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合集下载

中国城市分级标准

中国城市分级标准

中国城市分级标准
中国城市等级如果是按行政划分的话中国城市行政级别分7级:
1级:准国级,香港,澳门2特区(对外享受国家和地区中的地区级,可以单独参加国际的经济,社交,体育活动和申办国际级的活动,如奥运会等,高度自制,有自己的区旗,区徽)
2级:正部级:4大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3级:副部级:15个副省级城市(包括10个副省级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武汉、广州、济南,杭州,成都,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西安。

4级:准副省级:包括除上外的所有省会城市和国务院批准的唐山市、大同市、包头市、鞍山市、抚顺市、吉林市、齐齐哈尔市、无锡市、淮南市、洛阳市等十个市为“较大的市”。

5级:正厅级:一般地级市
6级:副厅级:省直管县级市
7级:正处级:一般县级市
中国城市等级如果是按IT级别指数的话,按照综合指标“城市IT级别指数”的数值,进行排名:
1、城市IT级别指数在50以上的,列为1级城市。

2、城市IT级别指数在10以上的,列为2级城市。

3、城市IT级别指数在5以上的,列为3A 级城市。

4、城市IT级别指数在3以上的,列为3B级城市。

5、城市IT级别指数在2以上的,列为4A 级城市。

6、城市IT级别指数在2以下的,列为4B级城市。

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

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

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一、引言城市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等级的城市在我国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对于城市的等级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指标和标准进行分类,从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城市体系。

二、国家级城市国家级城市是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中的最高级别,通常是指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

直辖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副省级城市包括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

这些城市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三、省级城市省级城市是指我国各省的省会城市。

这些城市不仅是各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各省与其他地区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省级城市在我国的城市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推动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四、地级城市地级城市是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中的中级别,通常是指地级行政单位的城市。

地级城市在我国的城市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中间节点作用,连接着省级城市和县级城市。

地级城市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力量。

五、县级城市县级城市是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中的基层单位,通常是指县级行政单位的城市。

县级城市在我国的城市体系中数量最多,分布广泛。

县级城市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农村人口转移和城市扩张的重要目的地和落脚点。

六、乡级城市乡级城市是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中的最低级别,通常是指乡级行政单位的城市。

乡级城市在我国的城市体系中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

乡级城市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重要载体。

七、总结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是根据不同的标准和指标进行分类的,不同等级的城市在我国的发展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级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的重要支撑点,省级城市是各省的中心城市,地级城市是连接省级城市和县级城市的中间节点,县级城市是基层单位,乡级城市是农村地区的城市。

这种等级划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城市体系,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2023标准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2023标准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通常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行政级别、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等。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一些城市等级划分标准,这些标准可能会因时间和政策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1.行政级别:
-省会城市:即省级行政区划的省会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

-直辖市:即除省会城市外,具有独立行政地位的城市,如重庆。

-副省级城市:具有相对较高行政级别的城市,但非省会城市,如天津、重庆等。

2.城市规模:
-特大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如北京、上海。

-大城市:人口在1000万以下,但超过500万的城市,如广州、深圳。

-中等城市:人口在500万以下,但超过100万的城市,如成都、重庆。

-小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下的城市,如很多地级市和县级市。

3.经济发展水平:
-一线城市:具有较高经济水平、发达的产业结构和相对较高生活水平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二线城市:经济相对发达,但不及一线城市,如天津、重庆、成都、武汉等。

-三线城市及以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按经济规模和发展程度分为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五线城市等。

4.社会发展水平:
-特别经济区:具有特殊经济政策和地理位置的城市,如深圳、珠海等。

-科技创新城市:以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

-文化名城:具有丰富文化资源和历史传统的城市,如西安、南京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划分标准,具体的城市等级划分可能会因国家政策、城市发展状况和相关统计指标的调整而发生变化。

城市分级的划分标准

城市分级的划分标准

城市分级的划分标准一、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是城市分级的重要标准之一。

不同等级的城市具有不同的人口规模和城市面积。

一般来说,大城市人口数量在百万以上,中等城市人口数量在几十万到百万之间,小城市和小城镇人口数量在数万到数十万之间。

人口规模越大,城市级别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

二、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也是城市分级的重要标准之一。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财政收入也相对较高,能够更好地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一般来说,一线城市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远远超过其他城市,二线城市次之,三线城市再次之。

三、居民生活质量和基础设施居民生活质量和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分级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个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越高,基础设施越完善,说明该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越高,居民的生活便利性也越高。

这些指标包括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医疗和教育资源等。

四、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也是城市分级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水平越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功能布局越合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越强。

这些指标包括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公共空间的设计等。

五、城市地位和影响力城市地位和影响力也是城市分级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个城市的地位和影响力越高,说明该城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和人才聚集。

这些指标包括国际知名度、国内影响力等。

综上所述,城市分级的划分标准是多方面的,包括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居民生活质量和基础设施、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以及城市地位和影响力等。

这些标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城市的等级和发展水平。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是根据城市的人口、行政级别和职能、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城市规模等多个因素进行划分的。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中国的城市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1.按人口规模:
一线城市:通常指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大城市,具有较高的经济活力和影响力。

新一线城市:这是近年来的一个新概念,包括一些快速发展的二线城市,如成都、杭州、重庆、武汉等。

二线城市:在省域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城市,如部分省会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的地级市。

三线城市:一般是指较小的地级市或者经济发展水平稍低的地区。

2.按照行政级别和职能:
直辖市:与省级行政区平级,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

地级市:由省级政府直接管辖,通常下设区县,是省份内的次一级行政区划。

县级市:属于地级市下属的县级行政区,由地级市政府管理。

3.按照经济发达程度和社会消费水平:
高消费水平城市:主要指的是那些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消费能力强的城市。

中等消费水平城市:相对于高消费水平城市来说,经济发展略逊一筹,但仍有相当的社会购买力。

低消费水平城市:经济相对落后,社会消费能力较低的城市。

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标准

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标准

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标准
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标准是指根据城市人口、经济实力、社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指标,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规模等级,便于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和统计分析等工作。

目前,我国常用的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城镇划分标准。

根据该标准,城市主要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辖市、地级市、县级市和其他城镇。

其中,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属于特大城市,省辖市和地级市属于大城市,县级市和其他城镇属于中小城市。

2. 城市规划标准。

根据该标准,城市主要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城市和小城市。

特大城市指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大城市指人口在100万到500万之间的城市,中城市指人口在50万到100万之间的城市,小城市指人口在10万到50万之间的城市。

3.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

根据该排名,城市主要分为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

其中,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新一线城市包括天津、重庆、成都、武汉、西安、南京、杭州、青岛、大连和宁波;二线城市包括长沙、福州、石家庄、合肥、南昌、哈尔滨、沈阳、太原、厦门、昆明、郑州和长春;三四线城市则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规模分为不同等级。

以上是常用的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标准,但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对城市规模等级的划分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标准。

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依据

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依据

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依据
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依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规模:城市的规模通常是直接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城市的总GDP、人均GDP、税收收入等经济指标
越高,城市等级越高。

2. 功能定位:城市的功能定位也是划分城市等级的重要依据。

例如,一线城市通常具有较高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全国性区域性服务功能;二线城市通常是区域经济的中心,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综合服务功能;三线及以下城市通常是次要区域经济中心,具有较弱的经济实力。

3. 人口规模:城市的人口规模也是划分城市等级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般来说,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等级越高。

4. 城市建设水平:城市建设水平包括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

城市建设水平越高,城市等级越高。

5. 区域性影响力:城市的区域性影响力也是衡量城市等级的重要指标。

一些具有较强的区域经济带动能力或者对邻近地区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等级通常比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在不同的年代或政策环境下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具体的划分标准可能会根据具体时期和需要进行调整。

中国大城市划分标准

中国大城市划分标准

中国大城市划分标准中国大城市的划分标准是根据城市的人口、经济、面积和行政管理等因素来划分的。

一般来说,中国的大城市主要分为四个等级: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

超大城市是指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目前中国有4个超大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

这些城市不仅人口众多,而且经济实力强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此外,这些城市还拥有很高的文化、科技和教育水平,是中国的国际化大都市。

特大城市是指人口在500万到1000万之间的城市,目前中国有7个特大城市,分别是天津、重庆、成都、武汉、南京、杭州和苏州。

这些城市在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方面都有较强的实力,是中国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一线城市是指人口在100万到500万之间的城市,目前中国有15个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成都、武汉、南京、杭州、苏州、沈阳、大连、青岛和宁波。

这些城市不仅拥有较高的经济实力和文化水平,而且在国内外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中国的重要中心城市。

二线城市是指人口在50万到100万之间的城市,目前中国有超过100个二线城市。

这些城市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一定的实力,是中国地区性中心城市。

除了以上四个等级的城市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城市,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和五线城市等。

这些城市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相对于以上四个等级的城市,它们的发展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总之,中国大城市的划分标准是根据多种因素来综合评估的。

这些大城市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且也是中国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重要中心。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这些大城市在未来还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市级别的划分标准

城市级别的划分标准

城市级别的划分标准
城市级别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口规模:通常情况下,城市级别的划分与其人口规模有关。

根据我国的标准,城市人口在50万以上的被称为大城市,10-50万的为中等城市,5-10万的为小城市,1-5万的为小城镇,而人口在1万以下的则被称为乡村。

2. 经济实力:城市的经济实力也是划分城市级别的重要标准之一。

通常情况下,经济发达的城市被归为大城市,而经济落后的城市则被归为小城市或乡村。

3. 行政级别:城市的行政级别也是划分城市级别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我国的行政级别划分,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属于大城市,地级市属于中等城市,县级市和县城则属于小城市或小城镇。

4. 建筑密度:城市的建筑密度也是划分城市级别的重要标准之一。

通常情况下,建筑密度高的城市被归为大城市,而建筑密度低的城市则被归为小城市或乡村。

总之,城市级别的划分是根据多个方面的标准来进行的,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权重,这也使得城市的级别划分变得复杂而多样化。

- 1 -。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在中国,城市的等级划分可是个复杂又有趣的话题。

你知道吗?这不仅关乎经济发展,也跟生活质量、交通便利性、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紧密相关。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标准,顺便看看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一、城市等级的基本标准1.1 经济实力说到城市的等级,经济实力绝对是重中之重。

大家想想,北上广深那可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像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这些地方,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无数的投资。

人家GDP那可是飞速上涨,跟着的还有就业机会和生活水平的提升。

对比一下其他城市,比如说一些中小城市,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发展空间有限,自然就会被划分到较低的等级。

1.2 人口规模接下来,人口规模也是个不得不提的因素。

大城市的人口通常很庞大,北上广深这些地方,常常人挤人,热闹非凡。

你在大街上走,随时能听到各种方言,见到五湖四海的人。

这种多样性让城市充满活力。

而小城市嘛,人口相对较少,虽然安静,但也少了些大都市的繁华,缺乏活力感。

二、社会发展水平2.1 教育资源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

大城市的教育资源丰富,名校多,像清华、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扎堆儿在北京,让人羡慕不已。

小城市呢,教育资源可能就相对匮乏了,名校少,升学率也可能不如大城市的高。

2.2 医疗设施医疗设施也是判断城市级别的重要标准。

大城市里的医院设备齐全,医生技术水平高,能给大家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想想那些大医院的排队场景,虽然人很多,但总有办法让你安心。

而小城市的医疗条件相对薄弱,医院不多,能看病的人也有限,有时候还得奔波到大城市看病,这可真是麻烦。

2.3 文化氛围文化氛围则是另一块重要的拼图。

大城市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各种展览、音乐会、话剧轮番上演,时不时还能碰上个名人。

而小城市的文化活动相对少点,可能更多的是一些地方性的节庆,缺乏大城市的多样性。

不过,小城市有自己的韵味,老街、古镇,每个角落都透着浓浓的地方特色。

三、交通与基础设施3.1 交通便利性交通便利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流动性。

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是根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规定,我国的城市等级划分主要包括特大城市、特大城市副中心、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等六个等级。

特大城市是指人口规模超过1000万的城市,具有全国性的综合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如北京、上海。

特大城市副中心是指在特大城市周边设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副中心,以分担特大城市功能压力,如北京的通州区。

一线城市是指经济总量较大,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人口规模在500万以上,如广州、深圳、天津等。

新一线城市是指经济实力较强,人口规模在300万以上,具有一定的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如杭州、成都、武汉等。

二线城市是指经济总量较大,人口规模在200万以上,具有一定的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如大连、青岛、厦门等。

三线城市是指经济总量较小,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具有一定的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如临沂、咸阳、湘潭等。

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的设立,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布局,合理配置资源,推动城市间的协调发展。

同时,城市等级的划分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和规范化建设。

在城市等级划分标准的基础上,我国还对不同等级的城市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要求和政策支持。

特大城市和一线城市将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将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线城市将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轻工业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不同等级城市的特色发展,推动城市间的协调发展。

总的来说,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是根据城市的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进行科学评定的,有利于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推动城市间的协调发展。

同时,不同等级城市的发展要求和政策支持也将有助于各城市特色发展,实现全国城市的整体发展目标。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

一.中国城市等级划分
1、超大城市:1000万人口以上。

2、巨大城市:500-1000万人口。

3、特大城市:300-500万人口。

4、大城市:100-300万人口。

5、中等城市:50-100万人口。

6、小城市:20-50万人口。

7、微型城市:5-20万人口。

8、城区人口5万以上,才有基本的生活服务业。

9、城区人口20万以上,才有较好的生活服务业。

10、城区人口50万以上,才有较发达的生活服务业。

11、城区人口100万以上,才有较好的产业服务业。

12、城区人口200万以上,才能以合理的税费,提供较好的公共服务,否则服务不足或腐败。

13、城区人口300万以上,才能支撑较发达的公共交通业,比如地铁和航空等,容易建成全国性大都市。

14、城区人口500万以上,才能有较发达的国际化公共服务业,容易建成国际化大都市。

15、城区人口1000万以上,才会有较发达的全球化公共服务业,容易建成全球化大都市。

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依据

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依据

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依据
摘要:
一、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
1.人口数量
2.GDP 规模
3.市区人口数量
4.城市行政级别
二、城市等级划分的具体标准
1.直辖市、特别行政区、GDP 大于1600 亿且市区人口大于200 万的城市
2.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城市、省会、苏锡二市
3.其他城市
三、城市等级划分的例子
1.7 个超大城市
2.14 个特大城市
3.14 个型大城市
4.70 个型大城市
正文:
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主要依据人口数量、GDP 规模、市区人口数量以及城市行政级别等因素。

根据这些依据,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级:直辖市、特别行政区、GDP 大于1600 亿且市区人口大于200
万的城市,包括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哈尔滨、青岛、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广州、深圳、香港、澳门、重庆、成都、西安共17 个城市。

这些城市在我国具有极高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

第二级:其他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城市、省会、苏锡二市,包括济南、石家庄、长春、呼和浩特、太原、郑州、合肥、无锡、苏州、宁波、福州、厦门、南昌、长沙、汕头、珠海、海口、三亚、南宁、贵阳、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共26 个城市。

这些城市在各自省份具有较高的地位,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相对较强。

第三级:其他城市,包括一些地级市、县级市等。

这些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和行政级别相对较低。

根据城市等级划分,我国目前有7 个超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14 个特大城市,如南京、杭州、武汉、苏州等;
14 个型大城市,如青岛、宁波、福州等;以及70 个型大城市。

2023年全国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划分标准

2023年全国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划分标准

2023年全国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划分标准摘要:一、城市划分标准概述1.城市划分标准的重要性2.2023 年全国城市划分标准的内容及特点二、一线城市1.定义及标准2.2023 年一线城市名单3.一线城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三、新一线城市1.定义及标准2.2023 年新一线城市名单3.新一线城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四、二线城市1.定义及标准2.2023 年二线城市名单3.二线城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五、三线城市1.定义及标准2.2023 年三线城市名单3.三线城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六、四线城市1.定义及标准2.2023 年四线城市名单3.四线城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七、五线城市1.定义及标准2.2023 年五线城市名单3.五线城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正文:2023 年全国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划分标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划分标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2023 年,根据城市的经济实力、人口规模、综合影响力等多方面因素,我国将城市划分为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和五线城市。

一线城市是指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较大经济规模和较高人口密度的城市。

2023 年,我国的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

这些城市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吸引了大量投资、人才和资源。

一线城市的发展趋势是继续扩大经济规模,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国际化大都市。

新一线城市是介于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之间,具有较快发展速度和较高综合竞争力的城市。

2023 年,我国的新一线城市包括: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天津、郑州、东莞、青岛、昆明和宁波。

新一线城市的发展趋势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向一线城市靠拢。

二线城市是指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人口规模和综合影响力的城市。

2023 年,我国的二线城市包括:无锡、佛山、合肥、福州、厦门、济南、昆明、长春、哈尔滨、大连、石家庄、太原、南昌、南宁、贵阳、海口、三亚、兰州、西宁、银川、呼和浩特等。

城市等级的人口划分标准

城市等级的人口划分标准

城市等级的人口划分标准是按照城区常住人口进行划分的。

具体标准如下:
1. 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

2. 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1000万。

3. 一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300-500万。

4. 二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300万。

5. 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100万。

6. 一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20-50万。

7. 二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下。

此外,遍布于我国广大地区的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虽然人口未能达到设市建制的标准,但由于非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工商业比较集中,也属于城市范畴的一种城镇型居民点。

城市级别怎么划分

城市级别怎么划分

城市级别怎么划分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是由《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明确提出的城市划分标准,即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小城市、Ⅰ型小城市、Ⅱ型小城市、中等城市、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

城市等级划分(以城区人口划分);超大城市:1000万人口以上;巨大城市:500-1000万人口;特大城市:300-500万人口;大城市:100-300万人口;中等城市:50-100万人口;小城市:20-50万人口;微型城市:5-20万人口此外,遍布于我国广大地区的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虽然人口未能达到设市建制的标准,但由于非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工商业比较集中,也属于城市范畴的一种城镇型居民点。

一、一二三线城市,中国大陆的一线城市一般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已是准一线)。

一线城市指的是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

其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吸引力、等各层面,一线城市在生产、服务、金融、创新、流通、综合商业指数等全国社会活动中起到引领和辐射等主导功能。

二线城市多数都是中东部地区的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级市。

主要有杭州、南京、济南、重庆、青岛、大连、宁波、厦门、成都、武汉、哈尔滨、沈阳、西安、长春、长沙、福州、南昌、合肥、郑州、石家庄、苏州、佛山、东莞、无锡、烟台、太原等。

三线城市是指有战略意义或比较发达或经济总量较大的中小城市。

三线城市可按行政级别、城市规模、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和GDP总量等标准综合划分。

大多数省份(粤、苏、浙、鲁、闽等经济发达省份除外)除省会外发展相对较好的城市为三线城市,如荆州、唐山、徐州、温州、珠海、普宁、汕头、嘉兴、金华、保定、洛阳、宝鸡、九江、绵阳等。

而西部部分省会西宁、银川、兰州等也是三线城市。

四线城市以中部地区的地级市为主,也包括一些东部省份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县级市和西部的地级市和县级市。

我国的城市等级划分

我国的城市等级划分

我国的城市等级划分
第一级:直辖市、特别行政区、GDP大于1600亿且市区人口大于200万的城市:
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哈尔滨、济南、青岛、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广州、深圳、香港、澳门、重庆、成都、西安(18个)
第二级:其他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城市、省会:
石家庄、长春、呼和浩特、太原、郑州、合肥、无锡、苏州、宁波、福州、厦门、南昌、长沙、汕头、珠海、海口、三亚、南宁、贵阳、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25个)
第三级:14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济发达且收入高的城市:
唐山、秦皇岛、淄博、烟台、威海、徐州、连云港、南通、镇江、常州、嘉兴、金华、绍兴、台州、温州、泉州、东莞、惠州、佛山、中山、江门、湛江、北海、桂林(24个)
第四级:其他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重点经济城市
邯郸、鞍山、抚顺、吉林市、齐齐哈尔、大庆、包头、大同、洛阳、潍坊、芜湖、扬州、湖州、舟山、漳州、株洲、潮州、柳州(18个)
第五级:其他著名经济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人口大于50万、重点旅游城市:
承德、保定、丹东、开封、安阳、泰安、日照、蚌埠、黄山、泰州、莆田、南平、九江、宜昌、襄樊、岳阳、肇庆、乐山、绵阳、丽江、延安、咸阳、宝鸡(23个)。

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及其应用研究

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及其应用研究

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及其应用研究城市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农村,城市更具人口密度、物质财富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特征。

因此,对城市的等级划分是不可避免的,其将城市从多方面进行测量、比较和评价,加强了城市间的交流和合作。

本文将介绍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及其应用研究。

一、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城市等级划分标准的制定与城市的重要性与城市发展阶段的变动有关。

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1. 人口规模标准这是最为常见的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它将城市按照其人口规模的大小进行分类。

国家标准将城市划分为<200万,200~500万,500~1000万,>1000万四个等级。

2. 经济标准城市经济的状况与城市等级的划分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城市GDP、财政收入及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对城市进行等级划分。

我国的城市经济指标体系是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制定的,主要涵盖了EVA(经济增加值)、GDP(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

3. 城市体系标准城市体系标准体现了城市群的地位和重要性,其等级划分标准也以此为主要依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了“国家级城市群规划建设的若干意见”,依据城市群内的规模、功能和国际影响力等多方面指标,对城市进行等级划分。

4. 地理位置标准地理位置也是衡量城市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将城市按照其所处的区域和地域分为高原区、沿海区、内地地区等不同等级。

二、城市等级划分的应用1. 精确的招商引资通过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可以对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基础设施、人口、财政状况、投资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可承载的投资规模和类型。

企业在选择进入城市的时候,可以根据该城市等级及其所处等级的位置,制定自己的拓展规划。

2. 优化区域发展根据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可以为城市间的资源和产业进行分配和配置。

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大型城市之间产业和资源的争夺,实现各个城市间的互补。

3. 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等级划分标准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城市等级划分最新标准,按城区常住人口数量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

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1)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
(2)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至1000万;
(3)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至500万,
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4)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至100万;
(5)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
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新数据显示:
我国共有7个超大城市: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天津、成都;
14个个特大城市: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

14个Ⅰ型大城市:南宁、石家庄、厦门、太原、苏州、贵阳、合肥、乌鲁木齐、宁波、无锡、福州、长春、南昌、常州。

70个Ⅱ型大城市:兰州市、中山市、惠州市、汕头市、临沂市、淄博市、温州市、呼和浩特市、绍兴市、唐山市、海口市、柳州市、徐州市、烟台市、洛阳市、邯郸市、珠海市、包头市、保定市、廊坊市、大同市、江门市、赣州市、西宁市、南通市、银川市、扬州市、遵义市、襄阳市、鞍山市、昆山市、莆田市、绵阳市、盐城市、泉州市、咸阳市、台州市、芜湖市、株洲市、淮安市、济宁市、吉林市、大庆市、桂林市、秦皇岛市、湛江市、宜昌市、齐齐哈尔市、抚顺市、上饶市、南充市、义乌市、邢台市、泰安市、开封市、张家口市、新乡市、聊城市、淮南市、十堰市、宜宾市、枣庄市、岳阳市、慈溪市、衡阳市、长治市、连云港市、赤峰市、晋江市、泸州市。

城市等级由什么决定?
近一段时间,各APP热搜上频繁出现“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划分的城市等级名单”。

如“4个县级市被确定为大城市”、“我国共105个大城市”、“鹤岗被确定为中等城市”等,都成为了“新闻”。

那么这个名单准确吗?依据是什么?是谁公布的?
第一,这个名单不是出自某份文件,而是源自近两个月出版的一本书《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

这本书由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是七人普的主要成果之一,权威性自然没得说。

第二,在201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中规定,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50-100万的为中等城市,超过100万就是大城市,超过500万的为特大城市。

而在《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中,每个地级市和县级市的数据都包含“城市城区人口这一项”。

那么把全国所有城市的城区人口汇总,再结合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就间接得出了最新的城市分级名单。

这个“城市城区人口”是按照什么口径算的呢?
还是在2014年那份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中规定:“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

这段话比较拗口,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她下辖6个区、1个同名的长沙县和宁乡、浏阳2个县级市。

那么,在计算长沙的城区人口时,下属3个县域是不算的,只计算6个市辖区的常住人口。

而这6个市辖区也不完全都算作城区。

市辖区的下级是镇或街道,镇或街道的下级是社区或村(注意不是一一对应的,有的街道下边也有村,有的镇下边也有社区)。

村是不算城区人口的,建成区不与区中心相连的街道也不算。

如下图:
可以看出,这个计算方式可谓是十分精细准确了,比看市域人口、市辖区人口的版本都要准确得多,故一经发布就受到很多媒体的关注。

那么,这份名单就挑不出一点毛病吗?
也有,问题就出在“市辖区”这个定性上。

在国内,市辖区的设置,各地标准不一,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区人口的计算结果。

有些市辖区跟城市主城区相隔很远,本质上是另外一座城市,如重庆的万州区、开州区。

而有些地方名义上虽是“县”,却与城市主城区完美融合,本质上已经是城市的一部分。

比如上文提到的长沙县,比如合肥的肥东县、肥西县。

按照规则,这份名单把万州、开州的城区人口算给了重庆,肥东、肥西的城区人口却不算给合肥。

显然,这与实际情况是不一致的。

我们在描述一座城市的真实规模时,要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另外,一些城市的城区已经连接起来,或仅仅是隔河相望,形态上完全可以看成同一座城市。

比如广州-佛山、鄂州-黄冈。

这种情况在名单中自然没有任何体现。

现实中,在疫情的影响下,本来“同城化”、联系紧密的两地沟通变得十分困难,这也是现行区划与实际情况不匹配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