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自测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苏教版九年级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对科学探究认识错误的是()A.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B. 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操作,不需要合作C. 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D. 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评价等环节【答案】B【解析】 A.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故 A项正确;B.科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故 B项错误;C.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故 C项正确;D.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评价等环节,故 D 项正确;故选: B。
2.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 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 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C. 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D.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答案】D【解析】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故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说法正确;B、蜡烛燃烧的同时也发生了熔化,故说法正确;C、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被点燃,因为白烟是蜡烛的固体小颗粒很容易被点燃,故说法正确;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黄光、放热,并有黑烟产生。
故说法错误;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A. 发光、发热B. 有气体或沉淀产生C. 物质的颜色发生改变D.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答案】D【解析】 B、有气体或沉淀产生也属于伴随的现象,故选项错误(1) C、物质的颜色发生改变属于伴随的现象,故选项错误(2) D、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正确(3)故选: D。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新上海版九年级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新上海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称量\ 5.3克蔗糖B. 倾倒液体C. 点燃酒精灯D. 读取液体体积【答案】D【解析】 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2.下列有关化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许多自然界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B. 化学反应变幻无穷是难以预测和无法控制的C. 化学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化学学习的组成部分D. 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答案】B【解析】解: A、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故 A正确;B、化学反应是可以预测和控制,故 B错误;C、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化学学习的组成部分,故 C正确;D、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故 D正确.故选: B.3.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B. 取用液体药品C. 加热液体D. 过滤【答案】B【解析】 A、为防止失火,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不正确;B、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把瓶塞倒放,试管倾斜,标签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正确;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不正确;D、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为: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要留有气泡;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滤液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盛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低的一边,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图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错误;故选 B.4.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常在氧气钢瓶外连接如图所示装置.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左边的导管与病人吸入氧气的导管相连B. 左边的导管与供给氧气的钢瓶相连C. 保持吸入氧气具有人体适宜的湿度D. 可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和输出氧气的速度【答案】A【解析】解: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氧气从长端进入,冒出气泡,再通过短端出来进入人体,通过是否有气泡说明是否有氧气,并可根据气泡冒出速度的快慢来看输氧气的快慢,若左边的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导管,则病人吸入的是水,而不是氧气,故 A错误, BD正确;氧气从水中出来带来部分水蒸气,可使吸入的氧气具有人体适宜的湿度,故 C正确;故选 A.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B. 加热液体C. 点燃酒精灯D. 称量\ NaOH固体【答案】A【解析】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解析)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碘升华B.铝放置于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C.风能发电D.蒸发蔗糖水溶液得到蔗糖晶体【答案】B【解析】A、碘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B、铝放置于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为新物质氧化铝,是化学变化,故正确;C、风能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D、蒸发蔗糖水溶液得到蔗糖晶体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B。
2.下列四个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花香四溢B.海市蜃楼C.木已成舟D.蜡炬成灰【答案】D【解析】A、花香四溢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错误;B、海市蜃楼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现变化,故错误;C、木已成舟只是外形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矿错误;D、蜡炬成灰是蜡燃烧形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正确;故选D。
3.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金刚石硬度大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答案】B【解析】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性质,故正确;C、金刚石硬度大是物理性质,故错误;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是物理性质,故错误;故选B。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答案】C【解析】A、铜丝作导线根据其有导电性,利用了物理性质,故错误;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利用了物理性质,故错误;C、天然气作燃料是根据天然气的可燃性,利用了化学性质,故正确;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利用了其硬度大的物理性质,故错误;故选C。
5.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答案】A【解析】A、酒精灯、试管及试管夹和试管内的液体均符合操作要求,选项正确;B、取用块状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以免打碎试管底部;C、量筒读数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错误;D、砝码要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拿,选项错误;故选A。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开启之门》单元自测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自测班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颜色改变B.有气体放出C.发光发热D.有新物质产生2.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蒸发B.冰雪融化C.动植物的腐败D.山体滑坡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木炭的可燃性B.汽油的挥发性C.氧气的氧化性D.碳酸氢铵的不稳定性4.化学实验室中的蒸发皿是有一种陶瓷材料制成的,应用了陶瓷的______性质()A.耐高温B.耐腐蚀C.硬度小D.能导电5.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用白瓷板改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B.变化是发光发热C.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D.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照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下列说法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纯天然物质酿成的食品中绝对不含化学物质B.水和油可以进行相互转化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D.气功可以使铝变成金7.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8.2000年我国塑料废弃物总量已超过5000万吨,为保护生存环境,下列对塑料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通过回收再生等途径直接用作材料B.填埋、直接焚烧或倾倒于海洋中C.降解后再聚合成高分子材料D.制成燃油或燃气用于燃料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氯化氢气体与氨气混合出现大量白烟B.将硝酸银溶液滴入到碘化钾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C.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属于化学变化D.铜丝在火焰上灼烧,有黑色物质产生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被污染的水可用于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不会造成危害B.每年世界上有接近于总产量1/10的钢铁因锈蚀而损失C.“白色污染”就是白色的污染物D.克隆技术的出现,打开了分子生物学的大门11.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A.试管B.烧杯C.蒸发皿D.燃烧匙12.托盘天平指针不在分读盘中线而是偏向右边就称量,当天平平衡时,称得的质量比实际质量数值()A.偏大B.偏小C.相等D.无法确定13.某学生欲称取4.3g氯化钠,他在左盘放了4g砝码,把游码移到0.3g处,然后在右托盘上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苏教版九年级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30小题,每题3分,共计9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汽油挥发B. 光合作用C. 石蜡熔化D. 干冰升华【答案】B【解析】 B、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和氧气;故选项正确(1) C、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2) D、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3)故选: B。
2.化学是一门研究“变化的学问”,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蔗糖“变”糖水B. 树根“变”根雕C. 葡萄“变”美酒D. 河水“变”冰块【答案】C【解析】 A、蔗糖“变”糖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B、树根“变”根雕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C、葡萄“变”美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
D、河水“变”冰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3.下列变化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A. 蜡炬成灰泪始干B. 白玉为床金做马C. 铁矿石炼铁D.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答案】B【解析】4.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典故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凿壁偷光B. 悬梁刺股C. 火上浇油D. 立竿见影【答案】C【解析】 A.凿壁偷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错误;B.悬梁刺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错误;C.火上浇油,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正确;D.立竿见影,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错误;故选 C。
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有本质不同的是()A. 雪糕融化B. 面包发霉C. 葡萄酿酒D. 菜刀生锈【答案】A【解析】6. 下列变化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汽油挥发B. 火药爆炸C. 棉纱织布D. 石油分馏【答案】B【解析】7.《中国诗词大会》中有下列古诗词,其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蜡炬成灰泪始干B. 露从今夜白C. 烽火连三月D. 野火烧不尽【答案】B【解析】8. 2020年10月1日是祖国七十一周年华诞,下列庆祝活动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悬挂灯笼B. 编制花篮C. 燃放烟花D. 制作红旗【答案】C【解析】9.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丹桂飘香B. 滴水成冰C. 木已成舟D. 煮豆燃萁【答案】D【解析】 A、丹桂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滴水成冰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木已成舟是物质形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煮豆燃萁的含义,燃:燃烧;萁:豆茎,指的是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生成了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D.10.下列四种变化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A. 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风化B. 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变小C. 氧化钙放入水中,水温度升高D. 酸雨腐蚀大理石雕像【答案】B【解析】 A、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风化失去全部的水,属于化学变化;B、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变小,没有新物质生成;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D、酸雨腐蚀大理石雕像,属于化学变化。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苏教版九年级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30小题,每题3分,共计90分)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火药爆炸B. 木条燃烧酒精挥发C. 矿石粉碎衣服晾干D. 葡萄酿酒牛奶变酸【答案】A【解析】 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A正确;B.木条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错误;C.矿石粉碎、衣服晾干的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故 C错误;D.葡萄酿酒、牛奶变酸的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故 D错误;故选 A。
2.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 酒精挥发酒精燃烧B. 海水晒盐海水淡化C. 钢铁生锈冶炼钢铁D. 葡萄酿酒葡萄榨汁【答案】C【解析】 A.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A不符合题意;B.海水晒盐、海水淡化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故 B不符合题意;C.钢铁生锈、冶炼钢铁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故 C符合题意;D.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葡萄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
3. 2020年 1月以来,我国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富有成效。
疫情防护期间,下列外出回家的操作步骤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登记身份信息B. 用体温计测体温C. 用洗手液洗手D. 用消毒剂消毒【答案】D【解析】 A、登记身份信息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错。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新上海版九年级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新上海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小雪同学想取用 80g水,最好使用下列哪些仪器进行操作达到目的()A. 托盘天平、小烧杯和胶头滴管B. \ 100mL量筒C. \ 50mL量筒和胶头滴管D. \ 100mL量筒和胶头滴管【答案】D【解析】 80g水的体积为 \dfrac80g 1g /mL =80mL,实验中应根据水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会引起较大误差,故量取 80mL蒸馏水,用100mL的量筒,量程最接近,且一次量取,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量取后倒入烧杯内。
故选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量\ 3.25g氯化钾B. 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C. 取液体的最少量是盖满试管底D. 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放回原瓶【答案】D【解析】3.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 阿伏伽德罗B. 张青莲C. 门捷列夫D. 道尔顿【答案】B【解析】解:张青莲在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故答案选 B.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B.C.D.【答案】A【解析】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操作正确;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操作正确;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操作正确;故选: A。
5.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B. 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该实验可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D.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火焰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答案】D【解析】 A.红磷足量,能把氧气全部耗尽,使实验结论精确,所以A正确;B.若装置漏气时,氧气耗尽,空气及时补充,达不到实验的目的,故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所以B正确;C.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可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dfrac15,所以C正确;D.红磷燃烧的现象应是大量的白烟,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由于剩余气体膨胀,测量的结果会小于 \dfrac15,所以 D错误;故选D。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苏教版九年级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B. 加热液体C. 滴加液体D. 读取液体【答案】A【解析】2.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A. 探究碳酸氢铵加热后生成气体中是否有氨气B. 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氧气有关C. 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D. 探究铜在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答案】C【解析】解: A、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故可探究探究碳酸氢铵加热后生成气体中是否有氨气,故 A正确;B、铁锈的成分是氧化铁,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氧气有关,故 B正确;C、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不可能只是氧化镁,故 C错误;D、铜在灼烧时与空气接触,燃料酒精和空气中都含有碳元素,猜测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故 D正确;故选: C.3.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 纳米铜的性质B. 电脑程序的编写C. 单晶硅的结构D. \ C_60的组成【答案】B【解析】解: A、纳米铜的性质,属于研究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B、电脑程序的编写,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的范畴,不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选项正确.C、单晶硅的结构,属于研究物质的构成,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D、 C_60的组成,属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故选: B.4.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太阳能供热B. 碘的升华C. 苹果腐烂D. 灯泡发光【答案】C【解析】 A、太阳能供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 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徐寿B. 屠呦呦C. 门捷列夫D. 拉瓦锡2. 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酸雨形成B. 水蒸发C. 汽油燃烧D. 食物腐烂3.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A. 氮气B. 氧气C. 氦气D. 二氧化碳4. 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颜色、状态B. 密度、硬度C. 可燃性、酸碱性D. 熔点、沸点5.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障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前提。
下列仪器在实验结束后的处理方式中正确的是( )A. B.C. D.6.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下列生活生产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A. 炼钢过程用到的氧气B. 磁悬浮列车用到的氮气C. 用于生产氮肥的氨气D. 用于飞艇的氦气7. “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B. 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C. 可以利用红磷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人造空气”若只含有氧气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8. 进行化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下列因素与化学探究有关的是( )①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③详细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④合作进行化学实验⑤形成总结性报告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①②③⑤D. ①②③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2是大气污染物B.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C. 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D. 为保护空气,应积极植树造林10.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氢气B. 加碘盐C. 酱油D. 白酒11. 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A. 取用药品时,若没有说明用量,液体通常取1~2mLB. 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C. 通过品尝来确定实验室中某种试剂的味道D.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先预热1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苏教版九年级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8小题,每题3分,共计54分)1.下列方法不属于实验教学中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是()A. 实验归纳法B. 实验验证法C. 理想实验法D. 观察法【答案】D【解析】解: A、实验归纳法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故 A正确;B、提出假说以后,你就可以对你以前未打算进行的实验的结果作出推测.下一步,你便可以着手进行这些实验,看看你的假说是否成立.故 B正确;C、理想实验法是一种理想情况下的科学研究方法.故 C正确;D、观察法是一种常规的分析事物的方法,不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故 D错误.故选 D.2.下列物质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用钨制作灯丝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石墨制铅笔芯D. 用焦炭冶炼金属【答案】D【解析】 A、用钨制作灯丝,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选项错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选项错误。
C、石墨制铅笔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选项错误。
D、焦炭用于冶炼金属,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3.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玻璃杯破碎B. 鲜牛奶变质C. 钢丝球刷碗D. 葡萄榨成汁【答案】B【解析】 A、玻璃杯破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错误。
B、鲜牛奶变质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故正确;C、钢丝球刷碗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故错误;D、葡萄榨成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错误。
()A.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B. 在右盘加入砝码,使之平衡C. 向右移动游码,使之平衡D. 减少左盘的食盐,使之平衡【答案】D【解析】5.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A. 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倒入下水道B.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对着他人,要对着自己C. 为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抓取D. 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答案】D【解析】 A、实验结束后,不能倒入下水道。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题与答案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检测一、我来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题号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1.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A.阅读 B.调查 C.实验 D.计算2.下列化学工艺最早是从我国产生的是()A.酿制葡萄酒 B.烧瓷器 C.电解法精炼铜 D.合成氨3.下列物质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食盐能溶于水,具有咸味 B.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铜能够导电 D.酒精容易挥发4.燃放鞭炮对环境会造成污染,下列哪项污染与其无关()A.噪音污染 B.空气污染 C.食品污染 D.水污染5.人类生活需要能量。
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6.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完后的废电池应回收集中处理 B.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绿色冰箱”是指颜色为绿色的冰箱 D.“沙尘暴”是一种正常的气候现象7.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服晾干B.食物腐烂 C.矿石粉碎D.海水晒盐8.下列变化过程中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A.点燃蚊香驱赶蚊虫 B.冰块的熔化C.水果的腐烂变质 D.铜质门把手上产生绿色斑点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镁粉可以于制造照明弹 B.木材可制成桌椅C.铝合金可以用于制作门窗 D.钢铁可以用于制作工具、刀具等10.在化学实验中,对于用剩的化学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为节约倒回原试剂瓶 B.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C.倒入下水道以防止污染环境 D.倒在指定的容器中11.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12.在给铜绿粉末加热时,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绿色粉末变成红色的铜 B.试管内壁上出现小水珠C.有无色气体二氧化碳产生 D.试管内产生浓厚的黑烟13.下列物质的颜色状态描述不正确的是()A.氧化镁——白色粉末 B.铜绿——绿色粉末C.稀盐酸——白色液体 D.镁带——银白色金属14.下列物质中,既没有氢元素又没有氧元素的是()A.水 B.铁 C.氨气 D.碳酸氢铵15.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A.氧化镁—MgO B.石灰水—Ca(OH)2C.氧气—O D.氧化铜—CuO二、我来填(每空1分,共31分)16.(1)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镁带,氧化镁,氧化铜,稀盐酸。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新上海版九年级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新上海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下列变化与其它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A. 动物呼吸B. 干冰升华C. 玻璃破碎D. 湿衣晾干【答案】A【解析】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B. 加热液体C. 滴加液体D. 读取液体【答案】A【解析】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B. 过滤时,漏斗中液面要高于滤纸的边缘C. 用托盘天平称取\ 9.25g氯化钠D. 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时要先预热【答案】D【解析】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选项说法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漏斗中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故选项说法错误;C.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 0.1g,不能精确到 0.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 9.25g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D.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时,先要进行预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D.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塞紧橡胶塞B. 量筒读数C. 加热液体D. 点燃酒精灯【答案】B【解析】 A、在试管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图中操作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1/3,试管夹夹在试管口,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使用酒精灯时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新上海版九年级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新上海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下列变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的是()A. 二氧化碳和碳反应B. 食物腐败C. 木炭燃烧D. 金属镁和稀盐酸反应【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需要吸收热量,故正确;B.食物腐败属于缓慢氧化,会放出热量,故错误;C.木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错误;D.镁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故错误。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 \ N_2B. \ O_2C. \ CO_2D. 稀有气体【答案】A【解析】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 78\% 氮气、 21\% 氧气、 0.94\% 稀有气体、0.03\% 二氧化碳、 0.03\% 水蒸气和杂质。
故选 A。
3.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 物质组成B. 物质性质C. 运动状态D. 变化规律【答案】C【解析】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知道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就需要制取该物质进行使用。
运动状态是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4.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你认为应该用下述哪种方法确定()A. 实验B. 调查C. 上网查询【解析】解: A、通过进行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合理.B、调查只是为实验探究过程找寻理论支持,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调查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不合理.C、上网查询可以为查阅资料、找寻理论支持,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上网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不合理.D、讨论可以使实验探究更合理、更完善,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交流讨论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不合理.故选: A.5.固体或液体药品加入试管,操作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6.在蜡烛燃烧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A. 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炭化变黑B. 蜡烛燃烧时火焰分成三层,焰心主要是蜡烛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火焰最明亮C. 燃烧后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 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 A、外焰温度最高,火柴梗接触外焰部分首先炭化变黑,故选项说法正确。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测试卷
第1章测试题(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没有化学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今日丰富多彩的世界。
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联系的是()A.纳米的研制B.“神十”飞天轨道的设定C.药品的研制D.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2.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无水酒精洗手机屏幕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食盐D.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迹3.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钢铁生锈C.酸雨侵蚀D.冰山融化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5.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6.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A.生铁B.氧气C.空气D.泥水7.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
下列对“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A.温度高低B.氧气含量C.食物多少D.食物种类8.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中,需要加热约150 mL的水,如图所示,要用到的仪器是()9.下列有关仪器用途说法不恰当的是()A.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B.烧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C.酒精灯用于给物质加热D.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10.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可以取任意量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C.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药品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桌1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加热液体C.滴加液体D.点酒精灯12.实验室的药品和仪器要分类摆放,以下是四个药品橱所存放的药品。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苏教版九年级上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菜刀生锈B. 玻璃破碎C. 牛奶变酸D. 纸张燃烧【答案】B【解析】A.菜刀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玻璃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符合题意;C.牛奶变酸的过程中有菌类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不符合题意;D.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化学在生活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生产活动中重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粮食酿酒B. 电灯发光C. 海水晒盐D. 液态空气制氧气【答案】A【解析】 B、电灯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1) C、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2) D、液态空气制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3)故选: A。
3.在实验的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的主要原因是为了()A. 得到较多的数据B. 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C. 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D. 得出不同的结论【答案】B【解析】解: A、得出较多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从数据分析和处理中得到一般的规律,故错误.B、多次重复实验的目的避免偶然,从若干次实验中都得出相同的结论,体现出结论的广泛性,故正确;C、在失败后进行重做,这也是必须的,故错误.D、重复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同一结论,故错误.故选 BA. 用食醋清洗暖水瓶中的水垢B. 盐酸做工业除锈剂C. 熟石灰可用于粉刷墙壁D. 浓硫酸做气体干燥剂【答案】D【解析】5.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A. 除去\ BaSO_4中的\ BaCO_3:加过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B. 分离\ CaCO_3和\ CaO:加水溶解、过滤C. 检验氢气中是否含有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D. 制取\ Cu(OH)_2:将\ CuO与\ NaOH溶液混合【答案】A【解析】 A、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通过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纯净的硫酸钡,设计合理,故本选项正确;B、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能分离出碳酸钙,但不能得到氧化钙,设计不合理,故本选项错误;C、氢气和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或加热会发生爆炸,因此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氢气中是否含有氧气,设计不合理,故本选项错误;D、氧化铜和氢氧化钠不反应,设计不合理,故本选项错误;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B.熄灭酒精灯C.D.连接仪器【答案】B【解析】\mathrm A.使用托盘天平时要遵循左物右码原则,故\mathrm A错误;\mathrm B.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故\mathrm B正确;\mathrm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要夹在距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的长柄,故\mathrm C错误;\mathrm 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故\mathrm D错误;故选\mathrm B。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测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我是紫红色固体 B.我在天然界中硬度最大 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我会生锈2.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①D.①②③④3.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利用物质的进步史。
制造下列用品所需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A.木器B.青铜器C.铁器D.塑料器具4.下列化学仪器需垫加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试管B.烧杯 C.燃烧匙 D.蒸发皿5.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剩饭变馊 B.自行车生锈 C.电灯发光 D.牛奶变酸6.在做镁条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 )A.弹簧夹 B.铁夹 C.坩埚钳 D.试管夹7.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向量筒中倾倒溶液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C.熄灭酒精灯D.取用粉末状药品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物质的多样性主要是由物质的状态决定的C.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可以控制化学反应D.人们研究化学反应的目的之一是获取物质和能量9.量取18mL液体,应选用①10mL量筒;②2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托盘天平;⑤胶头滴管。
这几种仪器中的()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②⑤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一定放出热量B.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一定不是化学变化C.化学变化一定有气体生成D.有光和热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11.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不正确...的是( )A.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B.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C.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D.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12.对酒精灯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灯内的酒精太多易引起火灾B.可用漏斗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熄灭酒精灯时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D.在用酒精灯加热时,为了节约酒精,一开始就应该对准药品集中的地方加热二、填空题(本题含4小题,每空2分,共34分)13.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物质的化学式。
九年级化学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自我测评题 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自我测评题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一小题2分,一共40分)1.以下有关化学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许多自然界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B.化学反响变幻无穷是难以预测和无法控制的C.化学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化学学习的组成局部D.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判断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据是( )A.发出亮堂的光B.熔化产生“烛泪〞C.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放出大量的热3.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对人类作出过重大的奉献。
像制作青铜器、冶铁、炼钢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创造的化艺,它们最早出现的朝代依次是( ) A.商代,宋代,春秋B.商代,春秋,战国C.春秋,战国,商代D.宋代,商代,战国4.你认为以下选项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与构造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C.物质的运动状态D.物质的用处与制取5.生活中常见的以下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铜器生“铜绿〞B.自行车轮胎爆炸C.玻璃破碎D.金属导电6.以下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镁带经点燃后能在空气中燃烧B.加热碱式碳酸铜可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C.酒精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7.葡萄糖和面粉在燃烧匙中烧焦后都得到一种黑色的残渣——炭,由此说明( ) A.两者的组成有相似之处B.两者的物理性质完全一样C.两者的化学性质完全一样D.两者的用处一样8.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者释放。
以下变化中,伴随着能量吸收的是( ) A.煤炭燃烧B.火药爆炸C.光用D.蜡烛燃烧9.被誉为21世纪“材料之星〞的是( )A.石英砂B.硅晶片C.纳米材料D.钛合金10.对化学实验中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选项是( )A.带回家中B.随意倾倒到水槽中C.倒到指定的容器中D.倒回原试剂瓶11.欲量取8.2 mL稀盐酸,最好选用的量筒是( )A.5 mL量筒B.10 mL量简C.50 mL量筒D.100 mL量筒12.以下说法:①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产生;②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会放出热量;③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④需要点燃的反响一定是吸热反响。
《第1章_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检测
本章检测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2020独家原创试题)世界环境日是联合国提升全球环保意识、鼓励相关环保行动的旗舰节日。
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科学管理水产养殖B.实施垃圾分类处理C.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D.增高烟囱排放废气2.(2019江苏盐城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冰雪融化C.汽油挥发D.氧气液化3.化学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A.炼制汽油用作现代交通工具的燃料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保证人体健康C.生产农药、化肥以提高粮食产量D.改变农作物的基因增加农作物产量4.(2020独家原创试题)以“我们共同的绿色时代”为主题:“2020中国绿色经济年会暨国际绿色经济协会成立10周年庆典活动”于2020年1月5日在北京举行。
下列做法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是()A.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以增加棉花产量B.增加工厂烟囱高度,防治废气污染C.加快轻轨建设,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D.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5.(2019福建宁德期末)掌握分类的方法对学习化学非常重要。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态氮气B.天府可乐C.加碘食盐D.医用酒精6.(2019福建厦门一中质检)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
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鉴定一下气体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假设B.交流评价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7.(2020江苏苏州星海实验中学月考)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酒精灯里的酒精量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B.实验中没有规定取用药品的量时,则可以按任意量取用C.实验时,取用少量液体药品时一般取1~2mLD.实验时,取用少量固体药品时一般仅需盖满试管底部8.(2020贵州六盘水水城实验学校月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下列仪器用途不正确的是()A.测量液体体积,也可作的反应容器B.可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C.可配制溶液,也可作反应容器D.给物质加热9.(2019江苏扬州江都月考)某同学要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1g以下使用游码),在称量中他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移,这时他应该()A.添加药品B.减少药品C.添加砝码D.移动游码10.(2019吉林长春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块状固体的取用B.液体的倾倒C.检查装置气密性D.液体的滴加11.(2019江苏泰州中考)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铜作导线B.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竹炭除冰箱中的异味12.(2019福建三明列东中学月考)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作“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自测
班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
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锅炉爆炸C.水的沸腾D.酒精挥发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铜抽成铜丝B.蜡烛燃烧
C.干电池释放电能D.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
3.下列说法有科学依据的是()A.纯天然物质酿制成的饮料中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B.水和油可以互变
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D.气功可以使铝变成金
4.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铜是红色的金属B.镁条放入白醋中会产生气泡
C.水在0℃时结冰D.碳酸氢铵是白色粉末
5.下列措施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的是()
A.食盐加碘B.禁止食用霉变的食品
C.禁止饮用工业酒精D.禁止鸣放鞭炮
6.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铜丝制导线B.煤可作为燃料
C.用木材制成木船D.铝可制成铝箔
7.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用白瓷板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
B.变化时发光发热
C.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杯壁上有水珠出现
D.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酒精灯
B.加热试管时,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他人
C.给固体加热时,试管竖直放置在火焰上
D.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后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二.填空题
9.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和、和、和。
10.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通过进行科学探究,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方法。
11.1965年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12.填写下列变化中的现象
①在火焰上灼烧红亮的铜丝可观察到。
②加热碳酸氢铵可观察到,这个实验证明碳酸氢铵具有性。
③把铁丝浸入白醋里可观察到。
④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生成。
将镁条放入食醋中可观察到。
⑤在镁条燃烧的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是:、。
13.写出下列物质常温下的颜色、状态并化学符号表示。
(化学符号写在四线格中)
镁、,铜、,氧化铜、,
氧化镁、,水、,碳酸氢铵、,
碱式碳酸铜、,铁、。
14.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①铜丝在火焰上灼烧
②镁条燃烧
③加热碳酸氢铵
④加热碱式碳酸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