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诗律习题集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古汉语常识——律诗精选教学PPT课件 通用

古汉语常识——律诗精选教学PPT课件 通用


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 卧室的 窗户整 天都是 密闭着 ,他们 认为屋 内太阴 暗,看 见外面 灿烂的 阳光, 觉得十 分羡慕 。兄弟 俩就商 量说:“ 我们可 以一起 把外面 的阳光 扫一点 进来。 ”于是 ,兄弟 两人拿 着扫帚 和畚箕 ,到阳 台上去 扫阳光 。等到 他们把 畚箕搬 到房间 里的时 候,里 面的阳 光就没 有了。 这样一 而再再 而三地 扫了许 多次, 屋内还 是一点 阳光都 没有。 正在厨 房忙碌 的妈妈 看见他 们奇怪 的举动 ,问道 :“你们 在做什 么?” 他们回 答说:“ 房间太 暗了, 我们要 扫点阳 光进来 。”妈妈 笑道: “只要 把窗户 打开, 阳光自 然会进 来,何 必去扫 呢?” 秘诀3: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 就能驱 散失败 的阴暗 。 ▲一只蜘蛛和三个人▲
第二个字的平仄必须相
同。
近体诗的平仄可根据“对”、“粘”的规 律来掌握。

律 诗 平 仄
五言律诗格式:
对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粘粘
(丙)平平—平—仄仄 对
(丁)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诗格式: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音韵声律—古代诗律(古代汉语课件)

音韵声律—古代诗律(古代汉语课件)
1)活用
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王维《从岐王夜宴》)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岑参《登总持阁》) 子能渠细石,吾亦沼清泉。(杜甫《移居东屯茅屋》 效果:促成平仄对仗 使诗句内涵丰富意境生动
2)错位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王维《春日上方即事》) 春山映柳色,夕鸟藏梨花。 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杜甫《遣意》) 小树花传香——效果:促成平仄对仗 使诗句典雅别致
六字句:相当于七言律句的上六字。
平平·仄仄平平——断肠片片飞红。(辛弃疾《祝英台近》) 仄仄·平平仄仄——准拟佳期又误。(辛弃疾《摸鱼儿》)
特有句式:
仄仄·仄平平仄(第五字必平) ——我欲乘风归去。(苏轼《水调歌头》)
仄平·平仄平仄(四、六字仄,第五字必平) ——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3)格律诗怎样讲究平仄 四种基本句式:
甲:平平﹣ 乙:仄仄﹣ 丙:仄仄﹣ 丁: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粘”、“对”规则:
仄仄﹣平平﹣仄→出句


平平﹣仄仄﹣平→对句

平平﹣平﹣仄仄→出句


仄仄﹣仄﹣平平→对句
对:一联中出句与对句的平仄要相反(双数字与句尾严格)。否则叫“失对”。 粘: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须相同。否则叫“失粘”。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词林正韵》第四部上去通押)
都用入声韵:念奴娇、兰陵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 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 发。羽扇纶巾,谈笑间,狂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林正韵》第十八部。壁,锡韵定的要求 ➢ 如遇到上下两句字数相同,就可以对仗。一般如上下

王力古汉习题集

王力古汉习题集

王力《古代漢語》習題集古代漢語, 王力王力《古代漢語》習題集第一單元漢字一、結合字義,說明下列各字屬於“六書”中的哪一書:休亦本采苗文姓雨目責考其婆姚豆章州甘朱權二、指出下列形聲字的字義,並分析形符聲符的位置關係:旗逃裳膏匣哀衷翼病架杉在徒被晏街三、說明下列各組字之間是什麼關係:暖、煖;從、從;備、備;舍、捨;赴、訃;禮、禮;糧、糧;淚、淚;疲、罷;伸、信;反、返;說、悅;雲、雲;拿、拏;矢、屎;慚、慙;強、彊;淼、渺;知、智;要、腰;四、名詞解釋:1、甲骨文;2、小篆;3、會意字4、異體字5、金文6、部首五、試述《說文解字》一書的作者、成書時代、該書性質以及釋字體例。

六、簡化漢字的方法有那些?分析下列各組繁簡字用法上的異同。

1、發、發、髮;2、饑、飢、饑;3、鐘、鍾;4、醜、醜;5、後、後;6、餘、餘;第二單元詞匯一、什麼是詞的本義和引申義?怎樣辨別詞的本義?二、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並指出是單音詞還是複音詞?1、消息盈虛,終則有始。

(《莊子•秋水》)2、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易經•革卦》)3、吾聞國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

(《左傳•桓公二年》)4、布帛尋常,庸人不釋。

(《五蠹》)5、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杜甫《兵車行》)三、指出下列各句加點號的複音詞是哪類單純詞或複合詞。

1、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也。

(《岳陽樓記》)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師表》)3、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孔雀東南飛》)4、秦人開關而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

(《過秦論上》)5、秦國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

(《韓非子•初見秦》)6、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鴻門宴》)四、解釋下列各句加點號的詞的意義,並說明它們古今詞義有和變化。

1、項羽乃疑範增與汗有私,稍奪之權。

(《史記•項羽本紀》)2、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從而後》)3、不恨我不見石崇,恨石崇不見我!(《洛陽伽藍記•王子坊》)4、唐氏有棄地,貨而不售。

古代汉语教学PPT05诗律

古代汉语教学PPT05诗律

对仗
从词的角度看对仗: 工对:同一门类的名词相对仗。 前 人 将 名 词 分 为 16 个 门 类 : 天 文 ( 日 月 风 云…)、地理(山川湖海…)、人事(道德才情…)、 人伦(父子夫妻 … )、形体(身心手足 …) 、时令 (年节朝夕 … )、宫室(楼台门户 … )、器物(琴 棋刀剑 … )、金石(金玉铁石 … )、衣饰(衣冠钗 环…)、饮食(茶羹酒饭…)、文具(纸墨笔砚…)、 文学(诗赋书画 … )、草木(花草树木 … )、动物 (鸟兽虫鱼…)、方位(里外前后…)。 如:禾黍青山外,桑麻绿水边。
A本句拗,对句救: a 大拗:“平仄脚”的句子,倒数第二个 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 b 小拗:“平仄脚”的句子,倒数第三个 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 “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大 拗、小拗的“救”,都是将对句(“仄 平脚”的句子)到数第三个字改用平声 字。
B.本句拗,本句救: a.孤平拗:“仄平脚”的句子倒数第五个 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 “孤平拗”必救。孤平拗的“救”,是将 本句倒数第三个字改用平声字。 b.三仄拗:“仄仄脚”的句子倒数第三个 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 “三仄拗”一般要救。三仄拗的“救”, 是将本句倒数第二个字改用平声字。
近体诗的格律 —— 1、字句有定
五绝
绝句
七绝 近体诗 五律 律诗 七律
四句,分上、下两联
每联的第一 句称为“出 句“,第二 句称为“对 八句,分首、颔、颈、尾四联 句”。
“绝句”是“律诗”的一半(半首律诗)。
近体诗的格律 ——2、用韵严格
①一韵到底,不能“出韵”或“换 韵”。 ②韵脚固定,即“对句”的最后一个 字必须押韵。首句最后一个字可入韵 (平声字)也可不入韵(仄声字)。 ③一般押平声韵,即“对句”的最后 一个字一般是平声字。

8第八章诗律汇总课件

8第八章诗律汇总课件

平起式 首句不入韻
(首句平起仄收式)
五律- 平起平收式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 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 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乾后, 归飞体更轻。
平起式 首句入韻
(首句平起平收式)
七律- 仄起仄收式
詠怀古跡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仄起式 首句不入韻
(首句仄起仄收式)
聯與句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 -出句 金陵王气黯然收。 -对句 千寻铁锁沉江底, -出句 一片降幡出石头。 -对句 人世几回伤往事, -出句 山形依旧枕寒流。 -对句 今逢四海为家日, -出句 故垒萧萧芦荻秋。 -对句
首联(起联、破题) 颔联(次联、撼联) 颈联(腹联、警联) 尾联(结联、落句)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 麻苎衣衫鬓髪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 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 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山深更深处, 更字拗, 也应无计避征徭。 深字救。
注:这种拗救常用于律诗尾联的出句。
大拗與救-1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第四字拗,对句第三字救。 节奏点上的拗,称为大拗。
仄起平收式- 仄仄 平平仄仄平 - 平起平收式
仄起仄收式- 仄仄 平平平仄仄 - 平起仄收式
五律- 仄起仄收式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仄起式 首句不入韻

古代汉语通论诗律

古代汉语通论诗律

句式是: 甲a, 乙b , 甲a, 乙b , 乙B。 甲A。 乙B。 甲A。
杜审言·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2)仄起平收式 |||—— ——||— 太 乙 近 天 都,连 山 到 海 隅。 ———|| |||—— 白 云 回 望 合,青 霭 入 看 无。 ||——| ——||— 分 野 中 峰 变,阴 晴 众 壑 殊 ———|| |||—— 欲 投 人 处 宿,隔 水 问 樵 夫。
古诗是指汉魏六朝 这 一 历史 时 期的 诗 。
沈德潜的《古诗源》选的 就是从汉到隋的诗歌。
陶渊明(东晋)

从齐梁时代开始, 诗歌在形式上逐 渐发生了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由 于四声的发现而 在诗歌创作中开 始讲究平仄。
曹植(三国魏)
南朝梁沈约说:写诗应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 之中,轻重悉异,但自骚人以来,未睹此秘。张、蔡、 曹、王,曾无先觉;潘、陆、谢、颜,去之弥远。当人 们认识到四声后,便开始注意用四声的平仄创造诗歌的 音乐美。当时流行的永明体(南朝齐武帝的年号),特 点就是讲究声律。沈约和谢朓就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
南京秦淮河
齐梁时写文章也注意骈 偶,而且逐渐影响到诗 的创作。这种趋势发展 的结果,在唐初就形成 以讲究平仄、对仗为特 点的格律诗。在唐人看 来,这是一种新诗体, 所以称为近体诗。
谢灵运(东晋)
唐朝以后的诗分两种:一种叫近体诗,是讲 究平仄对仗的格律诗;一种叫古体诗,或者叫古 风,是不讲究平仄对仗的。近体诗和古体诗是从 形式上划分的,而不是从时代划分的。
李白塑像
乙B 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五言第一字(七言 第三字)必须平,如果换成仄,全句便为(仄仄)仄平 仄仄平,除了韵脚,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犯孤平(犯 孤平只对乙B句而言)。犯了孤平可以救。

古代汉语第二册第13讲

古代汉语第二册第13讲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1)近体诗中有的地 方是可平可仄的。如王维《山居秋暝》中 的“竹”“莲”和苏轼《新城道中》的 “溪”字。(2)近体诗中有的地方平仄不能 随意变更,如违反了平仄格律就叫“拗” ( ào )。但“拗”了以后可以“救”。苏 轼《新城道中》的“自”和“沙”就是属 于拗救。能够拗救的诗句,仍然是合乎格 律的。 ◇三平调问题。(见教材) ◇犯孤平的问题。(见教材)
3、省略。 ①省略比喻句中的“如”“同”等。例如: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塘泻绿油。(白居易《答客问杭 州》)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省略副词后面的动词。例如: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杜甫《客亭》) ③省略动词谓语,只剩下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例如: 春浪棹声急,夕阳花影残。(自居易《渡淮》)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七、布置作业 1.课外深入学习已学篇目,并延伸阅读教材 中所选唐宋古体诗。 2.结合诗律常识,大体了解教材所选唐宋古 体诗作品之押韵情况。


4、紧缩。 所说的“紧缩”,指的是近体诗中的诗句可以看作 是由一个复句(两个分句)紧缩而成的,用来表 示分句间关系的连词在句中都没有出现,但我们 在理解时可以把它们加上去。例如; 国破(但)山河在,城春(故)草木深。(因)感 时(而)花溅泪,(因)恨别(而)鸟惊心。 (杜甫《春望》) (因)潮平(故)雨岸阔,(因)风正(故)一帆 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五、对仗
◆近体诗的另一特点是讲究对仗。律诗的四联各有 自己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 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一般在中间两联用对仗。 ◆近体诗中特有的对仗。 ①借对。 ◇这是利用一字多义的现象以构成对仗。一个字有 甲、乙、丙等多种意义,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 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与另一字相对。例如: 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杜审言《秋夜宴临津 郑明府宅》)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 日》)

古代汉语(诗律)课件

古代汉语(诗律)课件

学习交流PPT
6
二、 近体诗的格律
(二)押韵
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之外,偶数句一定要押韵, 且须一韵到底。
●近体诗押韵的两条规定: 其一,一般押平声韵,极少数押仄声韵(限于五绝)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灭”、“雪”二字均为入声屑韵)
王维《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仄声(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但五律B类句式的第一字、七律B
类的第三字却不能通用 学。习(交流为PP什T 么?)
13
2. 平仄格式
(1) 五律的平仄格式(共四种)
(详见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四册,第1524-1525页)
●王维《山居秋暝》(五言b类,平起仄收式,首句不入韵) 空山新雨后,平平平仄仄 天气晚来秋。仄仄仄平平
(一)诗歌形式的发展
唐以前的诗歌:形式பைடு நூலகம்自由,字数、句式、 平仄都不固定。
《诗经》:四言为主
《楚辞》(过渡阶段):保留四言,出现 五、六、七言,句式混杂为主
汉魏六朝:四言诗很少,五言、七言的诗 走向成熟,初期不讲究平仄;
南朝齐梁时期:沈约等人发现“四声”, 加上骈俪之风的陶冶,文人逐渐有意识地讲究 声律(平仄)的配合,后人称之为“永明体”。
出一些“拗句”。
●拗救
拗,指不依照一般平仄的句子。救,指对“拗”句采取 的
补救办法。因此,所谓“拗救”,就是一个句子中该用平
声的地方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 把
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
学习交流PPT
18
(四)近体诗的变格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是关于初学写作律诗者的一个口诀。意思 是说:在七律中,每句第一、三、五字的平仄 可以不拘,而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则是固定 的。如果是五律,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 明”。

王力古汉语习题集

王力古汉语习题集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第一单元汉字一、结合字义,说明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书:休亦本采苗文姓雨目责考其婆姚豆章州甘朱权二、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字义,并分析形符声符的位置关系:旗逃裳膏匣哀衷翼病架杉在徒被晏街三、说明下列各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暖、煖;从、从;备、备;舍、舍;赴、讣;礼、礼;粮、粮;泪、泪;疲、罢;伸、信;反、返;说、悦;云、云;拿、拏;矢、屎;惭、慙;强、彊;淼、渺;知、智;要、腰;四、名词解释:1、甲骨文;2、小篆;3、会意字;4、异体字;5、金文;6、部首五、试述《说文解字》一书的作者、成书时代、该书性质以及释字体例。

六、简化汉字的方法有那些?分析下列各组繁简字用法上的异同。

1、发、发、发;2、饥、饥、饥;3、钟、锺;4、丑、丑;5、後、后;6、余、馀;第二单元词汇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怎样辨别词的本义?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指出是单音词还是复音词?1、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庄子?秋水》)2、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易经?革卦》)3、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

(《左传?桓公二年》)4、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五蠹》)5、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杜甫《兵车行》)三、指出下列各句加点号的复音词是哪类单纯词或复合词。

1、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岳阳楼记》)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3、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孔雀东南飞》)4、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上》)5、秦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

(《韩非子?初见秦》)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四、解释下列各句加点号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们古今词义有和变化。

1、项羽乃疑范增与汗有私,稍夺之权。

(《史记?项羽本纪》)2、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从而后》)3、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洛阳伽蓝记?王子坊》)4、唐氏有弃地,货而不售。

古代汉语学习,有关诗律的讲解

古代汉语学习,有关诗律的讲解

3.只押平聲韻

唐人作詩用韻,依據的是《切韻》的韻部。到了北 宋時,官方對《切韻》進行了修訂,修訂本分韻二 〇六部,改名《廣韻》。此後金人王文郁、南宋 江北 平水人劉淵都根據前人“同用”的規定對 《廣韻》韻部做過合併工作,王文郁《平水韻略》 一書合併爲一〇六部,劉淵《壬子新刊禮部韻略》 一書合併爲一〇七部。南宋以後的詩韻都是一〇六 部,由於源自《平水韻略》和《壬子新刊禮部韻 略》,故又稱作“平水韻”。“平水韻”雖然出現 在南宋,但反映了唐人押韻的實際情況。“平水韻” 包括平聲三十韻、上聲二十九韻、去聲三十韻、入 聲十七韻 。
近体诗律说略
我國最早的兩部詩歌總集是《詩經》和《楚
辭》。《詩經》以四言爲主,《楚辭》以六 言爲主。到了漢代,出現了五言和七言詩。 五言詩源自民謠,東漢末的《古詩十九首》 已是成熟的五言詩。最早的七言詩據說是漢 武帝在柏梁臺上宴飲群臣時的聯句,人各一 句,句句押韻,後人把這種詩體稱爲“柏梁 體”。現存最早最完整的柏梁體七言詩是三 國 魏 曹丕的《燕歌行》。
三大類。律詩指七律和五律,絕句指七絕和 五絕。排律又稱長律,是律詩的延長。排律 一般是五言的,七言的很少。
近体诗的句数、字数都有限定。其具体情 况如下:
五律——八句,每句五字,共40字。
七律——八句,每句七字,共56字。 五绝——四句,每句五字,共20字。 七绝——四句,每句七字,共28字。 排律——句数超过八句,每句字数为五字或

所謂“兩聯之間平仄相黏”,是指下聯出句
第一節拍的平仄要和上聯對句第一節拍的平 仄相同。在具體實踐中,也只要做到節拍的 第二字平仄相同就可以了,第一字的平仄一 般不論。不可理解爲下聯出句和上聯對句的 平仄字字相同。第一節拍以後的部分按照平 仄交替的原則處理。

诗律练习题及答案(合集5篇)

诗律练习题及答案(合集5篇)

诗律练习题及答案(合集5篇)第一篇:诗律练习题及答案詩律練習題一、寫出平水韻中的平聲韻部韻目和入聲韻部韻目。

上平聲入聲下平聲入聲一東一屋一先九屑二冬二沃二蕭三江三覺三肴四支四豪五微五歌六魚六麻七虞七陽十藥八齊八庚十一陌九佳九青十二錫十灰十蒸十一真四質十一尤十二文五物十二侵十四緝十三元六月十三覃十五合十四寒七曷十四鹽十六葉十五刪八黠十五鹹十七洽二、分析下面律詩的平仄,並用甲乙丙丁序號標出其所屬的基本句式。

如果有拗救,請指出來,同時請指出所押韻部。

1.蟬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答:①本以高難飽(仄仄平平仄),徒勞恨費聲(平平仄仄平)。

五更疏欲斷(仄平平仄仄),一樹碧無情(仄仄仄平平)。

薄宦梗猶泛(仄仄平平仄),故園蕪已平(仄平平仄平)。

煩君最相警(平平仄平仄),我亦舉家清(仄仄仄平平)。

②基本句式:甲乙丙丁甲乙丙丁③ A “薄宦梗猶泛(仄仄仄平仄)”一句,本應為“仄仄平平仄”,這裏第三字“梗”拗;“故園蕪已平(仄平平仄平)”一句,本應為“平平仄仄平”,這裏第一字“故”拗,以上兩句均靠“故園蕪已平”中的第三字“蕪”救。

B “煩君最相警(平平仄平仄)”一句,本應為“平平平仄仄”,這裏第三字“最”拗,第四字“相”救。

④所押韻部:下平八庚2.過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①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②基本句式:乙丁甲乙丙丁甲乙③第五句“惶恐灘頭說惶恐”:“說”拗“惶”救。

古汉课后习题(终审稿)

古汉课后习题(终审稿)

古汉课后习题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一解释下列名词:疏:古人给古书作注解时,除了解释古书原文(经)之外,还给前人的注作注解,这种经注兼释的注释就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

读为:古人注解古书常用的以本字说明假借字的训诂术语。

其特点是,既注音又释义。

读若:古人注释字、词的术语,主要作用是注音,有时也用来说明假借字。

衍文:校勘学术语,也叫“衍字”,简称“衍”,是指古籍因传抄、刻印等误加的文字。

句读:古人读书,常在句末一个字的旁边加个点或圆圈,叫做“句”;在句中停顿处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

两者合称句读。

正义:又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是一种经注兼释的注释。

义疏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出于思想统一和科举考试的需要,由官方以指定的注本为基础把经书的解说统一起来,这种新的注疏唐人称之为“正义”。

十三经注疏:宋代学者为了便于查阅,把儒家十三部经书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即《十三经注疏》。

这十三部经书的注疏包括:《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的一部古文选集,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等,依据文体分为十三类:论辨类、序跋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赞颂类、辞赋类、哀祭类。

古代汉语2诗律

古代汉语2诗律
利用普通话识别入声字
四、—ie(也)这个音节与b波、p坡、m摸 d得、t特、l勒、n讷相拼的字,都是入声字。 五、类推法:记住了某个字是入声字,以它为声符的字也都是入声字。如“百”是入声,那么“柏、帛、伯、怕”都是入声;“各”字是入声,则“格、路、閣、洛”都是入声。 六、排除法 ①-m(阴)- n(因) -ng(英)结尾的音节,例如: an(安)ang(昂)in(因)yang(央)都不可能是入声字; ②“资、此、思、而、为”音节没有入声字。
古代汉语课件2——诗律
第八章 诗 律 一、近体诗的分类 在“永明体”诗的基础上形成的讲究平仄与对仗的诗,就是近体诗,也叫做“格律诗”。格律诗发端于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形成于隋末唐初,成熟于唐代中期,成为我国诗体的正宗。
永明
是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儿子萧赜的年号,即公元483年至494年11年的时间。 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 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 五 律:每句五个字,全诗共八句。40 七 律:每句七个字,全诗共八句。56 五 绝:每句五个字,全诗共四句。20 七 绝:每句七个字,全诗共四句。28 排 律:超过八句的律诗。﹥40、56
3、省略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塘泻绿油。《答客问杭州》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春浪棹声急,夕阳花影残。(白居易《渡淮》) 4、紧缩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浦干潮未应,堤湿冻初销。(白居易《新春江次》)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学生讲义古代汉语与诗歌鉴赏部分

学生讲义古代汉语与诗歌鉴赏部分

学生讲义古代汉语与诗歌鉴赏部分古代汉语部分(4分,8道题)一、六书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1)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2)指事: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

如:上、下、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

3)会意: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挥”,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

如:逐、取、武、及、戒、朝、暮、牧等4)形声: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叫形符(或意符);另一部分大致地表音,叫声符。

如:江、河、杨、柳等。

5)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

如“難”本是鸟名,借用作“難易”的“難”。

6)转注: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即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

如:考、老。

注意前四书的造字法,后二书的用字法。

能用“六书”理论分析常见字,尤其是对形声字进行结构分析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的位置:(1)左形右声。

如:松、理、越。

(2)右形左声。

如雕、期、鸿、救。

(3)上形下声。

如茅、空、简。

(4)下形上声。

如基、裳、姿。

(5)外形内声。

如园、闾、街。

(6)内形外声。

如辩、闻、雠。

形符和声符位置有反常的情况:如“视、祁、锦、钦、冯、和、蚀”是右形左声,“钊、到”是左形右声,“闷、问”是内形外声,“闺、阁”是外形内声,“孟”是上形下声,“笃、筑、竺”是下形上声。

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1)形符偏于一隅:修、倏、腾、滕、裁、栽、颖、颍、佞、疆。

(2)声符偏于一隅:旗、施、徒、徙。

古汉复习资料(诗律的平仄及拗救)

古汉复习资料(诗律的平仄及拗救)

《诗律的平仄与拗救》专题 一、平仄的含义律诗最本质的特点是讲究平仄。

如果不讲究平仄,一首诗尽管是八句,也不能叫做律诗。

这里所讲的平仄,是就中古汉语的声调而言的。

中古汉语的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这四种声调就可以分为平仄两类。

“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声、去声和入声。

例如:广西民族大学。

二、怎样识别入声字广西籍的学生要是自己的母语是白话或平话的,就不难辨别中古的入声字,因为白话、平话均保留了中古的入声字。

只要用白话、平话读,发音短促,以[-p]、[-t]、[-k]收尾的字,一般是入声字。

例如:接、立、集、十、级;[-p]骨、发、笔、一、物;[-t]屋、竹、六、局、国。

[-k]1介绍几种分辨入声字的方法1、普通话的平声字(包括阴平、阳平)中凡带鼻音韵尾n、ng的字都是中古的平声字,而非入声字。

例如:南、宁。

2、普通话阳平调中,凡是不带鼻音韵尾n、ng而声母为b、d、g、z、zh、j的字,是中古的入声字;其他声母则有入声字,也有平声字。

例如:ba(拔)、da(答)、guo(国)、za (杂)、zha(扎)、jia(颊)等字。

3、üe韵的字(包括yue、jue、que、xue、nüe、Lüe等音节),除个别外(如“嗟jue1”、“瘸que2”“靴xue1”)都是古入声字。

例如:yue(约)、jue(绝)、que(却)、xue(学)、nüe(虐)、Lüe(掠)等字。

4、与下面这些音节同音的字,在普通话中不论念哪类声调,都是入声字:fa(发1乏2法3)、la(拉1邋2蜡4)、za (咂1杂2)、de(得2德2)、te(特4忒4)、le(乐4勒4)、ce(策4测4)、se(涩4色4)、bie(别2蹩2)、pie(瞥1撇2)、die(跌1叠2)、tie(贴1铁3)、nie(捏1聂4)、zhuo(桌1琢2)、chuo(绰1辍4)、shuo(说1朔4)、kuo (阔4括4)。

诗律(教学课件)

诗律(教学课件)
nue:虐疟谑。 Lue:略掠。 jue:噘撅决抉鴃诀玦掘桷崛角劂蕨厥橛蹶獗噱臄 谲鐍珏孓脚觉爵嚼爝绝蕝矍攫躩屩。
que:缺阙却怯确榷壳悫埆确阙鹊雀碏。 xue:薛穴学雪血削。
8、一字有两读,读音为开尾韵,语音读i或u 韵尾的,也是古入声字。例如:
读音为e,语音为ai的:色册摘宅翟窄择 塞。
读音为o,语音为ai的:白柏伯麦陌脉。 读音为o,语音为ao的:薄剥摸。 读音为uo,语音为ou:肉粥轴舳妯熟。 读音为u,语音为iu:六陆衄。 读音为ue,语音为ao:药疟钥嚼脚角削 学。
➢在“永明体”诗的基础上形成的讲究平仄
与对仗的诗,就是近体诗(格律诗)。
➢格律诗发端于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形成于
隋末唐初,成熟于唐代中期,成为我国诗 体的正宗。
永明体: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诗风。 又称新体诗。当时的音韵学家周颙发现并 创立以平上去入制韵的四声说,沈约等人 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的声、韵、 调的配合,提出了八病(平头、上尾、蜂 腰、鹤膝、大韵、小韵、正纽、旁纽)必 须避免之说。永明体,即以讲究四声、避 免八病、强调声韵格律为其主要特征 。
字(“爹”字除外) 5.韵母为ue(u读迂)的字都是入声字(“嗟”、“瘸”、
“靴”除外)。 6.fa音节的字都是入声字 7.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凡声符为入声字的,大部分也是入声
字。
否定法:
1.凡是有鼻音韵尾n和ng的字,不是入声字。 2.读zi、ci、si三个音节的字,不是入声字。 3.读uei音节的字,不是入声字。 4.读uai音节的字,不是入声字(少数除外, 如“率”字等。)
4、凡b、p、m、d、t、n、L七母跟韵母ie拼时,
无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只有「爹」
die字例外。例如: bie:鳖憋别蹩瘪别。 pie:撇瞥。 mie:灭蔑篾蔑蠛。 die:碟牒喋堞蹀谍鲽跌迭瓞昳垤耋绖咥叠。 tie:帖贴怗铁餮。 nie:捏陧聂镊臬闑镍涅蘖孽啮啮。 Lie:列冽烈裂洌猎躐捩劣。

诗律复习提纲

诗律复习提纲

诗律复习提纲古代汉语通论(十三)――诗律(上) 一、我国古典诗歌发展概况本课所讲的诗律是指自唐代以来的格律诗的声韵规则。

? 我国最早的诗歌是《诗经》《楚辞》。

《诗经》四言为主,《楚辞》六言为主,加“兮” 为七言。

? (1511 页,汉魏六朝诗,一般为古诗……) ? 汉代是辞赋的繁盛期。

汉乐府诗。

? 乐府――本是汉朝设置的官署名称,职责是收集民歌并为之配上乐谱。

? 后来配乐的歌词也叫做“乐府”。

如汉代《陌上桑》、《东门行》,南北朝《子夜歌》等。

? 后一些文人沿袭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题材写诗,这些诗虽未配乐,也称乐府。

如高适《燕歌行》、李贺《雁门太守行》等。

? 五言诗和七言诗是汉代产生的诗体。

汉魏六朝诗 ? (一)汉魏六朝诗的语言特点:(1512 页) ? 1、 ? 2、 ? 3、(二)汉魏六朝诗的句式:(1513 页) ? (三)汉魏六朝诗的用韵:(1515 页)? 永明,是齐武帝年号。

齐永明年间新体诗(永明体)产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新变。

(1511 页)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

二、古体诗和近体诗 ? 1、古体诗――凡是按照语音自然声律而作的诗,只要求押韵和句式大致整齐(四言、五言或七言,也有杂言)的诗歌叫古体诗。

? 2、近体诗:严格按格律要求写作的诗,叫近体诗(或今体诗)。

三、近体诗的用韵特点 ? 在句数?p押韵?p平仄和对仗四个方面都有许多讲究。

? 1、句数:是固定的,律诗是八句,绝句是四句。

长律,又称“排律”,以五言为常,一般限制在十二句,也有超出此数的。

排律是律诗的重复扩展,是律诗的变体。

? 2、用韵: ? 1520 页 ? 一般只押平声韵,? 用韵严格,一般一韵到底,不需邻韵通押。

如果首句入韵,往往借用邻韵作为首句的韵脚。

? 3、平仄: ? 1522 页 ? 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

? 4、对仗: ? 1522 页 ? 律诗首尾两联是散行的,中间两联规定用对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简答题1、唐王勃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的韵脚字为“秦”、“津”、“人”、“邻”、“巾”。

其中,“秦”、“人”、“邻”现在读起来为阳平声,而“津”、“巾”读起来为阴平声。

试说明一下原因。

答:这首诗的韵脚字阴平声和阳平字通押的原因是,现代汉语的阴平和阳平声,都是由中古时代的平声分化而来的。

中古平声字的分化是依据声母的清浊而分化的,其规律是:清声母字变为阴平字,浊声母字变为阳平字。

近体诗押韵依据的是中古时代的语音,那时平声调并没有分化,所以可以通押。

2、古书注解中常见注明“某通某”的情况,例如:《论贵粟书》:“急政暴虐,赋敛不时。

”“政”通“徵”。

《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

《荀子·天论》:“故错人而思天。

则失万物之情。

”“错”通“措”。

请说明上述各组字可以相互通假的原因。

答:所列例句中“政”通“徵”、“惠”通“慧”、“错”通“措”等通假字例,也叫做古音通假。

这种通假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用字的人只考虑了语音关系,而没有考虑形义的搭配,写了音同或音近的字。

所以某字和某字可以相通假的前提,是借字与本字的读音必须是相同或相近。

3、连绵词“匍匐”在古书中见到多种写法,例如:《战国策·秦策》:“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史记·苏泰列传》:“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

”《诗经·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左传·昭公十三年》:“司铎射怀锦,奉壶饮冰,以蒲伏焉。

”请说明这些连绵词书写用字比较自由的原因。

答:除了“匍匐”以外,其他连绵词同样也有用字比较自由的情况。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连绵词是两个音节合成的单纯词,两个音节合起来记录的只是一个词素,表示一个意义,不能拆开解释。

单个的字对连绵词只起标音的作用,因此,记录连绵词的用字一般都比较自由,所以在古书中可以见到多种写法。

4、给下面各首近体诗标上平仄:(可平可仄处加上记号)(1)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2)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3)李商隐《晚晴》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併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4)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平平仄仄平平仄)二十三年弃置身。

(仄仄平平仄仄平)怀旧空吟闻笛赋,(平仄平平平仄仄)到乡翻似烂柯人。

(仄平平仄仄平平)沉舟侧畔千帆过,(平平仄仄平平仄)病树前头万木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今日听君歌一曲,(平仄平平平仄仄)暂凭杯酒长精神。

(仄平平仄仄平平)(6)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平仄平平平仄仄)渚清沙白鸟飞回。

(仄平平仄仄平平)无边落木萧萧下,(平平仄仄平平仄)不尽长江滚滚来。

(仄仄平平仄仄平)万里悲秋常作客,(仄仄平平平仄仄)百年多病独登台。

(仄平平仄仄平平)艰难苦恨繁霜鬓,(平平仄仄平平仄)潦倒新停浊酒杯。

(平仄平平仄仄平)(7)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大,(仄平平仄仄平平)夕贬潮阳路八千。

(仄仄平平仄仄平)本为圣明除弊事,(仄仄仄平平仄仄)肯将衰朽惜残年。

(仄平平仄仄平平)云横秦岭家何在?(平平平仄平平仄)雪拥蓝关马不前。

(仄平平平仄仄平)知汝远来应有意,(平仄仄平平仄仄)好收吾骨瘴江边。

(仄平平仄仄平平)(8)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仄平仄仄仄平仄)但见群鸥日日来。

(仄仄平平仄仄平)花径不曾缘客扫,(平仄仄平平仄仄)蓬门今始为君开。

(平平平仄仄平平)盘飧市远无兼味,(平平仄仄平平仄)樽酒家贫只旧醅。

(平仄平平仄仄平)肯与邻翁相对饮,(仄仄平平平仄仄)隔篱呼取尽餘杯。

(仄平平仄仄平平)5、给下面各首诗标上平仄,并指出其中的拗救。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这首诗尾联出句的平仄格式本应为“平平平仄仄”,但“无为在歧路”实际为“平平仄平仄”,第三字拗,第四字救。

(2)杜甫《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首诗首联出句的平仄格式本应为“平平平仄仄”,但“凉风起天末”实际为“平平仄平仄”,第三字拗,第四字救。

又,颔联出句的平仄格式应为“仄仄平平仄”,现在第三字“几”当用平声处用了仄声,而在对句第三字用平声“秋”来救。

(3)苏轼《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平平平仄仄平平)吹断檐间积雨声。

(平仄平平仄仄平)岭上晴云披絮帽,(仄仄平平平仄仄)树头初日挂铜钲。

(仄平平仄仄平平)野桃含笑竹篱短,(仄平平仄仄平仄)溪柳自摇沙水清。

(平仄仄平平仄平)西崦人家应最乐,(平仄平平平仄仄)煮葵烧笋饷春耕。

(仄平平仄仄平平)这首诗颈联出句的平从格式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现在“野桃含笑竹篱短”“(仄平平仄仄平仄)”第五字“竹”当用平声处用了仄声,而在对句第五字用平声“沙”来救。

另外,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本当为“仄仄平平仄仄平”,而“溪柳自摇沙水清”第三字“自”为仄声,为避免犯“孤平”,也把本句的第五字改为平声,即用“沙”来救。

所以,“沙”为平声同时两救。

(4)杜甫《咏怀古迹》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平平仄仄仄平平)生长明妃尚有村。

(平仄平平仄仄平)一去紫台连朔漠,(仄仄仄平平仄仄)独留青冢向黄昏。

(仄平平仄仄平平)画图省识春风面,(仄平仄仄平平仄)环佩空归月夜魂。

(平仄平平仄仄平)千载琵琶作胡语,(平仄平平仄平仄)分明怨恨曲中论。

(平平仄仄仄平平)这首诗尾联出句的平仄格式本应为“仄仄平平平仄仄”,但“千载琵琶作胡语”实际为“平仄平平仄平仄”,第五字当用平声处用了仄声为拗,第六字本应为仄声处现在用平声“胡”救。

6、标出下列各诗的平仄,并分析它们的粘对情况。

(1)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平平平仄仄,平仄天平平)这首诗首联的对句头二字“属国”为“仄仄”,颔联出句的平仄也应该如此,但是“征蓬”二字却是“平平”。

这属于失粘。

(2)杜甫《咏怀古迹》之二摇落深知宋玉悲,(平仄平平仄仄平)风流儒雅亦吾师。

(平平仄仄仄平平)怅望千秋一洒泪,(仄仄平平仄仄仄)萧条异代不同时。

(平平仄仄仄平平)江山故宅空文藻,(平平仄认平平仄)云雨荒台岂梦思?(平仄平平仄仄平)最是楚宫俱泯灭,(仄仄仄平仄仄仄)舟人指点到今疑。

(平平仄仄仄平平)7、简要说明什么是词调、词牌、词谱,并说说词用韵的韵书是什么。

答:词调是写词时依据的乐谱。

词牌是词调的名称。

词谱是词调所包含内容的具体描写。

词人作词,用韵一如平水韵。

通常使用的韵书是清戈载编纂的《词林正韵》。

8、上古的韵部是根据什么材料归纳出来的?是怎样归纳的?答:对于上古韵部的研究,其材料是《诗经》入韵字、上古其他韵文入韵字和谐声系统。

其方法是系联法。

9、以“含,胡南切”为例,说明反切的意义。

答:反切是用两个汉字配合起来为另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

取反切上字的声母,作为被切字的声母,取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作为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二者相拼,就拼出了被切字的音。

以“含,胡南切”来说,取反切上宇“胡”的声母“h”,取反切下字“南”的韵母和声调“án”,一者相拼,就得出了被切字“含”的音“hán”。

10、今体诗格律中所谓“黏”、“对”指的是什么?答:所谓“黏”,是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上联对句是A型,则下联出句是a型;上联对句是B型,则下联出句是b型。

也就是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平黏平,仄黏仄,把两联黏联起来。

所谓“对”,是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出句是a型,则对句是B型;出句是b型,则对句是A型。

也就是在对句中,平仄完全是对立的。

11、从中古时期《广韵》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发生了一些变化。

请说明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zh ch sh”和“j q x”的来源答: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zh ch sh”,是从中古时期《广韵》中的“知彻澄”、“庄初崇生”、“章昌船书禅”三组音合流变化而来。

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j q x”,是从中古时期《广韵》有的“精清从心邪”、“见溪群晓匣”二组音中分化出来的。

六、名词解释1、阴声韵:音韵学术语。

凡韵母没有韵尾,或有韵尾而韵尾是元音的韵部,叫阴声韵。

如:侯部和歌部。

2、阳声韵:音韵学术语。

凡韵母以鼻辅音 -m、-n、ŋ收尾的韵部,叫做阳声韵。

如:东部和元部。

3、入声韵:音韵学术语。

凡韵母以塞音 -b、-d、-g收尾的韵部,叫做入声韵。

如:屋部和月部。

4、轻唇音:音韵学术语。

按发音部位而划分的声母的一类,即今“唇齿音”,发音时气流在唇齿间受阻而成音。

三十六字母中的轻唇音是“非敷奉微”。

5、重唇音:音韵学术语。

按发音部位而划分的声母的一类,即今“双唇音”,发音时气流在双唇间受阻而成音。

三十六字母中的重唇音是“帮滂並明”。

6、舌头音:音韵学术语。

按发音部位而划分的声母的一类,即今“舌尖中音”中的塞音和鼻音。

三十六字母中的舌头音是“端透定泥”。

7、舌上音:音韵学术语。

按发音部位而划分的声母的一类,即今“舌面前音”中的塞音和鼻音。

三十六字母中的舌上音是“知彻澄娘”。

8、《广韵》:中国现存的一部重要韵书。

全名《大宋重修广韵》,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彭年、丘雍等人奉诏根据前代《切韵》、《唐韵》等韵书修订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