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野外鉴别心得体会
勘查工程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勘查工程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作为一个从事勘查工程地质专业的学生,通过参加野外实习,我有机会亲身接触和实践所学知识,深入了解了勘查工程地质的实际工作情况。
在实习期间,我不仅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还体会到了勘查工程地质的困难和挑战。
以下是我在实习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野外实习让我了解到地质勘查工作的复杂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地质勘查和调查,包括地质测绘、地质钻探、地质勘查样品的采集与测试等。
这些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化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同时,野外环境条件复杂,天气恶劣,工作强度大,需要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其次,野外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性。
地质勘查是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对于工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地质勘查,可以确定地下岩石体的结构和性质,评估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数据。
只有做好地质工作,才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再次,野外实习让我了解到勘查工程地质工作的困难和挑战。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气候恶劣等。
有时候,我们需要跋山涉水,穿越密林,才能完成勘查任务。
与此同时,勘查工程地质工作还涉及到一系列的技术难题,比如钻探设备的选择和操作、样品的采集和测试、地质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等。
这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野外实习让我认识到勘查工程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
勘查工程地质是现代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勘查工程地质工作,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同时,勘查工程地质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技术工具,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通过野外实习,我不仅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岩土工程勘察实习总结1500字

岩土工程勘察实习总结1500字在岩土工程勘察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各类项目的勘察工作,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这次实习,不仅加深了对岩土工程的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总结。
首先,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几个不同类型的项目勘察工作。
其中包括道路勘察、基础工程勘察和地下水勘察等。
在这些项目中,我学到了各种勘察方法和技术,例如土壤采样、地下水位测定和地质钻探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考察,我对这些方法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还学习到了一些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有很大帮助。
其次,在实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项目中,我和其他组员共同完成了各项勘察任务。
每个人都承担着自己的责任,但又相互配合、互相支持。
通过和同事们的合作,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和其他人有效沟通,还学会了如何协调和解决团队中的问题。
这不仅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能力,也是今后职场生活必备的能力。
再次,实习期间我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比如,在野外勘察中,我需要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进行工作。
有时候天气炎热,有时候又下起了大雨。
这给我的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也提醒我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抗压能力。
另外,由于我在岩土工程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少,初次接触到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时感到有些吃力。
不过,通过多与同事交流和请教,我慢慢地掌握了这些知识。
最后,回顾这次实习,我觉得自己收获颇丰。
首先,我学到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巧。
这些知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次,通过和同事们的合作和交流,我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我也意识到了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最后,通过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我提高了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将有很大帮助。
总的来说,岩土工程勘察实习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通过实习,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巧,还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2024年勘查工程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2024年勘查工程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地质勘查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参与了2024年的勘查工程地质野外实习。
在这段实习期间,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通过不断努力和团队的支持,我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并取得很好的成绩。
以下是我在2024年勘查工程地质野外实习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地质勘查的基本操作。
我们实习的地点是一个未开发的矿区,我负责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样品采集工作。
通过实践,我了解了地质地貌特征的观察和记录方法,掌握了地质样品的采集、标注和保存技巧。
每天,在队长的带领下,我们组织成员分组进行地质调查,在现场记录地质数据、制作地质剖面图和平面图。
这些实践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勘查工程地质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锻炼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在团队合作方面,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效果。
勘查工程地质需要多个专业人员的配合和协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职责。
在实习期间,我们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解决了许多问题和困难。
我们相互交流经验,分享知识,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每天的早晚例会成为了我们团队交流的平台,我们可以在这里汇报工作、分享发现,并根据各自的情况给予建议和帮助。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不仅能够更快地解决问题,还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
另外,在野外实习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是身体上的挑战,由于野外实习需要长时间站立和行走,常常需要爬山跋涉,对身体的耐力和体力有较高的要求。
在开始的几天,我感到非常疲惫和不适应。
但通过逐渐适应和坚持锻炼,我很快就能适应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并保持良好的状态。
其次是思维上的挑战,由于地质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复杂的地质数据中找出规律和特点。
在实习期间,我常常遇到一些难题,需要通过思考和分析才能找到答案。
但通过同事的帮助和老师的指导,我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4篇)

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南望山南坡,北垭口南侧,地质大学北区西南角公路拐角处,地质大学北门南望山汽车站构造地质学习学会掌握使用地质罗盘仪和锤子的方法;掌握测量岩层产状的方法,并学会认识简单的地层,褶皱,断层,及其他地质现象,定点描述,勾画地质界线,做地质剖面图;辨认不同的岩石,观察其特征;学会用穿越法和追踪法测绘地质界线或断层。
从而使我们对工程地质勘探方法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为今后地质、岩土方面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联系实际,为今后的专业的学习以及到工地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早上7:30我们从学校出发,到达南望山南坡后,首先,学习和练习使用地质罗盘仪,测量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测量走向:将仪器盖子开到极限位置,松开磁针锁制器,使磁针能自由旋转。
将一起下侧的棱紧靠欲测的地质界面,上下左右调整使圆水准泡居中(注意不要让罗盘长边下侧离开地质界面)。
此时,罗盘长编下侧既相当于走向线。
由于走向有两个方位,所以可读南针,也可读北针,刻度盘上的数值既为地址界面走向就是方位角的走向。
将一起上盖的背面紧贴欲测的地质界面,调整罗盘仪使水准泡居中。
此时磁针北针所指的刻度盘上的数值就是该界面的倾向。
(切记,此时只能读北针所指的刻度盘的数值,倾向只有一个方向)。
若倾角较小,也可用连接合页下下边的一起外壳短边紧靠欲测的地质界面。
调整水准泡居中,读磁针北针所指的刻度盘上的数值亦可。
将一起上盖开启到极限位置,并且将罗盘仪侧边紧靠地质界面并且垂直于界面走向线,让长水准泡居于下方,旋动测角旋纽,调长水准气泡居中,此时倾角指示盘在下刻盘指示的数值即为该地质的倾角。
在实际测量中,如果倾角较大,则可只用测倾向和倾角,如果倾角较小(〈20),为了提高精度,则首先要测走向且标记走向线,然后测倾向和倾角。
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后,老师带我们对南望山上的一些岩石进行辨认,并对南望山的地质进行讲解。
研究区位于大别山南缘,江汉平原北东缘。
地质野外实习心得_地质工作总结

地质野外实习心得_地质工作总结
一、实地操作技能
在野外实习中,我主要学习了地质调查、地质测量、采样与分析等基础技能。
通过实习,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基本工具(比如罗盘、刷子、锤子、钢尺、放大镜等),学会了如何准确测量断层、褶皱和地层倾角等,收集标本并记录数据。
我也深刻了解了现场勘探与室内测试之间的紧密联系。
有了这些操作技能,我对于地质专业的实际工作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与理解。
二、科学方法和探索精神
野外实习中展示了地质学科的科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科学家通过检验事实来分析自然规律,得出结论。
这种方法导致了对基本科学原理的理解,并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此外,野外实习启发我们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并培养了我们变得独立而有决策性的能力。
我们需要从场地选择、野外操作、数据记录、测试分析以及最后得出的结论,地质实习是一种综合能力的相互促进,从而促进了开放式思考和创新。
三、加强班级合作
这次野外实习中,不同的同学组成了不同的小组,我们需要在野外操作与数据记录中依靠彼此相互搭配。
在安排行程方面,我们必须签署紧凑的时间表,以确保合作顺畅。
在实际踏勘过程中,必须依靠同学们的协助,小组成员互帮互助。
最终,我们成功工作了,这无疑增强了我们的集体合作和团队配合精神。
总之,这次野外实习让我更全面地认识这一专业,在实际操作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班级合作中加强了团队意识。
这些好的经验让我更加自信的面对未来的学习与工作。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野外鉴别心得体会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野外鉴别心得体会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野外鉴别心得体会体会心得1. 心得2. 野外编录中描述内容3. 土的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的目力鉴别4. 一般性土的野外鉴别5. 岩石风化程度的野外鉴别6. 钻探编录注意事项7. 取水样注意事项8. 表格清晰说明补充心得1.标贯的锤子反弹可以判断土层的密实度,软的松散的土不会反弹,硬的岩石会。
2,.泥浆的颜色可以判断土层的类别(含砂较多者)泥浆中会有颗粒出现(例如粉质粘土与花岗岩残积土)需结合岩土芯区别。
3.钻杆的跳动可初步判断土层的类别(密实度)4.钻杆下入土层是否有塌孔的产生,进而判断碎石土砂土的密实度。
基岩会出现掉块现象。
5.钻杆同一档转动速度的快慢可判断土层的黏性,密实度,是否出现糊状。
密实度可从以下方面判断a标贯(碎石动力触探)b钻进快慢c钻杆的跳动d塌孔(松散类容易塌孔,反正密实的不易塌)6.湿度的判段a地下水位b手拍是否有析水现象c用白纸吸水看是否透纸。
7.标贯锤没达到63.5+-0.5可用排水法验算8标贯锤高度用钢尺测量9.钻机在钻探前,必须检查是否摆稳,否则会使孔倾斜。
10.标贯的锤击速率保持在15-30击/min11.分层做标贯,动探,层厚时标贯,动探试验一般每隔1-2m进行一次,测试深度超过15cm时,试验间距可为2-3m12.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层进行标贯试验时,为了避免产生流沙或塌孔现象使N值失真,孔内应采用泥浆护壁或下套管。
13.标贯锤遇到塌孔无法打到实地土层情况怎么处理?14.标贯锤遇到坚硬的残积土等无法先预进入土层15cm时怎么处理?一.野外编录中描述内容:1. 土的描述1 粘土(粉质粘土):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
2 砂土: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
3 粉土: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f7bf2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e.png)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精选五篇]第一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济宁一中新校区岩土工程勘察是我第一个完整参与的工程,该工程岩土勘察任务为4970米/216孔,共有八台钻机进行施工,野外工作于2010年10月15日至2010年10月30日进行,在这短短的半个月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1、放孔该工程共有216个孔。
工期紧,孔数多是该工程的特点,在放孔的时候要首先熟悉图纸,了解、掌握每一个孔在图纸上的大体位置,在放孔的时候要记住每一个孔的周边环境特点,为接下来的钻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钻机布置由于场地广、孔数多、任务紧、钻机多,在安排钻机方面就要按照“劲量减少钻机搬家距离,多钻孔”的原则选择好钻机钻探方向,这样既能节省了劳动力又加快了工程进度。
3、钻探在本次工程中有八台钻机但编录人员就有我们两个,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无法为每一台钻机同时编录的,这就要求钻机机长在一个回次之后再岩芯上写上米数,但是由于钻机是按照米数付款的,几乎所有的机长在没有人看管的情况下都会在米数上多写几米。
这就给编录人员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这样情况下编录员不仅要自己辨别土样的实际米数,更要对机长加强教育。
比如一个25米的钻孔,可以让他们打到21-22米给他们一定的工作量,但一定要保证每一个回次米数准确性。
4、辨别土样由于钻机多编录员少,不能保证所有的钻孔都能及时编录,有的土样在编录时已经失水多时了,在区分粉土和粉粘上是很困难的,这时候要用脚踩踩土样,观察土样整体韧性,在一般情况下粉粘的整体韧性要高于粉土。
5、安全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在钻探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人人都戴安全帽,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每一个工程最后阶段是该工程事故突发的阶段,一定要提醒钻探人员不要着急赶进度,安全是最重要的。
后记:每一个钻探成员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到离家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钻探,这里的生活是艰苦的,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
他们得住在野外搭建的帐篷里,所谓的床就是一张木板,每天的工作就是跟泥土打交道。
岩土工程勘察实习心得(5篇范例)

岩土工程勘察实习心得(5篇范例)第一篇:岩土工程勘察实习心得岩土工程勘察实习心得1月5日,老师带领我们来到福州福利院进行现场勘察的观察,通过老师的指导,使我明白了,钻机的工作流程、一根钻杆的标准长度、工程地址钻孔现场记录表的编录方法,具备野外鉴定土的能力以及钻进深度的确定,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更重要的是解决了钻孔布置及深度确定的问题。
控制性勘探点:为控制场地地层结构,满足场地、地基基础和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变形评价的要求而布设的勘探点。
取土测试勘探点: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设计要求确定,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每栋不应少于3个;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工作量。
取土试样钻孔和进行原位测试的钻孔孔数量,一般占勘探孔总数的1/3~2/3,且每个场地不得少于2个。
取土试样钻孔占总勘探点数量满足规程要求的采取不扰动土试样和原位测试勘探点数量不少于全部勘探点总数的2/3要求。
此外,还了解了勘察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1、不要浪费工作量,不要少钻,更不能超钻,少钻满足不了技术要求,超钻了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如勘探地层和预计地层有出入(如碎石类土累计厚度超过30cm、某岩埋深浅,风化层很薄等),发现土石分界及时通知工点负责人,根据勘探揭示地层情况适时的调整孔深,避免浪费。
2、岩芯及编录。
在钻探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详细记录,掌握一手工程地质资料,这是全面阐述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正确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主要依据。
2.1、基岩钻孔的编录和要求:认真填写报表和钻探日志。
要详细记录钻具陷落、进尺较快、漏水、孔壁掉块、垮塌等的深度。
钻探深度和岩性分层的测量误差不超过0.05米。
岩土工程勘察心得体会(4篇)

岩土工程勘察心得体会(4篇)岩土工程勘察心得体会(4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岩土工程勘察心得体会(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岩土工程勘察心得体会(4篇)1通过这次水利工程实习,我收益匪浅,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而且还从老一辈的水利工程专家那学到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现将实习以来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由于我们是在学校学到专业课时才进行这次实习的,因此这次实习是比以往任何一次实习都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在学完专业基础课后,才开始实习的,通过这次实习,使我更充分地理解了专业知识学习,进而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专业技能。
首先,通过这次毕业实习,使我更深刻地了解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知识。
大学三年在学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后,逐步具有了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都是理论知识,除上课程认知识习和假期专业实习外,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已学理论知识还远不够。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以前学习和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了正确的认识。
以前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基础的内容,所运用的模型和原理也是最简单的类型。
但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日趋规范和完整以及人民群众对建筑物安全、合理、经济的更高要求,工程上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和疑惑,如何快速正确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我想,那便是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和原理,根据问题具体找出“瓶颈”所在,找到突破口去解决好。
其实,这些基本知识和原理很多我们都学过,但如何将他们联系起来,用于解决和、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
“学以致用”的另一方面是“以小见大”。
许多知识、原理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如:我们在上次暑假实习时,我对工程采用基础静压桩法和锚杆固定的处理方案十分不解,因为静压桩比现浇混凝土桩经济费用高。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鉴别以及现场的一些心得精讲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鉴别以及现场的一些心得精讲岩土工程勘察是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目的是为了确定地下情况和地质环境,从而为后续的工程设计与建设提供依据。
而在进行勘察时,野外编录鉴别和现场掌握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对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些经验进行分享和,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野外编录鉴别在野外进行岩土勘察时,正确地对采集样品、测量资料和记录进行编录和鉴别,是保证勘察工作质量和成果的前提。
以下是一些压实土壤、岩石、其它地质现象等常见的野外编录鉴别技巧。
压实土壤压实土壤的野外鉴别方法一般是用铁棒、铲子、杆子等工具进行压实试验,通过比较施工段、常会在现场洞穴中挖取试样,然后进行室内试验。
其基本鉴别精度和资料采集一般在较差的情况下进行。
岩石岩石的野外鉴别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确认其种类和性质。
1.外观特征:包括岩石的颜色、花纹、洞穴、结构等等,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或者观察照片来进行鉴别。
2.工具试验:用锤子或钻孔器进行敲打或钻孔,通过观察岩石的硬度和裂缝大小、数量来进行判断。
3.化学试验:可以通过采用酸碱试液、火烧试验、蒸馏水等方法,从岩石的颜色、反应气味、变形情况等方面进行判断。
4.磁性特征:通过磁性测量仪来测试岩石对磁场的反应,用于确定岩石中磁铁矿的含量。
其它地质现象1.沉积物:通过直接观察其颜色、纹理和结构,以及压实试验、化学试验等方法对其特性和形成环境进行鉴别。
2.地层:通过石灰岩、粉砂岩交替分层、颜色变化等特征,以及磁性测试、化学试验等方法,来确认其岩层特征和成因。
3.异物:包括人工填土、混凝土块等在内,可以通过颜色、质地、体积、形状等特征来判断其种类和来源。
现场勘察技巧在实际现场勘察中,除了对野外编录鉴别有一定的基础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来指导在实际勘察过程中的操作和记录。
以下是一些在现场勘察中的重要技巧。
现场观察现场观察是勘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现场观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尽量充分利用时间:利用早上和傍晚等光线较好的时段进行观察,尽可能多地收集、记录野外资料。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总结

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总结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总结「篇一」通过此次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岩石的岩性、产状、结构构造,以及层理层面等等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加深。
在以前的课本理论学习中,老师讲岩层的产状时,拿出一个地质罗盘,告诉我们怎么测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
虽然听的时候知道怎么测,但到了实际的情况,看到实习地点里的很多岩石,拿着手里的罗盘,就变得手忙脚乱了。
最后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慢慢地理解,终于成功测出了岩层的产状,并掌握了罗盘的使用。
同时,在这次实习中,我认识了石灰岩、泥岩、泥灰岩、石英砂岩、页岩等等许多的岩石,以及造岩矿物。
虽然无论是在课堂中,老师的讲解,还是实验中,我们观察了岩石的手标本,但是毕竟现实与实验还是有所差距,面对由各种岩石组成的山坡,突然感觉所学知识变得不适用了,分辨不出这是什么岩石,这是什么构造,还有出露地层的情况。
但在老师的耐心细致的讲解下,逐渐有了认识,并且得到了掌握,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
在实习中,嘉陵江江面上横跨了几座大桥,无论是以前的,还是新修、在造的,可能对外行人来说只有看热闹,但对于学过工程地质的我们来说,就不能光是看热闹这么简单,还得看出里面的门道。
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们学到由于实习地区的特殊地形地质条件,河床的岩石是质地坚硬,强度和稳定性高的石英砂岩,所以这些桥的桥基几本上是直接在上面浇筑混凝土。
为了降低成本,减小自重,位于甘硐子的钢架铁路桥把桥墩做成了中空的形状,在渝碚公路上就可以看见钢架铁路桥的桥墩中有明显的孔洞。
并且这些桥基本上都选择在了河道顺直,河谷较窄,桥梁的轴线与河流方向垂直,岸坡稳定,地基条件良好,无不良地质现象的地段。
同时,公路、铁路的隧道、涵洞选址也是选在了实习地点褶皱构造的两翼,以及岩性均一,强度和稳定性较好的'石灰岩中。
在甘硐子,我们看到了由于山洪激流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巨大冲沟。
还有公路山坡上的崩塌,地下暗河从山体中流出,岩溶现象在岩石上形成的孔洞,巨大的滑坡体等等不良的地质现象。
岩土野外总结报告

岩土野外总结报告1. 引言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土壤和岩石的力学性质及其应用。
野外实践是岩土工程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际操作,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培养实践能力。
本报告总结了我参与的岩土野外实践活动,包括前期准备工作、实地调查方法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2. 前期准备在进行岩土野外实践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要了解实践活动的目的和任务,明确研究的岩土工程问题。
其次,我们要熟悉实地调查所需的仪器设备,并进行操作培训,以确保能够正确使用。
最后,我们需要制定实践计划,包括行程安排、数据采集方案等。
3. 实地调查方法实地调查是岩土野外实践的核心环节。
在实地调查中,我们通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采集:3.1. 钻孔调查钻孔调查是获取地下土壤和岩石信息的重要手段。
我们使用钻机进行钻孔,然后通过取样、记录孔壁土样、测量孔深等方式获取数据。
钻孔调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下岩土的分布、性质及变化规律,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3.2. 岩芯采集在钻孔调查中,我们通常会遇到岩石层。
为了更好地研究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力学特性,我们进行岩芯采集。
岩芯采集是将岩石层中的样品完整地采集下来,并进行分析和实验。
岩芯采集是岩土野外实践中较为复杂和关键的操作之一,需要注意采集工艺和保证取样的完整性。
3.3. 地质测量除了钻孔调查和岩芯采集,我们还需要进行地质测量。
地质测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岩土地层的分布、厚度、倾角等信息。
常用的地质测量方法包括地层剖面测绘、地层厚度测量、地层倾角测量等。
4. 结果分析在完成实地调查后,我们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根据野外实践的目的和任务,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如统计分析、地质图解、模型建立等。
在对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尽量避免误差。
•数据的可视化:使用图表等方式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鉴别以及现场的一些心得精讲

岩⼟⼯程勘察中野外编录鉴别以及现场的⼀些⼼得精讲现场描述及鉴别1、岩⽯掌握岩⽯的描述内容;掌握岩⽯的坚硬程度分类及现场鉴定⽅法;掌握岩⽯风化程度分类及野外特征。
2、碎⽯⼟掌握碎⽯⼟的描述内容及描述要求;掌握碎⽯⼟密实度分类及现场鉴别⽅法。
3、砂⼟掌握砂⼟分类及现场鉴别⽅法;掌握砂⼟的描述内容及描述要求;掌握砂⼟密实度分类及现场鉴别⽅法;掌握砂⼟湿度分类及现场鉴别⽅法。
4、粉⼟掌握粉⼟的描述内容及描述要求;掌握粉⼟密实度分类及现场鉴别⽅法;掌握粉⼟湿度分类及现场鉴别⽅法。
5、粘性⼟掌握粘⼟、粉质粘⼟、粉⼟的现场鉴别⽅法;掌握粘性⼟的描述内容及要求;掌握粘性⼟状态分类及现场鉴别⽅法。
第⼀节现场描述及鉴别的基本要求1、描述⼈员应认真观察,及时、全⾯、准确地做好描述记录⼯作,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
2、当岩、⼟的成因类型及地质时代等难以确定时,应将直观特征详细描述,宜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调查结果综合研究分析后确定。
3、为消除对同⼀岩⼟层认识上的⼈为差异,在描述⼯作开展前,项⽬(技术)负责⼈应召集所有描述⼈员对岩、⼟层进⾏⽰范性描述,统⼀描述标准。
4、勘探点的位置如有移动,应注明移动的⽅位、⾼差及距离,必要时宜画出⽰意图,或⽤仪器测量其坐标、⾼程,并说明移动原因。
5、描述应使⽤专门的记录表格,逐项⽤铅笔(铅笔硬度建议采⽤2H,标签浸蜡时可不⽤铅笔)书写,字迹清晰,严禁涂抹;当需要更改时,更改内容写在旁边,被更改部分⽤单横线划出。
6、颜⾊,应在岩⼟的天然状态下进⾏描述,并应副⾊在前,主⾊在后。
例如,黄褐⾊,以褐⾊为主⾊,带黄⾊;若⼟中含氧化铁,则⼟呈红⾊或棕⾊;⼟中含⼤量有机质,则⼟呈⿊⾊,表明⼟层不良;⼟中含较多的碳酸钙、⾼岭⽯,则⼟呈⽩⾊。
7、分层厚度的划分:①层厚⼤于0.5m时,必须单独划分为⼀层。
②当层厚⼩于0.5m,但对岩⼟⼯程评价具有特殊意义的岩⼟层,宜单独分层描述,如岩体中的软弱夹层、⼟体中极薄软弱层等。
岩土工程勘察的心得体会

岩土工程勘察的心得体会岩土工程勘察的心得体会1在半年的工作学习中,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常用规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等相关规范的学习,工程勘察中遇到的问题、疑惑得到解析。
如通过学习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章节对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及常用测试、试验方法的认识更加清晰明了。
同时,部门组织的学习活动、相互间技术交流,使得对设计、检测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
多方面的'知识对工作非常有益,能够做到从点到面的完善。
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自我学习和提高,学习能力形成了团队和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需要保持空杯心态、谦虚不自满,这样才能容纳。
要有责任心、服务心、感恩之心,创建服务型业务,对客户需要责任心、服务心、感恩之心。
而工作经验是要经过时间不断磨砺与沉淀的,通过不断的总结与积累而愈加成熟。
工作经验至关重要,要求工作人员通过工作与工作中大量数据总结得到不断积累。
工作与学习是相互补充且不可分割的,这样才会不断进步,从而技术上得到提高与完善。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以致用。
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提高技术质量,才能保持竞争优势,更好的完成工作。
岩土工程勘察的心得体会2为提高我们测绘专业所有人的专业素质和动手的能力,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深化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理解理论的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法。
学校安排了为期一周的专业实习,实习内容为dj-6经纬仪测图,绘平面。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要掌握仪器的操作而且要锻炼熟练程度,同时培养我们在施测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紧张而有难忘的一周测量实习生活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结束了。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了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dj-6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并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而且还有机会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方法。
在锻炼大家画草图、运用cad绘图的能力同时也积累自己的绘图经验和提高自己的绘图速度。
勘查工程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勘查工程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经过勘查工程地质野外实习的一段时间,我对于实际工作环境和实践操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的感受和思考。
首先,在实习过程中,我对于实际勘查工作环境有了更加真实的了解。
在野外实习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地质情况和困难条件,比如艰难的地形、恶劣的气候和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等。
这些困难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也需要我们具备快速适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中,我不仅锻炼了身体,也提高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地质勘查和解释。
勘查工程地质实习是一个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我们需要通过实地调查、野外观察和取样分析等方法,获取和记录现地的地质信息和资料。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勘查用具和仪器,如钢锤、刻度尺、测斜仪等,并且能够准确识别和判断不同地层、岩石和构造的性质和特征,为后续的勘查和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第三,在实习中,我明确了实践中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野外实习是一个危险性较高的工作环境,我们需要时刻关注自身的安全,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
在实习中,我们还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在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勘查工程地质需要多个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在实习中,我们组织团队分工合作,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并互相协助和帮助。
通过实践和经验的交流,我们团队的合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最后,在实习中,我也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识到实践是理论学习的有机补充,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
其次,我也体会到了实践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应该勇于面对和解决,通过分析和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同时,我还学会了在实践中持续学习和不断进步,通过自我反思和总结,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野外岩心编录的实习总结

野外岩心编录的实习总结自20xx年xxx月末开始出来实习,到目前已经有半年了,虽然才半年,却经历了秋冬春夏。
从去年刚到这里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略有所知,不仅是时间的历练还有身体上的磨练。
20xx年xx月29号下了火车,来到了这个大城市宁波,没有焦躁没有不安,有的只是新鲜和期待,新鲜感来自这个大城市,富有是我对此城市之前仅有的了解;期待,期待会是个怎么样的公司,期待会有怎么样的住宿,期待会有怎么样的职场生活,期待一切一切。
之后来到住宿的地方,说实话不是很尽人意,但是也就这样了,该有的都有,只是空间问题。
公司是在公寓旁的一个独院里,有单独的食堂和办公楼,虽然不想想象的那样规模宏大,但是养活几十口人也是绰绰有余的。
值得让我提起的是公司的工作餐,食堂大叔总是谦虚的说这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几块钱的工作餐,但是说实话真的很好吃而且很丰富。
若干年后当提起这个公司时,我估计第一想到的就是我师父和这里的工作餐吧。
刚到公司的日子是无聊的,抱着一本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坐在空荡的办公桌前,胡思乱想和打瞌睡是必须的,死板的文字加上沉默的气氛我相信是个人都会困。
第一次去工地是在正式上班的一个多星期后,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来到了一个工业园区,寒冷的空气,难闻的气味,简陋的帐篷和脏兮兮的民工都让我浑身不舒服,自然环境不说,人工条件怎么会那么差,他们怎么会这么苦,当时只有这个想法,我想我还是很幸福的。
午饭是在工人的帐篷里吃的,虽然很脏很苦,但是能吃上饭就是幸福的,相对于那些饿肚子的人来说。
接下来的两三天都是跟着小贾师父做公交来这个工地的,贾师父教了我们一些钻机的基本常识,然后又说了些有关土层的知识,但是刚接触到所以记的也不是很牢固。
之后又是一阵子的无聊办公室日子。
放年假之前陆陆续续去了有四五个工程,也就是认认土或者算下钻杆钻进,并没有进行实际的编录工作,所以一些编录的具体细节还是很模糊。
在很闲的时候也有去土工试验室,实验室的负责人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我们称之为梁阿姨,身体很不错,很慈祥,我们跟着她捏土,她教我们一些在实验室辨别土的方法,这些都是在野外工地很实用的东西,所以还是很感谢梁阿姨的。
2023年勘查工程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2023年勘查工程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2023年,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勘查工程的地质野外实习,这次实习经历不仅让我更好地了解了勘查工程地质的实际操作,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在野外工作的挑战和收获。
在这次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次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地质工程勘查的重要性。
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地质勘查,如测量地质剖面、取样分析等。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我们严谨和细致地完成,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对勘查工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对我而言,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验,让我更加明确了地质工程勘查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性。
其次,这次实习也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在野外工作的困难与挑战。
勘查地质的工作环境往往恶劣,我们需要长时间在炎热的太阳下工作,不仅要面临高温的考验,还需要忍受蚊虫叮咬和地貌起伏的困扰。
而且在野外过程中,我们还可能遭遇到更多的困难,如道路不通、水源紧张等。
但是我认为,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克服,一定能够取得不错的成果。
正是这种困难和挑战的克服,让我在实习中得到了很大的成长和锻炼。
再次,这次实习也让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勘查工作需要多人合作完成,每一个人的工作都是团队的一部分,缺一不可。
在实习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团队合作,如搭建测量设备、制作地质剖面图等。
通过与队友的合作,我学习到了如何与不同的人合作,如何共同解决问题。
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更好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这次实习还让我感受到了地质勘查的乐趣和成就感。
勘查工作需要我们踏实细致地前行,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勘查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当我们最终完成一项勘查工作并获得准确的结果时,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
勘查地质的工作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个专业,对于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总之,参加了2023年的勘查工程地质野外实习,让我对这个专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2023年地质野外实践心得

2023年地质野外实践心得作为一名地质专业的学生,2023年参加的地质野外实践是我大学生涯中最难忘和最有意义的一次经历。
在这次实践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地调查和野外取样的技巧,还深刻体会到了地质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以下是我在这次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实践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实地调查的重要性和技巧。
在实地调查中,我们亲自登山探勘,测量地貌和地壳运动的现象,并通过实验室分析样品来验证实地观察的结果。
通过实践,我发现实地调查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一环,只有亲身上下山,亲眼观察和感受,才能深入了解地质现象的本质。
同时,实地调查也锻炼了我团队合作、高效沟通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了我的耐心和细致观察的能力。
其次,实践中我们学习了各种野外取样的技巧。
在地质科学中,野外取样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能提供丰富的地球科学信息。
通过实践,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岩石、土壤和水样的取样,并了解了不同取样方法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在野外取样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取样点的选择、样品的保存和标记等细节,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技术性操作的学习不仅提高了我实际操作的能力,也培养了我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再次,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地质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构造、组成、演化的科学,它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实践中,我们到访了一些工程建设现场,了解了地质调查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地质调查,可以提前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合理选择地基、确定水源等,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数据。
此外,地质学在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还参观了一些采矿场和环保工程,亲身感受到地质学对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最后,在这次实践中我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和优秀的老师。
在实践中,我们相互协助、共同进步,携手完成各项任务。
通过和老师们的交流和互动,我不仅加深了对地质学理论的理解,还学到了很多实践经验。
与同学们的合作和交流中,我不仅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还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和思维,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野外地质实践心得体会

一、引言野外地质实践是地质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野外实践,我们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本次野外地质实践,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实践过程本次野外地质实践为期一周,主要内容包括地质观测、岩石鉴定、地质构造解析等。
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我国某地质公园,开始了我们的野外之旅。
1. 地质观测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对公园内的地质环境进行了观察。
我们注意到,这里的山脉起伏,沟壑纵横,地表岩石种类繁多。
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不同岩石的形成过程、分布规律以及与地球内部构造的关系。
2. 岩石鉴定为了更好地了解岩石,我们进行了岩石鉴定。
通过观察岩石的肉眼特征,如颜色、硬度、条痕等,我们学会了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岩石。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使用放大镜、手电筒等工具对岩石进行详细观察,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
3. 地质构造解析在了解了岩石的基础上,我们开始解析地质构造。
我们观察了断层、褶皱等地质现象,了解了它们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认识到地质构造的复杂性,以及地质构造与地球内部构造之间的关系。
三、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野外地质实践,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些知识的价值。
野外实践让我们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2. 观察力与思维能力野外地质实践锻炼了我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观察岩石、地质构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细心观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这种锻炼使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更加冷静、理性地思考。
3. 团队合作精神野外地质实践需要我们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野外地质实践过程中,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山脉、河流、湖泊、岩石等自然景观让我们感受到了地球的壮丽与神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野外鉴别心得体会
体会心得
1. 心得
2. 野外编录中描述内容
3. 土的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的目力鉴别
4. 一般性土的野外鉴别
5. 岩石风化程度的野外鉴别
6. 钻探编录注意事项
7. 取水样注意事项
8. 表格清晰说明补充
心得
1.标贯的锤子反弹可以判断土层的密实度,软的松散的土不会反弹,硬的岩石会。
2,.泥浆的颜色可以判断土层的类别(含砂较多者)泥浆中会有颗粒出现(例如粉质粘土与花岗岩残积土)需结合岩土芯区别。
3.钻杆的跳动可初步判断土层的类别(密实度)
4.钻杆下入土层是否有塌孔的产生,进而判断碎石土砂土的密实度。
基岩会出现掉块现象。
5.钻杆同一档转动速度的快慢可判断土层的黏性,密实度,是否出现糊状。
密实度可从以下方面判断a标贯(碎石动力触探)b钻进快慢c钻杆的
跳动d塌孔(松散类容易塌孔,反正密实的不易塌)
6.湿度的判段a地下水位b手拍是否有析水现象c用白纸吸水看是否透纸。
7.标贯锤没达到63.5+-0.5可用排水法验算
8标贯锤高度用钢尺测量
9.钻机在钻探前,必须检查是否摆稳,否则会使孔倾斜。
10.标贯的锤击速率保持在15-30击/min
11.分层做标贯,动探,层厚时标贯,动探试验一般每隔1-2m进行一次,测试深度超过
15cm时,试验间距可为2-3m
12.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层进行标贯试验时,为了避免产生流沙或塌孔现象使N值失真,孔内应采用泥浆护壁或下套管。
13.标贯锤遇到塌孔无法打到实地土层情况怎么处理?
14.标贯锤遇到坚硬的残积土等无法先预进入土层15cm时怎么处理?
一.野外编录中描述内容:
1. 土的描述
1 粘土(粉质粘土):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
2 砂土: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
3 粉土: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
韧性。
4 淤泥:颜色,状态,包含物,有无臭味(可初判有机质含量),结构性,有无层理等。
互层: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
夹层: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101/3
夹薄层: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小于1/10且多次出现,
2. 岩石的描述:
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岩石的质量指标RQD。
RQD:75mm金刚石钻头,双层岩芯管取芯,每回次大于10cm的岩芯段之与该回次进尺的比值。
RQD大于90好的,7590较好,5075较差,2550差的,小于25极差。
二.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的目力鉴别。
(1)光泽反应:
1. 方法:用刀切土并抹过土面,观察其切面。
2. 评价:光滑程度,粗糙程度,光泽反应。
3. 一般土的情况:
粘土:光滑,有油脂光泽,颗粒越细光泽越明显,
粉质粘土:切面稍有光泽。
粉土:无光泽,粗糙。
(2)摇震反应
⑴方法:把土搓成小球,(天然含水量接近饱和的土)放在手掌上左右
摇晃,另一手震击该手,如土球表面有水渗出,并呈现光泽,但用手指捏土球时,水分与光泽很快消失。
⑵评价:迅速,中等,缓慢,无。
⑶一般土情况:
粘土:无,
粉质粘土:缓慢,
粉土:中等迅速。
⒊韧性:
⑴方法:把土搓成约3mm的土条,(天然含水量略高于塑限)
再搓成土团二次搓条
⑵评价:低,中,高
⑶一般情况:
粘土:能再次搓条,指压不碎。
粉质粘土:可再揉成土团,手捏即碎裂。
粉土:不能再搓成土团后重新搓条。
4.干强度:
⑴方法:将风干的小土球用手捏碎的程度。
⑵评价:极高,高,中等,低,很低,无。
⑶一般土的情况:
粘土:捏不碎,
粉质粘土:用力才能捏碎,
粉土:易捏碎成粉末。
粘土,切面有油脂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中等,韧性:高中等
粉质粘土,切面光滑,无光泽,摇震反应:无慢,干强度:低中等,韧性:低中等。
粉土,无光泽反应,粗糙,摇震反应:迅速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
三.一般性土的野外鉴别
4. 有机质土:灰黑色,有光泽,味臭,含腐植质,纤维质,浸水后有气泡,干燥后收缩。
5. 新近堆积土:色暗,结构性差,易变形,无粒状结核体,有贝壳及园形钙核。
6. 粘土:①切面光滑,②滑腻,③能搓小于0.5mm不断的条,④干土坚硬。
7. 粉质粘土:①稍有光滑面,②细捻有颗颗粒,③能搓成0.5-2mm的条,④手难捏碎。
8. 粉土:①无光滑面,粗糙,②无粘滞感,不粘着物体,③只能搓成2-3mm的条,④手捏易碎,
6.砂土:
砾砂:1/4以上大于高梁粒(2mm),分散,湿润是用手掌拍:无水印,粘着程度:无粘着感。
粗砂:1/2以上大于小米粒(0.5mm),个别胶胶结,无水印,无粘着感。
中砂:1/2以上砂糖相近(大于0.25mm),少量胶结,偶见水印,无粘着感
细砂:象粗玉米粉,(大于0.1mm),部份胶结,有水印,偶有轻微粘着
感,
粉砂:象小米粉,(小于0.1mm)大部份胶结,有翻浆,有轻微粘着感。
四.岩石风化程度的野外鉴别
9. 全风化:结构基本破坏,可用镐挖,干钻可钻进
10. 强风化:结构大部份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
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岩体被切割成220cm的岩块。
11. 中风化:结构部份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镐难挖,岩芯钻方可钻进,岩体被切割成2050cm岩块。
12. 微风化:结构基本未变,节理面有渲染,略有变色,少量风化裂隙。
13. 未风化:岩质新鲜,偶见风化痕迹。
五.钻探编录注意事项
14. 非连续取芯钻进的回次进尺,对螺旋钻进应在1m以内,对岩芯钻探应在2m以内,野外编录不应超此范围。
15. 勘察中凡遇含水层均应测定地下水位,并应在开孔时量测初见水位及稳定水位,有条件时触探孔也应量测水位。
16. 应督促钻探人员采用合理的钻进方法,取得符合规范要求的土试样,保证土试样的质量等级,取土应采用静压或锤击法,下放取土器前应仔细清孔,孔底残留浮土厚度不应大于取土器废土段的长度,严禁取土中多打防止土样压缩。
软土中应采用薄壁取土器,取出土样应及时封存,以防失水及搬运过程中对土样的扰动。
17. 对较破碎和破碎的岩体,岩芯采取率不应低于65%。
18. 标贯试验中,要保证孔底无浮土,打入土中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
入10cm的锤击数(必要时开始打入土中的15cm也应记录锤击数风化岩地区较重要)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贯试验锤数N,锤击数已达50cm,贯入深度未达30cm ,可记录50击的实际贯入深度后换算,并终止试验。
换算公式:
N=3050/s (s为50击时的贯入度,单位cm)
19. 静力触探应保证测试精度,对出现的异常曲线应分析原因,如曲线拉长,缩短,淤泥中的侧阻力偏大,探头的回零等。
并重新补做工作,并定期对探头进行率定,保证探头系数的准确性。
六.取水注意事项
20. 地下水试样必须代表天然条件下的客观水质情况
21. 不同含水层的水样应下套管陋断后分别采集。
22. 取水容器应洗净,取水后应封口。
23. 侵蚀性CO2需加2-3克的大理石粉。
(0.25-0.3L)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
坚硬程度等级
定性鉴定
代表性岩石
硬质岩
坚硬岩
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基本无吸水反应
未风化~微风化的花岩、闪才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砾岩、硅质石灰岩等
较硬岩
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有轻微吸水反应
1、微风化的坚硬岩
2、未风化~微风化的大理岩、板岩、石灰岩、白云岩、钙质砂岩等
软质岩
较软岩
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较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
1、中等风化~强风化的硬质岩
2、未风化~微风化的凝灰岩、千板岩、泥灰岩、砂质泥岩等
极软岩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浸水后手可掰开
1、强风化的硬质岩
2、中等风化~强风化的较软岩
3、未风化~微风化的页岩、泥岩、泥质砂岩等
极软岩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后手可捏成团
1、全风化的各种岩石
2、各种半成岩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岩石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