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产业ppt

合集下载

气候变化与林业碳汇精品PPT课件

气候变化与林业碳汇精品PPT课件

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计量监测范围
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计量监测方法
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森林碳储量测算: C总 = C地上 + C地下 + C枯落物 + C枯死木 + C
土壤有机碳 计量思路:
森林蓄积/胸径(树高)→森林生物量→森林碳储 量→区域森林碳储量(省、市、县、乡、村、林班 等)
C灌= M灌·A·CF C草= M草·A·CF C地下=地上生物量×Ri C枯死= M枯死·A·CF C枯落= M枯落·A·CF SOCi=0.58·C·D·E·(100G)/100TOC= SOC·A
说明
V:单位面积材积D:基本木材密 度R:根茎比CF :碳含率BEF:材 积生物量扩展系数BCEF:生物 量转扩因子
二氧化碳 将其固定在森林植被和土壤中 的所有 过程、活动 或机制 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 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 固定大气中CO2,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 活动或机制。
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全国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情况
估算各碳库储量的常用计算方法
碳库
乔木层 地

生 物
灌木层

草本层
地下生物量
枯死木
枯落物
土壤有机碳
计量方法
平均生物量扩 展因子法
单位面积生物 量换算参数法 单位面积生物 量换算参数法
根茎比法
单位面积生物 量换算参数 单位面积生物 量换算参数
单位面积土壤 有机碳密度
计量公式 C乔=(V·BCEF)·(1+R)·CF

森林碳汇-林业碳汇系列简介

森林碳汇-林业碳汇系列简介

林业碳汇系统简介林业碳汇系统第一部分:林业碳汇的定位1为什么林业碳汇在“碳中和”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森林对实现“碳中和”承诺的意义早在《京都议定书》之时便达成了共识。

从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2020年召开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碳中和”框架历尽艰辛,逐步走向完善。

2021年4月22日召开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出席会议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呼吁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展现更大的决心和行动,切实履行气候变化融资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支持。

由此可见,碳中和承诺的实现涉及国家之间政治、经济、资源分配等多维度的博弈。

相较拟定碳中和框架的艰难历程,森林对碳循环的意义在会议之初便达成共识,并随着对气候问题了解的不断深化,森林对“碳中和”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愈发重视。

1997年《京都议定书》提出针对发达国家缔约方的,关于制定“促进可持续森林管理的做法、造林和再造林”政策和措施的要求,2015年巴黎协定将森林及其相关内容作为单独的条款纳入其中,森林在对抗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历届气候主题大会对森林的重要性提出了强调:扌用珞胃事坤灼才曉岀『廿先逍理出也.抵池走--乱遵-走却“市吨枕*在性<■轉姑於5?J ft"* 2007巴H t<屮匡乍爲专?H申如苗恥,吒占工吩.%Jj■诂阳叮.鼻上福■轨庞幕■糞和農屮曜k—FJft痔来曲整谖抵妁走点・齐田农吕评*辻“劭”I査片鼻咏堆蓟粗2009*-:*追淀〕.真崔国耳沁化萤疋蛉皆抚朋恥琮舟蓟畫冷母札杞*机族艷耳菽祥肯栄値护*H拆』HE訊兀"戒P发星牢四*、去杯是化却此呑夙恠保护、町対维世詰、握応聆共颐肚¥竹溫立权釈和出實.卅辿”“EtJAO*«I.邑总轲!I]一也肚釣用贬乜駁上4"tLULt>cf>的沔风史冬応泣应丸护逓v,悴上“乜盘汽巴議判皐J*r址吒谊畔旌*4«1■■一第是于上世钥卅,土总啊用±陀*椁臺魂為的扶宅;二2山1库摊心丈会毫关于戍夕寛黑沖国當盟越埒頁辛肝苛滋啦比;!.就割圮羈的夬好:Jt<于应V总星辭国帘昊魅楡事曼灯地楓萤挝也才迭謬昱峻廉JC*^*….就猶越*丈曲敌岸屮国察斗少魅钛風廂権遇僱尹理曲祷歳*A#^ff.44^r^4tt*20134石席和味fl量甘渤(阳殆l;ED0*甘殆}说馬通过丁十風于出覚.虎再.牌蛊如震同箍許虚管讼明所左齐出G瓷E工嵐也丄持"*:>RE»E-H压锂扳恂技円迁幼勺单脏亲豊」巾ug巴臭顷定1)碳汇应作为与碳减排互补的措施贡献“碳中和”碳源与碳汇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林业碳汇知识

林业碳汇知识

林业碳汇知识01.碳汇: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的任何过程、活动或机制。

02.林业碳汇:通过实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与碳汇交易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03.森林:我国森林的定义是指林地面积大于等于0.067公顷,郁闭度大于等于0.2,就地生长高度大于等于2米的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天然与人工幼林,符合这一标准的竹林,以及特别规定的灌木林,行数大于等于2行且行距小于等于4米或冠幅投影宽度大于等于10米的林带。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森林定义为:“面积在0.5公顷以上、树木高于5米、林冠覆盖率超过10%,或树木在原生境能够达到这一阈值的土地。

不包括主要为农业和城市用途的土地。

”04.森林碳汇: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

森林是陆地生态碳汇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森林面积尽管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3,但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

相关资料显示,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大约可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

05.造林:在至少50年内非森林的土地上,通过直接的人为种植、播种和人类对自然种籽源的促进,将其变为林地。

这里的造林定义明确指出在过去50年内没有森林的土地上造林的活动才符合条件,要满足时间上的要求。

06.再造林:在原来是林地但已转变为非林地的土地上,通过人工种植、播种和人类对自然种籽源的促进,直接导致非林地向林地的转变。

在《京都议定书》第一个承诺期,再造林活动将限于在1989年12月31日以来无林地上重新植树造林。

07.毁林:人类直接引发的林地向非林地的转变,这种转变是永久性的。

如林地转换为农业用地。

08.排放:指温室气体和/或其前体在一个特定地区和时期内向大气的释放。

碳汇林

碳汇林

碳汇林编辑碳汇林普通意义上来说就是碳汇林场。

因为森林具有碳汇功能,而且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等措施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其成本要远低于工业减排。

总而言之,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暖为主要目的的林业活动,就泛称为碳汇林业。

目录1基本信息简介含义理解与碳汇林有关的活动2发展缘由经济发展的“零排放”理念碳交易使植树造林受益1基本信息简介将“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称之为“碳汇”。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建设现代林业,发展山区林特产品、生态旅游业和碳汇林业”。

碳汇林业作为一个新的概念,虽然首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中,这个概念很早就被国际社会提出来了。

中国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提出我国“要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的目标”。

[1]含义排),二是增加碳吸收(碳汇),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吸收和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特殊碳汇功能。

对于因植树造林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根据吸收二氧化碳的多少,可在国际上进行碳交易。

简单地介绍说,根据《京都议定书》,许多发达国家都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约定,一些国家在本国内难以完成既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只好到国际上购买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项目,根据京都市场碳交易的平均价格为每吨4.68美元,非京都市场交易价格为每吨1.34美元。

我省开展的碳汇项目,如果测算出能够降低的二氧化碳量,就可以到国际市场进行碳交易。

目前,国际碳市场发展迅速,世界银行碳基金报告显示:2005年,国际碳市场的总交易额超过100亿美元,而2006年达到250~300亿美元,预计两年后将增加到每年400亿美元。

碳汇林业

碳汇林业

碳汇林业目录[隐藏][编辑本段]基础知识1、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2、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3、温室气体的组成4、森林的固碳功能5、碳汇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

在林业中主要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

6、碳汇的汇与源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所谓温室气体的源,简单的讲,就是指温室气体向大气排放的过程或活动;而温室气体的汇是指温室气体从大气中清除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具体说:温室气体的源是指温室气体成分从地球表面进入大气,如燃烧过程向大气中排放CO2;或者在大气中一些物质经化学过程转化为某种气体成分,如大气中CO被氧化成CO2,对于CO2来说也叫源。

温室气体的汇则是指一种温室气体移出大气,到达地面或逃逸到外部空间(如大气CO2被地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或者是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经化学过程转化,成为其它物质成分,如N2O在大气中发生光化学反应而转化NOx,对N2O就构成了汇。

大气温室气体的源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之分。

目前大气温室气体浓度逐渐上升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引起的人为源的增加。

7、与通常的CDM项目规则相比,碳汇CDM项目规则在以下三个方面特别有别于常规CDM项目:(1)非持久性问题。

非持久性是指汇项目所产生的碳汇不能够被永久固定,需要寻找一种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这是碳汇项目有别于能源项目的最突出的特点,也是谈判的核心问题之一。

通过谈判,提出了两种解决非持久性的方案:签发“tCER” (temporary CER即临时CER),或者签发lCER (long-term CER即长期CER)。

tCER和lCER的主要区别有以下3点:一是有效期不同:tCER 的失效日期定为签发tCER 所在承诺期的下一个承诺期期末;而lCER的失效日期定为项目碳计量期结束日期;如果项目碳计量期更新,则lCER的失效日也相应调整为最后一个碳计量期的结束时间;二是计算应签发碳信用额数量的方法不同:在tCER情况下,应签发的tCER数值相当于自项目开始以来项目产生的经核实的温室气体人为汇净清除量;在lCER 情况下:如果自前一次核查报告以来温室气体人为汇净清除量增加,则申请签发的lCER数量相当于自前一次核查以来项目产生的新增的经核实的温室气体人为汇净清除量;如果自前一次核查报告以来温室气体人为汇净清除量减少,则应向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报告,说明自前一次核查以来项目发生了的温室气体人为汇净清除量出现逆转,同时,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应据此采取相应的行动;三是应被替换的条件不同:tCER只有在过期的情况下才应该被替换,并且可以用AAUs, CERs, ERUs, RMUs或者tCERs来替换;lCER在三种情况下应该被替换:过期、固碳发生了逆转或者没有按时提交核查报告,同时,lCER 只能用AAUs, CERs, ERUs或者RMUs替换。

碳汇林业

碳汇林业

目录1.背景21.1碳汇交易3 1.2森林碳汇42碳汇经济42.1林业的碳汇价值4 2.2开发碳汇林业经济53开发碳汇项目的条件63.1开发碳汇项目的现有模式7 3.2开发碳汇项目的土地要求7 3.3碳汇林有两种:造林和再造林8 3.3.1造林和再造林项目对树种的要求8 3.3.2已有碳汇项目的树种81.背景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大量增加而使全球气温持续升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对气候变化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类大量使用石化能源,使二氧化碳排放增多带来的温室效应是全球迅速变暖的主要原因。

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化石燃料石油的依赖和大量使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急剧上升,引发全球变暖。

这种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农林业、水资源以及人类健康都将产生广泛、深远和复杂的负面影响。

节能减排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责任。

地球向大气层排放的温室气体与日俱增,削减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保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已经成为共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该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将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

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京都审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京都议定书》规定所有发达国家在2008年到2012年间必须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比1990年削减5.2%。

有约束的温室气体排放机制为碳交易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碳汇课件PPT

碳汇课件PPT

城市绿化碳汇项目
通过城市绿化和生态恢复 ,增加城市碳汇量,改善 城市生态环境。
农村碳汇项目
通过保护和恢复农村生态 系统,如农田、果园和乡 村森林,增加碳汇量。
企业碳汇实践
可口可乐碳汇项目
可口可乐公司通过减少包装材料 、提高生产效率等措施,降低碳
排放,增加碳汇。
苹果公司碳汇项目
苹果公司通过可再生能源、节能技 术和能源回收等措施,降低碳排放 ,增加碳汇。
碳汇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碳汇概述 • 碳汇的原理与机制 • 碳汇的应用领域 • 碳汇的实践与案例 • 碳汇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碳汇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 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 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态过 程。
概念
碳汇是相对于碳源而言的,碳源 是指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 程或活动,而碳汇则是吸收和固 定二氧化碳的过程或活动。
碳汇的转化是指将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形式的有机物质, 如生物质能或甲烷等。碳汇的转化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 重要意义。
03
碳汇的应用领域
减缓气候变化
碳汇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 温室气体浓度,从而降低全球气候变 暖的速度。
VS
碳汇的吸收机制还受到植物种类、生 长阶段、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不 同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不同, 因此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生长阶段 对于提高碳汇的吸收效率至关重要。
碳汇的储存与转化
碳汇的储存是指将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的二氧化碳长期保存起来,避免其重新释 放到大气中的过程。碳汇的储存主要依赖于森林经营和保护措施,如减少砍伐、 保护森林资源等。

详细介绍林业碳汇

详细介绍林业碳汇

详细介绍林业碳汇分三阶段介绍林业碳汇及相关情况:一:2009年之前1997年《京都议定书》正式通过后,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期间,规定了二氧化碳、甲烷等6种温室气体减少目标。

共有三种履约机制:(1)联合履行机制JI;(2)清洁发展机制(CDM);3)排放交易(ET)。

其中CDM只限于造林项目,且只占基准年排放量的1%,此期间CDM大部分林业项目是由国家提供,到2008年项目基本都覆盖签发了,但是因为经济不景气,很多项目没有完全实现销售。

2009年后《京都议定书》有第二个履约期,因为双方未形成一致意见,导致CDM所有项目在2008年以后处于停滞阶段。

二:2009-2012年很多做CDM的企业改做国内项目,因此期间百花齐放,最有特色的是中国开发了第一个自己的“熊猫标准”(通过西双版纳竹子项目),形成竹子造林方法学,同时产生第一笔国内资源减排交易,是2011年3月26日在北京签约,每吨60元,一共1万多吨,价值100多万,购买方是北京方兴地产,此后各类机构都开始涉足,虽然参与机构和项目很多,但是市场规模不成形。

2003年国家林业局成立碳汇办公室,2012年之前有很多标准,包括中国碳基金有自己的标准。

所有绿色植物有碳汇功能,但并不是所有森林碳汇项目可以进行交易。

符合以下两点可以参与碳汇交易:一是森林中要有人为的经营活动;二是必须遵循相应标准来开展森林经营活动。

三:2012年至2017年2012年6月国家发改委印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中国自愿减排体系诞生,即CCER项目;同年10月国家发改委印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2013年第一批方法学备案,中国CCER项目全线启动;2014年3月第一批CCER项目备案完成,中国的整体节奏比较快。

CCER的产生背景:2012-2013年,我国碳交易试点启动,之前一直学习欧盟的碳交易体系,因此中国试点方案遵循欧盟的体系——“配额+资源减排”的模式,配额来源于排放企业,自愿减排包含光伏、水电、林业碳汇等。

林业碳汇全方位剖析

林业碳汇全方位剖析

林业碳汇全方位剖析一、引言林业碳汇是指通过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长期保留在森林中的过程。

它是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林业碳汇进行全方位剖析,探讨其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和可持续管理措施。

二、林业碳汇的发展现状1. 全球林业碳汇总量全球林业碳汇总量巨大,据统计,全球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吸收约20亿吨碳,相当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0%左右。

其中,热带雨林是最主要的碳汇,占据了约40%的比重。

2. 林业碳汇的地域分布林业碳汇的地域分布受到气候、土壤、植被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热带地区由于气候条件适宜,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碳汇的重要区域。

此外,温带地区的森林也具有较高的碳汇潜力。

3. 林业碳汇的经济价值林业碳汇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减缓了全球气候变化,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益。

另一方面,林业碳汇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可以用于碳交易市场,为国家和地区带来经济收益。

三、影响林业碳汇的因素1. 气候因素气候是影响林业碳汇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湿度、降水量等气候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和释放产生影响。

例如,气温升高可能加速植物呼吸作用,导致碳释放增加。

2. 植被类型不同类型的植被对碳汇的贡献程度不同。

热带雨林、针叶林等植被类型具有较高的碳吸收能力,而草地、沙漠等植被类型的碳汇能力相对较低。

3. 人为活动人为活动对林业碳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森林砍伐、土地利用变化等方面。

过度砍伐和森林破坏会导致碳的释放,而恢复造林、森林保护等措施可以增加碳汇量。

四、可持续管理措施1. 森林保护与恢复加强森林保护,禁止滥伐和非法采伐,恢复受损的森林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增加碳汇量。

此外,合理规划林业经济活动,推广可持续的林业管理模式也是关键。

2. 森林碳库管理通过科学管理森林碳库,包括定期监测和评估碳储量、灌溉、肥料利用、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提高林业碳汇的质量和稳定性。

林业碳汇开发利用 概念

林业碳汇开发利用 概念

林业碳汇是指通过市场化手段参与林业资源交易,从而产生额外的经济价值,包括森林经营性碳汇和造林碳汇两个方面。

其中,森林经营性碳汇针对的是现有森林,通过森林经营手段促进林木生长,增加碳汇。

造林碳汇项目由政府、部门、企业和林权主体合作开发,政府主要发挥牵头和引导作用,林草部门负责项目开发的组织工作,项目企业承担碳汇计量、核签、上市等工作,林权主体是收益的一方,有需求的温室气体排放企业实施购买碳汇。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的碳汇功能。

林业碳汇开发利用即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林业碳汇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中国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化,其途径包括实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林业活动已经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在未来承诺期,林业活动仍将在温室气体减排增汇中发挥重要作用。

林业碳汇企业宣传册

林业碳汇企业宣传册

林业碳汇企业宣传册
(实用版)
目录
一、林业碳汇企业宣传册概述
1.林业碳汇的概念和作用
2.林业碳汇企业的优势和前景
二、林业碳汇企业的业务介绍
1.森林资源情况
2.碳汇交易和服务
3.碳中和方案
三、林业碳汇企业的优势和特点
1.绿色环保
2.可持续发展
3.林业科技的运用
4.国际认证的碳汇项目
四、林业碳汇企业的合作方式和服务对象
1.与政府合作方式和服务对象
2.与企业的合作方式和服务对象
3.为个人和企业提供碳汇交易和服务
正文
一、林业碳汇企业宣传册概述
林业碳汇是一种通过增加森林碳汇能力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

通过增加森林碳汇能力,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林业碳汇企业则是以此为基础,通过开发和实施碳汇项目,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碳排放权交易和减排服务。

林业碳汇企业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首先,林业碳汇可以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林业碳汇可以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碳排放权交易和减排服务,帮助他们实现碳中和目标。

最后,林业碳汇可以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发展。

二、林业碳汇企业的业务介绍
1.森林资源情况:林业碳汇企业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包括林地、林木和森林生态系统。

这些资源可以通过碳汇交易和服务实现价值增值。

2.碳汇交易和服务:林业碳汇企业通过开发和实施碳汇项目,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碳排放权交易和减排服务。

这些服务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减排咨询、碳中和认证等。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知识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知识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知识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电力和航空等8个重点高耗能行业的近万家企业被纳入到履约范围中。

同时,作为碳市场的一种重要的补充机制,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也将迎来一个更加迅猛的发展。

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作为碳市场的抵消机制将会受到众多履约企业的青睐。

作为兼具社会效应、生态文明效应和经济效应的林业碳汇项目则有望成为众多自愿减排项目类型中最受关注的一类项目。

植树造林,形成碳汇,取得碳收益,以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反哺林业,必将成为加快绿色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要“大力增加森林碳汇”,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要增加到45亿立方米。

国家碳交易主管部门也非常重视农林碳汇类自愿减排CCER项目的开发工作,在今后出台的全国碳交易抵消机制中也将有相应的倾斜政策鼓励各类碳汇项目的开发和申报。

从市场表现来看,碳汇类项目的交易价格也表现不俗。

仅以北京碳市场为例,截至2016年8月19日,林业碳汇类项目已累计实现成交27笔,成交量达到7.2万吨,交易金额266万元,成交均价达到36.57元/吨,成交价格远远高于一般类型的CCER项目。

借助利好政策,相信在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后林业碳汇CCER项目的开发与交易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林业碳汇类项目开发的条件与评估1. 目的明确首先要求的是明确造林目的,理论上来讲,碳汇造林项目仅仅是指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的造林活动,是对造林和林木生长全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进行的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活动,这就区别于其他类型的造林活动,比如以获取经济收益为主要目的的经济林(果树、桉树、橡胶树等)和苗圃林就很难被认定为碳汇造林。

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3月1日已网上公示的93个林业碳汇类项目中,碳汇造林项目64个,森林经营碳汇类23个,竹林经营碳汇项目5个,竹子造林1个,主要树种是以马尾松、杨树、湿地松、杉木、樟子松、落叶松为主的乔木林、灌木及竹林(毛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2、浙江省森林碳汇项目的现状

浙江临安毛竹林碳汇项目于 2008 年启动,是首批以积累碳
汇、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碳汇造林项目,也是全国首个
竹子碳汇造林项目。项目通过在临安市藻溪镇严家村和松 溪村营造700亩毛竹碳汇林,探索可持续的方法经营毛竹林, 在保持竹林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竹子在应对气候变 化中的功能和作用,对促进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恢
21

1、黑龙江省森林碳汇项目的现状

2011年,大兴安岭地区实施了1万亩造林活动,专门用于生 产森林碳汇, 2012 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开展了森林 经营碳汇项目,整个项目总投资293.5万元,实施森林经营 (抚育)2万亩。 2012年6月,碳汇基金会与汤旺河林业局合作选定了1051亩 森林作为试点。最终该试点所产生的森林碳汇于 2013年6月 3口通过华东林交所的碳汇托管平台,与河南勇盛万家豆制 品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 2013年8月,东宁县成立了林权交易市场,提供森林碳汇交 易服务。这表明黑龙江省目前已经有自己的森林碳汇交易 平台。
生态工程的碳汇功能和价值。其次运用森林碳密度法对黑 龙江重点国有森工林区的森林总碳储量进行了测算,表明 天保工程的碳储量巨大,碳汇潜力十分明显。最后,对天 保工程未来在国内外林业碳汇贸易、增强国家气候谈判话
语权、提升国家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初探,提出了
二期天保工程在公益林建设等方面的相关建议。
5
9
2、林业碳汇潜力研究

尹晓芬等 [9] (2012 )采用温室气体清单估算法,对贵州省 森林碳汇进行估算,表明贵州省森林碳汇呈稳定增长趋势, 并指出全区域碳减排工作任重道远,森林碳汇能力有很大 的提升空间。

吴家琛[10](2013)分析了云南省林业碳汇项目发展潜力及 对林业发展的作用,指出云南省已列入国际低碳经济示范 区,独特的地理条件、丰富的森林资源、发达的低碳旅游 业以及政府的重视等使得云南省具有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 优势。
11
3、林业碳汇评价研究

李鹏等 [13] ( 2012 )在《林业碳汇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
的生态贡献测度及动态预测分析》一文中表明,林业碳
汇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的双向关系 , 即林业碳 汇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生态贡献 , 而经济增长反 过来促进林业碳汇产业的发展。但经济增长对林业碳汇 产业发展的稳健性产生微弱的正向影响且不持续 , 而林
8

2、林业碳汇潜力研究

杨帆等 [7] ( 2012 )阐述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特点,认 为我国发展森林碳汇潜力巨大,并分析了通过增加森林面 积和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来增加森林碳汇的潜力。

续珊珊 [8] ( 2015 )指出:森林碳汇发展潜力取决于森林资 源总量、森林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发展与投资、森林灾害 防治这4个因子的综合影响。森林资源总量是影响森林碳 汇潜力最重要的因素。并将全国 31 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 的森林碳汇发展潜力分为5个梯度。
复自然景观、建设美丽乡村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23
2、浙江省森林碳汇项目的现状

2015年3月,首个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在庆元县启动,项目区
总面积 7103 亩,项目计入期 20 年。目前,碳汇林抚育措施
到位、管理到位,林木生长良好。一旦碳汇交易运作成功, 林农可以依靠林地产权参与林业碳汇项目,弥补森林经营 周期长、短期无经济收益的问题,既可以卖木材还可以卖 碳汇,实现双项收益,也将有效缓解林业面临的资金短缺
17

5、林业碳汇投融资机制研究

黄宰胜 [21]( 2012)运用 SWOT分析方法,对温州市碳汇林 业投融资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
18
6、农户参与碳汇项目意愿研究

明辉等[22](2015)基于实地调研,运用相关分析、多因素 方差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对林农参与林业碳汇项目的意 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林农与林业部门和集体组织 的紧密关系将激发林农更强的参与意愿。并提出林业部门 提供的政策信息、技术越可靠,集体组织的互帮互助特性 越突出、信息公开程度越高,林农的参与意愿越高。 王昭琪,苏建兰[23](2015)结合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回 归方法对农户参与林业碳汇意愿进行了分析。指出文化程 度、家庭年人均收入、农户环保意识以及对碳汇林未来经 济预期对农户参与林业碳汇有显著性影响。认为参与机制 缺失、碳汇收入低以及林业碳汇风险大三个原因导致林农 不愿参加项目,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问题,真正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货币化和市场化。
24
3、广东省森林碳汇项目的现状

2008年,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在广东省汕头市和龙川县实
施碳汇造林项目,广东率先探索林业碳汇自愿减排发展道
路。从2011年开始,广东开展大规模碳汇工程造林建设, 林业碳汇交易工作加速推动。全国首个可进入碳市场交易 的自愿减排(CCER)项目——广东长隆碳汇造林项目,于 2011年在河源和梅州的宜林荒山实施碳汇造林,造林规模
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的
研究与实践综述
一、相关概念
林业碳汇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实施
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 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与碳汇交易结合的 过程、活动或机制。
林业碳汇产业是以活林木资源为载体 , 以碳
为产品 , 通过吸收、交易及管理碳的一系列 活动在内的产业。
2

林业碳汇是一项“双赢”机制,它解决了发达国家的 减排成本问题,且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10
3、林业碳汇评价研究

尹少华,周文朋[11](2013)运用生物量清单法的理论和方
法,定量评价了湖南森林碳汇量。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 森林碳汇量大,森林碳汇密度高,严重依赖于自然环境和 林业工程项目。

李长胜,李顺龙[12](2012)通过森林直接固碳的分析,找 出一套操作性较强的森林碳汇计量方法——森林蓄积量换 算因子法,并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森林碳汇进行计量和 经济评价。提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碳汇量为 9.20亿吨, 价值折合人民币为 1072.8465 亿元。
15

4、林业碳汇市场交易机制研究

陈建成,关海玲[18](2014)对林业碳汇市场要素进行分析, 认为林业碳汇市场是一种政策诱导性、需求拉动型的市场, 提出应积极探索碳汇林业的实现平台,森林碳汇外部效应内 部化,加快林业碳汇的金融创新等,是当前我国林业应对气 候变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16
5、林业碳汇投融资机制研究
19

三、林业碳汇产业的实践情况

1、黑龙江浙江省森林碳汇项目的实践情况

3、广东省森林碳汇项目的实践情况

4、其他著名森林碳汇项目举例
20
1、黑龙江省森林碳汇项目的现状

2005年3月开始,在翠峦林业局实施了翠峦森林经营碳汇项 目。该项目在伊春市翠峦林业局所属9个林场,针对122865 公顷现有森林开展森林经营活动,其中林冠下造林 62517.64公顷,补植补造2601.87公顷,森林抚育57745.49 公顷。该项目预期60年内能够减少2.9x106吨C02当量。 2006年1月在兴隆林业局实施了兴隆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该 项目的实施,将促进项目区生态功能的增强,加强对水土 的保护,美化当地生态环境,为务类动植物提供一个美好 的生存环境,此项目还为当地农民和居民创造了工作机会, 增加项目区农民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1、林业碳汇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陈娟丽 [2] ( 2014 )主要对我国林业碳汇存在的问题进行阐 述。认为我国林业碳汇存在较多障碍:法律规范层级低、 与碳交易市场衔接不畅、与林权改革不协调以及与生态补 偿相混淆。指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国际气候谈判趋势不明 朗和林业碳汇之物权理论基础薄弱。 张锐,曹芳萍 [3] ( 2015 )通过对我国造林再造林项目的分 析与研究,总结了项目中的问题、解决对策以及管理与技 术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而初步掌握我国实施林业碳汇项目 的可行性与潜力,为促进我国林业碳汇项目更好的实施给 予重要的借鉴与示范作用。
6

1、林业碳汇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赵文景、丁娟娟[4](2011):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北京 地区发展林业碳汇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威胁进 行整体把握分析。
7
1、林业碳汇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李金航等 [5] ( 2015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林业 碳汇项目实施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详细核算森林资产、协 调项目和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强调扶贫和公平原则、构建 有效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策。 周子贵等 [6] ( 2014 )总结了近年来浙江省林业碳汇发展的优 势和现状,分析了当前浙江省林业碳汇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 题,并据此提出应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林业碳汇宣传力度、 进一步做好林业碳汇发展规划、大力挖掘林业碳汇潜力、重 点加强碳汇森林经营建设、制定健全相关政策制度与技术标 准、探索林业碳汇交易与抵扣减排机制等对策建议。
1、林业碳汇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对策研究(最多) 2、林业碳汇潜力研究 3、林业碳汇评价研究 4、林业碳汇市场交易机制研究 5、林业碳汇投融资机制研究 6、农户参与碳汇项目意愿研究
4
1、林业碳汇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朱震锋,曹玉昆[1](2012)对天保工程碳汇效果进行评价,
首先肯定天保工程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分析了天保
的市场机制路径。
13
4、林业碳汇市场交易机制研究

陈欣[15](2013)研究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碳汇交易
发展滞后,存在林业碳汇交易量少,市场化程度低等差距,
其成因主要是 CDM 机制存在缺陷、国内环境制度建设及金 融支持体系尚未搭建完备、市场主体缺乏参与动力、碳汇 交易规则变化及计量复杂且认证技术不完善导致。提出了 推进我国林业碳汇交易的思路:突破 CDM 制约,大力推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