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二)
有关企业人才培养方案4篇
有关企业人才培养方案4篇企业人才培养方案篇1根据《江苏省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和《江苏省“百校千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实施常州市“十校百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十校百企”工程),推进院校和企业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建立政府搭台、校企互动、产学结合、资源共享、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新机制,为加快培养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急需的紧缺型高技能人才、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技能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1、全面推行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机制。
省级重点技工院校要和不少于10个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国家级以上重点技工院校要和不少于20个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方案,并有效执行。
每个高级工班、技师(含预备技师)班专业均要与2家以上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培养协议,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方案,并有效执行。
2、努力扩大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规模。
技师学院的高级班、技师(预备技师)班在校生的比例达到50%(或者12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500人以上;高级技工学校高级班在校生比例达到30%(或者8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400人以上;国家级重点技校高级班在校生的比例20% (或者3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200人以上。
3、着力提高高技能人才培训质量。
在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着力提高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难题的能力,确保高级工、技师(预备技师)考评合格率80%以上,对口就业率90%以上,用人企业认可满意度80%以上。
三、实施要求实施“十校百企”工程,关键要找准企业和院校的对接点,注重在载体、途径和方法上下功夫,不断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院校和有关企业要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突出特色,积极探索多种模式和灵活有效的合作形式,共同搭建对接平台。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2篇)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____年,我们公司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和发展人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和市场需求。
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旨在提供员工个人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公司内部发展,并为公司的未来成功做好准备。
一、培养与发展计划1. 制定个性化发展计划:每位员工将与直属经理一起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计划,包括明确的目标和达到这些目标所需的培训和发展措施。
2. 培训计划:我们将推出全面的培训计划,包括专业技能培训、领导力发展培训和沟通技巧培训等。
培训将通过面对面培训、在线培训和外部培训等形式进行。
3. 就业轮岗:为了提升员工的全面能力,我们将提供就业轮岗的机会,让员工在不同部门和职位之间进行跨领域学习和经验积累。
4. 外部学习机会:公司将鼓励员工参加行业研讨会、学术会议和培训课程。
我们还将为员工提供资助和支持,帮助他们进入高水平的院校或专业学习。
二、导师计划我们将建立导师计划,为新员工和初级员工提供导师指导和支持。
导师将为员工提供专业知识、技能传授和经验分享,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公司文化和工作环境。
三、绩效评估和奖励机制我们将引入全新的绩效评估和奖励机制,以激励员工发挥最佳水平。
绩效评估将基于员工的工作成果、能力和潜力等指标进行,并与培养计划和晋升机会相结合。
四、内部晋升机制我们将建立明确的内部晋升机制,优先考虑内部人员晋升。
通过内部晋升,我们鼓励员工在公司内部发展,并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福利待遇。
五、团队合作和交流我们将鼓励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交流。
建立定期团队会议和交流平台,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分享。
我们还将鼓励员工组织和参与团队建设活动,增进团队凝聚力和合作能力。
六、员工福利计划我们将继续提供全面的员工福利计划,包括健康保险、退休计划、带薪休假和福利津贴等。
我们还将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适时提供额外的奖励和福利。
七、国际化发展机会随着公司国际化发展的加速,我们将为员工提供国际工作和学习的机会。
通过派遣员工到海外分支机构或参加国际项目,我们将帮助员工拓展全球视野和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篇一】企业人才培育方案一、目的为仔细贯彻集团人才进展战略规划,加快人才培育、使用。
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育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培育与开发打算,合理地挖掘、开发培育公司战略后备人才队伍。
建立公司的人才梯队,满意公司乃至集团“十二五”进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为公司的可持续进展供应智力资本支持。
二、原则坚持“内部培育为主,外部培育为辅”的培育原则,并实行“滚动进出”的方式进展循环培育。
三、人才培育目标公司人才培育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育和综合培育同步进展”的人才培育政策,即公司培育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治理人才。
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专业领域内把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治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学问,有较高治理水平的人才。
四、人才培育组织体系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育体系,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及工程组作为人才培育的基地,负责人才培育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育打算的详细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人才培育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育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育对象确实定和培育打算的统筹安排。
五、主要内容本方案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人才培育体系的构成、人才的甄选、人才培育模式、人才的培育方法、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一)人才培育体系的构成公司人才培育体系由“启航工程打算”、“育英工程打算”、“菁英工程打算”、“卓越工程打算”四个局部组成。
由这四个局部共同构成公司战略人才库。
1、启航工程打算:该打算旨在对有上进心、乐于学习、乐观进取的新入职大学生的培育,使其逐步成长部门技术骨干、业务骨干。
2、育英工程打算:该打算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有两年以上工作阅历的,有进一步培育潜质的优秀班组进步行培育,使其逐步成长为各车间或职能部门及生产单位负责人。
3、菁英工程打算:该打算旨在通过对公司有进一步培育潜质的核心技术人员及中层治理人员进展培育,使其逐步成长为公司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为公司后备岗位储藏人才。
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二篇)
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摘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___市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人才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这已经成为企业的共同认知。
人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如果想要得到真正的进步和发展,就必须仰仗企业所领导的人才。
所以企业树立以人为本培养人才的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基于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和如何实施基于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展开论述。
关键词:以人为本;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所谓人才培养,即为人才的培训、养成。
人才培养的模式因为中心指导思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培养企业行政管理人才,通过某些学校和一些企业之间的合作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其他许多外来因素有机结合,达到企业和学校所预期的培养人才的效果。
现代的许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遇到了人才瓶颈,人才资源的匮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于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被提出来。
要求从职工出发、以人为本、关心员工。
尊重每一个职工的存在价值。
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为公司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使员工主动参与公司的建设。
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人才瓶颈问题。
以人为本的培养人才的理论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一、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必要性人不可貌相,每个员工都可能是潜在的人才。
所以,实行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就显得更加重要。
如果企业能给员工提供合适的机会和环境,企业将有可能发掘更多的人才。
因此,企业应着力于员工的素质培养。
把素质培养放在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首位,将其作为首要目标,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将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用民主管理的手段,加强员工的思想建设。
使员工拥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
1.以人文本的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范本)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范本)以人为本是___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企业人才培养计划方案(精选10篇)
企业人才培养计划方案一、背景现代企业要想立足市场并保持持续的发展,企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注重人才培养亦成为了企业的生存之道。
因此,各大企业在制定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在实施及监督的过程中也要协调各环节执行的内容,使之与企业业务和未来发展背景相符合。
二、目的企业人才培养计划方案旨在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加强员工的岗位责任意识和主动性,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绩效,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
三、方案1. 制定人才发展计划企业需要对员工的发展规划进行妥善安排,包括对不同岗位的员工的晋升规划、培养计划、职业规划、学习计划等。
为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各项计划必须与业务的需求及员工的发展方向相结合,融入企业的战略方向和未来发展方向。
2. 积极开展员工培训通过经常性的培训课程,企业可以向员工提供技能和知识,帮助他们提升绩效和工作能力。
培训课程可以包含日常工作技能、沟通技巧、管理技能等方面。
培训可以采用包括面对面培训、网络培训、线上学习等多种形式。
此外对于“公司文化”的培训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它能够帮助员工了解公司的理念和价值,并且在公司内部建立一种共同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培养出具有强烈使命感和紧密团结的团队。
3. 确定激励机制企业需要通过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实现员工培养方案的持续和有效性。
企业应该给出合适的薪酬和奖金,让员工感受到他们的工作被重视。
此外,企业还可以为员工的进修学习提供资助,为他们扩展不同的技能和知识,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发展和他们自身发展是高度重视的。
4. 建立导师制度导师是一种在职人才培养方式,通常由经验丰富的高级员工担任。
通过导师的指导,新员工能够更快地了解公司的业务和文化,并更快地适应工作。
导师可以为新员工提供工作目标和指导,为新员工提供实际工作机会和定期反馈。
建立起导师制度,不仅可以为新员工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为企业节省培训新员工的时间和成本。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10篇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10篇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一):1、总则第一条目的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经过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公司战略后备人才队伍建立我们公司的人才梯队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供给智力资本支持第二条原则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培养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人才培养目标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
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第四条人才培养组织体系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和各项目组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主要资料本管理办法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战略人才的甄选、战略人才培养模式、战略人才的培养方法、战略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2、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公司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由雏鹰计划、飞鹰计划、和精鹰计划和雄鹰计划四个部分组成。
由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公司战略人才库。
第六条:雏鹰计划第七条飞鹰计划第八条精鹰计划第九条雄鹰计划经过上述四个计划逐步将培养对象培养成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公司后备人才。
关键岗位主要指公司根据当前或根据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一些重要中级和高级岗位。
后备人才主要是指公司为因应未来发展变化贰储备的一些可替代公司某些中、高级岗位的具有培养潜质的人才。
3、战略人才的甄选经过科学的测评慎重的甄选选拔出真正具有领导或专业潜质的后备人才以树立公司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第十一条甄选条件、进入战略人才培养队伍的员工必须能够胜任现有岗位工作有强烈进取精神有必须的培养潜质。
第十二条甄选工具1、《战略人才推荐表》2、《职业锚职业倾向自我评价测试问卷》3、《管理人员本事评价表》4、职业满意度测试5、《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表》第十三条甄选程序对于公司战略人才首先由人力资源部根据甄选条件和甄选工具提候选人员名单然后由总经理确认战略人才库入选人员名单。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范本(三篇)
公司人才培养方案范本一、简介人才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职责感,教学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潜力的一流人才。
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动手潜力强、综合素质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潜力,具有探索精神、创新潜力并具备优秀的科学品质。
二、培养形式培养人才的形式有多种,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系统教育的进修外,还可采取业余教育,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电化教育等条件,提倡并鼓励自学成才。
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到达德、智、体全面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是多层次的,包括了高级经营人才的培养;职能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等等。
三、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
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
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对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太关注;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
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到达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是否相符。
因此,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贴合程度。
人才培养质量,既要理解学校自身对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理解社会对高等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因此,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务必遵循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即是教育同社会的关系的规律,潘懋元先生表述是,“教育务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加以引申,即可表述为,“教育务必受必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必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
2024年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二篇)
2024年企业人才培养方案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企业人才培养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为了适应2024年企业发展的需求,我们制定了以下针对企业人才培养的方案。
本方案将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法和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析,以期提供一套科学有效、能够适应2024年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目标:1. 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培养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企业环境,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适应力强的人才。
2. 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具备较高专业技能、商业思维和应对风险能力的人才,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
3. 强化领导力:培养具备良好的沟通、组织和领导能力的人才,能够有效地推动团队发展和实现企业目标。
二、人才培养方法:1. 培养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包括招聘、培训、晋升和福利等方面的制度,确保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2. 多元化培养模式:采用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项目培养等,满足不同人才的需求。
3. 个性化发展计划:根据不同员工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计划,鼓励员工自主学习和成长。
4. 领导力培养:重视领导力的培养,通过培训、项目经验等方式提升员工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人才培养措施:1. 招聘优秀人才:通过建立更加严格的招聘标准和流程,选聘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和价值观的优秀人才。
2. 建立导师制度:为新入职员工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培养,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和适应企业环境。
3. 内部培训计划:针对不同部门和岗位的员工,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4. 外部培训资源整合: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建立与培训机构的合作关系,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5. 推行项目培养:通过参与企业重要项目的培养,提升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6. 实施绩效激励机制:通过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和激励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业绩。
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方案(二)
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方案(二)引言概述:人才培养是一个组织或机构重要的战略任务,而搭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是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
本文旨在探讨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方案的相关内容。
首先介绍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接着从战略规划、人才选拔、培养环境、绩效评估以及持续改进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人才培养体系的搭建方案。
正文:一、战略规划1.明确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2.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和具体目标3.确立人才培养的优先发展方向4.与组织战略目标相衔接,实现整体发展二、人才选拔1.建立科学客观的选拔机制2.明确岗位需求和人才标准3.开展多种形式的选拔方式,如面试、考试、综合评估等4.加强对人才选拔过程的监督和管理5.注重培养潜力,而非只看眼前表现三、培养环境1.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2.搭建学习平台和资源共享机制3.鼓励员工自主学习和创新4.开展培训、研讨等专业技能和知识更新活动5.建立能够促进交流和合作的团队环境四、绩效评估1.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培养指标体系2.进行定期的学习成果和业绩评估3.注重全面评估,包括知识、技能和潜力等方面4.与个人职业发展和薪酬激励相结合5.为绩效优秀者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和职业发展路径五、持续改进1.建立反馈机制,收集员工和组织对培养体系的意见和建议2.定期审查和修订人才培养体系3.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监督和评估4.与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合作,推动体系改进5.不断借鉴先进经验和行业最佳实践,优化培养方案总结:通过以上五个大点的详细阐述,人才培养体系的搭建方案需要从战略规划、人才选拔、培养环境、绩效评估以及持续改进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推动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为组织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4篇_2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4篇企业人才培养方案篇1为了提高公司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保证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特制定如下《达州市给排水总公司人才教育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以弘扬五种作风、提升五种潜力为核心、按照不间断学习、全员培训的思路,构建贴合公司实际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健全贴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约束机制,构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的人才培训新格局,培训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对复杂局面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底,透过培训争取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到达20%及以上、企业经营者比例到达70%及以上、管理人员比例到达40%及以上、技术人员比例到达20%及以上,全员培训率到达95%及以上。
二、培训对象公司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新招聘工作人员。
三、培训资料公司简介、发展历程、战略目标、公司文化、工艺艺流程、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培训形式(1)实行“1122”优秀人才培训。
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公司培养选拔1名优秀经营人才、1名优秀管理人才、2名优秀技术人才和2名优秀技能人才。
(2)实行创新型人才培训。
在化验、监测、经营、安装、收费技术、机电设备运行控制等重要领域,重点培养1-2名后备人才,培养3-5名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建设创新性高精尖科技人才队伍。
(3)实行紧缺性人才培训。
每年用心引进和培养电焊、化验、水质监测、施工现场管理和财务审计等高级专业人才各1名,以满足公司业务拓展需求。
(4)实行人才拓展培训。
根据给排水建设的要求,全面加强人才拓展培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年内滚动开展10人次的经营管理、水质化验、生产运行、维护、水表安装管网维修等专业人才培养。
(5)实行学习型班组建设培训。
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为载体,用心培育水莲文化,建设学习型班组;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大力促进在岗学习和现场培训,开展公司系统所有班组长的轮训工作。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10篇)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10篇)企业人才培养方案第1篇:为建立有效的后备干部培养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开发和培养后备干部队伍,以便建立公司的后备干部梯队,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供给人才资本支持,特制定本方案:一、培养目标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后备干部培养方向,即培养在某一专业工作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并熟悉本工作领域其他相关知识,且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复合型后备干部人才。
二、培养对象XX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后备人选。
三、培养周期一般为1-3年。
四、培养原则1.循序渐进的原则2.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原则3.注重发展潜力,重在培养提高4.备用结合、动态管理的原则5.分级分类管理、突出重点原则五、培养职责公司领导班子负责确定后备干部候选名单、审定培养计划、最终审议培养效果的评估和后备干部的晋升。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负责组织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各项工作的开展:如在岗培训的落实和监督、岗位交流、培养效果的评估等。
各部门领导为其所管理部门后备干部培养的辅导人,负责协助后备干部制定培养提升计划,对日常各项培养工作的开展进行指导。
六、培养方法(一)定期业务培训1.每年由市分公司外聘培训师,对后备人员开展一次管理技能提升培训,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5-6月;培训结束一个月内,后备人员需要提交培训心得体会到人力资源部,字数1500字以上。
2.每季度由人力资源部指定2门网上大学课程,要求后备人员及现有中层领导进行网上学习。
同时要求后备人员根据个人提升需要,自选2门网上大学课程进行学习。
每季度次月提交上一个季度的网上大学学习心得到人力资源部,字数1000字以上。
3.由人力资源部组织相关专业部门每年精选2-3本书箱或影音资料,由后备人员及现有中层自学或集中学习。
在规定学习时间结束一个月内提交学习心得并交人力资源部,字数1000字以上。
4.每半年由人力资源部牵头各专业部门,根据以上培训及学习资料,组织理论考试(主要包括案例分析、理论知识、逻辑知识、行业情景、企业主要生产经营工作等),目的是对后备人员的学习情景及综合本事提升情景进行评估。
人才培养方案范本(2篇)
人才培养方案范本(一)遵循规律、科学安排作为一种教育的类型,在教学体系上也应该形成自己特有的范式。
根据工作体系来重构课程体系,需要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人类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规律来设计。
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规律——做中学;遵循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规律——具体、形象、特殊、生动、体验、互动等;遵循工作知识的学习规律,先通过体验学习隐性的工作经验知识和策略知识,形成感性的认知基础与初步的技能,后进行显性的技术理论知识学习,形成技术概念,再开展运用技术解决工作实际问题,实现顿悟内化,让学生自我建构适应社会工作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素养结构。
在总学时、公共基础课程学时、选修课程学时、实践教学学时、顶岗实习的安排上要符合《指导意见》的基本要求,建议总学分控制在125~13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95~100学分左右(包括公共必修课程组25~30学分、顶岗实习16学分、毕业作品4学分,其余为专业群平台课程组和专业课程组学分)、限选课程(公共基础限选+专业限选)20学分左右、任选课程不少于10学分;以保证它们比例结构科学、合理、稳定。
除了整周的实践教学以外,一周的课时安排控制在20学时左右为宜。
在专业的培养定位上,要通过调查,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行业状况、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学生的就业意愿,准确确定专业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哪类企业、哪些岗位来培养。
不同学校的同一个专业,完全可以有不同的培养定位,从而有不同的课程体系,这也正是我们职业教育与普通的学科体系教育的重大区别。
要保质保量地开出教育部规定的公共必修基础课程,其他的公共基础课程可以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条件,部分归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部分归为公共基础限选课程。
建议公共基础课程一般安排30~35学分左右,其中限选课程学分在___%左右,并按照限选课程学分的___%列出各种公共基础限选课程的具体名称和学分,以供学生限选。
在课程开设顺序上,可以把初步的体验类、实践类的专业课程往前安排;一些开设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电子类、机械类、化工类、经济学管理学类等理论的专业课程,可以往后一些安排;其后再安排一些岗位技能课程,去应用技术理论指导实践;让学生先感知其然,后认知其所以然,再应用指导实然。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模版(三篇)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模版企业人才培养方案(____年)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而人才的培养是企业能否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制定一套系统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目标:通过此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适应企业未来发展需求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人才培养的原则1. 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
人才培养应当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和内容。
2. 综合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人才培养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应当灵活多样,以满足不同人才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4. 激励和尊重个体差异。
人才培养应当注重激励和尊重个体差异,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特长。
三、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法1. 岗位培训。
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培养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职业发展规划。
为每位员工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3. 培养领导力。
选派优秀员工参加领导力培训,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团队建设。
组织团队培训和团队建设活动,提高员工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跨部门培养。
鼓励员工跨部门交流和学习,促进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共享经验。
6. 外部教育资源合作。
与高校、培训机构等合作,共享外部教育资源,扩大员工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内容。
四、人才培养的阶段1. 基础培训阶段。
新员工入职后,进行基本的培训,包括企业文化、岗位职责等方面的培训。
2. 职业技能培养阶段。
根据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
3. 领导力培养阶段。
在员工进入管理岗位后,进行领导力培养,培养其领导才能和管理技能。
4. 高级培养阶段。
对于高层次的人才,进行更高级别的培养,包括战略管理、国际视野等方面的培养。
五、人才培养的评估和激励机制1. 评估机制。
关于企业人才培养方案7篇
关于企业人才培养方案7篇关于企业人才培养方案篇1一、构建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意义健全完善青年人才发现、培养、管理和激励机制,建立更加有利于青年成长、满足企业事业需要、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体系。
努力培育具有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的青年人才队伍。
通过该体系的建立,公司将进一步明确不同序列青年人才的发展路径,并以职业发展路径为基础制定企业岗位能力管理体系。
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合理使用的人才识别体系,并给予不同层次的人员相应的培养机会,通过科学适用的体系流程及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充分利用内部聚集的资源,解决公司核心人才的差距问题,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支持。
二、公司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一、基本制度与体系(一)管理组织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管理组织包含一个决策机构,和一个实施机构。
青年人才培养决策机构是人事委员会,由公司领导、人力资源部人员、其他相关人员构成。
青年人才培养实施机构是人力资源部培训站,负责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实施。
(二)青年人才的标准青年管理人才从事党政、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年龄在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工作5年以上、中级职称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得青年管理能手、或优秀管理成果奖、或具有获得推广实施的科学管理方法实践;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有创新和实践能力、有培养和发展潜力的员工。
青年技术人才从事科技研究、技术服务、产品生产工作,年龄在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职称;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
青年技能人才从事技能操作工作,年龄在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高级工资格证书或被评为总公司高技能人才;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
(三)青年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青年管理人才职业发展路径见习→科员→主办→主管→岗位经理→部门经理→更高青年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路径毕业生→见习→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资深工程师→更高青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路径毕业生→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更高三、公司的岗位能力管理体系在确定了公司的职业发展路径后,以此为基础制定岗位能力管理体系。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4篇
企业人材培养方案4篇企业人材培养方案篇1一、资格条件(一)认同宝源企业文化和历史使命,为人诚信,拥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
(二)能够较好的应对和处理工作中的压力,能够以发展和变化的眼光对待工作,善于理解新鲜事物,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持续的自学潜力。
(三)具有较强的沟通和语言表达潜力。
(四)在宝源工作期间,有良好的工作业绩和绩效评价,具备较强的专业工作潜力。
(五)大专(含)以上学历,35岁(含)以下,在集团工作1年(含)以上。
二、后备人材的申报与选拔程序各部门、各基地于每年的6月及12月上报本部门的后备人才名单。
综合管理部根据各部门、各基地申报名单对候选对象进行审查、考核,筛选,确定人选,进入后备人材库。
(-)申报申报人填写《后备人材申报表》(附后),透过以下方式上报综合管理部:1、各部门、各基地以部门、基地名义推荐,并将申报表报综合管理部。
2、各部门、各基地员工向综合管理部自荐,直接将申报表报公司综合管理部。
3、公司提名。
㈡选拔入库综合管理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通知申报人参加选拔测试。
透过测试者正式进入后备人材库,并开展培养工作。
选拔考核主要包括以下4轮,每轮考核设定基准分,未到达基准分者即淘汰。
到达基准分者进入下一轮考核。
每轮考核成绩保留,最后成绩为各轮成绩加权平均。
1、专业英语水平测试:主要包括英语笔试和英语口试。
2、价值观念及综合素质测试:主要包括职业倾向测试、个性特征测试、智力测试或者写作。
3、业务知识测试:4、面试:由公司领导、综合管理部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面试小组进行面试,采取一对一交谈或者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 侧重思维、表达潜力的测试。
三、后备人材的培养后备人材的培养有基础培训、轮岗实习、内部兼职和挂职锻炼四种方式。
㈠基础培训1、培养主题:企业文化、管理知识、沟通技巧等通用性知识。
2、培养方式:参加集团或者公司统一组织的企业文化、管理知识、沟通技巧等培训;参加公司安排的外部培训。
企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企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前言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企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专业人才的作用不言而喻,他们的技术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因此,企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显得特别重要。
二、企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培养对象企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点是在企业员工之间进行,包括有发展潜力的新员工、晋升的员工以及需要进一步提高能力的员工。
2. 培养目标企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使其具备以下能力:(1)技术能力:掌握所从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2)管理能力:能够管理团队、协调资源、实现目标,化管理能力为企业利润。
(3)创新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机会和发展。
3. 培养方法(1)专业培训:对员工所从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
(2)组织实践:组织员工参与实际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技术和管理能力。
(3)经验分享: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案例,分享企业内部的经验和教训,使员工从中受益。
(4)创新引导:鼓励员工自主创新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4. 培训内容(1)基础知识培训:巩固员工所学的基础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2)专业技能培训:针对员工所从事的专业进行技能培训,使员工掌握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技术。
(3)管理能力培训:培训员工管理技能,提高员工的团队协调能力与沟通能力等。
(4)创新思维培训:培训员工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创造性思考,提高创新能力。
5. 培养评估培养评估是企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员工学习和成长过程的进展情况,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在评估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如通过培训课程的考试成绩、实践项目的成果、员工工作的效率等指标来评价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三、总结企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素质,也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二)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现状
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结合战略、人才、管理、技术等基础上形成的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获得人才优势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企业为了获取人才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往往会选择大规模的外部招聘,以满足人才的需求,而忽略了内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选拔。
导致了人力资源部门面临这样的难题:一方面,外部招聘的员工由于缺乏对企业文化和业务状况的了解,难以在短期内发挥其所在岗位的最大组织效能,并且外部招聘新入职的员工忠诚度较低,可能会进一步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
另一方面,在企业的内部员工看来,他们的能力积累和提升被上级和企业管理者所忽视,极有可能挫伤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难以看到自己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上升空间,从而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这样的企业对于人才恐怕很难有长久的吸引力。
究其原因,在于人才使用和培养机制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企业软环境。
在中国这个讲究人情关系的社会氛围影响下,有部分员工认为,企业人员的引入和晋升大部分依靠与领导的关系,形成了员工之间缺少信任,甚至因利益相争而导致内部人际关系紧张;此外,大锅饭的传统思维,也导致不少员工缺乏动力、不思进取。
第二,缺乏长远人才培养规划。
通常企业中主要靠员工的师带徒模式或自己边摸索边学习培养工作技能,缺少高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的知识的更新与补充。
第三,如今科技信息发达,职场生力军多为80后、90后大学毕
业生,这一职场人群心眼活、想法多、胆识大。
企业在管理人才的过程中,80后、90后常由于新入职场不受看中而跳槽。
一旦,企业人才流失,后备人才培养不足,则会出现人才青黄不接,甚至出现人才危机。
所以,关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选拔,建立企业内部后备人才梯队管理机制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二、如何留住后备人才
后备人才问题是当今企业面对市场竞争与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
如何用好新生员工与如何把新生员工培养成优秀的后备人才,是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
企业要想能够百年长青,需要不断地增加新鲜血液,并拥有培养优秀接班人才的良好机制。
1、招聘遵循最适合原则
在开展招聘工作的过程中,对于人才的引入既要考虑企业现状及发展需要,又要考虑人才自身的需求,综合各项主客观因素,选择人才,讲究适用、匹配原则。
最好的人才不一定最适合企业现阶段岗位的需求,只有适合本企业、本岗位的人才,企业才应该聘用。
2、良好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稳定和平衡员工心态的重要条件。
对于人才来说,轻松愉悦工作的环境、可以接受下属建议的上级、患难与共的同事也许比任何事物都重要。
3、适度的成就感
企业要使人才感到值得留下,并且甘愿付出他们的才华与智慧,就必须给予能干的员工更多的机会,给予工作成绩优异的员工应有的
收获与报酬。
4、知人善用
给有能力和发展的员工更大的发挥空间,是让员工心存感激的良方。
有了这种感激做基础,就不必担心员工会离开了。
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归属感,长久以来都是留住人才的好办法。
三、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后备人才包括管理型与技术型两大类,其培养模式也不尽相同。
1、管理型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
(1)管理培训生计划。
是企业对经过筛选的、富有管理潜能的一批新员工,采取系统的、专门的培训、轮岗、导师辅导等培养措施,迅速有效提升其管理技能和工作技能素质,并逐渐安排其进入企业管理类岗位承担管理职责。
这种方式适合于急需人才的企业大批地培养新人。
(2)企业接替规划。
也称接班人接替规划,是企业通过内部人才评价与筛选确定、并持续关注那些可能成为中、高层岗位管理人才的高潜质员工,对其在工作技能和个人综合素质上进行培训与开发,通过内部晋升的方式,安排他们逐步接替企业重要管理岗位。
(3)人才加速储备库计划。
是从总体上为高管岗位发掘和培养高潜质的后备人才。
通过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任务,为这些后备人才提供学习的机会,加速后备人才的成长速度。
通过设立领导力中心,岗位分析、模拟测试、观察和评估、反馈和评估报告等四个步骤,对候选后备人才现有综合能力与岗位所需要的实际能力进行全面对比,
进而确定具体的培养计划。
2、技术型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
(1)岗位技能培训。
分为岗前、在岗和转岗三个阶段。
岗前培训可以使新员工了解企业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制度,掌握入职必须的岗位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岗培训主要是明确各个岗位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
转岗培训则是当员工进行内部调动时,为适应新工作岗位而进行的培训,以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能力。
(2)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要制定规划,对年轻的技术人员通过培训给其以深入基层的机会,学习一些与未来技术开发工作相关的基本技能;对于中老年技术人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扩大知识视野,保持不断创新的活力。
(3)建立技能鉴定制度。
随着培训机制的逐步建立,高技能人才技术鉴定制度也应建立起来。
有关鉴定内容、工种对象、证书发放以及主持鉴定的主体部门、监督部门及其资格认定、约束机制等也都应随之完善、补充或修订,实现用制度来规范技能教育。
四、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建议
1、建立人才发展通道
企业应该为后备人才建立良好的发展通道,通过人力资源部门与员工个人的面谈沟通确定其发展目标和通道,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职位提升。
通常,企业应为员工设置管理类和技术类通道,员工可依据自身岗位和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通道。
2、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明确的选拔标准,包括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以及与企业核心能力素
质的契合度等方面。
具体标准是针对各类后备人才的入库标准,包括员工基本条件(学历、经验、年龄等)、知识、技能、能力素质、个人绩效等方面。
3、完善培养管理机制
选择合适合理的培养方法,包括培训、轮岗、导师、挂职等方式。
各种培养方式适用性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不同类别的人才企业应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培养。
做好培养考核工作,对后备人才培养效果进行评价,明确后备人员能力提升情况,及时发现其在培养过程中的问题,通过面谈沟通为后备人才确定新的培养目标。
4、完善人才退出机制
为保证企业最优秀或最具潜力的员工能够进入后备人才梯队进行加速培养,应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使人才梯队管理与企业内部选拔和晋升机制相对接,对后备人才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
一方面,表现优秀的后备人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在企业出现空缺岗位时,可以获得优先晋升的机会。
当然,企业应建立并完善内部选拔和晋升机制,明确任用原则和任用标准,完善选拔任用流程,明晰相关责任人,保证晋升选拔公平、公正地进行。
另一方面,对于表现较差的后备人员,依据后备人才梯队淘汰机制进行淘汰。
企业应制定合理的淘汰机制,以此充分调动培养对象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