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精讲-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四节卧位和安全的护理
基础护理学舒适卧位与安全
![基础护理学舒适卧位与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e08b2e4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e.png)
基础护理学舒适卧位与安全舒适卧位是指通过合理的姿势安排和护理操作,让患者在卧床休息的过程中保持舒适的状态。
舒适卧位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呼吸、排泄、消化等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减少身体不适和痛苦感。
首先,在舒适卧位护理中,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卧姿。
例如,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采用半卧位或坐卧位,有助于扩大胸腔容积,促进肺部气体交换。
对于输尿管导管置入术后的患者,可以采用仰卧位,减少腹部的压迫,防止导管的意外脱落。
其次,在舒适卧位护理中,护士还需要给予患者相应的支撑和缓冲,避免身体部位之间的压迫和摩擦。
例如,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护士可以使用软垫或橡胶圈垫在压力点上,减少对皮肤的损伤。
对于瘫痪患者,护士可以使用特殊的床垫或枕头,改变压力分布,预防褥疮的发生。
此外,在舒适卧位护理中,护士还需要进行适当的翻身和被褥整理,保持床铺的干净和整洁。
翻身是指将长时间卧床的患者从一个体位转换到另一个体位,既能保持患者的舒适感,又可以预防压疮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被褥整理是指将床单、枕套、毛毯、被褥等进行调整和翻折,保持干净整洁的床上用品。
另外,安全是基础护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环境和护理服务,预防和避免患者发生意外伤害和感染。
在护理实践中,护士需要遵守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如正确使用护理设备、正确处理医疗废物、正确洗手等。
此外,护士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所使用的护理设备,确保其正常和安全运行。
在护理环境中,护士还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总结起来,舒适卧位和安全是基础护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舒适卧位可以使患者在卧床休息时保持舒适的状态,促进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安全是保证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不受伤害的重要保证。
护士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姿势安排和支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同时,护士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1dc7dc3f0508763230121264.png)
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一节护理程序一、护理程序的概念护理程序是以促进和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活动,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对护理对象进行主动、全面的整体护理,使其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1.护理程序是一种A。
管理方法B。
工作技术C。
进展状况D.工作方法E.工作前提『正确答案』D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与护理有关的各学科理论,如系统论、层次需要论、信息论和解决问题论等。
系统论组成了护理程序的框架;层次需要论为估计病人健康状况、预见病人的需要提供了理论依据;信息论赋予护士与病人交流能力和技巧的知识,从而确保护理程序的最佳运行;解决问题论为确认病人健康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及评价效果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各种理论相互关联,互相支持。
二、护理程序的步骤护理程序分为五个步骤,即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实施、评价.(一)护理评估评估是护理程序的开始,是护士通过与病人交谈、观察、护理体检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护理对象的资料,为护理活动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
评估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护理诊断的确定、护理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影响护理目标的实现。
在护理程序实施的过程中,还应对病人进行随时评估,以便及时确定病情进展情况,发现病人住院期间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因此,评估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之中。
1。
收集资料的目的(1)为正确确立护理诊断提供依据。
(2)为制订合理护理计划提供依据.(3)为评价护理效果提供依据。
(4)积累资料,供护理科研参考。
2.资料的类型根据收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将所收集的资料分为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
(1)主观资料:即病人的主诉,包括病人所感觉的、所经历的以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的描述,是通过与病人及有关人员交谈获得的资料,也包括亲属的代诉,如头晕、麻木、乏力、瘙痒、恶心、疼痛等.(2)客观资料:是护士经观察、体检、借助其他仪器检查或实验室检查等所获得的病人的健康资料,如黄疸、发绀、呼吸困难、颈项强直、心脏杂音、体温39。
卧位护理技术ppt课件
![卧位护理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638a3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7.png)
图3-21 肩部大单固定法
图3-22 膝部大单固定法
28
三、 (三)支被架
主要用于灼伤病人暴露疗法时保暖,肢体瘫 痪的病人,防止盖被压迫肢体等。
图3-23 支被架使用法
29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保护具的使用指征,保护病人的自 尊,使用前一定向病人和家属解释,其使 用的必要性,以取得理解。
2.保护性制动措施只能短期使用,使用时病人 肢体应处于功能位,以保证病人的舒适、 安全。
16
第二节 卧位的变换 一、帮助病人翻身侧卧法 (一)目的 1.使病人舒适。 2.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3.适应治疗及护理的需要。
17(二) 1.一人帮助病人身侧卧法 适用于体重较轻者。
图3-12 一人帮18助病人翻身侧卧法
(二) 2.二人帮助病人翻身侧卧法
图3-13 二人帮助病人翻身侧卧法
20
(4)为手术后病人翻身时,应先检查敷料有无脱 落、浸湿,需要时先换敷料后翻身;颅脑手 术后,病人一般只能卧于健侧或平卧,翻身 时头部转动不可过剧,以免引起脑疝;颈椎 骨折行颅骨牵引的病人,翻身时不可放松牵 引;石膏固定和伤口较大的病人,翻身后防 止患部受压。
(5)翻身时,应固定好床轮及拉起对侧的床档, 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出血。 (5)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 有利于病人向站
立过渡。 2.操作方法
图3-6 半坐卧位
11
(五)端坐卧位 1.适用范围 心力衰竭、心包积液
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病人。 2.操作方法
图3-7 端坐卧位
12
(六) 1. (1)产妇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 (2)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液易于咳出。 (3)下肢骨折牵引,利用人体重力作反牵引力。
护理学基础知识:卧位和安全的护理
![护理学基础知识:卧位和安全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2db9c1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f.png)
护理学基础知识:卧位和安全的护理关于卧位和安全的护理,一直是基础护理学中一节非常重要的内容。
也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
所以在此中公的专家们将关于其重要的考点进行总结,方便大家学习。
卧位:一、卧位的性质根据病人的活动能力,卧位通常分为:①主动卧位病人自主采取的卧位。
②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改变卧位的能力,躺在被安置的卧位,如昏迷、极度衰弱、瘫痪等病人。
③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晰,有改变卧位的能力,由于疾病、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如支气管哮喘病人发作时,因呼吸困难而采取端坐卧位。
二、常用的卧位1.仰卧位①去枕仰卧位②中凹卧位③屈膝仰卧位2.侧卧位3.半坐卧位4.端坐卧位5.俯卧位6.头低足高位7.头高足低位8.膝胸位9.截石位三、更换卧位的方法保护具的应用:1、目的①保证安全,防止小儿或高热、谵妄、昏迷、躁动、危重病人等因意识不清或虚弱等原因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
②确保治疗、护理工作进行。
2、方法①床档主要用于保护病人,预防坠床。
②约束带主要用于躁动或精神科病人,以限制身体或肢体活动。
3、注意事项①严格掌握保护具的应用指征,向病人及家属介绍保护具使用的必要性,以取得其理解,消除其心理障碍,保护病人自尊。
②制动性保护具只能短期使用,须定时松解约束带(一般每2小时松解一次);同时注意病人肢体应处于功能位。
③使用约束带时,局部必须垫衬垫,松紧适宜,并经常观察局部皮肤颜色(一般每15~30分钟观察一次),必要时按摩局部,以促进血液循环。
④记录保护具使用的原因、使用时间、观察结果、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停止使用的时间。
患者卧位和安全的护理概述
![患者卧位和安全的护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b86f09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7.png)
患者卧位和安全的护理概述一、患者卧位的原则和目的1.正确的患者卧位有助于维持患者的体位平衡和舒适感,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恢复。
2.卧位有助于促进患者的体液循环和呼吸功能,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3.卧位对于一些具有特定病理条件的患者来说,还可以防止错误的体位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二、常见的患者卧位类型1.仰卧位(背卧位):患者仰卧于床面上,适用于需要休息和睡眠的患者。
2.俯卧位:患者俯卧于床面上,适用于需要进行背部操作或背部伤口护理的患者。
3.侧卧位:患者侧卧于床面上,适用于需要减轻压力或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患者。
4.半卧位:患者上半身直立或呈45度角,适用于需要减轻胃肠压力或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患者。
三、患者安全的护理1.床边护理:将床栏设置在适当的高度,确保患者在床上的安全性。
2.防滑措施:在床边和患者走动的地方使用防滑垫,确保患者的行动安全。
3.防跌倒措施:在床边或需要患者离床的时候,及时将床栏提起,并在患者身边陪伴或使用辅助设备。
4.防压疮措施:及时更换患者体位,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使用防压疮垫、抗菌垫等。
5.不同标志:在入院时,对特殊病患如失智患者、中风患者等要贴上不同的标志,以方便识别和照顾。
四、患者卧位和安全护理的注意事项1.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健康状况,根据医嘱和患者的需要确定合适的卧位。
2.在患者卧位之前,先确认床垫的干燥和整洁,并做好床单、被罩的平整工作。
3.在转移患者的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护理人员参与,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配合,以减少患者的不适和伤害。
4.患者在卧位期间,需要保持适当的体位,避免长时间的压迫和固定,以减少肌肉萎缩和血液循环障碍的发生。
5.定期更换患者的卧位,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导致的皮肤损伤和关节僵硬。
6.在给患者进行卧位时,需做到动作轻柔、缓慢,避免过度用力或突然转位,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或身体损伤。
7.注意患者的指示和反应,在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避免不必要的疼痛和恐惧情绪。
基础护理学第09章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基础护理学第09章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91c097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e.png)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训练
案例分析:卧位调整不当导致的医疗事件
案例介绍
详细描述一个因卧位调整不当导致医疗事件的案例,包括病人的 初始状况、卧位调整的方法和出现的问题。
原因分析
分析导致医疗事件发生的原因,如护理人员对卧位调整的专业知识 掌握不足、操作不规范等。
教训与改进
总结案例中的教训,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如加强护理人员的 培训、制定更严格的卧位调整操作规范等。
卧位调整的操作步骤与技巧
01
02
03
04
准备工作
明确调整目标,准备相应的床 具、垫子等物品,确保环境安
全。
与病人沟通
向病人解释卧位调整的目的和 步骤,取得其配合。
执行调整
根据评估结果和计划,运用专 业技巧进行卧位调整,如协助
病人侧卧、摇起床头等。
复查与记录
检查卧位调整后的效果,记录 操作过程和病人反应,为后续
• 定期为病人更换卧位,防止压疮等并发症。
卧位选择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注意事项
在变换卧位时要避免对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伤。
根据需要,为病人提供合适的卧具和支持物,以增加舒适度和防止并 发症。
对于不能自行变换卧位的病人,护理人员要定期协助其变换卧位,并 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以减少感染风险。
06
总结与展望
本章内容回顾与总结
卧位选择
本章详细介绍了不同病情 下病人卧位的选择原则, 包括仰卧位、侧卧位、俯 卧位等,以及各种卧位的 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床位调整
床位的高度、角度和软硬 度对病人的恢复和舒适度 有着重要影响,本章讲述 了如何根据病人需求调整 床位。
患者的卧位与安全的护理ppt课件
![患者的卧位与安全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7baa7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0.png)
(二)、协助病人移向床头法
目的
协助滑向床尾而自己不能移 动的病人移向床头,恢复 安全而舒适的卧位。
一人协助病人移向床头法
适用于生活能部分自理的病人
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操作目的
核对解释 过程及配合事项,说明操作要点。
固定床脚轮,将各种导管安置妥当,必要时将盖被
固定装置 折叠至床尾或一侧。
知识拓展
【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去枕仰卧位以防头痛】
1)病人在脊髓腔穿刺或蛛网膜下腔麻醉后1~3天内会出现头痛。
由于蛛网膜和硬脊膜被穿破,脑脊液从穿刺孔漏入硬脊膜外 腔,受重力作用而出现外漏,脑脊液的漏失超过它的生成速 度,导致脑脊液减少,颅内压下降,脑组织失去支撑而下沉, 造成对脑膜、颅神经和血管的牵拉,而产生头痛。
半坐卧位(摇床法)
半坐卧位(靠背架法)
将病人上半身抬高,在 床头垫褥下放一靠背架, 病人下肢屈膝,用大单 包裹软枕,垫在膝下, 大单两端固定于床缘, 床尾足底垫软枕。
返回
端坐位
【适用范围】
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病 人。由于呼吸极度困难, 病人被迫端坐。
操作方法
用床头支架或靠背架将床 头抬高70°~80°,病人 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 跨床桌,桌上放一软枕, 使病人背部也能向后依靠, 膝下支架抬高15°~20°
8. 记录交班
观察背部皮肤并进 行护理,记录翻 身时间和皮肤状 况,做好交接班
7. 检查安置
检查并安置好病 人,肢体各关节 处于功能位及病 人身上放置的多 种导管保持通畅
6. 放置软枕
将一软枕放于病 人背部支撑身体, 另一软枕放于两 膝之间并使双膝 处于功能位
5. 转向对侧
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2c083aaa27284b73f24250fd.png)
第一章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一节护理程序护理程序的理论基为系统论。
护理程序分为五个步骤依次为评估、诊断、计効、实施、评价。
交谈先从主诉开始,要注意倾听,不要随意打断。
第二节护士职业防护职业危险因素:接触被病原嫌生物污染的物品后应进行手消毒,而非卫生洗手(又称清洁洗手)。
隔离衣污染后,应尽快脱下,立即洗手。
脫手套后仍需洗手,手套破损后应更换。
抽吸药液后应立即单手套上针帽,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重套针帽(除抽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外)。
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禁止折弯或弄直针头。
禁止直接用手传递锐器,可用小托盘传递。
使用后的锐器须放入锐器盒内。
发生锐器伤后做好局部处理、建档、定期体检、接种疫苗。
针刺伤的处理:首~先从伤口的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禁止伤口局部挤压;用肥皂水、流动水反复冲洗皮肤,用等渗盐水冲洗黏膜;用0.5%碘伏或75%乙醇消毒伤口并包扎;填写锐器伤登记表。
一次性防护衣、帽等须焚烧;非一次性物品应高温处理。
第三节 医院和住院环境概 述医院的任务是以医疗工作为中心。
医院分级:先预检分诊、再挂号。
护士可协助医生诊察病人,如测血压等体检,但无诊治权利,如开医嘱、开检查单等。
急 诊修,完好率达到100%。
注意无定期更换。
为防止口误一般都是医生先下书面医嘱护士才执行,但是抢救时可例外,可执行口头医嘱,但护士需向医生复述确认,过后需补医嘱、抢救记录单,时限均为6小时。
各种急救药品的空安瓿要经两人査对,记录后即可弃去,但输液瓶、输血袋等用后要统一存放24小时方可处理,以便査对。
留观室留观时间一般为3~7天。
病区两病床距离应不少于1米。
噪声应控制在35~40dB 以内。
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
第四节入院和出院病人的护理入院护理住院处护理:一般病人先拿住院证办手续才让人院;危重病人先入院抢救再补手续;一般病人都要沐浴,危重及分娩者可免;传染病人的衣物要消毒后先在住院处保存。
住院期间病历要把体温单放在最前,最后是住院病历首页、门诊或急诊病历。
常用卧位与安全护理课件
![常用卧位与安全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ad7cf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f.png)
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包 括是否清醒、嗜睡或昏迷等, 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如颜色、 温度、湿度和完整性等,以及 是否有压疮、水肿等并发症。
注意调整卧位姿势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选择适当的卧位姿势,如平卧、侧卧、半卧等。
定期调整卧位姿势,以防止压疮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鼓励患者进行下肢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避免在同一部位输液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进行静脉输液,减少血管损伤。
使用抗血栓压力带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使用抗血栓压力带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 风险。
03
安全护理措施
定期翻身
总结词
定期翻身有助于预防褥疮,促进 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皮肤压力。
详细描述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位,每隔2-3 小时翻身一次,注意观察皮肤状 况,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
保持呼吸道通 畅
总结词
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预防呼吸道并发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详细描述
定期为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有呼 吸困难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吸氧等。
定期检查下肢活动情况
总结词
定期检查下肢活动情况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详细描述
观察患者的下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等情况,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麻木等不 适症状;对于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
每日为患者清洁皮肤,保 持皮肤干燥,避免潮湿刺 激。
软垫支撑
在受压部位放置软垫,减 轻局部压力。
预防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为患者吸痰,清理呼吸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叩背
通过叩背帮助患者排痰,预防痰液 淤积。
系统精讲-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四节 卧位和安全的护理
![系统精讲-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四节 卧位和安全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750c94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43.png)
tp1。
患者,23岁,男性,因腹泻入院,诊断为阿米巴痢疾.为该患者灌肠时应采取的卧位是A.膝胸卧位B。
左侧卧位C.右侧卧位D。
俯卧位E.仰卧位【答案】:C【解析】:考查常用卧位,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采取右侧卧位,以提高治疗效果.2.病人李某,胃大部切除术后采取半卧位的目的是A.减少静脉回流血量B.利于腹腔引流,使炎症局限C.减少术后出血D.防止呕吐E.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答案】:E【解析】:考查常用卧位,胃大部切除术后采用半坐卧位可以是腹部松弛,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有利于伤口恢复。
3.病人男性,39岁,因车祸致脾破裂急诊入院.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60/40mmHg。
护士应为病人安置A.去枕平卧位B.中凹卧位C。
头低脚高位D。
半坐卧位E.平卧位【答案】:B【解析】:考查常用卧位,根据病情,为防止患者发生休克,护士应为病人安置中凹卧位,其要求是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20°~30°,头胸部抬高,有利于保持呼吸通畅,改善缺氧;下肢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增加心排出量,缓解休克症状。
4。
病人男性,56岁,甲状腺手术后,该病人取半坐卧位的目的是A。
减少局部出血B.使感染局限化C.减少静脉回流量D。
有利于呼吸E.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答案】:A【解析】:考查常用卧位.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采用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
5。
胡某,男,70岁,反复咳嗽、咳痰十余年,近3年来劳累后心悸、气促.入院时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应取A.仰卧位B。
侧卧位C.头高足低位D.端坐位E.膝胸位【答案】:D【解析】:考查常用卧位.患者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应采取端坐位。
6.孕妇,产前检查胎儿臀位,为矫正胎位,护士指导其选用的是A.头低脚高位B。
截石位C.侧卧位D。
膝胸卧位E.俯卧位【答案】:D【解析】:考查常用卧位。
为纠正胎位,应采取膝胸卧位。
7.病人女性,44岁,双脚脚趾及脚背不慎烫伤,可考虑为其选用的保护具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p1.患者,23岁,男性,因腹泻入院,诊断为阿米巴痢疾。
为该患者灌肠时应采取的卧位是
A.膝胸卧位
B.左侧卧位
C.右侧卧位
D.俯卧位
E.仰卧位
【答案】:C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采取右侧卧位,以提高治疗效果。
2.病人李某,胃大部切除术后采取半卧位的目的是
A.减少静脉回流血量
B.利于腹腔引流,使炎症局限
C.减少术后出血
D.防止呕吐
E.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
【答案】:E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胃大部切除术后采用半坐卧位可以是腹部松弛,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有利于伤口恢复。
3.病人男性,39岁,因车祸致脾破裂急诊入院.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60/40mmHg.护士应为病人安置
A.去枕平卧位
B.中凹卧位
C.头低脚高位
D.半坐卧位
E.平卧位
【答案】:B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根据病情,为防止患者发生休克,护士应为病人安置中凹卧位,其要求是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20°~30°,头胸部抬高,有利于保持呼吸通畅,改善缺氧;下肢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增加心排出量,缓解休克症状.
4.病人男性,56岁,甲状腺手术后,该病人取半坐卧位的目的是
A.减少局部出血
B.使感染局限化
C.减少静脉回流量
D.有利于呼吸
E.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
【答案】:A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
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采用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
5.胡某,男,70岁,反复咳嗽、咳痰十余年,近3年来劳累后心悸、气促。
入院时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应取
A.仰卧位
B.侧卧位
C.头高足低位
D.端坐位
E.膝胸位
【答案】:D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
患者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应采取端坐位。
6.孕妇,产前检查胎儿臀位,为矫正胎位,护士指导其选用的是
A.头低脚高位
B.截石位
C.侧卧位
D.膝胸卧位
E.俯卧位
【答案】:D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
为纠正胎位,应采取膝胸卧位。
7.病人女性,44岁,双脚脚趾及脚背不慎烫伤,可考虑为其选用的保护具是
A.床档
B.支被架
C.肩部约束带
D.膝部约束带
E.踝部约束带
【答案】:B
【解析】:考查保护具的使用方法。
支被架用于烧(烫)伤病人暴露疗法时的保暖,肢体瘫痪、极度虚弱的病人,用支被架可避免盖被压迫肢体所致的不舒适或其他并发症.使用时先将支被架罩于所需部位,再盖好盖被。
8.患者男性,20岁,在骑车途中与一骑车相撞,发生胫骨骨折,行胫骨结节牵引,应采用的卧位是
A.头低足高位
B.头高足低位
C.俯卧位
D.半坐卧位
E.去枕平卧位
【答案】:A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
胫骨结节牵引时,应采用头低脚高位,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9.患者,男,30岁,急性阑尾炎入院,在腰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用平车护送入病室,回病室后应取何种体位
A.中凹位
B.去枕仰卧位
C.膝胸卧位
D.侧卧位
E.截石位
【答案】:B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
脊髓麻醉后的病人,预防颅内压降低而引起头痛,应采取去枕仰卧位。
10.患者女性,50岁,因结肠癌收住院,今日计划进行术前肠道准备,给予患者清洁灌肠,患者灌肠时应采用的卧位是
A.左侧卧位
B.右侧卧位
C.俯卧位
D.膝胸卧位
E.截石位
【答案】:A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
根据大肠的生理解剖特点,为使灌肠药物能在体内长时间保留,灌肠时采用左侧卧位。
11.患者男,70岁,脑出血患者。
患者神志模糊,躁动不安,为保证患者安全,使用约束带。
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应维护病人自尊
B.约束带下应垫衬垫
C.使用时应使肢体处于功能位置
~2小时观察一次受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
E.定时松解约束带,每2小时一次,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
【答案】:D
【解析】:考查更换卧位的注意事项。
观察局部皮肤颜色(一般每15~30分钟观察一次)
12.患者女性,65岁,患有糖尿病史30年,血糖控制时好时坏。
患者入院时呼吸深大、昏迷,给予患者去枕仰卧,其目的是
A.防止脑压过低
B.预防脑压过高
C.预防脑细胞缺氧
D.预防头痛
E.预防呼吸道并发症
【答案】:E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
昏迷病人,采用去枕仰卧位,可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感染。
13.患者女性,44岁,肾病综合征。
患者肾穿后无法自行排尿,给予留置导尿,导尿应取的体位是
A.头低足高位
B.头高足低位
C.屈膝仰卧位
D.截石位
E.膝胸位
【答案】:C
【解析】:考查常用的卧位,导尿时采用屈膝仰卧位可以使患者充分暴露会阴部,有利于操作。
14.某患儿,因高热、惊厥入院,目前患儿躁动不安,为防止发生意外,应立即
A.报告医生
B.通知家长
C.注射镇静剂
D.监护
E.采用保护具
【答案】:E
【解析】:考查保护具应用的目的。
为防止躁动小儿坠床,确保病人安全和保证治疗、护理的正常进行应使用保护具。
15.患者男性,43岁,胆囊切开取石术后,给予患者头低脚高位,护士应将床尾抬高
~10cm
~15cm
~20cm
~30cm
~40cm
【答案】:D
【解析】:记忆性题目,考查常用卧位,需掌握。
16.患者女性,76岁,慢性肾衰患者。
患者体质虚弱,活动受限,护士在为患者翻身时,操作错误的是
A.注意节力原则,使重力线与支撑面平行
B.协助病人翻身时不可拖拉
C.两人翻身时动作协调
D.病人身上的导管要妥善安置
E.根据病情和皮肤受压情况确定翻身间隔时间
【答案】:A
【解析】:考查更换卧位的方法。
为病人翻身时需注意:①根据病情和皮肤受压情况确定翻身间隔时间;②协助病人翻身时不可拖拉;③妥善安置病人身上的导管;④特殊病人根据病情做好相应的处理;⑤注意节力原则,使重力线通过支撑面。
17.患者林某,因肝癌晚期入院治疗,入院后病人出现了肝昏迷,烦燥不安,躁动,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纱布包裹压舌板,放于上、下臼齿之间
B.加床档、约束带约束病人
C.室内光线暗,避免刺激病人
D.工作人员动作要轻,避免刺激病人
E.减少外界刺激
【答案】:B
【解析】:考查保护具的使用目的。
对于躁动的患者可采用床档、约束带防止坠床、抓伤、撞伤
患者,杜某,女,49岁,因乳腺癌在全麻下行乳腺摘除术,术后护送至病房
18.护士应为病人准备的的床位是
A.备用床
B.暂空床
C.麻醉床
D.手术床
E.专护床
【答案】:C
【解析】:考察床单位准备。
麻醉床的目的是便于接受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病人;使病人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保证被褥不被血或呕吐物污染。
因此应该为病人备麻醉床。
患者,杜某,女,49岁,因乳腺癌在全麻下行乳腺摘除术,术后护送至病房19.铺床时不符合节力原则的是
A.将用物备齐
B.按使用顺序排列
C.铺床时身体靠近床铺
D.上身保持一定的弯度
E.两腿前后分开稍屈膝
【答案】:D
【解析】:考察铺床操作。
如果在操作时上身保持一定的弯度,会重力线偏移,不符合节力原则。
患者,杜某,女,49岁,因乳腺癌在全麻下行乳腺摘除术,术后护送至病房20.患者回病房后应采取的卧位是
A.仰卧位
B.去枕仰卧位
C.头高脚低位
D.中凹位
E.屈膝仰卧位
【答案】:B
【解析】:考察乳腺癌术后护理。
全麻患者术后应给去枕仰卧位,保证呼吸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