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容量计算
UPS蓄电池组容量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蓄电池组容量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针对蓄电池后备时间计算,可以采用恒电流和恒功率两种计算方法。
在这里建议采用的是恒功率计算方法来确定电池AH数。
即:利用电池厂家提供的单只电池恒功率放电(指电池从开始放电起,直到它的端电压下降到它的临界放电电压时为止,它的端电压和放电电流的乘积都是一个常数值)的数据表来计算所需的后备电池的容量值。
在这里,我们采取的是第一种计算方法。
1)电池计算公式
P * cosΦ
W = ----------------------
η * n
式中:
UPS视在功率为:P
功率因素为:cosΦ
逆变器效率为:η
UPS需要串联12V电池的只数:n
对于160kVA,各参数如下:
cosΦ=0.8
P =160KVA
η=0.94
n=32×6(12V电池采用6只2V单体电池串联而成)
2)计算结果
3)查电池恒功率放电表
如上表,205Ah电池30分钟时,功率为403W;45分钟时,功率为301W。
取中值为352W。
两组并联后为704W。
非常接近要求的709W。
因此,两组200Ah电池并联后可以满足单机满载40分钟的要求。
ups匹配蓄电池计算公式
ups匹配蓄电池计算公式UPS(不间断电源)是一种电力设备,用于提供电力保障,当电网停电或电压波动时,UPS能够自动切换至备用电池供电,以保证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蓄电池是UPS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储存电能的作用,因此需要根据UPS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蓄电池。
在选择UPS匹配蓄电池时,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蓄电池容量(Ah)= (负载功率(W)× 运行时间(h))/ 电池电压(V)其中,负载功率是指UPS系统所连接的设备的总功率,运行时间是指UPS系统需要提供电力保障的时间,电池电压是指蓄电池的额定电压。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需要的蓄电池容量。
例如,如果负载功率为500W,运行时间为2小时,电池电压为12V,那么蓄电池容量为(500 × 2)/ 12 = 83.33 Ah。
这意味着在给定的负载下,需要一块容量为83.33 Ah的蓄电池来提供2小时的电力保障。
根据实际情况,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蓄电池。
首先,需要考虑负载的类型和特性。
不同的负载对电池的要求不同,例如,对于大功率负载,需要选择具有较高放电能力的蓄电池。
其次,需要考虑电池的寿命和可靠性。
一般来说,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较短,因此需要选择寿命较长、可靠性较高的蓄电池。
此外,还需要考虑蓄电池的充电时间和充电效率,以确保UPS系统在停电后能够迅速恢复供电。
在实际选择蓄电池时,可以参考一些常见的蓄电池类型,如铅酸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等。
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常用的蓄电池类型,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的特点,适用于一般的UPS系统。
而锂离子蓄电池则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等优点,适用于一些对体积和重量有要求的场合。
除了蓄电池容量外,还需要考虑UPS系统的额定功率。
额定功率是指UPS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功率,因此需要选择的蓄电池容量不能小于额定功率所需的最小容量,以确保UPS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选择合适的蓄电池对于UPS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蓄电池容量计算公式
蓄电池容量计算公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蓄电池是一种能够存储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电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交通工具以及各种能源系统中。
其容量是衡量蓄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计算蓄电池容量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蓄电池的性能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蓄电池进行使用。
蓄电池容量的计算公式是一个基本的物理公式,主要是根据蓄电池的电流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在电化学反应中,蓄电池的放电量与电流大小和放电时间成正比。
换句话说,电流越大,蓄电池的放电时间越短,反之亦然。
蓄电池容量通常用安时(Ah)来表示,即电池能够在一小时内提供的电流量。
计算蓄电池容量的公式如下:容量(Ah)= 电流(A)x 时间(h)容量为蓄电池的容量,单位为安时(Ah);电流为蓄电池的放电电流,单位为安培(A);时间为蓄电池的放电时间,单位为小时(h)。
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我们有一个蓄电池的放电电流为5安培(A),放电时间为2小时(h),那么它的容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这就意味着这个蓄电池在满足5安培的放电电流条件下可以提供10安时的电能。
除了上述的简单公式之外,更加精确的蓄电池容量计算还需要考虑蓄电池的放电曲线和内阻等因素。
蓄电池的内阻会影响电流的流动速度,从而影响蓄电池的容量。
如果需要更准确地计算蓄电池的容量,可以通过实验测量蓄电池的放电曲线和内阻值,然后进行计算。
在选择合适的蓄电池时,除了考虑容量之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电压、充放电特性、循环寿命等。
不同类型的蓄电池有不同的特性和适用场景,因此在选择蓄电池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
第二篇示例:蓄电池是一种可以蓄积电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系统、应急照明等。
蓄电池的容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代表了蓄电池可以储存的电能量大小,通常以安时(Ah)为单位进行表示。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蓄电池的使用需求来计算其容量,以确保其可以满足相应的电能需求。
蓄电池容量计算公式
蓄电池容量计算公式
蓄电池容量的计算公式有多种,以下提供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1.蓄电池容量=自给天数×日平均负载×最大放电深度。
例如在设计蓄电池可以在阴天提供制冷/制热
所需要的功率时,取自给天数2天,日平均负载38AH,最大放电深度以80%计算,得到蓄电池容量为95AH。
2.蓄电池容量=负载功率×日工作时间×(存贮天数+1)÷放电深度÷系统电压。
其中,蓄电池容量单位
为Ah,负载功率单位为W,日工作时间单位为h,存贮天数单位为d,放电深度一般取0.7左右,系统电压单位为V。
例如,在蓄电池充满的情况下,若在阴雨天可连续正常工作6天,负载日耗电量为7.5Ah,则需要的蓄电池容量为7.5×10×7÷0.7÷12=63Ah。
以上计算公式仅供参考,具体计算方式可能因蓄电池类型和应用场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蓄电池的放电率、温度等因素对容量的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
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计算结果。
UPS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及举例
1.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蓄电池的容量必须是以所定的电压、所定的时间可向负载提供的容量。
以下就容量计算方法进行说明:1、计算容量的必要条件A、放电电流有必要明确放电过程中负载电流的增减变化和其随时间变化情况。
B、放电时间可预期的负载的最大时间。
C、最低蓄电池温度预先推定蓄电池放置场所的温度条件,决定蓄电池温度最低值。
一般设置在室内时为50C,设置在特别寒冷地区室内时为-50C。
用空调保证室内温度时按实际温度作为最低温度。
D、允许的最低电压单格允许的最低电压(V/单格)=(负载所允许的最低电压+导线的电压损失)/串联格数2、容量的计算公式C= 1*[K1I1+K2(I2-I1)、、、、、、、KN(IN-IN-1)]/LC:250C的额定放电率换算容量(AH)、、、、、、UXL电池是10HR容量。
L:对因维护系数、使用年数、使用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容量变化而使用的修正值。
一般L值采用0.8。
K:由放电时间T、电池的最低使用温度、允许的最低电压而决定的容量换算时间。
I:放电电流下标1、2、、、、N:按放电电流变化顺序依次加给T、K、I3、容量的计算举例A、放电电流 140A(一定)B、放电时间 30分C、最低蓄电池温度 -550CD、允许的最低电压 1.6V/单格按上述条件,得出K=1.1C= 1 X1.1X140=192(AH/10HR)/0.8所以,可使用UXL220-2。
注:上述例子是针对放电电流一定的简单的负载类型电池容量的计算。
其他负载类型的计算请参考日本蓄电池工业标准[SBA6001]。
2.关于UPS容量的计算举例计算机设备应该加装不间断电源保护,其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在市电中断时重要用电设备有干净纯洁的电源使用;二是在市电没有中断时,但是电源有杂波干扰,电压忽高忽低,频率变化频繁而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如果经过UPS,其有稳压稳频的作用,电源干净可靠。
UPS的配置先要考虑哪些重要用电设备要做电源保护,从而计算出其负载;如PC机一般其容量为250W,计算机常用的服务器为700W,如果以PC机作为服务器一般以300W计算,HUB交换机为100W,(注意:计算容量时只能以最大负荷计算)例如:一个计算机机房有4台PC机,一台服务器,一个网络交换机需要进行2小时电源保护,计算如下:1)总负载计算4台PC机250W X 4 = 1000W1台服务器700W X 1 = 700W1台网络交换机100W X 1 =100W以上合计:1800W2)UPS容量计算在线式UPS一般功率因数为0.8,1800W÷0.8=2250VA,考虑UPS 容量的冗余,一般以20%到30%(因为UPS的最佳工作状态就是负载70%到80%);所以设计推荐UPS容量应该为2250VA X 1.3 = 2925VA,从而可以得出选用3000VA的UPS3)品牌的选择在线式UPS当今市场上比较常用的知名品牌有美国山特,因为APC 不是纯在线式UPS,所以我们推荐使用美国山特3000VA的UPS,型号为STK C3KS4)电池容量的计算美国山特3000VA型号为STK C3KS的UPS的功率因数为0.8(查资料可以得出),所以3000VA实际功率为3000VA X 0.8 = 2400W;美国山特3000VA型号为STK C3KS的UPS的电池直流电压为96V(查资料可以得出),根据W = U X I,所以I = W ÷ U =2400 ÷ 96 = 25A,计算得出电流为25A,延时1小时得用25AH的电池,现在需要延时2小时,即需要50AH的电池。
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
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蓄电池容量计算部分1、常用的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 (1)容量换算法(电压控制法)按事故状态下直流负荷消耗的安时值计算容量,并按事故放电末期或其他不利条件下校验直流母线电压水平。
(2)电流换算法(阶梯负荷法)按事故状态下直流的负荷电流和放电时间来计算容量。
该方法相对于电压控制法,考虑了大电流放电后负荷减小的情况下,电池具有恢复容量的特性,该算法不需在对电池容量进行电压校验。
2、采用容量换算法计算容量按持续放电负荷计算蓄电池容量,取电压系数Ku=,则计算的单个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为:V (4-1)蓄电池的计算容量:(4-2)式中 Cc —事故放电容量;Kcc —蓄电池容量系数; Krel —可靠系数,一般取对于阶梯型负荷,可采用分段计算法计算。
以东直门车站为例,各阶段负荷分I1=325.27A I2=293.45A I3=46.36A I4=13.64A m1= m2= m3=1h m4=2h80.1108220885.0=⨯=Ud ccsrel c K C K C =在4个不同阶段,任意一个时期的放电容量为:(4-3) 总的负荷容量为:(4-4)在计算分段ta 内,所需要的蓄电池容量计算值为:(4-5) 其中,容量系数Kcca 按计算分段的时间ta 决定。
通过查图 (GF 型蓄电池放电容量与放电时间的关系曲线),对应于事故时间4小时和放电终止电压,得出容量系数Kcc=。
分别计算n 个分段的蓄电池计算容量,然后按照其中最大者选择蓄电池,则蓄电池的容量为:(4-6) 放电电压水平的校验(1)持续放电电压水平的校验。
事故放电末期,电压将降到最低,校验是否符合要求的方法如下:事故放电期间蓄电池的放电系数(4-7) 式中,Cs —事故放电容量(Ah ),t —事故放电时间通过计算出来的K 值和对应的事故放电时间,可以通过蓄电池的冲击放电曲线,求出单只电池的电压,再乘以蓄电池只数,得到蓄电池整组电压,该电压值应大于198V 。
UPS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及举例
UPS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及举例1.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蓄电池的容量必须是以所定的电压、所定的时间可向负载提供的容量。
以下就容量计算方法进行说明:1、计算容量的必要条件A、放电电流有必要明确放电过程中负载电流的增减变化和其随时间变化情况。
B、放电时间可预期的负载的最大时间。
C、最低蓄电池温度预先推定蓄电池放置场所的温度条件,决定蓄电池温度最低值。
一般设置在室内时为50C,设置在特别寒冷地区室内时为-50C。
用空调保证室内温度时按实际温度作为最低温度。
D、允许的最低电压单格允许的最低电压(V/单格)=(负载所允许的最低电压+导线的电压损失)/串联格数2、容量的计算公式C= 1*[K1I1+K2(I2-I1)、、、、、、、KN(IN-IN-1)]/LC:250C的额定放电率换算容量(AH)、、、、、、UXL电池是10HR 容量。
L:对因维护系数、使用年数、使用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容量变化而使用的修正值。
一般L值采用0.8。
K:由放电时间T、电池的最低使用温度、允许的最低电压而决定的容量换算时间。
I:放电电流下标1、2、、、、N:按放电电流变化顺序依次加给T、K、I3、容量的计算举例A、放电电流 140A(一定)B、放电时间 30分C、最低蓄电池温度 -550CD、允许的最低电压 1.6V/单格按上述条件,得出K=1.1C= 1 X1.1X140=192(AH/10HR)/0.8所以,可使用UXL220-2。
注:上述例子是针对放电电流一定的简单的负载类型电池容量的计算。
其他负载类型的计算请参考日本蓄电池工业标准[SBA6001]。
********************************************************************* ******************************************************2.关于UPS容量的计算举例计算机设备应该加装不间断电源保护,其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在市电中断时重要用电设备有干净纯洁的电源使用;二是在市电没有中断时,但是电源有杂波干扰,电压忽高忽低,频率变化频繁而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如果经过UPS,其有稳压稳频的作用,电源干净可靠。
计算蓄电池容量的公式
计算蓄电池容量的公式
蓄电池容量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C=Q/V
其中,C表示电池的容量(单位为安时,Ah),Q表示电池所存储的
电荷量(单位为库仑,C),V表示电池的电压(单位为伏特,V)。
蓄电池的容量决定了其能够存储和释放的电能量大小。
蓄电池容量的
计算公式是根据电荷量和电压的关系得出的。
在计算蓄电池容量时,需要先确定电池的电荷量和电压。
电荷量(Q)可以根据电流(I)和时间(t)的乘积计算得出:
Q=I×t
其中,电流(I)的单位为安培(A),时间(t)的单位为秒(s)。
电压(V)是用来驱动电流的力量,可以在电池的外部直接测量得到。
一旦确定了电荷量和电压,则可以利用上面的公式计算蓄电池的容量。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计算蓄电池容量:
假设有一个蓄电池,电流为2安培,放电时间为5小时,电压为12
伏特。
首先计算电荷量:
Q=2A×5h=10Ah
然后计算蓄电池的容量:
C=Q/V=10Ah/12V≈0.833Ah
因此,该蓄电池的容量约为0.833安时。
需要注意的是,蓄电池的容量是一个相对的值,取决于特定的使用条件。
根据不同的放电速率和环境温度,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有所变化。
另外,蓄电池的容量也与其设计和制造有关。
不同类型和品牌的蓄电池可能具有不同的容量特性。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蓄电池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相关要求选择符合条件的蓄电池。
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
1.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蓄电池的容量必须是以所定的电压、所定的时间可向负载提供的容量。
以下就容量计算方法进行说明:1、计算容量的必要条件A、放电电流有必要明确放电过程中负载电流的增减变化和其随时间变化情况。
B、放电时间可预期的负载的最大时间。
C、最低蓄电池温度预先推定蓄电池放置场所的温度条件,决定蓄电池温度最低值。
一般设置在室内时为50C,设置在特别寒冷地区室内时为-50C。
用空调保证室内温度时按实际温度作为最低温度。
D、允许的最低电压单格允许的最低电压(V/单格)=(负载所允许的最低电压+导线的电压损失)/串联格数2、容量的计算公式C= 1*[K1I1+K2(I2-I1)、、、、、、、KN(IN-IN-1)]/LC:250C的额定放电率换算容量(AH)、、、、、、UXL电池是10HR容量。
L:对因维护系数、使用年数、使用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容量变化而使用的修正值。
一般L值采用0.8。
K:由放电时间T、电池的最低使用温度、允许的最低电压而决定的容量换算时间。
I:放电电流下标1、2、、、、N:按放电电流变化顺序依次加给T、K、I3、容量的计算举例A、放电电流 140A(一定)B、放电时间 30分C、最低蓄电池温度 -550CD、允许的最低电压 1.6V/单格按上述条件,得出K=1.1C= 1 X1.1X140=192(AH/10HR)/0.8所以,可使用UXL220-2。
注:上述例子是针对放电电流一定的简单的负载类型电池容量的计算。
其他负载类型的计算请参考日本蓄电池工业标准[SBA6001]。
2.关于UPS容量的计算举例计算机设备应该加装不间断电源保护,其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在市电中断时重要用电设备有干净纯洁的电源使用;二是在市电没有中断时,但是电源有杂波干扰,电压忽高忽低,频率变化频繁而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如果经过UPS,其有稳压稳频的作用,电源干净可靠。
UPS的配置先要考虑哪些重要用电设备要做电源保护,从而计算出其负载;如PC 机一般其容量为250W,计算机常用的服务器为700W,如果以PC机作为服务器一般以300W计算,HUB交换机为100W,(注意:计算容量时只能以最大负荷计算)例如:一个计算机机房有4台PC机,一台服务器,一个网络交换机需要进行2小时电源保护,计算如下:1)总负载计算4台PC机 250W X 4 = 1000W1台服务器 700W X 1 = 700W1台网络交换机 100W X 1 =100W以上合计:1800W2)UPS容量计算在线式UPS一般功率因数为0.8,1800W÷0.8=2250VA,考虑UPS容量的冗余,一般以20%到30%(因为UPS的最佳工作状态就是负载70%到80%);所以设计推荐UPS容量应该为2250VA X 1.3 = 2925VA,从而可以得出选用3000VA的UPS3)品牌的选择在线式UPS当今市场上比较常用的知名品牌有美国山特,因为APC不是纯在线式UPS,所以我们推荐使用美国山特3000VA的UPS,型号为STK C3KS4)电池容量的计算美国山特3000VA型号为STK C3KS的UPS的功率因数为0.8(查资料可以得出),所以3000VA实际功率为3000VA X 0.8 = 2400W;美国山特3000VA型号为STK C3KS 的UPS的电池直流电压为96V(查资料可以得出),根据W = U X I,所以I = W ÷ U =2400 ÷ 96 = 25A,计算得出电流为25A,延时1小时得用25AH的电池,现在需要延时2小时,即需要50AH的电池。
蓄电池容量计算公式
放电容量系数(η)表:
电池放电小时数(H)
1
2
3
46810≥20放电终止电压
(V)
≥
:`#f/D"b4x$Q/~,
放电容量系数
(η)
$v+s4O)z:W!q8p8vt——实际电池所在地最低环境温度值(广东按5℃考虑)
α——电池温度系数(1/℃),
当放电小时率≥10时,取α=;
:E2a K;G)J'Z7L Y当10>放电小时率≥1时,取α=;
(N8n-O$Q%Z9O5BMSCBSC 移动通信论坛
/x&`-[+a#R4[3z#u-m4U7DMSCBSC 移动通信论坛当放电小时率<1时,取α=;
蓄电池容量计算公式
蓄电池容量计算公式
Q≥KIT/η[1+α(t-25)]
式中:Q——蓄电池容量(AH);
K——安全系数,取;
I——负荷电流(A);
!U&P!;c9t:j3Y移动通信,通信工程师的家园,通信人才,求职招聘,网络优化,通信工程,出差住宿,通信企业黑名单T——放电小时数(H);
η——放电容量系数;
蓄电池和太阳能计算公式
太阳能系统中蓄电池和太阳能组件计算公式的建议推导公式一、蓄电池计算公式1.1、蓄电池计算公式蓄电池需要容量C = P*T*fV*fC*fL/UN/fE蓄电池标称容量Q(C10) = C/fM1.2、蓄电池计算公式说明1)负荷容量P:参照负载的实际容量,单位为瓦W。
2)放电时间(T):根据数据表中所给“蓄电池后备天数”折算为小时,T=蓄电池后备天数x 24h,如果项目为连续5天,则计为120小时;3)温度系数(fV):温度对蓄电池容量的影响,温度越高,蓄电池放电能力越强,温度降低,放电能力相应减弱。
一般正常情况下蓄电池取平均存储温度10℃,考虑蓄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容量修正系数:综合考虑其他因素,蓄电池温度系数fV取值1.1~1.2。
4)容量补偿系数(fC):在蓄电池长期连续运行的过程中,会由于频繁的化学反应而产生少量的气体,从而导致电解液失水,减小蓄电池容量,为了保证10年后蓄电池容量仍然能够满足系统运行要求,因此可选择fC取值1.1。
5)寿命折算系数(老化系数)(fL):本值为系统长期运行后的自然损耗,为保证10年后寿命终期放电能力,寿命系数一般选择1.0~1.1;6)最大放电深度(fE):一般考虑蓄电池80%的最佳放电深度,本次项目选择0.8;7)极板活化系数(fM):蓄电池标称容量按10小时放电率标称,低于10小时放电率时,放电容量小于标称容量,大于10小时放电率时,放电容量大于标称容量。
说明:活化系数fM就是蓄电池实际工作容量和标称容量的比率,蓄电池标称容量C10是在10小时放电时间下,2V蓄电池放电到规定电压1.8V时放出的Ah安时量,俗称C10容量。
针对不同放电时间、放电截止电压,厂家、不同规格的蓄电池极板活化系数不同;原则上,放电时间越长,放电截止电压选择应越高,以保证蓄电池组的使用性能。
一般放电时间大于100小时后,放电截止电压应设置为1.85V。
放电截止电压选择越高,对蓄电池保护越好。
蓄电池计算方法及公式
恒功率法蓄电池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蓄电池提供的功率等于后者稍大于负荷消耗功率(W负荷≤ W电池).在电池计算中,采用恒功率计算法,计算结果较为准确.一、关键参数1)先算出电池组提供的总功率:P W=P VA* PF / η2)每个cell需要提供的功率:P nc=P W /(N*n)3)根据P nc查表4)适当调节电池节数和组数来满足2)和3)的要求。
我们可以在厂家提供的V min下的恒功率放电参数表中,找出等于或者稍大于P nc的功率值,这一功率值所对应的型号即能够满足UPS系统的要求。
如果表中所列的功率值均小于P nc.可以通过多组电池并联的方式达到要求。
三、单进单出40~60KVA关键参数说明四、蓄电池配置恒功率法计算过程1、UPS容量60KVA,后备时间60分钟,电池采用,单体电池cell数N为2,单体电池电压12V,计算所需电池容量及数量。
第一步:P W = P VA * PF / η=60000×0.8÷0.97=49484。
54W第二步:单体电池电压为12V,故机器配置的每组电池数量n=720/12=60节P nc = P W /(N*n)49484。
54 ÷(6×60)=137.45W第三步:根据查表,选择100,系统后备时间大于60分钟。
KELONG 6-GFM-100蓄电池恒功率表第一步:P W = P VA * PF / η=40000×0。
8÷0。
97=32989。
7W第二步:单体电池电压为12V,故机器配置的每组电池数量n=720/12=60节P nc = P W /(N*n)32989.7 ÷(6×60)=91。
64W第三步:根据查表,选65,系统后备时间大于60分钟。
65蓄电池恒功率表。
浅谈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
浅谈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摘要:在工程中经常需要用到直流系统,直流系统最关键的设备是蓄电池,怎样合理的选择蓄电池的容量,做到既经济又可靠的服务于工程。
基于此,本文从蓄电池容量的选择方法等方面展开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直流系统;蓄电池;容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也在发展,工程中需用到蓄电池设备的项目比比皆是,例如电厂、变电站、建筑工程等。
在此背景之下,怎样合理选择蓄电池容量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介绍阶梯法和简化法两种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
1、阶梯法快速计算蓄电池容量依据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2014)附录C.2.3条。
例如公式C.2.3-9第三阶段计算容量公式,可将计算容量公式理解为三个矩形面积之和与可靠系数的乘积。
其中I1、I2、I3为第一、二、三阶段放电电流,Kc1、Kc2、Kc3分别为各计算阶段中全部放电时间对应的容量换算系数、各计算阶段中除第一阶段放电时间后的放电时间对应的容量换算系数、各计算阶段中除第一、二阶段放电时间后放电时间对应的容量换算系数。
各阶段面积的计算方法,将每一阶段分割为矩形,求出各矩形面积的代数和。
每个矩形的高为该阶段的电流;每个矩形的长为该阶段时间轴上的时间所对应的容量换算系数的倒数。
例如:某工程220直流系统蓄电池采用阀控铅酸蓄电池(胶体)(单体电压2V)放电终止电压1.87V。
各阶段放电电流如下表:①第一阶段容量计算方法:根据蓄电池类型和终止放电电压及附录C公式C.2.3-7,查规范DL/T5044-2014附录表C.3-5。
1min对应的容量换算系数为0.94。
按照面积法计算:②第二阶段容量计算方法:同理根据附录C公式C.2.3-8,查规范DL/T5044-2014附录表C.3-5。
29min、30min对应的容量换算系数分别为0.67、0.66。
按照面积法计算:③第三阶段容量计算方法:例如图1,同理根据附录C公式C.2.3-9及查规范DL/T5044-2014附录表C.3-5。
蓄电池容量系数
蓄电池容量系数蓄电池容量系数是衡量蓄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蓄电池能够储存和释放电能的能力,通常用比值表示。
蓄电池容量系数越高,代表蓄电池的容量越大,能够储存更多的电能。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介绍蓄电池容量系数的影响因素和应用。
一、蓄电池容量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蓄电池容量系数是指蓄电池实际容量与标称容量之间的比值。
通常使用单位为Ah/Ah(安时/安时)或mAh/mAh(毫安时/毫安时)。
蓄电池的标称容量通常由制造商在产品标签或说明书中标明,而实际容量则是通过测试获得。
计算蓄电池容量系数的方法很简单,只需用实际容量除以标称容量,再乘以100即可。
例如,某蓄电池的实际容量为100Ah,标称容量为120Ah,则该蓄电池的容量系数为100/120*100=83.3%。
1. 温度:蓄电池的容量系数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蓄电池在较高温度下容量系数会下降,而在较低温度下容量系数会上升。
这是因为温度会影响蓄电池内部化学反应的速率,从而影响电池的容量。
2. 充放电速率:蓄电池的容量系数也会受到充放电速率的影响。
当蓄电池在高速率下进行充放电时,其容量系数会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高速率的充放电会导致电池内部发生更多的化学反应,造成能量损失。
3. 循环次数:蓄电池的容量系数还会受到循环次数的影响。
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蓄电池的容量系数会逐渐下降。
这是因为蓄电池在循环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容量损失,导致实际容量减少。
三、蓄电池容量系数的应用蓄电池容量系数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用来评估蓄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并指导用户合理使用蓄电池。
以下是蓄电池容量系数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 电动车领域:蓄电池容量系数可以用来评估电动车的续航能力。
一般来说,电动车的蓄电池容量系数越高,其续航里程就越长。
2. 太阳能储能系统:太阳能储能系统中使用的蓄电池容量系数可以用来评估系统的储能能力。
容量系数越高,系统的储能能力就越强,可以提供更长时间的电力供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1 直流电源
直流系统额定电压采用DC 220V。
蓄电池容量按电气负荷2小时,通信负荷4小时,根据《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有关条文,每组蓄电池计算如下:
6.5.1.1 蓄电池个数选择
选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单体蓄电池的浮充电压取:Uf=2.23V (参照新规程6.1.2)
按正常浮充电运行时保证直流母线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05%计算(参照新规程6.1.1及3.2.2),选择每组蓄电池
n=1.05×220/2.23≈104 只(参照新规程B.1-1)
单体蓄电池均充电压:Uc=1.1×220/104≈2.34V
(参照新规程6.1.4及3.2.3第1条)
单体蓄电池放电末期终止电压:Um=0.875×220/104=1.85V(参照新规程6.1.3及3.2.4)(参照新规程B.1-2)
容量选择:(参照新规程B.2.3.2及表B2.1.2,阶梯计算法)
1)按第一阶段放电计算:(参照新规程表B.3-3,查容量换算系数)
t=1min,Kc=1.24
C C1=K K I1/ K C=1.4×148.64/1.24=119.9Ah
2)按第二阶段放电计算:
t1=120min,Kc1=0.344;t2=119min,Kc2=0.345(表B.3-3,无119min参数,采用插值法计算容量换算系数)
C C2=K K [I1/ K C1+(I2-I1)/ K C2]
=1.4×[148.64/0.344+(121.36-148.64)/0.345]=494.23Ah
3)按第三阶段放电计算:
t1=240min,Kc1=0.214;t2=239min,Kc2=0.215;t3=119min,Kc3=0.345
C C2=K K [I1/ K C1+(I2-I1)/ K C2+(I3-I2)/ K C3]
=1.4×[148.64/0.214+(121.36-148.64)/0.215+(10.91-121.36)/0.345]=346.6Ah 4)随机负荷
C R=I R/K CR=4.55/1.34=3.4Ah
叠加后可得C=494.23+3.4=497.63Ah
按标称容量,蓄电池容量选择500Ah。
6.5.1.3 充电装置选择:(参照新规程附录C)
1、满足浮充电要求:充电装置额定电流Ir =0.01×50+80.45=80.95A
2、满足初充电要求:充电装置额定电流Ir =1.1×50=55A
3、满足均衡充电要求:充电装置额定电流Ir =1.1×50+80.45=135.45A
4、装置输出电压:Ur=104×2.4=249.6V
单个模块额定电流:Im=40A(参照新规程表C.1.3,选择40A,并应满足C2.2条要求)
基本模块数量n1=135.45/40≈3.4个
每组高频开关充电模块:5个(220kV参照新规程C2.1.1,500kV参照
C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