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与天气预报-word文档

合集下载

气压

气压

健康相关
气压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概括起来分为生理的和心理的两个方面。低气压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人体 内氧气的供应。由于人体特别是脑缺氧,还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无力等症状,神经系统也会发生障 碍,甚至会发生肺水肿和昏迷,这就是通常说的"高山反应”。
在高气压的环境中,肌体各组织逐渐被氮饱和(一般在高压下工作5—6小时后,人体就被氮饱和),当人体 重新回到标准大气压时,体内过剩的氮便随呼气排出,但这个过程比较缓慢,如果从高压环境突然回到标准气压 环境,则脂肪中蓄积的氮就可能有一部分停留在肌体内,并膨胀形成小的气泡,阻滞血液和组织,易形成气栓而 引发病症,严重者会危及人的生命。
经过换算: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105帕
1个标准大气压=760mm水银(汞柱)柱高
成因
Hale Waihona Puke 从分子动理论可知,气体的压强是大量分子频繁地碰撞容器壁而产生的。单个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时间极短, 作用是不连续的,但大量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对器壁的作用力是持续的、均匀的,这个压力与器壁面积的比值 就是压强大小。
同时,气压的变化还会影响人的心理变化,使人产生压抑、郁闷的情绪。例如,低气压下的雨雪天气,尤其 是夏季雷雨前的高温高湿天气(此时气压较低),心肺功能不好的人会异常难受,正常人也有一种抑郁不适之感。
谢谢观看
计算方法
通常有平衡条件法和牛顿运动定律法(公式只是粗略计算而且有时测的值不准,一切都应以实际为准)。
1.在托里拆利测出了气压后,人们通过公式p=F/S,求出了在单位面积上的空气有多少的质量。再套用空气 的密度,求出体积,再除以质量,即可知道地面至大气圈顶部的距离。
2.已知:气体体积、物质的量、绝对温度时,可用公式PV=nRT求出气体压强(其中R是常数,R=8.314帕·米 3/摩尔·K或R=0.0814大气压·升/摩尔·K)。这个公式还有变形公式pV=mRT/M、p=ρRT/M。

科学关于天气实验报告

科学关于天气实验报告

科学关于天气实验报告引言天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天气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穿着、出行和健康情况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和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天气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一项关于天气的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的意义。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探索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具体而言,我们关注的气象因素包括气温、湿度、气压和风速等。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能够建立起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为天气预测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 温度计- 湿度计- 气压计- 风速计- 天气记录表实验步骤1. 确定观测位置:选择一个固定的观测点,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干扰。

2. 高空气象数据:收集并记录来自气象局的高空气象数据,包括高度、温度、湿度和气压等。

3. 地面气象数据:使用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和风速计等仪器,对观测点的气象数据进行测量和记录。

4. 数据分析: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找出不同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

5. 结果展示: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图表或图像展示不同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与数据收集,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温度与湿度关系我们发现,湿度与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湿度通常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温度升高则会导致湿度降低,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

这意味着在温度较高的地区,湿度较低,而在温度较低的地区,湿度较高。

气压与天气变化我们观察到气压的变化与天气的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在气压升高的情况下,通常代表着晴朗的天气;而在气压下降的情况下,则更容易出现降雨和气象灾害等恶劣天气。

风速与天气情况风速对天气情况也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发现,风速增大往往伴随着天气变化的迅速。

当风速较小的时候,天气相对稳定;而风速增大的时候,天气可能会变得更加多变。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的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 温度与湿度呈现负相关关系,温度升高则湿度降低。

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大气压的变化与季节天气的关系初中物理告诉我们:“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对这段叙述,就是老师也往往不易说清,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归结为温度、湿度、空气流动与大气压强的关系问题.今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1.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雨天)大气压高首先我们来分析:空气密度对大气压的影响。

我们通常所称的大气,就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整个空气层.它除了含有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外,还含有水汽和尘埃.我们把含水汽很少(即湿度小)的空气称“干空气”,而把含水汽较多(即湿度大)的空气称“湿空气”.不要以为“干”的东西一定比“湿”的东西轻.其实,干空气的分子量是,而水汽的分子量是,故干空气分子要比水汽分子重.在相同状况下,干空气的密度也比水汽的密度大.在晴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少,属于“干空气”,密度大,所以大气压比较高。

阴天(雨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多,属于“湿空气”,密度反而小,所以大气压比较低。

此外,引起晴天大气压比较高另一个原因是:气流运动对大气压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地面不断地向大气层进行长波有效辐射,同时大气也在不断地向地面进行逆辐射。

晴天,地面的热量可以较为通畅地通过有效辐射和对流气层的向上辐散运动向外输运。

阴天时,云层覆盖在大气层上方,减少了对流层大气向外的辐散运动。

云层这种保存地表和对液层热量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这样,阴天地区的大气膨胀就比较厉害,从而导致阴天地区的大气横向(水平)向外扩散,使得阴天地区的空气向外流动,当然阴天地区的密度也就会减小,从而导致阴天的大气压比晴天的大气压低。

大气压和天气的关系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地说,地面上高气压的地区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的地区往往是阴雨天。

这里所说的高气压和低气压是相对的,不是指大气压的绝对值。

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高,就叫做高气压地区;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就叫做低气压地区。

天气与大气压强关系

天气与大气压强关系

大气压的变化与季节天气的关系初中物理告诉我们:“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对这段叙述,就是老师也往往不易说清,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归结为温度、湿度、空气流动与大气压强的关系问题.今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1.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雨天)大气压高首先我们来分析:空气密度对大气压的影响。

我们通常所称的大气,就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整个空气层.它除了含有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外,还含有水汽和尘埃.我们把含水汽很少(即湿度小)的空气称“干空气”,而把含水汽较多(即湿度大)的空气称“湿空气”.不要以为“干”的东西一定比“湿”的东西轻.其实,干空气的分子量是28.966,而水汽的分子量是18.016,故干空气分子要比水汽分子重.在相同状况下,干空气的密度也比水汽的密度大.在晴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少,属于“干空气”,密度大,所以大气压比较高。

阴天(雨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多,属于“湿空气”,密度反而小,所以大气压比较低。

此外,引起晴天大气压比较高另一个原因是:气流运动对大气压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地面不断地向大气层进行长波有效辐射,同时大气也在不断地向地面进行逆辐射。

晴天,地面的热量可以较为通畅地通过有效辐射和对流气层的向上辐散运动向外输运。

阴天时,云层覆盖在大气层上方,减少了对流层大气向外的辐散运动。

云层这种保存地表和对液层热量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这样,阴天地区的大气膨胀就比较厉害,从而导致阴天地区的大气横向(水平)向外扩散,使得阴天地区的空气向外流动,当然阴天地区的密度也就会减小,从而导致阴天的大气压比晴天的大气压低。

大气压和天气的关系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地说,地面上高气压的地区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的地区往往是阴雨天。

这里所说的高气压和低气压是相对的,不是指大气压的绝对值。

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高,就叫做高气压地区;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就叫做低气压地区。

根据气压预测天气预报

根据气压预测天气预报

根据气压预测天气预报
据气压的变化趋势预测天气的趋势,具体气温等不能测量.
预测天气的最好工具之一就是气压计,它可以反映出气压的变化。

当气压计指数升高时,表示晴朗天气和良好的航行条件。

当气压计指数降低时,坏天气可能来临。

这是一张网上找来的对应参考表,只是参考:
气压变化率大小,对预测短时间内的天气变化非常重要,我个人在使用中很有参考意义,有时相对比较准确。

在海拔表例如X6系列等,都有专门天气预报模式与气压变化率的限值告警设置。

GPS一般也有气压趋势查看,只是由于GPS太耗电原因不实用,个人极少用。

不过气压预测当然是在静止不动的情况下测试。

例如中途休息、
晚上在帐篷睡觉前与清晨出发前,通过查看气压变化预测天气走势。

另外同样天气趋势,内地与沿海、不同地区气压变化率,会有些差异,主要一种经验判断。

大气压与天气

大气压与天气

第三讲(1)天气与气候一、大气层【夯实根底】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②使得地球外表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局部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3、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与大气分层分层高度〔千米〕温度分布特点对流层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17-5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中间层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暖层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外层500以上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分层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4、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5、对流液体的对流气体的对流6、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例题精讲】例1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1)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2)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3)水汽和固体尘埃集中在高层大气中(4)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A.(1)(2) B.(1)(3) C.(1)(4) D.(2)(4)例2大气垂直分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A.高层大气B.电离层C.平流层D.对流层【随堂练习】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以下发生的现象中,仍然存在的是〔〕A.狂风暴雨B.雷电交加C.火山喷发D.天空出现彩虹2.大气中能够成云致雨的成分是〔〕A.二氧化碳和水汽B.臭氧和二氧化碳C.水汽和尘埃D.氧和氮3.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臭氧4.以下关于对流层大气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著B.云、雨等天气现象只发生在对流层C.其热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D.其厚度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5.以下物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的是〔〕A.氮和氧B.水汽和二氧化碳C.水汽和固体尘埃D.二氧化碳和固体尘埃6.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正确的选项是〔〕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电离层——地球生命的保护伞③臭氧层——反射无线电波④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7.在风速大致一样,而气温垂直分布不同的A、B、C、D四种情况下,最有利于某工厂68米高烟囱灰尘扩散的是〔〕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A 16.3℃16.6℃16.8℃17.0℃17.1℃B 21.0℃21.0℃20.9℃20.9℃21.0℃C 20.9℃20.8℃20.6℃20.2℃20.0℃D 15.2℃14.8℃14.7℃14.9℃15.2℃8.以下关于对流层大气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著B.云、雨等天气现象只发生在对流层C.其热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D.其厚度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9.大气的分层是根据,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而分为层的。

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大气压的变化与季节天气的关系初中物理告诉我们:“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对这段叙述,就是老师也往往不易说清,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归结为温度、湿度、空气流动与大气压强的关系问题.今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1.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雨天)大气压高首先我们来分析:空气密度对大气压的影响。

我们通常所称的大气,就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整个空气层.它除了含有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外,还含有水汽和尘埃.我们把含水汽很少(即湿度小)的空气称“干空气”,而把含水汽较多(即湿度大)的空气称“湿空气”.不要以为“干”的东西一定比“湿”的东西轻.其实,干空气的分子量是,而水汽的分子量是,故干空气分子要比水汽分子重.在相同状况下,干空气的密度也比水汽的密度大.在晴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少,属于“干空气”,密度大,所以大气压比较高。

阴天(雨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多,属于“湿空气”,密度反而小,所以大气压比较低。

此外,引起晴天大气压比较高另一个原因是:气流运动对大气压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地面不断地向大气层进行长波有效辐射,同时大气也在不断地向地面进行逆辐射。

晴天,地面的热量可以较为通畅地通过有效辐射和对流气层的向上辐散运动向外输运。

阴天时,云层覆盖在大气层上方,减少了对流层大气向外的辐散运动。

云层这种保存地表和对液层热量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这样,阴天地区的大气膨胀就比较厉害,从而导致阴天地区的大气横向(水平)向外扩散,使得阴天地区的空气向外流动,当然阴天地区的密度也就会减小,从而导致阴天的大气压比晴天的大气压低。

大气压和天气的关系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地说,地面上高气压的地区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的地区往往是阴雨天。

这里所说的高气压和低气压是相对的,不是指大气压的绝对值。

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高,就叫做高气压地区;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就叫做低气压地区。

大气压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大气压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大气压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大气压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嘿,这个话题可真有趣!想象一下,天气预报员在电视上讲解的时候,旁边还得有个大屏幕,气压、温度一块儿转动,仿佛在说:“来吧,咱们聊聊气压和温度的亲密关系!”这俩家伙就像老友,时不时还会有点小争吵呢。

先说气压,大家知道,气压就是大气的重量,想想看,咱们头顶上那些空气,累积起来可不轻啊!就像一堆堆的书本,叠得高高的,结果最上面那本书的压力自然就大了。

再说温度,简直是个脾气火爆的小家伙,今天热得像蒸笼,明天又冷得像冰箱。

气压和温度之间的互动,简直就像一对小情侣,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俩家伙到底是怎么互动的呢?”简单来说,气压和温度总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当温度上升的时候,空气分子变得活跃,像是在跳舞,结果气压就会降低;反之,当温度下降,空气分子变得懒散,气压又会随之上升。

就像一场不断变化的舞会,每个舞者都在影响着其他人,有时候会搞得一团乱,但又充满了乐趣。

想想那些夏天,热得让人受不了,结果你发现,天气总是干燥得很,那就是气压的作怪!而冬天呢,冷得直打哆嗦,那气压又升高,感觉真是像是被空调给冻住了。

再往深了说,气压和温度的关系还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比如,咱们平常说的“高压天气”和“低压天气”,这可是跟气压直接挂钩的。

高压天气就像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心情都跟着变好。

而低压天气呢,阴云密布,往往带来风雨,真让人提心吊胆。

看看窗外,阴沉的天空仿佛在说:“今天可不太妙哦!”这时候,你就会感受到气压的威力。

小小的气压变化,竟能让你的情绪和计划受到影响,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气压和温度的关系也与天气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

你可能听说过“气旋”和“反气旋”,这俩家伙可都是气压的“大佬”。

气旋可不是什么神秘的旋转木马,而是气压低的地方,空气不断向内汇聚,形成了暴风雨;而反气旋则是高气压的代表,天气晴朗,空气宁静。

就像一场大戏,有主角也有配角,缺一不可!你要是学会了这两位的表演风格,就能更好地预测天气,感觉自己简直就是个气象专家!海拔的变化也会对气压和温度的关系产生影响。

大气压随天气的变化规律

大气压随天气的变化规律

大气压随天气的变化规律嘿!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大气压随天气的变化规律。

你知道吗?天气的变化不仅仅是因为太阳晒了晒火,还和大气压息息相关。

就像我们人类要适应不同的气压,天气也会根据大气压的变化来变换脸色。

接下来,跟着我一起探索一下这个天气和大气压的不解之谜吧!1.1什么是大气压?大气压,其实就是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

就像你紧紧抱着一台宝马电瓶车,压在地上的力就越大。

嗯,就是这种感觉!大气压通过气压计来测量,而气压计实际上就是一种压力计。

它可详细解读出外面的大气压到底有多大。

1.2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说起大气压和天气的关系,我就想起了一句俗话——"高压犹如大爷,低压像个大妈"。

是的,大气压高的时候,天气往往是晴朗无云;而大气压低的时候,天空就像病怏怏的大妈一样,阴沉沉的,甚至可能下起了倾盆大雨。

2.大气压的变化规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自己的天气预报仪?其实,大气压的变化规律就是天气预报小秘密的关键之一!你能听到它的声音吗?就是那种悉悉簇簇的时间告诉你,天气要变了。

2.1急转直下,低压登场突然间,天空变得灰蒙蒙的,仿佛蛰伏已久的巨兽想要喷吐出来一样。

这时候,你要听从大妈默默地告诉你:"小伙子,要准备了,低压来了!"是的,低压就像是一个面带微笑的炸弹,它让空气变得轻盈,甚至可以带来雷阵雨和狂风暴雨,所以你可千万别忽视它的存在啊。

2.2高压到来,晴空万里转眼之间,天空就像一个开心果一样,晴朗明亮。

这时候,大爷高压就肆意地炫耀着他压迫的力量。

天空湛蓝,白云朵朵,你会感觉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中。

而且,高压还能帮你驱散心中的阴霾、防止天气变化带来的不适,简直是天气预报员的好基友。

3.天气变幻莫测,大气压也放电天啊,天气怎么这么变幻莫测呢?就像我们的情绪一样,忽上忽下的,挡也挡不住。

原来,在各种天气变换的背后,还有着大气压在发电!3.1天气冷暖交替的秘密听说了没,大妈低压最喜欢和小姑娘冷空气一起搭档。

小小气象学家认识气温和气压

小小气象学家认识气温和气压

小小气象学家认识气温和气压气温和气压是气象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对于小小气象学家来说,了解气温和气压的意义以及如何测量它们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为小小气象学家详细介绍气温和气压的基本知识。

一、气温的含义和测量方法气温是指空气的热量高低,也可以理解为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

小小气象学家可以通过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温度计是一种测量温度的工具,通常由玻璃管和水银(温度计)或酒精(酒精温度计)组成。

小小气象学家可以将温度计放置在户外,待温度计的水银柱或酒精柱达到稳定后,可以读取刻度,即可得知当前的气温。

在使用温度计时,需要注意避免太阳直射、风吹扬和其他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

二、气压的含义和测量方法气压是指大气对地面或其他物体施加的压力。

小小气象学家可以使用气压计来测量气压。

气压计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银气压计和气象计。

水银气压计由一段长的密闭管和一段容纳水银的池组成。

小小气象学家只需要将气压计的密闭管一端浸入池中,待气压与大气压相平衡时,即可读取气压计上的刻度来得知当前的气压。

气象计是一种测量气压的仪器,它通过利用气压与长短高低之间的关系来测量气压。

小小气象学家可以通过观察气象计上的指针或刻度来读取当前的气压。

三、气温和气压的关系气温和气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常来说,气温升高时,气压会下降;气温降低时,气压会升高。

这是因为当气温上升时,空气分子的热运动增加,导致分子的撞击力减小,从而使得气压下降。

相反,当气温下降时,气压会增加。

四、气温和气压的变化对天气的影响气温和气压的变化会对天气产生影响。

当气温升高,气压下降时,通常会出现晴朗的天气。

相反,当气温下降,气压增加时,常常会出现多云或降雨的天气。

此外,气温和气压的变化还会对风的产生和强度有影响。

当气压差异较大时,会形成气压梯度,从而产生风。

气温的变化也会导致风的变化,冷空气下沉时风增强,暖空气升起时风减弱。

五、小小气象学家的重要性了解气温和气压对小小气象学家来说非常重要。

空气压强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

空气压强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

空气压强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空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它是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空气压强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天气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空气压强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高压和低压系统空气压强通常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系统。

在地球上的不同地区,空气压强会形成高压系统或低压系统。

高压系统指的是空气压强较大的区域,而低压系统则是空气压强较小的区域。

高压系统和晴天高压系统通常与晴天和稳定的天气相关联。

在高压系统下,空气下沉并形成较为稳定的气团。

这种气团会抑制空气上升和云的形成,从而导致天空晴朗,并减少降水的可能性。

低压系统和阴雨天与高压系统相反,低压系统往往与阴雨天和不稳定的天气有关。

在低压系统中,空气上升并形成不稳定的气团。

这些气团可能会导致云和降水的形成,从而带来阴雨天气。

气压的变化和天气预报通过观察和测量气压的变化,天气预报员能够预测天气的变化。

当气压开始下降,预示着一个低压系统的形成,可能会带来降水和恶劣天气。

相反,气压的上升可能意味着高压系统的形成,预示着晴朗和稳定的天气。

其他因素的影响虽然空气压强是天气预报的重要指标,但它并不是唯一决定天气的因素。

其他因素,如温度、湿度、风向和地形等,也会对天气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天气预报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结论空气压强的变化与天气紧密相关。

高压系统通常与晴天和稳定的天气有关,而低压系统则与阴雨天和不稳定的天气有关。

通过观察气压的变化,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

然而,还需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以获得更准确的天气预报。

参考文献:。

《气象预报与气压关系》教学设计

《气象预报与气压关系》教学设计

《气象预报与气压关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气象预报与气压关系简介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气象预报与气压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研究气象预报的基本概念,了解气压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气压与气象预报关系的理解。

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理解气象预报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掌握气压的概念和作用;- 理解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天气预报。

教学内容1. 气象预报的定义和基本原理(10分钟)- 介绍气象预报的概念和意义。

- 解释气象预报的基本原理,包括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等。

2. 气压的概念和作用(20分钟)- 解释气压的定义和单位。

- 讲解气压的生成原因和测量方法。

- 探讨气压对大气运动、天气变化的影响。

3. 气压与天气的关系(30分钟)- 分析气压高低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 解释高气压和低气压系统的形成和影响。

- 讨论气压变化对降水、风力等天气要素的影响。

4. 实践活动:气压与天气预报(40分钟)- 引导学生通过气压的变化预测天气情况。

- 制作天气预报图表,记录气压变化和天气变化的关系。

- 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天气预报比赛,评选预报准确率最高的小组。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传授气象预报与气压关系的知识。

- 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并加深对气象预报与气压关系的理解。

- 小组合作:以小组形式进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评估方法-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 实践活动评估: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 天气预报准确率评估:评估学生在天气预报比赛中的预报准确率。

参考资源1. 气象学教材或参考书籍2. 天气预报软件或网站以上是《气象预报与气压关系》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大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大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大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大气压:和高度、湿度、温度的变化成反比--注意,这里说的是大气压,而非气压!详细说明如下: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分越多,尔水的分子量比空气的混合分子量小,水气的增加,等于稀释了空气;温度越高--虽然增加了空气分子的对撞机会,但是空气迅速膨胀,对流,尔引起空气变得稀薄,其增加的对撞能量远小于空气变稀薄减小的对撞能量,自然空气压力减小。

有关常识如下:定义:1.亦称“ 大气压强”。

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

由于地球周围大气的重力而产生的压强。

其大小与高度、温度等条件有关。

一般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例如,高山上的大气压就比地面上的大气压小得多。

在水平方向上,大气压的差异引起空气的流动。

2.压强的一种单位。

“标准大气压”的简称。

科学上规定,把相当于760mm高的水银柱(汞柱)产生的压强或1.01×十的五次方帕斯卡叫做1标准大气压,简称大气压。

地球的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着,这些空气被称为大气层。

空气可以像水那样自由的流动,同时它也受重力作用。

因此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被称为大气压。

在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在一根80厘米长的细玻璃管中注满水银倒置在盛有水银的水槽中,发现玻璃管中的水银大约下降了4厘米后就不再下降了。

这4厘米的空间无空气进入,是真空。

托里拆利据此推断大气的压强就等于水银柱的长度。

后来科学家们根据压强公式准确地算出了大气压在标准状态下为1.013×105Pa。

由于当时的信息交流不畅意大利和法国对大气压实验研究结果并没有被全欧洲所熟知,所以在德国对大气压的早期研究是独立进行的。

1654年奥托格里克在德国马德堡作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的验证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这让人们对大气压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那个时期,奥托格里克还做了很多验证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实验,也正是在这一时候他第一次听到托里拆利早在11年前已测出了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76厘米汞柱=1.013×10的5次方帕斯卡=10.336米水柱。

大气压与天气28890

大气压与天气28890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地发生碰撞。

每次碰撞,空气分子都要给予物体外表一个冲击力,大量空气分子持续碰撞的结果就表达为大气对物体外表的压力,从而形成大气压.假设单位体积中含有的分子数越多,那么一样时间内空气分子对物体外表单位面积上碰撞的次数越多,因而产生的压强也就越大。

利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可以解释:为什么大气层不均匀分布,能造成大气压下高上低的现象。

2、大气压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

由于地球周围大气的重力而产生的压强。

其大小与高度、温度等条件有关,一般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例如,高山上的大气压就比地面上的大气压小得多。

在水平方向上,大气压的差异引起空气的流动。

3、压强的一种单位——“标准大气压〞的简称。

科学上规定,把相当于760mm高的水银柱〔汞柱〕产生的压强或1.013×10^5帕斯卡叫做1标准大气压,简称大气压。

地球的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着,这些空气被称为大气层。

空气可以像水那样自由的流动,同时它也受重力作用。

因此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被称为大气压。

在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在一根80厘米长的细玻璃管中注满汞液倒置在盛有汞液的水槽中,发现玻璃管中的汞液大约下降了4厘米后就不再下降了。

这4厘米的空间无空气进入,是真空。

托里拆利据此推断大气的压强就等于760mm的汞柱产生10 狂风24.5~28.4 89~102陆上少见,见时可使树木拔起将建筑物损坏严重狂涛11 暴风28.5~32.6 103~117陆上很少,有那么必有重大损毁海啸12 飓风32.6~36.9 118~133陆上绝少,其摧毁力极大海啸注:本表所列风速是指平地上离地10米处的风速值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就是指空气自北向南流动。

风向一般用8个方位表示。

分别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画法:由风矢表示,由风向秆和风羽组成。

风向秆: 指出风的业向,有8个方位。

风羽: 由3、4个短划和三角表示大风风力,垂直在风向杆末端右侧〔北半球〕。

大气压_精品文档

大气压_精品文档

大气压一、引言大气压,或称气压,是指大气对地球或其他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它是大气力学中的重要参数,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天气预报、气象研究以及航空工程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大气压的定义、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应用。

二、大气压的定义大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大气对物体的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

帕斯卡是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标准单位,1帕斯卡等于1牛顿作用在1平方米上所产生的压力。

三、测量方法测量大气压主要使用的工具是气压计。

最早的气压计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托利切利在1643年发明的水银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通过测量气压对水银柱的推力来确定大气压力。

现代气压计包括水银柱气压计、气囊气压计、推杆式气压计和电子气压计等。

四、影响因素1. 海拔高度:随着海拔的增加,大气压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层的厚度越薄,所以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分子数目也越少。

2. 温度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大气压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导致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进而撞击物体的力增加,从而增加了大气压力。

3. 湿度变化:湿度的增加会导致大气压下降。

因为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水蒸气的分子质量比空气分子质量要小,所以相同体积的水蒸气比空气分子的数量更多,从而减小了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分子数目。

五、应用1. 天气预报:大气压的变化是天气预报的基础。

气压的升高通常意味着晴朗和干燥天气,而气压的下降则常常与降雨和恶劣天气相关。

2. 航空工程:在航空工程中,准确测量大气压对于飞行安全至关重要。

飞机起飞性能需要根据大气压力进行计算,而飞行过程中的大气压力的变化也会影响飞行的稳定性。

3. 医学应用:大气压的变化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高海拔地区,大气压的减小会导致氧气供应的减少,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的低压氧舱也是运用大气压的医学器械。

六、结论大气压作为大气力学的基本参数之一,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都有重要意义。

标况下大气压

标况下大气压

标况下大气压介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气压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概念。

它在气象学、物理学、地理学以及其他许多科学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标况下的大气压,包括其定义、计算公式、测量方法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什么是大气压大气压是指在一定的海拔高度上,大气对于单位面积的垂直压力。

它是由地球引力对地球大气层分子的吸引力造成的。

大气压的单位使用帕斯卡(Pa)或者百帕(hPa)。

大气压的计算公式大气压可以使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计算。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如下所示:[ P = ρRT ]其中,P是大气压力,ρ是空气的密度,R是气体常数,T是温度。

在标况下,标准温度为273.15K,标准空气密度为1.225kg/m³,标准大气压力为101325Pa。

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可以通过气压计来测量。

最常用的方式是使用水银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利用水银在管道中的液柱高度与大气压力之间的平衡关系来测量大气压力。

通过校准可以将液柱高度转换为大气压力值。

大气压的变化因素大气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海拔高度、温度和湿度等。

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低,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层的厚度越薄。

温度升高会导致大气分子的平均速度增加,从而增加了大气分子与周围物体碰撞的频率,使大气压增加。

湿度的增加会降低大气压,因为水蒸气的分子质量较小,会占据一部分空气分子的位置。

大气压对人类的影响大气压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活动有一定的影响。

当大气压突然变化时,人们可能会感到不适,尤其是对于一些身体较为敏感的人。

例如,在气压骤降的雨天,某些人可能会出现头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此外,大气压的变化也会对飞行员、登山者等从事高海拔活动的人产生影响,需要他们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大气压的应用大气压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气象学领域,大气压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通过对大气压的观测和分析,气象学家可以预测风向、气流、气压系统等,进而对天气进行预报。

此外,在工程建设领域,对大气压的考虑也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压与天气预报
大气压与天气预报
当你收听无线电台的天气形势广播时,常听到“高气压”、“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等词。

这些词都是指的大气压在某一区域的分布类型,那么为什么大气压与天气预报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呢?
地球表面上的风、云、雨、雪,万千气象,都跟大气运动有关系,而造成大气运动的动力就是大气压分布的不平衡和气压分布的经常变化。

由于地球表面各处在太阳照射下受热情况不同,各地的空气温度就有较大差别。

温度高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空气变得稀薄,气压就低;温度低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密度增大,气压就高。

另外,大气流动也是造成气压不平衡和经常变化的重要因素。

这样在地理情况千差万别的地球表面上空,就形成各种各样的气压分布类型,多种气压类型的组合就构成了一定的天气形势,而决定着未来的风云变幻。

气象工作者为何能根据各种气压类型来预报天气呢?这是
因为事物间总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而一定的气压类型往往导致一定的天气现象出现。

例如,在高气压控制的区域,由于低处的空气不断从高压中心向外流散,上层空气就要下沉填补。

空气在下沉过程中体积压缩(因大气压随高度的减小而增大),温度升高,原来空气中的细小水珠就会蒸发消
散,不利于云雨的形成。

因此高压中心附近地区常常是天气晴朗。

而在低气压控制的区域,低层空气是从周围流向低压中心,使低层空气堆积上升。

空气在上升过程中体积膨胀,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易形成云雨。

所以低气压中心附近往往是阴雨连绵。

无怪乎有人把气压计称为晴雨表,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然这些规律都不是绝对的,天气的变化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但是气象工作者只要掌握了大面积内(一般包括整个欧亚大陆)的气压类型的分布,结合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就可对本地区的风向、晴雨等做出预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