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实验工作基本要求
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范
![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2551afa0242a8956bece479.png)
国家计划委员会地质局工作标准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范(试行)1 总则1.1 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是水文地质工作中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工作,必须认真贯彻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国防建设服务。
水文地质普查的主要目的是:(1)为发展农业、畜牧业,大规模开垦荒地,围海造田,改良土壤,治理沙漠和解决山区人畜用水的远景规划,提供水文地质资料;(2)为工业布局,城市建设,矿山建设,海港建设,水利建设和铁路、公路新线选线等经济建设的远景规划,提供水文地质依据;(3)为国防建设和三线建设,特别是为国防尖端工业提供所需的区域水文地质资料;(4)为水文地质科学研究提供区域基础资料,并为各种专门性水文地质勘探提供设计依据。
水文地质普查工作的目的,虽然是综合性的,但在不同地区应各有侧重。
1.2 文地质普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查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各类含水层的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及其补给条件与运动规律,概略了解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并对各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前景做出评价。
1.3文地质普查工作必须遵照“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密切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分别轻重缓急,按照“农、轻、重”的次序,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全面规划,统一部署。
对主要的农业区、工业建设比较集中的地区、严重缺水地区、边防地区、主要牧区、国营农场分布地区以及交通干线附近,应优先予以安排。
1.4水文地质普查工作必须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认真贯彻执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坚持“鞍钢宪法”,继续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实行专业队伍“以探为主,探采结合”,群众队伍“以采为主,采探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队伍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同时还要与水利部门以及有关的地质勘探队伍、地质院校和科研部门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水文地质调查操作规程
![水文地质调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196e85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b.png)
水文地质调查操作规程一、引言水文地质调查是研究地下水资源与地下水动力系统的流动规律的重要手段,对于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证水文地质调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制定了一套操作规程,本文将对水文地质调查的操作规程进行详细介绍。
二、调查目的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水文地质条件、水文特性等,为地下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确定地下水资源的储量与分布、掌握地下水动力学特征、评价地下水开采潜力、预测地下水的利用可行性、分析地下水与地表水关系等。
三、调查前准备1. 制定调查计划:根据调查目的和区域特点,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包括调查区域范围、调查方式、样点位置选择、调查方法与技术等。
2. 收集基础资料:收集相关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开采利用和环境状况等基础资料,为调查提供依据。
3. 确定调查时间: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调查,避免雨期或大幅度水文地质变化的季节。
四、调查内容1. 地质调查:进行地形地貌、岩性结构、构造特征等地质调查,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和层位分布情况,为进一步调查提供依据。
2. 水文调查:采集并记录有关地下水位、泉水位、水温、水质等水文要素,绘制水文地图和水文剖面图,并进行水文特征分析。
3. 地下水埋深调查:通过井探、探井等方法测量和确定地下水位的埋深分布,揭示地下水埋深变化规律。
4. 水文地质剖面调查:根据调查计划,在不同地块选择适当的地点进行水文地质剖面调查,获取地下水位、水温、水质、地下水层结构等信息。
五、调查方法与技术1. 野外采样:根据调查计划,选择合适的采样点进行现场采样,采样前应对仪器进行校准,采样目的包括水位测量、水样采集、水温测量等。
2. 仪器仪表使用:使用合适的仪器仪表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如水准仪、电导率计、水温计等,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到的水文地质数据需进行整理与分析,综合运用地质、水文、地球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知识,深入探索地下水资源的分布与变化规律。
水文地质调查野外填图工作细则
![水文地质调查野外填图工作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95522a7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8.png)
水文地质调查野外填图工作细则1.1 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测绘其调查旳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地质调查、地貌调查、地表水调查、地下水点调查及与地下水有关旳物理地质现象等旳研究工作。
通过以上工作,初步查明地下水理藏、分布和形成条件旳一般规律,并阐明区内水文地质条件。
规定:调查记录格式规定统一,点位精确,图文一致。
各类观测点观测要仔细,描述要精确,记录内容尽量详细,要有详细旳照片或素描图。
各类地质调查点除对岩性描述外,对地层旳基本层序、产状要素、接触关系及构造特性要详细描述。
各类地下水调查点要描述出露位置、地形、地层、含水层、构造条件等,并确定泉或井旳成因和类型,测定流量、涌水量、水位、理解水质并取样,同步访问泉(井)旳动态特性,记录井旳口径、构造及抽水设施。
多种观测成果必须当日检查整顿完毕,发既有疑问、错误、异常或遗漏时,必须到场据实改正或补测,严禁在室内凭记忆修改。
工作手图、清绘图、实际材料图应齐全,标绘内容及图式符合制图原则,标识精确,记录和图件互相一致。
1.1.1 地质观测点旳观测与描述地质观测点旳布置,以能控制多种地质界线和地质体为原则。
下述状况一般都应定点:地层、标志层、化石层旳界线;不一样岩性、岩相或内部相带旳分界线;断层、褶皱枢纽、构造转折部位;重要旳或具有代表性旳地层产状、裂隙、臂理、脉岩及样品采集地点;岩溶现象和滑坡、塌方等自然现象发育处以及阶地、夷平面或其他地貌界线。
1.1.1.1对基岩地层岩性旳观测与描述对各类岩层旳观测与描述,一般包括:岩石名称、颜色、(新鲜、风化、干燥、湿润时旳颜色)、成分、(机械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构造与构造、产状、岩相变化、成因类型、特性标志、厚度(单层厚度、分层厚度和总厚度)、地层年代和接触关系等。
1.1.1.1.1 对沉积岩,必须注意调查层理特性、层面构造、沉积韵律和化石。
对碎悄岩类,应着重描述颗粒大小、形状、成分、分选状况、胶结类型和胶结物旳成分、层理(平行层理、斜层理、波状层理和交错层理)、层面构造(波痕、泥裂、雨痕等)和结核等。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7d7db3d7f1922791788e8b4.png)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第一节观测路线和观察点的布置水文地质地面调查工作是针对勘查地区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是认识和掌握水文地质规律的必要过程。
进行水文地质地面调查时,首先要布置好观测路线和观测点。
一、观测路线的布置应用最短的路线取得最多的成果,原则上要横穿地层走向或地貌单元,具体还要结合好露头及水点分布等情况灵活掌握(即垂直地层走向,构造线;垂直河流、阶地;穿过湖河沼泽地段,井泉分布点及分水岭等)。
另外在露头好的地段,还应顺着构造线或河谷进行追索。
总之应以看得多,见得全,最多获得地质、地貌及水文地质资料为原则。
路线布置要有重点,又要照顾一般。
在地质、地貌条件复杂或地质、地貌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区,观测路线应当密些;相反在地质、地貌条件较为简单地区,观测路线可以适当稀一些。
二、观测点的布置观测点应布置在观测线上最有意义的地方,即地层分界线、构造断裂带、破碎带、假整合面、不整合面、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变质岩分带区、阶地边缘,地表水体、井、泉、钻孔、自然地质现象(滑坡)发育处及标志层,典型露头及岩性,岩相变化带等处。
地质地貌观测点不能均匀布置,应视有无意义而定,不定可有可无的点。
水文地质点布置,除考虑不同地貌单项元,不同含水层外,还需考虑水点的均匀性。
如果缺乏水点,则应考虑进行人工揭露,弥补水点之不足或水点的不均匀性。
三、野外填图及定点描述1、野外地质填图(1)地质填图所用地形底图的比例,应比成图比例尺大一级,如不具备条件,至少也需同等比例尺的地形图做底图。
(2)在野外测绘过程中,要把观测点、线、试坑,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点等位置,准确地绘在地形图上;地质体、地质年代、构造线、地貌以及水文地质现象等,必须按规定的符号和线条勾出并严格区别实测与推测界线。
(3)对于具有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即使小于前述规定亦应表示于图上。
(4)用手持GPS、地质罗盘、量角器和三角板等工具,视具体情况,运用交会法、方位距离法、地形地物法等将观测点准确地标绘在图上。
6-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实验工作基本要求
![6-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实验工作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cadb8fff705cc1755270979.png)
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实验工作基本要求室内实验工作是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包括水质分析、土分析及岩样分析等。
一、水质分析水质分析是在水文地质普查工作中进行水质调查的一个重要手段。
其主要目的在于阐明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区域分带规律,以便为工农业供水、国防供水及饮用水的水质作出评价。
1、在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中,对钻孔(抽水钻孔必须分层取样)、机井、 民井、泉及地表水体,均要采集水样,进行水质简分析,并选择10%的水样进行全分析和光谱半定量全分析。
简分析的主要项目为:pH 、游离CO 2、CO 32-、HCO 3-、C1-、SO 42-、Ca 2+、Mg 2+、K +、Na +及总硬度等。
水质全分析项目应增测:Fe 2+、Fe 3+、NH 4+、F +、NO 2-、NO 3-、H 2PO 4-、可溶性SiO 2、耗氧量及侵蚀性CO 2。
2、凡地下水可能受到污染的工矿、城镇、农灌等地区,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专门水样,有选择地增测:酚、氰、汞、铬、砷、铜、锌、锰、铝、铅及镉等有害元素,以及有机农药、有机汞等分析项目。
3、凡水质变化比较复杂的滨海地区或内陆湖盆,以及红层地区,所有钻孔均应分层或分段(厚含水层)采取水样,查明咸、淡水的分界面和水化学的垂直分带。
在进行抽水试验时,应在现场定时测定氯离子的变化,绘制氯离子与时间关系曲线图。
4、在地方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甲状腺肿大及食道癌等)分布地区,应根据具体需要采取专门水样,有选择地增测:钨、钒、钛、镍、钼、钴、硒、锶、钡、铀、镭、钍及氡等元素,以及有机质、腐植酸等分析项目。
5、对于热矿水,除进行全分析和光谱半定量全分析外,应增测氟、溴、碘、硼、锂、锶、钡、铀、镭、钍、氡及气体成分(包括逸出气体和溶解气体),如二氧化碳、氧、氮、甲烷、氦、氩等分析项目。
6、油田地区,应增测与油田水有关的环烷酸、溴、碘、硼等分析项目。
矿区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矿区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18307f9f90f76c661371a65.png)
矿区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仅作参考学习,禁做抄袭发表,如有违权,将诉维法)徐洋摘要:在矿产普查和勘探中矿区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同时也是评价矿床开采技术有效条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它直接关系到矿产资源的经济合理开发和矿山生产的安全。
水工环地质资料是正确评价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不可缺少的,同时还影响到矿床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或安全事故的处理决策问题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
矿区水文环境地质工作是矿产普查与勘探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程度和精度,势必影响到整个矿区的评价和矿床的合理开发利用及规划,矿区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同时,水文环境地质工作也应同时并进。
现就矿区水文环境地质工作的内容和技术要求作浅述。
关键词:矿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内容、方法1.简述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1.1工作目的矿区水文、环境地质工作的关键任务以及目的是:调查矿井地带一些基本的情况(水文、环境),探出供水水源方向,预测出矿坑涌水量,对坑道顶底板稳固性作出初步评价,提出为防止矿坑水对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以及环境影响的意见,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
对于一个矿床基本情况的调查和了解首先要考虑构成它的基本内容,比如:如何找到矿产、如何展开一些勘测工作,还有掌握当地的水文情况等等。
同时,当递送一些矿产量的数据资料时还有注意其他资料:水文地质材料、地质勘探过程详情。
这些资料都要进行相应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以满足编辑开采设计的要求。
1.2基本任务(勘探阶段)水文地质: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对于矿床中填入水的情况,同时还有矿坑自身会出水的多少都是考虑条件。
对矿床水资源综合利用进行评价,指出供水水源方向。
环境地质:对于矿井所在地的测试,主要有环境质量,还有一些预见性质的环境地质问题,并综合出有效的措施。
2.矿区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2.1.水文地质调查内容和要求2.1.1水文地质调查内容(1)水文地质测绘在水文地质测绘中,其地质观察点应该如何进行布置,解决这一问题往往又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控制各种地质界线的地质体。
我国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程(doc 9页)
![我国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程(doc 9页)](https://img.taocdn.com/s3/m/416de28c67ec102de2bd89ee.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一、总则1、滨海地区包括沿海岛屿、摈海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带的山前丘陵台地等。
在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中,应考虑自然单元和国际图幅的完整性,工作范围可适当往内陆扩大。
2、在滨海地区进行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的目的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规划提供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并为沿海地区的工农渔业、城镇港口、国防工程、围海造田、土质改良等有关供水、排水和工程地质方面的专门性勘察工作提供设计依据。
在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需水量不大的地方,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的成果,也可作为供水技术设计的依据。
3、滨海地区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的主要任务是:(1)重点查明海水入侵的影响范围,咸淡水的交界面以及淡水含水层或淡水透镜体的分布范围、埋藏条件、补给排泄、水质水量及动态变化等:(2)对地下淡水资源及其开采利用,作出远景评价;(3)调查沿岸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国防工程和海港建设的布局提供资料;(4)初步查明滨海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地区的沼泽、洼地的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提出疏千排水和土质改良的途径:(5)概略了解水源污染的范围、程度和原因以及与地下水因素有关的地方病;(6)注意综合找矿工作,对热水、矿水、肥水的利用远景作出评价。
4、在已进行过水文地质勘察的沿海岛屿、城镇港口和边防地区,应以综合研究为2,连点成面。
在已完成区域水文地质测绘的滨海地区,主要是补充勘探试验工作,以提高区域水文地质研究程度。
5、为了保证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的质量,野外测绘宜在旱季进行。
普查工作中应紧密结合沿海岛屿、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山前丘陵台地等不同类型的特点,抓住—主要矛盾,选择相应的工作方法,着重研究和解决本地区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
二、水文地质测绘6、在进行水文地质测绘的同时,必须充分注意滨海地区的海岸地貌、第四纪地质以及新构造运动的调查研究。
以便深入了解控制地下水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的各种不同因素。
7、在基岩广泛分布的山前丘陵台地6,应着重在沟谷发育、切割深、露头好的地段进行测绘。
水文地质调查方法与技术要求
![水文地质调查方法与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4838378bcd126fff7050b63.png)
水文地质调查方法第一章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概述§1 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与重要性目的:为工程项目设计或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任务: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动特征,水质、水量的分布、变化规律,为利用或排泄地下水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重要性:(1)水文地质资料来源于调查;(2)水文地质调查是一项费用高、工期长的工作;(3)既要有高水平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懂得如何进行水文地质调查。
§2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类型按其目的、任务和调查方法的特点分为三类:(1)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2)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3)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监测。
一、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目的:为制定某项国民经济的远景规划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或为某项专门任务提供区域性的水文地质背景资料。
任务:概略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类型,埋藏分布条件,水量水质形成条件,地下水资源的概略数量。
范围:较大,几百、几千或上万平方公里。
比例尺:一般小于1﹕10万。
二、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目的:为某项具体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水文地质资料,或为开展地下水某方面的专项研究所进行的水文地质工作。
任务:详细查明调查区水文地质条件,解决所提出的生产实际问题,保证工程项目设计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范围:一般较小,视工程项目的规模而定。
比例尺:一般大于1﹕5万。
三、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监测目的:查明水位、水量、水质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进行任何类型的水文地质调查都需要地下水动态和均衡方面的资料。
为管理、保护地下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服务。
时间:有长有短。
监测项目:水位、水量、水质等。
§3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的划分一、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划分的必要性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划分主要针对专门性的水文地质调查,专门性的水文地质调查任务一般都是分阶段进行的,其原因主要是,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是为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服务的,而项目的设计工作一般都是分阶段进行的,不同设计阶段所需水文地质资料的内容和精度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水文地质调查也应划分为相应的阶段来进行。
水文地质调查标准
![水文地质调查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19090edf12d2af90342e654.png)
前言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是水文地质工作中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工作。
它既要为制定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又是各项专门性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的先行步骤和基础。
解放前,我国水文地质普查是一纸空白。
建国以来,随着国家建设的进展,水文地质普查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慢慢增强,现已完成普查的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
可是富裕漂亮的祖国大地,有三分之二的地域,水文地质情形还不清楚。
因此水文地质普查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国民经济建设进展的需要。
周总理曾于一九七三年六月,对增强水文地质工作作了重要指示,这是对咱们水文地质工作的极大鼓舞与敦促。
在上级领导的关切下,水文地质普查力量取得了迅速进展。
为了尽快改变水文地质工作掉队十建设进展需要的局面,决心在一九八○年以前,除西藏地域、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原始丛林地域和部份沙漠地域暂不进行工作外,其余地域都要完成水文地质普查任务。
在大规模开展水文地质普查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制订一份新的全国统一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标准》。
同时,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不同专门大,需要依照平原地域、丘陵山区、干旱地域、黄土地域、岩溶地域、海边地域、冻土地域等不同的水文地质特点,别离编制适合地域特点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程》。
由于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局对这一工作的重视,踊跃组织力量,深切普遍地进行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二十连年来水文地质普查工作的体会,专门快编出了上述《标准》、《规程》的初稿。
在编写初稿进程中,曾多次召开地域性的座谈会,反复讨论,反复修改。
一九七四年九月,在河南新乡召开了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标准会议,对《标准》、《规程》初稿进行了全面讨论会后又作了多次补充、修改。
现将《标准》、《规程》分册出版,自即日起在各省、市、自治区地质用范围内和地质部各直属队试行。
《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标准》虽经多次修改,但仍不够完善,有必然的局限性。
专门是我国各地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很不相同,标准中所作的规定,只适用于一样情形,对特殊情形必需区别对待,不能生搬硬套。
水文工作要求
![水文工作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e4de8d1aa00b52acfc7ca9c.png)
地质普查阶段水文地质工作1、总体目标:调查主要含水层、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水量、水化学特征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初步分析矿床的充水因素、估算矿坑涌水量;了解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状况;划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类型。
2具体工作内容: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与岩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与岩心水文地质编录是确定所揭露含水层(带)及隔水层与断层的位置、厚度、水位、含水性,以及含水层(带)之间的水力联系等的重要依据。
此项工作应与井中流体测量结合,以准确划分含、透水层的位置。
1)、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的主要内容及要求钻进过程中每次提钻后和下钻前均应进行一次(间10min)水位观测;钻进过程中发现涌(漏)水现象时,应测量其位置、涌(漏)水量、水头高度、水温,并取样,必要时应测量稳定水位,记录孔内出现掉块、卡钻、缩径、掉钻、流砂、逸气等现象的位置和程度;终孔后,应用清水冲孔,测量静止水位。
2)、岩心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编录的内容及要求水文地质岩心编录与地质编录侧重点不同,水文地质编录着重描述岩石岩性、结构构造及含水特征和地下水溶蚀迹象;描述岩石颜色、结构、粒度、矿物成份、岩心形状、节理裂隙发育程度、裂隙充填情况、统计裂隙率等。
观察和测量岩石的水理性质及变化特征。
如受日晒、雨淋、浸水后岩石结构、强度、性状变化等。
钻孔工程地质编录可与水文地质编录同时进行。
应着重对各岩组岩心物理力学特征分别进行描述,并计算岩石质量指标RQD,按岩石质量等级表对岩石质量进行描述,对岩体完整性进行评价。
3)、对地下水的天然出露点要代表性取样及流量长期观测,四季流水河流进行流量长期观测。
3、要求完成的工作量:(1)水文工程地质编录孔数占全部钻孔总数的30%以上。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提高比例,最好100%。
(2)钻孔终孔后清洗钻孔测24小时后的稳定。
水文组2016.3. 3。
水文地质工作制度
![水文地质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c5fd22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5.png)
水文地质工作制度一、引言水文地质工作制度是指为了规范水文地质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水文地质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和制度。
本文将从水文地质工作的组织管理、工作流程、工作责任和工作质量保障等方面,详细介绍水文地质工作制度。
二、组织管理1.水文地质工作组织架构根据工作任务及时间节点,建立水文地质工作组织架构,明确各个工作任务的责任人,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流程。
2.人员配备水文地质工作根据工作任务的需求,进行合理的人员配备。
包括项目负责人、工程师、技术员等。
人员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技能要求,并定期进行培训。
三、工作流程1.任务接受与分解接到水文地质工作任务后,负责人根据工作内容和时间要求,进行合理的任务分解,并安排合适的人员进行具体实施。
2.实地勘察与取样根据任务分解,水文地质工作人员进行实地勘察和取样工作。
实地勘察应认真细致,确保取样点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在取样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避免任意取样。
3.取样分析与实验取样回到实验室后,应按照相应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流程进行分析和实验。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4.数据分析与报告编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并编制相应的报告。
报告应包含水文地质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以及对后续工作的建议。
四、工作责任1.任务分配与执行水文地质工作负责人应按照任务分解,合理安排人员执行具体工作,并对工作进展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2.数据质量控制水文地质工作人员在实地取样和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报告审核与评审负责人对编制完成的报告进行审核和评审,确保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对于存在问题的报告,负责人应及时指出并要求修改。
五、工作质量保障1.知识培训水文地质工作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更新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确保工作质量。
2.技术交流水文地质工作人员应积极参加行业内的技术交流会议和培训班,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提高工作水平。
地质勘察工程师对地下水文地质调查的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师对地下水文地质调查的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07b78a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1c.png)
地质勘察工程师对地下水文地质调查的规范要求地下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于城市建设、农田灌溉和生态环境维护起着关键的作用。
地质勘察工程师在进行地下水文地质调查时,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规范要求,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就地质勘察工程师对地下水文地质调查的规范要求进行探讨。
一、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地下水文地质调查之前,地质勘察工程师应当进行详细的调查计划的编制。
调查计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调查目的和范围:明确调查目的,界定调查范围,确保调查工作的实际需求。
(2)调查方法和方案:根据调查目的和范围,确定调查方法和方案,包括野外地勘、室内分析等内容。
(3)调查设备和材料:根据调查方法和方案,准备相应的调查设备和材料,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4)调查组织:明确调查组织结构和人员职责,确保调查工作的有序进行。
(5)调查时间和经费:制定调查工作的时间安排和经费预算,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调查效率。
二、野外地勘工作野外地勘是地质勘察工程师进行地下水文地质调查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地质地貌调查、水文地质剖面测量、地下水位观测等内容。
在野外地勘工作中,地质勘察工程师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规范要求:(1)勘察基点的确定:根据调查目的和方案,在勘察区域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勘察基点,并确定其经纬度及海拔高度等重要参数。
(2)勘察线路的布置:按照调查方案,在勘察区域内合理布置勘察线路,保证调查数据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3)采样点的设置:根据调查目的和方案,在勘察线路上适时设置采样点,保证采样点的代表性和稳定性。
(4)观测数据的记录:准确记录野外地勘过程中的各项观测数据,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化学成分等内容,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5)野外勘察报告的撰写:在野外地勘工作结束后,编写详细的野外勘察报告,总结调查结果,提出建议和措施。
三、室内分析工作室内分析是地质勘察工程师对地下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地下水样品分析、地下水位资料处理等内容。
六地质调查项目质量检查要求
![六地质调查项目质量检查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53239c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c.png)
六地质调查项目质量检查要求一、前言地质调查项目是对地质情况进行科学、系统地调查和研究的过程。
为确保地质调查项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有必要对地质调查项目进行质量检查。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六地质调查项目质量检查的要求。
二、质量检查要求1.项目资料齐全性检查:–确保项目资料包括调查范围、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结果等内容完整。
2.调查过程合规性检查:–检查调查过程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
3.数据准确性检查:–验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包括测量数据、采样数据等。
4.分析报告科学性检查:–检查分析报告的方法、结论是否符合科学规律。
5.调查人员资质检查:–确保参与地质调查的人员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
6.设备工具验证检查:–检查地质调查所使用的设备工具是否符合标准,并具备校准证书。
三、质量检查流程1.确定检查标准:–制定地质调查项目的质量检查标准和要求。
2.制定检查计划:–确定质量检查的时间、地点,检查的重点和范围。
3.实施现场检查:–组织专业人员对地质调查项目进行全面检查。
4.整理检查结果:–汇总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5.制定改进方案:–根据检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方案,保障项目质量。
6.跟踪检查:–根据改进方案,对地质调查项目进行跟踪检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质量检查意义地质调查项目质量检查是重要的质量管理手段,它能够保障地质调查项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调查数据的可信度,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防范风险,确保工程投资的合理性。
五、总结六地质调查项目质量检查要求是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质量检查,才能保障地质调查项目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科学发展。
希望各地地质调查单位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质量检查,不断提高地质调查水平,为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以上是六地质调查项目质量检查要求的相关内容,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水文地质调查新方法与技术要求
![水文地质调查新方法与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8b9dce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f.png)
水文地质调查新方法与技术要求
水文地质调查是对地下水系统进行深入了解的关键步骤。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新的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这些方法和技术能够更加精确、全面地获取地下水系统的信息。
为了更好地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以下是一些新方法和技术要求:
1. 高分辨率地质调查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在地表和井孔中获取高精度的地质信息,包括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
高分辨率地质调查技术可以帮助准确判断地下水的流动状态和水质状况。
2.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包括电法、重力法、磁法等多种方法,能够对地下水系进行三维成像和研究。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识别地下水的流动路径和水文地质特征。
3. 地球化学调查技术:地球化学调查技术能够对地下水进行全面的水质分析和监测。
通过对地下水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浓度进行分析,可以判断水质是否符合标准,及时发现污染源,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4. 数字水文地质模拟技术:该技术使用计算机模拟地下水的流动、水位变化、水质变化等过程,预测未来的地下水演变趋势和水资源利用情况。
数字水文地质模拟技术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总之,对于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并结合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分析、水质监测等手段进行全面的研究。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更好地了解地下水系
统的运动规律和水质特征,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矿区水文地质勘探规范(6)
![矿区水文地质勘探规范(6)](https://img.taocdn.com/s3/m/861ba9a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2.png)
普查、详查、 勘查
代表性水点,以控制地表水、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原则
地面物探
普查、详查、 勘查
根据需要布置
钻孔水文物探测井
详查、勘查 水文地质孔应进行
气象观测
详查、勘查 远离气象台站的矿区,气象变化大,应建立临时性的降水、气温观测站
勘探工程量要求
可以参照规范要求确定 1、小型矿床可酌减 2、矿区附近有水文地质条件相似的生产矿井
二、勘查工作阶段划分及其工作程度要求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 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分为普查,详查 和勘探三个阶段。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 矿区,勘查阶段可简化或合并。但提供矿山建设设 计作依据的地质勘查报告,均应达到勘探阶段的要 求。
三、勘查范围及技术路线
宜包括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当水文地质单元面 积过大时,应包括疏干排水可能影响的范围。
二、勘查工作阶段划分及其工作程度要求
普查阶段:结合矿产普查进行,对于已进行过区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的地区,其资料可直接利用 或只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调查,大致查明工作区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 详查阶段:基本查明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 境地质条件,为矿床初步技术经济评价、矿山总体 建设规划和矿区勘探设计提供依据。 勘探阶段:详细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 评价地质环境,为矿床的技术经济评及矿山建设可 行性研究和设计提供依据。
1 抽水试验前应获得自然流场水位、流量变化趋势和速率的资料;试验过程中,严禁抽出的 水就地排放造成回渗或倒灌;注意观测地面塌陷、沉降现象。具有多层含水层的矿区,需要 分层评价时,应进行分层抽水试验。根据需要进行单孔或多孔抽水试验。
2 抽水试验方法分为稳定流和非稳定流,可根据概化的水文地质模型和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的 要求选择。
1∶1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技术要求
![1∶1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4e630f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4.png)
1∶10万区域⽔⽂地质普查技术要求1∶10万区域⽔⽂地质普查技术要求(草)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12年2⽉⽬次1 主题内容与适⽤范围 (1)2 引⽤标准 (1)3 总则 (1)3.1 调查的主要⽬的 (1)3.2 调查的基本任务 (2)3.3 调查区选择和范围确定 (2)3.4 调查原则 (2)3.5 调查⼯作阶段 (4)4 设计书编制 (4)4.1 设计书编制的原则 (4)4.2 设计书内容 (5)5 调查内容与要求 (6)5.1 基本内容与⼀般要求 (6)5.1.1 基础地质调查 (6)5.1.2 地下⽔调查 (6)5.1.3 ⽓象⽔⽂调查 (7)5.1.4 ⽔⽂地质条件变化与环境地质调查 (7)5.2 不同类型区⽔⽂地质调查 (8)5.2.1 平原地区 (8)5.2.2 岩溶地区 (9)5.2.3 黄⼟地区 (9)5.2.4 丘陵⼭地地区 (10)6 调查技术⽅法与要求 (11)6.1 资料搜集 (11)6.1.1 ⽬的 (11)6.1.2 资料搜集内容与要求 (11)6.2 遥感解译 (11)6.2.1 遥感解译⽬的 (11)6.2.2 遥感解译基本要求 (12)6.2.3 遥感解译内容 (12)6.2.4 成果资料 (12)6.3 ⽔⽂地质测绘 (12)6.3.1 基本任务 (12)6.3.2 测绘⼯作的基础与⽐例尺 (13) 6.3.3 ⼯作⽅法与要求 (13)6.3.4 ⼯作程序 (13)6.4 开采现状调查 (13)6.4.1 调查⽬的 (13)6.4.2 调查内容 (14)6.4.3 井点调查⽅法要求 (15)6.4.4 泉点调查要求 (15)6.4.5 排⽔量调查统计 (15)6.4.6 回灌井调查 (15)6.4.7 资料整理 (16)6.5 环境地质调查 (16)6.5.1 调查⽅向 (16)6.5.2 主要调查内容 (16)6.6 ⽔⽂地质物探 (16)6.6.1 地⾯物探 (16)6.6.2 ⽔⽂测井 (17)6.7 ⽔⽂地质钻探 (18)6.7.1 ⽬的与任务 (18)6.7.2 ⽔⽂地质钻探布置原则 (18) 6.7.3 钻孔主要技术要求 (18)6.7.4 钻孔处理 (19)6.7.5 钻探成果 (19)6.8 抽⽔试验 (19)6.8.1 抽⽔试验的任务 (19)6.8.2 ⼀般规定 (20)6.8.3 稳定流抽⽔试验要求 (20) 6.8.4 ⾮稳定流抽⽔试验要求 (20) 6.8.5 恢复⽔位观测 (21)6.8.6 原始资料与成果 (21)6.9 地下⽔动态监测 (21)6.9.1 ⽬的与任务 (21)6.9.2 监测⽹布置基本要求 (21)6.9.3 监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21)6.9.4 资料整编与成果 (22)6.10 ⽔、⼟、岩分析实验 (22)6.10.1 ⽔质分析 (22)6.10.2 岩(⼟)样测试 (23)6.10.3 其它 (24)7 地下⽔资源评价 (24)7.1 原则 (24)7.2 资源计算类别 (24)7.3 ⽔⽂地质参数 (24)7.4 计算⽅法 (25)7.5 地下⽔资源保证程度分析 (25)7.6 ⽔质评价 (25)8 开采潜⼒分析 (26)9 开发利⽤⽅案 (26)9.1 原则 (26)9.2 开发利⽤分区 (26)9.4 开发利⽤⽅案编制过程中宜对下述⼏⽅⾯提出意见或建议 (27)10 地下⽔资源开发环境效应评价 (27)10.1 地下⽔资源开发环境效应评价的内容 (27)10.2 地下⽔资源开发环境效应现状评价 (27)10.3 地下⽔资源开发环境效应预测评价 (27)10.4 地下⽔资源开发环境负效应评价 (28)10.5 地下⽔资源开发环境正效应评价 (28)11 综合研究与成果编制 (28)11.1 综合研究 (28)11.2 成果编制 (29)11.2.1 基本要求 (29)11.2.2 成果主要内容 (29)11.2.3 图件编制 (29)11.2.4 ⽂字报告编制 (30)11.2.5 区域⽔⽂地质空间数据库 (31)11.3 成果审查验收 (31)11.3.1 野外验收 (31)11.3.2 报告审查 (32)11.3.3 资料归档 (32)1 主题内容与适⽤范围1.1本《技术要求》规定了1∶100000区域⽔⽂地质普查的性质、⽬的、任务以及调查内容、技术⽅法、⼯作程度与精度、资料整理、图件编制、报告编写与提交成果的要求及⽅法。
地质测量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
![地质测量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ae735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d.png)
地质测量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一)地质测量的作用地质测量即地质填图,在普查阶段是一种大面积的综合性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在评价勘探阶段则是一种详细研究矿床地质,进行矿床评价勘探和储量计算的基础工作。
冶金地质部门在普查阶段所进行的地质测量是普查找矿的一种手段。
它侧重于对某种或几种矿产的寻找,与区域地质测量的要求有所不同。
(二)地质测量的基本任务总的说来,主要是收集、整理和研究地表地质现象。
为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提供资料。
它是各项地质工作包括勘探工程布署及物探、化探、水文地质工作的基础。
地质测量工作搞的不好将影响整个地质工作的质量,但它又是与其他地质工作互为补充的。
(三)不同地区地质测量的基本要求在进行工作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应侧重哪些方面,将随比例尺的不同及普查工作的目的与具体任务的差别而有所不同:1.对沉积岩分布区进行地质测量的基本要求:(1)全面研究沉积岩的物质成份、结构、构造、形状、产状、厚度及其变化规律,建立沉积岩层的层序;确定沉积间断的存在、大小及其性质;通过对岩层层序、厚度、韵律构造及沉积间断的研究,划分沉积旋回;研究沉积形成作用及其和其他地质作用(特别是大地构造作用)的关系;通过这些—1 —研究并通过不同剖面的对比,确定沉积建造的类型;当确定地层层序很困难时,应通过全面综合的办法,包括:构造类型、小构造形态及产状、沉积岩本身的构造及结构、沉积旋回、单矿物及微量元素的综合分析等予以推测。
(2)根据古生物资料,确定沉积岩层的时代;未找到化石前,应通过全面综合的办法予以推测,包括:沉积层序与其他在相同大地构造单元中的已知建造的对比、同位素年龄资料及其他资料的比较研究方法。
(3)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根据大地构造运动的发展,地层层序、沉积旋回、沉积建造类型的变化、沉积与剥蚀作用的改变,古生物界的改变,结合古地理的变迁和变质作用或岩浆活动的表现,确定关于地质年代的、地层学的、岩石学的和古生物的层位概念,划分地层单元;结合比例尺的大小、地层单元划分的研究程度、地层单元的厚度及地质测量的目的,确定应表达在图上的地层单元;(4)确定地层单元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确定沉积岩层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5)在填图面积较大的地区,根据沉积建造特征、生物特征及沉积形成环境的总和,建立和区分不同的沉积岩相;利用岩相分析方法,结合沉积建造的厚度,再造某些特定时期的古地理环境,阐明海浸、海退的界限,有条件时,阐明海浸、海退变迁及其规律性;在填图面积较小的矿区范围内,还需要利用大批实测剖面、工程编录及钻孔剖面资料,充分利用沉积物类型、厚度、化石及地球化学等资料揭示古地貌—2 —特征。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基本要求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32c835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1.png)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基本要求第一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基本要求水工环野外地质调查基本要求1、各项目开工前或调绘范围变动过大时必须进行“GPS”坐标校正,野外调绘过程中宜采用手持“GPS”与现场地形地貌相结合定点,力求坐标“误差”最小化;2、调绘记录文字应与剖面示意图、地质照片相结合,记录资料应准确可靠、条理清晰、文图相符,观测点要素(编号、位置、方位、标高或相对高差等)不能遗漏,对地形地貌等共性记录可适当简化;重要的地质观察点需(地层分界、断层、褶皱、矿井、滑坡、岩溶漏斗、地下河进出口等)附地质照片,照片文件名称与地质点名称一致,当同一地质点有多张照片时,建立文件夹,具体文件用加上-1、-2等标明(地层分界、构造、滑坡、地下河、溶洞及工点地段必须有照片);3、在野外地质调绘过程中对重要地质点,应绘制剖面图示意图;当小范围内地质构造较为强烈或存在地下河、连通溶洞时,应绘制多点剖面示意图;4、野外地质调绘过程中各工作小组须现场将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分界标绘于野外用图上,并且连线;地层分界、断层、向斜、背斜、地下河等应追索;5、在地质点记录过程中,须注意沿途地质现象、并适当描述记录;6、对断层描述要详细,应描述其性质、产状、胶结性、破碎程度、影响宽度、富水性等,当断层性质不明时,可适当简化;7、沟谷深切、地形聚变、岩溶漏斗及落水洞串珠发育、井泉带状发育等地段应引起重视,这一般是强构造发育地段(多为断裂、褶皱所致);8、各工点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地质观测点,并且详细记录观测点内容(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层、节理产状、地质构造、表层土类别、厚度、观测点附近植被、水文地质情况等,隧道进出口及各类桥地段适当描述人文、交通等概况)9、当日野外工作结束后,各小组须当天对野外观测点的坐标、照片、井泉流量等电子文档化;10、本细则未尽事宜按有关规定办理。
起草人:湖南地勘局416地质队刘声凯水工环地质野外调查基本格式1、地形地貌:以区域地貌与微地貌相结合,描述自然坡度、植被发育情况等,适当描述边坡稳定情况;2、地层岩性:地层的时代、岩石性质要详细(颜色、结构、构造、风化程度(厚度)、坚硬程度、产状等)及第四系物质;3、地质构造:断裂(性质、产状、胶结性、破碎程度、影响宽度、富水性等,当断层性质不明时,可适当简化);岩层节理:编号、性质、发育程度(即密度,以便节理统计,做节理玫瑰花图――应力分析)等;4、水文地质情况;井泉、水库(山塘)、地表水、地下水发育情况,并测流(深)(地表水测流仅对沟谷、小溪而言,大江大河无法测流),测流要实测,杜绝目估;5、灾害地质:描记录述滑坡、危岩、落石、崩塌、塌陷等,若无时可不记录;6、各小组可根据实地情况适当增减记录内容;7、本格式未尽事宜参考“野外地质调查基本要求”及有关规定办理。
水文地质普查阶段钻探和抽水试验基本要求-试行稿
![水文地质普查阶段钻探和抽水试验基本要求-试行稿](https://img.taocdn.com/s3/m/1e08b4e4b8f67c1cfad6b8f5.png)
水文地质普查阶段钻探和抽水实验的基本要求(试行稿)甘肃省地质局第二水文地质队一九七七年一月(一九八零年四月重印)前言我队自成立以来,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领导下,相继建立的一些规章制度,曾发挥过积极地作用。
但是,原有的规章制度也存在不合理部分。
针对这些情况,72年和74年又将原有的制度作了两次修订。
实践证明:规章制度的日益完善,有利于水文地质工作的健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王张江姚“四人帮”叫嚷“制度无用”,一概斥为“管、卡、压”完全是荒谬的。
为了贯彻落实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促进我队“工业学大庆”运动向前发展,队两委再次强调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水文地质普查阶段钻探和抽水试验的基本要求(试行)》和《水文地质钻探和抽水试验地质员工作方法(试行)》两项制度,就是根据队两委指示精神印发的。
它以原有的规章制度和我队历年钻探抽水工作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作为基础,吸收了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较系统较详尽地提出了钻探、抽水过程各个环节必须遵守的工作方法和必须达到的质量要求,是多快好省地把我队水文地质工作搞上去的措施之一。
因此,各级领导同志,要做好政治思想工作,说明钻探、抽水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水文地质资料的道理,并督促本部门有关单位人员认真贯彻执行。
上述两项制度是试行稿,请将试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及时报队,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再次修订。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水文地质钻探 (3)第三章抽水试验 (11)第四章原始记录及资料初步整理 (17)第五章钻孔验收及封孔 (18)第一章总则一、水文地质钻探在水文地质测绘和水文物探的基础上进行。
它是进—步获得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的重要手段。
其主要任务是:1. 研究地层的时代、成因及岩相变化;2. 查明含水层的数目、岩性、厚度、埋藏、深度及分布范围;3. 测定潜水的水位埋深或承压水水头;4. 了解地下水的温度及化学成份;5. 为抽水试验创造条件。
二、抽水试验的目的在于查明含水层的渗透性和富水性、获得有关水文地质参数,作为计算地下水储量的依据。
5-区域水文地质普查遥感技术基本要求
![5-区域水文地质普查遥感技术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873e8c66137ee06eff91879.png)
一、总则1、在当前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中应用的遥感技术,主要是对卫星像片和航空像片(以下简称卫片和航片)进行水文地质解译,以解决某些地质与水文地质问题。
这一工作必须贯穿于水文地质普查工作的全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设计编写、野外工作、室内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等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2、在水文地质普查工作中,除了应用卫片和航片外,还应充分利用已有的航空红外扫描图像。
红外图像对地表水体、土壤湿度的变化及某些与含水量不同有关的岩性或构造,都有直接或间接的显示。
尤其是在第四纪松散岩层、基岩裸露山区和热泉水分布地区效果较好。
在困难地区必要时可进行红外扫描飞行。
3、在水文地质普查工作中,应充分利用遥感技术提高水文地质普查工作的精度,减少野外工作量。
在编制设计阶段,应开展遥感图像的地质、水文地质解译,以便在此基础上合理布置工作量,并在野外工作阶段进行验证。
4、在1/50万水文地质普查工作中,应以遥感图像解译为主,补充必要的水文地质测绘和勘探工作。
特别是在地质、水文地质资料较多、研究程度比较高的地区通过对航片和卫片的水文地质解译,采用编测结合,以编为主,缺什么补什么的方法进行工作。
5、遥感图像水文地质解译,除运用最基本的常规目视解译方法外,有条件时,应采用假彩色合成、假彩色密度分割、影象边缘增强等技术,突出有效信息,以提高遥感图像水文地质解译效果。
6、最终报告的验收,要注意检查遥感图像资料的利用程度与实际效果。
二、准备工作1、在野外调查以前,必须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包括遥感图像资料理集、像片质量评价和编录、设备仪器准备、制作航片镶嵌图、进行水文地质初步解译及编写踏勘计划等。
2、在水文地质普查任务确定后,应及时搜集各种遥感图像。
当前,遥感图像主要是指卫片和航片。
在水文地质普查工作中,应充分利用不同波段的卫片。
卫片应视需要放大到1/100万至1/20万,搜集l—2套。
航片一般以比例尺为1/5万为宜,搜集1—2套。
其中,一套作像片镶嵌图或作典型样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实验工作基本要求
室内实验工作是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包括水质分析、土分析及岩样分析等。
一、水质分析
水质分析是在水文地质普查工作中进行水质调查的一个重要手段。
其主要目的在于阐明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区域分带规律,以便为工农业供水、国防供水及饮用水的水质作出评价。
1、在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中,对钻孔(抽水钻孔必须分层取样)、机井、 民井、泉及地表水体,均要采集水样,进行水质简分析,并选择10%的水样进行全分析和光谱半定量全分析。
简分析的主要项目为:pH 、游离CO 2、CO 32-、HCO 3-、C1-、SO 42-、Ca 2+、Mg 2+、
K +、Na +及总硬度等。
水质全分析项目应增测:Fe 2+、Fe 3+、NH 4+、F +、NO 2-、NO 3-、H 2PO 4-、可溶
性SiO 2、耗氧量及侵蚀性CO 2。
2、凡地下水可能受到污染的工矿、城镇、农灌等地区,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专门水样,有选择地增测:酚、氰、汞、铬、砷、铜、锌、锰、铝、铅及镉等有害元素,以及有机农药、有机汞等分析项目。
3、凡水质变化比较复杂的滨海地区或内陆湖盆,以及红层地区,所有钻孔均应分层或分段(厚含水层)采取水样,查明咸、淡水的分界面和水化学的垂直分带。
在进行抽水试验时,应在现场定时测定氯离子的变化,绘制氯离子与时间关系曲线图。
4、在地方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甲状腺肿大及食道癌等)分布地区,应根据具体需要采取专门水样,有选择地增测:钨、钒、钛、镍、钼、钴、硒、锶、钡、铀、镭、钍及氡等元素,以及有机质、腐植酸等分析项目。
5、对于热矿水,除进行全分析和光谱半定量全分析外,应增测氟、溴、碘、硼、锂、锶、钡、铀、镭、钍、氡及气体成分(包括逸出气体和溶解气体),如二氧化碳、氧、氮、甲烷、氦、氩等分析项目。
6、油田地区,应增测与油田水有关的环烷酸、溴、碘、硼等分析项目。
盐卤水分布地区,应分析溴、碘、硼、锂、铷、铯、锶、钡等微量元素。
多金属矿床分布地区,应分析铜,铅、锌、钼、钴、钛等金属元家。
在放射性矿床分布地区,应增测铀、镭、钍、氡等分析项目。
二、土分析
1、土质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土层名称和确定渗透系数、给水度等参数。
盐碱土分布区,应测定土的可溶盐含量及其化学成分。
2、对钻孔中第四系含水层的岩性,一般应作颗粒分析定名。
在可能有孢子花粉和微体古生物存在的新生代地层,为确定地层时代,可选择有代表性的钻孔和地层剖面,有目的地和系统地采取分析鉴定样品。
3、在黄土地区,除了鉴定含水层的水理性质,测定有关参数,如渗透系数、给水度等以外,还要鉴定黄土及黄土状土的工程地质性质。
主要试验项目有:压缩试验、湿陷试验、剪力试验(自然的或饱和的,固结的或非固结的)及崩解等。
为阐明黄土的成因和分布规律及间接评价黄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应做下列试验项目:颗粒组分、可溶盐、塑限、液限、塑性指数、容量、孔隙比、天然湿度及最大分子吸收度等。
必要时,可增加下列分析项目:有机质、PH 、矿物成分(包括粘土矿物)、毛细上升高度及击实试验等。
4、在盐碱土分布地区,应根据土坡剖面分层采取土样,进行可溶盐的成分和含量的测定。
三、岩样分析鉴定
1、在岩溶地区对各类可溶岩,应采取代表性的岩样,做相对溶解度试验和岩石化学分析。
2、在一般基岩分布地区,应根据需要,采取有代表性的岩样做镜下鉴定,进行岩石定名,了解其结构。
必要时,应进行孔隙率的测定或根据工程地质工作的需要进行抗压等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
3、对含盆地层,如中、新生界红色地层,必要时应选择典型剖面分层采取岩样,进行可溶盐的测定,查明其成分与含量。
在钻进工作中,应采取岩心进行可溶盐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