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混凝土材料分类

合集下载

新型混凝土材料开发及应用

新型混凝土材料开发及应用

新型混凝土材料开发及应用一、前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混凝土材料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易开裂、易受温度影响、易受腐蚀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研发出了新型的混凝土材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二、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分类1.高性能混凝土(High-performance concrete,HPC)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和高抗裂性能的混凝土材料。

其主要特点是使用高强度水泥和优质骨料,以及添加一定量的掺合料和化学添加剂。

其中,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能,化学添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稳定性。

2.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自流性、自密实性和自抗渗性的混凝土材料。

其主要特点是使用流动性好的混凝土和特殊的掺合料,以及添加一定量的化学添加剂。

其中,流动性好的混凝土可以使混凝土自流展开,特殊的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自密实性能,化学添加剂可以调节混凝土的流动性和自密实性。

3.自愈合混凝土(Self-healing concrete,SHC)自愈合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自修复性能的混凝土材料。

其主要特点是使用一种特殊的微生物和一种特殊的激活剂,以及添加一定量的掺合料和化学添加剂。

其中,微生物可以在混凝土中繁殖生长,激活剂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分裂,掺合料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裂缝,化学添加剂可以促进混凝土的自愈合过程。

4.高性能纤维混凝土(High-performanc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HPFRC)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和高抗裂性能的混凝土材料。

其主要特点是使用高强度水泥和优质骨料,以及添加一定量的合成纤维和化学添加剂。

其中,合成纤维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和抗裂性能,化学添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稳定性。

三、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1.建筑结构新型混凝土材料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如高层建筑、大型桥梁、隧道工程、地下室工程等。

新型混凝土的发展

新型混凝土的发展

新型混凝土的发展何铁明常红航(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075)[摘要]通过对几种新型混凝土的了解介绍混凝土的最新发展动态。

[关键词]新型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清水混凝土空心砌块生态混凝土橡胶混凝土中图分类号:T U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920118-01混凝土是当前用量最大、应用面最广的工程材料之一,是资源和能源于基准混凝土,有研究表明,以30%的粗细再生骨料等量取代天然骨料,配消耗的大户,也是地球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进入21世纪,保护地球环制的混凝土强度与基准混凝土相同。

境,寻求与自然的和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课题。

六、橡胶混凝土混凝土今后的发展方向必然是既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要考虑环保因与掺引气剂的混凝土相比,掺橡胶粉能够避免混凝土在搅拌、振动、素。

下面就通过简单介绍几种新型混凝土了解混凝土的发展。

运输、浇灌和捣实过程中,产生气泡而导致混凝土的不稳定性,可以代替一、泡沫混凝土引气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

掺量在10%以下时,掺橡胶粉比掺橡胶颗粒S Y-1泡沫混凝土是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建筑材料,它是一种内部对改善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效果要好,140μm橡胶粉优于引气剂,3-4m m橡胶含有大量细小、封闭、均匀分布气孔的多孔性材料。

其内形成大量密集均颗粒则与引气剂效果相当。

匀分布的微小气孔,而气孔内有大量的空气存在,空气与其它材料相比,当橡胶粉(颗粒)的掺量控制在10%以下时,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渗导热性能是最差,所以大大降低了它的导热性能,又因气孔互不连通呈封性能,但当橡胶粉(颗粒)掺量再增加时,抗渗性能会逐渐降低,橡胶粉闭状态,不能形成空气的对流循环。

同时内部被气孔所隔离,而且各球形与橡胶颗粒对抗渗性能的改善效果差别不大。

气孔为固化的水泥浆膜包围,界面增加对热能穿透能力形成很大阻力,且橡胶混凝土长期浸泡在水或复合盐溶液中的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当,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隔音、抗水减震等特性。

新型混凝土简介

新型混凝土简介

料,草籽就可生根、发芽,并穿透到土壤中生长。
抗压强度可达到15 MPa-18 MPa。
护岸材料:固沙、固土、固堤、保护和绿化河道
堤防;
硬化绿化环境:路面、建筑物墙壁和屋顶绿化、
停车场等。

混凝土 论
加气混凝土
加气混凝土是一种轻质小气泡均匀分布的新型墙体材 料,由水泥、河沙、石灰、石膏、铝粉等原材料经搅拌、 配料、高温蒸养而成。 优点: ①容重轻。②耐火隔音。加气混凝土砌块耐火极限 700度以上。③保温隔热。④节能。

混凝土 论
(六)陶粒混凝土
陶粒混凝土
混凝土中加入陶粒,陶粒又称发泡炼石、火炼石或膨 胀粘土。
轻质混凝土
轻质水泥混凝土是以水泥、轻质骨料、发泡 剂、稳泡剂等助剂配制而成的一种轻质水泥基材 料,其干容重在 1600kg/m3以下,适用于对材料 有轻质或保温要求的特殊建筑工程。
轻质骨料:
粉煤灰或鼓风炉炉渣
低密度、低强度的骨料,如蛙石和珍珠岩。
火山堆积物,包括浮岩及火山熔渣类。

混凝土 论
(五)加气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应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 高强度 高耐久性 高体积稳定性 高工艺性

混凝土 论
(一)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 高性能混凝土要求混凝土的强度质量要高,即
强度的分散性要小,混凝土的韧性要好,后期强度 要稳定。
高性能混凝土-----高耐久性
需要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和抗渗性入手,延续 老化、劣化的进程;在混凝土中增加防老化和劣化 的材料,提高抗老化,劣化的进程;加强维护保养 工作,增长使用寿命。

混凝土 论
(七)绿色混凝土
绿色混凝土之二----------植被混凝土

新型混凝土种类

新型混凝土种类

新型混凝土种类混凝土作为建筑领域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需求的变化,新型混凝土层出不穷,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种常见的新型混凝土是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PC)。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和良好的工作性能。

它通过优化原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设计,采用优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等,使其在抗压强度、抗渗性、抗冻性等方面表现出色。

这使得高性能混凝土在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海洋工程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比如,在一些高层建筑中,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减少柱子的尺寸,增加使用空间,同时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混凝土之一。

这种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填充性,能够在无需振捣的情况下,依靠自身重力均匀填充模板的各个角落,并且不会出现离析和泌水现象。

自密实混凝土的优点在于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工振捣带来的噪音污染,同时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均匀稳定。

它特别适用于复杂形状的结构、密集配筋的构件以及难以振捣的部位,如预制构件、地下连续墙等。

纤维增强混凝土(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FRC)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纤维材料而形成的新型混凝土。

常见的纤维包括钢纤维、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等。

纤维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裂性能和韧性。

例如,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在道路、桥梁的路面以及工业厂房的地面等领域应用广泛,能够有效地抵抗车辆荷载和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则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适用于化工建筑和海洋环境中的结构。

轻骨料混凝土(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LWC)是采用轻质骨料如陶粒、膨胀珍珠岩等制成的混凝土。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自重轻、保温隔热性能好等优点。

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传统的水泥混凝土基础上,新型混凝土材料通过改变材料的组成和结构,使其具有更加优秀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本文将围绕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第一步:介绍新型混凝土材料的种类新型混凝土材料包括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自修复混凝土、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等。

其中,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抗渗性能;自密实混凝土通过细化混凝土内部结构降低了透水性;自修复混凝土可以在受损处自动修复;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可以替代增强钢筋的作用,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

第二步: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1.高性能混凝土:主要用于建筑、桥梁、隧道等重载结构,如大型跨江、跨海、跨湖的斜拉桥、悬索桥以及地下工程中的隧道、地下车库等。

2.自密实混凝土:主要用于地下隧道、地下车库、水利有关设施、防洪设施等,以及一些特殊混凝土工程。

3.自修复混凝土:主要用于桥梁、隧道、地下车库、堤坝等需要高度保障安全的工程,也可以用于土木工程中的高地下水位和腐蚀性较强的环境中。

4.高性能纤维混凝土:主要用于修建耐磨损、耐冲击、耐火、抗震等要求较高的建筑结构,如桥梁、地下车库、水坝大坝等。

第三步:新型混凝土材料的优势相对于传统的水泥混凝土,新型混凝土材料具有以下优势:1.强度高:新型混凝土材料通过组分的科学参数配比和配料技术的创新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性能。

2.使用寿命长:新型混凝土材料能够抵抗荷载、氧化、阳光辐射和雨水的侵蚀,使用寿命相对更加长久。

3.环保节能:新型混凝土材料不会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意义重大,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前景。

通过不断提升材料的性能和优化应用技术,可以更好地推进土木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新型混凝土材料

新型混凝土材料

新型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它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然而传统混凝土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抗压强度不高、耐久性差、裂缝易产生等问题。

为了克服传统混凝土的这些缺点,人们开发出了一系列新型混凝土材料,这些新型混凝土材料在抗压强度、耐久性、防裂性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进,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新型混凝土材料中的高性能混凝土(HPC)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HPC通过控制水灰比、选用高性能水泥和粉煤灰等掺合料,以及采用细颗粒骨料和特殊的外加剂等手段,使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00MPa以上,远远高于传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同时,HPC的耐久性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可以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而不产生裂缝和腐蚀。

其次,自密实混凝土(SCC)是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它具有自流性和自密实性。

SCC通过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和使用高性能外加剂,使得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自流性,可以在不需要振捣的情况下自行铺设和充填模板。

同时,SCC还具有良好的自密实性,可以填充混凝土模板的细小空隙,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此外,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它通过添加合适的纤维材料(如钢纤维、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等)到混凝土中,可以有效地抵抗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纤维混凝土在抗震、抗爆和抗冲击方面表现出色,可以大幅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最后,高性能绿色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它通过使用可再生资源和环保材料,以及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和生产工艺,使得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大大减少。

高性能绿色混凝土具有较低的碳排放量和资源消耗,可以有效地减缓全球变暖和资源枯竭的问题,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

综上所述,新型混凝土材料在抗压强度、耐久性、防裂性和环保性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可能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新型混凝土材料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型建筑材料的主要特点、类型及具体运用

新型建筑材料的主要特点、类型及具体运用

新型建筑材料的主要特点、类型及具体运用建筑材料是建筑工业的基础性产业,而新型建筑材料的广泛应用,则反映出人类对于更加高效、环保和经济的建筑需求的不断追求。

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包括轻量化、高强度、隔热保温、防火、环保、节能等等,能够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大幅度降低建筑成本,并且能够延长建筑寿命,满足现代建筑的需求。

以下是新型建筑材料的主要类型及其具体运用。

一、混凝土新型混凝土分为高性能混凝土和制导混凝土两种。

高性能混凝土以其高强度、抗拉强度、耐久性、便于施工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结构部位。

举例说,高性能混凝土可用于桥梁建设、道路硬化、机场跑道建设、隧道建设等。

这类混凝土的特点是密度大、质量高,有着良好的抗渗性、耐磨性和强度,是极具经济性的高品质材料。

制导混凝土则以其较低的强度和施工性能强的特点被广泛选用。

制导混凝土又被分为轻质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和断裂韧性混凝土等等。

轻质混凝土重量轻、隔音性能好,较为适合用于建筑物的填充部分;自密实混凝土则具有优异的抗渗性、抗冻性和耐候性,适合用于建筑地下室和桥梁基础部分;断裂韧性混凝土则在水下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和抗裂性能。

二、钢结构钢结构是一种依靠拼接组装的建筑结构,通常用于建筑物的框架,它又可分为钢筋混凝土型、框架形、桥梁型、空心型、混凝土填充形和挂面等形式。

钢结构的特点是强度高、稳定性好、轻量化、施工周期短等等。

这种材料适于用于大跨度的建筑、高层建筑和专用建筑,如商业体育馆、超市、大型企业制造厂房等等。

钢结构适应性广泛,适用于从自然环境到公共工业系统的多种用途,其安全性、美观度、经济性优于其他建筑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三、玻璃幕墙玻璃幕墙利用大量透明玻璃面板覆盖建筑物的外墙,起到景观、隔音、防尘、防水、保温、隔热和节能等效果。

玻璃幕墙通常被用于高级别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如高层住宅、商业大楼、大型电影院等场所。

玻璃幕墙因其出色的隔音、隔热和控制能力,完美地处理了建筑物的外部环境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建筑的美观性和景观效果。

混凝土结构中应用的新型材料

混凝土结构中应用的新型材料

混凝土结构中应用的新型材料一、引言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其广泛应用的原因在于其强度高、成本低、易于施工等优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被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中,以提高结构的性能和耐久性,本文将介绍一些新型材料及其应用情况。

二、高性能混凝土中应用的新型材料1、高性能纤维混凝土高性能纤维混凝土(HPFRC)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其强度和韧性均比传统混凝土高出很多。

它采用高强度纤维材料代替传统混凝土中的砂、石等骨料,同时加入了化学掺合剂,使混凝土的流动性更好。

HPFRC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桥梁、高楼建筑、隧道等。

2、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HPCM)是一种由水泥、石英砂、玻璃纤维等多种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裂性和抗渗性。

HPCM的制备需要高温高压,成本较高,但其耐久性好,适用于高桥梁、隧道、水坝等重要建筑物的结构中。

三、混凝土中应用的新型增强材料1、碳纤维增强材料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新型增强材料,具有优异的抗拉强度和抗腐蚀性。

在混凝土结构中,CFRP常用于加固、修复和加强梁、柱等构件,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玻璃纤维增强材料(GFRP)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增强材料,由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等组成。

GFRP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抗拉强度,常用于加固、修复和加强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柱等构件。

四、混凝土中应用的新型防水材料1、聚氨酯防水材料聚氨酯防水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和耐候性的新型材料。

其主要成分为聚氨酯树脂、异氰酸酯等。

聚氨酯防水材料适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中的防水处理,如屋顶、地下室、水池等。

2、丙烯酸防水材料丙烯酸防水材料是一种水性环保型防水材料,具有优异的粘结力和防水性能。

它适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中的防水处理,如屋顶、地下室、水池等。

五、混凝土中应用的新型隔热材料1、珍珠岩隔热材料珍珠岩隔热材料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新型隔热材料,由珍珠岩矿物经高温加工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分类
【摘要】众所周知,钢筋混凝土结合了钢筋与混凝土的优点,造价较低,是土木工程结构中的首选材料,也是当前最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混凝土材料是由胶凝材料、骨料及其他填充料组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强度特性的人工建筑材料,自19世纪20年代波特兰水泥问世后,混凝土材料以其广泛的适用性和低廉的造价成为土木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其用量越来越大,人们开始重视对各种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研究。

【关键词】新型混凝土材料;分类;前景
随着工业与建筑业的发展,新型混凝土成为主攻方向之一,不仅能够抗震抗压,还能减少结构尺寸,减轻自身重量,降低材料使用量,做到开源节流、降低成本等。

现在的新型混凝土诸如智能混凝土、预填骨料升浆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掺减水剂混凝土、轻质混凝土等等,日渐成为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提高了耐久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1、智能混凝土
智能混凝土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新型混凝土。

首先,要计算水泥用量,根据已确定的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其次,要控制合理砂率,通过试验、计算求得,通过变化砂率检测混合物坍落度,能获得最大流动度的砂率为最佳砂率;最后,根据骨料种类、规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有效进行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2、预填骨料升浆混凝土
在预填骨料层中布置压浆孔注入砂浆,形成预填骨料升浆混凝土。

采取这种工艺,既能缩短工期,又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制作时,其水灰比可低到0.15,需加入大量的超塑化剂,以改善其工作度。

虽然预填骨料升浆混凝土的价格比常用混凝土稍高,但大大低于钢材,可将其设计成细长或薄壁的结构,以扩大建筑使用的自由度。

3、高性能混凝土
一些发达国家相继研制成功的高性能混凝土,这在很大程度上使混凝土进入了高科技时代,同时也受到国际材料界和工程界的重视。

高性能混凝土之所以会受到人们的重视是由于其本身在应用时存在着以下两个优点:其一,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超高强特性,可使混凝土结构尺寸大大减少,从而减轻结构自重和对地基的荷载,并减少材料用量,增加使用空间,大幅度降低工程的造价;其二,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超高工作性,可以减轻施工劳动强度,节约施工能耗。

4、掺减水剂混凝土
混掺减水剂混凝土是以干燥骨料为基准的,由于在实际工地中使用的骨料常含有一定的水分,因此必须将实验室配合比进行换算,换算成扣除骨料中水分后工地实际施工用的配合比。

掺减水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首先要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计算出空白混凝土的配合比;其次要在空白混凝土的配合比用水量和水泥用量的基础上,进行减水和减水泥,算出减水和减水泥后的每立方米混凝土
的实际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另外,还要重新计算砂、石用量。

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减水剂用量。

5、轻质混凝土
轻质混凝土主要是利用天然轻骨料、工业废料轻骨料、人造轻骨料制成的轻质混凝土,强度高、密度小、保温好是其最为主要的特点,另外,保护环境方面也是极为有利的。

对于轻质混凝土而言,在配合比设计时,要正确把握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三个基本参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确定三个参数的原则是一要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二要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种类和规格确定单位用水量;三是砂率应以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计算1m3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为基准,计算时骨料以干燥状态为准。

6、活性微粉混凝土
活性微粉混凝土具有超强性,通常情况下其抗压强度可以达到200mpa~800mpa左右,是建立于普通混凝土基础上,在形成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措施:增大堆积密度、减少混凝土用水量等从而使得混凝土达到超高强度。

另外,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骨料粒径很小,接近于水泥颗粒的尺寸,因此,在配合比设计时,要以单位体积的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质量比例确定这种数量比例关系的工作,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达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即:一要满足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
二要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三要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四要符合经济原则,即节约水泥以降低混凝土成本。

7、预应力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是利用预先施加的拉应力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
压应力,或利用预先施加的压应力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拉应力。

混凝土的抗拉性能远好于抗压性能,其抗拉强度仅为抗压强度的
1/18~1/8,极限拉应变仅为0.10×10-3~0.15×10-3。

在正常使用阶段,普通钢筋混凝土梁一般是带裂缝工作的,截面的开裂导致构件刚度降低、变形增大,结构的耐久性降低。

预加应力的目的是将混凝土变成弹性材料,以无拉应力或零应力作为预应力混凝土设计准则,使高强钢材和混凝土能够共同工作进而达到荷载平衡。

预应力混凝土主要有三个优点:一是变被动设计为主动设计,在使用荷载作用下不开裂或延迟开裂、限制裂缝开展,提高结构的耐久性;二是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高强钢筋和高强混凝土,从而在节省材料、减轻结构自重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结构或构件的刚度,使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三是施加预应力相当于对结构或构件作了一次检验,有利于保证质量,而由于在正常使用阶段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变化幅度较小,重复荷载下的抗疲劳性能较好;四是其具有良好的裂缝闭合性,与其相应的抗剪性也有所提高。

8、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前景
我国新性混凝土材料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40年代起投入本
领域,先是仿照苏联模式制作固定式混凝土泵,但没有推广开来。

随后研究固定式活塞泵,研究重点放在泵送混凝土方面。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参照日本模式开展高强度和泵送混凝土研究,并且逐渐向耐腐蚀外加剂发展努力。

此外,我国还十分重视喷射混凝土的技术研究,在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制定了喷射混凝土维修和加固混凝土结构规程,于1983年对喷射混凝土维修规程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颁发了喷射混凝土维修建筑结构新规程,运用于我国冶金、水电、军工、铁道、煤炭方面。

在后来的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材料逐渐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建筑材料,而且在市场上的应用和推广也越来越广泛。

当前,相关部门还在加大投入,建立了专门的研究单位,研制出了很多高性能混凝土以及相关的耐久性检测设备。

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性能的不断提高,新型混凝土的优越性也越来越体现出来,故而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认可度和辨识度也在提高。

9、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混凝土的应用和发展,除了上述的几种新型混凝土材料之外,还要一些其他的新型混凝土材料,如纤维增强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等等,在市场竞争中它们的质量和性能成为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研究力度,继续新型混凝土的应用和推广。

施工中要根据不同的技术质量要求,考虑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混凝
土,要熟知其不同的特性,合理选择和运用,以达到适用的目的。

在很多特种结构中,混凝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而对这些结构工程来说,混凝土的耐久性与长期性极其重要。

因此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琢磨如何应用好新型混凝土。

参考文献
[1] 《国内自主开发新型塑料材料问世》[j]工业设计,2012(09)
[2] 李奇:《新型建筑混凝土技术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7)
[3] 庞毅:《浅谈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