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新编

合集下载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新编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新编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机械化,即机器生产普遍取代手工劳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气化,即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自动化(数字化),即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兴起;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智能化(信息化),即信息技术的升级创新与应用。

从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作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它把社会的工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使社会生产力进入电力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

人类面临的这一新科技革命,将使世界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它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为前沿,以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

这是一场全新的绿色工业革命,它的实质和特征,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要素全面脱钩,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脱钩。

以历史视角观察,用工业化的角度观察,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革命已经来临。

绿色工业革命的目标首先是实现碳排放的“脱钩”,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促使已有的“黑色”或“褐色”能源“绿化”,即采用能耗更低、更清洁的方式使用化石能源,使单位能耗的污染强度下降;二是促使化石能源的使用与经济产出之间“脱钩”,尽量减少化石能源在经济生产和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三是促进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的大幅上升,并促进这类能源的利用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PPT1-2-4近代技术史上的四次技术革命

PPT1-2-4近代技术史上的四次技术革命

近代史上的四次技术革命
蒸汽机革命 电气革命 原子能时代 信息时代
1. 蒸汽机革命 “蒸汽机革命”是以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为背景, 以纺织机械革新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 。
蒸汽机
1. 蒸汽机革命
蒸汽机革命随着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发生,生产过程变得 机械化,导致了纺织业、冶金业、机械制造业、采矿业 以及蒸汽车、蒸汽轮船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等新型产业 的崛起。
十九世纪怀表电气革命汽车飞机原子能时代原子能时代以核技术为开端以电子计算机通讯技术等的电子技术为主导以自动化为标志使社会生产在机械化电气化的基础上逐渐实现自动化电子计算机通讯技术原子能时代原子能时代伴随着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发生生产过程更加自动化导致了计算机工业医疗电子工业仪器仪表工业家用电器工业机电一体化工业以及石油化工核电工业等新型产业的崛起
1. 蒸汽机革命
蒸汽轮船
蒸汽汽车
2. 电气革命
“电气革命”以电动机、发电机的发明为开端,形成了 以电力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体系。这场技术革命把人类从 动力供给中解放出来,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
电动机
发电机
2. 电气革命 电气革命伴随着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生产过程更加电 气化,导致电子工业、电信工业、材料工业、电加工工 业、电器工业以及以汽车、飞机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等 新型产业的汽车
飞机
3. 原子能时代
“原子能时代”以核技术为开端,以电子计算机、通 讯技术等的电子技术为主导,以自动化为标志,使社 会生产在机械化、电气化的基础上,逐渐实现自动化 。
电子计算
机通讯技术
3. 原子能时代 原子能时代伴随着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发生,生产过程 更加自动化,导致了计算机工业、医疗电子工业、仪 器仪表工业、家用电器工业、机电一体化工业以及石 油化工、核电工业等新型产业的崛起。

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和意义

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和意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蒸汽机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产业革命):电气化第三次工业革命标志: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这三次工业革命都叫做 :技术革命1.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含义(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

它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前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2.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及其发展特征(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

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带来大量资本。

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

⑤形成最大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扩大。

发展特征:①从英国一国先开始。

②发生于英国(18世纪中)延续到法、美、德、意、俄、奥、日等国。

③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主要由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进行。

④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提供了政治保障。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积累了经验。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④资本主义发展中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

⑤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

发展特征: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②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起了重要作用。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及发展情况是什么?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及发展情况是什么?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及发展情况是什么?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之后,法、美等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1.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1)雄厚的资本,(2)充足的劳动力,(3)丰富的资源和原料,(4)海外贸易的迫切需要.其前提条件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要.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它的投入使用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2.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3.工业革命的大致发展过程是:(1)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进,(2)改良蒸汽机,(3)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4)交通运输革新.4.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1)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2)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第一艘汽船,1819年一艘美国轮船成功地横渡大西洋,(3)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5.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各方各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A 这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B 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二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C 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东方从属于西方.D 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开的整体.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科学技术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新能源(电力,石油)的发展和利用.(2)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创制.(3)新通讯的2.标志,电力的发明和使用.特别是新能源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 “电气时代”,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事件(1).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研制成功.(2)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3)德国人西门子制成第一辆有轨电车(4)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制成三轮汽车.(5)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6)有线电报,有线电话的发明成功.(7)意大利马可尼制造出无线电通讯设备,并于1899年在英国向法国发报成功.三.第三次科技革命1.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的科学技术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上被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2.标志: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 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有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而电子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迅速发展,(2)产生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3)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和思维方式,(4)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了竞争和挑战,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以求在国际竞争中取胜.(5)更加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根本原因和基础.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是什么“革命”?广义的说“绿色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狭义的说就是是新能源、新材料、新环境、新生物科技革命.我们姑且将新能源为首的绿色产业从现阶段开始到未来的崛起,定性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前两次工业革命中国均没有赶上,第三次IT革命尽管赶上了,但目前仍处于追赶状态,而这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中国第一次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有可能成为领导者、创新者的重大机遇.”在社会生产力以跳跃的方式呈积数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 实质上,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到现在,人类所消耗的地球资源,已经是远远超过了在此之前的上下五千年人类所消耗的地球资源的总和.未来的日子里,人类必然要不由自主地面对由资源的生成大于人类的消耗到资源的生成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这一客观现实.两百年来的人类文明动力大都基于碳燃烧,因为两个限制这种方式现在已经走到了尽头,一是碳基能源资源的有限性,二是碳基能源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的大气结构.现在二氧化碳的浓度是400-450PPM,过了临界值,恶劣气候将会频繁发生,整个人类文明的基础将被动摇.在这样一个关乎人类存亡的、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将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改变历史、拯救人类的重任.目前,各主要经济体大力实施的绿色‘新政',是以新能源技术革命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一方面力图借此摆脱目前的经济衰退,另一方面是谋求确立一种长期稳定增长与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绿色‘关系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当前,以绿色经济为核心的“经济革命”正席卷全球,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和推进绿色发展规划,不少发展中国家也雄心勃勃,尤其美国,奥巴马上台以来,在能源政策方面发生了极为重大的转折.2010年美国财政预算规模是3.6万亿美元,赤字高达1.75万亿美元,但奥巴马政府宣布到2013年把赤字缩减到5330亿美元,四年将赤字缩减12170亿美元,还颁布能源新政奥巴马能源新政的第三个措施,是美国政府计划在未来五年准备投入1500亿,用于能源新技术方面的大规模投资建设.目前包括超导电网、智能电网、太阳能、光伏电池等在内的一系列能源新技术储备已经充足,这是继IT革命之后,美国技术储备的又一个主要方向,实际就是新能源、新技术的筹备.另外一个重要措施是刺激混合动力汽车的大规模使用.奥巴马政府拟用减税的办法,为美国人购买混合动力汽车每台补贴7000美元的刺激政策,期望到2015年美国市场上能够有100万台美国本土生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机械化,即机器生产普遍取代手工劳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气化,即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自动化(数字化),即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兴起;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智能化(信息化),即信息技术的升级创新与应用。

从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作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它把社会的工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使社会生产力进入电力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

人类面临的这一新科技革命,将使世界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它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为前沿,以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

这是一场全新的绿色工业革命,它的实质和特征,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要素全面脱钩,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脱钩。

以历史视角观察,用工业化的角度观察,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革命已经来临。

绿色工业革命的目标首先是实现碳排放的“脱钩”,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促使已有的“黑色”或“褐色”能源“绿化”,即采用能耗更低、更清洁的方式使用化石能源,使单位能耗的污染强度下降;二是促使化石能源的使用与经济产出之间“脱钩”,尽量减少化石能源在经济生产和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三是促进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的大幅上升,并促进这类能源的利用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四次工业革命

四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以哥白尼的“日心说”为代表,初步形成了与中世纪神学与经验哲学完全不同的新兴科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

后经开普勒、伽利略,特别是牛顿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的推动,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第二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9世纪,以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的重大理论突破为内容。

有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等成就,这三项重大成就被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形成了整个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实验科学体系。

第三次科学革命: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X射线、电子、天然放射性、DNA双螺旋结构等的发现,使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由宏观领域进人微观领域。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使物理学理论和整个自然科学体系以及自然观、世界观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微电子与通讯技术飞速发展,标志着科学发展进入了现代时期。

第四次科学革命:系统科学、新老三论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纳米化学、生物医药等科学的技术集成与方法整合,系统生物科学的诞生开启第四次科学与技术革命,包括系统生物学与系统医学、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等,将导致的是21世纪的转化医学与生物工业革命,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实验与系统二维度的科学体系。

四爱: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周茂叔爱莲,林和靖爱鹤,明清到民国的瓷器和绘画中,以表现文士高士风雅清逸,迥出尘俗的超然情志。

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机械化,即机器生产普遍取代手工劳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气化,即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自动化(数字化),即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兴起;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智能化(信息化),即信息技术的升级创新与应用。

从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作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它把社会的工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使社会生产力进入电力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

人类面临的这一新科技革命,将使世界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它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为前沿,以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

这是一场全新的绿色工业革命,它的实质和特征,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要素全面脱钩,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脱钩。

以历史视角观察,用工业化的角度观察,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革命已经来临。

绿色工业革命的目标首先是实现碳排放的“脱钩”,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促使已有的“黑色”或“褐色”能源“绿化”,即采用能耗更低、更清洁的方式使用化石能源,使单位能耗的污染强度下降;二是促使化石能源的使用与经济产出之间“脱钩”,尽量减少化石能源在经济生产和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三是促进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的大幅上升,并促进这类能源的利用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第四次工业革命课件

第四次工业革命课件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数据安全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数据安全问 题日益突出。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和 管理措施,确保数据不被非法获取、 篡改或泄露。
隐私保护
在收集和使用个人数据时,应充分尊 重个人隐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 免侵犯个人隐私权。
技术更新与人才培养
技术更新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需要不断 更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远程医疗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远 程诊断、远程治疗和远程健康管理等功能。远程医疗能够 让患者在家中或医疗机构之外的地方接受专业的医疗服务 ,减少患者出行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远程医疗还有助 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
智能农业
总结词
智能农业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引入 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产品质 量。
VS
详细描述
智能制造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柔性化 。智能制造能够实时收集和分析生产数据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 量。同时,智能制造还能实现个性化定制 生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智慧物流
总结词
智慧物流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手段,提高物流效 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详细描述
云计算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访问数据和应用程序,无需在本地设备上安装软 件或存储数据。云计算的应用范围包括企业级应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领域,它
有助于降低IT成本和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5G通信技术
总结词
5G通信技术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相比4G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 和更大的网络容量。

初中历史四次工业革命教案

初中历史四次工业革命教案

初中历史四次工业革命教案一、背景介绍:四次工业革命是指机械化工业、工业化工业、信息化工业和智能化工业四个时期的工业发展。

这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革。

二、目标:让学生了解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个时期的特点和重要影响。

三、教学内容:1. 机械化工业时期(18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化生产方式取代手工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2. 工业化工业时期(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机械化生产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钢铁、煤炭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出现了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

3. 信息化工业时期(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快了信息传输和交流的速度,创造了数字化、网络化的新生产方式。

4. 智能化工业时期(21世纪初至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向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例:通过教师讲解,结合实际案例,生动形象地介绍各个时期的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各个时期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 视频展示: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方式更直观地了解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进一步了解科技与生产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历史意识,激发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兴趣和思考。

六、作业:1. 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四次工业革命?各个时期的特点和影响有哪些?2. 分析一个现代工业产品或企业,分别从机械化、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四个方面进行解读,写一份分析报告。

七、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主动了解最新科技发展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机械化,即机器生产普遍取代手工劳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气化,即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自动化(数字化),即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兴起;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智能化(信息化),即信息技术的升级创新与应用。

从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作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它把社会的工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使社会生产力进入电力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

人类面临的这一新科技革命,将使世界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它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为前沿,以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

这是一场全新的绿色工业革命,它的实质和特征,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要素全面脱钩,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脱钩。

以历史视角观察,用工业化的角度观察,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革命已经来临。

绿色工业革命的目标首先是实现碳排放的“脱钩”,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促使已有的“黑色”或“褐色”能源“绿化”,即采用能耗更低、更清洁的方式使用化石能源,使单位能耗的污染强度下降;二是促使化石能源的使用与经济产出之间“脱钩”,尽量减少化石能源在经济生产和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三是促进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的大幅上升,并促进这类能源的利用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介绍、历史意义

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介绍、历史意义

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介绍、历史意义一、1765年至1840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历史意义:使生产力大为提高,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在工业社会中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19世纪30、40年代,工人运动兴起;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东方从属于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历史意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三、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意义: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它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二是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此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

〔18〕2.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物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也造就了一代新人与之相适应,使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9〕3.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即所谓的“三A”革命)有了实现的可能。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及发展情况是什么?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及发展情况是什么?

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之后,法、美等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

1.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1)雄厚的资本,(2)充足的劳动力,(3)丰富的资源和原料,(4)海外贸易的迫切需要.其前提条件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要.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它的投入使用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3.工业革命的大致发展过程是:(1)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进,(2)改良蒸汽机,(3)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4)交通运输革新。

4.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1)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2)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第一艘汽船,1819年一艘美国轮船成功地横渡大西洋,(3)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5.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各方各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A 这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B 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二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C 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东方从属于西方.D 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开的整体.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科学技术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新能源(电力,石油)的发展和利用.(2)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创制.(3)新通讯的2.标志,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特别是新能源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 “电气时代”,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机械化,即机器生产普遍取代手工劳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气化,即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自动化(数字化),即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兴起;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智能化(信息化),即信息技术的升级创新与应用。

从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作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它把社会的工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使社会生产力进入电力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

人类面临的这一新科技革命,将使世界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它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为前沿,以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

这是一场全新的绿色工业革命,它的实质和特征,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要素全面脱钩,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脱钩。

以历史视角观察,用工业化的角度观察,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革命已经来临。

绿色工业革命的目标首先是实现碳排放的“脱钩”,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促使已有的“黑色”或“褐色”能源“绿化”,即采用能耗更低、更清洁的方式使用化石能源,使单位能耗的污染强度下降;二是促使化石能源的使用与经济产出之间“脱钩”,尽量减少化石能源在经济生产和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三是促进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的大幅上升,并促进这类能源的利用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机械化,即机器生产普遍取代手工劳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气化,即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自动化(数字化),即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兴起;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智能化(信息化),即信息技术的升级创新与应用。

从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作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它把社会的工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使社会生产力进入电力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

人类面临的这一新科技革命,将使世界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它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为前沿,以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

这是一场全新的绿色工业革命,它的实质和特征,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要素全面脱钩,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脱钩。

以历史视角观察,用工业化的角度观察,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革命已经来临。

绿色工业革命的目标首先是实现碳排放的“脱钩”,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促使已有的“黑色”或“褐色”能源“绿化”,即采用能耗更低、更清洁的方式使用化石能源,使单位能耗的污染强度下降;二是促使化石能源的使用与经济产出之间“脱钩”,尽量减少化石能源在经济生产和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三是促进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的大幅上升,并促进这类能源的利用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四次工业革命极简史

四次工业革命极简史

四次工业革命极简史四次工业革命极简史格上财富2019-03-12 22:39:38作者:吕建伟来源:阿朱说(ID:azhushuo)我不讨论啥叫工业4.0,我本篇文章主要是回顾梳理历史,把前三次工业革命展示出来。

我个人认为很多事情都是连续的,是有来龙去脉的,有些事情看似是断代的突然横空出世的,其实仔细辨析你会发现,它的断代其实都是在前人深蹲的积累下综合成自洽的统一体而集中爆发的。

所以知道前三次工业革命,才能比较好的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

(1)导火索: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君士坦丁堡位于欧亚大陆分界线,也位于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地中海的西北海岸,是欧亚文明文化的交汇处,但是于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东罗马帝国灭亡。

东罗马帝国的贵族、教士、知识分子、手工艺人纷纷逃回欧洲,给欧洲带回来东方的文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香料、瓷器、丝绸等等先进的科技与产品,引发了欧洲的基督新教、文艺复兴。

羡慕东方文化并渴望继续享受东方产品的欧洲贵族,欧亚陆地通道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中断,又打起了海上的主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大航海时代开启(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8年葡萄牙贵族达伽马到达印度)。

要穿越大西洋,绕过南非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在布帆、人力水手、木船的科技下,要到达东方,几乎是九死一生。

怎么办?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

(2)第一次工业革命:1769年蒸汽机1769年,蒸汽机被瓦特发明(这时候距离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已经过去了300多年)。

蒸汽机的出现,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产物(有人说1768年的珍妮纺织机也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产物)。

但是蒸汽机要产生,就得需要铁来铸造蒸汽机。

蒸汽机要运转,就得需要煤炭能源来烧开水靠蒸汽来推动活塞运动。

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1、引擎:蒸汽机->内燃机(1883年戴姆勒发明汽油内燃机大大推动了汽车业的发展)2、能源:煤炭->石油3、原料:钢铁->合金有了蒸汽机,水手们终于不用人工划桨和布帆来对抗惊涛骇浪了。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机械化,即机器生产普遍取代手工劳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气化,即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自动化(数字化),即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兴起;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智能化(信息化),即信息技术的升级创新与应用。

从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作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它把社会的工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使社会生产力进入电力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

人类面临的这一新科技革命,将使世界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它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为前沿,以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

这是一场全新的绿色工业革命,它的实质和特征,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要素全面脱钩,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脱钩。

以历史视角观察,用工业化的角度观察,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革命已经来临。

绿色工业革命的目标首先是实现碳排放的“脱钩”,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促使已有的“黑色”或“褐色”能源“绿化”,即采用能耗更低、更清洁的方式使用化石能源,使单位能耗的污染强度下降;二是促使化石能源的使用与经济产出之间“脱钩”,尽量减少化石能源在经济生产和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三是促进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的大幅上升,并促进这类能源的利用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机械化,即机器生产普遍取代手工劳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气化,即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自动化(数字化),即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兴起;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智能化(信息化),即信息技术的升级创新与应用。

从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作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它把社会的工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使社会生产力进入电力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

人类面临的这一新科技革命,将使世界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它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为前沿,以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无人控制技术,清洁能源,以人工智能,工业一体化为代表,量子信息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

这是一场全新的绿色工业革命,它的实质和特征,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要素全面脱钩,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脱钩。

以历史视角观察,用工业化的角度观察,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革命已经来临。

绿色工业革命的目标首先是实现碳排放的“脱钩”,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促使已有的“黑色”或“褐色”能源“绿化”,即采用能耗更低、更清洁的方式使用化石能源,使单位能耗的污染强度下降;二是促使化石能源的使用与经济产出之间“脱钩”,尽量减少化石能源在经济生产和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三是促进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的大幅上升,并促进这类能源的利用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工业革命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工业革命的标志工业革命是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的一段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历程,是资本主义生产由工场手工生产转向机器工业化大批生产的过渡时期。

工业革命的标志有别于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它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历程一分为二,从此资本主义生产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而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则是珍妮纺纱机的问世,两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以这个机器为契机,各式各样,各种生产所需的机器被陆陆续续地发明制造出来。

随后,英国的瓦特对蒸汽机进行了改良。

从此,资本主义的生产工厂中进行了一次大换血,效率高的机器逐渐取代了费时费工的手工。

因为在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应用被普及到各个生产流线中,所以历史学家将这个时代称之为“机器时代”。

而瓦特改良蒸汽机也被认为是工业革命的标志。

无论是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纺纱机的问世,还是作为工业革命的标志的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这一系列的技术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有了质的飞跃。

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之所以被看做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是因为在蒸汽机得到改良之后,生产劳动迅速向动力机器生产的方向转变。

随后,工业革命传遍整个英国,再传播到欧洲大陆,最后传向世界各国。

工业革命何时发生工业革命会产生是因为英格兰工厂手工业的供不应求,当时的人们意识到工厂的技术需要改革,人力的手工生产效率太低,工厂需要的是大规模的机器化生产。

学者们按照其发展历程,对工业革命时间进行划分。

很多观点认为,第一阶段的工业革命时间应该从十八世纪中期珍妮纺纱机被发明开始算起,直至十九世纪中期结束。

然而直到一八三零年,工业革命尚在起步阶段。

直到第二次革命的开始,也就是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二十世纪初期,人们才真正将科学技术投入到工业革命中去,工业研究的实验室中终于拥有了昂贵并且精密的科学仪器,也拥有了具备优秀素养的科学家们,科学的风这才真正席卷了工业市场。

19世纪工业革命标志是什么_19世纪工业革命标志有哪些

19世纪工业革命标志是什么_19世纪工业革命标志有哪些

19世纪工业革命标志是什么_19世纪工业革命标志有哪些19世纪上半期,俄国封建社会内部新的资本主义关系成熟和过时的农奴制瓦解,构成这一时期历史发展进程的主线。

今天店铺给大家找来了19世纪工业革命标志是什么,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19世纪工业革命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19世纪工业革命社会后果英国18 世纪60 年代开始了工业革命,在19 世纪30—40 年代,主要经济部门大机器生产占了主导地位,开始了机器生产机器,工业革命基本结束。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继英国之后,也进行和完成了工业革命。

(1)生产力发生飞跃。

工业革命是从工具的变革开始的,首先是属于生产力发展中的革命。

生产力主要有两项,一项是生产工具,一项是人。

通过工业革命这两项都发生了革命变革。

通过工业革命,手工工具转变为机器,手工工场过渡到了大机器生产的工厂。

英国工业革命的结果,标志着技术革命的新工具即蒸汽机普遍用于各种主要生产设备,并形成为社会生产能力。

通过工业革命,创造和掌握工具的人也发生革命变革。

个体的劳动农民和手工工人变成了产业工人。

由于生产工具的变革和工业无产阶级的形成,以及资本家是在竞争中求生存的,使它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因而通过工业革命,生产率迅速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新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机械化,即机器生产普遍取代手工劳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气化,即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自动化(数字化),即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兴起;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智能化(信息化),即信息技术的升级创新与应用。

从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作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它把社会的工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使社会生产力进入电力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

人类面临的这一新科技革命,将使世界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它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为前沿,以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

这是一场全新的绿色工业革命,它的实质和特征,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要素全面脱钩,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脱钩。

以历史视角观察,用工业化的角度观察,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革命已经来临。

绿色工业革命的目标首先是实现碳排放的“脱钩”,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促使已有的“黑色”或“褐色”能源“绿化”,即采用能
耗更低、更清洁的方式使用化石能源,使单位能耗的污染强度下降;二是促使化石能源的使用与经济产出之间“脱钩”,尽量减少化石能源在经济生产和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三是促进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的大幅上升,并促进这类能源的利用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在碳排放“脱钩”的基础之上,绿色工业革命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生态资本相关要素的“全面脱钩”,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资源等等。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还是需要在技术、制度、组织和物质资本投入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二步则是尽早达到各类资源使用的“峰值”,接着就能促进其出现下降,从而实现生态资本要素的“盈余”。

2015年——第四次工业革命元年
2014年的热门词汇“工业4.0”,是一个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概念,掀起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

2015年,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方式将出现颠覆性、革命性的转变。

谁能执掌未来制造业的霸权?
冲在最前面的是德国。

2013年德国政府推出定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工业4.0战略》,2014年工业4.0概念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

2015年日本率先响应,1月23日推出《机器人新战略》。

我国2015年也将出台《中国制造2025》这项十年战略规划。

可以说,全球正出现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2015年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元年。

而新一轮工业革命将对工业经济乃至大众生
活带来深刻的影响。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起源
工业4.0在德国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至19世纪,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第二次发生于19世纪后半期的电力应用;第三次发生于20世纪后半期,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为代表,实现生产工程的自动化。

工业4.0被认为是机械化(第一次)、电气化(第二次)、自动化(第三次)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未来十年,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步入“分散化”生产的新时代。

工业4.0通过决定生产制造过程等的网络技术,实现智能制造,进行实时管理。

智能制造中的生产设备具有感知、分析、决策、控制等功能,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

智能生产过程中,传感器、智能诊断和管理系统通过网络互联,由程序控制上升到智能控制,从而制造工艺能够根据制造环境和制造过程的变化,进行实时优化,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工业4.0本质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实现“智能工厂”
工业4.0将在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进一步进化,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实现新的制造方式。

信息物理系统是指通过传感网紧密连接现实世界,将网络空间的高级计算能力有效运用于现实世界中。

从而,在生产制造过程
中,与设计、开发、生产有关的所有数据将通过传感器采集并进行分析,形成可自律操作的智能生产系统。

工业4.0中,各个环节都将应用互联网技术,将数字信息与物理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可视化,将生产工艺与管理流程全面融合。

由此实现智能工厂,生产出智能产品。

相对于传统制造工业,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未来智能制造业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生产系统,能够智能判断产品属性、生产成本、生产时间、物流管理、安全性、信赖性和可持续性等要素,从而为每个顾客进行最优化的产品定制制造。

工业4.0的关键是信息技术应用
工业4.0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

具体而言,包括生产设备联网实现自律协调作业的M2M,通过网络获取大数据的应用,开发、销售、ERP、PLM、SCM等业务管理系统与实际生产过程之间的协同。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自动化,仅是将生产工程作为对象,对其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

工业4.0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象大幅扩大。

由此,工厂将不断进化升级,工作组的最终报告中称之为由物联网与服务互联网构成的“智能工厂”。

以往,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的“智能化”可在智能手机、智能电表、智慧城市、智能电网等物品和服务中见到。

工业4.0则是要实现工厂本身的智能化。

除了工业4.0之外,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也提出过类似的概念“工业互联网”。

工业4.0需要解决四大难题
工业4.0是由大规模批量生产向大规模定制生产转变,是由集中生产向网络化异地协同生产转变,是由传统制造企业向跨界融合企业转变。

德国工业4.0工作组的最终报告指出,实现工业4.0尚存在标准化、复杂的系统管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保障等四大难题。

(1)标准化:工厂要对内外的各种物品与服务进行联网,那么,通信方式、数据格式等许多内容都需要标准化。

(2)复杂的系统管理:实际生产过程与各种业务管理系统协同之后,系统整体更加复杂化,对其进行管理将更困难。

(3)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指适用于工业的、具有高可靠性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4)网络安全保障:工厂与外界实现联网之后,恶意软件的入侵、受到网络攻击的危险性将进一步提升,需要制定保障网络安全的对策与解决方案。

未来,我国制造业将面临同样的难题。

因此,加强与德国在工业4.0方面的合作,或将有助于前瞻性地解决这些难题,为未来制造业发展铺平道路。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是最后一次工业革命?
未来制造领域,信息技术将得到史无前例的深度应用。

互联网技术发展正在对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方式带来颠覆性、革命性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实时感知、采集、监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促进生产过程的无缝衔接和企业间的协同制造,实现生产系统的智能分析和决策优化,使智能制造、网络制造、柔性制造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

从某种程度上讲,制造业互联网化或者工业互联网正成为一种大趋势。

就产品而言,随着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广泛渗透,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嵌入传统产品设计,使产品逐步成为互联网化的智能终端。

汽车将不仅仅是一个电子产品,未来更将是一个网络产品,或者叫大型可移动的智能终端,具有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通过互联网终端把汽车做成一个包含硬件、软件、内容和服务的体验工具。

从制造模式而言,工厂的集中生产将向网络协同生产转变。

信息技术使不同环节的企业间实现信息共享,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现和动态调整合作对象,整合企业间的优势资源,在研发、制造、物流等各产业链环节实现全球分散化生产。

这也使得传统信息技术企业有机会更多地参与到制造业之中,而传统制造企业则向跨界融合企业转变。

企业生产从以传统的产品制造为核心转向提供具有丰富内涵的产品和服务,直至为顾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企业、生产企业与服务企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

既然无论从制造模式角度来看,还是从产品角度来看,物质产品和服务都将被电脑存储和处理的信息所取代。

那么,制造业本身将不复存在,抑或制造业继自动化、智能化之后不再有突破。

种种迹象显示,“工业4.0”将是最后一次工业革命。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王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