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观攀登者有感800字
《攀登者》观后感
《攀登者》观后感《攀登者》观后感范文(精选10篇)《攀登者》观后感篇1《攀登者》讲述的是为弥补1960年中国登顶所留下的遗憾,1975年,由“一代攀登者”方五洲(吴京饰)、曲松林(张译饰),“二代攀登者”徐缨(章子怡饰)、李国梁(井柏然饰)、杨光(胡歌饰)两代攀登者组成的中国“最强攀登联盟”,举国之力,向珠峰发起冲顶挑战。
在攀登过程中更是不断遭遇各种难以预测的危险时刻,多次命悬一线。
在种种困难面前,众人未曾妥协,选择团结一心,带着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奋勇向前,展露骨子里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
“不到长城非好汉,登顶珠峰真英雄”方五洲和他的队员们正在前行,登上去,活下来,让世界见证中国奇迹。
“冲顶中国高度,攀登永不止步”一步一步的向前,他们在挑战人类极限,他们在书写中国辉煌。
山高绝顶人为峰!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么它的颜色一定是中国红。
这是一种坚持,一种信仰,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春华秋实,70年不屈不挠,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闪耀在天空,它承载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为了共同的信仰,多少人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
这些感人泪下的故事,让我对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懂得了爱是一种力量,爱是一种承担,爱是一种荣耀,爱是一种回报,爱是一种奉献今天的我们更要向爱护生命一样,爱护五星红旗,因为它神圣不可侵犯。
接过长辈的旗帜,树立远大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
《攀登者》观后感篇2电影《攀登者》讲述的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然而因为雪崩,登山队员方五洲不得已丢掉了摄影机。
就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这次登珠峰甚至不被国际认可。
从1960到1975,中国的攀登者们遭到了15年的质疑与屈辱。
第一代的攀登者们的遗愿如犹在耳,第二代攀登者们再次出发,向着世界第一高峰发起冲击。
那么冷冽的风雪,气象专家多次建议停止攀登,雪崩袭来被吞噬淹没或跌入山谷,山间缝隙甚至要靠登山队员冒死纵身一跃终于登顶了,终于留下了影像证明。
《攀登者》观后感800字精选8篇
《攀登者》观后感800字精选8篇《攀登者》观后感800字精选8篇 在观看完⼀部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需要回过头来写⼀写观后感了。
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攀登者》观后感800字精选8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攀登者》观后感800字精选8篇1 今天是国庆放假的第四天,我和我的同学⼀起看了⼀场电影《攀登者》主要讲述了中国登⼭队在1927年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但是由于没有拍下360度环绕录像⽽被世界登⼭队否认中国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最初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三⼈,也各⾃过⾃⼰的⽣活,其中吴京饰演的⽅州⼭去教书了,有⼀次他讲到了他们三⼈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事情,还把当时带上珠穆朗玛峰的化⽯拿给了学⽣们看,但是有⼀个学⽣不相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还把⽅州⼭从珠穆朗玛峰上带来的化⽯打碎了,从此以后⽅州⼭再没有去过那间教室。
新中国成⽴后,国家组织了中国登⼭队,再次攀登珠峰,虽然攀登珠峰的过程失败了好⼏次,还有⼈为此牺牲的,但是登⼭队不畏困难,终于在1960年5⽉25⽇凌晨4:20。
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并且还测量了珠穆朗玛峰的准确⾼度8848.13⽶。
这让我想起来,今年的九⽉⼀⽇《开学第⼀课》夏伯渝⽼⼈的英雄事迹。
26岁的夏伯渝在第⼀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时候被冻伤⽽做了截肢⼿术,但是,失去右腿的他没有放弃梦想,先后五次再向珠峰发起挑战,终于在2018年5⽉,以69岁⾼龄成功登顶珠峰,站在珠峰峰顶挥舞着五星红旗。
然⽽,令他⾃豪的不仅仅是站在了世界最⾼峰,更是因为他参与了1975年中国登⼭队在珠峰北坡8600⽶⾼度,号称第⼆台阶的⼀个九⼗度的绝壁上架设了“中国梯”这⼀壮举。
虽然那是⼀个⼗分普通的梯⼦,但是在架设的过程中也是⼗分的艰难,因为海拔⾼,本来就缺少氧⽓,再加上天⽓极寒,他们每做⼀个动作都需要耗费很⼤的体⼒,最终⽤了⼀天时间,才将“中国梯”牢牢地架设在了第⼆台阶上。
此后,相继有1300多名登⼭队员,踩着夏伯渝等⼈架设的“中国梯”,从珠峰北端登顶。
《攀登者》观后感(精选8篇)
《攀登者》观后感《攀登者》观后感(精选8篇)看完某一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攀登者》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攀登者》观后感篇1电影《攀登者》讲述的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然而因为雪崩,登山队员方五洲不得已丢掉了摄影机。
就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这次登珠峰甚至不被国际认可。
从1960到1975,中国的攀登者们遭到了15年的质疑与屈辱。
第一代的攀登者们的遗愿如犹在耳,第二代攀登者们再次出发,向着世界第一高峰发起冲击。
那么冷冽的风雪,气象专家多次建议停止攀登,雪崩袭来被吞噬淹没或跌入山谷,山间缝隙甚至要靠登山队员冒死纵身一跃……终于登顶了,终于留下了影像证明。
这个“终于”来之不易。
看到预告里“为国登顶”这四个字我挺骄傲的。
真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很自豪。
《攀登者》中登山运动员凭借着惊人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以搭人梯的方法创造了奇迹,他们在极其严寒和饥饿的条件下忍受着冻伤的巨大困难,成功的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了珠峰之巅。
现实生活中,中国的登山者在珠峰搭建的“中国梯”,让后来许多国家的登山队员顺利登上世界最高峰的。
然而,几名登山队员也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部分登山员因严重冻伤做了截肢手术,落下终身残疾。
就是他们的团结拼搏无畏艰险,映照着中国人永不言败、砥砺前行的精神,希望这种精神,也在孩子们的身上继续传承下去。
《攀登者》观后感篇2国产主旋律电影《攀登者》讲述了两代登山者与暴风、冰裂缝、雪崩等各种艰难险阻作斗争,最终完成登顶珠峰使命的故事。
当今世界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新时代年轻干部要想化危为机、转危为安,就必须向“攀登者”那样学会斗争。
学习《攀登者》顽强的斗争精神。
剧中攀登者们在攀登过程中不断遭遇各种难以预测的危险,多次命悬一线,却未曾妥协,带着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奋勇向前。
回想我们的革命历程,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作为党员干部,要善于发现矛盾、敢于直面矛盾、勇于解决矛盾,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与一切危害我国发展的风险挑战进行坚决的斗争;要顽强奋斗,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一往无前,坚持到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永远奋斗。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攀登者观后感1拍登山运动的题材,国内导演应该还没有经验。
于是导演就加了爱情这条线,把一个陌生的题材拍成熟悉的儿女情长片。
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把一个宏大的爱国题材变成狭小的爱情题材。
本来这部电影能把格局升到爱国精神的层面,但却被方五洲和徐缨、李国梁和黑牡丹的爱情故事一搅和,格局瞬间就被拉下来了。
拍不出宏大的感觉,我们也可以在细小处用功,着重强调细腻的人物情感,但导演显然也不够细腻,把人物的情感表现得太粗糙,有着历史电影的通病——假大空。
导演的表现手法粗糙提现在哪里呢?例如为了表现人们对方五洲的偏见安排了砸玻璃的情节,这都是多少年前的表现手法了。
例如很多剧情都要靠旁白推进,技术高超的导演会用影像说话,而不是像新闻纪录片一样念旁白,用太多旁白,就会导致电影看起来像博物馆里的历史资料,冷冰冰的。
电影结构上是的很平庸的平铺直叙,缺乏新意。
我认为如果能60年代和70年代两条线并行推进,60年代的剧情影响着70年代人物的做出抉择,最后同时达到高潮,电影在逻辑上会通顺很多,情感上会强烈很多。
电影透露出的价值观也不符合中国精神,要知道,中国精神强调的是每个个体的默默付出,是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的,片中方五洲个人的主角光环太强,显得其他人都像废物一样,这样设置完全否定了其他人的付出,是不尊重历史。
攀登者观后感2今年的国庆节由于妈妈身体的原因我们没有出去玩,只是去看了国庆三部曲,今天看了由我的偶像吴京主演的电影《攀登者》。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建国初期我们国家登山队在恶劣条件下,牺牲了队友,最后只剩下三人的情况下登上珠穆拉玛峰,但是没有拍取有效的影像不被国际认可,继而再次冲击珠峰的故事。
原来这是我们今年看《开学第一课》上那位双腿截肢的登山队员的亲身经历改编的电影。
我从来不知道登山也需要这么多的知识储备,还有体能训练,看着我们中国的登山队员把中国梯挂在珠峰的第二台阶上的时候,并且把国旗悬挂在珠峰顶的时候。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优秀范文7篇)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优秀范文7篇)电影《攀登者》观后感篇1《攀登者》电影的原型史实介绍,转自邓铂鋆。
中苏决裂之后,面临重大经济困难的接到命令的时候,登山队因为接连的恶劣天气和意外遭遇重创。
多名冲顶种子选手受伤,2名随行进行冰川研究和气象观测的青年科学家遇难。
根据天气预报,下一次恶劣天气将在2天后袭击珠峰,一行人决定下撤。
接到了冲顶命令之后,登山队召开动员大会,红旗下宣誓,选择4名尚保有实力的选手组成突击队,冲顶珠峰。
突击队队长突发身体不适,不得不离队,又一名没有准备的后备队员补上缺额。
这位队员本来是执行摄像任务的。
为了避免更多的牺牲,多名适应高山气候的执行物资后援支持的藏胞队员下撤,本来他们要跟随登顶突击队前往海拔8200米处,帮助突击队搬运辎重。
事实证明,这一决定是经验不足导致的判断失误,登顶4人携带物资明显不足,并消耗了大量体力搬运物资。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篇2国庆节10月1日,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电影院看了《攀登着》,具体内容是这样:刚开始队长方五州、松林、杰布等人组成的登山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可由于雪崩队长不幸身亡,松林也受了重伤,但方五州抓住了他,松林命保住了,但相机丢了。
在后面,他们搭了一个人梯,从第2阶梯登上去,因为那雪太滑,他就光脚爬了上去,他的脚因此被冻伤,最后被切了半个脚掌。
他们在凌晨4点多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山顶,但因没有相机没有拍下360度影像,他们就只好把国旗埋在这寒风刺骨的山顶。
因为没有360度影像照片,西方不承认他们登顶了,由于西方不承认,中国这次登峰就不能算成功,为了证明中国人可以登上珠穆朗玛峰,国家再一次组建了登山队,经过了一次次艰难的训练,他们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李国良为了保护相机,自己掉入了冰裂缝。
看到这里我被他深深的打动了。
这一次冲顶,中国人在第二阶梯搭梯搭了梯子,被国外称为“中国梯”,并且测量出珠穆朗玛峰的真实高度为8848.13米。
你知道中国为什么要登上珠峰吗?为什么要重新测量珠峰的高度吗?原因是在国外看中国都登不了自己的山,要划分给其他国家,但中国不甘心,建立了登山队登珠峰重新测量,是因为中国的山应该自己测量,而不是外国人口中的8400米,因此他们便重新测量了珠峰的高度。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攀登者》观后感1-9-30日我和爸爸看完电影《攀登者》知道了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成功从北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开创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历史。
历史上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8名男队员和1名女队员潘多成功登顶珠峰。
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性。
是他们为祖国贡献了半边珠穆朗玛峰1949一中国强起来了啊:中国请听十三亿中国人的声音祖国我爱你一一吕无言。
《攀登者》观后感2挑战不可能,看夏老先生登珠峰43年终于在69岁戴双假肢登顶成功有感。
执着、真心真的是“可怕”的东西,你永远不知道它们的威力有多大可以激发你多大的潜能,“夏老说,这毕竟是我一直奋斗的目标”。
著名的登山者乔治·马洛里曾在别人问他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登山时也说过因为山就在那儿。
人总要为自己热爱的事业献身一次才不白走这一趟(这是我家朱一龙老师说的)。
43年来,夏老遭遇了截肢、癌症,风暴、地震,可这些都不及他的决心。
夏老用自强不息,一撇一捺写好了一个人字,那么我们呢?你热爱的是什么?你又有什么目标?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
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人总要为自己热爱的事业献身一次才不白走这一趟。
所以你还等什么,别说明天要怎么怎么样就做好今天吧!《攀登者》观后感3很感人的一部影片,有很多令人紧张的时刻,伴随影片的起伏观众情不自禁的发出叹息、欢呼、抽泣、笑声。
张译扮演的角色很有张力,他除了在影片开头跟随队伍一起攀登珠峰之外,其余出镜的情节都是在指挥的后方,但其实他的内心活动应该是最波澜的,情感丰富溢于言表,有悔恨、怨恨、懊悔、不舍、坚定、疼爱、释怀,这个角色演得很好,吴京和子怡的感情戏也为影片增添了美好的爱情元素,可歌可泣。
井柏然这次演的也是很好,他很适合这类感文艺的角色,最后和藏族姑娘的合照,令人泪目。
攀登者观后感800字(通用8篇)
攀登者观后感800字攀登者观后感800字(通用8篇)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
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攀登者观后感8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攀登者观后感800字篇1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一高峰。
要爬到峰顶,就一个字——难!国庆期间,我们全家特地去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
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三部曲之一,看完以后,我极其感动,深深地为这群攀登者骄傲!珠峰,是中国人自己的山峰,但中国人此前却从未登上去过,遭到其他已经成功登峰国家的冷嘲热讽。
为此,1960年,三人小队搏命冲顶,终于成功了!但令人遗憾的是,要证明自己的国家登峰成功,必须要有用照相机拍摄下的现场照片,他们的相机遗失在了登山途中,因此,西方一些国家否认中国曾经登上珠峰!看到这里的我,真是气得牙痒痒!我想,这些好男儿一定会再次证明自己的!果然,13年后,中国再一次组建登山队,还配备了专业的摄像师、医护人员、气象专家等。
这一次,我们要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真正的实力!1975年,他们一路披荆斩棘,来到海拔8000米以上的北坳雪山。
在这里,队员差点全部滑下去。
他们在那里安营扎寨,准备过大风口。
可惜,老队长为了保护气象专家负伤,眼看就要前功尽弃的时候,摄影师竟主动要求自己担当队长,我被他那种英勇无畏的精神所感动!一开始都很顺利,大家还合影留念,但“平静的背后就是风暴的来临!”马上要上最后一级台阶时,他们遭遇了意外,新任队长被挂在了悬崖上空,队员们拼命用绳子拉住他,就在命悬一线的时候,他做出了生死抉择,把照相机交给了队友,毅然决然地用刀把绳子割破,自己掉下了万丈深渊。
看到这儿,许多观众都哭了,我的眼眶也湿润了,我为他这种舍已为人、以身许国、牺牲自己的精神所感动,那一刻,我的心底就回旋着一个声音:“好样的,攀登者!”最终,老队长再一次带着队员冲顶。
在气象小组的协助下,他们经受住重重考验,顺利地在第二台阶,也就是年轻队长牺牲的地方,搭建了金属扶梯,这就是著名的“中国梯”!终于,终于,他们登顶了!队长挖出了当年埋在雪下的国旗。
攀登者观后感800字(精选3篇)精选
攀登者观后感800字〔精选3篇〕生命时刻都在凋零,有些死亡是荒谬,有些却是辉煌。
——题记前几天,我去看电影?攀登者?,起初我是不那么情愿的,印象中就是刻板的认为这个名字拍出的一定是部无聊的纪录片。
后来因为看见吴京、胡歌等多位演员的名字,我才决定去看这部电影。
了解年代背景后,却更是有些不舒服,我对那个年代有些轻微的抵触,许是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我更愿展望恢弘的未来。
可接下来的画面,却让我着实感动。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其实中国攀登者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是在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
这件事轰动了全世界,遗憾的是,由于当时队长为了救一个队员摄像机被迫扔下去了,所以没有留下影像资料。
于是一些西方国家便不成认中国首次登顶。
就这样,十五年过去了,中国人就这样在嘲讽、猜疑、委屈中煎熬了十五年。
但轻易放弃,轻易服输是我们中国精神吗?不!这从来不是。
1975年,请铭记这一年份,中国人再次北登珠穆朗玛峰!偏偏命运总是造化弄人,十五年前的悲剧再次重演。
但这次,李国梁为了能留下让世界成认的中国登顶的证据,在命悬一线的时候,果断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把摄影机递到队友手中后,便割断了生命的绳子。
在他眼中,他的命是很轻的,远不如一台照相机的分量。
可他的牺牲,又让他的生命变重了,他的牺牲,闪耀出了从未有过的光辉,他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为国而死!我一直觉得电影最巧妙的地方不在于登顶,登顶确是最重要的地方,因为它是所有人的信念,是希望的寄托。
电影最巧妙的地方是李国梁以命换相机;杨光为证明自己,也为完成对父亲的承诺,他戴假肢登珠峰;患上肺水肿,生命垂危的徐缨为帮方五洲成功登顶,带病上山,实时监测珠峰气象变化,最后连续吐血,昏迷倒地……一切的一切成就了登峰的成功,成就了“中国梯〞的搭成。
电影很沉重,因为责任沉重,因为生命沉重,因为爱国之心沉重。
我从不觉得沉重是什么负面的,相反,沉重是深沉而重大。
这部电影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生命,责任,理想,执着……我们为什么登山?因为山就在那,属于我们中国人的山,无论如何,一定要我们中国人登!谨以此文致敬所有的攀登者!也希望大家可以保护环境,不要让这些攀登者们用生命征服的珠穆朗玛峰,毁在我们手上!昨天我在电影院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令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攀登者观后感(优秀8篇)
攀登者观后感(优秀8篇)《攀登者》观后感篇一都在说吴京、章子怡和张译,但是我想谈一谈胡歌和成龙饰演的杨光。
这是一个有遗憾也有希望的支线故事。
《攀登者》里主线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九七五年,是杨光第一次作为国家登山队成员攀登珠峰,把睡袋让给了丢失行李的藏族队友,结果却牺牲了自己的双腿。
而他之所以对于登上珠峰满怀执念,是因为他可能有不适宜登山的遗传疾病,为此他的父亲对他满怀愧疚。
所以,他想证明给天上的父亲看,父亲给他的,是一个健康完整的躯体。
从世俗角度来看,杨光并没有取得成功,但是只要希望还在。
像方五洲说的那样,攀登是“登山者的天堂,普通人的地狱”,但普通人遭遇登顶失败和截肢,意味着人生就此沉寂。
反过来,普通人和攀登者的区别就在于此。
杨光最终不仅和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还付出了更多艰辛努力,最终登顶成功。
于是,他也成了《攀登者》里最好的注脚。
我在微博上看到说,胡歌在接到进组的邀请时,离开机只有半个月。
尽管如此,但是他依然毅然决然接下了这出戏。
因为他曾经有过一次海拔6000米以上的登山经历,那是在青藏高原的启孜雪峰。
在4900海拔的高度,看到一块写着“继续走”的石碑,那是下山过程中不幸遇难者的临终遗言,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将他的话刻在了石头上。
毫无疑问,胡歌一直想将生命里的这段体验融入自己作品里。
直到《攀登者》的出现,才真正圆梦。
从最终成片效果来看,胡歌真的有用心琢磨,将那个年代的人的精神与他们身上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他在谈论关于攀登的话题里,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眼神里都闪耀着光芒。
他的表演更像是从内心出发,再发散出来。
我觉得,在胡歌的定义里,杨光不是“失败的英雄”,而是“永不言败的英雄”。
在悲壮、艰苦之外,我想,胡歌演绎出了《攀登者》里最宝贵的东西,乐观与希望。
为了同伴登顶而做出自我牺牲的杨光,尽管当时没有登上珠峰,但是他登上了自己精神上的峰顶。
片中的主角方五洲,是在十五年后再次登顶;但杨光的原型夏伯渝却足足等了四十三年才真正登上珠峰。
登珠峰电影《攀登者》观后感悟_攀登者心得体会800字(精选8篇)
登珠峰电影《攀登者》观后感悟_攀登者心得体会800字(精选8篇)登珠峰电影《攀登者》观后感悟_攀登者800字篇1一部登山片子大家肯定都知道登上去了,只能剧透人物走向了咯。
标明了有剧透,点进来说我剧透就没意思了咯)超级开心能参加b站的点映会提前看到了攀登者这部影片!!整部电影虽然主旋律较重,但是还是把整个故事完整的展现给观众,能够震撼感动到观众。
我旁边的汉子和姑娘们哭的稀里哗啦的。
影片上半部分就我个人而言哈感觉节奏有些不大对,省略或者着重的地方有些不太妥当,但是到了后半部分感觉慢慢的出来了,人物的性格逐渐开始显露。
在这里我真的要表达一下对张译老师的爱意,他的角色真的是这部电影里最饱满的一个角色,人物性格的塑造与变化是最完整的一个。
我最感动的点就是他开始哭的时候qaq,超级带动我,完全忍不住。
当然章子怡的演技也没的说哈,一开始演一个少女完全不出戏,在她所能发挥的空间里完成的很好。
吴京演的也很出色,虽然还是有点战狼的感觉,大家可以数一数他在电影里飞扑了多少次哈哈哈。
胡歌啊井柏然啊陈龙啊大家的演技都挺不错。
至少让观众感受到了当时登峰的困难,大家的决心。
井柏然角色李国梁的死从电影开始就有在铺垫。
倒是章子怡饰演的徐缨的牺牲让我措手不及,原本还以为她与吴京扮演的方五洲的爱情会是he.......不过牺牲了倒是令人更加深刻。
然后当然不足之处还是有的,稍微我觉得缺少一些当时那个年代的特色,没有与当时的背景太融合。
其次bgm真的太多了哈哈哈哈哈哈,没有背景音乐的片段太少,而且都是那种气势磅礴恢弘的音乐,有种强行将观众带入爱国感人的情绪,会有点疲惫。
最后参演人员也挺多的,主要篇幅都在主角身上,配角们的刻画就稍微欠缺了些。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也是国产片里的佼佼者了,能感动观众,讲好故事,值得一看。
登珠峰电影《攀登者》观后感悟_攀登者心得体会800字篇2 说来也很巧,20xx年在西安培训的时候爬过一次“雪山”,记忆中的那座山叫太山?因为当年爬那座山给我留下了太多的阴影,在今后的将近四年的时间了就再也没有接触过山之类的活动。
《攀登者》爱国影片观后感800字【精选五篇】
《攀登者》爱国影片观后感800字【精选五篇】2019年国庆档电影《攀登者》上线各大影院,《攀登者》作为献礼祖国70华诞的影片之一,其主要讲述的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
15 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的故事情节。
所以关于观看《攀登者》电影得到的感悟心得,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攀登者观后感【1】2019年10月2日,我和爸爸妈妈去太平洋影院观看了一部爱国影片——攀登者。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1960-1975年我国挑战珠峰顶的故事,开篇写了挑战珠峰的片段,我国的三名登山人员成功登上珠峰封顶,然而就在挑战珠峰归来时遭到学生和领导的质疑“我们到底有没有登上珠峰?”国际攀登协会有规定:登上珠峰必须360度留影拍照,而他们的摄像机却滚落下珠峰,没有带回任何影像记录,于是,这三名登山者在1973年国家登山队再次成立时,毅然决然地参加了。
再次挑战他们1964年成功登顶的珠峰,带回影像资料,向全世界证明:“我们中国人登上了一次珠峰,还能再次登顶!”经过艰苦的训练,他们整装待发,分为三个部分,后勤部队、突击部队、气象部队。
他们告别大本营,带着登山团队一路披荆斩棘,用生死挑战珠峰。
在短暂的窗口期(最佳登山时期)内,一搏输赢。
为了保证气象数据的准确性,突击部队带着气象部队首先驻扎到了前进营地,准备在第二天黄昏前到达北坳营地,他们迎着风雪,艰难地行走在漫过膝盖的雪地,前往北坳。
到了第二天的夜里,他们才到达了北坳。
第三天,他们整装待发,全员前往大风口。
就在快要到达时,突然收到气象部队紧急通知:“大风口的风力现在已达八级,可能还会持续到十级,你们一定要小心,实在不行就原路返回。
”然而,突击队队长方五洲仍然命令突击部队继续前往大风口,并对气象部队的主任徐缨说道:“我现在命令部队前往大风口,如果真如你所说的那样,我立即命令部队原路后撤。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攀登者》观后感1电影《攀登者》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讲述了中国登山队在1960年与1975年两次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并首次完成了珠峰海拔高程的精确测量。
是一部气势恢宏、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大片。
在1960、1970物质匮乏年代里,中国登山队员实现首次从北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峰的壮举本身蕴含了大量看点,极寒气候、缺氧环境、险峻的大山、陌生的征途、瞬息万变的极端天气,构成阻挡主人公登顶的重重障碍,使得影片在呈现人与自然搏斗的视觉奇观之外也拥有饱满的情节张力。
《攀登者》真正动人之处却并非情节和画面,而是全片洋溢的.一种精神,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攀登者精神。
这种精神贯穿全片、荡气回肠,让我们走出影院仍激动不已。
所谓攀登者精神,首先是一种不畏艰险、排除万难、人定胜天的大无畏精神。
众所周知,海拔八千多米的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常年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登上它需要超强的体力、耐力和高超的技巧,这是一座让人望而生畏的神山。
而从常年得不到日照的大山的阴面,也就是位于我国境内的珠峰北坡登顶更是难上加难,前无古人。
然而,没有什么困难能吓到英雄的中国人民。
1960年,在国家还处在三年自然灾害的艰苦条件下,中国登山队员硬是以简陋的登山装备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北坡登顶。
此后,又在1975年再次登顶,并完成了首次觇标测绘,测得珠峰的高度为8844.43米,这一高度后来为世界采用。
看完这个电影,让我深有感触,不管在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
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
这个时代需要攀登者,更需要攀登精神,希望影片可以让更多观众看到登山前辈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攀登者精神。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种精神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攀登者》观后感2十月二号,很荣幸能看到电影攀登者,这一部给了我多感动的电影。
1960年,我国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欠收,人民食物供应不足;苏联单方面决定撤走专家、撕毁经济建设合同,更加重了我国经济困难。
《攀登者》观后感 6篇
《攀登者》观后感 6篇《攀登者》观后感 1要说这名字啊,攀登者,肯定是攀登那些雪山,那些高大雄伟的高山。
虽然他们看起来很美丽,其实到处也充满着危险。
看着那电影的封面,心中一阵寒意。
是啊,如若攀登,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看着那方面就觉得让人寒心。
茫茫雪山下,几个登山队员,不畏艰辛努力地登上珠穆朗玛峰山顶。
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8米。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震惊数字啊!我迈着沉重的脚步来到电影院。
因为我知道攀登者是那些不畏艰辛勇敢为祖国争荣誉的人。
来到了电影院开始看啦。
开头方五洲和他的几个队员们,登攀上珠穆朗玛峰的场景。
最后的那两白多米,他的老队长在那一次攀登时不幸身亡。
方五洲也临时做了对突击队队长,带着剩下的那两个队员一起攀登珠穆朗玛峰。
可是不久,雪崩来了,中午洲勇敢地救下了队里面的成员,可是摄影机器却掉落到万丈深渊的悬崖。
后来他们班攀上了珠穆朗玛峰,回到了城市,竟然有人不相信他们攀过珠穆朗玛峰,因为每一次攀过珠穆朗玛峰都需要有拍照留念的。
随后,他们三个兄弟,各自天涯。
直到有13年后一天。
中国又说要组织登山队,他们依旧又决然重新来到了登山队。
方五洲带领着一大群登山队员进行了魔鬼训练,大家都虽然累得疲惫不堪,但是大家都斗志昂扬,信心十足。
终于到了登山的日子。
他们口中提到的窗口期,听说窗口期一过就无法再登上珠穆朗玛峰,必须要规划好时间,在一定的窗口期时才能登上珠穆朗玛峰,不然珠穆朗玛峰恶虐天气是无法攀登的,随时有雪崩和暴风雨的来临。
登山队里有一个叫阳光的男孩。
他本跟着登山队一起去登山的,只因那次刮了大风,他们在晚上睡觉时,他把自己的睡袋割了一半,让自己的小腿露了出来。
自己的睡袋给了那个队友,第二天起来发现自己无法再站起来。
原来,他的右腿已经保不住了。
在转眼一看,大腿上全部发紫。
医生捂着嘴哭了,阳光说:“我的右腿是保不住了是吗”?没事。
可是这无法阻碍他登山的愿望。
他道无论如何,我都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下一次我还会来的。
《攀登者》电影感悟800字_《攀登者》观后感最新5篇
《攀登者》电影感悟800字_《攀登者》观后感最新5篇2019年国庆档电影《攀登者》上线各大影院,《攀登者》作为献礼祖国70华诞的影片之一,其主要讲述的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
15 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的故事情节。
所以关于观看《攀登者》电影得到的感悟心得,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攀登者观后感【1】小时候读毛主席的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对于“登攀”的理解还只限于登山,“见山是山”说的就是那时的我。
读词之后,小伙伴们心中所充满的,都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和“世上无难事”的豪情。
到了80年代初,叶剑英元帅的诗——《攻关》成了众多年轻学子的座右铭,“攻城”、“攻书”、“险阻”、“苦战”等词语让我们开始明白,攀登科学高峰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唯有全力以赴,方能苦战过关。
这时候我们再看“登攀”,已然是“见山不是山”了。
《攀登者》的故事,我们从小就知道。
潘多等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英雄人物的名字,早就深刻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之中,时时鼓励着我们前行。
到了2018年,当年的登山队员、69岁的无腿勇士夏伯渝时隔43年之后终于成功登顶珠峰的新闻,依然给了我们许多的震撼和感动。
观看气势不凡的电影《攀登者》,让我们有幸直观地感受到了珠峰的险峻、雄伟,体验到登山队员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气概与豪情。
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一个道理:只有一直奋斗在攀登路上的人们,才是生活中真正的强者。
这两天,中小学的同学正在举行毕业四十周年聚会,我因故未能参加,殊为遗憾。
遥想当年,“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不正是我们此刻心情的写照么?山还是那座山,人也还是那些人。
但不管何时何地,人都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攀登者观后感【2】国庆假期前的最后一天,天悦影城,几经换票改票,误打误撞走进了《攀登者》的放映厅。
《攀登者》观后感5篇_精彩影评800字
《攀登者》观后感5篇_精彩影评800字看《攀登者》电影,时而让人无语凝噎。
那是因为它不够完美。
时而心潮澎湃。
心潮澎湃是因为,我的祖国,七十年来,历经风雨坎坷,一路前行。
希望以下观后感对您有所帮助!《攀登者》观后感一不会写影评,只是自己的一些看法。
对祖国热爱,对此片有些失望,半夜睡不着,发上来吧。
《攀登者》本应该一部本可以拍的很好的商业主旋律电影,但是编剧,导演,监制等等都很有问题。
也许现在的共和国同龄人已经70岁了。
到30年后,就很少有新中国成立之前出生的人了。
现在,拍电影都要查资料,找专家,才能了解那时的情况,亲历过的人还能剩多少呢。
这部电影这种代入感不足。
电影里,除了开头旁白,感觉不到那种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局势。
缺少一种真实的历史感。
比如美国的核威胁,台湾的轰炸,国内特务间谍,口粮不足,产品的匮乏。
都像压在头顶的巨石,真是岌岌可危。
电影里这些没怎么交代,让人很奇怪。
不一定要直白的说出了。
或许一个声音,一幅画,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路人等的细节。
这才能让电影丰满起来。
(流浪地球里有非常多,比如被风吹破的福字 )(比如一个都不能少里孩子们搬砖头的情节) 电影里一些登山的相关知识,气象相关细节还是很多的。
(而登山和气象都是为了这一伟大历史时刻服务的。
)但是历史感真弱了。
无论是道具,情节,对白,表演等都有这个问题。
电影为了美观和简洁摒弃了一些东西。
但还是细节太少了,而且都是直接的。
值得留意的心思,细节。
我是真没看到。
因为是群像戏我看不到这些人(包括大部分主角)来自中国的什么地域,是东北老铁,是山东大汉,还是藏族兄弟。
也看不出这碗饭是不是老乡省下来的口粮。
是白面饼还是青稞粑。
看不出主角有没有家人,朋友,亲人。
配角是什么成分,是贫农,富农,还是小市民。
很多很多。
这些不一定要真的做到,但尽量通过细节潜移默化的体现出来。
这才能还原一个真实又高于真实的历史空间。
让演员和观众都融入其中。
感同身受着新中国的脉搏。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攀登者》观后感1现代人常说这么一句话:“只要坚持,必定成功。
”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向前去。
《攀登者》讲了我国第一支登山队去攀登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峰。
第一次,我国登山队经过重重险阻,在没有气象预报的情况下仍能抓住有利的窗口期,穿过了风口崖,登上了珠峰的最高峰。
但遗憾的是在攀登的过程中,队长为了救人放弃了可以录下这一关键时刻的相机,导致他们只能在那里埋下一面可以证明中国人来过的五星红旗,却不能拍照向全世界证明。
队员们留下了深深地遗憾解散了,这一散就是十几年。
第二次,在祖国的认可下,当年的三位登山幸存者又有幸带领一批爱国的年轻攀登者,进过魔鬼般的训练,再次挑战第一高峰。
因为环境的恶劣,天气的多变,又是一次一次的失败,他们是再战再败、再败再战,期间有伤有亡,曾经让他们一度失去了战斗的勇气。
但就是由于队长的坚持,以及对成功的渴望以及气象学家的严谨工作态度,让他们最终抓住时期,最终登上了人类最高峰---珠峰。
让那些说自己国家的人都登不上自己国家的高峰的人永远闭上了嘴。
这一时刻,队员激动了、国家扬眉吐气了、人民欢歌载舞了、我热泪盈眶了。
《攀登者》告诉了我,只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努力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攀登者》观后感2今天周末,在家里观看了上个月没来得及去影院观看的电影——《攀登者》。
影片《攀登者》讲述了1960年方五洲等人与队长一起攀登珠穆朗玛峰,然而中途遭遇了雪崩,队长去世了,方五洲为了救松林没能护住摄像机,但是最后他们在相互扶持下登上了峰顶,将属于中国的足迹留在了珠穆朗玛峰峰顶。
那是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
但是,由于未能360度拍下峰顶,导致当时的成就未能被全世界所认可。
最终,在1975年5月27日,9名中国登山员再次登上珠峰,他们留下了360度摄像,测量了属于中国的珠峰高度。
《攀登者》整部影片所呈现出的信念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一个信念,是生活前进的动力,也是会造就不平凡人生的前提。
《攀登者》观后感(通用15篇)
《攀登者》观后感(通用15篇)《攀登者》观后感1今天晚上,刚刚观看了《攀登者》,一如吴京主演的其他片子,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是场面非常浩大,视觉冲击力十足。
影片想表达的东西很中心,就是为了荣誉而坚持!从1960年中国登山队一行人冒着生命,历经种种困难,最终有3人成功登顶珠峰。
但因当时情况危机,相机半道丢失,导致当时虽登顶,却无力证明从而不能赢得国际上的认可。
为了得到这份认可,更为了证明珠峰也有中国的一份,登山队在15年后,也就是1975年重新组队,为了荣誉再战珠峰。
影片在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中展开故事,有悲壮的牺牲,有凄美的爱情,还有伤残的无奈和惊心动魄的大自然的不可抗拒的恶劣条件中,让观众始终悬着心。
最终吴京饰演的方队长带领9名队员终于成功登顶。
中国人终于有机会将上次登顶埋下的五星红旗高高地悬挂在珠峰之巅,中国人也终于第一次测得了珠峰的高度8848.13米。
通过这部影片,我感受到了责任、毅力和坚持。
现今的我们在享受前人流血创造的美好今天的同时,我们有责任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努力,将这份美好更好地传承延续下去。
《攀登者》观后感2电影《攀登者》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克服万难,成功首次北坡登顶珠峰,并在1975年,于珠峰“第二阶梯”架设“中国梯”,成功精确勘测珠峰的“中国高度”两次大事件,证明了中国的毅力与硬实力。
《攀登者》中登山队员们为了登顶,玩命往上冲,为了团队,坚决不拖后腿,为了梦想,砥砺前行。
登山过程中,扑面而来的暴风雪,让原本容易的几十米变得举步维艰。
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停歇,冷风直灌。
恶劣的环境,让人们由起初的信心满满,慢慢转为立场的动摇。
有的人开始怀疑,开始麻痹,置身于死亡的边缘,带着一股令人恐惧的气息。
虽然,影片给人紧张的气氛,但是《攀登者》依然让人心潮澎湃,那种专注执着让人感动,“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专注执着是一种心无旁骛的态度,更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
我们“要竭其力,对待事业要有愚公移山的意志,有老黄牛吃苦耐劳的精神,着眼于大局,立足于小事,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攀登者》有感最新范文800字5篇
《攀登者》有感最新范文800字5篇看完《攀登者》让我明白了什么叫信念。
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领土主权捍卫之争,“登上去,让世界看到中国人”,你是否看过这部作品?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呢?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攀登者》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攀登者》观后感19月23日,电影《攀登者》发布了一款国际版预告,宣布电影在9月30日于中国、美国和英国同时上映。
这版国际版预告较之前的几版预告,不仅暴露出的悬念更多,而且配乐也更燃,再度提升了观众们的观影兴趣。
几乎可以预判到的是,这部《攀登者》会成为国庆档的大爆款。
因为爆款具备的3大特质,在《攀登者》身上都能看到。
首先,爆款电影得有自带票房号召力的演员。
《攀登者》最大的票房号召力来自吴京。
吴京凭借《战狼2》和《流浪地球》这两部电影,一跃成为了华语影视圈的超一线演员。
当然了,准确来说的话,《战狼2》之后,吴京就已经地位超然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原本没什么卖点的《流浪地球》才能够斩获46亿的票房。
在观众心目中,有些演员是特别“被希望”红起来的。
吴京就是这样的演员。
吴京的走红,打破了华语影视圈男演员越来越娘的病态现状。
不是观众不知道什么是好演员,什么是硬汉演员,只是前几年的荧幕作品呈现给观众的就是那样的结果。
所幸,吴京没有被埋没。
这次的《攀登者》,吴京虽然没有大量的动作戏,但影片中的他依旧是硬汉一枚。
“为国登顶,寸土不让”,这句《攀登者》宣传语就已经很好的暗示出了整部电影振奋人心的基调。
其次,爆款电影的演员们须得演技在线。
注意,这里说的是“演员们”,而不是“演员”。
一部电影之所以能成为爆款,绝对是口碑相传的结果。
而口碑相传的前提就是大部分演员演技在线。
《攀登者》的演员中,有吴京、章子怡、张译、胡歌和王景春五大“帝后”,更有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成龙大哥倾情助阵。
说《攀登者》是一部全员演技在线的电影,相信不会有人有异议吧?说到演技成就一部电影,那就不得不提徐峥主演的《我不是药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攀登者有感
我们每个人都是攀登者,不断走向自己的在珠穆拉玛峰,或为了荣誉,或为了目标,或为了信念,或理想。
珠峰的顶端很高,路程很长,过程很艰辛,雪崩,飓风,裂缝,寒冷,走上去,不容易。
像极了我们的人生之路,那有什么一帆风顺,只不过是个人的心态,才让我们在人生之路上,不断坚持,勇往无前。
《攀登者》中的主角们靠自己的热爱与信念,靠意志与决心,更是靠对于中国的热爱,民族气节,民族的使命感,坚持坚持在坚持,最终登顶。
我想在那一刻,他们的内心一定很复杂。
是骄傲,中国人终于证明了自己,终于丈量了中国的高度。
是不易,一路艰辛,一路克服就是为了这一刻,所有的付出是值得的。
是感慨,朋友,我们登上了珠峰,我们替你们完成了使命,安息吧。
是激动,这个登顶的时刻是让人激动人心的时刻。
也是伤心,可惜一路陪伴支持我的人,没能陪我坚持到最后。
在通往珠峰的路上付出了很多人力物力,很多宝贵的生命证明了我们的坚持是正确的,只要肯攀登,世上无难事。
看电影时很震撼,电影镜头中有很多有惊无险的场景,为的是情节的跌宕起伏,经历过人生的很多事以后,才会发现,哪有那么多的好运气,当厄运,当不幸,当危险来临时,不会给你任何思考的机会,那一刻你的命没了就是没了,很多时候不会幸运的起死回生。
所以让我更加钦佩当时的攀登者们,在一切都不成熟的年代,登上珠峰,真的是我们无法想象的难题吧。
但是中国人总能靠自己的毅力完成想要完成的事,这是我们要向前辈学习的事情。
自从登过华山以后,对于登山有了特别的热爱,也许是一路走走停停可以看看风景,也许是每上一层台阶就离终点更近了一步,也许是喜欢一览众山小,站得高看得远,也许是喜欢挑战自己极限的心理作祟,总之很喜欢爬山,虽然爬山很累,但是还是会有瘾。
华山险,泰山美,嵩山绕,每座山都不一样,看到的风景也不一样,感悟的细节也不一样。
你会发现只要你想要登上山顶,不放弃,坚持到底,脚踏实地,一定可以在无数个步数之后,看到胜利的曙光。
大自然很奇特,带个我们不一样的世界。
生活也是,不一样,带给我们不同的滋味。
人生有很多的山峰需要我们攀登,也有很多的滋味让我们品尝,何不做一个勇敢的攀登者,去品尝人生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