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论高校学生如何防诈骗
大学生防诈骗措施范文(2篇)

大学生防诈骗措施范文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社会环境千变万化,青年大学生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学会自我保护。
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
2、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人的感情是主体与客体的交流,既是主观体验也是对外界的反映,本身应该包含合理的理智成分。
如果只凭感情用事、一味"跟着感觉走",往往容易上当受骗。
交友最基本的原则有两条:一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志同道合。
大学生防诈骗措施范文(2)大学生是诈骗犯的重点目标之一,因为他们往往缺乏经验和知识来辨别和应对各种诈骗手段。
为了帮助大学生提高识别诈骗手段和保护自己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大学生防诈骗措施的建议。
1.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大学和家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包括常见的诈骗手段、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等。
大学可以举办相关的安全教育讲座和活动,家庭也可以通过和大学生讨论和分享相关案例来提高他们的警惕性。
2. 警惕陌生人的电话和短信:大学生应当警惕来自陌生人的电话和短信,尤其是涉及个人信息、账户密码、银行卡等的内容。
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给陌生人,更不要相信陌生人提供的赚钱、投资理财等机会。
3. 谨慎使用社交媒体平台:大学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应保持谨慎,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好友,避免发布过多个人细节信息,避免敏感信息泄露给诈骗分子。
4. 警惕虚假招聘广告和兼职信息:一些诈骗分子会利用大学生找工作和兼职的需求,发布虚假的招聘广告或兼职信息。
大学生应当留意这些信息的真实性,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招聘信息,并警惕对方要求提供大量个人信息或交纳一定的费用等行为。
5. 留意假冒学校、银行等机构的信息:一些诈骗分子会利用假冒学校、银行等机构的名义,发送虚假的邮件、短信或电话要求大学生提供个人信息或输入账户密码。
大学生应当保持警惕,通过正规渠道核实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切勿轻易相信来自未知来源的联系。
大学生安全教育防诈骗论文

大学生安全教育防诈骗论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诈骗越来越猖獗,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威胁。
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他们的安全教育和防范意识的提高不仅关系到个人财产的安全,也关系到社会安全的稳定。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其防范网络诈骗的能力。
一、加强教育1.学校要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向这些年轻人普及各种形式的网络诈骗的防范知识。
2.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应对风险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提高防骗能力1.学校可以在每个学期开设一些与网络安全相关的课程,教育大学生如何识别骗局,并让他们在课上练习判断骗局的能力。
2.可以邀请专业人员向大学生讲解诈骗的种类和方法,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3.学校应该在校园内设置安全知识宣传牌、广告栏等,以及提供一系列相关读物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完善法制1.加强针对网络诈骗的法律制度建设,为受害者提供更周全的保护措施。
2.对于涉嫌诈骗的犯罪团伙,应该加大惩处力度,从根源上挫败不法分子的企图。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希望,他们需要充分的安全教育以及防范意识的提高来确保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只有全面加强安全教育和提高防骗能力,完善法制安全保障制度,才能有效地防范网络诈骗,保护大学生和整个社会的财产安全与稳定。
特殊应用场合一、线上教育平台增加条款:1.增加网络诈骗的实例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骗局。
2.强调线上支付安全的重要性,提供如何设置安全支付密码等具体建议。
3.设计网络诈骗风险评估测试,鼓励学生参与,增强警惕性。
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问题:学生可能存在对课程内容的疏漏,导致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不足。
•解决办法:设置定期的网络诈骗专题讲座,由专业人员深入浅出地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
二、校园电商平台增加条款:1.设立巡回讲座,邀请知名安全专家分享网络诈骗防范经验,引起学生的重视。
2.设置“安全投诉”平台,鼓励学生主动举报可疑活动,及时预警风险。
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策略的探讨

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策略的探讨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频繁地使用网络。
然而,网络诈骗也随之增加,给大学生的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带来了威胁。
因此,制定一些有效的网络诈骗防范策略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简单而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网络诈骗防范策略,以帮助大学生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并保护自己的财产和隐私。
网络诈骗防范策略1.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大学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识和警惕性。
可以通过开设网络安全课程、举办讲座和研讨会等方式来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组织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增加学生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度。
2. 增强密码安全意识大学生在使用各种网络平台时,应该意识到设置强密码的重要性。
密码应该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定期更换密码。
此外,不同的账号应该使用不同的密码,以防止一次密码泄露导致多个账号被攻击。
3. 谨慎对待网络信息4. 使用可靠的网络平台和软件大学生在进行网上购物或使用其他网络服务时,应选择可靠的网站和软件平台。
可以查看用户评价和评级,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和服务提供商。
此外,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补丁,以防止网络攻击利用已知的漏洞。
5. 注意公共Wi-Fi的安全性在使用公共Wi-Fi网络时,大学生应该注意网络安全风险。
避免在公共Wi-Fi下进行涉及个人隐私和财务信息的敏感操作,如网上银行等。
如果必须使用公共Wi-Fi,可以使用虚拟私人网络(VPN)来加密数据传输,提高安全性。
6. 及时更新防病毒软件安装并定期更新可靠的防病毒软件是保护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的重要措施。
防病毒软件可以及时检测和删除潜在的恶意软件,提供实时保护。
结论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策略的探讨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并采取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措施来保护个人财产和隐私。
通过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增强密码安全意识、谨慎对待网络信息、使用可靠的网络平台和软件、注意公共Wi-Fi的安全性以及及时更新防病毒软件,大学生可以有效地预防网络诈骗,确保自己的网络安全。
大学生防诈骗论文

大学生防诈骗论文如今,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诈骗日益猖獗。
大学生群体成为网络诈骗的重要目标。
本文将就如何防范网络诈骗给大学生提出一些建议。
一、了解网络诈骗手段众所周知,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熟悉这些手段有助于我们辨别真伪,增强安全意识。
1. 钓鱼网站:诈骗分子通过制作逼真的钓鱼网站来获取个人信息。
提醒大家在点击链接之前,仔细检查网站的域名,避免上当受骗。
2. 社交工程:诈骗者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冒充亲友,诱骗大学生提供财务援助。
对于任何经济援助的请求,一定要通过其他联系方式核实身份。
二、加强密码安全强密码是保护个人信息和账户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以下是一些建议:1. 不要使用容易猜测的密码,如生日、电话号码等。
2. 使用不同的密码来保护各个在线账户,以防一旦账户受到攻击,其他账户也会受到影响。
3. 定期更改密码,同时使用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组合。
三、警惕谨慎对待手机诈骗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诈骗也随之增加。
以下是一些建议:1. 不随意泄露个人手机号码,特别是在陌生网站或应用上。
2. 警惕来历不明的短信或电话,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
3. 不要相信陌生人通过手机平台提供的任何经济援助,一定要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四、提高安全防护意识除了理解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外,增强个人的安全防护意识也很重要。
1. 安装可信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及时更新系统和应用程序。
2. 将电脑和手机锁定或登出,避免其他人非法使用。
3. 注意在公共场所或使用公共网络时的上网行为,尽量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重要操作。
五、加强教育宣传大学作为知识的摇篮,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的教育宣传。
1. 在学校开设相关的课程,普及网络诈骗的知识和防范方法。
2. 制作宣传海报和小册子,在校园宣传栏、线上社交平台和学生宿舍宣传。
3. 举办网络诈骗防范讲座,邀请专家讲解实例和防范知识。
六、寻求帮助和报警如果大学生正遭受网络诈骗,应立即向相关部门和亲友寻求帮助。
大学生如何防止网络诈骗论文

大学生如何防止网络诈骗论文大学生如何防止网络诈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诈骗问题也日益严重。
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由于缺乏经验和安全意识,更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目标。
因此,大学生应该如何防止网络诈骗呢?本文将从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信息识别能力和保障个人隐私等角度进行探讨。
一、加强安全教育大学作为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安全教育也应成为必备的一项内容。
学校应加强网络安全知识的教育与普及,开设网络安全课程或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各类网络诈骗手段、骗术和防范措施。
通过相关课程的开设,可以增强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识和警惕性,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二、提高信息识别能力大学生作为数字时代的主力军,经常使用各类网络应用与平台,因此应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首先,要加强对垃圾邮件、钓鱼网站等网络诈骗手段的辨别能力,避免点击或输入个人信息。
其次,要慎重对待陌生人的网络请求和交流,以防被诱导进一步暴露个人信息。
最后,要及时更新并提升防病毒软件的能力,确保个人电脑或移动设备的安全防护。
三、保障个人隐私网络诈骗常常利用个人信息泄露等手段进行,因此保障个人隐私是预防网络诈骗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大学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避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尤其是姓名、学号、银行账号等敏感信息,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其次,要定期检查社交平台和网络应用的隐私设置,选择合理的隐私权限,限制陌生人的访问。
此外,要增强密码安全意识,使用复杂且不易被猜测的密码,定期更换密码,并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登录操作。
四、警惕电信诈骗电信诈骗是网络诈骗的一种常见形式,大学生要特别警惕。
首先,对于来电和短信要保持警惕,不随意相信来电号码或短信内容,以免被诱导进一步泄露信息。
其次,要提高警惕,正确认识到银行、公安机关等机构不会以电话、短信方式核实或索要个人信息。
最后,如果怀疑遇到电信诈骗,应及时报警,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五、加强家庭监护大学生尚未完全成熟和独立,家庭监护也是防范网络诈骗的关键环节。
大学生预防网络诈骗的对策研究论文

大学生预防网络诈骗的对策研究论文预防网络诈骗的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诈骗的案件也屡见不鲜。
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一代人,更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为了保护大学生群体的合法权益,本文将围绕预防网络诈骗展开研究,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预防网络诈骗,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的宣传。
大学生应该了解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和特点,及时掌握最新的防范知识,提高识别和应对网络诈骗的能力。
二、加强密码管理密码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密码管理习惯。
密码应该设置复杂,并定期更换,不同网站和账号应使用不同的密码。
此外,不要轻易将密码告诉他人,也不要在公共场所登录敏感账号。
三、警惕网络陌生人大学生在网络上应该保持警惕,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不给陌生人提供个人信息。
在社交媒体和交友网站上,应谨慎对待陌生人的说辞和要求。
四、加强网购安全网购成为了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但也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目标。
为了加强网购的安全,大学生应购买正规、有信誉的网店,尽量不在不熟悉的网店购物。
另外,支付时应选择安全的支付方式,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
五、加强手机使用安全手机成为了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工具,也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入口。
大学生应该下载正规的应用软件,避免下载破解版或来源不明的软件。
同时,保持手机系统的更新,及时修补漏洞,防止黑客攻击。
六、加强网络购彩防范网络购彩是网络诈骗的一种常见手段,大学生应该警惕投资理财、赌博等诈骗活动。
不要轻信所谓的高额回报,并时刻保持理性思维,切勿冲动行事。
七、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银行卡号等重要信息,需要妥善保护。
不要随意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不要泄露个人信息给他人,并加强对个人信息的安全管理。
八、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大学生应该加强法律意识,了解网络诈骗的相关法律法规,遇到问题及时报警,并配合警方的调查。
只有依法维权,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如何防止被电信网络诈骗

大学生如何防止被电信网络诈骗现代社会中,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中坚力量,更需要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如何有效地防止被电信网络诈骗的方法和策略。
一、提高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是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第一步。
大学生应该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的了解,学习掌握常见的诈骗手法和防范知识。
可以通过参加公安机关、学校或社区组织的讲座和活动,了解最新的诈骗案例和防范措施。
此外,当收到来自陌生号码的电话、短信或者电子邮件时,要保持警惕,不随意回复、泄露个人信息或者点击可疑的链接。
二、妥善保管个人信息电信网络诈骗往往以获取个人信息为基础展开,因此,大学生应该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
首先,不要随便在陌生的网站、APP或者社交平台上填写个人信息。
其次,不要随意将个人信息泄露给陌生人或者不信任的网友。
此外,注意保护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中的个人信息,在不使用的时候及时锁屏或者注销登录账号,避免信息被他人窃取。
三、警惕虚假信息和诈骗号码大学生在使用手机和电脑时,经常会接收到各种推销、诱导或者虚假的信息。
在面对这些信息时,应保持冷静,不要轻易相信和采取行动。
警惕虚假的网站链接、假冒的客服电话,不要随意下载和安装来源不明的软件或者APP。
如果自己上当受骗或者发现可疑的信息和号码,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举报,避免给其他人带来损失。
四、建立安全的支付和交易习惯大学生经常会进行网上支付和交易,因此建立安全的支付和交易习惯至关重要。
首先,要选择可信赖和有保障的支付平台或者电商网站进行交易。
其次,要通过官方渠道下载并及时更新支付软件,确保软件的安全性。
此外,要设置复杂的支付密码,定期更换密码,并避免使用相同的密码多次。
最后,要注意确认交易信息的真实性,避免受到虚假交易的影响。
五、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应加强网络安全保护,避免个人信息和财产遭受损失。
防诈骗主题心得论文(通用15篇)

防诈骗主题心得论文防诈骗主题心得论文(通用15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防诈骗主题心得论文(通用1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防诈骗主题心得论文(通用15篇)1对虚假链接钓鱼方式,支付平台目前采用的“防火墙”有:“时间戳”、确认正确域名、设定交易时间敏感值、核实过滤支付来源的网址等。
“‘时间戳’就是,在支付各个环节中都加入时间记录,当时间间隔超过预设的范围时,订单将被判定为无效,无法进行支付,需要重新生成订单才能完成支付。
并且,当支付来源网址与商户在支付平台登记的IP不一致时,交易也会被阻止。
对木马病毒这种更加隐性而高级的手段,支付平台一般使用加验证码和二次确认等方法,识别人工操作和木马的机器操作行为。
用这样的方式,虽然用户的便利性受到影响,但对打击木马型钓鱼收到了明显效果。
所以,网络买家们在购物时不要埋怨支付平台一道又一道的繁琐验证程序,这些都是他们为了保护你的权益而设置的措施,另外,也要谨慎面对网上的一些低价商品信息,比如免费送,或者价格非常离谱的。
特别是非正规网购平台,有的人通过QQ邮箱发送的链接。
这里往往包含了一些钓鱼链接,一旦登陆后输入了自己的信息,很容易就被盗取了。
一般来说选择正规的电商网购平台,使用如旺旺这样的安全聊天工具会好很多。
另外,网民们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不向他人透露本人证件号码、账号、密码等,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电子商务服务。
防诈骗主题心得论文(通用15篇)2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频繁利用手机、电话和互联网实施电信诈骗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给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为了让我们小孩子也提高一些警惕性,所以学校给我们播放“防止电话诈骗案”的录像光盘。
这张光碟讲述了几个实际的电话诈骗案件的经过,揭露了几种常见的犯罪手段。
1、冒充法院及相关执法部门,电话通知市民要出庭应诉。
高校大学生电信诈骗防治的对策

高校大学生电信诈骗防治的对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信诈骗在近年来呈现出了愈发猖獗的趋势,尤其是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新生力量,往往缺乏对于电信诈骗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
加强高校大学生电信诈骗防治工作,是当前亟需重视的任务。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提出一系列高校大学生电信诈骗防治的对策,以期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和思考。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能力宣传教育是预防电信诈骗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开展专题讲座、发放宣传册、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等,向学生宣传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特征,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学校还可以通过电子屏幕、校园广播等媒介,不断推送相关防骗信息,加强学生对于电信诈骗的认知。
学校还可以邀请警方或者专业人士进校园开展防骗宣讲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防骗知识。
二、建立诈骗信息快速反馈渠道建立诈骗信息快速反馈渠道是提高防骗效率的重要措施。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或者网络平台,供学生在遇到可疑情况时进行举报。
学校还应当建立起信息共享机制,将各种诈骗信息快速传达给全校师生,以提醒他们警惕。
警方也应当积极配合学校,对于校园内的诈骗行为进行快速处理和打击,以震慑潜在的诈骗分子。
三、加强技术防范手段,保障校园网络安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信诈骗的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涌现出了许多新的诈骗方式。
学校在加强宣传教育的也要加强技术防范手段,保障校园网络安全。
学校应当引入先进的网络安全设备,加强对于校园网的监控和过滤,阻断诈骗信息的传播渠道。
学校还可以在校内网络上设置防骗网站导航页面,向师生展示最新的诈骗信息和案例,让他们时刻保持警惕。
四、加强社会协同合作,形成合力防范电信诈骗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社会性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合作才能够尽快得到解决。
学校应当积极与警方、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相关方建立起合作机制,共同开展防骗工作。
大学生防诈骗安全论文

大学生防诈骗安全论文作为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尤其是网络诈骗事件层出不穷,给广大大学生朋友们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做好防范诈骗安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大学生防诈骗安全问题展开探讨,为广大大学生朋友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首先,大学生要提高安全意识,时刻保持警惕。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警惕,不轻信陌生人,不随意透露个人隐私信息,尤其是银行账号、密码等重要信息。
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随意泄露个人身份证件信息,避免落入不法分子手中,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安全威胁。
其次,大学生要提高识别诈骗的能力。
在网络时代,各种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识别真假信息变得尤为重要。
要学会分辨虚假宣传和欺诈信息,不轻信网络传言,不参与非法集资活动,不上当受骗。
可以通过多方渠道获取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提高识别真伪的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此外,大学生要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要加强电脑、手机等设备的安全防护,不随意下载不明来源的软件,不访问不安全的网站,不点击不明链接。
要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清理垃圾文件,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要注意防范钓鱼网站,不随意输入个人信息,防止个人信息泄霩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大学生要时刻注意防范诈骗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识别能力,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避免上当受骗。
只有注重安全防范,才能有效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远离诈骗陷阱,确保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希望广大大学生朋友们都能够牢记安全防范的重要性,保护好自己,远离诈骗,健康成长,共创美好未来。
大学生如何应对网络诈骗的论述

大学生如何应对网络诈骗的论述
网络诈骗是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面临着诈骗的风险。
因此,大学生应该学会如何应对网络诈骗,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个人信息安全。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大学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了解各种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和特征。
可以通过参加网络安全教育活动、阅读相关资料和关注网络安全新闻等方式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2. 谨慎对待陌生人的请求
在网络上,陌生人可能会通过社交媒体、电子邮件或聊天应用等途径接触你,向你提出各种请求。
大学生应该保持谨慎,不随意相信陌生人的话,并尽量避免与陌生人分享个人信息或进行经济交易。
4. 使用强密码和多因素认证
为了保护个人账号的安全,大学生应该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
换密码。
同时,多因素认证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提高账号的
安全性,减少被盗用的风险。
5. 不轻易相信网上的兼职信息和投资机会
网络上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兼职信息和投资机会,它们往往打
着高薪、低风险的旗号,吸引大学生投资或参与。
然而,很多时候
这些信息都是虚假的,目的是诈骗钱财。
大学生应该保持理性,不
轻易相信并参与这些看似诱人的机会。
6. 及时举报和寻求帮助
如果大学生发现自己受到网络诈骗的威胁或遭遇诈骗行为,应
该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并寻求帮助。
可以向学校的网络安全部门、公安机关或网络安全组织报案,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阻止诈骗行为的
继续。
大学生预防网络诈骗的对策研究论文

大学生预防网络诈骗的对策研究论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诈骗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突出。
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常常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受害者。
因此,大学生如何预防网络诈骗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预防网络诈骗的对策,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大学生提高他们在网络空间中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1. 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首先,大学生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
他们需要认识到网络诈骗的存在,并且明白自己可能成为受害者。
在校内可以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增加针对网络诈骗的内容,提高学生们对网络诈骗的辨识能力。
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专家进行网络安全讲座,使学生们了解网络诈骗的各种手段和防范措施。
2. 提高密码安全性其次,大学生应该提高密码安全性,以防止账户被盗用。
他们应该避免使用简单的密码,如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被猜到的密码。
同时,定期更换密码也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大学生应该保护好自己的账户信息,不随意将账户和密码透露给他人,尤其是不要点击可疑的链接或打开来历不明的附件。
3. 谨慎对待网络信息大学生还需要谨慎对待网络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他们应该保持警惕,在收到可疑信息时,要仔细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另外,对于涉及个人账户或密码的信息,一定要通过官方的渠道进行查询,以免被钓鱼网站或虚假信息所欺骗。
4. 使用安全的网络环境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应该保证使用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尽量选择官方或信誉良好的网站进行浏览和交易,避免使用公共的、不可信的Wi-Fi网络。
此外,安装一款可靠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也是非常必要的。
5. 增强批判思维能力大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也是预防网络诈骗的关键。
他们需要培养辨别真伪的能力,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发送的信息和请求,尤其是涉及到金钱交易的。
同时,注意信息的收集和验证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多方了解和验证,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6. 密切关注网络安全动态大学生应该密切关注网络安全动态,了解各种新型网络诈骗手法,及时掌握防范信息。
高校学生如何防诈骗陷阱

高校学生如何防诈骗陷阱随着校园生活的逐步展开,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重要群体,也越来越容易受到各种犯罪分子的盯梢和骚扰。
诈骗行为作为一种隐蔽性较强的犯罪手段,给学生群体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和损失。
因此,如何在校园生活中远离诈骗陷阱,成为了高校学生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提高警惕意识高校学生需要提高自身的警惕意识。
诈骗分子往往会利用学生的单纯、好奇心理或经济条件较为薄弱的特点,通过各种虚假信息和谎言来实施诈骗行为。
因此,学生要时刻保持谨慎,对于陌生人的各种承诺和要求保持高度怀疑,不轻易被漂亮的话术所迷惑。
当发现可疑情况时,要主动上报校园管理部门或报警,切断信息渠道,防止自己上当受骗。
增强识别能力高校学生还需要不断提高识别诈骗行为的能力。
诈骗分子往往会利用各种新兴技术和手段来实施犯罪,手法也越来越隐蔽和复杂。
因此,学生要时刻关注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法,比如冒充公检法人员、电话诈骗、网络诈骗等,学会从这些行为的一些特点和端倪来识别是否存在诈骗行为。
还要养成良好的信息筛查和验证习惯,对于一些涉及金钱、个人信息等敏感内容的消息,要格外谨慎,尽量亲自验证后再采取行动。
加强自我保护再次,高校学生还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诈骗分子通常会针对一些经济条件较为贫困的学生下手,因此,学生要合理管理自己的钱财,不轻易被诱惑陷入诈骗陷阱。
还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不轻易向他人泄露,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一旦发现自己上当受骗,要及时报警,寻求相关部门的帮助,尽量挽回损失。
加强校园管理高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也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
学校应该定期开展防范诈骗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培训,提高学生的警惕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健全的学生信息保护机制,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校园环境。
相关部门也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校园诈骗案件的打击力度,遏制犯罪分子的猖獗行为。
防范校园诈骗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校方、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
大学生防诈骗安全论文

大学生防诈骗安全论文大学生防诈骗安全在现代社会中,诈骗犯罪愈发猖獗,且受害者的年龄范围不断扩大,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新生力量,也成为了诈骗分子攻击的目标。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就大学生防诈骗安全问题展开论述,并提供一些防范措施,旨在帮助大学生提高防骗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一、了解常见诈骗手段要想有效防范诈骗,首先需要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
典型的诈骗手段包括网络诈骗、电话诈骗、传销诈骗等,这些手段通常都以虚假信息或者诱导为基础。
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并注意收集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以便更好地认识到诈骗活动的危害性。
二、树立正确的防骗意识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防骗意识,即不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轻易借钱给他人,不随意透露个人隐私等。
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大学生年少无知、好奇心强、缺乏社会经验等特点,进行诱导和引诱,因此大学生应时刻警惕、保持警觉,避免上当受骗。
三、加强信息安全保护现代技术的进步,使得网络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同时也是诈骗分子活动的重要平台。
为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应当避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密码等重要信息,同时要增强对网络欺诈的识别能力,切勿轻信陌生人的信息或者广告。
四、提升辨别能力大学生在防范诈骗中需要提升自身的辨别能力,尤其是辨别虚假信息的能力。
学会辨别虚假信息,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培养批判思维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判断力,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
只有真正了解到虚假信息的特点和识别方法,才能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利益。
五、加强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防范诈骗的重要保障。
大学生应通过与同学、老师、家人等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相互分享、交流问题和经验。
在面临陌生环境或者陌生人的时候,可以借助他人的经验和意见来进行判断和决策,减少受骗的风险。
六、加强社会法律意识大学生要加强社会法律意识,了解诈骗行为的法律后果和惩罚,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同时,如果发现或成为诈骗的受害者,应及时报警,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为打击诈骗犯罪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如何防范校园失信诈骗

大学生如何防范校园失信诈骗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校园失信诈骗案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大学生作为一个很容易受骗的群体,亟需掌握一些防范校园失信诈骗的知识和技巧,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就大学生如何防范校园失信诈骗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一、加强防范意识作为大学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防范意识,认识到校园失信诈骗的危害性和普遍性。
要明白诈骗分子往往是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进行精心策划的,他们利用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容易相信他人的特点来实施诈骗行为,因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或者陌生网站的信息。
同时,大学生还要多了解各种诈骗手法,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积累,提高辨别能力和识别能力,以避免被骗。
二、加强信息安全在校园中,大学生与互联网和电子支付的接触频率较高,因此信息安全问题尤为关键。
首先,要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不随意在公共场所或者不具备可靠安全保护措施的网站上输入个人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并定期修改密码以防范泄密风险。
其次,要保持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安全,设置密码、开启指纹识别等措施,并避免下载来路不明的APP,以免个人信息被窃取。
此外,要警惕钓鱼网站和钓鱼短信,不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不泄露个人账号和密码。
三、加强金融理财知识大学生要积极学习金融理财知识,了解基本的理财方式和规则,提高自身的理财能力。
首先,要了解风险,明确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关系,理性投资。
其次,要避免过于相信所谓的高收益投资项目,学会判断利益过高的项目是否存在诈骗风险。
另外,要谨慎对待校园贷款等金融服务,避免陷入高利贷的陷阱。
四、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大学生要注重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不以身试法,树立守法守信的道德观念。
要坚守底线,不参与、不传播虚假信息,不为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便利。
同时,要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升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来增强自身的社会防范能力。
五、加强校园安全意识大学校园内的安全问题同样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大学生如何防范校内论文代写诈骗

大学生如何防范校内论文代写诈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内论文代写诈骗现象逐渐增加。
对大学生来说,防范校内论文代写诈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会损害学术声誉,还可能导致学业受阻。
本文将介绍一些防范校内论文代写诈骗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大学生们更好地保护自己。
一、了解校规校纪,明确论文代写的违规问题在防范校内论文代写诈骗之前,大学生首先需要了解学校对于论文代写的态度和规定。
透过阅读学校的官方文件或咨询相关部门,学生们可以明确了解到学校对于论文代写的界定、违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以及学校的惩处措施等方面的信息。
对这些规定的充分了解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论文代写的危害性,从而加强警惕。
二、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慎选论文代写机构在面对诸多论文代写机构时,大学生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
论文是学术成果的体现,代写论文是一种学术不端行为,违反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
因此,大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观念,拒绝参与论文代写的行为。
若因各种原因确实需要寻求帮助,大学生应选择正规的学术写作机构。
在选择机构时,要多方面考虑,如机构的信誉度、客户评价、服务质量和售后保障等。
此外,可以通过咨询老师、学长学姐等有经验的人士,获取一些建议和指导,而不是盲目选择。
三、提高学术水平,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是防范校内论文代写诈骗的重要策略之一。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写作培训班、多阅读学术资料、积极参与学术讨论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写作能力。
只有真正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学术写作任务,减少对代写的需求。
四、加强学术引导和监督,减少论文代写的需求学校和教师在学术引导和监督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校和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学术引导,教授学生正确的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同时,学校和教师也应加强对学生的论文监督,确保学生独立完成学术任务。
此外,学校可以设置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如反抄袭软件、答辩等,以增加学生论文代写的风险和成本,从而减少代写的需求。
大学生如何防骗论文

大学生如何防骗论文现阶段,大学生安全意识缺失,同时自我保护能力有待提升,大学校园安全问题频发。
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安全问题的重视。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如何防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如何防骗篇一刘某,女,在校大学生,2月22日报案称:自己被骗了2000元人民币。
经了解,刘某曾接到一个自称是“校妆网”(某化妆品购物网站)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说她有一笔订单出了错误,导致每个月都要扣钱,要取消的话就要按对方的指示去做,刘某当时也并未想太多,就按照对方所言在就近的ATM机上进行了操作,导致自己的2000元存款被转到另一个账户上去,当刘某发觉不对劲时,为时已晚。
大学生如何防骗篇二朱某,女,在校大学生,2月24日报案称:自己被骗7000元人民币。
据了解,原来朱某是打算在“58同城”(某求职及二手交易网站)上找一份兼职,发现一个专门给淘宝刷信誉度的兼职,她自己感觉这份还不错,于是点击链接以了解更多资讯。
不过,正当她准备进一步了解这份工作时,浏览器却弹出了一个加QQ好友的对话框,朱某想也没想就加了好友,开始简单的聊天,她经过一番了解,觉得这个工作确实不错,对方紧接着给她发了一个链接,朱某点开这个链接却发现转到的是一个充值话费的页面,对方给的解释说是只有先完成了链接里面充话费的任务,才能开始这项工作,并说明话费充值之后会立即返回给她。
天真的朱某信以为真地在该界面充值了300元话费,并且连续充了6次,可是让她始料未及的是,话费并没有按对方说的返还给她,这时候对方却解释说:任务已经完成了,但是银行卡还没有激活,任务只完成了50%。
于是朱某又开始“做任务”,继续充了10次话费,每次500元,直到最后朱某才发现,所谓的做任务不过是骗子的花言巧语,而说好的返钱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自己意识到这一切时,自己的7000元钱早已落入贼人手中。
大学生如何防骗篇三陈某,女,在校大学生,同样在去年,在“58同城”网站上找工作时,被一位自称是负责本次招聘的人骗进一个类似于招聘的陌生网站,被骗走银行卡和支付宝上的钱财共计1200元人民币。
论文--论高校学生如何防诈骗

论高校学生如何防诈骗保卫科:随着高校校园日益“社会化”,诈骗案件在高校时有发生,其案件发案率仅次于盗窃案件。
诈骗案件是指以假冒、伪造等欺骗手段、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犯罪行为。
诈骗案件的行为特征是犯罪分子采取欺骗的方法,从其作案的手段看,它属于智能性犯罪,其犯罪目的是骗取公私财物归为已有。
从犯罪类型看,它属于侵犯财产罪,同时兼有多种犯罪,诈骗案件的一般特点是犯罪分子冒充身份,编造谎言,流窜犯罪,重复作案。
诈骗分子往往习惯了在大学生身上打主意,凭着三寸不烂之舌,靠耍嘴皮子、编造谎言、骗取被害人的信任,主动交出自已的财物。
通过对大学生中一些常见案件分析上看:一些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较高,但因他们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意识淡薄,从而导致一些案件的发生。
据统计表明:发生在大学生中失窃和上当受骗案件占学生中发生治安案件的75%以上。
而这些案件绝大多数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思想麻痹、财物保管不当,轻信他人,交友不慎,由此发生的案件,有些造成学生的财产损失有些甚至危及大学生的性命安全。
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勤工助学或毕业求职中急于求成,不通过合法机构求职,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使之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甚至有些大学生发生被拐卖现象。
一、诈骗的常见手段诈骗案件作案手段简便,既不像盗窃案件那样需要破坏工具,也不像抢劫案件那样采取暴力侵袭。
诈骗分子实行诈骗的手段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假冒身份,寻机作案: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与人进行交往,有的还利用捡到的身份证等在银行设立账号提取骗款。
骗子为了既能骗得财物又不暴露马脚,通常采用游击方式流窜作案,财物到手后即逃离。
还有人以骗到的钱财、名片、身份证、信誉等为资本,再去诈骗他人、重复作案。
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一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
某高校应届毕业生王某为找工作,经过人托人再托人后结识了自称与某公司经理儿媳妇有深交的哥们儿钱某,钱某称"只要交800元介绍费,找工作没问题",谁知钱某等拿到了介绍费以后便无影无踪了。
大学生防诈骗论文

大学生防诈骗论文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频繁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诈骗事件。
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面临着更多的诈骗风险。
他们在经济独立性较弱、社会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
因此,大学生应该重视防范诈骗,提高自身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从而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大学生防诈骗的重要性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一、认识诈骗的危害诈骗是指以非法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诈骗犯罪严重侵害了个人和社会的经济利益,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对于大学生来说,诈骗不仅会导致经济上的损失,还会对其心理健康和社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大学生有必要认识到诈骗的危害性,真正意识到防范诈骗的重要性。
二、掌握识别诈骗的能力要防范诈骗,首先要学会识别各种常见的诈骗手段和手法。
例如,冒充公检法机关、银行工作人员或其他重要单位的电信诈骗、网络骗局等。
大学生在平时要加强对这些案例的了解,并与身边的亲友进行分享,以增加彼此的防骗意识。
三、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个人信息在诈骗中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应时刻保持警惕,不随意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例如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等。
同时,要加强对个人信息在网络平台的保护,设置强密码,避免点击陌生链接和下载可疑软件,以防个人信息被泄露和滥用。
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大学生应该学会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合理规划和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
远离赌博、黄色信息等不良诱惑,避免个人财产进入非法渠道。
此外,大学生还要学会理财规划,合理分配个人收入,意识到艰苦创业和理性消费的重要性。
五、加强法律意识大学生要增强法律意识,明确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在遭遇诈骗行为时,要及时报警并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
同时,也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以便在遇到法律纠纷时能够及时应对。
六、加强课堂教育和社会宣传学校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大学生的防诈骗教育。
学校可以在课堂中设置相关的警示教育课程,向大学生普及诈骗案例和预防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校学生如何防诈骗保卫科:随着高校校园日益“社会化”,诈骗案件在高校时有发生,其案件发案率仅次于盗窃案件。
诈骗案件是指以假冒、伪造等欺骗手段、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犯罪行为。
诈骗案件的行为特征是犯罪分子采取欺骗的方法,从其作案的手段看,它属于智能性犯罪,其犯罪目的是骗取公私财物归为已有。
从犯罪类型看,它属于侵犯财产罪,同时兼有多种犯罪,诈骗案件的一般特点是犯罪分子冒充身份,编造谎言,流窜犯罪,重复作案。
诈骗分子往往习惯了在大学生身上打主意,凭着三寸不烂之舌,靠耍嘴皮子、编造谎言、骗取被害人的信任,主动交出自已的财物。
通过对大学生中一些常见案件分析上看:一些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较高,但因他们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意识淡薄,从而导致一些案件的发生。
据统计表明:发生在大学生中失窃和上当受骗案件占学生中发生治安案件的75%以上。
而这些案件绝大多数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思想麻痹、财物保管不当,轻信他人,交友不慎,由此发生的案件,有些造成学生的财产损失有些甚至危及大学生的性命安全。
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勤工助学或毕业求职中急于求成,不通过合法机构求职,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使之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甚至有些大学生发生被拐卖现象。
一、诈骗的常见手段诈骗案件作案手段简便,既不像盗窃案件那样需要破坏工具,也不像抢劫案件那样采取暴力侵袭。
诈骗分子实行诈骗的手段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假冒身份,寻机作案: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与人进行交往,有的还利用捡到的身份证等在银行设立账号提取骗款。
骗子为了既能骗得财物又不暴露马脚,通常采用游击方式流窜作案,财物到手后即逃离。
还有人以骗到的钱财、名片、身份证、信誉等为资本,再去诈骗他人、重复作案。
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一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
某高校应届毕业生王某为找工作,经过人托人再托人后结识了自称与某公司经理儿媳妇有深交的哥们儿钱某,钱某称"只要交800元介绍费,找工作没问题",谁知钱某等拿到了介绍费以后便无影无踪了。
3、真实身份,虚假合同:利用假合同或无效合同诈骗的案件,近几年有所增加。
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
对于类似的案件,由于事先没有完备的合同手续,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往往时间拖得很长,花费了许多精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4、借贷为名,骗钱为实:有的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以高利集资为诱饵,使部分教师和学生上当受骗。
个别学生常以"急于用钱"为借口向其他同学借钱,然后却挥霍一空,要债的追紧了就再向其他同学借款补洞,拖到毕业一走了之。
5、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些骗子利用教师、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上当受骗。
更有一些到办公室、学生宿舍推销产品的人,一发现室内无人,就会顺手牵羊、溜之大吉。
6、招聘为名,设置骗局:随着高校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学生分担培养费的比重逐步加大。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勤工俭学已成为大学生谋生求学的重要手段。
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这一机会,用招聘的名义对一些"无知"学生设置骗局,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
某高校几位学生通过所谓的"家教中介"机构联系家教业务,交了中介费后,拿到手的只是几个联系的电话号码,其实,对方并不需要家教,或者"联系迟了",但要想要回中介费是绝对不可能的。
7、“熟人”作案:这类骗子多表现得非常热情,见面时间不长便显得与你“一见如故”,获取你的信任后作案逃逸。
一些骗子“请”吃饭,中途却借机逃脱,将付账的任务留给你。
一些骗子在车站、港口看准那些出站后东张西望的学生,以代亲友“接人”为名骗取信任,乘学生无防备时,提着行李趁机溜走。
8、以利相诱:这种骗术最有“市场”。
尽管人们都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但当骗子将诱饵抛到面前时,还是有人被“馅饼”冲昏头脑。
常见的案例包括:发短信、喝易拉罐饮料中“大奖”,利用一些人对外币缺乏常识低价兑换外币骗钱,用假冒“贵重”药品诱骗人们高价购买等。
9、危言耸听:骗子利用一些人怕事或者迷信的心理,称你有病或是有灾,需要花钱化解,从而骗取那些“病急乱投医”者的钱财。
“老中医”治病是此类骗术中最常见的一种。
亲友在外“患病”也是一种常见的行骗手法。
此类骗子诱骗出行者说出家中电话,然后偷偷给出行者家打电话,以出行者的朋友自称,说其在旅途中患病或受伤、生命垂危,让其家人汇款至他给的账号以便救急。
10、骗取同情:骗子编造一些“不幸的遭遇”,骗得好心人的同情以获取钱财。
如街上常见的寻亲不遇骗钱回家、假扮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寻求救助等。
同类的还有“出差被偷”、“出门被骗”、亲友“病重”无钱医治等。
这种骗子一般举止文明、彬彬有礼,更具有迷惑性。
二、防骗常识假的真不了,无论骗子手法怎么狡猾,只要保持一份谨慎的心理,仔细听其言、观其行,是可以揭穿骗子的假面具的,具体说来,可以从骗子的身份、语言、行为三方面去识别:1、如何防止受骗。
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决不为骗子们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也不为蝇头小利而动心,不要企图从别人的“施舍”、“照顾”中获得实惠,也不轻易地让自己的钱财在无缘无故当中落入他人之手。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若互不熟悉者应以钱货两讫为准。
如商品质量可疑、真伪假劣难辨时,必须选择信誉好的进行成交。
对于那些“好心人”以特大优惠、外转内销,或路边的交易活动等,都不要贪便宜而上当。
要掌握一些法律常识,凡是单位的大批商品成交,必须以合同形式进行(合同应经公证机关公证),经济往来通过银行结算。
要相信科学,不要让那些巫婆神汉邪术治病者或其他迷信职业者有活动的场所。
树立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爱护自己的财产也爱护他人的财产,做到拾金不昧,不参与摸彩、打牌等赌博活动,以免上当受骗。
不法分子为了骗取他人钱财会不择手段,有的在马路上拦截行人,或者在马路边、小摊兜售“便宜货”和假货。
遇此情况,应提防受骗,防止中他人圈套。
最好的办法是,不为花言巧语所迷惑,更不要贪图便宜。
2、善于揭开骗子的身份伪装。
骗子为了行骗,且行骗后为了不被抓获,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份进行伪装,子乌虚有地编造出他所需要的各种身份。
骗子伪装身份好走两个极端,要么将自己伪装成有权或有钱,或者能给你带来经济利益的那种令你十分羡慕的人,要么就伪装成十分可怜、急需帮助的那种令你十分同情的人。
这就要求同学们在与他人的日常交往特别是经济交往过程中,要认真审查、验证对方的身份是否真实。
你可以问对方一些具体问题,看他是否能流利地回答;也可以让对方拿出相关性的证件、证明来证实身份,当然对这种证件、证明本身要细细查看,因为很多骗子拿出的证件、证明都是假的;或者可以打电话到他自报的单位去证实。
此时就可以揭穿骗子的真面目。
3、善于识别骗子反常和不合常理的言行。
骗子在骗到钱之前的所有言行,可能全部都是胡编乱造的,至少其中有一部分是瞎编的。
骗子在“演戏”过程中,会不经意地表现出一些反常或不合常理的言行,同学们如果善于把握,就可以识破其假面目。
诈骗案中还有比较典型的是“语言”反常。
骗子动不动就向你许下很动听的诺言,许诺让你得到名、利或者其他你想得到的各方面的好处,你就会心花怒放,丧失了防范之心,对骗子言听计从。
(1)诈骗分子的表情特点。
第一,由于骗子说的是假话,做的是假事,必然是做贼心虚,提心吊胆,这样就会引起生理机制发生变化,如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有的会面红耳赤,肌肉不舒展。
第二,出于其生理机制发生变化,使得声带不正常,特别是在初次见面谈话和将猎物弄到手时,往往是语音短促,音色混然,声调低沉,发出轻微的不易觉察的声音。
第三,他们在谈笑时,由于面部肌肉不能舒展,在他们的笑容里表现出明显的不自然,显现出皮肉不笑的神态。
第四,他们的眼睛充满虚伪、狡诈和警惕的神色,在对方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时,往往还会表现出焦躁不安和恐惧的神色。
(2)诈骗分子的语言特点。
第一,他们的表达能力都比较强,口齿伶俐,能说会道;第二,他们为了取得人们的好感,往往是甜言蜜语,阿谀奉承;第三,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他们往往是自吹自擂,夸夸其谈;第四,为了让人相信他们所办的事是真的,往往是说得有根有据,绘声绘色,十分肯定;第五,当对其有所察觉和怀疑时,他仍往往就巧圆其说,假作镇定;第六,当被别人看出破绽时,就表现得吞吞吐吐,回答问题词不达意,转弯抹角,故作镇静,对天发誓,企图蒙混过关。
三、防骗措施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社会环境千变万化,青年大学生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学会自我保护。
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
2、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人的感情是主体与客体的交流,既是主观体验也是对外界的反映,本身应该包含合理的理智成分。
如果只凭感情用事、一味"跟着感觉走",往往容易上当受骗。
交友最基本的原则有两条:一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志同道合、高尚的道德情操基础之上,是真诚的感情交流而不是简单的利益关系,要学会了解、理解和谅解;二是严格做到"四戒",即戒交低级下流之辈,戒交挥金如土之流,戒交吃喝嫖赌之徒,戒交游手好闲之人。
与人交往要区别对待,保持应有的理智。
对于熟人或朋友介绍的人,要学会"听其言,查其色,辨其行"而不能"一是朋友,都是朋友"。
对于"初相识的朋友",不要轻易"掏心窝子",更不能言听计从、受其摆布利用。
对于那些"来如风雨,去如微尘"的上门客,态度要热情、处置要小心,尽量不为他们提供单独行动的时间和空间,以避免给犯罪分子创造作案条件。
3、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
在大学里,无论哪个系、哪个专业,班集体总是校园中一个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在这个集体中,大家向往着同一个学习目标,生活和学习是统一的同步的,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比什么都珍贵,因此相互间应该加强沟通、互相帮助。
有些同学习惯于把个人之间的交往看做是个人隐私,但必须了解,既然是交往就不存在绝对保密。
有些交往关系,在自己认为适合的范围内适当透露或公开,更适合安全需要,特别是在自己觉得可能会吃亏上当时,与同学有所沟通或许就会得到一些帮助并避免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