
学生需要掌握原子序数和质量数的概念,并熟悉元素周期表的分组、周期、键结构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规律性。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的物理状态、组成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涉及到反应物、生成物、摩尔比、反应方程式、化学计量等概念。
学生需要熟悉化学反应的分类、特点和常见反应类型,能够识别变化前后物质的性质变化,并掌握实验技能和安全操作知识。
4.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常见的化学反应之一,当酸和碱按一定比例混合时,会产生水和盐类的化合物。
学生需要掌握酸碱性和酸碱指示剂的概念,了解中和反应的规律和应用,例如测定硬度、酸中和度等。
5.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别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金属是一类在常温下具有较强的延展性和导电性的元素,常用于制造各种工业产品和消费品。
非金属元素则大多数存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如氮、氧、氢等。
学生需要掌握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例如钠的化学反应、氧气的氧化反应等。
6. 化学能与化学储能化学能是物质进行化学反应时产生或消耗的能量,其单位是焦耳(J)或千焦(kJ)。
八年级化学第一册知识点
八年级化学第一册知识点简介化学是一门探究自然界物质变化和组成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
化学知识点众多,其中八年级化学第一册的知识点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八年级化学第一册的知识点,让大家对这门学科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化学基本概念化学是一门基础性的自然科学,它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元素、化合物、分子、离子等。
物质是构成自然界的基本单元,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结合形成的物质,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结合而成的单个物质基本单位,离子是由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组成的。
二、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化学中一个基础性的概念,它包括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关系等。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守恒不变,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和物质的关系,化学计量关系是在化学方程式中表示元素的质量比和物质的分子数比等。
三、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是八年级化学第一册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原子结构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电子是带负电荷的云状物质,质子是带正电荷的物质,中子是不带电的粒子。
元素周期律是指把化学元素按照各自原子编号的大小排列,相邻元素的物化性质具有周期性的规律。
周期表中根据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将元素划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等几类。
四、溶液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所组成的一种复合物。
溶质是指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指溶解溶质的物质,溶液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内溶质的质量与溶剂体积之比。
在八年级化学第一册中,溶液的浓度计算和物质的溶解度是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五、酸碱与盐酸碱与盐是化学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酸是指具有酸性质的物质,碱是指具有碱性质的物质,盐是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复合物。
在八年级化学第一册中,需要了解酸碱的定义、性质及中和反应等知识点,还需要了解盐的种类、制备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2023-初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2023-初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一、物质的性质化学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
物质的化学性质:易燃、易爆、易腐蚀等。
二、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的概念。
化学式的种类和表示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金属:铁、铜、铝等,主要性质及应用领域。
非金属:碳、硫、氧等,主要化合物及应用领域。
常见化合物:水、盐、氨等,主要性质及用途。
四、分子和离子分子和分子式的概念及其特点。
离子和离子式的概念及其特点。
常见离子: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等。
五、常见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反应类型的判定和实例分析。
六、物质的变化和运动物质的三态及相互转化。
固体的结晶和液体的溶解。
物质的扩散和扩散速率。
七、化学能和化学反应热化学能及其种类。
化学反应热的定义及测定方法。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区别。
八、溶液和浓度溶液的概念和组成。
溶解度和浓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饱和溶解度和不饱和溶解度的区别。
九、酸、碱和盐酸、碱和盐的概念及其性质。
常见酸、碱、盐及其化学式。
酸碱指示剂及其分类。
十、化学实验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实验守则。
常用实验器材及其用途和特点。
化学实验安全事项及预防措施。
以上是初二化学的知识点归纳整理,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仔细理解,取得优秀的成绩!。
初二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初二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初二化学上册的必背知识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基本概念、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实验技能以及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总结: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常伴随能星变化,如燃烧、腐蚀等。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只是物质的形态、状态等发生改变,如水的蒸发、冰的融化等。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3.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
各物质保持原来的性质,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4.元索原子与分子●元索: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原子构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二、物质的性质与用途1.常见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金刚石、醒:C●水银、汞:Hg●生石灰、氧化钙: CaO●干冰(固体二氧化碳) : CO2●盐酸、氢氯酸: HCI●熟石灰、消石灰: Ca(OH)2●苛性钠、火碱烧碱: NaOH●纯碱: Na2CO3 (碳酸钠晶体: Na2CO3.10H2O)●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 NaHCO3 (也叫小苏打)●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甲醇: CH3OH (有毒)●酒精.乙醇: C2H5OH●醋酸、乙酸: CH3COOH●氨气: NH3 (碱性气体)●氨水、一水合氨: NH3.H2O●亚硝酸钠: NaNO2 (工业用盐、有毒)2.常见物质的颜色与状态●白色固体:如Mg0、P205. CaO、NaOH等●黑色固体:如石墨、炭粉、铁粉、Cu0等●红色固体:如Cu、Fe2O3、Hg0等●溶液的颜色: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三、化学反应与实验技能1.实验室制取氧气●药品: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氣酸钾●反应原理: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是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适合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的气体)和排空气法(向上或向下,依据气体密度与空气比较)2.气体的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氢气: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再倒入澄清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氨气:用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3.离子的检验●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或加入锌粒●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或硫酸铜溶液●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氣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或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四、其他重要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知识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物质的①组成和结构;②性质和变化规律;2、物质的变化:(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如:燃烧、腐蚀、生锈、酿酒、酿醋、食物腐烂(变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燃烧引起的爆炸等。
(2)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溶解、结晶、挥发、粉碎、变形、压强增大引起的爆炸等。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腐蚀性等。
(2)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凝固点、着火点、溶解性、导电导热性等。
4、性质与变化的区别:变化是一个过程,而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在语言描述上,性质通常用“能、可以、会、容易、是、具有”等词描述。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实验观察的内容:➢变化前: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
➢变化中:观察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是否变化、是否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2、药品取用的原则:➢三不原则:不闻药品气味;不尝药品味道;不能用手触摸药品。
➢节约原则:按实验规定用量取药,不要浪费。
若没说明,应取最少量(液体取 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剩药处理原则: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不能随意丢掉,更不能带出实验室。
应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3、基本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药品的取用:(1)块状固体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
粉末状固体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
(2)液体的取用:①瓶盖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液污染;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药液流下腐蚀标签;③瓶口紧靠试管口,防止药液溅出浪费。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1)给固体加热:①加热前先预热,使试管受热均匀,防止试管破裂;②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③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2)给液体加热:①预热、用外焰加热;②试管与桌面成 45O角向上倾斜;③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地方,防止液体溅出伤人;④试管外壁不能有水,防止水流下使试管破裂。
⑤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量筒与托盘天平的使用:(1)量筒的使用:①选择量程合适的量筒;②量筒必须放平稳;③读数时,试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④不能仰视和俯视,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偏高,俯视使读数偏低,即“高看偏高,低看偏低”。
(2)天平的使用:①调零,调节天平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②干燥药品应放在纸上称量,潮湿或有腐蚀性药品应放在小烧杯里称量;③称量时,要注意:左物右码,先大后小,后调游码;④记录计算:药品质量=砝码示数+游码示数。
✧胶头滴管的使用:①“垂直悬空”滴加,不能碰到烧杯壁,以免沾污滴管;②不能平放和倒置,防止药液倒流,沾污试剂,腐蚀橡胶帽;③用后就立即冲洗,以备再用。
✧仪器的连接和洗涤:(1)连接:左定右动,用水润湿,缓慢转动。
(2)洗涤:注半管水,振荡,反复多次。
污渍可用试管刷刷洗。
(3)洗涤干净的标志: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即不成滴,不成股)。
实验指导:✧验证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的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一根火柴梗放置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1 秒后取出火柴梗靠近外焰部分最先变黑,而焰心部分没什么变化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较低,而焰心温度最低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1、实验现象:红磷燃烧,冒出大量白烟,烧杯中的2、水倒流进集气瓶,液面上升约 1/5。
3、实验结论:①空气中氧气约占 1/5,氮气约占 4/5;②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
4、实验注意点:①装置必须密封好,不能漏气;②红磷必须过量,完全消耗掉集气瓶内的氧气;③不能用木炭、硫粉等代替红磷。
二、空气的成分1、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他气体0.03%。
2、氧气的性质比较活泼用途:提供呼吸(如:潜水、医疗、登山等);支持燃烧(炼钢、气焊、气割、宇航)3、氮气的性质不活泼。
用途:保护气、冷冻剂、灯泡充氮、食品防腐、制硝酸和氮肥等。
4、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等):①性质极不活泼,曾被称为“惰性气体”;②用途:保护气、不同色彩的电光源、激光超导技术、医疗冷冻麻醉等。
三、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只含一种成分(物质)。
如:水、氧气、氯化钠、铜等。
混合物: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物质)。
如:空气、盐水、碘酒等。
两者的区别:① 按成分是否单一。
② 纯净物可用一个化学式表示所有成分,如:冰水(H2O);但混合物不能,如:空气。
课题 2 性质活泼的氧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2、化学性质:(1)助燃性(和木炭、硫、磷、铁丝、铝铂等反应)(2)氧化性:跟很多物质发生缓慢氧化反应。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①剧烈氧化:燃烧、爆炸②缓慢氧化:动植物呼吸、食物腐烂、酿酒酿醋、钢铁生锈等。
4、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中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特点:多变一;字母表示:A+B=AB(2)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特点:一变多;字母表示:AB=A+B课题3 制取氧气1、氧气的工业制法:利用成分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药品: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2)实验原理:①过氧化氢====水+氧气;②氯酸钾====氯化钾+氧气;③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实验装置:① 酒精灯 + 试管② 长颈漏斗 + 锥形瓶(4)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用KMnO4制O2的步骤)(5)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6)检验方法:用带星火的木条或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验满方法:用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瓶口。
3、催化剂:① 定义: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② 特点: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改变。
③ 催化剂并不是非用不可;它不参加反应,不是反应物;不能改变生成物的产量。
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一、电解水的实验1、现象:⑴正氧负氢;正一负二。
⑵正极产生的气体能助燃----是O2;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 是H2;2、结论:⑴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⑵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而原子不能分。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纯净物氧化物物质化合物混合物酸、碱、盐1、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只含一种成分(物质)。
如:水、氧气、氯化钠、铜等。
混合物: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物质)。
如:空气、盐水、碘酒等。
两者的区别:③ 按成分是否单一。
④ 纯净物可用一个化学式表示所有成分,如:冰水(H2O);但混合物不能,如:空气。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铝(Al)、金刚石(C) 、氧气(O2)等。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2)、氯酸钾(KClO3)等。
氧化物: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2)、氧化镁(MgO) 等,但氧气(O2)、氯酸钾(KClO3)等不是。
3、化合物与混合物的区别:化合物一定是纯净物,但不是混合物。
如:二氧化碳(CO2)、氯酸钾(KClO3)等是化合物,而不是混合物;空气是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
课题2 分子和原子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⑴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气液态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如:O2、N2、CO2等。
⑵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如:Cu、C、S、He 等。
⑶由离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氧化物、酸、碱、盐;如:MgO、HCl、Ca(OH)2等。
二、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① 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② 分子间有间隔;(如: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压缩气体等);③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如:闻到气味、蒸发、挥发等);④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课题3 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沉淀、吸咐、过滤、蒸馏2、过滤:一贴二低三紧靠一帖:滤纸要紧帖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②液面要低于漏斗边缘。
三紧靠:①烧杯要紧靠漏斗玻璃棒;②玻璃棒要紧靠三层滤纸一边;③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3、硬水和软水① 定义: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少含钙、镁离子的水叫软水。
② 硬水软化的方法:加热煮沸;蒸馏;加入化学试剂。
③ 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试管取样,然后滴加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课题4 爱护水资源1、水污染的来源:工业污染:工业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农业污染: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及垃圾的任意排放;2、水污染的危害:3、水的净化消毒杀菌:用漂白粉;除去水中悬浮颗粒:用明矾;除去色素、异味、毒素等:用活性炭;4、防治水污染的措施:⑴应用新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工业废水要处理达标后排放;⑵推广生态农业,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⑶生产和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⑷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后排放;第4 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结构: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1、原子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2、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区别: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分裂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结合成新的分子,但原子不能再分。
3、相对原子质量:① 是一个比值,不是实际质量;② 符号“Ar”,单位是“1”,不是”kg”;③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课题2 元素一、元素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原子的总称。
2、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核电荷数(质子数)不同。
注: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一大二小”。
4、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某种元素,如:H 表示氢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如:H 表示一个氢原子;③表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如:H 表示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注: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如:5、元素的分类:① 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