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术后恶心呕吐专家意见
术后恶心呕吐管理专家共识(第四版)

更新内容解读
▪ 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比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更能减少 PONV发生(证据级别A3)。
▪ 5-HT3受体拮抗剂通常单独使用或与地塞米松4或8mg联合使用, 构成了围术期止吐预防的基础(证据级别A1)。
▪ Grant等人通过荟萃分析研究咪达唑仑对PONV的影响,并对联合 咪达唑仑的用药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发现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疗 效更好(证据级别A1)。
相关研究展望
3、非药物干预措施研究 ▪ 虽然已证明PC6穴位刺激可降低PONV的风险,但尚不清楚其作为多模
式治疗的一部分时是否有效。此外,还有许多刺激方式,例如针灸、穴 位按压、针刺或经皮电刺激。 ▪ 同样,尽管已证明围术期补液可降低PONV,但胶体液和晶体液如何选 择存在争议,并且最佳输注量和时机尚不清楚。另外,开放性补液策略 也可能增加术后并发症,还需要更多研究评估补液和PONV的风险-获益 比。
01 PONV的发生率及不良影响; 02 PONV的危险因素; 03 PONV评分; 04 PONV发生机制; 05 抗呕吐药分类; 06 防治PONV的原则。
国内外指南比较
▪ 不难看出,国内指南旨在从现象到机制厘清PONV,从而介绍了 防治原则及方法(抗呕吐的药物种类及用法),而国外更新后指 南旨在为成人和儿童PONV管理提供基于证据的综合性临床建议, 其中还介绍了PONV的非药物干预措施以及管理策略中的成本效 益比,并且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另外,分娩镇痛中常使用氧化亚氮,也与PONV发生风险相关。对于需行紧急剖宫 产手术的患者,氧化亚氮的使用可与其他围术期PONV危险因素相互作用,不过关 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并不充分。
【2019年整理】防治术后恶心呕吐专家意见

儿童PONV主要高危因素: ①手术时间长于30分钟,②年龄大于3岁,③斜视手术,④PONV史 当计分为0,1,2,3,4时,危险因素为9%,10%,30%,55%和70%
在衡量具体患者时,以上评分方法并不绝对可靠,如成人短小手术PONV 发生率很低
一、PONV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三)PONV是围术期的重要问题
恶心呕吐的传出神经包括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和膈神经
四、抗呕吐药的分类
治疗PONV应针对其原因,选择药物应针对受累的神经递 质和受体,预防PONV的药物应主要作用于呕吐中枢和化 学触发带。根据抗呕吐药的作用部位可将抗呕吐药物分为:
①作用在皮层:苯二氮卓类
②作用在化学触发带:
吩噻嗪类(氯丙嗪、异丙嗪和丙氯拉嗪)、丁酰苯类(氟哌 利多和氟哌啶)、5-HT3受体拮抗药(昂丹司琼、格拉司琼、 阿扎司琼和多拉司琼)
PONV可以导致患者程度不等的不适 严重PONV可导致伤口裂开,切口疝形成,吸入
性肺炎,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使口服药物、 食物或液体不能进行,是延长日间手术患者住院 时间的第二大因素,也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 PONV导致的费用增加构成了PACU花费的重要 部分
注:延长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术后困倦 31%,PONV25%,心血管不良事件24%,剧烈疼痛22%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徐建国、罗爱伦、吴新民、于布为、薛张纲、叶铁虎 姚尚龙、黄宇光、郭曲练、张立生、宋文阁、谭冠先
一、PONV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一)PONV的发生率
据国内外统计,PONV在住院手术患者中的发生 率约20%~37%,大手术发生率达35%~50%, 高危PONV患者发生率达70%~80%,日间手术 患者则为20%~80%
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

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2014)王英伟,王国林,田玉科(共同执笔人/负责人),吴新民,吴震(共同执笔人),罗爱伦,俞卫锋,徐建国(共同执笔人/负责人),黄宇光,薛张纲一、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不良影响近些年来虽采取了许多预防措施,在全部住院手术患者中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仍有20%~30%,某些PONV高危患者其发生率高达70%~80%,门诊手术患者约为30%。
PONV主要发生在手术后24~48 h 内,少数患者可持续达3~5天。
PONV导致患者程度不等的不适,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伤口裂开、切口疝形成、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是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因素。
二、PONV的危险因素1. 患者因素女性、非吸烟、有PONV史或晕动病史者发生率高。
成人50岁以下患者发病率高,小儿3岁以下发病率较低,术前有焦虑或胃瘫者发生率高。
2. 麻醉因素吸入麻醉药包括氧化亚氮、阿片类药物、硫喷妥钠、依托咪酯、氯胺酮、曲马多等增加PONV发生率。
容量充足可减少PONV发生率。
区域阻滞麻醉较全麻发生率低,丙泊酚TIVA较吸入全麻发生率低。
3. 手术因素手术时间越长,PONV发生率越高,尤其是持续3 h 以上的手术。
某些手术,如腹腔镜手术、胃肠道手术、胆囊切除术、神经外科手术、妇产科手术以及斜视矫形术等,PONV发生率较高。
女性、术后使用阿片类镇痛药、非吸烟、有PONV史或晕动病史是成人PONV的四种主要危险因素,Apfel依此设计了成人PONV的风险度简易评分方法:每个因素为1分,评分为0,1,2,3和4分者,发生PONV的风险性分别为10%,20%,40%,60%,80%。
成人门诊手术出院后恶心呕吐(PONV)的五个主要高危因素是女性、有PONV史、年龄50岁以下、在PACU使用过阿片类药物以及在PACU有呕吐史,评分为0,1,2,3,4和5分者,发生PONV的风险性分别10%,20%,30%,50%,60%和80%。
防治术后恶心呕吐专家意见课件

增加医疗费用
术后恶心呕吐可能导致患 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 疗费用和资源消耗。
引发其他并发症
术后恶心呕吐可能导致脱 水、电解质紊乱、食管撕 裂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 健康和康复。
02
术后恶心呕吐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 绪,降低呕吐的发生率。
。
饮食调整
术前避免饱腹,术后适量进食清淡 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减少恶心呕 吐的发生。
运动与按摩
适当的运动和按摩有助于促进胃肠 蠕动,缓解恶心呕吐症状。
治疗流程和方案
预防为主
01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如使用5-HT3
受体拮抗剂等。
个体化治疗
0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选择、
药物治疗
5-HT3受体拮抗剂
作为一线药物,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尤其适用于有高危因素 的患者。
糖皮质激素
具有强大的抗炎和抗过敏作用,可有效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其他药物
如胃复安、苯海拉明等,可用于治疗术后恶心呕吐,但需注意其副 作用。
非药物治疗
心理干预
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式 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从而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剂量和给药方式等。
及时治疗
03
一旦出现术后恶心呕吐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避免
症状加重。
04
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与康复
护理要点
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
在手术过程中,采取适当的麻醉和药物管理措施,以降低术后恶 心呕吐的发生率。
术后恶心呕吐的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恶心呕吐。
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
防治术后恶心呕吐专家意见通用版

防治术后恶心呕吐专家意见通用版术后恶心呕吐是一种常见且困扰患者的不良反应。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手术后的恶心呕吐,专家制定了一套通用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以下是专家意见的通用版,希望能为广大患者提供帮助。
I. 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术前的准备工作对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建议:1. 与医生充分沟通:在手术前,与医生进行详细的交流,告知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过往病史,以便医生可以更好地评估手术风险,并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 饮食控制:手术前禁食是常规措施,但患者应避免过度饥饿或饱食。
合理的饮食控制有助于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3. 认真执行禁食时间:术前几个小时内,患者应严格遵守禁食指导,避免因进食或饮水导致手术延迟和恶心呕吐的风险。
II. 术中预防措施专家们还建议在术中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1. 麻醉药物选择: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以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
有些麻醉药物会增加恶心呕吐的风险,而其他药物则具有反恶心呕吐的特性,应向医生咨询。
2. 控制手术时间:手术时间的延长与术后恶心呕吐的风险增加有关。
因此,医生应尽量控制手术的时间,尽快完成手术,以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
3. 高效床旁管理:在术中,对患者的床旁管理非常重要。
积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对异样症状做出响应,有助于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III. 术后恶心呕吐的治疗如果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应及时进行治疗。
以下是一些建议: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一些药物来控制术后恶心呕吐。
常见的药物包括镇吐药、止吐药和抗恶心药,但请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 饮食调理:针对术后恶心呕吐,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如油腻和辛辣食品。
3. 心理支持:术后恶心呕吐可能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积极面对症状,对于恢复是至关重要的。
4.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意见 2012 临床麻醉学

皮质激 素 类 地 塞 米 松、甲 强 龙 (methylprednisolone)、 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预防 PONV 作 用 显 著。 成 人 推 荐
恶心呕吐的传出途径包括:迷走神经、交感神经、膈 神 经 和肋间神经。
剂 量 :静 注 地 塞 米 松 5 mg,小 儿 0.25 mg/kg,作 用 时 间 长 达 6 ~12小时,但起效时 间 较 长;静 注 甲 强 龙 20~40 mg,不 仅 有
PONV 程度的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以10cm 直尺作为标尺,一 端 表示无恶心呕吐,另 一 端 表 示 为 极 其 严 重 的 恶 心 呕 吐 ,4cm 以下为轻度 PONV,对日 常 活 动 影 响 不 大,亦 不 影 响 睡 眠;7 cm 以上为重 度 PONV,导 致 患 者 不 能 入 睡,严 重 妨 碍 日 常
轻 度 ,5~6 分 为 中 度 ,7~10 分 为 重 度 。
低,主要见于发 生 低 血 压 和 缺 氧 状 态 时。4.某 些 非 药 物 方
法 (如 容 量 充 足 ,术 中 给 氧 )。
PONV 的发生机制
阿片类药物和曲马多 1.阿 片 类 药 物 和 曲 马 多 具 有 明 显的剂量依赖性致 PONV 作 用。2.无 论 采 取 何 种 途 径 (口 服、静脉、皮下、硬膜 外、经 皮)给 予 阿 片 类 药 物,PONV 发 生 率相近,是由于阿片 类 药 物 作 用 于 中 枢 阿 片 受 体,同 时 也 作 用于恶心呕吐的中枢化学触发 带。3.等 效 剂 量 强 阿 片 类 药
能受体、大麻受体、多 巴 胺 受 体 等 多 种 与 恶 心 呕 吐 相 关 的 作 用部位,位于第四脑室底面 血 脑 屏 障 外。5-HT3受 体 位 于 迷 走神经传入纤维终止处 的 脑 干 化 学 感 受 带 中 央 。CTZ 通 过 神经投射到呕吐中枢而产生呕吐。
防治术后恶心呕吐专家意见

●氟哌利多也作用在α 肾上腺素能受体,常用于 PONV 和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氟哌利多 0.125mg 与昂丹司琼4mg 等效。
●此类药物经常用于眩晕、运动病、使用阿片类药 物、化疗呕吐和偏头痛所致的呕吐。
●氟哌利多因可能导致QT 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性室 速而受到美国FDA 的黑框(black box)警告,但 不少学者和文献认为此类并发症是时间和剂量依 赖的,主要见于抗精神病的几周或几个月连续使 用,而小剂量应用于PONV 是安全的,在成人使 用低剂量的本品对QT 间期的影响与昂丹司琼及安 慰剂无差别。
二、PONV 程度的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10cm 直尺作 为标尺,一端表示无恶心呕吐,另一端表 示为极其严重的恶心呕吐,4cm 以下为轻 度PONV,7cm 以上为重度PONV。
语义表达法:无、轻、中、重。
三、PONV 的发生机制
●呕吐中枢位于第四脑室腹侧面极后区(Area postrema)化 学触发带和孤束核上方。分为化学感受器触发带和神经反 射中枢。
6、5-HT3 受体拮抗药 ● 5-HT 受体90%存在于消化道(胃肠道黏
膜下和肠嗜铬细胞),1%~2%存在于中枢 化学感受器触发带。
●化疗和术后导致的呕吐与胃肠道黏膜下5HT3 受体激活有关。
●该类药用于防治PONV 和化疗后恶心呕吐。
●有研究表明低剂量格拉斯琼(0.1mg)复 合8mg 地塞米松和昂丹司琼4mg 复合地塞 米松8mg ,预防疝气手术后恶心呕吐均可 达到气管导管拔管后2 小时内94%~97% 和24 小时内83%~87%的优良效果。
3、对未预防用药或预防用药无效的 PONV 病人提供止吐治疗
● 当病人在离开麻醉恢复室后发生持续的恶心呕吐时,首先 应进行床旁检查以除外药物刺激或机械性因素,包括用吗 啡进行病人自控镇痛、沿咽喉的血液引流或腹部梗阻。在 排除了药物和机械性因素后,可开始止吐治疗。
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

抗胆碱药
作用机制是克制胆碱能受体,并克制乙酰胆 碱释放,主要用于治疗运动病、眩晕、病 毒性内耳炎、梅尼埃病和肿瘤所致旳恶心 呕吐。
主要使用东莨菪碱贴剂(手术前晚或手术开 始前2-4h)
副作用:口干,视物模糊
抗组胺药
• 组胺受体可分为H1、H2 和H3 三种类型
• H1 受体与过敏、炎性反应有关,H2 受体与 胃酸分泌有关,H3 受体与组胺释放有关
• 一般在手术前给药,昂丹司琼4mg iv ,多 拉司琼12.5mg iv ,格拉司琼0.35-3mg iv , 托烷司琼2mg iv。帕洛诺司琼诱导前 0.075mg iv。
NK-1受体拮抗剂
• 阿瑞匹坦
• 术前1-3h口服40mg 能有效预防术后48h内 PONV旳发生
麻醉药
• 丙泊酚20mg有止吐作用,时间短暂。(在 监护条件下,PACU,呕吐是补救治疗)
PONV旳危险原因
• 患者原因:女性,非吸烟,有PONV史或晕动 病史。成人50岁下列发病率高,小孩3岁下列 发病率低,术前焦急或胃瘫发生率高
• 麻醉原因:吸入性麻药,阿片类药,硫喷妥钠, 依托咪酯,氯胺酮,曲马多增长发生率。容量 充分可降低发生率,区域阻滞麻醉较全麻低, 丙泊酚TIVA发生率低
• 手术原因:长时间手术(3h以上),腹腔镜, 胃肠道,胆囊,神经外科,妇产科手术,斜视 手术发生率高
主要危险原因 小朋
成人
友
• 女性
• 术后使用阿片类镇痛 药
• 非吸烟 • 有PONV史或晕动病史
• 手术时间不小于30min • 3岁以上 • 斜视手术
• PONV史或直系亲属有 PONV史
PONV评分
•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 以10cm 直尺作为标尺,一端为0,表达无
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

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2014)王英伟,王国林,田玉科(共同执笔人/负责人),吴新民,吴震(共同执笔人),罗爱伦,俞卫锋,徐建国(共同执笔人/负责人),黄宇光,薛张纲一、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不良影响近些年来虽采取了许多预防措施,在全部住院手术患者中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仍有20%~30%,某些PONV高危患者其发生率高达70%~80%,门诊手术患者约为30%。
PONV主要发生在手术后24~48 h内,少数患者可持续达3~5天。
PONV导致患者程度不等的不适,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伤口裂开、切口疝形成、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是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因素。
二、PONV的危险因素1. 患者因素女性、非吸烟、有PONV史或晕动病史者发生率高。
成人50岁以下患者发病率高,小儿3岁以下发病率较低,术前有焦虑或胃瘫者发生率高。
2. 麻醉因素吸入麻醉药包括氧化亚氮、阿片类药物、硫喷妥钠、依托咪酯、氯胺酮、曲马多等增加PONV发生率。
容量充足可减少PONV 发生率。
区域阻滞麻醉较全麻发生率低,丙泊酚TIVA较吸入全麻发生率低。
3. 手术因素手术时间越长,PONV发生率越高,尤其是持续3 h以上的手术。
某些手术,如腹腔镜手术、胃肠道手术、胆囊切除术、神经外科手术、妇产科手术以及斜视矫形术等,PONV发生率较高。
女性、术后使用阿片类镇痛药、非吸烟、有PONV史或晕动病史是成人PONV的四种主要危险因素,Apfel依此设计了成人PONV的风险度简易评分方法:每个因素为1分,评分为0,1,2,3和4分者,发生PONV的风险性分别为10%,20%,40%,60%,80%。
成人门诊手术出院后恶心呕吐(PONV)的五个主要高危因素是女性、有PONV史、年龄50岁以下、在PACU使用过阿片类药物以及在PACU有呕吐史,评分为0,1,2,3,4和5分者,发生PONV的风险性分别10%,20%,30%,50%,60%和80%。
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

防治PONV原则
• 3. 对未预防用药或预防用药无效的PONV病人提供止吐治疗 • 病人离开麻醉恢复室后发生持续的恶心和呕吐时,首先应进行床旁检 查以除外药物刺激或机械性因素,包括用吗啡进行病人自控镇痛、沿 咽喉的血液引流或腹部梗阻。在排除了药物和机械性因素后,可开始 止吐治疗。 • 如果病人没有预防性用药,第一次出现PONV时,应开始小剂量5HT3受体拮抗药治疗。5-HT3受体拮抗药的治疗剂量通常约为预防剂 量的1/4,昂丹司琼1mg、多拉司琼12.5mg、格拉司琼0.1mg和托烷 司琼0.5mg。也可给予地塞米松2~4mg,氟哌利多0.625mg,或异丙 嗪6.25~12.5mg。病人在PACU内发生PONV时,可考虑静注丙泊酚 20mg治疗。
吩噻嗪类
丁酰苯类 苯甲酰胺类
抗胆碱药
抗组胺药
5-HT3受体拮抗药 头痛,眩晕,不安
防治PONV原则
• 1、一般原则 • 应确定患者发生PONV的风险,对中危以上患者应给予有效的药物预 防。 • 去除基础病因,包括适当术前禁食(不少于6h);对消化道梗阻患者 术前插入粗口径胃管单次抽吸或持续引流,对术中胃膨胀患者应在手 术结束前放入大口径胃管一次性抽吸,抽吸后拔除胃管以减少胃管刺 激和返流。 • PONV高危病人的麻醉选择包括:使用丙泊酚麻醉或区域阻滞麻醉, 选用短效阿片类药物如瑞芬太尼,术中足量补液,避免脑缺氧缺血, 术后使用非甾体类药物镇痛。
PONV的发生机制
• 呕吐中枢位于第四脑室腹侧面极后区(Area postrema)化学触发带和孤束核 上方。分为化学感受器触发带和神经反射中枢
• 神经反射中枢接受皮层(视觉、嗅觉、味觉)、咽喉、胃肠道和内耳前庭迷
路、冠状动脉及化学触发带的传入刺激
• 化学触发带包括了5-HT3受体、5-HT4受体、阿片受体、胆碱能受体、大麻受
术后恶心呕吐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术后恶心呕吐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一、概述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非药物管理作为预防和治疗PONV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对术后恶心呕吐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进行总结,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方面:非药物管理的预防措施,如术前教育、调整患者体位、使用镇静和麻醉技术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使用生姜、针灸、经皮电神经刺激等以及这些措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1. 简要介绍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定义、发生率和重要性。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出现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它指的是在手术后出现的恶心和呕吐症状,可能是由于手术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导致的。
PONV的发生率在不同类型的手术和麻醉方式下存在较大的差异,但通常发生率较高,大约在2030之间。
对于某些高风险患者,如女性、有PONV病史或晕动病史的患者,发生率可能更高。
PONV对患者术后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导致患者感到不适、焦虑、脱水、电解质失衡以及伤口裂开等并发症。
降低PONV的发生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非药物管理在PONV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采用一系列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调整患者体位、提供心理支持、采用穴位疗法或芳香疗法等,可以有效地减轻PONV的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这些非药物管理方法的最佳证据总结将为临床医生和护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更好地指导患者康复和提高医疗质量。
2. 强调非药物管理在PONV治疗中的价值和意义。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恢复造成显著影响。
尽管药物治疗在PONV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非药物管理策略也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这些非药物方法不仅提供了避免药物副作用的可能性,而且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治疗选择。
非药物管理策略如行为疗法、心理干预和物理疗法,已被证明能有效减轻PONV症状。
防治术后恶心呕吐专家意见(精选)

防治术后恶心呕吐专家意见(精选)术后恶心呕吐是许多手术患者经常遇到的一种不良反应。
针对这一问题,我作为专家,在此提出我的意见和建议。
术后恶心呕吐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过程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减轻术后恶心呕吐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术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在手术前,医生和患者应该充分沟通,以确认是否有恶心呕吐的高风险因素存在。
一些常见的高风险因素包括女性、青少年、非常激烈的手术以及对全麻药物的过敏。
针对这些高风险患者,医务人员应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如使用预防性抗恶心药物。
其次,术中的麻醉管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麻醉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麻醉技术和药物,以减少麻醉对胃肠道的刺激。
此外,术中保持患者的稳定、舒适,避免剧烈的体位变换和过度应用输液,也有助于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术后管理中,合理的液体和饮食管理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术后患者应该尽快开始进食,但要避免过量和过度刺激的饮食。
在液体管理方面,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和脱水状态,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也有助于减轻术后恶心呕吐的症状。
药物治疗是术后恶心呕吐的关键措施之一。
常用的抗恶心药物包括5-HT3受体拮抗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NK1受体拮抗剂。
针对不同的患者和不同的手术类型,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心理护理在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术后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情绪,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医生和护士应该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的恐惧和不适感。
总结来说,术后恶心呕吐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积极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减轻其症状和影响。
在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个环节,医护人员应该全面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并通过综合性的管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治疗体验。
最终,我相信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可以得到显著降低,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

术后恶⼼呕吐防治专家共识术后恶⼼呕吐防治专家共识(2014)王英伟,王国林,⽥⽟科(共同执笔⼈/负责⼈),吴新民,吴震(共同执笔⼈),罗爱伦,俞卫锋,徐建国(共同执笔⼈/负责⼈),黄宇光,薛张纲⼀、术后恶⼼呕吐得发⽣率及不良影响近些年来虽采取了许多预防措施,在全部住院⼿术患者中术后恶⼼呕吐(PONV)得发⽣率仍有20%~30%,某些PONV⾼危患者其发⽣率⾼达70%~80%,门诊⼿术患者约为30%。
PONV主要发⽣在⼿术后24~48 h内,少数患者可持续达3~5天。
PONV导致患者程度不等得不适,严重者可引起⽔、电解质平衡紊乱、伤⼝裂开、切⼝疝形成、误吸与吸⼊性肺炎,就是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与医疗费⽤增加得重要因素。
⼆、PONV得危险因素1、患者因素⼥性、⾮吸烟、有PONV史或晕动病史者发⽣率⾼。
成⼈50岁以下患者发病率⾼,⼩⼉3岁以下发病率较低,术前有焦虑或胃瘫者发⽣率⾼。
2、⿇醉因素吸⼊⿇醉药包括氧化亚氮、阿⽚类药物、硫喷妥钠、依托咪酯、氯胺酮、曲马多等增加PONV发⽣率。
容量充⾜可减少PONV 发⽣率。
区域阻滞⿇醉较全⿇发⽣率低,丙泊酚TIVA较吸⼊全⿇发⽣率低。
3、⼿术因素⼿术时间越长,PONV发⽣率越⾼,尤其就是持续3 h 以上得⼿术。
某些⼿术,如腹腔镜⼿术、胃肠道⼿术、胆囊切除术、神经外科⼿术、妇产科⼿术以及斜视矫形术等,PONV发⽣率较⾼。
⼥性、术后使⽤阿⽚类镇痛药、⾮吸烟、有PONV史或晕动病史就是成⼈PONV得四种主要危险因素,Apfel依此设计了成⼈PONV得风险度简易评分⽅法:每个因素为1分,评分为0,1,2,3与4分者,发⽣PONV得风险性分别为10%,20%,40%,60%,80%。
成⼈门诊⼿术出院后恶⼼呕吐(PONV)得五个主要⾼危因素就是⼥性、有PONV史、年龄50岁以下、在PACU使⽤过阿⽚类药物以及在PACU有呕吐史,评分为0,1,2,3,4与5分者,发⽣PONV得风险性分别10%,20%,30%,50%,60%与80%。
最新(2014)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

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2014)近些年来虽采取了许多预防措施,在全部住院患者中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仍有20%~30%,某些PONV高危患者其发生率达70%~80%,门诊手术患者约为30%。
PONV 主要发生在手术后24~48h内,少数患者可能持续达3~5天。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王英伟王国林田玉科(共同执笔人/负责人)吴新民吴震(共同执笔人)罗爱伦俞伟锋徐建国(共同执笔人/负责人)黄宇光薛张纲3目录一、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不良影响二、PONV的危险因素三、PONV评分四、PONV的发生机制五、抗呕吐药的分类六、防治PONV原则一、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不良影响近些年来虽采取了许多预防措施,在全部住院患者中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仍有20%~30%,某些PONV高危患者其发生率达70%~80%,门诊手术患者约为30%。
PONV主要发生在手术后24~48h内,少数患者可能持续达3~5天。
PONV导致患者程度不等的不适,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伤口裂开、切口疝形成、误吸性肺炎,是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因素。
二、PONV的危险因素1、患者因素女性、非吸烟者、有PONV 史或晕动病史发生率高。
成年50岁以下患者发生率高。
小儿 3 岁以下发病率较低,术前有焦虑或有胃瘫者发生率高。
2、麻醉因素吸入麻醉药包括氧化亚氮、阿片类药、硫喷妥钠、依托咪酯、氯胺酮、曲马多等增加PONV发生率。
容量充足可减少PONV发生率。
区域阻滞麻醉较全麻发生率低,丙泊酚TIVA较吸入全麻发生率低。
3、手术因素手术时间长,PONVV 发生率越高,尤其是持续3h以上的手术。
某些手术如腹腔镜手术、胃肠道手术、胆囊切除术、神经外科手术、妇产科手术及视矫形术等,P ONV发生率较高。
女性、术后使用阿片类镇痛药、非吸烟、有PONV史或晕动病史是成人PONV的四种主要的危险因素,Apfel依此设计了成人PONV的风险度简易评分方法:每个因素为1分,评分为0,1,2,3和4分者,发生PONV的分险性分别为10%,20%,40%,60%,80%。
防治术后恶心呕吐的专家共识

术后恶心呕吐(PONV)
PONV:是指手术后因手术刺激或药物影 响等因素将胃及肠内容物强力驱出的动 作。
主要发生在手术后24-48h内 PONV实验和临床治疗效果评定的金标准
是24h有效和完全的无恶心呕吐。
发生率
占全部住院手术患者的20%-37% 大手术35%-50% 高危PONV达70%-80%
PONV围术期的危害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影响口服药物、食物和水。 切口裂开、切口疝形成。 是延长住院时间的第二大因素。 影响患者术后恢复。 增加患者住院费用。
发生机制
传入冲动的是由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感觉纤 维、舌咽神经及其它神经传入呕吐中枢。
呕吐中枢位于第四脑室腹侧面极后区化学触发 带和孤束核上方。
苯甲酰胺类
代表药物:甲氧氯普胺。 拮抗中枢和外周多巴胺受体,抗血清素,
加快胃排空。 常用于增强胃动力和作为抗化疗相关呕
吐的辅助用药。 常规剂量未被证明有预防PONV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
代表药物:地塞米松。 对中枢和外周5-HT的产生和释放有抑制
作用,可改变血-脑脊液屏障对5-HT的通 透性,降低作用于胃肠道化学感受器5HT的浓度。 应在诱导后给药。 可能会增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治疗
患者发生PONV 排除药物刺激或机械性因素 预防性使用了抗呕吐药物
PONV在术后6h后发生
可重复使用5-HT3受体拮抗药、地塞米松 和氟哌利多
中枢发出的冲动则沿迷走神经、交感神经、膈 神经和脊神经等传到胃、小肠、膈肌和腹壁肌 等处
化学触发带
5-HT3受体 5-HT4受体 阿片受体 胆碱能受体 大麻受体 多巴胺受体
抗呕吐药
作用在皮层:苯二氮卓类。 作用在化学触发带:吩噻嗪类、丁酰苯
防治术后恶心呕吐专家意见

防治术后恶心呕吐专家意见专家意见:防治术后恶心呕吐术后恶心呕吐是指在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不适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有效防治术后恶心呕吐,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根据手术类型预防术后恶心呕吐不同类型的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风险是不相同的。
因此,在手术前,医生应该对手术类型进行充分评估,并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1. 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无须腹腔开放的特点,但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
为了预防其发生,术前应给予充分的麻醉及副交感神经阻滞,手术中尽量减少胃肠的刺激。
2. 四肢手术:四肢手术由于刺激程度较小,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低。
但在手术前仍应评估患者的风险,预防恶心呕吐的方法主要包括术前禁食禁饮、术中给予充分的镇静剂及止吐药物等。
3. 心脏手术:心脏手术涉及到心脏和大血管的操作,对患者的刺激较大,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
术后恶心呕吐主要是由于全身麻醉引起的,因此,在手术中应尽量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并且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
二、合理麻醉和止吐药物应用麻醉药物是术后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麻醉药物的选择上要尽量避免产生恶心呕吐的药物。
同时,对于高危患者,应该应用止吐药物进行预防。
1. 麻醉药物:一些麻醉药物会直接刺激呕吐中枢,容易引起恶心和呕吐。
因此,在术前评估中应对患者的麻醉药物过敏史以及过去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进行详细询问,以便选用更合适的药物。
2. 止吐药物: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在手术中或者术后应用止吐药物。
常用的止吐药物有多潘立酮、异丙嗪等,但需注意的是,这些药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三、术后康复护理和心理干预术后康复护理和心理干预是防治术后恶心呕吐的重要环节。
康复护理包括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如适量限制液体和食物摄入,避免负重和剧烈运动等。
而心理干预则通过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从而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HT3 受体
— ~+ — ~+ — — ++ ++++
+++~++++ —
表示无作用, — 表示无作用,+ 多少表示作用强度
四、抗呕吐药的分类
表2 抗呕吐药副作用
药物 吩噻嗪类 副作用 镇静,低血压,锥体外系统反应,口干,尿潴留,心 动过速,不安 镇静,肌张力异常,低血压,心动过速, 锥体外系统 反应,焦虑不安 镇静,锥体外系统反应,不安 镇静,口干,视觉系统,记忆丧失,焦虑,谵妄,尿 潴留,不安 镇静,视觉模糊,口干,尿潴留,不安
一、PONV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二)影响PONV发生率的因素
1、患者因素 、 2、麻醉因素 、 3、手术因素 、 长时间手术(90~200分钟发生率增加10%~46%) 某些手术类型(腹腔镜手术、胃肠道手术、神经外科手术、 眼科斜视矫形术、妇产科手术和头面部整形手术)PONV发 生率也可能较高
一、PONV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一、PONV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二)影响PONV发生率的因素
1、患者因素 、 2、麻醉因素 、 使用吸入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 术中或术后使用阿片类镇痛药 氧化亚氮 阿片类镇痛药或氧化亚氮 阿片类镇痛药 氧化亚氮是麻醉导致术后 恶心、呕吐的主要因素 使用硫喷妥钠 依托咪酯 氯胺酮 硫喷妥钠、依托咪酯 氯胺酮也增高PONV发生率 硫喷妥钠 依托咪酯或氯胺酮 术中使用抗胆碱药物、丙泊酚麻醉和某些非药物方法(如 容量充足、术中给氧),则可减低PONV发生率 3、手术因素 、
5 其他:皮质激素类(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
四、抗呕吐药的分类
1、抗胆碱药
这类药物作用机制是抑制毒蕈碱样胆碱能 受体,并抑制乙酰胆碱释放 该类药物可阻滞前庭的冲动传入,主要用 于治疗运动病、眩晕、病毒性内耳炎、梅 尼埃病和肿瘤所致的恶心呕吐 主要使用东莨菪碱贴剂防治PONV
四、抗呕吐药的分类
2、抗组胺药
一、PONV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三)PONV是围术期的重要问题
PONV可以导致患者程度不等的不适 严重PONV可导致伤口裂开,切口疝形成,吸入性 肺炎,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使口服药物、 食物或液体不能进行,是延长日间手术患者住院 时间的第二大因素,也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 PONV导致的费用增加构成了PACU花费的重要部分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徐建国、罗爱伦、吴新民、于布为、薛张纲、 徐建国、罗爱伦、吴新民、于布为、薛张纲、叶铁虎 姚尚龙、黄宇光、郭曲练、张立生、宋文阁、 姚尚龙、黄宇光、郭曲练、张立生、宋文阁、谭冠先
一、PONV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一)PONV的发生率
据国内外统计,PONV在住院手术患者中的发生 率约20%~37%,大手术发生率达35%~50%, 高危PONV患者发生率达70%~80%,日间手术 患者则为20%~80% 近年来虽采取了许多预防措施,全身麻醉后发 生率仍高达20%~30% PONV主要发生在手术后24~48小时内,但也可 能持续达5天之久
四、抗呕吐药的分类
4、地塞米松
抗呕吐机制仍不清楚,量效关系也不明确 对中枢和外周5-HT的产生和释放均有抑制作 用,可改变血-脑脊液屏障和对5-HT的通透性 并降低血液中5-HT作用于肠道化学感受器的 浓度,是其可能的抗呕吐机制之一 由于地塞米松发挥作用需一段时间,应在手 术开始时给药,主要需注意可能增高糖尿病 患者的血糖
能受体、大麻受体、多巴胺受体等多种与恶心呕吐相关的部位, 位于第四脑室底面血-脑脊液屏障外。5-HT3受体位于迷走神经 传入纤维终止处的脑干化学触发带中央 恶心呕吐的传出神经包括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和膈神经
四、抗呕吐药的分类
治疗PONV应针对其原因,选择药物应针对受累的神经递质 和受体,预防PONV的药物应主要作用于呕吐中枢和化学触 发带。根据抗呕吐药的作用部位可将抗呕吐药物分为:
一、PONV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二)影响PONV发生率的因素
1、患者因素 性别——女性发生率高 主要 因素 吸烟——非吸烟者发生率高 有PONV史或运动病史——有阳性病史发生率高 年龄(3岁以上发病率增高,11~14岁达 其他 到高峰,成年人大于老人) 因素 术前有无焦虑或胃瘫——阳性者发生率高 肥胖、使用拮抗肌肉松弛药的新斯的明类药物是否增加呕 吐发生率尚有争论 尚有争论 2、麻醉因素 3、手术因素
丁酰苯类 苯甲酰胺类 抗胆碱药 抗组胺药
5-HT3受体拮抗药 头痛,眩晕,不安
四、抗呕吐药的分类
表3 常用于PONV的5-HT3受体拮抗药
昂丹司琼 注射剂(成人静注) 注射剂(成人静注) 预 防 治 疗 峰作用 持续时间 注射剂( ~ 岁小儿 岁小儿) 注射剂(2~12岁小儿) 预 防 治 疗 剂 量 + + 0.05~0.1mg/kg + + 0.35mg/kg + + 4~8mg + + 10min 6~8h 多拉司琼 12.5mg + + 10min 24h 格拉司琼 0.1~1mg + + 不清 12h
四、抗呕吐药的分类
3、多巴胺受体拮抗药
氟哌利多因可能导致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性室速而 氟哌利多因可能导致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性室速而 QT 受到美国FDA的黑框( FDA的黑框 box) 受到美国FDA的黑框(black box)警告 但不少学者和文献认为此类并发症是时间和剂量依赖 主要见于抗精神病的几周或几个月连续使用, 的,主要见于抗精神病的几周或几个月连续使用,而 小剂量应用于PONV是安全的, PONV是安全的 小剂量应用于PONV是安全的,在成人使用低剂量的本 品对QT间期的影响与昂丹司琼及安慰剂无差别, QT间期的影响与昂丹司琼及安慰剂无差别 品对QT间期的影响与昂丹司琼及安慰剂无差别,但也 在防治PONV 提示在防治PONV时应避免大剂量使用本品或与其他可 提示在防治PONV时应避免大剂量使用本品或与其他可 延长QT间期的药合用,已证明甚至在非常小剂量时 延长QT间期的药合用, QT间期的药合用 10~15µg/kg), ),也有抗呕吐作用 (10~15µg/kg),也有抗呕吐作用 增加剂量虽增强抗呕吐疗效,也带来副作用危险, 增加剂量虽增强抗呕吐疗效,也带来副作用危险,如 镇静,锥体外系症状。 镇静,锥体外系症状。锥体外系症状主要发生在较年 长的儿童,剂量大于50 75µ 50~ 长的儿童,剂量大于50~75µg/kg
四、抗呕吐药的分类
5、苯甲酰胺类
甲氧氯普胺有中枢和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作用, 也有抗血清素作用,加速胃排空,抑制胃的松 弛并抑制呕吐中枢化学感受器触发带,最常用 于胃动力药和作为抗肿瘤化疗相关呕吐的辅助 治疗用药,常规剂量10~20mg并未被证明有 预防PONV作用 一组大样本研究表明,只有在高达50mg 50mg时与地 一组大样本研究表明,只有在高达50mg时与地 塞米松8mg联合用药, 8mg联合用药 PONV的预防效果才优 塞米松8mg联合用药, 对PONV的预防效果才优 于单用地塞米松8mg 8mg, 于单用地塞米松8mg,显然如此大剂量的甲氧 氯普胺可能增加锥体外系统的并发症
四、抗呕吐药的分类
6、5-HT3受体拮抗药
研究表明,所有该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在 PONV的预防应用时并无差别 也有研究表明低剂量格拉司琼(0.1mg)复合地 塞米松(8mg)和昂丹司琼(4mg)复合地塞米 松(8mg)预防疝气手术后恶心呕吐均可达到气 管导管拔管后2小时内94%~97%和24小时内83 %~87%的优良效果
①作用在皮层:苯二氮卓类 ②作用在化学触发带:
吩噻嗪类(氯丙嗪、异丙嗪和丙氯拉嗪)、丁酰苯类(氟哌 利多和氟哌啶)、5-HT3受体拮抗药(昂丹司琼、格拉司琼、 阿扎司琼和多拉司琼)
③作用在呕吐中枢:
抗组胺药(苯甲嗪和羟嗪)、抗胆碱药(东莨菪碱)
④作用在内脏传入神经:
5-HT3受体拮抗药、苯甲酰胺类(甲氧氯普胺)
四、抗呕吐药的分类
6、5-HT3受体拮抗药
托烷司琼(欧必亭)同时阻断5-HT3/4受体,该 药结构主环最接近5-HT,更具特异性 已证明急性呕吐主要是5-HT3受体参与,迟发呕 吐时是5-HT4受体起重要作用 本药半衰期长,有口服制剂
半衰期
பைடு நூலகம்
昂丹司琼 3小时
格拉司琼 3.1~5.9小时
托烷司琼 8~12小时
三、PONV的发生机制
呕吐中枢位于第四脑室腹侧面极后区(Area postrema)化学触 发带和孤束核上方。分为化学感受器触发带和神经反射中枢
神经反射中枢接受皮层(视觉、嗅觉、味觉)、咽喉、胃肠
道和内耳前庭迷路、冠状动脉及化学触发带的传入刺激
化学触发带包括了5-HT3受体、5-HT4受体、阿片受体、胆碱
组胺受体可分为H1、H2和H3三种类型 H1受体与过敏、炎性反应相关 H2受体与胃酸分泌相关 H3受体与组胺释放有关 抗组胺药如异丙嗪临床已很少使用,可导 致困倦和锥体外系统症状
四、抗呕吐药的分类
3、多巴胺受体拮抗药
此类药包括吩噻嗪和氟哌利多
作用靶点是拮抗化学触发带的多巴胺2(D2)受体, 脑室周围D2受体也与5HT3受体交叉存在 氟哌利多也作用在α肾上腺素能受体,常用于PONV和 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 氟哌利多0.125mg与昂丹司琼4mg等效 此类药物阻滞多巴胺对呕吐中枢的刺激,经常用于眩 晕、运动病、使用阿片类药物、化疗呕吐和偏头痛所 致的呕吐 吩噻嗪部分阻断多巴胺受体,而丙氯拉嗪有强大的抗 呕吐作用,但可引起锥体外效应
(二)影响PONV发生率的因素
①女性 ②使用阿片类镇痛药 ③非吸烟 ④有PONV史或 女性、 使用阿片类镇痛药 使用阿片类镇痛药、 非吸烟 非吸烟、 有PONV史或 女性 运动病史是四种主要的危险因素 运动病史
Apfel认为预期发生 认为预期发生PONV的简单计分方法为: 的简单计分方法为: 认为预期发生 的简单计分方法为 无以上四种情况发生率为10% 每具备以上一种情况者发生率增加20% 如具备以上1,2,3或4种情况者,PONV发生率分别为30%,50%,70%, 90% 儿童PONV主要高危因素: 主要高危因素: 儿童 主要高危因素 ①手术时间长于30分钟,②年龄大于3岁,③斜视手术,④PONV史 当计分为0,1,2,3,4时,危险因素为9%,10%,30%,55%和70% 在衡量具体患者时,以上评分方法并不绝对可靠,如成人短小手术PONV 发生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