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硬件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信息系统运行使用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运行使用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运行使用管理规定信息系统运行使用管理规定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加强对信息系统使用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的信息系统是公司内部使用的各类电子化办公设备、网络设备、应用软件等。

第三条信息中心是公司信息系统的管理部门,负责对全公司的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并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理。

二、信息系统使用规定第四条员工在使用信息系统时,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得进行违法活动,不得损害公司信息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五条员工在使用信息系统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

第六条员工在使用信息系统时,必须爱护设备,不得随意拆卸、更改设备配置,如有损坏或丢失,应按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并承担责任。

第七条员工在使用信息系统时,必须遵守公司的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公司机密和敏感信息,不得利用信息系统进行侵犯他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活动。

第八条员工在使用信息系统时,必须遵守公司的网络使用规定,不得进行网络攻击、病毒传播等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

第九条员工在使用信息系统时,必须遵守应用软件的使用规定,不得私自安装、复制、传播非授权的应用软件。

三、信息系统维护规定第十条信息中心负责对公司信息系统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信息中心应建立完善的备份机制,对重要数据和文件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十二条信息中心应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和异常情况,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第十三条信息中心应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和漏洞扫描,发现安全风险及时进行处理和报告。

四、违规处理第十四条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解除劳动合同等处理,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五、附则第十五条本规定未尽事宜,由公司领导和信息中心负责解释和处理。

第十六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一、本规定设计的网络范围及计算机系统包括: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内网)、医院办公及因特网(外网)、在网络或单机运行各信息系统及应用程序所使用的计算机、计算机外部设备(如打印机等)、网络设备等。

二、信息科作为医院网络的设计、建设、管理与维护部门,负责对医院网络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控制,并对医院网络上的信息进行检查和备案。

三、本条例认为,员工在被许可使用医院计算机系统时,该员工完全接受医院信息科对其计算机以及其附属设施上做的任何设置和策略限制,并完全接受本管理规定所制定的所有条款内容。

(一)硬件管理1、为便于信息科为各计算机用户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医院的计算机系统及相关的附属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网络设备等)的采购、使用、入网、报废等必须经过信息科审核同意。

2、为了有效地管理及应用医院的计算机,信息科对医院内的所有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进行登记注册,其中包含每台机器的型号、使用部门、使用人、用途等。

未经信息科允许,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计算机配置;严禁携带个人笔记本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私自使用医院网络上网。

3、医院计算机设备的资产管理权分属各个使用部门所有。

医院员工不得滥用计算机设备,使用者有义务对自己所使用的计算机设备负责;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损坏、丢失、被盗等情况,必须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及信息科。

4、医院计算机设备的故障原因由信息科负责确定,非信息科人员不得自行拆装、修理或增加计算机硬件设备。

5、员工在使用计算机中遇到了非正常使用情况或困难,应及时通知信息科人员确定故障原因,并主动说明故障现象,积极配合维修。

6、计算机设备经信息科维修人员确定需外出维修的,由信息科负责联系协议维修公司,维修后由信息科及使用部门确认,相关维修费用计入相应部门支出。

7、医院计算机机房是医院信息系统的神经中枢,非信息科允许禁止擅自进入。

(二)软件管理1、为便于信息科为各计算机软件用户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医院计算机软件的使用、采购、相关技术培训等须经信息科审核同意。

信息系统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管理办法信息系统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促进信息资源合理利用,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可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涉及信息系统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和组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系统等。

第三条信息系统管理应遵循合法、安全、便捷、高效的原则,确保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第四条信息系统管理的职责包括:制定信息系统管理规章制度、信息系统建设规划、信息安全策略等;组织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开展信息系统培训与技术支持等。

第二章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第五条信息系统的建设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和实施。

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第六条信息系统建设应明确责任分工,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开发等工作。

第七条信息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与升级,确保系统功能正常运行,及时修复漏洞和故障。

第三章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第八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包括技术防范与管理防范两方面。

第九条技术防范主要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措施,确保信息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第十条管理防范主要包括: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培训与演练,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等。

第四章信息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第十一条信息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应包括:备份与恢复、系统巡检与性能监测、问题排查与解决等工作。

第十二条信息系统的维护与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能力,依据规定的流程和方法进行操作,并及时记录和反馈运维情况。

第五章信息系统的培训与技术支持第十三条信息系统的培训与技术支持应针对使用人员的实际需求,开展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工作。

第十四条培训内容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使用技巧等。

第六章附件附件一、信息系统建设规划附件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附件三、信息系统维护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信息系统:指由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设备等组成的,用于信息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的一种系统。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保障公司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的安全性,促进信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信息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范和抵御信息系统遭受的各类威胁、风险和攻击,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的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打印设备等。

第三条定义1.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指公司内部所有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设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打印设备等。

2. 安全性:指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在遵守各类安全要求和控制措施下,不受威胁、风险和攻击的状态。

第四条责任分工1. 公司领导层负责制定并审批本制度。

2.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3. 各部门负责自身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的安全管理,并配合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

第二章安全管理要求第五条设备安装1.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采购前,须经过安全管理部门的审批,提供设备的性能参数、技术规格、安全性能等相关文件。

2.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的安装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的放置位置应在安全可控的区域,防止设备被非授权人员访问和操作。

第六条设备管理1. 公司内的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应进行统一的设备管理,包括设备资产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设备更新管理等。

2. 设备的资产管理应建立详细的台账,记录设备的型号、规格、序列号、使用人员等信息,定期进行盘点和核对。

3. 设备的维护管理应做到定期巡检、维护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报修。

4. 设备的更新管理应根据使用需求和技术更新,及时进行设备的升级和更换。

第七条网络安全1.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连接互联网时,必须采取合适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措施,保证网络的安全可靠。

2. 网络设备的管理密码必须定期更换,且不可使用弱密码,保证密码的安全性。

3. 网络设备的网络拓扑结构应进行规划和管理,防止出现不合理的网络连接和访问权限。

软 硬件 使用管理制度

软 硬件 使用管理制度

软硬件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软硬件设备的使用,提高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制定本软硬件使用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软硬件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旨在加强对软硬件设备的保护和管理,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第二章:软硬件设备管理1. 软硬件设备清单管理1.1 公司应建立软硬件设备清单,包括所有软硬件设备的型号、序列号、配置、领用日期等信息。

1.2 对于每台软硬件设备的启用、停用和报废等情况要及时更新清单。

2. 软硬件设备采购管理2.1 软硬件设备的采购应按照公司的采购管理规定进行,合理安排采购计划,确保采购的设备符合公司的需求和标准。

2.2 采购的软硬件设备应及时验收,确认数量、质量和配置是否与订单一致。

3. 软硬件设备领用管理3.1 领用软硬件设备的员工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领,领用前需填写领用申请并经管理部门审批。

3.2 领用软硬件设备的员工需签订领用协议,明确使用规定和责任。

3.3 领用软硬件设备的员工需妥善保管设备,防止遗失和损坏。

4. 软硬件设备使用管理4.1 员工在使用软硬件设备时需遵守公司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不得私自修改设置或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

4.2 员工需妥善保护软硬件设备的安全性,不得擅自将设备外借、转借给他人或擅自更换设备配置。

4.3 员工需定期对软硬件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避免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的情况。

第三章:软硬件设备维护管理1. 软硬件设备定期维护1.1 公司建立软硬件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体检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1.2 在维护过程中,需注意设备的安全性和数据的保护,避免维护过程中对设备的损坏或数据的丢失。

2. 软硬件设备故障处理2.1 员工在发现软硬件设备故障时需及时向信息技术部门报告,并按照部门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2.2 在故障处理过程中,需注意保护设备的安全和数据的完整性,避免因错误的处理方式导致数据丢失或设备受损。

信息系统运行使用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运行使用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运行使用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规范信息系统的使用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本信息系统的人员,包括员工、合作伙伴和外部用户。

二、信息系统的定义和范围本规定所指的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设备、数据库、应用程序等组成的用于处理、存储、传输和管理信息的系统。

三、系统运行管理(一)系统监控设立专门的监控机制,对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包括服务器性能、网络流量、应用程序运行情况等。

监控人员应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故障和异常情况。

(二)系统维护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包括硬件设备的检查、清洁和更换,软件的升级和补丁安装,数据库的备份和优化等。

维护工作应按照预定的计划和流程进行,并记录维护情况。

(三)故障处理当信息系统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启动故障处理流程。

相关人员应迅速定位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复。

对于重大故障,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攻关。

四、系统使用管理(一)用户账号管理1、用户账号的申请和审批应遵循严格的流程,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获得账号。

2、用户账号应设置合理的权限,遵循最小权限原则,即用户只能获得完成其工作任务所需的最低权限。

3、定期对用户账号进行审查,及时清理不再使用的账号和权限。

(二)操作规范1、用户在使用信息系统时,应遵循操作手册和相关规定,不得进行违规操作。

2、对于重要的操作,如数据删除、修改等,应进行二次确认,并记录操作日志。

3、禁止用户在信息系统中传播有害信息、恶意软件等。

(三)数据管理1、数据的录入应确保准确、完整、及时,遵循数据质量标准。

2、对重要数据应进行定期备份,并存储在安全的地方,防止数据丢失或泄露。

3、严格限制对敏感数据的访问,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查看和处理敏感数据。

五、安全管理(一)网络安全1、信息系统应部署有效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软件等。

信息化规章制度

信息化规章制度

信息化规章制度
为了规范和管理公司的信息化工作,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一、信息化设备管理。

1. 所有信息化设备必须经过公司指定的部门审核并登记,未经审核和登记的设备不得接入公司网络。

2. 信息化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由专业人员负责,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严禁私自擅自更改信息化设备的配置和设置,一经发现将受到严厉处罚。

二、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1. 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的信息安全政策,不得泄露公司机密信息。

2. 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公司的信息系统,未经授权的访问
行为将受到严厉处罚。

3. 定期对公司的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和漏洞修补,确保系统
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信息化数据管理。

1. 所有员工必须按照公司的规定对信息化数据进行备份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2. 禁止私自删除或篡改公司的信息化数据,一经发现将受到严
厉处罚。

3. 对于重要的信息化数据,必须进行加密和权限控制,防止数
据泄露和损坏。

四、信息化使用规范。

1. 员工在使用公司的信息化设备和系统时,必须遵守公司的相
关规定,不得进行违法和违规的操作。

2. 禁止在公司的信息化设备和系统上进行个人非工作相关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玩游戏、观看视频等。

3. 对于公司的信息化设备和系统,必须进行合理使用和节约用电,避免浪费资源。

以上规章制度,凡公司员工必须严格遵守,违反规定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同时,公司将定期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信息化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规定

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规定

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更好的实时控制并记录医疗器械经营各环节和质量管理全过程,提高医疗器械质量控制水平,制定本制度;二、依据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三十条;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计算机应用相关的项目、实施、培训等;四、内容一公司设置的硬件和网络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1.有支持系统正常运行的服务;2.有质量管理、采购、收货、验收、储存、养护、出库复核、销售、运输等岗位配备专用的终端设备;3.有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有固定接入互联网的方式和可靠的信息安全平台;4.有符合规范及公司管理实际需要的应用软件和相关数据库;5.有实现相关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信息传输和数据共享的局域网;二公司负责信息技术部门或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履行以下两个职责:职责信息管理一:1.负责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安装,测试及网络维护;2.负责系统数据库和数据备份;3.负责培训、指导相关岗位人员使用系统;4.负责系统程序的运行及维护管理;5.负责系统网络以及数据的安全管理;6.保证系统日志的完整性;7.负责建立系统硬件和软件管理档案;职责质量管理二:1.负责指导设定系统质量控制功能;2.负责系统工作权限的审核,并定期跟踪检查;3.监管各岗位人员严格按规定流程及要求操作系统;4.负责质量管理基础数据的审核,确认生效及锁定;5.负责经营业务数据修改申请的审核,符合规定要求的方可按程序修改;6.负责处理系统中涉及医疗器械质量的有关问题;三计算机系统对各类记录和数据的管理1.采购安全、可靠的方式存储、备份;2.按日备份数据;3.备份记录和数据的介质存放于安全场所,防止与服务器同时遭遇灾害造成损坏或丢失;4.记录和数据的保存时限,保存期限至少5年;四计算机系统应当将审核合格的供、销货单位及经营品种等信息录入系统,建立质量管理基础数据库并有效运用;1.质量管理基础数据包括:供应商、客户、经营品种,客户人员资质等相关内容;2.质量管理基础数据与对应的供、销货单位及供、销医疗器械的合法性、有效性相关联,与供、销货单位的经营范围相对应,由系统自动跟踪、识别与控制;3.系统对接近失效的质量管理基础数据进行提示、预警,提醒相关部门及岗位人员及时索要、更新相关资料;4.任何质量基础数据失效时,系统都自动锁定与该数据修改的业务功能,直至数据更新和生效后,相关功能方可恢复;5.质量管理基础数据是公司合法经营的基础保障,须由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对相关资料审核合格后确认和更新,更新时间由系统自动生成;6.其他岗位人员只能按规定的时限,查询、使用质量管理基础数据,不能修改数据的任何内容;五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医疗器械采购、到货、验收等方面的质量数据管理1.医疗器械采购订单中的质量管理基础数据应当依据数据库生成;系统对各供货单位的合法资质能够自动识别和审核;2.防止超出经营方式或经营范围的采购行为发生;3.采购订单确认后,系统自动生成采购记录;4.医疗器械到货时,系统应当支持收货人员查询采购记录,对照随货同行单票及实物确认相关信息后,方可收货;5.验收人员按规定进行医疗器械质量验收;6.对照医疗器械实物在系统建立的基础上录入医疗器械的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到货数量、验收合格数量、验收结果等内容;7.以上内容确认后系统自动生成验收记录;六计算机系统对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养护计划、近效期预警等方面质量基础数据管理1.系统应当按照医疗器械的管理数据及储存特性,自动提示相应储存库区;2.应当依据质量管理基础数据和养护制度,对库存医疗器械按期自动生成养护计划;3.提示养护人员对库存医疗器械进行有序、合理的养护;4.系统应当对库存医疗器械的有效期进行自动跟踪和控制;5.对具备近效期预警提示,超有效期自动锁定及停销等功能;七计算机系统对医疗器械销售、出库复核等方面质量基础数据的管理1.销售医疗器械时,系统应当依据质量管理数据及库存记录、采购合同生成销售订单;2.系统拒绝无质量管理基础数据或无有效库存数据支持的任何销售订单的生成;3.系统对各购货单位的法定资质能够自动识别并审核,防止超出经营方式或经营范围行为的发生;4.发货单确认后,自动生成销售记录;5.系统应当将确认后的销售数据输至仓储部门提示出库及复核;6.复核人员完成出库复核操作后,系统自动生成出库复核记录;八计算机系统对销后退回医疗器械应当具备以下功能:1.处理销售退回医疗器械时,能够调出原对应的销售、出库复核记录;2.对应的销售、出库复核记录与销后退回医疗器械实物信息一致的可收货、验收;3.依据原销售、出库复核记录数据以及验收情况,生成销后退回验收记录;4.退回医疗器械实物与原记录信息不符,或退回医疗器械数据超出原销售数量时,系统拒绝医疗器械退回操作;5.系统不支持对原始销售数量的任何更改;九计算机系统应当对经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有疑问的医疗器械进行控制;1.各岗位人员发现质量有疑问医疗器械时,按照本岗位操作权限实施锁定,并通知质量管理人员;2.被锁定的医疗器械由质量管理人员确认,不属于质量问题的,解除锁定;3.属于不合格医疗器械的,由系统生成不合格记录;4.系统对质量不合格医疗器械的及时处理过程,处理结果进行交流,并跟踪处理结果;十计算机培训的管理1.为了提高人员素质与计算机应用水平,要配合公司发展需要与具体工作,经常性地进行培训、检查和考核;2.计算机培训的内容1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相关知识;2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3业务流程;3.计算机培训的实施按照培训要求,组织相关部门与人员参加培训;十一系统权限分级管理1.系统权限按岗位分级管理,新增、变更、禁用及权限分配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执行;2.根据本公司组织结构实际情况,结合系统相关管理规范流程,将本公司信息系统权限进行按岗位分级管理;所有使用人员必须按岗位划分权限,禁止开放;3.为了方便管理与纠错,我公司系统管理员可以拥有修改系统的操作权限;4.系统管理员负责定期对权限分配及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相关材料进行存档、备案;十二公司应当严格按照本计算机系统管理制度和下列操作规程进行系统数据的录入、修改和保存,以保证各类记录的原始、真实、准确、安全和可追溯;。

信息化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信息化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信息化设备使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信息化硬件资源的管理,搞好信息化建设,保障公司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护企业信息化硬件资源,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信息化硬件资源的范围是:运行三、四级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设备、设施,包括服务器、磁盘机、磁带机、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等相关设备;客户端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等相关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相关设备。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第二章职责第四条自动化信息部负责制定信息化硬件资源的使用保管和运行维护的管理制度并进行监督、检查、考核。

第五条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信息化硬件资源设备的使用和保管,并指定专人落实相关的管理责任。

各部门负责保障本辖区内信息化硬件资源设备的运行环境、满足设备运行的温度、湿度、电源等要求,负责信息化设备的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满足设备防潮、防尘、防水、防雷的要求。

定期对信息化硬件资源设备进行清洁保养。

第六条自动化信息部负责信息化硬件资源的运行维护。

建立完善的维护体系、培训合格的维护和修理人员,满足各部门开展正常业务的需要。

第三章硬件资源管理第七条信息化硬件资源如:服务器、磁盘机、磁带机、交换机、路由器等都必须按照自动化信息部的要求建立本部门设备的管理台帐。

第八条每季度各部门要将信息化资源设备的变化情况及时上报自动化信息部。

确保公司信息化硬件资源状况与各部门的硬件资源管理台帐内容数据的一致。

第九条信息化硬件资源如:服务器、磁盘机、磁带机、交换机、路由器等都必须按照自动化信息部的要求粘贴设备标签,标签形势、格式、内容由自动化信息部统一规定。

标签内容、设备情况、台帐内容三者必须严格保持一致。

第十条信息化硬件资源如:服务器、磁盘机、磁带机、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标签,不得损毁和涂改。

第十一条信息化硬件资源的使用与维护执行相应的设备使用与维护规程,确保设备的完好,不得损坏和丢失。

第十二条重要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交换机、路由器等实行包机负责制,各部门必须明确负责人。

信息系统使用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使用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使用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加强信息系统的管理,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保障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使用信息系统的员工和部门。

二、信息系统的定义和范围本规定所指的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内部使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业务操作系统等各类软件和硬件设施。

三、信息系统使用的基本原则1、合法合规原则:使用者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定以及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得利用信息系统从事任何违法违规活动。

2、安全保密原则:使用者应妥善保管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不得泄露给他人。

同时,对在信息系统中获取的敏感信息和商业秘密应严格保密,不得随意传播。

3、资源合理利用原则:使用者应合理使用信息系统的资源,不得进行恶意占用、滥用或破坏。

4、责任明确原则:使用者对自己在信息系统中的操作行为负责,如因操作不当导致的系统故障、数据丢失等问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信息系统的账号管理1、账号申请:员工需要使用信息系统时,应向所在部门提出申请,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由信息系统管理部门统一开通账号。

2、账号权限: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应根据员工的工作需求,合理设置账号权限。

权限的变更需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

3、账号使用:员工应使用自己的账号登录信息系统,不得借用、盗用他人账号。

4、账号注销:员工离职或岗位调整时,所在部门应及时通知信息系统管理部门注销或调整其账号权限。

五、信息系统的使用规范1、操作规范:使用者应按照信息系统的操作指南和培训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系统设置和参数。

2、数据录入:使用者应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得录入虚假、错误或无效的数据。

3、数据查询:使用者应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数据查询,不得越权查询与自己工作无关的数据。

4、数据保存:使用者应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5、系统维护:使用者在发现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或异常时,应及时向信息系统管理部门报告,不得自行处理。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安全管理制度(4篇)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安全管理制度(4篇)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的安全管理,维护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保护信息资源的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管理。

第三条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软件等。

第四条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的管理是指对设备的采购、配置、使用、维修、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

第五条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章设备采购管理第六条设备采购应根据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需提出采购申请书,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七条设备采购需制定采购目录,明确设备的品牌、型号、配置要求等。

采购过程需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包括采购人员、供应商、价格、数量等。

第八条设备采购应优先选择官方授权的正规渠道购买,并保留相应的购买凭证和维修保修卡等。

第九条设备采购到达后,应按照规定的配置安装设备,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验证工作。

第十条新购设备应记录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名称、资产编号、网络地址、安装位置等。

设备信息需录入资产管理系统,并进行备份。

第十一条设备配置应根据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采用适当的配置方案。

对已有设备的配置变更需提出变更申请,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设备配置的变更需记录变更的具体内容、原因和处理结果,并及时更新设备信息。

第十三条设备配置需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配置符合安全要求和性能要求。

第四章设备使用管理第十四条设备使用应严格按照使用手册进行操作,禁止未经授权进行操作或篡改设备配置。

第十五条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加强设备状态的监控和日志的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问题。

第十六条设备使用需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更新工作,包括系统补丁的安装、病毒库的更新等。

第十七条设备使用需遵守安全规范,包括禁止在设备上安装非法软件、禁止从未知来源下载和安装软件等。

第五章设备维修管理第十八条设备维修需按照统一的维修流程进行,包括故障报修、维修申请、维修派工、维修记录等。

公司网络及硬件管理制度

公司网络及硬件管理制度

公司网络及硬件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网络及硬件资源的使用与管理,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防范信息安全风险。

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及员工,对于所有涉及网络及硬件资源的管理活动均应遵循本制度。

二、网络资源管理1. 网络访问权限:根据工作需要分配网络访问权限,严禁未经授权访问、使用或更改网络配置。

2. 网络安全:安装并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防火墙等安全措施,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

3. 数据保护:重要数据应进行备份,并存储于安全的位置,防止数据丢失或泄露。

4. 网络监控:实施网络监控系统,对网络流量、异常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三、硬件资源管理1. 资产登记:对所有硬件设备进行详细登记,包括型号、规格、购置日期、使用状态等信息。

2. 使用维护:定期对硬件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3. 报废更新:对于损坏或过时的硬件设备,应及时报废并按需更新替换。

4. 责任归属:明确每项硬件设备的责任人,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四、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网络及硬件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根据情节轻重进行警告、罚款或其他纪律处分。

2. 对于严重违反规定导致重大损失的个人或部门,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监督与执行1. 本制度由信息技术部门负责解释和监督执行。

2. 各部门及员工应积极配合信息技术部门的管理工作,共同维护网络及硬件资源的安全稳定。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变更,以最新发布的版本为准。

总结:通过上述制度的实施,公司可以有效地管理和保护网络及硬件资源,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降低因管理不善带来的安全风险。

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和业务需求。

信息系统设备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设备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设备管理规定第一条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保障企业信息系统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规范设备管理流程,提高设备利用和管理效率,特订立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内各级部门和各类信息系统设备的管理。

第二条定义1.信息系统设备: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在内的企业内部使用的各类设备。

2.管理责任人:指被指定负责信息系统设备管理的相关岗位人员。

3.设备管理员:指被委托负责实施日常设备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管理标准1.设备采购–设备采购需要经过信息部门提出采购需求,并获得企业法务部门的批准。

–采购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并具备相应的质量认证。

2.设备配备与标识–设备配备应依据需要合理规划,避开过度配备或不足。

–设备应标明唯一的设备标识,以便追踪和管理。

3.设备安装与布局–设备安装应符合设备生产厂商的建议,并遵守相关安全规范。

–设备布局应依据设备类型、功耗、散热和安全要求合理布置。

4.设备维护与保养–设备维护应定期进行,包括软件更新、硬件巡检等。

–设备保养包括清洁、防尘、防水、防强磁场等。

5.设备运维与监控–设备运维应由设备管理员负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备应安装安全监控软件或设备,适时发觉和解决设备故障和安全问题。

6.设备报废与处理–设备报废应符合企业相关规定,经过法务部门批准后进行处理。

–设备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包括设备分类、清理敏感数据等。

第四条考核标准1.设备管理责任人–依照规定履行设备管理职责,包括设备采购审批、配备与布局、维护与保养、运维与监控等。

–适时处理设备管理相关的问题和事件,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当进行。

2.设备管理员–依照规定完成设备管理工作,包括设备安装与布局、维护与保养、运维与监控等。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适时发觉并处理设备故障和安全问题。

3.设备配备与利用率–合理规划设备配备,确保充足企业内部各部门的需求。

–设备利用率应达到规定的标准,避开设备闲置或过度使用。

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保密设施设备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保密设施设备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保密设施设备管理规定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第五部分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保密设施设备管理制度一、信息系统、信息设备管理1.单位应当建立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使用保密管理责任制。

单位主要领导负责总责,分管保密工作的领导负责具体组织协调,保密工作机构和信息化工作机构具体负责管理工作;2.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按照存储、处理的信息是否涉及国家秘密,分为涉密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非涉密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实行分类管理。

集中存储、处理工作秘密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参照秘密级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管理;3.涉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维护应当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要求进行,选择具有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单位承担。

资质单位应当签订保密协议。

涉密信息系统的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涉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前应当经过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4.涉密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应当指派专人负责,严格设定用户权限,严格控制涉密信息输出和互联网及其它公共信息输入。

涉密信息系统的密级、主要业务应用等发生改变时,应当及时报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5.涉密信息设备应当统一采购、登记、标识、配备,并明确涉密信息设备的使用管理责任人。

涉密信息设备的使用和保管场所应当安全可靠;6.涉密信息设备使用人员、管理人员离职、离岗时,机关、单位应当收回其使用、管理的涉密信息设备,及时取消有关涉密信息设备的访问授权;7.携带信息设备外出,应当经过机关、单位批准和登记,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

信息设备维修和销毁,应当在本单位内部或保密部门指定的单位进行;8.涉密信息系统使用管理,严格禁止下列行为:1)将涉密信息系统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2)在非涉密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和传输秘密信息;3)在未经审批的涉密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和传输秘密信息;4)在低密级涉密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高密级信息;5)擅自改变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防护措施;9.信息设备使用管理,严格禁止下列行为:1)将涉密信息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2)使用非涉密信息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3)在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存储介质;4)使用低密级信息设备存储、处理高密级信息;5)在未采取技术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将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上的数据复制到涉密信息设备;6)在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共用打印机、扫描仪等信息设备;7)在涉密场所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配备或安装麦克风、摄像头等音频视频输入设备;8)使用具有无线互联功能或配备无线键盘、无线鼠标等无线外围装置的信息设备处理国家秘密;9)擅自卸载涉密计算机上的安全保密防护软件或设备;10)将涉密信息设备通过普通邮政或其他无保密措施的渠道邮寄、托运。

信息系统设备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设备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设备管理规定信息系统设备管理规定一、设备采购与验收1.根据业务需求,确定设备采购计划,包括设备类型、数量、规格等。

2.进行市场调研,对比价格、性能、质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3.签订采购合同,明确设备规格、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时间等条款。

4.收到设备后,进行外观检查、性能测试和验收,确保设备符合采购要求。

二、设备安装与调试1.根据设备说明书和设计要求,进行设备安装和线路连接。

2.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性能达标。

3.对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设备达到预期效果。

三、设备使用与维护1.制定设备使用手册,明确设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维护要求。

2.要求使用人员经过培训后才能操作设备,严格遵守使用手册规定。

3.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4.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防止问题扩大化。

四、设备故障处理1.建立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对故障进行及时响应和处理。

2.对故障进行分类和记录,建立故障处理档案库。

3.对常见故障进行预防性维护和修复,减少故障发生概率。

4.对故障处理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五、设备报废与更新1.制定设备报废标准,对老化、损坏、过时的设备进行报废处理。

2.对报废设备进行分类回收和环保处理,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及时更新设备,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4.对更新设备进行选型和采购,确保更新的设备符合业务需求和性能标准。

六、设备分类与标识1.对信息系统设备进行分类管理,按照类型、用途、重要性等因素进行分类。

2.对重要设备和关键部位进行标识和标注,明确使用和维护责任人。

3.对分类和标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标识清晰、准确无误。

七、设备台账与档案1.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类型、数量、规格等信息。

2.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使用、维护等信息。

3.对设备台账和档案进行定期更新和维护,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管理规定

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管理规定

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管理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管理规定为了保障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规范计算机使用行为,特订立以下管理规定:一、计算机使用权限1.1 计算机使用分级:依据不同岗位及工作需求,将用户分为一般用户、高级用户和管理员三个级别,分别对应不同的权限。

1.2 用户权限的取得、变更和回收应当由公司IT部门统一管理,离职用户应当适时撤销全部权限,并对离职用户的计算机进行必要的数据清理和安全掌控。

1.3 对于高级用户和管理员,应当实行双重认证(两步验证)及其他必要的安全措施。

管理员权限应当由高级管理层或IT部门领导授权,并加强审核及记录。

二、计算机使用管理2.1 计算机使用应当符合公司管理和保密规定,不得将公司的计算机和信息用于私人目的。

2.2 禁止擅自安装和删除软件、修改系统设置和注册表,除公司IT部门认可外,禁止通过未授权的方式输入软件、数据、代码,以及拆卸电脑硬件。

2.3 禁止在计算机上存储不良内容、涉嫌侵害学问产权、涉嫌泄露公司机密的信息、涉及色情、暴力、宗教等敏感内容的信息。

对于违反此项规定的用户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2.4 公司计算机必需进行定期的杀毒、电脑清理、磁盘清理,以确保其性能和安全。

IT部门可以对用户进行提前告知和预约检修,以避开不必要的影响和不良后果。

三、用户信息安全管理3.1 用户ID和密码应当保密,禁止向其他用户透露、转让、出借等行为。

3.2 计算机上的全部个人信息和敏感信息必需进行文件加密、备份,并保存在公司指定的存储设备中。

禁止使用移动式存储设备,在外接硬盘、U盘等设备上存储紧要信息。

3.3 公司计算机的网络连接应当由IT部门配置,禁止未经授权的无线局域网连接及远程访问。

用户应当认真阅读网络连接协议和使用规定,避开对系统造成影响和安全隐患。

四、违规惩罚4.1 对于违反计算机使用规定的用户,公司应当进行必要的惩罚,如警告、停止使用、追究法律责任等。

4.2 IT部门和管理层应当加强定期的检查和追踪,尽早发觉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适时实行措施排出隐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条硬件设备因老化、损耗及其他原因报废时,由信息部工作人员检测,填写《硬件报废单》并将信息记入档案。
第5章附则
第21条本制度由信息部制定,解释权、修改权归属信息部。
第22条本制度自总裁审批之日起实施,修改时亦同。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第13条禁止任何人更换硬件上的标签与硬件的部件,发现后将严厉惩处。
第4章硬件的保管、报修、维护
第14条用户部门需指派专人对硬件进行保管,没有指派专人的,视部门经理为保管人。
第15条硬件保管人因离职、调动等发生变化时,信息部工作人员要及时更新信息。
第16条硬件出现问题时,及时联系信息部人员,禁止私自修理、拆卸硬件。
信息系统硬件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硬件管理制度
制度名称
信息系统硬件管理制度受Biblioteka 状态文件编号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了保证企业信息系统的稳定,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硬件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信息部与各用户部门使用企业信息系统的相关人员。
第3条本制度所指的硬件是指计算机的可视部分及周边设备,包括打印机、扫描仪、存储器及网络设备等。
第2章硬件采购
第4条硬件设备的购买程序参照《硬件购买控制流程》。
第5条购回的硬件必须经由信息部人员检测,以确认其是否符合产品标准,若不符合,则由采购人员联系厂家退换。
第6条购买回的硬件需注意保存好其使用说明书、驱动程序及保修书。
第7条经检测完好的硬件由信息部人员统一贴上标签。
第8条所贴标签内容。
1.硬件名称、编号。
第17条信息部人员需对出现问题的硬件进行判断,若自己能处理则自己处理,若自己处理不好则联系厂商。
第18条修理或维护过的硬件由信息部修理或维护人员与保管人共同填写并保存《硬件维护记录表》,信息部人员须将此条信息记入《企业硬件管理档案》,并定期交信息部经理及运营总监审核。
第19条信息部人员需定期对硬件进行查错和重组,以确保其运行稳定。
2.硬件购买日期。
3.硬件使用部门、人员或保管人。
第9条信息部人员将标签上的内容统一记入《企业硬件管理档案》。
第3章硬件的使用
第10条企业的硬件设施由授权人员使用,未经授权人员一律不得使用。
第11条使用硬件时禁止在硬件周围抽烟、吃零食等,以防对硬件造成损伤。
第12条未经允许禁止移动硬件的位置,移动硬件时需得到信息部的批准并在信息部的监督下进行,否则造成的后果由当事人承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