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高品质版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学案2:3.3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学案2:3.3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中外著名景区的景观特征,并能从地理角度分析其特点与成因。

2、通过对景观的自然成因和人文成因的理解,学会从外观结构和形成原因两方面欣赏旅游景观。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 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上的重要知识点,独立完成学案上的预习案和探究案。

2. 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或写在我的疑问处,为讨论交流做好准备。

【知识链接】一、黄山风景名胜区1、黄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南部,是我国景观的代表,它的三大主峰分别是,和光明顶,该风景区于1990年列入名录。

2、黄山自然景观的成因:黄山由岩构成,其花岗岩体发育充分,是我国花岗岩地貌中的杰出代表。

作用和作用共同塑造了黄山的地质地貌景观。

节理:指岩石因断裂而产生的断面,从外表看起来,我们可以把它叫作裂缝。

在裂缝形成的两个断面一般没有或很少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3、黄山四绝:、、、二、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1.概况大堡礁是澳大利亚海岸外一系列珊瑚岛礁的总称。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

2.大堡礁的位置、分布、成因⑴位置、分布①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海岸外。

②大堡礁海域处于的纬度位置,的环境适合珊瑚虫繁衍。

⑵成因:三、中国云南的元阳梯田景区1.地理位置:元阳县位于我国,与云南省省会昆明相距290千米。

元阳梯田是近千年来居住在这里的族人民辛勤汗水的结晶。

2.元阳梯田修建的地理背景1)自然原因①地形元阳县周围的哀牢山,大多在2500米左右,地形崎岖,平地少。

②气候在哀牢山区,一年四季都有来自的水汽,加上附近的水汽蒸腾升空,形成了云雨。

使得这里“山有多高,水有多高”2)人为原因水源:哈尼人在高山上修建了,把终年不断的山泉溪流,通过沟渠引进梯田3.元阳的梯田景观——不同的季节,景观不同。

初春——流水飞溅,恰似一条条从天而降的银链()三四月——宛如一块块绿色的地毯()夏末初秋——一片金黄()冬天——如一面光亮的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四、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古城区1.塞纳河:由向____穿过城市,水位_____,少洪涝之害,全年不冻,是法国的“母亲河”2.发展历史:2 000年以前的巴黎只是塞纳河上西岱岛和附近几个小岛上的渔村,后来逐渐扩大,到3世纪开始有了巴黎这个名字。

高中地理 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教案 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 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运用资料,举例描述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课标解读1.运用资料,描述黄山、云南元阳梯田、澳大利亚大堡礁、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古城区的位置、旅游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2.了解中国的一些名山、溶洞、园林以及世界的一些重要旅游景区。

3.学会分析典型事物的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同学们知道哪些著名的旅游胜地,他们为什么被称为是旅游胜地,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吸引了旅游者去游玩?那么这节课我就带领大家来看一下几个中外著名旅游景观的欣赏!导入新课——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教学流程设计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举例说明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征。

2.从地理角度分析旅游景观的成因。

1.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

(重点)2.会分析旅游景观的成因。

(重难点)1.概况⎩⎪⎨⎪⎧位置:我国安徽省南部三大主峰: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时间:1990年地貌:花岗岩地貌2.黄山四绝(1)名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2)成因①怪石:在奇峰的基础上,通过外力的风化和侵蚀作用而形成。

②温泉:地下热水沿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而成。

1.说明黄山的岩石构成及其特点。

【提示】 黄山由花岗岩构成,其花岗岩体垂直节理发育充分,是我国花岗岩地貌中的1.分布:大堡礁是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外一系列珊瑚岛礁的总称。

2.形成:大堡礁是在地壳缓慢的下沉过程中,由一代接一代珊瑚虫骨骼堆积而成的。

3.观赏:大堡礁的礁体多在海下,游客如果要亲身体验美丽的海中奇观,可以乘坐具有透明船底的出海游船,也可以参加各种潜水活动。

1.(1)自然原因⎩⎪⎨⎪⎧地形:周围是哀牢山,海拔大多在2 500米左右气候:一年四季都有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加上附近元江水汽蒸腾升空,形成了 云雨(2)人为原因:哈尼人用石块砌起围墙,种植水稻,在高山上修沟渠引水灌溉稻田。

高中地理 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

高中地理 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

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学习目标] 了解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征,学会从地理角度分析其特点与成因;理解景观与自然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景观自然成因和人为成因的理解,学会从外观结构和形成原因两方面欣赏旅游景观。

一、某某风景区1.概况(1)位置:我国□01某某省南部。

(2)三大主峰: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

02国内众多名山风光之大成,1990年被列入世界□03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3)特色:集□(4)地貌:□04花岗岩地貌。

2.某某四绝05奇松:某某松扎根于岩石中,形态各异,极具观赏价值,如迎客松。

(1)□06怪石:花岗岩经长期风化、侵蚀,酷似某些造型,如飞来石。

(2)□07云海:多发生于雨后,变幻诡谲。

(3)□08温泉:地表水下渗受热,或地下水与地下炽热的岩体接触,变成地下热水,喷涌而(4)□出。

二、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1.概况(1)位置:澳大利亚□01东某某岸外。

02珊瑚礁。

(2)分布:离岸16~240千米,绵延2 0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2.成因3.景区欣赏三、中国某某的元阳梯田景区1.概况(1)位置:□01某某省南部,距某某290千米。

(2)特色:高山被层层叠叠的□02梯田环绕,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2.成因(2)人为原因:高山修渠,引水灌溉稻田。

05时间、角度的变换而变化。

3.景观特色:梯田的形态和颜色随□四、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古城区1.塞纳河:由□01东南向□02西北穿过城市,水位□03稳定,少洪涝之害,全年不冻,是法国的“母亲河”。

1.观赏某某的“梦笔生花”景观图,可以欣赏到某某四绝中的( )①奇松②怪石③云海④温泉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 A解析由图可以看出,“梦笔生花”由奇松和怪石构成。

2.下列有关元阳梯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阳梯田位于某某壮族自治区内,是傣族人民的劳动结晶B.元阳梯田主要用于种植土豆等旱地作物C.元阳梯田的灌溉有专门的水渠网络D.到元阳旅游的最佳季节是夏季答案 C解析元阳梯田位于我国某某南部,是哈尼族人民的劳动结晶。

高中地理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教案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地理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教案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地理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第一章:中国著名旅游景观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

2. 掌握中国著名旅游景观的分布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1. 黄山:介绍黄山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主要景点,如云海、日出、奇松、怪石等。

2. 长江三峡:介绍长江三峡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主要景点,如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等。

3. 张家界:介绍张家界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主要景点,如袁家界、天门山、黄龙洞等。

三、教学活动1. 观看黄山、长江三峡、张家界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景观的特点。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黄山、长江三峡、张家界的趣闻轶事和相关知识。

3.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点,进行观察和欣赏,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景点的观察和欣赏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外国著名旅游景观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外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

2. 掌握外国著名旅游景观的分布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埃菲尔铁塔:介绍埃菲尔铁塔的地理位置、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2. 罗马斗兽场:介绍罗马斗兽场的地理位置、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3. 泰姬陵:介绍泰姬陵的地理位置、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三、教学活动1. 观看埃菲尔铁塔、罗马斗兽场、泰姬陵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景观的特点。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埃菲尔铁塔、罗马斗兽场、泰姬陵的趣闻轶事和相关知识。

3.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点,进行观察和欣赏,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景点的观察和欣赏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教案含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教案含解析

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1.了解中外著名旅游景观的分布及其特点。

2.从地理角度理解分析著名旅游景观的成因及景观特征。

3.学会分析旅游景观特征的方法,正确欣赏著名的旅游景观。

一、黄山风景名胜区1.概况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有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三大主峰,1990年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属花岗岩地貌。

2.黄山“四绝”(1)奇松:黄山松是黄山特有的树种,形态有立、有卧、有仰,还有异体同干。

(2)怪石:星罗棋布,形态各异,名物状景,惟妙惟肖,有“移目换彩”“移步换形”之妙。

(3)云海:云海缥缈,瑰丽壮观,气象万千。

(4)温泉:终年喷涌,水质明净,可饮可浴。

二、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1.概况(1)大堡礁: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外一系列珊瑚岛礁的总称。

(2)世界最大的珊瑚礁:覆盖着澳大利亚大陆架约35万平方千米的面积。

2.成因(1)海域环境错误!(2)地质环境:地壳缓慢下沉,珊瑚虫骨骼代代堆积。

(3)游览方式错误!三、中国云南的元阳梯田景区1.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错误!(2)人为原因:用石块砌起围墙,种植水稻,在高山上修沟渠引水灌溉稻田。

2.景观特点错误!四、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古城区1.巴黎的形成和发展原为塞纳河中的西岱岛和其他小岛组成的一个渔村,后在不同统治者的统治下,先向左岸的坡地上发展,后向右岸进军,规模不断扩大。

2.塞纳河畔的名胜区右岸有戴高乐广场、爱丽舍宫、卢浮宫等,西岱岛上有巴黎圣母院,左岸有艾菲尔铁塔等。

1.黄山松的根部能释放碱性物质,溶解、侵蚀花岗岩体,使根系穿缝而植。

(×)2.黄山的奇松和云海的变幻都与山谷风有关。

(√)3.大堡礁景区还分布有许多具有亚热带风光的大陆性岛屿。

(×)4.元阳梯田的水源主要来自印度洋水汽和元江水汽蒸腾形成的云雨。

(√)5.巴黎古城建在塞纳河畔的原因之一是可以利用天然河道进行军事防御。

(√)6.云南某地梯田规模巨大,级数最多的达5000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

学案3:3.3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学案3:3.3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学习目标】1. 了解黄山风景名胜区和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的特点、形成及游览方式,从而学会对自然景观的欣赏。

2. 了解云南元阳梯田景区和法国巴黎塞纳河畔古城区形成的自然条件、景观特征,并初步学会欣赏人文景观。

3.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

【重点难点】1. 各景区的景观特征及形成原因2. 各景区的形成原因【夯实基础】一、黄山风景名胜区1.黄山风景名胜区是我国⑴景观的代表,它的三大主峰分别是⑵,⑶和光明顶,该风景区于1990年列入⑷名录。

2.黄山由⑸岩构成,其岩体⑹发育充分。

3.黄山以⑺,⑻,⑼,⑽四绝著称。

4.黄山松根部能释放⑾物质,⑿、⒀花岗岩体,使根系穿缝而植,悬崖峭壁的生存条件和植物⒁的特性,加之黄山⒂风的影响,使黄山松形成了枝干虬生,树冠扁平的特点。

5.黄山的怪石是在奇峰的基础上通过外力的⒃和⒄作用而形成的。

6.黄山属于⒅气候,雨量充沛,日照时间⒆,湿度⒇,水汽(21),容易成云致雾,此外,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阴处、(22),水分蒸发速度不同,以及受 (23) 的影响,黄山的云雾变幻诡谲。

7.黄山温泉的热量主要来自(24)。

【对点训练】1.关于黄山风景名胜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黄山由花岗岩组成,垂直节理发育充分,是由于地壳隆起而形成的B.黄山的怪石是在奇峰的基础上,通过外力的风化和侵蚀作用而形成的C.黄山松根部能释放碱性物质,溶解、侵蚀花岗岩体,使根系、穿缝而植D.黄山风景名胜区于1990年被列于自然遗产名录二、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1.大堡礁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⑴外,是世界上最大的⑵礁。

2.珊瑚礁形成的条件是海域水面温度⑶,温度的⑷变化和⑸变化都比较小,海水清晰度高,水面较平静。

3.珊瑚礁的形成大致经过⑹,⑺和⑻三个阶段。

4.大堡礁景区的主要旅游活动有亲身体验海中奇观,⑼风光的大陆性岛屿,了解土著居民的⑽。

【对点训练】2.下列有关澳大利亚大堡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堡礁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的气候为珊瑚虫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B.海水较浅,阳光充足,饵料丰富,有利于珊瑚虫生长C.珊瑚礁的大量堆积与当地不断下沉的地质条件有关D.热带风光、白沙碧水、土著部落更提高了大堡礁的游览价值三、中国云南的元阳梯田景观1.元阳梯田景观是⑴族人辛勤汗水的结晶。

高中地理3.3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课件定稿

高中地理3.3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课件定稿
大堡礁海域 水面温度高达 21~380C,温度 的垂直变化和季 节变化都很比较 小,平均盐度 3.5%,海水清晰 度高,水面较平 静。
大堡礁是怎样形成的?
珊瑚礁在岛屿周围生长, 岛屿逐渐下沉,珊瑚礁
形成岸礁。
继续向上生长,形成堡
礁。
岛屿继续下沉,没 入海中,珊瑚礁继 续向上生长,形成 环礁。
大堡礁丰富的旅游资源 海底世界
• 黄山松是黄山特有的树种,生长在黄山海 拔800米以上的悬崖峭壁上,悬崖峭壁的生 存条件和植物向阳的特性,加之黄山山谷 风大的影响,促使黄山松枝干虬生,树冠 扁平。
犀牛望月
黄山怪石 梦


探究问题:

黄山怪石是如 何形成的?
乌龟




怪石成因
• 首先是黄山由花岗岩构成,花岗岩岩体坚 硬,但垂直节理发育,表面易发生球状风 化;其次是旅游者的观赏角度和站位的不 同,使之步移景异,妙趣横生。
3.3中外著名旅游 景观欣赏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
1.黄山风景名胜区 2.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 3.中国云南元阳梯田景区 4.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古城区
黄山风景名胜区
位置: 安徽南部
黄山四绝: 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黄山奇松



探究问题:
黄山奇松与哪 些生存环境特 点有关?
连 理 松
探海松
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松和石 相互依存而形成绝妙佳境。
从地理的角度,从防御、交通运输、水源供给、环
境等方面,分析塞纳河对巴黎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 巴黎最早是建在塞纳河中的一个小岛上, 塞纳河为其提供了天然的防御屏障;塞纳 河水位多年稳定,洪涝较少,全年不结冰, 城市沿河布局,塞纳河为其提供了便利的 交通条件,并且为城市提供丰富的用水。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_1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_11
环节1
介绍大堡礁风景区的基本概况
读大堡礁的位置和分布图
了解大堡礁风景区的基本概况
环节2
展示图片
欣赏图片
1、欣赏大堡礁风景区的景色
2、了解大堡礁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环节3
1、大堡礁风景区珊瑚虫大量繁殖的海域条件
2、大堡礁风景区珊瑚虫骨骼大量堆积的地质条件
3、引导学生思考
4、总结
1、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深挚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各景区的景观特征及成因
难点
各景区景观的成因
教学资源
景观图片
3、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1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
利用多幅世界著名旅游景区的图片导入新课
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充满期待
激发学习对本节课的学习热情
案例1
黄色风景名胜区
环节1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文科学生,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学习基础及地理素养,并且在前两节的学习中,也了解了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初步掌握了旅游景观欣赏的主要方法,能更好地理解旅游景观的景观特征,分析出旅游景观的成因。本节图文并茂,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厚。但是班上大部分学生外出旅游的机会较少,实际体验不丰富。
从位置、地貌、黄山四绝等方面了解黄山的基本概况
阅读教材并回答
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黄山的基本概况
环节2
1、展示图片
2、“怪石”及“温泉”的成因及特征
3、展示参考答案
阅读教材及图片,思考黄山“怪石”及“温泉”的成因及特征
通过图文材料,了解黄山“怪石”及“温泉”的成因及特征

3.3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学案(人教版选修3)[工作范文]

3.3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学案(人教版选修3)[工作范文]

3.3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学案(人教版选修3)3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学案【学习目标】 1. 了解黄山风景名胜区和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的特点、形成及游览方式,从而学会对自然景观的欣赏。

2. 了解云南元阳梯田景区和法国巴黎塞纳河畔古城区形成的自然条件、景观特征,并初步学会欣赏人文景观。

3.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

基础梳理知识点一黄山风景名胜区.概况:黄山位于我国① ____________ 省南部,1990年被列入世界② _____________ 与③____________ 遗产名录,属④______________ 地貌。

.黄山四绝四绝特点成因奇松形态有立、有卧、有仰,还有⑤ _______________ 根部能释放⑥__________ ,溶解、侵蚀花岗岩体,使根系穿缝而植怪石星罗棋布、形态各异、⑦___________________ 、惟妙惟肖,有“移目换彩”“移步换形”之妙在奇峰的基础上,通过⑧ 而形成云海云海缥缈,⑨ ___________ ,气象万千⑩ ________________ 气候,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日照?___________________ ,湿度大,水汽多,容易成云致雾;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阴处?_ ,水分蒸发速度不同,又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的影响,云雾变幻诡谲温泉终年喷涌,?___________ ,可饮可浴热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 ,地表水下渗受热,地下热水沿着?______________ 或裂隙上升到地表而成知识点二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概况:大堡礁是澳大利亚?_____________ 海岸外一系列珊瑚岛礁的总称。

覆盖着澳大利亚大陆架大约? __________ 平方千米的面积,是世界上?____________ 的珊瑚礁。

.成因海域环境:水面温度高达21〜38C,温度的?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和季节变化都比较小,平均盐度 3.5%,海水清晰度高,水面较__________ ,适合珊瑚虫繁衍。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优质课教学设计_25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优质课教学设计_25

第三章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教学设计总体思路本节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运用资料,描述若干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本节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

教材以“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为标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之后,进行的进一步应用和升华。

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首先利用景观图片,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进入对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景观欣赏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学生已有的有关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材资料及相关视频、政区图、气候分布图、景观图等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并描述中外著名景区的景观特点。

为了使学生更充分理解景观的特点及成因,教师充分运用相关视频、图像、文字资料,通过情景的创设和问题的设置,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回答问题,填写学案,学会从外观结构和形成原因两方面欣赏旅游景观,并利用相关的文字资料进行概括归纳,适时巩固上一节课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对旅游景观欣赏有充分的认识,也为其他章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节课通过设计一个“中外著名旅游景观一日游”,对三个教学目标内容认真贯彻落实,从知识上、能力上、态度上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讲课的时候重难点突出,注重学生课堂反馈,争取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探究地理事象的兴趣。

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图片、阅读教材与资料,概括黄山风景区的景观特点。

2.读材料分析景观成因;学会从外观结构和形成原因两方面欣赏旅游景观。

3.通过旅游欣赏感受自然美的特点,陶冶地理审美情趣,激发探究地理事象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黄山景区的景观特点及成因分析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实录师:(展示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美景图片,图1)请同学们来欣赏一组美景,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同学们想不想去旅游?生:想师:那么我们上节课都学习了哪些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生: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把握景观特点、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以情观景。

图1师:好,带着这些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我们今天就来一个中外著名旅游景观一日游。

高三上册地理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说课稿

高三上册地理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说课稿

高三上册地理中外有名旅行景观赏识讲课稿<i></i> 高三网威望公布高三上册地理中外有名旅行景观赏识讲课稿,更多高三上册地理中外有名旅行景观赏识讲课稿有关信息请接见高三网。

下边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指导,说教课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1、教课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3 第三章第三节《中外有名旅行景观赏识》,课标要求:运用资料,描绘若干有名旅行景区的景观特色,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由。

这一节主要以黄山景色名胜区、澳大利亚大堡礁景色区、云南的元阳梯田景区、法国巴黎塞纳河边的古城区四此中外有名旅行景观为例,介绍了旅行景观的赏识方法,并从地理角度剖析其成因。

此中黄山和大堡礁为自然景观,元阳梯田、塞纳河边的古城区为人文景观 ; 黄山、元阳梯田为中国有名旅行景观,大堡礁、塞纳河边的古城区为外国的有名景区。

因为时间有限,在第一课时,主要讲解中国的自然景观—黄山和外国的人文景观塞纳河边的古城区。

这一部分在内容上是对这一章前几节内容的综合运用,灵巧运用前面学习的旅行景观的审美特色和旅行景观赏识方法来赏析中外著名旅行景观,意在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赏识旅行景观,进而学习对生活实用的地理。

2、教课目的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着重对基础知识和技术培育的基础上,确定以下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能够说出黄山景色名胜区的景观特色以及黄山四绝的成因 ; 能够说出塞纳河边古城区主要的旅行资源。

●过程与方法:经过前后关系知识点层层递进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有关图表和资料来剖析地理问题,并能理论和实质相联合综合剖析和解决问题。

(增强对图表剖析能力的培育,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色。

) 3、教课要点与难点:●教课要点:黄山四绝的景观特色及成因;巴黎塞纳河边古城区的主要旅行胜地以及城市形成的区位要素。

(依据课标要求:描绘若干有名旅行景区的景观特色,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由,因此对景观特色的描绘和成因的剖析应作为本节课的要点,)●教课难点:黄山四绝的成因剖析; 塞纳河对巴黎城市形成的作用。

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教学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黄山风景名胜区和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的特点、形成及游览方式,从而学会对自然景观的欣赏。

2.了解云南元阳梯田景区和法国巴黎塞纳河畔古城区形成的自然条件、景观特征,并初步学会欣赏人文景观。

3.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

学情分析:学生知识水平上,本节课需要学生运用较多的中国地理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中国地理,高二上学期也进行了简单的复习,对中国地理知识有一定基础。

能力水平上,学生可以将学习必修三时获得的区域分析方法,可以迁移到此。

同时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第二章“旅游资源”知识和技能也为本节课做了铺垫。

教学重难点:重点:旅游景观的成因分析、旅游景观特点描述。

难点:旅游景观的成因分析课标要求的重点在“特点描述”和“成因分析”上,不在于旅游景区上,景区是一个载体,不同景区的特点和成因也不尽相同,因此将“旅游景观的成因分析”和“旅游景观特点描述”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针对我校学生地理分析能力较弱、中国地理基础知识运用能力较弱的学情,将教学难点确定为“旅游景观的成因分析”。

教具准备:歌曲《带你去旅行》,风景图片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与启发教学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情境导入教师活动:国内外名景众多,去法国与浪漫相约,去动感之都的香港不错过与物质的热恋,去希腊体会爱琴海的点点风情,无论是自助游,还是参团游,只要有颗游玩之心,都可以找到你想要的。

学生活动:听《带你去旅行》,观察图片,欣赏美景。

教师活动: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尝试探究:如果条件允许,让你旅游,说出你梦心中想已久的国内外名景?学生回答:省略教师活动:今天我们将一同前往四个不同的景点。

首先我们一起欣赏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

多媒体展示黄山位置图和黄山景区示意图教师活动: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把班级分成四个小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然后,学生扮作导游的角色,给大家进行讲解。

3..3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3..3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3[人教版]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外著名景区的景观特征,学会从地理角度分析其特点与成因。

2.理解景观与自然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景观的自然成因和人文成因的理解,学会从外观结构和形成原因两方面欣赏旅游景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各景区的景观特征及形成原因难点:各景区的形成原因教具准备:风景图片、自制图片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与启发教学法相结合教学过程:一、黄山风景名胜区图3.20黄山景区示意图通过黄山景区示意图介绍黄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及其位置。

1.位置: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

2.景观特征: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集国内众多名山风光之大成。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正式将黄山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2cEPTVCBYh3.黄山自然景观的成因:黄山由花岗岩构成,其花岗岩体垂直节理发育充分,是我国花岗岩地貌中的杰出代表。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了黄山的地质地貌景观。

2cEPTVCBYh<1)奇松图3.21迎客松图3.22梦笔生花通过这两幅图,获得以下认识: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松和石相互依存而形成绝妙佳境。

探究活动:分析黄山松之奇与哪些生存环境特点有关?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掌握以下知识:黄山松是黄山特有的树种,生长在黄山海拔800M以上的悬崖峭壁上,悬崖峭壁的生存条件和植物向阳的特性,加之黄山山谷风大的影响,促使黄山松枝干虬生,树冠扁平。

2cEPTVCBYh<2)怪石怪石成因:首先是黄山由花岗岩构成,花岗岩岩体坚硬,但垂直节理发育,表面易发生球状风化;其次是旅游者的观赏角度和站位的不同,使之步移景异,妙趣横生。

2cEPTVCBYh图3.23飞来石图3.24猴子观海通过两图片感受黄山的奇峰怪石。

<3)云海图3.25黄山云海图3.25展现了:黄山云海的动态美、朦胧美,呈现出一种天地交融、浑然一体、虚无缥缈的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