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Link技术介绍
H3C配置手册-Smart Link和Monitor Link
Smart Link和Monitor Link Smart Link Monitor Link引入⏹Smart Link是一种针对双上行组网的解决方案,实现了高效可靠的链路冗余备份和故障后的快速收敛。
靠的链路冗余备份和故障后的快速收敛⏹Monitor Link是对Smart Link技术的有力补充。
Monitor Link用于监控上行链路,以达到让下行链路同步上行链路状态的目的,使Smart Link的备份作用更加完善。
⏹本章对这两种链路层高可靠性技术进行介绍。
课程目标⏹掌握Smart Link 的运行机制和配置学习完本课程,您应该能够:⏹掌握Monitor Link 的运行机制和配置S t Li k M it Li k ⏹掌握Smart Link 和Monitor Link 的典型组网目录⏹Smart Link简介⏹Monitor Link简介Monitor Link⏹Smart Link & Monitor Link典型组网⏹Smart Link & Monitor Link配置SWASWCSWB Smart Link 解决方案实现了主备链路的冗余SWDSmart Link 解决方案,实现了主备链路的冗余备份,具备快速收敛性能,收敛速度可达到亚秒级。
SWAVLAN10SWCSWB Smart Link 组Master Port Slave PortVLAN10SWD 上的二个端口组成了一个Smart Link SWDVLAN20上的二个端口组成了个Smart Link 组,端口分别为主端口和副端口,发送控制VLAN 和接收控制VLAN 为VLAN 10,保护VLAN 是VLAN 20。
Flush 报文Destination MAC Address =010F-E200-0004(6bytes)Source MAC Address (6bytes)...Control Type =0x01(1byte)Control Version =0x00(1byte)Control VLAN ID (2bytes)SWID (6bytes)Auth-mode (1byte)Password (16bytes)VLAN Bitmap (512bytes)当Smart Link 组发生链路切换时通过发送FCS (4bytes)p (y )Smart Link 组发生链路切换时,通过发送Flush 报文进行MAC 地址转发表项和ARP/ND 表项的刷新操作。
智能物联网技术的架构与应用场景
智能物联网技术的架构与应用场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物联网技术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智能物联网技术以连接各类感知设备和互联网为基础,通过数据交互、信息共享和智能化处理,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和信息共享。
本文将介绍智能物联网技术的架构和应用场景。
一、智能物联网技术的架构智能物联网技术的架构主要由感知层、传输层、云平台层和应用层组成。
1. 感知层:感知层是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基础,包括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用于感知和控制物理世界的各类参数。
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感知层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传输到传输层。
2. 传输层:传输层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平台层,并向感知层传输来自云平台层的指令。
传输层需要提供稳定、安全、低延迟的传输通道。
常见的传输方式包括有线传输、无线传输、蓝牙传输等。
3. 云平台层:云平台层是智能物联网技术的核心,负责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
在云平台层,数据由传输层传输到云服务器,经过算法分析、数据挖掘等处理后,生成有用的信息并将指令发送到传输层。
云平台层还可以提供数据的存储和共享服务,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获取数据。
4. 应用层:应用层是智能物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各类应用和服务的层级,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应用层可以通过手机APP、电脑软件等形式与用户进行交互,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
二、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场景1. 智能家居:智能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家庭中的各类设备互联起来,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
例如,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控制家中的灯光、空调、窗帘等设备,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控制。
智能家居还可以实现对家庭安全的监控,例如门窗传感器、摄像头等,通过云平台层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并提供报警。
2. 智能交通:智能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交通管理领域,实现智能化的交通控制和智能化的调度。
例如,可以通过智能交通信号灯提供实时的道路信息和交通流量,并根据数据分析进行智能化的信号灯控制,缓解交通拥堵情况。
Smart Link和Monitor Link技术概述
24
Monitor Link组配置示例
SWB
GE2/0/1
Monitor Link组
GE2/0/1 GE2/0/2
SWA GE2/0/2
Monitor Link组
GE2/0/1 GE2/0/2
Smart Link组 1
GE2/0/1 SWD
Smart Link组 2
GE2/0/2
SWC
HostA
[SWC] monitor-link group 1 [SWC-mtlk-group1] port gigabitethernet 2/0/1 uplink [SWC-mtlk-group1] port gigabitethernet 2/0/2 downlink
பைடு நூலகம்
HostB
17
目录
Smart Link简介 Monitor Link简介 Smart Link & Monitor Link典型组网 Smart Link & Monitor Link配置
Smart Link组配置命令
创建Smart Link组
[Switch] smart-link group group-id
Smart Link产生
SWB
SWA
SWC
SWD
Smart Link解决方案,实现了主备链路的冗余 备份,具备快速收敛性能,收敛速度可达到亚 秒级。
4
Smart Link概念
SWA
VLAN 10
SWB
SWC
Smart Link组
VLAN 10
Master Port
Slave Port
SWD
VLAN 20
Smart Link技术介绍
高可靠性目录目录Smart Link (1)Smart Link简介 (1)Smart Link产生背景 (1)Smart Link概念介绍 (2)Smart Link运行机制 (2)Smart LinkSmart Link简介Smart Link产生背景当下游设备连接到上游设备时,使用单上行方式容易出现单点故障,造成业务中断。
因此通常采用双上行方式,即将一台下游设备同时连接到两台上游设备,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单点故障,提高网络可靠性,如图 1所示。
图 1Smart Link应用场景示意图E t h1/1双上行组网虽然能提高网络可靠性,但又引入了环路问题。
通常可通过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或RRPP(Rapid Ring Protection Protocol,快速环网保护协议)来消除环路,但STP在收敛速度上只能达到秒级,不适用于对收敛时间有很高要求的用户,而RRPP尽管在收敛速度上能达到要求,但组网配置的复杂度较高,主要适用于较复杂的环形组网。
为了在满足用户对链路快速收敛要求的同时又能简化配置,我们针对双上行组网提出了Smart Link 解决方案,实现了主备链路的冗余备份,并在主用链路发生故障后使流量能够迅速切换到备用链路上,因此具备较高的收敛速度。
Smart Link的主要特点如下:z专用于双上行组网;z收敛速度快(达到亚秒级);z配置简单,便于用户操作。
Smart Link概念介绍1. Smart Link组Smart Link组也叫灵活链路组,每个组内只包含两个端口,其中一个为主端口,另一个为从端口。
正常情况下,只有一个端口处于转发(ACTIVE)状态,另一个端口被阻塞,处于待命(STANDBY)状态。
当处于转发状态的端口出现链路故障时(这里的链路故障包括端口down、OAM单通等),Smart Link组会自动将该端口阻塞,并将原阻塞的处于待命状态的端口切换到转发状态。
思科FlexLink与华为Smart
思科FlexLink与华为Smart LinkFlexLink下⾯讨论思科FlexLink的操作和使⽤。
问:什么是FlexLink?答:FlexLink 能够提供第2层永续性,⼀般在接⼊交换机和分布交换机之间运⾏。
它的收敛时间优于⽣成树协议/快速⽣成树协议/IEEE 802.1w。
FlexLink 在Cisco Catalyst 3000 和 Cisco Catalyst 6000 系列交换机上实施,收敛时间低于100ms。
换⾔之,从主链路的故障检测,到通过备⽤链路转发流量,总收敛时间低于100ms。
FlexLink 成对部署,即需要两个端⼝。
其中⼀个端⼝为主端⼝,另⼀个端⼝为从端⼝。
这两个端⼝可以是接⼊端⼝、EtherChannel?端⼝或中继端⼝。
问:FlexLink 是否关闭 Cisco Catalyst 3560-E 上的⽣成树协议?答:不会,FlexLink 只关闭FlexLink 对上的⽣成树协议。
换⾔之,只有为 FlexLink (主、从)配置的上⾏链路端⼝,才会关闭⽣成树协议。
为避免⽹络循环,建议不关闭其余端⼝上的⽣成树协议。
问:备⽤端⼝的阻塞⽅式是否与⽣成树协议相同?答:不必相同。
FlexLink 的最新增强允许备⽤端⼝对某些VLAN开放。
与多⽣成树协议相似,这些VLAN都由主端⼝提供备份。
这种⽅式称为负载均衡,即允许⽤户使⽤两条主链路,⽽不是⼀条主⽤、⼀条备⽤。
某些VLAN能将某条链路作为主⽤链路,另⼀些VLAN则可以将该条链路作为备⽤链路。
问:FlexLink 是否⽀持负载均衡模式?答:是的,FlexLink ⽀持VLAN均衡配置。
在双⽳的配置中,某些VLAN 将⼀条链路作为主⽤链路(链路A),将另⼀条链路作为备⽤链路(链路B);另⼀些VLAN则将链路B作为主⽤链路,将链路A作为备⽤链路。
问:是否能⽤ FlexLink 建⽴环拓扑?不能,FlexLink 的⽬的是取代⽣成树协议,建⽴上⾏链路,因此,它不⽀持环拓扑。
双上行组网量身定做:Smart-Link
双上行组网量身定做:Smart-Link看到上述场景相信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STP协议,其相关机制还是十分契合此场景需求的。
不过在对收敛时间有高要求的应用场景下,STP并不适用。
而Smart-link技术则是为双上行组网量身定做的高可靠性、快速切换的解决方案。
鉴于篇幅问题,下文中将结合Smart-link的几个重要概念来介绍下相关机制,同时为了便于大家理解直接通过GIF动图演示机制实现。
一个Smart-link组只包含两个成员端口,其中一个被指定为Master Port(主端口),另一个为Slave Port(从端口)。
正常运作时,同组的两个成员端口中,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端口处于Active状态,正常转发流量;另一个端口处于Standby 状态。
默认情况下,当两个成员端口都Linkup时,设备遵循的是谁先Up谁作为Active状态端口进行转发,和端口Master和Slave角色并无直接关系。
而抢占模式比较特殊,具体实现后续段落里会提到。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链路正常时Smart-link是如何避免环路和广播风暴产生的。
那么链路备份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请接着往下看。
当处于转发状态的链路发生故障时,原先处于Active状态转发流量的端口将会被阻塞,而Standby的端口会切换为Active状态进行流量转发。
同时下行设备会从新的链路发送一个Flush报文通知上游设备们进行MAC和ARP表项清除,以便于在新的拓扑环境下重新学习。
当然要想Flush报文能够被处理,所有处于双上行链路上的设备对应接口都必须开启接收处理Flush 报文的功能才行。
保护VLAN(Protected VLAN)的作用即是下行设备用来告知上行设备,在收到Flush报文之后对哪些VLAN内的MAC 表项和ARP进行清除。
控制VLAN(Control VLAN)是发送Flush报文所带的VLAN,上行设备会根据在对应端口上开启接收处理Flush报文的功能时,所配置的接收控制VLAN 列表来判断该Flush报文是否需要处理。
基于WiFi模块Smart Link的物联网智能应用
基于WiFi模块Smart Link的物联网智能应用
家居产品智能化的步伐正在逐步加快,智能家居正处于爆发式增长的前夜,无线模块的市场需求也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对于物联网WiFi模块的应用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基于WiFi模块的物联网智能家居方案,基本都支持在家和远程两种控制模式,远程控制主要依赖于云端,那幺问题来了,在家的情况下,智能家居产品/设备中的WiFi是怎幺与家里路由器的WiFi连接的呢?
WiFi模块智能家居应用
有两种方式,分别是APP连接(Smart Link智能家居模式)和AT指令集,本篇SKYLAB君以Smart Link为切入点,详细讲解下WiFi模块Smart Link
的物联网智能应用。
Smart Link了解一下。
Smart Link和Monitor Link
Smart Link和Monitor Link朱沙拓扑图:实验要求:⏹Smart Link是一种针对双上行组网的解决方案,实现了高效可靠的链路冗余备份和故障后的快速收敛。
⏹Monitor Link是对Smart Link技术的有力补充。
Monitor Link用于监控上行链路,以达到让下行链路同步上行链路状态的目的,使Smart Link的备份作用更加完善。
1.1交换机之间使用trunk口,PC1属于vlan10,PC2属于vlan20。
(模拟器交换机默认端口类型是路由模式)配置略。
1.2先关闭所有交换机STP,和在端口下的STP,STP不和smart link兼容。
[SW1]stp disable[SW1-GigabitEthernet0/0/0]stp disable1.3开启MSTP-instance和vlan对应关系。
[SW4]stp region-configuration[SW4-mst-region]region-name huawei[SW4-mst-region]instance 1 vlan 10[SW4-mst-region]instance 2 vlan 20[SW4-mst-region]active region-configuration1.4双smart-link配置:[SW4]smart-link group 1[SW4-smlk-group1]protected-vlan reference-instance 1[SW4-smlk-group1]flush enable control-vlan 10[SW4-smlk-group1]port g0/0/0 master[SW4-smlk-group1]port g0/0/1 slave[SW4]smart-link group 2[SW4-smlk-group2]protected-vlan reference-instance 2[SW4-smlk-group2]flush enable control-vlan 20[SW4-smlk-group2]port g0/0/0 slave[SW4-smlk-group2]port g0/0/1 master[SW4-smlk-group2]preemption mode role 允许交换机主从角色抢占1.5配置monitor-link:[SW2]monitor-link group 1[SW2-mtlk-group1]port g0/0/0 uplink[SW2-mtlk-group1]port g0/0/1 downlink[SW3]monitor-link group 1[SW3-mtlk-group1]port g0/0/0 uplink[SW3-mtlk-group1]port g0/0/1 downlink1.6实验结果:实验总结:主端口故障恢复以后,流量不会重新切回主端口,仍然继续在原备份端口转发数据。
STM介绍物联网时代的智能连接利器
STM介绍物联网时代的智能连接利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连接设备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STM(意为STMicroelectronics)是物联网时代中的智能连接利器之一。
本文将介绍STM作为智能连接设备的特点,并讨论其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STM的基本概述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技术供应商,STM致力于为物联网提供高效可靠的智能连接解决方案。
其产品涵盖了从嵌入式处理器到射频无线通信以及各类传感器等物联网核心领域。
作为该行业的重要参与者,STM为各行各业提供了解决方案,包括汽车行业、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等。
二、STM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1. 智能家居领域STM在智能家居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包括智能家电、智能安防和智能环境控制等。
通过STM智能连接技术,用户可以轻松地远程控制家居设备,实现智能化管理。
例如,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可以控制智能电视、空调和照明系统,提高家庭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程度。
2. 工业自动化领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STM提供了先进的物联网连接解决方案,帮助实现设备监测、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
通过STM的技术支持,工业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例如,STM的传感器和通信模块可以与机器设备集成,实时监测生产数据并及时反馈给操作人员,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智能交通领域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STM为智能交通系统提供了高效的连接和通信解决方案。
例如,STM的芯片和模块可以嵌入到交通信号灯和车辆导航系统中,实时收集和传输交通数据,优化交通流量和路况。
三、STM的未来发展方向1. 5G时代的到来随着5G时代的到来,物联网技术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STM将致力于研发5G相关的芯片和模块,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联网设备对高速、低延迟连接的需求。
预计5G技术的应用将加速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和发展。
2.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在物联网时代,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IT认证]H3C试题
1题:图示为Smart Link与Monitor Link的组网应用。
交换机SWD上配置Smart Link组,交换机SWB和交换机SWC上配置了Monitor Link组。
交换机SWB连接交换机SWA端口为Monitor Link上行端口,交换机SWB连接交换机SWB 端口为Monitor Link下行端口,下行端口的对端端口为交换机SWD Smart Link组的端口。
从上述信息可以得知________。
A、交换机SWB上行交换机SW A的链路为Down状态,交换机SWD对应端口Smart Link组状态一定发生变化B、交换机SWB上行交换机SW A的链路为Down状态,交换机SWD对应端口Smart Link组状态不一定发生变化C、交换机SWD上行交换机SWB的链路为Down状态,交换机SWB Monitor Link组上行端口状态一定发生变化D、交换机SWB上行交换机SW A的链路为Down状态,交换机SWB Monitor Link组上行端口状态不一定发生变化2题:客户的二台交换机SW A、SWB通过七根以太网线连接在一起,并配置了动态链路聚合,交换机SW A对应端口为Ethernet 1/0/1、Ethernet 1/0/2、Ethernet 1/0/3、Ethernet 1/0/4、Ethernet 1/0/5、Ethernet 1/0/6、Ethernet 1/0/7。
如果交换机SWA、SWB每个聚合组只支持6个端口,且SW A交换机有如下配置:[SW A] interface Ethernet 1/0/7[SW A-Ethernet1/0/7] lacp port-priority 4096在设备上查看LACP状态,输出如下:[SW A] display lacp systea-idActor System ID: 0x8000,00el-fc00-5000[SWB] display lacp systea-idActor System ID: 0x8000,00e0-fc43-7384从上述信息可以得知_________。
SmartLine-IE V3 面板操作手册
前言
以下高亮显示的文本将有助于阅读这些操作说明:
高亮显示的文本 “添加画面”
“文件 > 编辑” <F1>
适用范围 • 用户界面上出现的术语,例如,对话框名称、选项卡、
按钮、菜单命令 • 输入值,例如,限制值、变量值等 • 路径信息 操作序列,例如,菜单命令、快捷菜单命令 键盘操作
高亮显示的注释信息如下所述:
Siemens AG Division Digital Factory Postfach 48 48 90026 NÜRNBERG 德国
A5E35936633-AB Ⓟ 10/2015 本公司保留更改的权利
Copyright © Siemens AG 2015. 保留所有权利
前言
操作说明的用途
这些操作说明基于 IEC 62079 中针对文档定义的要求提供信息。这些信息涉及 HMI 设备 及其储存、运输、使用场合、安装、使用和维护。
1.3
交付内容........................................................................................................................... 11
1.4
附件 .................................................................................................................................. 11
警告 表示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小心措施,可能导致死亡或者严重的人身伤害。
小心 表示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小心措施,可能导致轻微的人身伤害。
Smart-link配置指导
组网需求
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网络的可靠性,用户侧网络采用双归属上行方式连接广域网,VLAN 100和VLAN 500报文走备份链路,其他报文走主链路。在主链路发生故障时,主链路报文能够快速切换到从链路;备份链路发生故障后,VLAN 100和VLAN 500的报文能够快速切换到主链路。并且使业务中断时间控制在毫秒级。
GigabitEthernet1/0/1 MasterActive1 2009/01/05 10:33:46 UTC+05:00
GigabitEthernet1/0/2 SlaveInactive0 0000/00/00 00:00:00 UTC+05:00
配置文件
设备SwitchA的配置文件
#
sysname SwitchA
#
vlan batch 10 100 500
#
stp region-configuration
instance 10 vlan 100 500
active region-configuration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0/1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100 500
[SwitchC-GigabitEthernet1/0/2]quit
23.验证配置结果
# 使用display smart-link group命令查看SwitchA上的Smart Link组信息。如果显示如下信息,则表示配置成功。
Smart Link组功能已经使能
回切时间为30秒
控制VLAN编号为10
海康威视智慧社区解决方案
智慧社区解决方案正文目录第一章总体概述 (6)1.1 应用背景 (6)1.2 业务现状 (7)1.3 发展趋势 (7)1.4 总体目标 (8)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 (9)2.1 指导思想 (9)2.2 设计原则 (9)2.3 设计依据 (11)2.4 总体构架 (12)第三章系统详细设计 (14)3.1 系统组成 (14)3.2 可视对讲子系统 (14)3.2.1系统概述 (14)3.2.2系统结构 (15)3.2.3功能特点 (15)3.2.4系统功能 (16)3.3 视频监控子系统 (23)3.3.1系统概述 (23)3.3.2系统组成 (25)3.3.3前端系统设计 (28)3.3.4 IPC结构特点 (28)3.3.5 SMART IPC特色功能 (30)3.3.6前端配套设施 (36)3.3.7监控传输网络设计 (37)3.4 入侵报警子系统 (40)3.4.2前端报警设计 (41)3.4.3传输网络设计 (46)3.4.4管理中心设计 (46)3.4.5系统功能 (47)3.4.6入侵报警系统优势 (50)3.5 车辆出入口子系统 (51)3.5.1出入口控制 (51)3.5.2停车场管理 (53)3.5.3停车场软件平台 (55)3.5.4出入口管理单元客户端界面 (63)3.5.5自助缴费客户端 (68)3.5.6人工缴费客户端 (75)3.5.7停车管理系统优势 (77)3.6 人员出入口子系统 (78)3.6.1系统概述 (78)3.6.2系统组成 (78)3.6.3系统功能 (80)3.7 门禁子系统 (81)3.7.1系统组成 (81)3.7.2系统功能 (82)3.7.3系统优势 (85)3.8 在线消费子系统 (86)3.8.1系统概述 (86)3.8.2系统架构 (87)3.8.3系统功能 (88)3.9 电梯层控子系统 (89)3.9.1系统概述 (89)3.9.3系统功能 (91)3.10 可视化巡更子系统 (92)3.10.1系统概述 (92)3.10.2系统架构 (92)3.10.3系统功能 (93)3.11 访客管理子系统 (94)3.11.1系统概述 (94)3.11.2系统架构 (94)3.11.3系统功能 (95)第四章服务中心设计 (98)4.1 概述 (98)4.2 系统结构设计 (98)4.3 存储子系统 (99)4.3.1 NVR存储设计 (99)4.3.2 NVR存储功能 (101)4.3.3 NVR存储亮点 (104)4.3.4设备选型说明 (106)4.4 解码拼控子系统 (106)4.4.1视频综合平台设计 (107)4.4.2视频综合平台主要功能 (108)4.4.3主要功能效果展示 (110)4.4.4视频综合平台亮点 (113)4.4.5设备选型说明 (116)4.5 大屏显示子系统 (117)4.5.1大屏显示子系统结构 (118)4.5.2 LCD大屏 (119)4.6 系统特点 (124)第五章社区综合平台设计 (126)5.1 平台概述 (126)5.1.1系统概述 (126)5.1.2需求分析 (127)5.1.3平台集成目标 (128)5.2 系统设计 (129)5.2.1设计思路 (129)5.2.2设计原则 (130)5.2.3系统架构 (132)5.2.4系统模块 (135)5.2.5系统关键技术 (137)5.3 系统功能 (139)5.3.1基础管理功能 (139)5.3.2基础应用功能 (149)5.3.3可视对讲应用 (158)5.3.4一卡通应用 (165)5.3.5高级业务应用 (176)5.3.6对外接口模块 (181)总体概述应用背景新世纪以来,以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初现端倪。
ammibolink 原理
ammibolink 原理
《Ammibolink原理》
Ammibolink是一种连接网络设备(如路由器、打印机)的技术,用户可以通过这种技术实现远程访问,节省时间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Ammibolink原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客户端设备:客户端设备通常是桌面计算机或者笔记本电脑,具备连接网络的条件,能够安装Ammibolink客户端软件,以及安装支持Ammibolink的Wi-Fi控件。
2、服务端设备:服务端设备通常是路由器、打印机等具有Wi-Fi 连接功能的设备,它需要安装Ammibolink服务器端软件,以及安装支持Ammibolink的Wi-Fi控件。
3、Ammibolink客户端软件:Ammibolink客户端软件主要负责与服务端设备进行安全连接,同时也会检测客户端的访问权限等内容。
4、Ammibolink服务端软件:Ammibolink服务端软件主要负责与客户端设备进行安全连接,使用户能够进行远程访问和使用指定的设备权限。
5、Ammibolink Wi-Fi控件:Ammibolink Wi-Fi控件是Ammibolink 设备之间的安全物理连接,它包括WPA/WPA2 加密等机制,用于保护客户端访问控制权限,以及加密传输数据。
总结:Ammibolink原理主要是客户端与服务端的软件互连,使用Wi-Fi控件形成安全的物理连接,使用户可以实现远程访问控制和
加密传输数据的目的。
海洛斯新LINK通信协议联
海洛斯新LINK通信协议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通信行业也在迅速的发展。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各个厂商纷纷推出新的通信协议。
其中,海洛斯新LINK通信协议联乃是最新的一项重要成果,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背景通信协议是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之间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需要遵守统一的协议才能相互识别和通信。
因此,通信协议在通信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目前,全球通信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设备相互关联,需要稳定、高效、安全的通信协议来支持各种应用场景。
二、海洛斯新LINK通信协议联简介海洛斯新LINK通信协议联,是由海洛斯公司研发推出的一种全新的通信协议。
该协议以高效、可靠、安全为设计宗旨,旨在满足当前通信行业对通信效率和安全性的迫切需求。
1. 高效性海洛斯新LINK通信协议联采用先进的数据压缩和分组技术,能够将数据传输的时间和成本降低到最低程度。
通过更加智能的数据处理算法,使得传输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2. 可靠性为了保证通信的可靠性,海洛斯新LINK通信协议联引入了冗余校验和错误检测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同时,该协议还具备高强度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的通信环境中保持稳定的通信状态。
3. 安全性随着网络攻击和数据泄漏的风险不断增加,数据的安全性成为通信行业的重中之重。
海洛斯新LINK通信协议联通过引入先进的加密和认证技术,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此外,该协议还实现了用户身份验证和权限访问控制,确保通信双方的身份和数据的隐私得到有效保护。
三、海洛斯新LINK通信协议联的应用1. 移动通信领域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通信协议,海洛斯新LINK通信协议联在移动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不仅可用于移动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还可以应用在移动支付、智能穿戴设备和物联网等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2. 工业自动化领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稳定可靠的通信协议是保证生产高效运行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域网协议目录
目录
Smart Link (1)
Smart Link简介 (1)
Smart Link产生背景 (1)
Smart Link概念介绍 (2)
Smart Link运行机制 (2)
Smart Link
Smart Link简介
Smart Link产生背景
当下游设备连接到上游设备时,使用单上行方式容易出现单点故障,造成业务中断。
因此通常采用双上行方式,即将一台下游设备同时连接到两台上游设备,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单点故障,提高网络可靠性,如图 1所示。
图 1Smart Link应用场景示意图
E t h
1/1
双上行组网虽然能提高网络可靠性,但又引入了环路问题。
通常可通过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或RRPP(Rapid Ring Protection Protocol,快速环网保护协议)来消除环路,但STP在收敛速度上只能达到秒级,不适用于对收敛时间有很高要求的用户,而RRPP尽管在收敛速度上能达到要求,但组网配置的复杂度较高,主要适用于较复杂的环形组网。
为了在满足用户对链路快速收敛要求的同时又能简化配置,我们针对双上行组网提出了Smart Link 解决方案,实现了主备链路的冗余备份,并在主用链路发生故障后使流量能够迅速切换到备用链路上,因此具备较高的收敛速度。
Smart Link的主要特点如下:
z专用于双上行组网;
z收敛速度快(达到亚秒级);
z配置简单,便于用户操作。
Smart Link概念介绍
1. Smart Link组
Smart Link组也叫灵活链路组,每个组内只包含两个端口,其中一个为主端口,另一个为从端口。
正常情况下,只有一个端口处于转发(ACTIVE)状态,另一个端口被阻塞,处于待命(STANDBY)状态。
当处于转发状态的端口出现链路故障时(这里的链路故障包括端口down、OAM单通等),Smart Link组会自动将该端口阻塞,并将原阻塞的处于待命状态的端口切换到转发状态。
如图 1所示,Device C和Device D各自的端口Ethernet1/1和Ethernet1/2分别组成了一个Smart Link 组,其中Ethernet1/1处于转发状态,而Ethernet1/2处于待命状态。
2. 主端口/从端口
主端口和从端口是Smart Link组中的两个端口角色。
当Smart Link组中的两个端口都处于up状态时,主端口将优先进入转发状态,而从端口将保持待命状态。
但是,主端口并不一直处于转发状态,而从端口也并不一直处于待命状态。
当主端口所在链路发生故障时,从端口将切换为转发状态。
如图 1所示,Device C和Device D各自的端口Ethernet1/1为主端口,Ethernet1/2为从端口。
3. 主链路/从链路
我们把主端口所在的链路称为主链路,从端口所在的链路称为从链路。
4. 保护VLAN
保护VLAN是Smart Link组控制其转发状态的用户数据VLAN。
同一端口上不同的Smart Link组保护不同的VLAN。
端口在保护VLAN上的转发状态由端口在其所属Smart Link组内的状态决定。
5. 发送控制VLAN
发送控制VLAN是用于发送Flush报文的VLAN。
当发生链路切换时,设备(如图 1中的Device C和Device D)会在发送控制VLAN内广播发送Flush报文。
6. 接收控制VLAN
接收控制VLAN是用于接收并处理Flush报文的VLAN。
当发生链路切换时,设备(如图 1中的Device
A、Device B和Device E)接收并处理属于接收控制VLAN的Flush报文,进行MAC地址转发表项和
ARP/ND表项的刷新操作。
7. Flush报文
当Smart Link组发生链路切换时,原有的转发表项将不适用于新的拓扑网络,需要网络中的所有设备进行MAC地址转发表项和ARP/ND表项的更新。
这时,Smart Link组通过发送Flush报文通知其它设备进行MAC地址转发表项和ARP/ND表项的刷新操作。
Flush报文是普通的组播数据报文,会被阻塞的接收端口丢弃。
Smart Link运行机制
1. 链路备份机制
在图 1所示的组网中,Device C的端口Ethernet1/1所在的链路是主链路,Ethernet1/2所在的链路是从链路。
正常情况下,Ethernet1/1处于转发状态,Ethernet1/2处于待命状态。
当主链路出现故障时,Ethernet1/1将自动阻塞并切换到待命状态,Ethernet1/2将切换到转发状态。
z当端口切换到转发状态时,系统会输出日志信息通知用户。
z当主链路故障恢复时,该端口将维持在阻塞状态,不进行链路状态切换,从而保持流量稳定。
只有等下一次链路切换时,该端口才会重新切换为转发状态。
2. 网络拓扑变更机制
当Smart Link发生链路切换时,网络中各设备上的MAC地址转发表项和ARP/ND表项可能已经不是最新状态,为了保证报文的正确发送,需要提供一种MAC地址转发表项和ARP/ND表项的更新机制。
目前更新机制有以下两种:
z自动通过流量刷新MAC地址转发表项和ARP/ND表项。
此方式适用于与不支持Smart Link 功能的设备(包括其他厂商设备)对接的情况,需要有上行流量触发。
z由Smart Link设备从新的链路上发送Flush报文。
此方式需要上行的设备都能够识别Smart Link的Flush报文并进行更新MAC地址转发表项和ARP/ND表项的处理。
3. 角色抢占机制
在图 1所示的组网中,Device C的端口Ethernet1/1所在的链路是主链路,Ethernet1/2所在的链路是从链路。
当主链路出现故障时,Ethernet1/1将自动阻塞并切换到待命状态,Ethernet1/2处于转发状态。
当主链路恢复后,如果该Smart Link组配置允许角色抢占,Ethernet1/2将自动阻塞并切换到待命状态,而Ethernet1/1将切换到转发状态。
4. 负载分担机制
在同一个环网中,可能同时存在多个VLAN的数据流量,Smart Link可以实现流量的负载分担,即不同VLAN的流量沿不同Smart Link组所确定的路径进行转发。
通过把一个端口配置为多个Smart Link组的成员端口(每个Smart Link组的保护VLAN不同),且该端口在不同组中的转发状态不同,这样就能实现不同VLAN的数据流量的转发路径不同,从而达到负载分担的目的。
每个Smart Link组的保护VLAN是通过引用MSTP实例来实现的。
5. 链路检测联动机制
当网络的中间传输设备或传输链路发生故障(如光纤链路发生单通、错纤、丢包等故障)以及故障恢复时,Smart Link本身无法感知。
Smart Link端口需要通过专门的链路检测协议来检测端口的链路状态,当链路检测协议检测到故障发生或故障恢复时就通知Smart Link进行链路切换。
当端口与CFD(Connectivity Fault Detection,连通错误检测)的CC(Continuity Check,连续性检测)机制联动时,CFD按照检测VLAN和检测端口来通知故障检测事件,只有当端口所在Smart Link组的控制VLAN与检测VLAN一致时,才响应此CC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