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结合种植技术
种养结合小规模养猪的五种技术模式
种养结合小规模养猪的五种技术模式为了引导农户充分利用土地和庭院资源优势,积累发展资金,针对农户养猪生产的现状,推荐以下五种小规模养猪技术模式,供养猪户参考。
一、开发庭院养猪的五种种养结合模式与效果1.小批量滚动饲养,年出栏40头肉猪技术模式种植结构:一户种0.6公顷(9亩)玉米、1334米2(2亩)苜蓿、o.2公顷(3亩)豆青(复种)。
养猪生产:在1、2、3、4月初,分别购进15千克以上的仔猪5头,从第4个月开始每月出栏肉猪5头,出栏后即补充仔猪5头。
饲喂方式:分群分阶段饲养,120天出栏。
生产效益:年出栏8批40头,平均活重95~100千克,每出栏5头收入2500~3200元,获利250~500元,年收入20400~25200元,利润2000~4ooo元。
2·隔月均等饲养,年出栏60头肉猪技术模式种植结构:一户种0.87公顷(13亩)玉米、0.2公顷苜蓿、0.33公顷豆青(复种)。
养猪生产:分别在1、2、4、6、7、9月初购进15千克以上仔猪,每批10头,分群饲养。
饲喂方式:分仔猪、育肥猪阶段饲养,120天出栏。
生产效益:年出栏6批共60头肉猪,平均活重100千克左右,每出栏一批收入5300~6500元,获利500~1000元;年收入31800~39000元,利润3000~6ooo:元。
3.季季批量饲养,年出栏80头肉猪技术模式种植结构:一户种1.2公顷玉米、0.27公顷苜蓿、0.4公顷豆青(复种)。
养猪生产:分别在1、3、6、9月初购进15千克以上的仔猪,每批20头以上,分群饲养。
饲喂方式:分小、中、大三阶段饲养,120天左右出栏。
生产效益:年出栏4批共80头肉猪,平均体重100千克;每季度出栏一批,收2klO600—13000:元;获利1000~2000元;年出栏4批,收入42400~52000元,利润4000~8000元。
5.多户联营饲养。
年每户出栏120头肉猪技术模式生产组织:一村或一乡建30户仔猪繁育场,一户养12头母猪。
镇赉县水稻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示范探究
镇赉县水稻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示范探究镇赉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市,水稻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生态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镇赉县农业部门积极探索水稻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技术,致力于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技术示范探究的背景和意义1.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粮食品质、安全和环保的要求。
水稻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何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降低农药和化肥使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成为了当前的重要任务。
2.意义:镇赉县的水稻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示范探究,不仅是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支持,也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力保障。
通过技术示范探究,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新的种植养殖模式,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降低农药和化肥使用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内容:镇赉县水稻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示范探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种植技术改进、养殖技术改进、农田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
2.方法:镇赉县采取了实地考察、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方法,引导农民参与技术示范,学习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技术。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技术,提高示范效果,为镇赉县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途径。
1.成果:镇赉县水稻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示范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水稻产量提高、品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改进措施,如合理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生态种植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效果:经过技术示范探究,镇赉县的水稻产量得到了提高,品质得到了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农民收益也相应提高。
镇赉县水稻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得到了示范推广,为当地农民树立了榜样,带动了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
1.展望:水稻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可以在镇赉县进一步推广。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究水稻种养结合的深度技术协作,通过水稻与养殖业的产业链延伸,实现资源互补,形成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优点、技术及典型案例
“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优点、技术及典型案例“稻虾共生”是一种种养结合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即在稻田的四边挖沟,中间种植水稻,实现小龙虾和水稻在同一个稻田里同生共长。
此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期,有效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收。
一、“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优点1、“稻虾共生”能大幅提高稻田产值从稻田的亩产值来看,运用“稻虾共生”种养模式的稻田,其产值从2000元,可以提高到45000元。
“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下的一亩水田的综合亩产值相当于过去20亩水田的亩产值,这在很大幅度上提高了稻田产值。
2、既增肥农田,又降低病虫害虾稻共生,只给小龙虾少量投喂,吃不饱的小龙虾会到稻田寻找食物。
小龙虾不但会吃掉杂草,还会吃掉害虫和虫卵,减少害虫。
同时在农田里排便,给农田增肥。
小龙虾的不断爬动,还利于土壤的松动,减少土壤板结,同时有效防止水稻烂根,减少病害。
3、降本增益,提高品质根据“稻虾共生”的实践发现,虾稻共生下,稻田需要的肥料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农药使用减少超过一半,大大减少了农田的投入成本,提升农田的效益。
此外,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可以提高水稻的品质,并且小龙虾放在农田里,减少饲料的投放,也大大提高小龙虾的品质。
4、提高水稻和小龙虾的产量小龙虾在农村中源源不断生产有机肥,供给水稻的生长,同时也减少农田的病虫害,利于水稻的产量提升。
另外,稻田中的小龙虾是粗放式放养,比密集型养殖个头更大,产量更高。
5、“稻虾共生”的特色农产品更受市场欢迎“稻虾共生”模式下的稻米,如今在市场上称为“虾稻米”,属生态大米,已经打响了品牌价值,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欢迎和喜欢。
而个头更大、肉质更好、绿色纯天然的稻田小龙虾,也更获得消费者的喜爱,尽管价格高达每斤70元,却时常供不应求。
二、“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技术1、稻田选择(1)水源:外源水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不被农业、生活和工业污水污染。
试述以沼气纽带的种养结合模式的组成及技术要点
试述以沼气纽带的种养结合模式的组成及技术要点
以沼气纽带的种养结合模式是一种将农业养殖与沼气发酵技术相结合的循环利用模式。
它利用农业养殖产生的废弃物通过沼气发酵,将废弃物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料,实现垃圾减量化、能源回收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
该模式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
1. 农业养殖系统:包括畜禽养殖和农作物种植等农业养殖活动。
废弃物的产生主要来自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
2. 沼气发酵系统:应用沼气池进行有机废弃物的发酵产生沼气。
沼气池通常由发酵池和沼液储存池组成。
3. 沼渣处理系统:将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渣进行处理,分离出有机肥料。
沼渣可以通过压滤、脱水等方法进行处理,使其达到符合农业用肥的标准。
4. 沼气利用系统:将产生的沼气用于生活燃料、烹饪、农业灌溉、发电等用途。
5. 循环利用系统:将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液作为有机肥料施用于农田,提供养分给农作物的生长,形成循环利用模式。
该模式的技术要点包括:
1. 合理的农业养殖规模,根据可利用的废弃物量确定沼气发酵的规模。
2. 选择合适的沼气发酵技术,如围堰式沼气池、混合发酵池等,
以及相应的操作管理技术。
3. 废弃物的收集、输送和贮存技术,确保废弃物的质量和数量满足沼气发酵的需要。
4. 沼渣的处理技术,包括脱水、压滤、固液分离等方法,使沼渣符合肥料标准,达到农业利用要求。
5. 沼气利用技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沼气利用设备,如沼气灶、沼气发电机组等。
6. 沼液的施用技术,合理安排施肥时间、施肥量和施肥方式,使沼液对农作物生长起到最佳的促进作用。
小规模猪场种养结合型模式实用技术
局 有关 种 养结 合 适 度规 模 的 思 路 , 胆 提 出 了在 移 民 村 中 大
组 织部 分移 民开 展种 养结 合 , 展 中小规 模 养殖 的方 案 。 发 围 绕发 展移 民 经济 、 定本 地 种养 结合 方式 、 确 适度 规模 数 量 范
围 . 到最佳 生态 、 达 社会 效 益并 发挥 最大 的经济 效益 这 一总
头 人林 观 超 同志 通 过全 面 学 习、 入 理 解浙 江省 畜 牧 兽 医 深
严 格批 次 进 出 , 实行 分栏 、 分群 饲 养【 购进 仔 猪 时要 注 3 J 。 意 选 择体 重基 本 相 同 的 , 免 个体 相 差 过 大 , 生 “ 大欺 避 发 以 小 ” 象 , 响均衡 生 长 。 条件 的最 好 聘请 技术 顾 问 。 据 现 影 有 根 本 场猪 的品种 和条 件 , 不 同阶 段 制定 饲料 配方 。 分 饲喂 要 定
水 源 充 足等 条 件 , 能 防 热 、 潮 , 能防 冻 、 渍 。 围应 既 防 又 防 周
多植 树 种 草 , 周 最 好 有 5 1 宽 的落 叶 防 风 林 带 『。 四 ~ 0m 2 总 1 之 , 舍建 造要 符 合生 猪健 康 、 态 养殖 和绿 色环 保 生产 及 猪 生
猪 场 应聘 请专 业 兽 医 , 是 能否 实现 高 效 饲养 的保 障 。 这
这里 推 介 的小 批 量 滚动 饲 养 模 式 , 生产 规 模 为年 出栏
如 果 条 件 限 制 , 几 个 农 户共 同聘 请 1名 具 有 资 质 的专 业 可
兽医 , 要求 兽 医每 1 ~ 5d来 场检 查 1次 , 0 1 以便 及 时发 现 问
1 优 化猪 舍环境 新建 猪舍 要 求 内外环 境 良好 . 具 备通 风 、 阳 、 燥 、 要 向 干
种养结合种植技术
种养结合种植技术
种养结合种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它将种植和养殖两种生产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种植和养殖往往是分开进行的,而种养结合种植技术则是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农民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进行种植和养殖,从而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同时,这种方式还可以使得农民在经济上获得更多的收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在种养结合种植技术中,种植和养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种植可以为养殖提供饲料和肥料,而养殖则可以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和农业机械。
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可以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在实际的生产中,种养结合种植技术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例如,可以在农田中种植一些饲料作物,然后将这些饲料作物用于养殖。
同时,还可以在养殖场中种植一些蔬菜或水果,以提供给养殖场的员工或者出售给市场。
种养结合种植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可以使得农民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进行种植和养殖,从而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同时,这种方式还可以使得农业生产
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广这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有机稻—禾虫高质高效种养结合技术模式
技术名称:有机稻—禾虫高质高效种养结合技术模式技术要点:种养环境的选择很关键,要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水源充足、独立的高质量稻田。
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要点。
1. 首先是选址,首选土壤肥沃耕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没有受到工业废水污染的农田;要确保拥有充足、独立的供水水源满足禾虫、水稻生长期间的用水要求。
2. 需要对农田进行合理布局,每小块农田下足基肥后按照传统整理秧地要求,按3~5米宽整理成畦,田中央留排沟,作排灌及工作沟。
3. 选种是关键一环,优选再生能力强的优质丝苗米品种,合理安排水稻播种及禾虫投放时间,确保禾虫避免夏日阳光灼伤。
4. 施肥要科学,水稻成秧后可以每亩用少于5公斤的复合肥及混合禾虫专用有机肥促进水稻分蘖及禾虫发育;8-9月份是禾虫成长关键时刻,每周定期人工撒放禾虫专用生长肥料。
5. 田水管理要到位,要灌溉无污染的独立(水库)水源,让稻田保持1~3公分水位,盛夏如无禾叶遮挡太阳光,白天可排干田水,晚上回灌,避免水温高于30度;稻田禾虫宜干湿交替,模拟河口潮水涨退。
6. 在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
严禁使用杀螺剂杀草剂,禾虫投苗60天后养鸭子防治福寿螺、草蜢等田间害虫及杂草;病虫测报卷叶虫、稻飞虱严重时可以在灌满10公分水的情况下使用适量低毒农药杀虫,杀虫后即排干田水。
适宜推广月份:全年适宜推广地区:适用于一切生态环境良好的稻作区。
野生天然禾虫资源日趋减少禾虫又名疣吻沙蚕,喜居稻田,曾是稻田中的常见生物,蛋白质含量高,富含钙、磷等常量元素和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水中虫草”。
作为一种多毛纲动物,禾虫主要以土壤中的有机碎屑为食,是重要的次级生产力,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生态系统平衡、生物系统演化、动物系统地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因此,禾虫被视为稻田生态环境指示生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健康营养的美食需求越来越强烈。
畜牧业的种养结合模式
,
汇报人:
目录
01
种养结合模式的概念
02
种养结合模式的优势
03
种养结合模式的实施方式
04
种养结合模式的应用案例
05
种养结合模式的挑战与对策
06
结论
1
种养结合模式的概念
定义和内涵
种养结合模式: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平衡的生产方式。
特点:充分利用土地、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优势: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应用:广泛应用于各种规模的农业生产,包括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
荷兰:某养鸡场采用种养结合 模式,实现鸡粪的回收利用, 提高土壤肥力
澳大利亚:某养羊场采用种养 结合模式,实现羊粪的回收利 用,提高草地生产力
案例分析及其经验总结
案例一:某养猪场与蔬菜种植相结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案例二:某养鸡场与果树种植相结合,提高经济效益
案例三:某奶牛场与牧草种植相结合,降低饲料成本
经验总结:种养结合模式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也需 要注意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问题。
5
种养结合模式的挑战与对策
面临的主要挑战
技术难题:如何实现种养 结合的高效、环保、可持
续
市场风险:如何应对市场 波动,保证产品销售和利
润
政策法规:如何遵守相关 政策法规,确保种养结合
模式的合法性
废气处理:采用 过滤、吸附等方 式,将废气转化 为无害气体排放 到大气中
生态循环农业的构建
养殖场与种植场的结合:实现资源的循 环利用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 治等方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江苏太湖流域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区域之一,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并成为江苏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据报道,太湖流域流入太湖的污染物有一半以上来自农业污染源。
农牧分离、种养分离,导致原本互补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双双成为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本文以果园中“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为例证,为广大农业用户展示金宝贝肥料发酵剂发酵沼渣、干撒式发酵床养殖猪和鸡以及沼液滴灌,生态沟渠(塘库)的构建等关键农业技术在该循环模式中的应用效果。
1、模式表达式:“果猪配套+果鸡结合+废弃物循环利用”2、果园建园关键技术园地选择:果园应选择在交通方便、水电条件好、允许畜禽养殖的集中连片区域;应选择土壤肥沃、pH值7."5左右、有机质含量1."0%以上、地下水位1m以下的地块。
规划布局:根据果园地形地貌,分别进行种植区域、养殖区域、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道路交通系统等设施的科学规划。
梨树种植:选择结果早、丰产稳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市场前景好的早、中、晚熟品种。
果园生草:采用自然生草法。
充分利用果园自然生长的杂草或选种豆科绿肥或牧草,改善果园小气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土壤墒情。
一般果园杂草长到20-30cm时进行刈割,控制草的高度不超过20cm。
3、养殖小区建设关键技术养殖小区布局:一般规模的果园,生猪养殖圈舍建在远离生产管理区的下风口位置;较大规模的果园,生猪养殖圈舍建在园区中间位置;同时要充分考虑粪便尾水处理及循环利用的便利。
一般的果园,鸡舍可以建立在果园的角落处;较大的果园,鸡舍可以建立在果园的中间位置。
养殖密度:生猪平均养殖配比75-90头/hm2,可以一半采用干湿分离圈舍,另一半采用干撒式发酵床技术建立圈舍。
圈舍建设:建设标准化养殖圈舍,砖混结构,配置降温水帘,并建好防疫隔离区。
采用干撒式发酵床养殖技术建舍,其他干湿式分离圈舍建设要做到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固液分离、生态净化等“三分离一净化”的设施配套。
农业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应用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03.027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是农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本愿,同时也是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国地方政府部门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生态农业发展背景之下,农业生产领域提出了种养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将农业和畜牧养殖业有效结合,不仅能够保证有充足的养分供给,同时还能够减少各种化学药物化学肥料的使用,更好的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农业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技术。
一、种养结合与生态农业循环征集相关感受1、生态循环农业的内涵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追求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的最小化负荷的农业模式。
其内涵主要包括资源循环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机农业和生物技术应用、农业生态系统建设和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循环农业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农田、水资源、养料、光能等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例如,通过农田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实现农田中水分和养分的高效利用。
注重保护和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通过采用综合措施,如增加林地、湿地、生境的建设和保护,合理种植多样性的农作物和作物间掩蔽栽培等,促进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发展。
生态循环农业倡导无化学农药、化肥的有机农业,并结合生物技术的应用。
通过利用天然有机肥料、有机农药和微生物肥料,以及生物防治等方法,减少土壤和环境的污染,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追求建立完整的农业生态系统,通过合理规划农田、林地、水域等资源,构建生物多样性丰富、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
同时,通过推动农业园区化、鱼/禽/畜耦合养殖等方式,实现农业的内部循环和资源共享。
2、农业种养结合基本模式农业种养结合是指将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循环利用和互补发展的一种农业模式。
根据具体情况,农业种养结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基本模式:①作物与畜禽循环模式将作物种植与畜禽养殖有机结合,实现养分的循环利用。
稻田种养有哪些方式这六种模式均有上万元收益!
稻田种养有哪些方式这六种模式均有上万元收益!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很多人喜欢种养结合,可以获得双倍收益。
在农村种植最多最普遍的就是水稻了,那么水稻田可以养殖什么?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稻田种养的六种模式。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很多人喜欢种养结合,可以获得双倍收益。
在农村种植最多最普遍的就是水稻了,那么水稻田可以养殖什么?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稻田种养的六种模式。
1、“虾稻共作”生态种养虾稻共作是一种种养结合的研制模式,即在稻田中养殖克氏原螯虾并种植一季中稻,在水稻种植期间,克氏原螯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
这种模式有过去的一稻一虾变为一稻两虾,这样就提高了稻种的质量和虾的经济效益,这种模式比单一的种植稻增加3000元以上。
2、鳖虾稻生态种养这是将鳖、虾、稻混在一起养殖的模式,这种方式可以在不施肥料、不打农药的情况下消灭稻田的病害,还能改善土壤的板结状况,不仅在收获稻种的同时,收获鳖、虾,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3、虾稻共生模式这种模式跟虾稻共作是一样的,不过这种模式可以养殖多种虾类,可以实行一季稻三批虾,经营主体不分家的模式,这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综合资源,创造适合虾种自然繁殖和生长的最佳条件。
在种植一季中稻的同时,可出产虾苗、成虾、亲虾三类虾,将虾种、成虾和稻谷的生产与经营有机结合起来。
4、香稻嘉鱼生态种养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在稻田挖开宽3.5米,深1米左右的回形沟投放小龙虾和甲鱼,甲鱼以小龙虾的蜕壳和各类昆虫为食,甲鱼、小龙虾粪便为水稻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料。
实现了一田多用、一年多收,一亩地纯利润能达到上万元。
5、沼-藕-鳅生态种养模式这种生态养殖模式是将稻田田底垫压后,建“回”型沟,将莲藕和泥鳅混养。
这种养殖模式可以使沼渣做底肥,泥鳅的排泄物可以成为莲藕生长所需要的有机肥料,泥鳅还能帮助松土,能够捕食池塘里的各类浮游生物,而荷叶盛开的时候,能创造出阴凉的小环境,使泥鳅得以快速生长。
这种模式将原来传统的莲藕产量翻倍增长,同时还能收获泥鳅的产量,每亩都能达到上万元的收益。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及技术要点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及技术要点稻田综合种养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它充分利用了稻田的生态空间和自然资源,实现了稻、鱼、虾、蟹等多物种共生互利,提高了农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稻田综合种养的主要模式1、稻鱼共生模式稻鱼共生是稻田综合种养中最常见的模式之一。
在稻田中开挖一定比例的鱼沟、鱼溜,投放适量的鱼苗,如鲤鱼、鲫鱼、草鱼等。
鱼类在稻田中觅食害虫、杂草和浮游生物,其排泄物又可以为水稻提供养分,减少化肥的使用。
同时,鱼类的活动还能够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2、稻虾共作模式稻虾共作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在稻田中开挖环形沟,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小龙虾。
小龙虾以稻田中的杂草、昆虫和腐败有机物为食,其排泄物为水稻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肥料。
在水稻生长期间,适当降低水位,让小龙虾进入稻田觅食;在水稻收割后,加深水位,为小龙虾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稻蟹共生模式稻蟹共生模式是在稻田中养殖河蟹。
河蟹喜欢在稻田中栖息、觅食,能够清除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其排泄物也能够增加土壤肥力。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设置防逃设施,防止河蟹逃逸。
同时,要合理控制河蟹的放养密度,避免对水稻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4、稻鳅共养模式稻鳅共养是将泥鳅养殖与水稻种植相结合的模式。
泥鳅具有钻泥的习性,能够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含氧量。
泥鳅以稻田中的昆虫、杂草和微生物为食,其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作为水稻的肥料。
在稻田中设置一定的遮阴设施和防逃网,为泥鳅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二、稻田综合种养的技术要点1、稻田选择与改造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稻田。
在稻田改造方面,根据不同的种养模式,合理开挖鱼沟、鱼溜、环形沟等。
鱼沟一般宽 05-1 米,深 03-05 米;鱼溜的面积一般占稻田面积的5%-8%,深度 08-1 米。
以沼泽为纽带的种养结合模式的组成及技术要点
以沼泽为纽带的种养结合模式的组成及技术要点以沼泽为纽带的种养结合模式的组成及技术要点一、组成1. 沼泽生态系统:沼泽是由不完全分解的有机物和湿地植物堆积而成的湿地环境,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
2. 种植系统:在沼泽地区建立适宜的植被覆盖,包括水生和湿生植物,如苇草、蒲公英等,以保持土壤湿润和提供生态环境。
3. 养殖系统:在沼泽地区进行养殖,包括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如鱼、虾、蟹和牛、羊等,利用湿地资源实现种养结合。
二、技术要点1. 土壤改良:由于沼泽地区土壤通常缺乏氧气和养分,需进行土壤改良措施,如添加有机肥料、石灰等,提高土壤质量。
2. 水质管理:沼泽地区水体通常富含有机物和营养物,需进行水质管理,包括增氧、循环水体、定期清理杂质等,以维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3. 植被维护:保持植被的良好状况对维持沼泽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定期修剪、除草和补种,保持植被的生长和稳定。
4. 养殖管理:根据不同的养殖对象,进行相应的管理措施,如鱼类需定期投喂、增氧和病害防治;畜禽养殖需进行合理的饲养和生活环境管理等。
5. 生物多样性保护:沼泽生态系统是丰富多样的生物栖息地,保护沼泽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禁止非法猎捕和损坏植被。
6. 环境监测: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包括水质、土壤和生物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
三、结语以沼泽为纽带的种养结合模式是一种有效利用湿地资源的方式,通过合理的组织和管理,可以实现种植与养殖的良性互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技术要点,合理运用土壤改良、水质管理、植被维护、养殖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监测等措施,从而确保沼泽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同时实现高效稳定的种养结合模式的运行。
九种立体种植模式及应用案例
九种立体种植模式及应用案例生态农业不是迫在眉睫,而是大势所趋,未来农业风口。
种养结合的模式是国家大力提倡的生态农业模式,也是立体种植的核心表现。
今天重点分析的是立体种植:立体种植就是指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种植或者养殖方式。
广义来说立体种植也可以理解成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种植(养殖)条件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种养模式,典型的例子应该就是中国传统的“四位一体”的庭院农业模型,例如:将鸡、猪、沼、菜等生物组分整合成一个生态微循环系统。
当来这里面,一个核心的闭环就是:种-养的闭环,一定要形成一个闭环才能展现出立体种植的大功效。
目前,立体种植模式已经在全国各地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比如:辽宁朝阳县七道岭镇福娥庄园采取生态链式种养殖模式,猪粪无公害化处理,用于散养鸡饲养以及有机蔬菜水果种植,变废为宝,提高产品附加值。
整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2560万元,年创利润530万元,“公司+农户”模式可带动周边农户年增收2万元以上。
近年来各地种养模式纷纷涌现,例如“虾稻连作”、“稻鸭共生”、“稻鱼连作”、“稻鳅混养”、稻蟹-稻蛙共生等,今天我们列举了九种成功的立体种植模式:1、“核桃+牧草+山羊”种养模式长岭街村隶属于云南省砚山县维摩乡,地处维摩乡南边,为喀斯特地貌地区,山地石漠化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当地农民在山石林立的石旮旯中种植玉米、辣椒等作物,每年收入只有几千元。
近年来,当地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探索核桃+绿肥牧草复合经营,发展牛、山羊林下养殖,农民经济收益明显提升。
2004年,创业者聂应菊开始在传统农业之外发展山羊养殖,2010年,改变种植方式,将100亩庄稼地改种核桃,随后又在林下种植牧草。
自此,“核桃+牧草+山羊”复合经营发展模式形成,聂应菊的收入随之提升。
“一亩土地种核桃收入在250元(刚挂果,还未进入盛产期),林下种植牧草每亩可以养1-1.5只羊,这样每年每亩收入在1000-1500元。
种养结合种植技术
种养结合种植技术
种养结合种植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土地资源的农业生产方式,它将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形成一种循环利用的生态系统。
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在农田中种植农作物的同时,利用畜禽粪便和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进行肥料和饲料的生产,同时也可以利用畜禽的身体热和二氧化碳等排放物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此外,种养结合种植技术还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践中,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也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 1 -。
利用培育技术改良种养结合模式的技术要点
利用培育技术改良种养结合模式的技术要点引言:在当前的农业发展中,种养结合模式成为了提高农作物和畜禽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
然而,如何利用培育技术改良种养结合模式,进一步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益,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利用培育技术改良种养结合模式的三个关键要点。
第一要点:强化品种选择和改良种养结合模式的核心是农作物和畜禽的配套种植和饲养。
因此,品种选择和改良是实施种养结合模式的首要环节。
在种植方面,要以农作物耐受性好、产量高、抗逆能力强的优良品种为主。
同时,也需要根据畜禽饲养的需求,选择与农作物配套的饲料作物品种。
在饲养方面,要选用繁育期短、肉质好、耐疾病的畜禽品种。
通过强化品种选择和改良,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养殖的效益,实现种养结合模式的协同发展。
第二要点:加强监控和管理种养结合模式中,农作物和畜禽的生长状况对于整个模式的效益至关重要。
因此,加强监控和管理是实现种养结合模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监控系统,及时监测农作物和畜禽的生长情况,以便发现和解决问题。
例如,利用无人机和遥感技术对农田和畜禽圈舍进行巡视,采集生长和饲养数据,实现对作物和畜禽的全方位监控。
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制定科学的种植和饲养方案,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畜禽的发育周期,充分利用土地和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要点:提升培育技术水平培育技术是改良种养结合模式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可以利用传统的育种方法,通过选择优良个体进行杂交和选育,研发出适应种养结合模式的新品种。
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改良作物和畜禽的性状,提高抗逆性和产量。
此外,还可以开展培训和交流,提升农民的培育技术水平,确保种植和饲养的技术操作规范和科学性。
结论:利用培育技术改良种养结合模式是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
通过强化品种选择和改良,加强监控和管理,提升培育技术水平,可以实现农作物和畜禽的协同发展,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益。
种养结合实施方案布局
种养结合实施方案布局
首先,场地选择是种养结合实施方案的关键。
在选择场地时,需要考虑土壤肥力、气候条件、水资源等因素,确保种植和养殖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要考虑场地的规划布局,合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种植和养殖的有机结合。
其次,种植和养殖品种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选择种植和养殖品种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作物和养殖的动物,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并且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生产管理是种养结合实施方案的核心环节。
在生产管理中,需要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作物和动物的健康生长。
同时,还要做好生产记录和数据统计,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销售渠道的选择也是种养结合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
在选择销售渠道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价格变化、销售渠道的稳定性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产品的销售渠道,确保产品能够顺利销售并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
总之,种养结合实施方案布局需要全面考虑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确保种植和养殖的有机结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只有在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种养结合的良好效果,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六和 种养结合
六和种养结合由于对传统农业作物种植方式的探索,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农业专家倾向于使用“六和种养结合”技术更有效地种植作物,以提高作物产量、提升农业收益和降低生产成本。
六和种养结合技术是指将六种措施(包括改变栽培方式、施肥、杀虫、灌溉和改良土壤)与植物养护相结合,以满足不同物种在生长发育中所需的各种需求,以改善农作物的收获量及质量。
首先,借助六和种养结合技术,可以改变栽培方式来控制作物的植物生长发育,满足作物的各类需求和种植的任务,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
例如,对于一些夏季作物,可以采取内生栽培,以减少气温的影响和防止野草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作物的收获率。
此外,六和种养结合技术还可以通过控制施肥和杀虫剂的施用量来提高作物质量,减少施肥和杀虫剂的浪费。
其次,六和种养结合技术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结构来增加作物对水、养分和其他要素的吸收率,也能够降低土壤生物活动对作物的损害,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这种技术涉及到土壤改良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增加施用有机肥料,改变施肥、灌溉和排水方式,以及采用水土保持技术等。
通过这些技术的结合,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让作物更好地吸收水分、养分和其他要素,从而大大提高作物的收获率和质量。
最后,六和种养结合技术还可以用于种植高产经济作物,提高农户经济收入。
许多农业专家建议,选择种植高抗逆性、高品质、高产量的优良品种,采用六和种养结合的技术,以求实质上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作物的精耕细作,从而获取较高的经济收益。
总之,六和种养结合技术是当今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旨在满足不同物种在各阶段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全方位技术支持,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收益,减少生产成本的目的。
因此,“六和种养结合”技术将是当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农业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种养结合名词解释
种养结合1. 概述种养结合是一种农业生产管理模式,指的是农场或农户同时进行种植和养殖的经营方式。
通过种植和养殖的结合,能够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种养结合的意义、优势以及实施该经营模式的具体方法。
2. 种养结合的意义种养结合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以下几个意义:2.1 资源优化利用通过种植和养殖结合,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
养殖所产生的养料和粪便可以作为肥料,为种植提供营养物质;而种植作物的残余物和秸秆可以作为饲料,为养殖提供能量。
通过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2 降低生产成本种植和养殖结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通过鱼养稻,可以利用鱼类的粪便作为稻田的肥料,降低化肥的使用量;同时,稻田中的水稻残藕可以作为鱼的饲料,减少饲料成本。
种植和养殖的互相补充,能够降低农户的经济压力,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2.3 农产品多样性种养结合能够增加农产品的多样性。
农户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作物和养殖品种进行种植和养殖,提高农产品的种类和品质。
例如,将养鸡与种植蔬菜相结合,可以实现蔬菜的自动循环浇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蔬菜的残余部分可以作为鸡饲料,实现资源的共享利用。
3. 种养结合的优势种养结合作为一种农业经营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3.1 增加收入渠道种植和养殖结合能够增加农户的收入渠道。
通过同时进行种植和养殖,能够分散农业风险,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额。
例如,农户可以将养殖的牲畜用于农产品的运输,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销售利润。
3.2 规避生产风险种养结合能够规避生产风险。
由于种植和养殖互相补充,当其中一方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另一方的运作平衡风险。
例如,在种植过程中,遭受了病虫害的侵袭,可以通过养殖部分的收益弥补亏损。
3.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种植和养殖结合可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鱼养稻模式中,鱼在水稻田中的活动能够松软土壤,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水稻的产量;而稻田中的水稻和稻草可以提供鱼类的栖息地和食物,促进鱼类的生长。
种养结合名词解释
种养结合名词解释1. 引言种养结合是农业生产中一种常见的模式,它是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相互促进和协调来提高农产品的综合效益。
种养结合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种养结合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解释。
2. 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概念解释2.1 种植业种植业是指通过在土地上种植各类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水果等,以获取农产品的一种农业生产活动。
种植业主要依靠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和人工管理等因素来实现农产品的生长和发育。
2.2 养殖业养殖业是指通过人工饲养各类动物,包括家禽、畜牧、水产等,以获取动物产品(如肉类、蛋类、奶类等)或者其他经济价值的一种农业生产活动。
养殖业主要依靠饲养环境、饲料供应和养殖管理等因素来实现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3. 种养结合的概念与意义3.1 种养结合的概念种养结合是指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相互配合和协同作用,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延伸和效益最大化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在种养结合中,农民可以通过在农田中同时种植作物和放牧家禽,或者在畜禽场旁边建设温室大棚进行蔬菜种植,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3.2 种养结合的意义种养结合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3.2.1 资源综合利用种养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水源、肥料等资源,并且通过循环利用和互为补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农田中放牧家禽可以利用禽粪来肥田,同时禽类的活动也可以松土、除虫,提高土壤质量。
3.2.2 产业链延伸种养结合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多元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条。
在畜禽场旁边建设温室大棚进行蔬菜种植,可以将畜禽粪便用作肥料,同时蔬菜的产出也可以作为畜禽饲料,形成循环利用的生态系统。
3.2.3 降低生产成本种养结合可以通过共享设施、劳动力和管理经验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
在农田中放牧家禽可以减少饲料成本和人工管理成本,同时家禽的活动还可以代替机械化耕作,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养结合种植技术
种养结合种植技术是一种以农作物种植为主,同时结合畜禽养殖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在种养结合种植技术中,农民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为农作物提供营养,同时利用农作物残枝落叶等作为饲料为畜禽提供养分。
这种互惠互利的方式可以减少农民的成本支出,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种养结合种植技术还可以实现土地的多元利用。
农民可以在同一块土地上既种植农作物,又放养畜禽,从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同时,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也可以为土地提供养分,提高土地的肥力。
种养结合种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合理利用农作物残枝落叶和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总之,种养结合种植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未来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