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蒙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蒙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蒙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蒙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蒙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导论:蒙医药是蒙古民族的传统医药,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药物资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蒙古民族医学的逐渐被重视,蒙医药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政府支持、科技进步、市场需求等方面,探讨蒙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政府支持:随着蒙古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对蒙医药产业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支持。

一方面,在政策上,加大了与蒙医药相关的科技研究、资金扶持、专利申请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例如,在蒙古自治区的《蒙医药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蒙医药科技研究,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蒙医药研发机构;另一方面,在实施层面,加大了对蒙医药企业的扶持。

例如,各级政府提供补贴、减税等政策,为蒙医药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可以预见,政府的支持将进一步推动蒙医药产业的发展。

二、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蒙医药产业也不例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蒙医药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在药物研究方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更准确地分析蒙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另一方面,在药物研发方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加快新药研发的速度,提高研发成功的概率。

可以预见,随着科技的进步,蒙医药产业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

三、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蒙医药产业也是如此。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蒙医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一方面,蒙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药物资源,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蒙医药具有“从内而外”、“阴阳平衡”等独特的治疗理念,可以作为一种补充和替代现代医学的治疗方式。

可以预见,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将推动蒙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人才培养: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蒙医药产业也不例外。

目前蒙医药产业人才需求量大,但人才供给不足。

因此,人才培养成为蒙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方面,要加强对蒙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蒙医药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蒙医药研究人员的培养,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蒙医药研究人员。

关于蒙医药的研究与发展

关于蒙医药的研究与发展

关于蒙医药的研究与发展蒙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一个重要分支,以蒙古族医药为主要特色,继承了古老的蒙古族医药传统,同时吸收了汉族、藏族、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的医药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医药的重视和关注,蒙医药的研究与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蒙医药的研究与发展推动了传统医药学科向现代科学的转型。

蒙医药中所提倡的“以病名制方”、“养生保健”等理念,与现代医学的个体化治疗、预防医学等理念相契合,为传统医学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支撑。

同时,蒙医药在草药采集、质量控制、药效评价、药物制剂等方面的研究,也为传统药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推动传统医药学科的发展。

其次,蒙医药的研究与发展加强了与现代医学的交流与合作。

传统医药作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宝贵的临床经验。

通过与现代医学的良好对接,蒙医药得以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作用,同时也受到现代医学的科学验证,促进了传统医药与现代医学的交流与合作。

这种交流和合作,不仅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也能够促进我国传统医药的传承和发展。

再次,蒙医药的研究与发展对蒙古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蒙古族地区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传承区域之一,蒙医药的研究与发展为当地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一方面,蒙医药的研究与应用推动了当地医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药材种植、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

另一方面,蒙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健康水平,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文化适宜的医疗服务,对保障和改善民众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蒙医药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蒙医药在学术研究上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完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等问题,需要加大对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支持。

其次,蒙医药在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还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提高药物研发的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控制水平。

蒙药药理的研究现状

蒙药药理的研究现状
2 、蒙药广枣黄酮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研究 广枣,又名南 酸枣 。 系漆树科南酸枣属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 , 为蒙医常用药
试图揭示阿给炮制前后对出血疾病治疗显效的部分作用机制; 李海欧等通过奶制 商陆及商陆生品药效学 比较研究 。 证 明商 陆经奶制后药效不变 , 但毒性 明显降低 ,
提高了安全性 。

炮制后的蒙药冰片的镇静催眠作用; 罗宇静等着眼于瑞香狼毒的牛奶炮制工 艺规
范, 通过急性毒性 、 体外抑菌实验 、 体外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实验对瑞香狼毒奶制 品及瑞香狼毒生品进行 了毒理和药理学 比较. 张婉等以蒙药阿给制炭的止血作用 为研究的切人点, 从药物化学和药理学两方 面探讨阿给制炭止血的实质所在, 并
三、蒙药复方的药理作用
蒙药许 多秘方 、单方 、验方 ,在治疗过敏性 紫癜 、 再 障、各类骨折 、肝炎 、
脑出血 、脑梗塞 、 冠心病 、支气管炎、肺炎 、肾炎、皮肤病 、胃肠炎 、 溃疡等多 种常见病 、多发病和疑难病 中疗效显著。但这些秘方 、 单方 、 验方大多缺乏实验 依据 , 作 用机制不明; 且 剂型落后 、加工粗糙 ,药物的有效性 和稳 定性得 不到保
日 迪九 味丸 的抗炎和镇痛作用研究 、 蒙药毛勒 日达布苏 一4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
的保护作用 、 蒙药特滑舒都乐对小 鼠特异性免疫机能 的影响 、 蒙药协 日 嘎一 4 片 利尿作用的实验研究 、 蒙药珍宝丸对大鼠血瘀症模 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蒙药壮
西音灰剂治疗 胃癌机理探讨 、 清肺十三味散的抗炎和镇痛作用研究 、 荜茇三味散
究现 状 。
关键词 :蒙药;药理 ;现状 【 中图分类号 】R 9 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8 6 0 2( 2 0 1 4 )1 1 - 0 2 4 2 - 0 1

蒙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探讨

蒙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探讨

蒙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探讨摘要:蒙医基础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结合蒙医学的特点,结合治疗方法、治疗原则等,构建起了蒙医基础理论学,体现了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征、气候条件特征。

本文对蒙医基础理论的整体观思想以及体质特征观进行了分别的讨论。

关键词:蒙医;基础;理论;研究前言:蒙医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以及其它传统医学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传统的蒙医基础理论集中了人文民风和生产生活方式等要素,体现了独特的方法论和世界观。

总体来讲,蒙医基础理论具有整体观的思想,认为自然和人以及人体的各个器官是统一的,将体质特征观运用到临床学科疾病诊治中,提供了切实的临床依据,集中了标本兼治等宝贵的医学思想精髓。

1整体观思想1.1 人体内部脏腑器官的统一蒙医基础理论中涉及到病理学、生理学等知识,其中生理学又分为三根七素的相对立统一学说,三根指的是希拉、赫依、巴达干,七素指的则是食物精华、肌肉、脂肪、血、骨骼、精血、骨髓。

蒙医学理论认为,三根七素在人体生命中作为基本的单位,决定了最终的生命活动,为蒙医学的理论提供基础依据。

过对三根七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依存关系的探讨,结合其中存在的复杂规律,推动了人体病理机制的研究进程,蒙医基础理论中三根七素的对立矛盾之间有着相互平衡却又绝对矛盾的特点。

三根内部发生过剩或过衰的情况时,会使人体发生平衡失调的情况,对激素代谢和转化的过程形成影响,导致人体发生病理变化。

三根与七素是人体的两大构成基本物质,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但是缺一不可,保证三根的平衡,实现人类生命活动中的能源补充,而七素则是为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的保障。

蒙医基础理论认为人体内部脏器统一,可分为躯干脏腑和白脉精神两个种类的疾病,心理活动和机体其它脏腑器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并不是脑白脉组织的单纯功能。

在普行赫依的作用下,心脏心输出量被促进,可以向人体各个器官。

脑组织等输送七素之血,心脏的供血直接决定了脑组织的养分是否正常,将心血管功能形成反射和调节作用构建起脑-心脏功能轴。

蒙医现状与发展趋势

蒙医现状与发展趋势

■■■—■民族医菊发展论强论文集2010吞—■·昆明用善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西双版纳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西双版纳蛹药检所、西双版纳柬龙药厂、西双版纳雨林制药有限责任、西双版纳版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双版纳傣医傣药研究所。

综上所述,傣医药的开发研究,在党和各级政府、所(院)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科研成果,并正在处于发展之种。

但还存在着很多困难,特别是由于人、财、物力的投资不足,与藏、蒙、维医三个民族医相比,远远滞后。

为了加速傣医药的研究步伐,我们真诚的欢迎各界人士关心、支持和合作,共同开发傣医傣药,促进傣医药事业的发展,让傣医傣药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蒙医现状与发展趋势杭盖巴特尔(内蒙古中蒙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蒙医药学是蒙古民族的原创医学,在蒙古民族的繁衍生息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他也作为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灿烂的明珠。

为祖国医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代蒙医学以阴、阳、寒热学说;三根学说;五元、五行学说;七素、三秽及六基症等学说为理论基础。

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时辰投药,多靶点、多器官、多成分、复杂系统的系列用药方法治疗疾病。

与其他传统医学一道为人类的健康作出重要的贡献。

一、蒙医学的成分再蒙古民族以很小的部落形式存在时,在蒙古人中间就有“萨满”巫医等治疗民间疾病的医生。

他们用草药或僚属治疗疾病。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灸法来自北方之说。

到了十三世纪成吉思汗统一了匈奴、东胡等北方民族遗留下来的族群,形成了当时的蒙古族。

同时也把各族的治疗疾病的阴阳、寒热理论,草药疗术等归纳整理形成了现代蒙医的雏形。

到了十六世纪时部分吸收了印度医学,中医学以及藏医学的一些理论形成了现代蒙医学。

这包括了阴、阳、寒热学说;三根学说;五元、五行学说;七素、三秽及六基症学说等。

二、蒙医的理论特点蒙医的理论主要以阴阳、寒热为理论基础,以地、水、火、风、空——五元来解释人体状态的各种功能。

蒙药学专业发展现状

蒙药学专业发展现状

蒙药学专业发展现状引言蒙药学专业是指研究蒙古族传统药物的起源、药理学、制剂学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的学科。

蒙药学专业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蒙药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学科领域、研究成果、教育及实践等方面。

学科领域蒙药学专业主要涉及蒙古族传统药物的研究。

传统药物是蒙古族民间传承的药物知识和经验积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

蒙药学专业通过对这些传统药物的研究,探寻其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制剂等方面的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成果蒙药学专业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资源调查:研究人员走访蒙古族地区,调查收集传统药物资源,建立药物资源数据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2.药理学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探寻蒙药的药理学特性,包括药效学、药物代谢、药物作用机制等。

3.药物化学研究:从传统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研究其化学结构与活性关系,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4.药物制剂研发:将传统药物转化为现代药物制剂,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为蒙药的临床应用创造条件。

教育与实践蒙药学专业的教育与实践工作也在逐步完善和发展。

在教育方面,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蒙药学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培养专门从事蒙药学研究与应用的人才。

同时,一些蒙药学研究机构也积极组织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专业人员的学术水平。

在实践方面,蒙药学专业的研究人员与医疗机构、中药企业合作,进行临床验证和药物制剂的生产。

这种合作有助于将蒙药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并推动蒙药学专业的发展。

挑战与展望蒙药学专业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传统药物与现代药物的结合需要科学的研究与验证,这需要更多的资金和研究力量支持。

其次,蒙药学专业的知识体系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整合与深化。

此外,在临床应用中,蒙药学专业还需要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探索蒙药的适应症和治疗机制。

然而,蒙药学专业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

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于蒙药学的支持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投身于这个领域。

蒙药学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

蒙药学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
蒙药新产 品保护 不够理想 , 丢失 了“ 露锋芒 ” 初 的产品 。如
时—— 国家 、 自治 区正在大力 扶持 和倾斜传 统医药 学 的发
展, 蒙药到了不得不 大力发 展的警 戒线 。地 利— —呼和浩
特市 和通辽 市最有 可 能形成 蒙 药产业 化 大规模 发展 的地 区; 内, 区 目前还 没有 较大规模 的合 法的蒙药材销售供应店 或 门市部 。人 和—— 区内蒙药人 士积极 呼 吁发 展蒙 药 , 有 识之 士瞄准蒙药 产业 , 正在形成实体运作 。 综 上所述 , 如果蒙药学将利用好大环境带来 的机遇 , 注 重发挥 自身特色 , 挑 战化作 发展 的 动力 , 将 建设 好创 新 团
中图分类号: 2 14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0 6— 8 0 2 1 0 R9 . A 10 6 1 (0 2)6—06 O 0 8一 1
1 临床资料
理刀 口, 嘱病人避免长期站 立、 剧烈活动及受湿寒等 。
2 2 方 药 : 了巩 固疗效 同时服用燥 黄水 的药 物 , 三味 . 为 如 黄水散 , 如意珍宝 丸 , 十三味鹏鸟丸 , 十八 味水银 丸。
摧残 , 这对本来遗 留甚少的遗产来 说是雪上加霜。 13 教学传 承较保 守 。蒙 药 的配伍规 律严 谨 、 药量 神 . 用
21 02年6月第6期
中 国民族 医药杂 志
7 1
了蒙药 的色彩 , 既不是蒙药又不是西药 , 已成为戴着蒙药帽 子的西药 。
盾 的, 国以来的 7 版本 的《 建 个 中国药典》 载 的蒙药材 品 记 种还不够 1 品种 , O个 这一数据也许能反映 出蒙药现状 的部
矛盾 。
2 1 蒙医临床和蒙药发展不协调 , . 临床研究和蒙药研究脱 节。我国大学教育体 系中 15 9 8年开始有 了蒙医专业 ,06 2 0 年有 了教育部注册 的蒙 药专业 。解放 后 , 各级政 府和 蒙 在

蒙医药临床应用现状与前景

蒙医药临床应用现状与前景

条件 , 没能与 近代 自然科 学 结合 , 基本 不用 “ 原论 ” 还 的方
法 . 器 官水 平 以下各 层 次 ( 细胞 、 子 等 ) 细 节 ( 对 如 分 的 或
发 、 鉴 、 取 的 现 代 科 学 理 论 和 思 路 , 了 可 以 利 用 的 借 吸 有 先 进 技 术 与 方 法 ,有 了创 新 与 突 破 的 良好 时 机 和 条 件 , 能 够使 蒙 医药学 的现代化 发展进 入新 的历史 时期 。 蒙 医 药 学 的 现 代 化 研 究 是 蒙 医 药 走 向 繁 荣 的 必 经 之 路 。 医药 学 的 现 代 化 必 须 建 立 在 始 终 保 持 和 发 挥 蒙 医 药 蒙
体 、 观、 验、 宏 经 自然 等 的 研 究 思 路 里 , 现 代 先 进 技 术 来 用
上 形成 的构成论 方法 , 以及进化 论等 的方 法也适 合蒙 医药
的现代化 研究 。 ‘
34 蒙 医 药 学 的 现 代 化 发 展 与 展 望 : 今 世 界 的 “ 归 自 . 当 回
33蒙医药 现代化 研究 的方法 : 方法 技术 上既 要采 用传 . 在
统 蒙 医 药 学 的 方 法 , 要 采 用 现 代 先 进 科 学 方 法 ( 括 现 更 包 代 医药 学 ) 。采 用 传 统 方 法 侧 重 搞 继 承 , 总 结 临 床 经 验 、 搞 医疗 思 想 和 文 献 整 理 等 。 医 药 学 由 于 产 生 和 发 展 的 历 史 蒙
方传统 医药 体系 的宏 观思 想与 西方 现 代 医药体 系 的微 观
论有机 融合 )从 而才 能创 造 出能够 调解 人体 多 ( 官 、 ; 器 系 统 ) 能 、 层次 、 靶 点 的新 型治疗 措施 维护人类 健康 与和平 。

蒙药的发展概况广阔前景

蒙药的发展概况广阔前景

蒙药的发展及概况中国蒙医药学博采众长,是民族医药之精华,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完整的理法方法药理论体系,而且积累了极为宝贵的临床经验和丰硕的学术成果。

蒙药学是对蒙药进行全面研究的一门学科。

是蒙古族人民长期和疾病作斗争中,逐步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祖国药学宝库中之瑰宝。

一、蒙药的发展历史蒙药的发展与蒙古民族的兴衰,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及科学文化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蒙药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萌牙时期(公元7世纪以前)在古代,蒙古人常年在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游牧、狩猎的生活。

因而与自然界的各种动物、植物、温泉、矿泉、矿物等广泛接触,逐步发现了能够医治疾病的药用动、植、矿物,并将之反复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不断总结、提高,形成蒙药学的基础,那时已经出现了适应当时社会生条件的蒙古医药知识。

如炙疗、外伤治疗与正骨、正脑术及饮食疗法、民间用药等。

在慢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蒙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由原来的口授相传发展成文字记载,因而出现了不少蒙医药著作,对继承发展蒙医药学知识起了积极作用。

蒙药学的有关著作,在历史上统称为“本草”。

这些本草,原于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与生产,故个有民族风俗与区域特点。

在诊治疾病中药量少,疗效好,经济简便,适应广大牧民生活和劳动特点,为北京各族人民的繁衍昌盛作出了贡献。

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曾受到印度、藏族和汉族传统医药学的影响。

(二)形成时期(公元7-16世纪)元太祖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军大举西征,建立起横跨亚欧的四个蒙古汗国。

1271年,成吉思汗的后裔忽必烈入主中原,并于1279年统一了中国。

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沟通国内各民族以及东西方之羊羊的经济、文化交往,同时也使中外医药科学有了更多的联系和交流。

元代医事制度除设大医院,御药院外,还在大都(北京)和上都(开平)各设回回药物院一所。

大医院饮膳大医忽思慧著作《饮膳正要》三卷,为中国最早的营养学专著。

蒙药的现代研究概况与发展思考

蒙药的现代研究概况与发展思考

蒙药的现代研究概况与发展思考李佳川;何晓磊;徐新;王元;黄丽萍【摘要】蒙药作为少数民族医药的重要分支,是蒙古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蒙药历史悠久,理论独特,是蒙古族文化中独树一帜的瑰宝.充分发挥蒙医药特色理论,有效保护蒙药资源,加快蒙药创新药物研究及产业开发,是蒙药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从蒙药资源保护、质量标准、药理药化研究、炮制研究以及产业开发等5个方面对蒙药的现代研究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推进蒙医药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期刊名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45)003【总页数】6页(P272-277)【关键词】民族药;蒙药;药物资源保护;药物产业开发【作者】李佳川;何晓磊;徐新;王元;黄丽萍【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R29蒙医药是我国少数民族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是蒙古族人民长期与自然界、同疾患作斗争的有效经验总结,并吸收中医药、藏医药及印度医药经验逐渐形成,迄今已有2 800 多年的历史.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纲要(2016-2030 年)》、《民族医药“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央政策精神的颁布实施,蒙药的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正逐步加强,蒙医药的发展稳步协调推进.1 蒙药材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地域广阔的蒙古草原和森林中,生长着种类多样的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记载在册的蒙药数量就达2 300多种. 蒙药与中药相似,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以及少量化学制品,以植物药为主.诸如熟知的特色道地蒙药资源黄芪、紫草、麻黄、肉苁蓉、赤芍、锁阳、瑞香狼毒等具有质优、地域性强等特点,肉苁蓉早在史料中就已有记载. 蒙药虽然资源丰富、临床疗效显著,但在20 世纪初期,由于过度的开发,不注重保护以及恶劣的气候干扰,蒙药特色药材逐年锐减,濒危的蒙药材变得尤为稀少. 如特色蒙药肉苁蓉,上世纪年产将近600 吨,但因过度开采产量大幅下降,仅在沙漠深处可见;多伦赤芍已在区内被禁止任何形式的采挖;蒙古黄芪、天门冬、小秦艽、麻黄、远志、甘草等野生蒙药资源在区内也呈零散分布,野生资源亟待保护[1].近年来,随着国家少数民族医药相关政策的实施,蒙药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得到了高度重视. 面对蒙药材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资源短缺等问题,开展蒙药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是解决上述紧缺的有效途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在内蒙古自治区34 个县市开展试点工作,列入普查的品种1198 种,重点普查了内蒙古省内特色蒙药93 种[2]. 通过普查掌握了蒙药的种类分布,野生和栽培,以及市场需求等相关资料,为蒙药药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数据.内蒙古省内资源普查统计出的药材种数见表1[3].表1 蒙药材类别及数量统计Table 1 Category and quantity statistics ofMongolian medicinal materials序号类别总种数1野生植物 2176 2野生药用植物 1222 3药用动物 120 4药用矿物 40 5藻类 2 6菌类 68 7地衣 7 8苔藓 12 为进一步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内建立蒙药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截止到2015 年,内蒙古全区有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182家,其中国家级29 家,省级60 家. 同时,为进一步发掘优质蒙道地药材,构建特色蒙药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全区不断积极完善蒙药标准化研究,并积极开展蒙药材GAP 基地建设工作.《中华本草:蒙药卷》记录的药材中约有300 种已进行过栽培实验,31 种蒙药材栽培基地通过GAP 认证[4]. 这一系列的蒙药资源整理,特色蒙药种质资源库以及濒危蒙药材培育基地的建立,为蒙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2 蒙药的质量标准化蒙药质量的标准化研究,对控制蒙药产品质量,提高蒙药产品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蒙药及其生产的现代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蒙药现行的有效质量标准主要包括2015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998 版《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1986 版《内蒙古蒙药材标准》以及2007年版《内蒙古蒙药制剂规范》. 同时,蒙医医疗机构制剂室部分品种仍在执行1984 版《内蒙古蒙成药标准》及1988 版补充本标准[5-6].与现行中药材相比,蒙药质量标准可谓“数量少、更新慢、起点低、不实用”,缺乏系统性标准化研究.《内蒙古蒙药材标准》从颁布至今从未进行过增修订[7];《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收载蒙药方剂145 种,蒙药材57 种,其中仅有24 个药材收载了定性鉴别标准,其余的33 种药材的质量标准内容仅包括汉语名称、汉语拼音、蒙语名称、性状、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以及贮藏项目. 同时,查阅各类蒙药本草典籍,大部分书籍主要阐述的是药物的形态、功能主治、方剂配伍等内容,多数道地蒙药材(如黑云香,亚大黄等)的基础研究几乎为空白,只能浅显的描述药材识别和使用方法,而具体的有效成分、量化标准和毒性研究几乎没有,较少涉及现代药物质量标准规定的含量测定、重金属农残等相关内容(表2).表2 蒙药现有标准状况Table 2 Current standards of Mongolian medicine标准名称总品种数/个成药/个药材/个收载项目中国药典2015 16 12 4 定性及定量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 21 21 0 定性及定量《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1998 202 145 57 少数定性,无定量《内蒙古蒙成药标准》198****1060无定性及定量《内蒙古蒙成药标准》1988 99 99 0 无定性及定量《内蒙古蒙药材标准》198****0322少数定性,无定量《内蒙古蒙药制剂规范》2007 148 148 0 定性、定量、限量近年来,受中医药现代化的影响,借鉴国际药品标准规范以及中药标准化的思路,运用HPLC、MS、NMR、GC 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手段不断完善蒙药质量管理规范,已成为蒙药现代研究的必备条件,蒙药质量标准正不断完善和提高.2005 年起,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开展“蒙药材质量标准化研究项目”. 研究分“三类品种”完善其质量标准.8 味使用频率高,效果显著的蒙药材定位为“一类品种”,如牛胆粉、草苁蓉、蓝刺头等;45 味未建立指纹图谱的蒙药材定位为“二类品种”,如紫丁香、河柏、黑云香、线叶菊、小白蒿等;75 味蒙药材定位为“三类品种”,研究内容除未包括“含量测定”外,其余与二类一样[8];同时,各个标准里收载的项目及检测方法也不断更新,如《中国药典》中,在1977、1985、1990 版中收载的蒙药及方剂仅有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但在2010、2015 版《中国药典》中,收载的12 种蒙药产品均增加了专属性较强的TLC 鉴别,其中8 种产品已采用HPLC 或GC 进行单指标或多指标的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分析.今后,随着蒙医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蒙药质量标准将向符合蒙医药理论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发生重大转变.一方面通过深入研究蒙药药效物质基础,将已记录在册的蒙药材质量标准加以完善,建立相关文献和资料库;另一方面构建多组分多指标的质量控制体系,充分使用现代分析技术及其联用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DNA 标记鉴定等,获取其化学、物理信号,用于全面、准确地控制蒙药的质量,逐渐建立各种分析技术的指纹图谱[9],将多成分分析、多分析技术联用以及生物活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多维的蒙药质量控制模式,将使蒙药质量标准更加全面、科学、规范,更具有可控性和可行性.3 蒙药的化学和药理研究近10 年来,随着化学分析、分离技术的进步,国内外各科研机构对单味蒙药或提取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以及复方蒙药展开了大量的化学成分分析及药理作用研究.研究较多的单味药主要有沙棘、蒙古山萝卜、文冠木、草乌叶、山沉香、白巨胜、土牛黄、布氏紫堇、广枣、冰片、紫花篙乌头、荜茇、窄叶兰盆花、卖花高乌头、白苣子、草菱、诃子、漏芦等[10-11],蒙成药包括三子汤、蒙成药嘎日迪、蒙药地格达、呼和嘎日迪九味丸、毛勒日达布苏、娜仁满都拉、塔本文都苏油丸、特润舒都乐、蒙药协日嘎等[12]. 这些药物成分清晰,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明确. 如对蒙药诃子的现代研究,已证实它在抑菌、杀菌、抗癌、保护心脑血管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13](表3).表3 几种特色蒙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Table 3 Th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several special Mongolian medicines药材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植物药蒙古黄芪黄芪多糖Ⅰ、Ⅱ、Ⅲ大豆皂甙I 和黄芪甲苷免疫促进,增强免疫活性作用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病毒感染的作用肉苁蓉肉苁蓉苷延缓皮肤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锁阳锁阳萜,熊果酸抑制艾滋病毒蛋白酶的作用文冠木杨梅树皮苷抗炎、镇痛,抗脱发作用木贼琥珀酸,延胡索酸镇静,抗惊厥作用、对心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作用甘草三萜皂苷甘草酸抗菌、抗病毒、抗溃疡作用血竭血竭红素,血竭素抗炎、抗菌、抗血栓的作用玉簪花——抗肿瘤,抗炎作用冰片右旋龙脑镇静催眠及抗炎作用.矿物药水银单质汞(Hg) 抗菌、泻下、利尿作用龙骨碳酸钙,磷酸钙镇静催眠、抗惊厥、抗凝血作用白矾碱性硫酸铝钾抗菌、抗阴道滴虫作用朱砂硫化汞镇静催眠、抗惊厥、抑制生育作用雄黄二硫化二砷抗菌、抗癌作用动物药贝齿碳酸钙镇静、解痉作用全蝎蝎毒(复杂蛋白质) 抗惊厥作用狐肺——抗炎、镇痛作用虽然按照现代药理和中药药理的思路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尤为值得指出的是,蒙药临床用药的突出特点是一天多方,这是区别于现代中医学的独特之处.因此,未来蒙药的化学和药理的研究,如何揭示蒙药传统用药特点的内在机制,将是蒙药药理研究的关键问题[14].4 蒙药的炮制加工蒙药材炮制的历史悠久,增效减毒,是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著作《百方篇》中首次介绍了蒙药炮制方法,记载了锻、煮的炮制方法;《晶珠本草》中记载的炮制类蒙药材有82 种[15]. 虽然大多数蒙药可直接服用,但一些常用药材也需要经过炮制加工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收载了59个含有炮制技法的蒙成药,占所有收载药材的40%.通过炮制,主要目的有[16]:(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2) 改变或缓和药性;(3)提高药物疗效;(4)便于调剂和制剂;(5)利于服用. 如蒙药草乌[17]、孟根乌苏(水银)[18]等药材的毒性很大,黑冰片[19]则存在刺激性的气味而难以服用,这些药材经过炮制后方可入药[20].又如黄精、手掌参经过奶制可以增强其滋补的效果[21].蒙药的常用炮制方法如下(表4)[22]:表4 蒙药传统炮制方法Table 4 The traditional processing method of Mongolian medicine炮制方法分类制备方法成品举例水制浸制水飞取净药材放入液体辅料中,浸泡适宜时间,取出干燥.净药材加水研细,再加大量水搅拌,倾出混悬液,沉积物按上法操作数次,合并浑浊液,静置分去沉淀,干燥研成粉末.柯子汤,浸草乌朱砂,雄黄火制炒制烘焙煨制熔制①清炒:炒制表面呈黄色或者黑色.②砂烫:取沙子置锅内,再加入药材炒制,到规定程度取出,筛掉沙子放晾.将药物用文火间接或直接加热,使充分干燥.将药物直接或间接用湿面,牛肉等包裹,埋入火灰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取出,剥去包裹层.将净置药物与辅料放入铁锅中,加热使之熔化,并不断搅拌至规定程度,取出放晾后打碎或研碎.小白蒿穿山甲蜣螂虫,蛤蚧乌梢蛇,狐肺硫磺熔制水银水火共制蒸制煮制药物置容器内,加热至规定程度取出干燥即可.药物加水或辅料煎煮至液体完全被吸收取出,干燥即可.大黄,草乌硫磺,狼毒5 蒙药的产业开发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经济迅速发展,医药工业方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即“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对公司进行规范改造,蒙药生产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通过GMP 认证的药厂企业104 家,已经形成20 多个剂型、1554 个品种的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生产能力[23]. 蒙药生产企业注册的145 个标准中,剂型有丸剂(蜜丸、水丸)60个、散剂39 个、汤散剂15 个、胶囊剂14 个、颗粒剂4个、片剂8 个、橡胶膏剂3 个、油丸1 个、灰剂1 个[24],由此看出蒙药的剂型大多为传统剂型,其中丸剂、散剂占145 个标准的78%.虽然蒙药的发展现状良好,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但地方政策的缺少和知名度低下使得蒙药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并且存在诸多问题(表5)[25-29].表5 蒙药产业问题与思考Table 5 Problems and thinking of Mongolian medicine industry产业发展存在问题解决途径基础理论的挖掘、整理薄弱,人才稀少发展蒙医药教育事业,加大蒙药宣传力度,使更多学者投入对蒙药的研究技术落后,创新能力差加大投入,采用更新型的设备对蒙药进行分析研究蒙药资源开发不规范,乱采乱挖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制定相关政策保护,加强人工育种的研究蒙药资源质量标准低下对现已知晓的蒙药深入研究,补完相应质量标准,同时研发新药蒙药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创新能力低学习中药与其他民族药药厂的先进经验技术,引进更加优良的设施产业发展面临困难提高蒙药的知名度,更快速的推进蒙药的现代化因此,对于蒙药产业未来的发展,既要加强对于蒙药资料的研究,制定规范的质量标准,又要重视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开展对于蒙药炮制方法及规范的研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30-31],使蒙药进一步产业化、现代化.6 思考与展望去年年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等13 部委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的若干意见》. 若干意见为少数民族医药工作在新时代的开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蒙医药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在蒙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蒙医药特色理论,有效保护蒙药资源,提高蒙药药物质量,加快蒙药创新药物研究及产业开发,这是蒙药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命题.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合理开发利用蒙药资源,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对道地蒙药材进行资源调查、品种考证和相关生药学研究. 对濒危的蒙药材进行资源保护,以及开展培育基地进行人工抚育等;(2)提高蒙药的质量标准,对已收录的蒙药材的质量标准进行完善,让蒙药的质量标准更加的客观、科学、准确;(3)加强对药材炮制的管理和炮制操作的规范,继承和传承历代蒙药的炮制智慧结晶,完善炮制质量标准并将毒理的增减进行完整的陈述;(4)借助现代科学手段对蒙药材的有效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化学成分是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基础,加强对蒙药的药物活性评价及安全性研究,科学的阐述蒙药的防病治病机理;(5)根据国家出台的政策以及相关的规定,对已经上市的蒙药产业进行规范性的整改;借鉴中医药产业成功发展的经验,通过产学研的联合,加速企业创新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王宝丽,马志强,林瑞超.蒙药的研究进展及思考[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0):123 -126.[2]王瑞芳,生焰明. 内蒙古中药资源普查启动[N]. 中国中医药报,2013 -5 -23(8)[3]张春红,赵志英,哈斯巴特尔,等.蒙药——从传统实践到科学发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3):2492 -2495.[4]策力木格,苏都娜,李玲云,等.蒙药质量标准研究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04):55 -58.[5]安官布,布日额.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传统蒙药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9(04):199 -201.[6]娜仁图雅,林燕,包顺茹,等.蒙药质量标准现状调研分析[J].中国药事,2015,29(12):1245 -1249.[7]屈晓梅,宋宏春. 蒙药质量标准研究现状[J].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8(09):556 -557 +555.[8]毕力夫,吴岩.蒙药材质量标准化研究的现状与意义[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8(01):36 -38.[9]佟玉清,建军.蒙药方剂现代化研究与信息技术[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02):69 -71 +124.[10]王玫,吕英英.蒙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7(04):43 -44.[11]顾维彰. 蒙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 中药通报,1988(11):53 -54.[12]武海军,杨玉梅. 蒙药药理的研究现状[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8(10):45 -48.[13]柳春霞,刘航.蒙药诃子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北方药学,2015,12(01):91 -92.[14]斯琴,房君,敖登其木格.蒙药作用机制研究新方法的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1):27 -29.[15]刘振国,明珠尔,贡斯琴,等.蒙药传统炮制介绍[J].中药材,1995(06):294 -297.[16]朱红艳.炮制对中(蒙)药疗效影响的体会[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8):31.[17]韩志强,那生桑.蒙药草乌炮制方法的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01):150 -154.[18]佟海英,呼日乐巴根,包迎春,等.蒙药孟根乌苏(水银)炮制法探微[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5(04):689 -696.[19]乌云图,吴·斯琴毕力格,包勒朝鲁. 蒙医特色药材黑冰片概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09):3672 -3675.[20]额日和赛英,阿拉腾其其格,乌日娜.蒙药炮制及临床用药关系概述[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1(03):130 -131.[21]乌兰其其格. 蒙药炮制是提高疗效的关键[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03):17.[22]包勒朝鲁,红梅,阿润,等. 蒙药炮制的现状及其规范化的建议[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6):3184 -3186.[23]徐天平. 内蒙古蒙药产业现状与现代化发展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9.[24]李杰,伊建东,寇卫国,等.蒙药产业成方制剂现状分析[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22(09):43 -45.[25]牛福.内蒙古蒙药产业发展研究[J].北方经济,2009(12):46-47.[26]罗海涛.加强蒙药的不良反应监测促进蒙药产业发展[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22(05):71 -73.[27]李杰,鲍福贵,韩翠玲,等.蒙药产业所用药材现状分析[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22(10):45 -47.[28]武小兰.内蒙古蒙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5):16 -18.[29]马雪薇,郝木兰. 内蒙古蒙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J].北方经济,2011(14):29 -31.[30]乌日图,乌云嘎.关于内蒙古蒙药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03):56 -61.[31]王宝丽,马志强,林瑞超.蒙药的研究进展及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0):123 -126.。

蒙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

蒙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

蒙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1. 背景介绍蒙医药是蒙古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的重视和研究的深入,蒙医药的基础理论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蒙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2. 蒙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蒙医药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通过实践观察、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等多种方法进行。

实践观察是蒙医药研究的基础,通过对疾病的观察和患者的问诊,蒙医医师能够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

文献研究通过研究蒙古族传统医书籍和文献资料,挖掘蒙医药的经典理论。

实验研究则是通过实验室的科学方法进行,验证蒙医药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蒙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内容蒙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内容包括蒙医药的起源与发展、蒙医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蒙医药的病因病机理论以及蒙医药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等。

蒙医药起源于蒙古族的生产实践和生活经验,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总结,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蒙医药的基本概念包括藏象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这些概念是蒙医药理论的基础。

蒙医药的病因病机理论认为疾病的产生与个体的体质、环境因素以及情志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和五脏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蒙医药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法,以及调理饮食、使用药物、针灸按摩等治疗手段。

4. 蒙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近年来,蒙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首先,通过对蒙医药经典文献的研究,一些重要的理论内容得到了恢复和整理。

例如,《蒙医医案》、《医宗金鉴》等经典文献的研究为蒙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其次,通过实验研究,蒙医药的理论内容得到了一定的验证和印证。

例如,蒙古茶对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的实验结果对蒙医药的心血管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5. 蒙医药基础理论的发展方向未来蒙医药基础理论的发展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向:(1)加强传承与保护蒙医药基础理论的传承与保护是蒙医药研究的重要任务。

内蒙古蒙医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目标

内蒙古蒙医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目标

内蒙古蒙医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目标内蒙古蒙医药产业是指内蒙古地区的蒙古医学药学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内蒙古地处中国版块中心,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和草畜种植业基础,同时也是蒙古传统医学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内蒙古蒙医药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首先,内蒙古蒙医药产业的现状是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与传统的中医药学相比,蒙医药学起步较晚,研究与发展力量有限。

目前,内蒙古的蒙医药学研究机构相对较少,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薄弱。

同时,内蒙古的蒙医药学教育也还亟待加强,缺少相关专业的高层次人才支撑。

其次,内蒙古蒙医药产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蒙医药学在内蒙古的传承与发展方面仍面临着一些困难。

传统的蒙医药学知识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缺乏系统、标准化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支撑。

目前,蒙医药学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一些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程度较低。

同时,内蒙古在蒙医药学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然而,内蒙古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蒙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目标。

内蒙古蒙医药产业的发展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大蒙医药学科研力度,提升蒙医药学的科学研究水平。

加强蒙医药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蒙医药学的创新发展。

增加蒙医药学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人才的科研水平,构建一支高水平的蒙医药学研究队伍。

其次,加强蒙医药学的标准化建设,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蒙医药企业。

加速蒙医药学的产业化进程,提高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能力。

建立蒙医药学的产业链条,促进蒙医药学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再次,加强蒙医药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内蒙古蒙医药学的国际影响力。

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蒙医药学研究机构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蒙医药学的发展。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优秀的蒙医药学人才来内蒙古工作与研究。

综上所述,内蒙古蒙医药产业在发展中面临一些困难和不足,但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蒙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目标。

蒙医药专家及蒙医药现状

蒙医药专家及蒙医药现状

一、现代蒙医药发源地: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二、现代蒙医药的奠基人:邢布立德〔1908--1987〕,蒙古族。

蒙医专家。

奉天〔辽宁〕阜新人。

1931年起行医。

建国后,历任阜新知足山卫生所医生,阜新中医院副院长,阜新县蒙医研究所所长、蒙医主任医师、所长。

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善治肝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

主编有《蒙药方剂选》。

研发代表药品:清心沉香八味丸。

原人大副委员长布赫题词:蒙药瑰宝,兴格乐清心沉香八味丸!邢鹤林〔邢布立德之子〕,1940年生,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

曾任阜新县蒙医药研究所科研室主任、副所长、名誉所长、阜新市人大常委。

现任辽宁省阜新市蒙医药开发中心主任、主任蒙医师、阜新市蒙医学会副会长、阜新市医学会理事、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政协常委。

从医30余年来,潜心研治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总有效率达92.1%,治愈缓解率达31.3%,专家鉴定分到达国内先进水平,91年荣获阜新市人民政府和辽宁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为人类健康和蒙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奉献。

他撰写的几十篇论文,先后在国内、国际学术会上进行交流。

他翻译整理的二部大型蒙医经典著作蒙藏对照"四部医典"和"兰图巴"已由中央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党和政府充分肯定他的成绩,先后被评为阜新市劳动模范、优秀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劳动模范,从90年7月开始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91年12月5日被评为全国有突出奉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三、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蒙医药发展促进会:中国蒙医药发展促进会是2010年10月18日成立。

促进会发起人:邢鹤林〔蒙古族阜新蒙医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原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奥·乌力吉〔蒙古族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院长、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研究所所长、蒙医内科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担任第九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吴占友〔蒙古族活佛中国佛教协会理事长辽宁省阜新蒙医药研究名誉所长〕乌兰〔蒙古族内蒙古卫生厅副厅长〕萨仁图雅〔蒙古族辽宁省民委原副主任〕陶淑霞〔蒙古族辽宁省阜新蒙医药研究所长〕刘玉山〔蒙古族香港钜商集团董事长大校团队商务联盟总裁〕邢宝军〔蒙古族北京宝鼎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和谐工程办公室主任〕哈斯〔蒙古族国家民委蒙医药八省区协调办副处长〕在中国民族医药协会架构下独立运作的蒙医药发展促进会。

蒙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与研究

蒙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与研究

d u s n t i p p rMo g l n me i ie b sc te r t a e e r h o e ve i e i t d c d ,u t e — r g .I s a e n o i d cn a i oe i l s ac v riw w l b nr u e f r r h a h c r l o h
教 学研 究和蒙古 国 究蒙医 研 基础理论现代研 究概 况, 为今后进 一步研 究蒙医药学理论和教 学改革作 参考。
关键词 : 蒙医理论; 现代研 究;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2 12 R 9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4— 13 2 0 ) 3 0 9 0 10 2 1 (0 8 0 — 12 4
维普资讯

1 2・ 9
At caAcd Me Ne Mo g l J r 0 8 V 13 N . a d i n o ut2 0 o. 0 e o3

蒙 医药论 坛 ・
蒙 医基础 理 论教 学 改革 与研 究
毕 力夫 包纳 日斯 玛 ・ 巴嘎 呼 日乐 巴特 尔 吴 岩 , , 安 , ,
Absr c : trn w ia s t p,Mo g la d cne a d d u swh c sg i e t n lp l— t a t Afe e Chn es u n o in me ii r g i h wa u d d Nai a i n o o c n ss p ot d g v r me sa l lv l d c n e n d d p rme t a ne e e ty,a i y a d wa u p re o en nt tal e e sa o c r e e at n s h s e trd a h a h rp d n l a d sa e d v lp n ft e n w tg e p cal i c e om d o e lc . Mo g l n me cn n tbl e e o me to h e sa e, s e i y sn e r fr a p n p iy l n o n oi dii e a a d d u se d d te fmiy— e u a o t dsa d t e tr d ne p t fh g re u a o n 1 5 n r g n e h a l — d c t n meho h n sa e w a o ihe d c t n i 9 8 i n h i g a u ly mo i g twa d mo e iain.Ou o lg e ev d Mo g l d cn o u n o tr a — r d al vn o r d r z to n rc l e r c ie n o i me ii e d c me td co d e n a

蒙医学基础理论实验教学现状与发展思路

蒙医学基础理论实验教学现状与发展思路
维普资讯
20 年 8 07 月第8 期
中 国民族 医药杂志
5 7
蒙 医学 基 础 理 论 实 验 教 学 现 状 与 发 展 思 路
内蒙古 民族大学( 通辽 0 84 ) 苏 日雅 20 1 摘 哈 森 巴雅 尔
要: 阐述 蒙医学基础理论 实验课从起 步到现在 开展 的实验 项 目及发展过程 , 步研究和探 讨蒙 医学基 础理论 实验教 学 初
医学 基 础 理 论 的相 关 疑 难 问题 。
担着 五年制蒙 医本科 、 四年制蒙授药剂本科 、 四年制 蒙医高 级护理本科等 3个专业 班的实验教学 , 种传统的、 这 单一 型
的 演 示 实 验教 学 内 容对 大一 年 级 学 生 进 行 “ 础 ” 练是 重 基 训
要 可 行 的 . 在 实 验 教 学 中所 占 的 比例 不 宜 过 大 , 引 导 学 但 应 生 精 心 设 计 验 证 性 实 验 、 合 性 实 验 、 计 性 实 验 , 实 验 综 设 在
过去蒙 医学基础理论 教学计 划中没有 实验课 教学 内容 , 只 是单一的理论 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蒙医学基础理论讲 述脏腑 、 脉道 、 五官等具 体 内容 , 上世纪 9 0年代初教研室 大
于其父母体质特性 的遗 传有 直接联 系 , 同时也 和胚胎发 育
过程 中与其母 体饮 食习惯 和生活环境条件有关 。根据三根
2 动物 实验研 究( 药物诱发模型 )
动 物 实验 研 究 是一 门 新 兴 的 综 合 性 学 科 。利 用 各 种 】 实验 动 物 机 体 的 生 物 特 性 、 理 解 剖 特 点 和 针 对 实 验 教 学 生 目的 的 要 求 , 当地 选 择 实 验 动 物 , 过 灌 胃 、 刺 激 或 干 适 通 电 扰 其 睡 眠 、 冷 热 刺 激 、 吓 等 方 法 , 实 验 动 物 分 成 对 照 受 惊 把 组 、 药组 、 药 加 环 境 因 素 组 等 若 干 组 , 目的 的 选 择 性 用 用 有

蒙医药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蒙医药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蒙医药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者:阿拉坦敖日格乐,胡和珠拉,陈英松来源:《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14期摘要:以数据信息为依据,通过纵向比较分析蒙医药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专业结构发展、导师团队成长情况及就业情况,阐述我国蒙医药研究生教育现状,并通过与藏医药研究生教育情况的横向比较分析,剖析研究生培养单位数量、师资力量、研究生素质、培养方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及未来发展规划。

关键词:蒙医药;研究生教育;现状;存在问题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46(2018)14-0009-02蒙医药学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灿烂的蒙古族文化遗产宝库的一颗最耀眼的明珠。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蒙医药现代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体系逐步完善的辉煌历程。

蒙医药研究生教育作为蒙医药教育最高层次教育,担任着继承和发展蒙医药传统文化、培养蒙医药专业高级人才和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任。

1 蒙医药研究生教育现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蒙医药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从最初几名学生到具备一定规模,从跟师模式到学术和专业研究生的结合培养,从单纯的文献整理研究到结合现代科学研究,从硕士研究生培养到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发展历程。

但与中医药和藏医药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相比较,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1]。

1.1 本科教育起步较早,但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蒙医药高等教育作为全国少数民族医学教育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民族医学教育,在全国属于起步较早的民族医学学科。

早在1958年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已经开始招收第一届蒙医学本科生。

高考恢复后的1977年至1983年,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招收了蒙医本科生。

1979年在内蒙古哲里木盟(今通辽市)成立内蒙古民族医学院,并开始招收了蒙医本科生。

1985年内蒙古民族医学院蒙医学学科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学科。

1987年在通辽成立了内蒙古蒙医学院,同年蒙医学专业被列入国家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并在1988年开始招收蒙药专业专科生。

蒙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与进展现状

蒙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与进展现状
传统蒙药都是在长期临床应用的实践基础上,慢慢进展起来的,并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可,具有必然的疗效而无严峻的毒副作用的药物。蒙医药学在两千连年的进展进程中为各族人民的卫生保健防病治病做出了重要奉献;深受各族同胞的欢迎和信任。但是,由于各类历史客观缘故,在现代医学科技高速进展的今天,蒙医药学并无随之相应进展。究其缘故,蒙医药学和其它民族医药在进展中所碰到困难是一样的。除缺乏重要的人力、财力及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等因素外,咱们以为制约蒙医事业进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药”。即原始掉队的蒙药剂型已远远不能知足人民日趋增加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另外,还有许多民间疗效较好的验方、秘方也亟待进一步挖掘、整理、推行应用。为此,我以为蒙医药的剂型改革势在必行,不然,蒙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的差距将会拉大。在蒙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用现代科学方式对这些药物进行研究,通过药理挑选,能够开发出新型药物。为了知足各族人民的传统医疗保健需要,增进蒙医药事业持续、快速、健康进展,合理利用民族医药资源,使蒙药向精品化、公共化轨道迈进。连年来通过科研人员的不断探讨与实践,已取得了必然的成绩,此刻在蒙成药散剂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剂型改革,现已研制出冲剂、片剂、胶囊、膏剂、水丸、糖衣、口服液等10种新剂型,45个品种,这些新剂型应运于临床,受到了临床工作者和广大患者的欢迎,也为蒙药精品化进展的路子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四、尔后工作的几点思路:当前,面对民族医药事业如何生存与进展,如何突出蒙医药特色,发挥自身优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效劳是各级部门和蒙医药工作者应该认真试探和严肃对待的问题。从民族医疗机构实际情形动身,下面就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展民族医药,突出蒙医药特色发挥自身优势,提出几点观点,供大伙儿探讨。、构建和谐社会,增强蒙医药事业的法制化建设。

传统蒙医药理论现代研究概况

传统蒙医药理论现代研究概况

传统蒙医药理论现代研究概况美英;王欢【期刊名称】《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年(卷),期】2024(30)2【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环境质量的提高,传统医学的发展更加全面。

蒙医药(蒙古族医药)作为传统医药大家庭的一分子,具有潜在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现今人们对蒙医药、中医药、藏医药(藏族医药)等感到好奇,广泛觉得裹着神秘面纱,其实不然,蒙医药作为我国医药学重要组成部分,保持鲜明特色及优势的同时,具有科学化、现代化的研究价值。

蒙医药是在独具特色理论体系下的医药,本质就是治病救人。

蒙医药是我国蒙古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生活和生产实践传承而来的,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将民族文化瑰宝研习、沉淀、积累、传承、发展。

现阶段,国内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保障的同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提高了人类劳动能力,带动了社会经济,也为人类医学提供技术支持,且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民族特色发展。

由此可见,要实现蒙医药的长远发展,专业人员必须加强对蒙医药的创新,将其传统医药学本质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进而规划蒙医药发展的宏伟蓝图。

本文采用中国知网期刊或数据库等收集整理资料,论述传统蒙医药的现代研究概况,为广大蒙医药研究者提供文献资料。

【总页数】4页(P57-60)【作者】美英;王欢【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2022级中药学硕士研究生;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91.2【相关文献】1.传统的壮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研究相融合具有重要意义2.木香在汉、蒙医药中的应用概况及现代研究进展3.蒙成药"那格布-9"的传统疗效及现代化研究概况4.蒙成药“铁屑五味汤”传统疗效及现代化研究概况5.蒙成药嘎古拉-4的传统疗效及现代化研究概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蒙医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蒙医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蒙医事业发展调研报告蒙医是我国传统医药中宝贵的瑰宝,几百年来一直被蒙古族人民所使用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和支持蒙医事业的发展,并通过各项政策和措施,推动蒙医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本文将对蒙医事业的发展进行调研和分析。

首先,蒙医在医学理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蒙医正式成为我国传统医药的一个分支,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蒙医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注重预防和调节身心健康。

这与现代医学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综合治疗”等理念相契合,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次,蒙医拥有丰富的药物资源和临床经验。

由于蒙古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大草原和高寒地区,他们对于草药的采集、制备和使用有着丰富的经验。

蒙医药物资源丰富多样,大部分来源于植物,具有药效独特、疗效显著的特点。

许多蒙医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深受患者的信任和好评。

另外,蒙医的临床技术和医疗设备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蒙医注重诊疗技术的传承和创新,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已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同时,在医疗设备方面,蒙医也在不断引进和研发新的设备和药物,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然而,也不能忽视蒙医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蒙医的发展受限于人才培养和传承的问题。

由于蒙医专业人才稀缺,专业继承和传承的问题严峻,导致很多蒙医技术和疗法无法得到传承和发展。

此外,蒙医事业的发展还受限于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分配不均衡问题,很多蒙医机构和医生缺乏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蒙医事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通过加大力度培养人才,加强技术传承和创新,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推动蒙医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将为维护人民健康、振兴中华医药贡献巨大力量。

同时,我们也应该高度重视蒙医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共同推动蒙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
蒙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
鄂尔多斯市蒙医研究所(蒙医医院)成立于20**年,是鄂尔多斯市规模最大、设备齐全、人才济济,整体功能较全的一所以蒙医为主体,科研为中心,医、教、研、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蒙医研究所、构建和谐社会,加强蒙医药事业的法制化建设。

发展民族医药,不仅是一个医疗卫生和学术问题,而且是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不仅是提高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医药工作,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保护人民健康。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分别20**年、20**年联合召开了两次全国民族医药工作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全国的民族医药工作,并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制定实施了《蒙医医院工作条例》、《蒙医医院建设标准》、《蒙成药标准》、《蒙医病案书写规范》等,使蒙医药工作的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特别是20**年2月颁布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医中医条例》,成为我国第一部地方性民族医药法规,标志着蒙医药事业的发展走上了依法发展的轨道。

(二)、突出蒙医特色,完善服务职能。

蒙医院的建设应坚持突出蒙医特色的办院方向,要从科室设备、人员
结构、医疗、制剂、科研等方面立足于健全蒙医优势,坚持用蒙医理论指导临床,保持蒙医辩证论治的根本特点,建立严格的质控标准,对蒙医诊断准确率,辩证论治优良率,蒙医药治疗率等具有蒙医特色的监控指标,要保证落实与达标,不断提高临床疗效,保证蒙医药治疗质量,使蒙医药在医疗预防保健范围内达到与现代医学相衡水平,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蒙医具有独具特色的治法治则和丰富的治病手段,应积极挖掘和运用传统手法,如炙疗、拨罐、罨敷等,开展多种和特殊服务,并引进现代治疗手段与传统方法相结合,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

(三)、提高对蒙医学术价值和优势的认识。

蒙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得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千百年来为蒙古民族的繁荣昌盛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蒙医药有着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诊治手段,对当今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和简便价廉的特点,并在预防、保健、康复、抗衰老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即使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医药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也仍然并继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某些方面现代医学也无法替代,这就是蒙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也是蒙医药事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是我们内蒙古地区医药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

(四)、加强专科小科建设,发挥自身优势。

加强蒙医院专科小科建设是提高蒙医药学术水平,体现蒙药
特色,发挥优势,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区许多蒙医院分
科不细,存在着百科医生,不注重专科、专病建设。

蒙医药学内容极为丰富,而一个医生的精力有限,很难全面掌握和精通,这就严重制约着医药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提高,影响蒙医药在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力,因此,蒙医院除不断提高全院技术水平外,还必须结合本所实际制定专科专病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要打造蒙医药占有优势的病种,建立重点专科,集中人力、财力、物力重点扶持,动用传统医术和现代科学等技术相结合方法开展专题研究,力争于较短时间内在蒙医药有优势而西医无更好疗效的疾病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从发展专科专病中“找出路、增效益、求生存、求发展”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人专我优”,因而提高蒙医药的知名度,增强竞争能力。

(五)、蒙医药剂型改革势在必行
蒙医药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为各族人民的卫生保健防病治病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受各族同胞的欢迎和信赖。

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客观原因,在现代医学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蒙医药学并没有随之相应发展。

究其原因,蒙医药学和其它民族医药在发展中所遇到困难是一样的。

除了缺乏重要的人力、财力及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等因素外,我们认为制约蒙医事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药”。

即原始落后的蒙药剂型已远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

此外,还有许多民间疗效较好的验方、秘方也亟待进一步挖掘、整理、推广应用。

为此,我认为蒙医药的剂型改革势在必行,否则,蒙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的差距将会拉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