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案【四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案【四篇】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
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
小编整理了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教案【四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直线、射线和角课题直线、射线和角课型新授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重点角的意义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具课件、活动角、尺或三角板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旁记补充一、认识射线,直线1、复习线段的特点。
出示线段:它有什么特点?2、认识射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2)射线有什么特点?(3)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3、认识直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23)学生尝试画直线。
(4)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4、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出示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填表名称图形联系区别线段射线直线小组汇报5、练习,下面那些图形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P39、1)引导想象课件显示: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为学习角作铺垫。
二、认识角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问:这个图形认识吗?什么叫做角?角该用什么符号表示?下面我们来研究角。
1、你能举例见过的角吗?学生举实例,教师随着学生举例课件显示实物并抽象成各种形状的角,让学生感知生活中角的存在。
2、建立角的概念。
(1)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画角的步骤: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③写出各部分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书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一节:整数的概念与比较1. 整数的定义整数是指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在内的一组数,用来表示数轴上的点和数值大小的概念。
2. 整数的比较整数的大小比较遵循以下规则:- 两个正整数比较大小,数值大的整数较大;- 两个负整数比较大小,数值小的整数较大;- 一个正整数和一个负整数比较大小,正整数较大。
3. 整数的绝对值整数a的绝对值是指a到原点的距离,表示为|a|,其中|a| = a, if a ≥ 0; |a| = -a, if a < 0。
第二节:整数的加法与减法1. 整数的加法- 两个正整数相加,结果为正整数;- 两个负整数相加,结果为负整数;- 一个正整数和一个负整数相加,结果的符号由两个数的大小决定。
2. 整数的减法整数的减法可以分解为加法和相反数的运算。
3. 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中,可以混合运用加法和减法法则来进行运算。
第三节:整数的乘法与除法1. 整数的乘法- 两个正整数相乘,结果为正整数;- 两个负整数相乘,结果为正整数;- 一个正整数和一个负整数相乘,结果为负整数。
2. 整数的除法整数的除法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带余除法和不带余除法。
3. 乘法和除法混合运算在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中,可以混合运用乘法和除法法则来进行运算。
第四节:整数的应用问题1. 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温度的正负表示;- 负债与资产的表示;- 海拔的正负表示;- 站台的正负表示等。
2. 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整数的应用问题,可以运用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法则来进行求解。
结语四年级上册数学书第二单元主要介绍了整数的概念与比较、整数的加法与减法、整数的乘法与除法以及整数的应用问题等知识点。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建立起整数的概念,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法规则,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问题中进行解决。
整数作为数学的重要概念,其应用范围广泛,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重点知识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重点知识
一、观察物体(二)
1.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 从不同位置观察由小正方体拼摆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例如,用4个小正方体拼摆一个立体图形,从前面看可能是4个小正方形横着排列;从上面看可能是2行,第一行3个小正方形,第二行1个小正方形靠右;从左面看可能是2个小正方形竖着排列。
- 在观察物体时,要明确观察的方向(前面、上面、左面等),一般是从观察者的角度去描述看到的形状。
2. 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
- 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例如,一个由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一层的长方体(4个小正方体横着排列)和一个由3个小正方体组成第一层(3个小正方体横着排列),在第二层左边第一个位置再放1个小正方体的立体图形,从前面看形状是相同的,都是4个小正方形横着排列。
- 能根据给出的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图,还原出原来的立体图形(小正方体的拼摆方式),这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可以通过先确定底层小正方体的排列,再根据从上面、左面等方向看到的形状逐步确定上层小正方体的位置。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如下:
1. 加法和减法:
- 复习了简单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 学习了进位和借位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运算。
- 学习了将加法和减法运算合并使用的方法。
2. 两位数的认识和数的大小比较:
- 复习了个位数和十位数的概念。
- 学习了如何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
- 学习了如何用符号“<”、“>”和“=”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3. 顺序数和逆序数:
- 复习了顺序数和逆序数的概念。
- 学习了如何找出给定数中的顺序数和逆序数。
4. 一百之内的整十数的认识和排序:
- 复习了一百以内的整十数的概念,如10、20、30等。
- 学习了如何对一百之内的整十数进行排序。
5. 数字顺序的认识和排序:
- 复习了数字的顺序。
- 学习了怎样对给定的数字进行排序。
6. 一些数的差等于另一些数的和:
- 学习了如何根据两个数的和和其中一个数,计算另一个数。
- 学习了如何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相关问题。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请注意,具体的教材内容可能会因为教材版本或地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以上只是一般性的说明。
建议您参考您所使用的具体教材来学习相应的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各版本)
四年级数学人教版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左右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苏教版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数位顺序表: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
(1)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
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近似数。
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等于5还是大于5。
北师大版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知识框架】1、图形分类(按不同标准给已知图形进行分类)三角形的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2、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3、四边形的分类(初步认识梯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4、图案欣赏【知识要点】图形分类1、按照不同的标准给已知图形进行分类:(1)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2)按平面图形时否由线段围成来分的;(3)按图形的边数来分。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重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重点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重点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如何进行两位数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借位的概念和方法。
2. 数量的估算: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和估算来确定物体数量的大小,例如用眼睛估算一堆物品的数量。
3. 三位数的认识:学习如何认识和读写三位数,理解三位数中各个位数的含义和位置。
4.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进一步扩展到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巩固进位和借位的概念和方法。
5.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排序一组数字,学习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数字的比较。
6. 数字的位置和方向:学习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数字的位置,了解左右、前后、上下等方向词汇的意义。
7. 数字的分解与合成:学习将一个三位数按照百位、十位和个位进行分解,并能够根据分解的部分合成原来的数字。
以上是可能的重点内容,具体以教材为准,不同的教材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希望对你有帮助!
1。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9篇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1一、教学内容本单元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具体编排如下。
例1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2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
例3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例4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 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三、教学重点: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四、教学难点:体会位置的相对性。
五、教学时数:5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例1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速算100+0= 235+0= 0+319= 0+568=99-0= 154-0= 0×29= 0×78=0÷76= 0÷23= 49-49= 128-128=45÷9×3 45÷(9÷3) 25×4 ÷25×4二、设置情景探究新知1、苗苗小学正在举行一年一次的公园定向越野赛,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如果你是赛手,首先要到一号点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2、质疑探究:(1)知道一号点在大本营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了吗?(2)如果这时就出发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3)怎样走才能保证尽快地到1号点呢?引导学生明确1号点在固定的位置,我们可以把起点和1号点连起来,然后量一量这一连线与方向标的夹角再描述。
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知识点
文章标题:深入理解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在四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第二单元的知识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孩子们可以建立起对数学的扎实基础,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深度和广度的要求,全面评估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1. 认识数:在第二单元中,学生将学习认识不同数量的表示方法和数的大小比较。
通过实际物品和图形的比较,让学生逐渐理解数的含义和大小。
2. 两位数的认识:在进一步认识数的基础上,第二单元还包括了对两位数的认识和比较。
通过积木、算盘等实物,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两位数的大小和数量。
3. 数的顺序:学生将学习到两位数的顺序排列,从而使他们对数字的大小和顺序有更清晰的认识。
4. 认识图形:图形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通过认识各种图形的特点和用途,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
5. 位置和方向:在学习图形的基础上,学生还将学习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的概念。
这对于孩子们的空间感知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总结回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认识数和图形,还能够建立起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和辅导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趣味性的学习方法,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个人观点和理解: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在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以上内容的阐述,我们深入地理解了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知识点。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也希望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能够更加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知识点是孩子们数学学习的重要一环。
在这个单元中,孩子们将学习到认识数、两位数的认识、数的顺序、认识图形、以及位置和方向的概念。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概念及公式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概念及公式(一)、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余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余数)÷除数(3)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注意:0不能作除数。
(4))整除: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我们就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如6÷2=3,就是6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除6。
注:判断一个数能否被另一个数整除,首先看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商是否是整数,再看是否有余数,任意一个为小数或分数都不是整除。
如60÷2=30我们说60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除60。
用字母表示为a÷b(b≠0)=c 则a能被b整除,b能整除a。
(二)、乘法运算律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字母公式:(a×b)×c=a×(b×c)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公式:(a+b)×c=a×c+b×c 或a×(b+c) =a×b+a×c乘法分配律的拓展: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乘相减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减。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a×c-b×c=(a-b)×c(三)、减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四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数学
四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数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一、公顷和平方千米。
1. 公顷。
- 定义: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 面积计算:根据正方形面积 = 边长×边长,可得1公顷 = 100×100 = 10000平方米。
- 实际感知:一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7140平方米,1公顷比一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稍大一些。
2. 平方千米。
- 定义:边长是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 面积计算:1平方千米 = 1000×1000 = 1000000平方米。
- 单位换算:因为1公顷 = 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所以1平方千米 = 100公顷。
- 实际感知:我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1.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
- 方法:乘以进率。
- 例如:3平方千米换算成平方米,因为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所以3平方千米 = 3×1000000 = 3000000平方米。
- 再如:5公顷换算成平方米,因为1公顷 = 10000平方米,所以5公顷 = 5×10000 = 50000平方米。
2. 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
- 方法:除以进率。
- 例如:80000平方米换算成公顷,因为1公顷 = 10000平方米,所以80000平方米 = 80000÷10000 = 8公顷。
- 又如:9000000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千米,因为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所以9000000平方米 = 9000000÷1000000 = 9平方千米。
公顷和平方千米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从小到大的顺序: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重点:公顷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00米×100米=10000平方米=1公顷体会1公顷有多大,一般一个教室的面积是50平方米,200个这样的教室的面积就是一公顷。
平方千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1000米×1000米=1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体会1平方千米,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是7000平方米,140个这样的足球场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公顷和平方千米都是比较大的面积单位,常用测量土地面积,一般广场面积多用公顷,国家领土面积,海域面积,省会面积多用平方千米。
进率:平方厘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平方分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平方厘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是10000,平方米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00,公顷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1)首先要记住它们之间的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2)换算方法:1把高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要用乘法计算,只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去乘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即高化低,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移几位,看进率。
)2把低级单位聚成高低级单位,要用除法计算,只要用低级单位前面的数去除以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即低化高,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移几位,看进率。
)a、把公顷转化为平方米,只要在公顷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4个0。
b、把平方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去掉4个0。
c、把平方千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方千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2个0。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
读作:线段ab 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
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画直线。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3、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
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
如:直线长4厘米。
是错误的。
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4、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5、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6、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
)7、画垂线:(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
(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
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
8、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9、认识平角、周角。
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读作度),等于两个直角。
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读作度),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主要讲述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本单元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加减法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大量的学生练习题,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分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加减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加减法问题,以及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如分蛋糕,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观察、思考如何将蛋糕平均分给若干人。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将蛋糕看作一个整体,将其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人分得相应的份数。
从而引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
2.呈现(10分钟)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34+14=44=1,56−26=36=12。
然后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34+13=912+412=1312。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面积单位笔记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面积单位笔记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主题是“面积单位”,以下是该单元的课堂笔记:
1.面积定义:一个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统一单位: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时,必须用相同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认识面积单位:
①平方厘米: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②平方分米: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③平方米: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①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②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③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5.计算方法:
①数方格法:将图形分成若干个正方形,数出正方形的数量即可得出面积。
②公式法:根据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6.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可以直接用数方格法或通过计算得知;对于不规则的图形,可以使用移补法将它们变成规则图形后
再进行比较。
7.课堂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认识并记住各个面积单位,掌握计算图形面积的方法;难点是正确应用不同形状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以及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8.易错点与注意点:易错点是单位换算时容易搞混换算关系,需要注意;注意点是在计算时将结果写在正确的地方,避免因粗心而丢分。
9.练习题与解析:课本上的练习题是基础练习,需要全部完成并理解掌握;解析中的难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请教老师来解决。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解决问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200+100)×(200+100)=90000(平方米)=9公顷
9-4=5(公顷)
100×100=10000(平方米)=1公顷
6、一块长方形麦田,长是600米,宽是300米,如果每公顷收小麦6000千克,这块麦田能够收到100吨小麦吗?
600×300=180000(平方米) 180000平方米=18公顷
6000千克=6吨 18×6=108(吨)
108吨>100吨 能
7、一块长方形土地的面积是2公顷,它的长是500米,宽是多少米?
14、一块长方形小麦田,长350米,宽20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如果每公顷收小麦6500千克,这块小麦田能收到45吨小麦吗?
350×200=70000(平方米)=7公顷
6500×7=45500(千克) 45吨=45000千克
45500千克>45000千克
15、一块长方形土地,长500米,宽300米,如果把它的宽增加100米,长不变,它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
400÷4=100(米)
100×100=10000(平方米)=1公顷
4、一个正方形的苗圃,边长是90米。这个苗圃的面积够1公顷吗?
90×90=81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81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
5、张伯伯绕着一个正方形广场走一圈,正好是400米,这个广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公顷?
400÷4=100(米)
4×3=12(平方千米)=1200公顷
12、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的宽度是10米。洒水车行驶1小时,能洒多少公顷的路面?
200×10×60÷10000=12(公顷)
13、一辆播种机,播种宽度是2米,如果每小时行驶5千米,那么连续工80000(平方米)=8公顷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的读写方法,为新课做好铺垫。
(2)出示课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万以内数的读写规律。
(2)教师讲解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尝试读写。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读写经验。
3.练习巩固(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答案进行展示,共同分析、讨论。
(3)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方法。
4.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读写万以内的数?(2)教师出示拓展题目,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鼓励。
四、课后作业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发现万以内数的读写规律,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掌握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在练习巩固环节,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感。
3.在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出示拓展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足之处:1.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师加强课堂管理。
2.部分学生在数数、识数方面仍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改进措施:1.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2.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数感。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2.2 认识平方千米
知识点 2 平方米、公顷与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
2.填一填。 (1)5平方千米=( 5000000 )平方米
20000000平方米=( 20 )平方千米 2平方千米=( 200 )公顷 36平方千米=( 3600 )公顷 7200公顷=( 72 )平方千米
课堂练习 做一做。
“鸟巢”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0公顷,( 5 )个“鸟巢” 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
课堂练习 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水立方”占地面积 约6( 公顷 )。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 约1100(平方千米 )。
课堂练习
填空。 6平方千米=( 600 )公顷
30平方千米=( 3000 )公顷
答:它的面积是1440000平方米,有144公顷, 大约是1平方千米。
课堂练习
如果1块地板砖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1公顷 大约能铺多少块地板砖?1平方千米呢?
1公顷=10000平方米 10000÷1=10000(块)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000000÷1=1000000(块) 答:1公顷大约能铺10000块地板砖。1平方千 米大约能铺1000000块地板砖。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认识平方千米 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km2)作单位。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00公顷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RJ 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 米
第2课时 平方千米的认识
1平方千米比2 个天安门广场 还要大一些。
北京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大约是44公顷,( 2 ) 个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各版本)
人教版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左右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苏教版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数位顺序表: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
(1)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
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近似数。
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等于5还是大于5。
北师大版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知识框架】1、图形分类(按不同标准给已知图形进行分类)三角形的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2、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3、四边形的分类(初步认识梯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4、图案欣赏【知识要点】图形分类1、按照不同的标准给已知图形进行分类:(1)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2)按平面图形时否由线段围成来分的;(3)按图形的边数来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反馈试卷
班 号 姓名 等级
一.口算下列各题: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2700-900= 25×800= 82万-54万= 650+360 = 485+515= 820-330= 123+98= 58万+63万= 123-98= 9600-350= 8100÷90= 37万+73万= 64万-46万=
二.列竖式计算并用竖式验算: 4383+2647 5843-3669
三.求未知数X: X+572 =1486 X -360 = 235 85 + X= 188 582-X = 167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要写出计算过程)
429 + 202 278 + 99 582 -103 804-397
五.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并计算:
① 540减去一个数得136,这个数是多少? ② 什么数比782少365?
六.填空:
⑴ 520加上( )得1254。
⑵ 一个加数是56,另一个加数是它的4倍,另一个加数是( ).这两个加数的和是( )。
⑶ 被减数是减数的5倍,减数是21,被减数是( ),差是( )。
⑷ 甲数比乙数多229,甲数是681,乙数是( )。
⑸ 208-127=81利用加法进行验算,列式是( ), 利用减法验算应是( )。
⑹ 根据题意写出数量关系式或等式:
有150千克米,吃了X 千克,还剩38千克。
①( )○( )= 还剩的千克数 ② ( )○( )= 150千克米
可要仔
细哟!!
列式:()○()= 3 8 列式:()○()= 150 ⑺两个加数的和是820,如果其中一个数增加15,另一个数不变,和是
( ),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减小15,和是( ).
七.选择题:
1.在计算器中表示清除键的是( )。
A . OFF
B . ON/
C C . CE
2. 436加上51与6的积的和是多少,列式正确的是( )。
A.436+51×6
B.(436+51) ×6 C .436×6+51
3. 解未知方程738-X=17
4.其中正确的解答是( )。
A.X=738-174=554 B .X=38+174 C.X=738-174
X=912 X=564
4. 用简便方法计算式子501-298,其简便过程正确的是( )。
A.500-300-1+2
B.500-300+1-2
C.500-300-1-2
D.500-300+1+2
八.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和减去一个加数.得到另一个加数. ……………………( ).
2.X+52=168的计算结果是X=116. ………………………( ).
3.用”被减数=差+减数”可以验算加法. ……………………( ).
4.从265里减去一个数得80.减去的这个数是18
5. ……………( ).
5.一个加数增加22,另一个加减少10.和就增加32.…………… ( ).
九.应用题:
1.养牛场养公牛50头,母牛是公牛的 2 一个学校的高年级有学生522人,是中年9倍.养牛场共养牛多少头? 级学生的3倍,高年级比中年级多多少人?
3.一捆电线长100米。
第一次用去 4.商店运来5400千克糖,卖出一部
32米,第二次用去23米,这时电分后,还剩下690千克,卖出多少
线比原来短了多少米?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5.学校图书室有文艺书788本,比科技书少115本,科技书有多少本?
(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再解答.)
6.一台空调机2188元,王老师只带了1950元,还需回去取多少元才能
买这台空调
(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再解答.)
十.附加题:
1.找规律,填空:
①101+102+103+104+105 =()×()
②11+13+15+17+19+21+23=(+ )×3+
2.一道减法算式,被减数是83,它与减数、差相加的和除以被减数,商是()。
3.一个减法算式的被减数、减数、差三个数的和是456,并且差是减数的3倍,那么这个减法算式是:- = 。
4.四年级(1)班和(2)班共96人,(2)班和(3)班共89人,(3)班和(4)班共86人。
(1)班和(4)班共有多少人?
5.公交车上有42人,到某一停靠站时,下车一些人,又上车5人,这时车上还有35人.
这一站下车的有多少人?
好好想想!你能行!
终于完成了,
别忘了再多检查
两遍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