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调研报告【百里杜鹃管理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林区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单位,因其生物多样性而著称于世,享有动植物基因库的美誉。
林区地处亚热带和温暖带的过渡地带,山体高大,地形复杂,各种地貌类型均有分布,由于土壤种类繁多,气候温暖,光热条件好,雨量充沛,适宜于多种植物生长,中药材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野生地道中药材如头顶一棵珠、石斛金钗、江边一碗水、天麻、文王等,因疗效独特,开发潜力极大。
中药材栽培历史悠久,上世纪五十年代始建立了药材场,所产当归等药材俏销市场。
改革开放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建立中药材商品基地,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柴胡、桔梗,冬花、天麻、党参,高山黄连、当归、党参种植的生产格局。
年又以专业村建设为抓手,发展种植专业户,中药材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加、效益不断提高、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一)中药材资源情况是一座天然药库,据《中药材名录》记载,林区有中药材资源2023种,其中动物药213种,植物药1800种,矿物及其他10种。
药用植物种类占全省52%,占全国的33%。
丰富的资源为中药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中药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区中药材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到年中药材总面积达到5.5万亩,其中木本药材4万亩,草本药材1万亩,年新发展中药材(草本)0.5万亩,其中由我区中药材公司与武烟集团合作,新建柴胡种植50亩。
年中药材产量371吨,产值达1526万元。
年中药材产量721吨,年中药材产量903吨,产量比年增25%。
聚能药业引进三号柴胡在新华、长坊、宋洛、松柏种植成功,为我区中药材出口打下了基础,全区建香菊基地500亩,进生了野转家生试验品种达5个如开口箭、苍术、麦冬等。
中药材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我区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3家--聚能药业有限公司(以生产中药饮片为主)、绿源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金银花基地60亩)、林区中药材公司。
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北疆市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是我国道地中药材的重要产区。
近年来,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脱贫富民工程来抓,中药材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已成为促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
一、产业发展现状(一)全国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我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生产体系最完整的中药材生产大国,2020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8796万亩,市场成交额达1919亿元。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浙药、怀药、川药、广药、秦药、陇药等一批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疗效突出的道地药材优势产区,种植面积排在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河南,面积均超过500万亩。
从地区分布来看,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和华中,但常用药材的蕴藏量仍以北方最多。
大型中药材交易市场有安徽亳州、河南禹州、河北安国、成都荷花池、江西樟树等市场。
2020版药典共收载中药材616种,近一半已开展人工种植,常用大宗药材如三七、丹参、当归几乎全部来源于栽培。
全国有196个GAP基地通过认证,其中包括126 家企业和70个药材品种,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已形成了从生产、加工、储运到销售的中药材产业链,中药材工业正走向集约化和品牌化。
(二)北疆市发展中药材的优势条件一是自然环境优势明显。
北疆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干旱少雨,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资源优势突出。
中、北部-及平原地区,是北疆市旱生药材的主产区;南部自然保护核心区森林资源十分丰富,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是北疆市中药材主要产区。
二是野生资源丰富。
初步统计,全国药用植物重点调查498种常用中药材,北疆市有152种,占全国重点调查品种的30.5%。
三是中药材品质上乘。
通过对药材种植基地的环境综合检测结果表明,北疆市种植基地的土壤、水质、大气和药材有效成分、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和达到了绿色中药材质量要求,符合我国现代化中药材产业基地建设要求。
(三)我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1.生产规模。
2021年,中药材种植面积165.7万亩,药材总产量15.4万吨,总产值51亿元。
XXX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X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中药材作为我国独有的传统药物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治疗经验,在中医药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中药治疗的不断认可和需求的增长,中药材产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XXX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为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产业规模根据调研数据,XXX地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约为XXX亩,年产量约为XXX吨。
目前,该地区中药材生产的规模已经逐渐扩大,并且产业链条也在不断延伸。
目前,该地区主要中药材种植以丹参、川芎、黄芪、当归、王不留行等为主,多数种植户采取农家种植和合作社的模式进行经营。
三、市场需求分析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传统中药治疗的认可度提高以及对健康的重视度增加,中药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调研,XXX地区中药材市场主要包括医药生产企业、中药饮品企业、中药饮片加工企业等。
其中,医药生产企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企业的需求量较大,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
然而,由于中药材的种植和加工技术相对较落后,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只能通过进口或者合作社等方式来弥补供需缺口。
四、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虽然XXX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中药材的质量问题。
由于种植和加工技术的限制,部分中药材的质量无法达到标准要求。
为了提高质量,需要加强对中药材的种植、采收、加工等环节的监管和标准的制定,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
其次,中药材产销匹配问题。
目前,中药材的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部分中药材过剩,而另一部分中药材则供不应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建立中药材种植信息平台,加强生产者和企业的对接,实现产销匹配。
最后,中药材加工技术不足。
由于加工工艺和设备的限制,中药材的加工水平有待提高。
为此,可以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以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是中国传统药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特色产业之一。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备受关注。
从多个角度来看,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规模,中药材产业在中国的规模巨大,涉及种植、采集、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涉及的范围广泛。
据统计,中国有大约13000多种中药材资源,其中有数千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药材资源,产业规模庞大。
二、产业结构,中药材产业的结构主要包括种植、采集和加工环节。
种植环节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的一些省份,如云南、四川、贵州等地,而采集环节则分布在更广泛的地区。
加工环节则涉及到中药饮片的加工和制成,以及中药材的深加工等。
三、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药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不仅国内市场需求旺盛,而且国际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一些具有特殊功效的中药材,在国际市场上备受追捧。
四、产业问题,中药材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资源过度
开发、野生药材资源减少、药材质量安全、加工技术落后等。
这些
问题制约了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总的来说,中药材产业在我国具有重要地位,发展潜力巨大,
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需要加强资源保护、提高加工技术、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的工作,以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药药材产业调研报告

中药药材产业调研报告中药药材产业调研报告一、引言中药药材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对于中国人民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中药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潜在的机遇与挑战。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文件调查、实地走访和访谈等方式。
参观了一些中药材的种植基地和加工企业,并与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中药药材产业现状1. 资源丰富:中国地域广阔,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如人参、黄芪、当归等。
2. 市场需求稳定:中药药材具有独特的疗效,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市场需求较为稳定。
3. 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中药药材的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也在不断创新,提高了中药的品质和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
四、中药药材产业的机遇与挑战1.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对中药的需求不断增加,中药药材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机会。
2. 外部竞争压力:一些国际制药巨头对中国中药市场也在积极进攻,中药药材产业需要加强研发和品牌推广,提升市场竞争力。
3. 不规范的管理和质量问题:中药药材产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一些不规范的管理和质量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加强监管和质量控制。
五、发展策略和建议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中药药材的品质和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推动中药药材的现代化生产。
2. 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合作,推动中药材种植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提高产量和质量。
3. 加强监管和质量控制,加大对中药药材产业的监管力度,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
4. 建立中药药材产业的品牌,加强市场推广,提升市场竞争力。
5. 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中药药材产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六、结论中药药材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标准化种植、加强监管和品牌推广等措施,中药药材产业可以实现良性发展,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二、中药材产业的规模和市场需求中药材产业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已成为一个庞大且快速发展的产业。
据统计,中国的中药材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其中草药和植物类中药材是主要的品种,常见的还有动物类和矿物类中药材。
中药材产业的规模已经达到百亿级别,并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三、中药材产业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中药材产业的供应链包括原料采集、加工生产、销售分销等环节。
原料采集是中药材产业链的第一环节,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采集的合理与否对原料质量至关重要。
加工生产环节包括材料的初加工、炮制处理等工序。
销售分销环节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
中药材的加工和销售通常由制药企业负责,他们在中药材产业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趋势和问题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中药材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但供应端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中药材的质量逐年下降,这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构成了威胁。
其次,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对传统中药材的替代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此外,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和生产工艺也亟需改进,以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效果。
五、中药材产业的未来发展战略中药材产业在发展中要面对一系列的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推动产业的发展。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中药材的培育和保护力度,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中药材的质量。
其次,加强科研力量,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开拓中药材的出口市场也是中药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六、结论中药材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中药材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质量监管、提高种植技术和加强科研力量,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将能够实现更好的未来。
同时,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为中国的中药材产业走向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临洮县位于甘肃中部,洮河下游,黄土高原西缘,县内梁峁纵横,山川有别,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高西低,南湿北旱,东部干旱和半干旱,属典型干旱季风性气候和半湿润温带季风性气候区,海拔1730-367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7℃,≥10℃积温在1533.3-2418.4℃之间。
年降雨量317-760毫米,平均无霜期146天,年总日照时数2437.9小时,日照率为55%。
是典型的中部地区干旱县之一。
全县有18个乡镇,324个行政村,总人口53.856万。
全县有耕地107.67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33.35万亩,山旱地面积74.32万亩。
2017年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5.76万余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4.6%,预计今年中药材平均亩产达203公斤,总产量3051万公斤,平均亩产值4500元左右,总产值6.76亿元以上,实现纯收益5.53亿元以上,中药材农民人均纯收益将达到1200元左右。
一、我县的中药材产业现状我县的中药材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水、光、热等自然气候资源适宜130多种中药材的生长,其中植物药材120余种,动物药材9种,矿物药材1种,66种植物药材属全国药源重点药材。
同时,野生资源也比较丰富,根据有关普查资料,我县的衙下、南屏和康家集等乡镇的野生药材有70多种,八里铺、峡口、龙门、站滩等乡镇的野生药材有30多种。
农户家种的药材有党参、当归、黄芪、牛子、柴胡、秦艽、防风、板蓝根等20多个种类。
近年来,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特别是党参、当归、柴胡、黄芪、牛子等中药材品种畅销国内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有力的提高了群众的经济效益,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目前,中药材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中药材生产在规模化、规范化和产业化方面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种植面积稳中有增。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2)_调查研究.doc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2)_调查研究三、种植和培育分析种植中药材不能盲目发展,”药材少了是个宝,药材多了是根草”,需谨慎行事。
种植前要及时、深入了解市场行情,种植期间要注重周期长短结合、面积大小结合,抓好田间管理,及时收获,合理加工,适时出售,才能收到较好的效益。
发展中药材产业要记住三句话:一是”讲利也说弊,决策他自己”;二是”加工促销售,示范建基地”;三是”服务竭全力,民众心满意”结合我县实际,我们认为发展中药材产业要充分考虑以下几种类型:1、一年生品种。
一年生的品种受市场供求影响较大,较容易被囤积者操纵,所以风险较大。
例如灵芝、百合等一年生品种,市场价格浮动大,种源易退化,不宜鼓励农户大面积种植,但可以搭配其它中药材适当种植。
2、多年生品种。
多年生的品种市场相对稳定,价格变化较小,生长持续时间较长。
例如黄精、玉竹等多年生品种,生长周期长,3—5年方可收获,市场价格浮动较小,且呈上升趋势,农户也可根据市场行情和产量来安排收获、销售。
3、高效益品种。
生产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的品种,效益也较高,市场潜力也较大。
例如七叶一枝花(也称重楼,土三七),生长周期长,生长条件要求严,培植技术含量高,市场行情趋势良好,目前收购价格为生货180—200元公斤,干货800—1000元公斤;铁皮石斛,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野生的市场行情较好,人工培育的市场行情信息量非常大,是否存在种子和苗木炒作嫌疑有待进一步调查了解。
4、低效益品种。
生长周期短、技术含量低的品种,效益往往也较低。
例如钩藤、天麻等品种,近几年我县周边的剑河、黎平、锦屏、通道等地发展规模较大,收购价格呈下降趋势,不建议农户大面积种植,但可适当搭配其它中药材种植。
四、几点建议1、聚焦目标定位,坚定发展信心。
我县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便捷的交通条件、优越的生态环境、明显的区位优势,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全要素条件,因茯苓的声名鹊起,上世纪我县在医药界就有”湘西南中药谷”的美誉。
百里杜鹃管理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百里杜鹃管理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农业信息百里杜鹃农业办公室〔第二十九期〕2022年7月13日百里杜鹃管理区中药材产业开展情况调研报告〔2022年7月〕为促进百里杜鹃管理区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开展,科技局联合农办对全区中药材产业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区中药材产业开展现状〔一〕地理优势。
百里杜鹃位于**省西北部毕节试验区中部,南与黔西相邻,西北与大方接壤,东与金沙相邻。
区内海拔1200米一1800米,土壤类型以山地黄壤和山地黄棕壤为主,土层较深厚,年平均气温11.8℃,据统计区内共有药用植物种类447种(含变种),其中种子植物340种,蕨类植物107种,按药的功用可划分为清热解毒利湿药112种;止咳、祛痰、平喘药53种;止血药65种;理气止痛、活血通经药22种;补中益气、散寒解表药6种;驱风除湿、舒筋活血药51种;蛇、虫咬伤,驱虫等其他功用药25种。
其中,天麻、当归、金银花、白芷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较广、产量较高。
〔二〕种植规模。
2022年,百里杜鹃管理区2022年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为18488.5亩,其中,规模较大的是金坡乡的金钱松种植基地,约6500亩。
另外有金银花、百合花、天麻等共计10000余亩。
2022年,春风行动期间,百里杜鹃管理区共新增种植中药材4810亩。
其中仁和乡共种植金银花2000亩;大水乡种植金荞麦1100亩;普底乡100亩天麻,前胡200亩,魔芋200亩;金坡乡分别种植百合150亩、菊花200亩;沙厂乡种植前胡300亩;鹏程管理区分别种植天麻100亩,前胡200亩;百纳乡种植川芎、当归共260亩。
预计药农年均收入4000元以上,带动贫困人口580人脱贫。
〔三〕产值状况。
全区共有中药材合作社、公司共20余个,产值约为4000余万元,建成一个百合种植基地,面积约为300亩;一个金银花种植基地,面积约为2000亩;一个玉竹种植基地,面积约为500亩以上,一个金钱松种植基地,面积约6500亩。
药材发展调研报告(3篇)

药材发展调研报告(3篇)药材发展调研报告(精选3篇)药材发展调研报告篇1一、调研目的通过调研。
发展前景,正确分析国际、国内中药材产业发展趋势。
以及影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因素和问题;全面掌握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准确定位县中药材产业在推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找准影响和制约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研究并找准解决制约我县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突出问题的途径和办法;确定今后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重点任务,并制定出县中药材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调研内容一)解国际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站在全球中草药发展的高度。
中草药产业发展比较快的国家有那些,研究分析国际中药材发展现状。
包括世界中草药生产布局。
世界对中草药的需求量是多少,人类对中草药认识的变化。
二)分析了解国内中药材发展现状。
1、全国中药材生产区域布域。
2、当前全国中药材的面积和年产量。
3、国家和省上对中药材产业的扶持政策。
4、全国中药材的需求量。
5、中药材产品消费结构。
6、全国对我县种植的大宗中药材的需求量。
7、近三年来全国中药材产业的市场变化和效益。
三)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生产种植环节方面重点调研:⑴全县中药材资源情况。
包括野生资源和家种药材品种、规模和品种名称及储量。
⑵中药材种植生产布局。
包括区域分布。
全县中药材种植的面积、产量、产值,品种布局等。
⑶近三年来全县中药材种植规模变化情况。
药农人均收入以及价格的变化等情况。
⑷全县中药材基地建设的数量、品种、面积、投入资金及来源、产值、基地GA P认证情况、产品流向、基地带动农户数等方面的情况。
⑸全面分析药材种植的效益,包括种植各类药材的经济效益,要对照粮食作物算经济帐。
⑹全县药材种子种苗生产现状。
包括中药材种子的选育情况,种苗繁育情况,种子种苗引进和生产情况。
⑺当前主要中药材生产技术情况。
包括大黄、当归、红芪、黄芪、党参、柴胡等中药材的生产技术应用以及技术创新情况。
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4、品种多样,并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品种我县中药材自然资源丰富,适应种植品种较多,主要种2、初步形成产业链条:中药材较其他农作物而言,水肥土壤条件等要求不甚苛刻,近年来,由于受*、禽流感和入世后市场开放的影响,作为医药和保健原料的中药材价格不断上升,市场行情看好,各种药材每斤均价均在4元左右;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产业链条,种植大户、3、种植投入少、能节水、易调茬、效益高其他作物如甘草、黄芪、孜然等种植收益与板蓝根相似,都存在类似现象,收益的波动很大。
工种植历史很短,很多中草药目前仍然采用野生药材,已经驯化的中草药也因为种植时间短,驯化程度不够高,科技人员对中草药的药物机理与种植间的相互作用,尚没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因此,目前的中草药种植尚停留在试验与摸索阶段,存在产量在年份间不稳定、药效与产量间的矛盾等等很多问题。
因此,中药材的栽培技术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价格波动大,种植面积不稳定:我市在中药材种植方面,种植历史较短。
20xx年左右,中药材种植才在民乐李寨林山村试种,并获得成功,在良种良法上还需要不断的摸索。
中药材自身的原因,价格波动大,导致种植面积波动巨大。
中药材由于药用的特殊性,和当年的疾病发生情况、气候情况、销售与存储情况等紧密相关,价格波动本身就比较大,而中药材与种植的农作物有本质区别,除了加工中药材,难以有其他用途。
以中药材王不留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中药材种植的波动情况,年份间全国种植面积波动达%,最高可达70%。
其他中药材也有类似情况。
张掖市中药材产业也刚刚起步,而中药材行情不稳定,从而导致种植面积上的大幅度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张掖市中药材产业能否健康的发展。
中草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总结

中草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总结
根据中草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的总结,以下是一些主要观点和结论:
1. 中草药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的关注和需求的增加,中草药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中草药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2. 中草药产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中草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如品种资源减少、生产环节标准化不足、产品质量把控等。
同时,中草药市场竞争激烈,存在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
3. 政府政策对中草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持。
政府对中草药产业发展给予了重视和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中草药保护和利用政策、中草药标准体系建设等,推动中草药产业的发展。
4. 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机遇和前景。
中草药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的中草药资源丰富,为中草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基础。
此外,国际市场对中草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中草药的出口前景十分广阔。
在总体上,中草药产业发展目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但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将为中草药产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前景。
中草药产业有望成为中国的一项重要产业,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中药材产业的现状1.产业规模:中药材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中药材的产量也在逐年提高。
同时,中药材的销售额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2.品种丰富:我国中药材种类繁多,有上千种以上。
这些中药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其中植物类中药材占据了主要地位,并且具有种类多、用途广泛的特点。
3.区域特色:我国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中药材产业特色。
比如四川、云南等地以高原药材为主导,广东、福建等地以中草药为主导。
不同地区的中药材种类和产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4.市场需求:中药材在医药、养生保健等领域的需求量较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中药材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二、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瓶颈1.资源保护:伴随着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中药材的资源受到了过度开采和滥伐的威胁,导致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2.品质标准:中药材的质量标准不统一,企业之间存在着产品质量差异较大的问题。
这给市场销售和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3.加工技术:中药材的加工技术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目前,中药材加工技术相比于其他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效率不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4.市场监管:中药材市场存在一些不法行为,比如假冒伪劣产品、夸大宣传等,这导致消费者信任度下降,对中药材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三、中药材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加强对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中药材的可持续发展,确保中药材产业的长期发展。
2.加强品质标准控制:建立统一的中药材质量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的质量检测和监管,提高中药材产业整体的品质水平。
3.技术创新与升级:加大对中药材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中药材的加工效率和产品的附加值,推动中药材产业向高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4.市场规范化建设: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市场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对中药材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
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到20XX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
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工作的各个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当前经济社会全面向科学发展转轨的大趋势下,实现农牧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不仅是农牧业自身的迫切需要,也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在今后的“三农”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起科学的农业发展观,科学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科学定位农业的发展方向、科学改进农业工作方式方法,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科学发展。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我州农牧业工作实际,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近期对我州中药材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我州具有优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污染少。
从上世纪50年代初,我州中药材生产有着辉煌的历史,1952年-1990年,我州当归收购量达8657吨,年均收购量达227.8吨,1978年我州当归种植面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超过1万亩,当年产量870吨,××州维西县在当归生产中做出突出贡献,1974年受商务部表彰并命名为全国十四个当归基地县之一。
秦艽和当归因产量高、质量好,曾经是我州中药材的拳头产品。
但是,农村体制改革后,原有的药材购销体系被打破,只有少量的个体工商户经营药材,加上药材市场大起大落,全州药材种植面积大大减少,从业人员有减无增,全州中药材只有零星种植,由于规模少、种植分散、产量低、利润薄、风险大,严重挫伤了药农的积极性,作为××州特色和优势的中药材产业逐步没落。
中药材产业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调研报告【中药材产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中药材产业作为中国传统药材文化的核心部分,具有重要的药物研发和市场开发价值。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为中药材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
对中药材生产基地、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和中药材市场进行了深入考察,与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更广泛的信息。
三、调研结果1. 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中药材产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是世界上独有的医药资源。
目前,我国中药材产业规模庞大,年产值达到数千亿元。
中药材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云南、四川、广西等地,而中药材的饮片加工则主要分布在江苏、江西、湖南等地。
2. 中药材产业面临的问题(1)资源保护不足:由于过度采挖和环境污染等原因,许多中药材资源出现了减少甚至消失的情况;(2)标准体系不完善: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因地区和企业差异较大,标准体系尚不完善,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市场竞争力;(3)市场需求不明确:中药材市场需求表现出季节性、地域性等特点,难以准确预测和满足市场需求。
四、调研建议1. 加强中药材资源保护:加大对野生中药材的保护力度,完善中药材资源的监测和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采掘量和保护措施。
2. 建立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加强中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推动各地中药材质量标准的统一,并加强对中药材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督和检验。
3. 加强市场需求调研和预测:加强对中药材市场需求的调研和分析,提前预测市场需求变化趋势,调整中药材的生产结构,确保供应与需求的匹配。
五、结论中药材产业是我国传统药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然而,中药材产业目前仍面临资源保护、质量标准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强资源保护、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并提前预测市场需求变化,为中药材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活力。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根据安排,5月下旬,县政协组织农村经济委员会委员开展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视察。
实地察看了xx市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繁育基地、灵芝种植基地和神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县种植业管理局召开了协商座谈会。
6月上旬和8月下旬,视察组部分成员赴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杭州市xx市和省内亳州市谯城区考察学习,现将视察和考察情况汇报如下:一、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据统计,我县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x万亩,年产量x万吨,年产值x亿元。
中药材种植呈现品种繁杂,种植点多、面广,各类经营主体参与、经营分散等特点,种植分布较多的乡镇有昭潭、泥溪、青山、洋湖等地。
目前,发展中药材1000亩以上生产合作社、企业x个,中药材加工企业或合作社x个,从业人数约x万人,种植户x多户。
发展中药材产业在我县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空间。
1、自然条件适宜。
我县气候条件适宜、土壤类型多样、森林资源丰富,适合多种中药材种植。
所种植的白花蛇舌草、汉防己、前胡等产品品质明显高于在其他地区种植的同类药材。
2、中药材资源丰富。
除人工种植的瓜蒌、黄精、苦参等30余种中药材之外,我县还具有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资源,其中药用植物就有163科771种。
3、市场前景广阔。
中医中药是我国的国粹,发展中药材产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广大消费者养生保健的需求,其产生的综合价值远高于传统农业种植收益。
发展中药材产业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
二、存在的问题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起步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就目前来看,中药材种植较为盲目,中药材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中药材产业发展仍处于散、小、乱的初级阶段。
主要体现在:1、缺乏统一高效的推进机制。
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管理涉及农委、林业局、科技局、市场监管局、财政局等八九个相关单位,各单位只是根据各自职责为种植户或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技术指导。
关于中药材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中药材产业的调研报告一、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中药材产业是我国传统的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中药材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中药材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目前,我国中药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品种丰富多样。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中药材认识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
未来,中药材产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
二、市场竞争和供需状况中药材市场的竞争主要来自于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国内市场上,中药材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市场竞争程度存在差异。
部分品种由于其特殊性,市场价格较高,如人参、鹿茸等,而其他品种则存在一定的市场过剩现象。
国际市场上,中药材的出口量逐年增加,但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
供需状况方面,中药材的供应主要依赖于农业生产,而需求则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种植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中药材的供应出现短缺,价格上涨。
同时,随着中药材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需求也不断增加。
三、产业链结构和问题中药材产业链包括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其中,种植是中药材产业的基础,但存在着种植技术落后、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采摘过程中存在着过度采摘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加工方面存在着加工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销售方面存在着市场信息不对称、价格波动大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建设,提高中药材产业链的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利益。
四、政策环境和支持措施政府对中药材产业的支持措施主要包括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科技创新等方面。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中药材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于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等。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中药材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了中药材产业的转型升级。
五、技术创新和研发进展随着中药材产业的不断发展,技术创新和研发也得到了不断推进。
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赵康镇赵豹村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化中灿烂的瑰宝,中药材产业是⽬前国内乃⾄国际医药市场最有前景、最有⽣命⼒、最有开发潜⼒的朝阳产业。
近年来,在镇委、镇政府的⾼度重视和⼤⼒扶持下,赵康镇赵豹村璐琳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取得了很⼤的成就,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农业调产⽰范户同时带动周边村民获得了⽐较⼤的利润,带领周边村民共同奔向⼩康。
赵豹村位于赵康镇正南,村庄地理位置优越,⼟壤肥沃,部分农⽥位于沟壑之中,造就了中药材独特的⽣长,因地势较低,⽓候湿润,种植的中药材⼤多品质好,质量⾼,药⽤价值极好。
种植品种主要包括黄芩、桔梗、柴胡、⽑母单等,尤以黄芩居多。
⼀、种植现状 1、种植规模。
赵豹村种植⾯积1500亩左右,辐射周边⼏个村⼦,总⾯积在1万亩以上,其中黄芩种植⾯积,达到⼀半以上。
⼤多数中药材为两年⽣植被,加上⽓候适应,在春秋各成熟⼀次,产量较⾼,⼀亩平均产出1200⽄⾄1800⽄,纯收⼊在5000元以上。
2、产值状况。
该合作社现有⼈员80⼈左右,均为周边村⼦居民,现有4个晾晒场地,总⾯积在30亩以上,年收 购药材达1000吨以上,直接经济效益达600万以上,年平均利润在100万以上。
合作社现有各种⼤型设备,可以做中药材的中加⼯,提⾼药材的品质,同时可以提⾼经济效益。
3、药材销售。
由于品质优良,尽管收购的商贩很多,但合作社的主销⽅式是直销,直接进⼚,以北京同仁堂、云南⽩药为主要⼚区。
⼆、存在问题 1、资⾦周转不⾜。
秋冬季为药材主要产出时期,此时村民源源不断将新药材送⼊合作社,还要经过筛选、加⼯、晾晒等环节,时间较长。
此时对资⾦的要求极为严厉,赊销成为主流,但是这样下去会导致周边种植户的怨⾔和担忧,所以合作社采⽤现⾦结算,这样的话需要的资⾦较⼤,⼀时间合作社⽆法承担,会导致各种⽭盾的产⽣。
2、村民种植⽔平不⾼。
尽管该地区发展中药材已有数年,但是缺乏先进的科学知识,只能依靠传统种植,这样对⼟地不能更好的利⽤,产出相对不⾼,同时缺乏先进设备,对中药材的收割还需⼈⼯,这样浪费了⼤量的时间,导致利润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调研报告【百里杜鹃管理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
告】
农业信息百里杜鹃农业办公室(第二十九期)2018年7月13日百里杜鹃管理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2018年7月)为促进百里杜鹃管理区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科技局联合农办对全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一)地理优势。
百里杜鹃位于**省西北部毕节试验区中部,南与黔西相邻,西北与大方接壤,东与金沙相邻。
区内海拔1200米一1800米,土壤类型以山地黄壤和山地黄棕壤为主,土层较深厚,年平均气温11.8℃,据统计区内共有药用植物种类447种(含变种),其中种子植物340种,蕨类植物107种,按药的功用可划分为清热解毒利湿药112种;止咳、祛痰、平喘药53 种;止血药65种;理气止痛、活血通经药22种;补中益气、散寒解表药6种;驱风除湿、舒筋活血药51种;蛇、虫咬伤,驱虫等其他功用药25种。
其中,天麻、当归、金银花、白芷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较广、产量较高。
(二)种植规模。
2017年,百里杜鹃管理区2017年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为18488.5亩,其中,规模较大的是金坡乡的金钱松种植基地,约6500亩。
另外有金银花、百合花、天麻等共计10000余亩。
2018年,春风行动期间,百里杜鹃管理区共新增种植中药材4810亩。
其中仁和乡共种植金银花2000亩;
大水乡种植金荞麦1100亩;
普底乡100亩天麻,前胡200亩,魔芋200亩;
金坡乡分别种植百合150亩、菊花200亩;
沙厂乡种植前胡300亩;
鹏程管理区分别种植天麻100亩,前胡200亩;
百纳乡种植川芎、当归共260亩。
预计药农年均收入4000元以上,带动贫困人口580人脱贫。
(三)产值状况。
全区共有中药材合作社、公司共20余个,产值约为4000余万元,建成一个百合种植基地,面积约为300亩;
一个金银花种植基地,面积约为2000亩;
一个玉竹种植基地,面积约为500亩以上,一个金钱松种植基地,面积约6500亩。
目前,乌蒙菌业有限公司分别有蜜环菌50万袋,产值300万元;
萌发菌产量,24万袋,产值120万元;
天麻8吨,产值320万元。
恒兴农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金银花茶2018年销量达100余万。
(四)药材销售。
销售方式主要是以公司收购为主,自主加工的企业较少。
二、我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特点(一)近两年发展较快,出现了一些新的公司和品种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市场需求加快,出现了一些新的品种和基地。
如,2018年,大水乡引进了以生产、销售、技术研发为一体的乾藏中药材有限公司,种植规模已达300亩。
主要种植天麻、人参、重楼等品种。
普底乡新引进了200亩的前胡和320亩的魔芋等品种。
(二)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经营模式我区种植中药材相对分散,但随着中医药市场
的拉动,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通过公司+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以乌蒙菌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恒兴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为典型代表,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
(三)规模小,品种优势还未体现我区中药材自然资源丰富,种植品种较为繁杂,种植品种有15种以上,规模较小,产业化水平不高,而从技术、认识、效益、政策、规模等方面和趋势来看,正处于传统的初级阶段,品种优势体现的不够明显。
三、规划目标(一)中药材人工种植。
以冬荪、天麻、百合、当归等品种为主,到2020年达到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800-1000万公斤,产值1.5-2亿元。
(二)中药材加工。
围绕我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结合我区主要的中药材品种,建设天麻加工基地1个、冬荪加工基地1个、中药材饮片加工厂1个,提高加工能力和饮片质量。
到2020年加工能力达到50万公斤,产值5000万元。
(三)中药材销售。
通过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扩大种植面积,加强野生药材采收,较大幅度提高中药材产量,自主加工或者与药厂、公司签订供销协议。
增加销售收入,2020年使中药材销售收入达到2亿元左右。
四、中药材发展存在的问题(一)中药材生产种植、管理技术亟待提高虽然通过科技、农业等部门的培训,种植基地农民有一定种植经验,但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种植、生产管理技术亟待规范化。
(二)政府引导作用还未完全发挥党工委、管委会近年来对中药材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制定《百里杜鹃管理区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助推农业产业发展财政奖补办法》,但一时还未能发挥出较强的的引导作用,在生产指导、技术服务等方面力度不够,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投入不足。
(三)销售环节薄弱销售方式主要是以公司收购为主,自主加工的企业较少。
五、下一步打算(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出台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政策,整合各类专项资金,支持中药材发展;设立区级中药材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药材企业专利申报、科技研发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龙头企业和“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创建;制定土地流转财政支持政策。
鼓励金融部门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
改革土地流转制度,鼓励支持土地向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流转集中。
(二)加快人才培养依托人社、农业、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等人才培训机构,加强基层中药材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从业人员培训,提升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
逐步培养出一支强有力的中药材资源保护、种植养殖、加工、鉴定技术和信息服务队伍。
加强中药材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引进,鼓励科技创业,推动中药材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三)加强行业监管农业、林业、质监、药监、工商等部门要规范中药材种植养殖种源及过程管理,强化中药材生产投入品管理,严禁滥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切实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管,严厉打击不法行为,维护中药材绿色、环保、健康的品牌形象。
2、着力抓好产业布局规划。
按照农旅结合目标,在杜鹃花核心花区外,结合地理条件合理规划好茶叶、花卉产业布局,做到规范化、景观化,打造出示范样板。
3、着力抓好品种选择。
结合百里杜鹃气候特征,在茶产业方面选择了福鼎大白、名山131、安吉白茶、黄金叶等品种,花卉产业品种选择了杭白菊、金丝皇菊及金荞麦等品种,蔬菜产业品种主要选择了辣椒、香葱、大白菜、甘蓝品种,中药材产业先行选择了当归作为试点推广。
4、着力开展好技术合作。
采取招商引资方式,公司积极引进具有一定技术和经济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与之开展合作,充分借助其技术、资金或市场方面的资源,进一步提升自身技术力量,缓解自身经济压力,开拓产品市场。
5、着力强化统筹协调。
在项目实施中,公司积极与农业部门抓好协作,与农业部门共同
组建了茶产业专班,并明确了工作人员负责区域和工作职责,抓好各自片区产业实施的监督指导,保障各项目顺利有序推进,共同协力推进茶产业实施。
当前,各产业发展已带动土地入股67000余亩、劳务用工15万余人次(贫困劳动力39000余人次),完成茶叶种植1.75万余亩、花卉产业7000亩、蔬菜种植8000亩、中药材1000亩。
完成资金投入6300余万,其中苗木、化肥等费用2400余万元,土地入股资金2500余万元,劳务入股资金1400余万元,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