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内阅读专项训练 (含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d1ca9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5.png)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苏教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及答案班级:姓名:得分:一、课内阅读,完成练(10分)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小小的湖泊(pōbó),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lánnán)。
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
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shìsì)一级级天然的台阶。
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téngtén)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1.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2分)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个句,分别把和比作和。
(5分)3.人们为什么称那些湖泊为“五花海”“五彩池”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1分)1.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医疗队经过冀中的XXX,XXX瞥见有个孩子的下颏上,长个大瘤子,他走过去摸摸按按,然后抱起孩子向村里走去。
XXX这个孩子是贫农XXX5岁的儿子,叫猛子。
XXX听说XXX要给猛子割瘤子,心想:“俺就这么一个孩子,万一有个一差二错,可怎么办呢?”XXX耐心地向猛子妈申明:“这瘤子不割掉是很风险的。
”猛子妈这才宁神了。
XXX顺利地给XXX做完了手术,抱着猛子亲了又亲,又把猛子送回了家。
以后每隔两天,他就给猛子换一次药。
医疗队转移时,XXX又特意到猛子家,教猛子妈消毒和换药的方法,还留下一些药品。
厥后,XXX经过XXX时,又去看望猛子。
猛子已经完全好了。
猛子妈感动得热泪盈眶,不住嘴地说:“感激您!感激您!”XXX却说:“不要感激我,我是XXX的医生。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水平练习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水平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8f4cc35f0e7cd185253677.png)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水平练习及答案一、课内阅读。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
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了果子的甜香。
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沟水汩汩,很满意的响着。
是啊,旁边就是它浇灌过的田地。
在这片地里我们种过油菜,种过蚕豆。
我在豆田里找过兔草。
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飞得好高。
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的,稻穗低着头。
现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中秋节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用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啊,我和阿妈走月亮……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满意——(___________)沉甸甸——(___________)成熟——(___________)坑坑洼洼——(_____________)2.文中画“”的句子用了什么手法?请你仿照着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反复出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
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
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
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附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67fca4998fcc22bcd10d96.png)
苏教版四下课内阅读(附答案)课内阅读一:走,我们去植树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明天长成参天的大树。
叫风沙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
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建设“四化”离不开绿色宝库。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1、用波浪线标出上面两节诗中出现的叠词,它们是式词语,我还能写出俩个来:、。
2、诗中画线句子是说植树造林的。
课内阅读二:第一朵杏花这一天,竺爷爷正在书房里看书,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的声音:“竺爷爷!竺爷爷!”是谁喊得这么急?他赶忙走出书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个孩子。
“什么事情啊?”“竺爷爷,杏花开啦!”“什么时候?”“刚才。
”“是第一朵花吗?”“是。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1. 根据选段填恰当的词语。
窗外一个小孩子急切的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的问:“什么事情啊?”小孩子()的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的问:“什么时候?”小孩子()的说:“刚才。
”竺爷爷()的问:“是第一朵花吗?”小孩子()的说“是。
”2、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3、文中加点的词句让你体会到了什么?课内阅读三:第一朵杏花(二)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的时间。
搞(),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和()代替观察。
”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1.文中“顷刻间”的意思是,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
2.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明竺可桢爷爷当时的心情。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从这些词语中我们能看出竺可桢爷爷是一个的人。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基础练习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基础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a8360e50e2524de4187e8e.png)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基础练习及答案一、课内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堤.(dī tí)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如果)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nèn nèng)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当四周很(安静宁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zì zhì),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cào zào),很卫生。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粗糙——(________)奢侈——(________)坎坷——(________)3.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这样的句子请你再仿写一个:_______________。
4.蟋蟀出来吃草,它不吃洞口地方的那丛草的原因是()A.那丛草好看B.那丛草遮阳C.那丛草可以遮蔽洞口的出口5.以上两段文字的观察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走月亮(节选)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
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cad1f5dd36a32d7275814c.png)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试卷及答案一、课内回放。
麻雀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
猎狗跑在我的前面。
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噢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已的幼儿。
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博斗。
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1.在第四段中找出描写老麻雀动作的词,用“”画出来。
并说说从老麻雀的各种动作中,你看到了怎样的老麻雀?它为什么这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中的“强大的力量”指的是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本文的感受以及对母爱亲情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为什么带着猎狗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
“失败”的导演她是香港知名的导演,生活很简朴。
她没有名车,没有豪宅,影迷常常看到她拎着大袋子挤地铁,剪着利落的冬菇头,穿着帆布鞋,衣服也很随意,站在人堆里,就是一个普通的人物。
偶尔被影迷认出来,要找她签字合影,她总是摆摆手,逃一样地离开,根本不愿被众星捧月。
她又很谦虚低调。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外阅读专项训练 (含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外阅读专项训练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e58b72fe4733687f21aa3d.png)
苏教四下课外阅读专项训练第一单元:春天来到了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之曲春姑娘穿着一身绿色的衣裙,踏一辆绿色的车,摇一路绿色的铃来了……春姑娘抱起绿琵琶,弹出一支和谐的绿之曲。
百鸟听了争着亮开圆润的歌喉,她又挥起绿色的令旗,指向小溪,小溪的冰衣立刻咔咔崩裂。
没等冰衣完全融化,小溪就高兴地唱起绿色的歌,跳下山涧,越过山涧,越过山岗;汇入河流,奔向大海。
春姑娘又指向树林,杨树急忙拨掉头上的残雪,顽皮地吐出了嫩绿的小舌头;柳树则吐出鹅黄色的嫩芽,就像一只只刚刚啄破蛋壳儿的毛茸茸的小雏鸡。
小草探出了翠绿的小脑袋,喜爱雪花的凋谢。
你看它们有的刚刚破土,一撮撮,一簇簇,深吸着散发泥土芳香的新鲜空气。
虽然身小力薄,但生命力才是那样顽强,这不禁使我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你看,在绿色的草坪上,孩子们追逐着,欢笑着;青年人捧着书读着,绿色的风为他们轻轻地翻着书页。
春姑娘摇一路绿色的铃,蹬一辆绿色的梦来了。
春姑娘的琵琶弹绿了草地,绿了杨柳,绿了万物,绿了希望……1.请根据选文,把词语补充完整。
()的衣裙()的喉咙()的小雏鸡()的空气()的令箭()的嫩芽2.下面哪一句话没有修辞方法,请你选出来。
()A.百鸟听了争着亮开圆润的歌喉,她又挥起绿色的令旗。
B.小草探出了翠绿的小脑袋,喜爱雪花的凋谢。
C.你看,在绿色的草坪上,孩子们追逐着,欢笑着。
D.柳树则吐出鹅黄色的嫩芽,就像一只只刚刚啄破蛋壳儿的毛茸茸的小雏鸡。
3.作者抓住、、、等事物来描绘春天的。
4.请用“——”划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5.你是如何理解题目“春之曲”的?文中哪些语句与题目相呼应?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雨①春雨,古今中外有多少人赞美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杜甫描述你偷偷来到人间的佳句。
春雨,你可知道农民是怎样地盼望你呀!②春雷一声,你可来临了,无声无息地下着,雨丝如烟似粉。
竹林里新拔节的翠竹,田野里的绿苗,池塘边的垂柳,刚刚绽开的粉色桃花,在水雾碎雨中,绿莹莹,细润润。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9bf2f1192e45361166f595.png)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一、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观潮(节选)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般涌来,江面上依旧()。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进文中的括号里。
山崩地裂风号浪吼水天相接风平浪静漫天卷地浩浩荡荡2.选文按照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中描述观潮者反应的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
这两个词语形象地写出了人们___________的心情,从侧面衬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5.如果此时你也站在大堤上观看钱塘江大潮,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训练“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基在意大利(休养休息)时,他的儿子跟着妈妈来(盼望看望)爸爸。
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裁载栽)了好些花籽,不久,就回国去了。
后来,鲜花盛开了。
高尔基看着(zháo zhuó zhe)窗前怒(lù nù)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专项真题含答案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专项真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92e85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7.png)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专项真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阅读短文。
猪嘴防毒面具①细心的人会注意到防毒面具的外形和猪嘴极为相似,这是为什么呢?莫非防毒面具的发明和猪嘴有关?为什么叫猪嘴防毒面具?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与英法联军为争夺某地区展开激战,双方对峙半年之久。
1915年,德军为了打破欧洲战场长期僵持的局面,第一次使用了化学毒剂。
他们在阵地前沿设置了几千个盛有氯气的钢瓶,朝着英法联军阵地的顺风方向打开瓶盖,把约180吨的氯气释放出去。
顿时,一片黄绿色烟雾弥漫,并快速向联军的阵地飘移,一直扩散到联军阵地纵深几十千米处,致使几千名英法联军士兵中毒,战场周围的大量野生动物也相继中毒丧命。
③可是奇怪的是,这一带的野猪竟意外地活了下来。
这件事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
经过考察和研究后,科学家们终于发现是野猪喜欢用嘴拱地的习性,使它们免于一死。
当野猪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后,就用嘴拱地,以躲避气味的刺激。
而泥土被野猪拱动后,其颗粒变得较为松软,对毒气起到了过滤和吸附的作用。
野猪巧妙地利用了大自然赐予它们的防毒面具,因此它们能在这场氯气的浩劫中幸免于难。
④揭开了这个秘密....之后,两国科学家深受启发。
他们很快就设计、制造出了第一批像猪嘴巴一样的防毒面具,但这种防毒面具没有直接采用泥土作为吸附剂,而是使用木炭颗粒做过滤层,内装有可以过滤毒气的材料,猪嘴的形状能装入较多的木炭颗粒。
后来经过多次改进,防毒面具采用的过滤材料更为先进可靠,吸附化学毒剂的本领更大,但它酷似猪嘴的基本样式却一直没有改变。
⑤防毒面具可以说是一件模仿猪嘴的杰作。
(有删改)1.对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引出说明对象猪嘴防毒面具。
B.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
C.特意点出防毒面具外形和猪嘴相似,提问“为什么”,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D.总结全文,突出说明对象猪嘴防毒面具的特点。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4505212cc58bd63086bd15.png)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科学锻炼身体①同学们,你们知道应该如何科学锻炼身体吗?②锻炼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天气。
马路旁、工厂附近、人群密集处污染严重。
阴雨天没有阳光照射,空气的含氧量少,会使人吸入更多的二氧化碳。
雾天空气中的水汽、尘埃和其他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吸入人体会有害。
风力大的天气,风会带走人体大量热量,这时锻炼会导致血管收缩,引发疾病。
③锻炼还要注意适度、适量。
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条件,安排适宜的运动项目:儿童可以做操、游泳、溜冰等;中青年可以跑步、打球、登山等;老年人可以选择慢走、打太极拳等。
一天中,可以早晚各安排一次锻炼,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
判断运动是否适度,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220—年龄)×80%。
例如,年龄20岁的人运动后如果每分钟心跳次数为:(220—20)×80% = 160,证明他的运动量比较适宜。
如果运动后心跳次数超过了160,就说明运动过量了,此时有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全身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等现象。
④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怎样科学地锻炼身体了吧?1.关于如何科学锻炼身体,短文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介绍的。
2.雾天不适宜锻炼身体的原因是()A.雾天没有阳光,对身体不好。
B.雾会带走人体的热量,锻炼身体会导致血管收缩,引发疾病。
C.雾天空气中的水汽、尘埃和其他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吸入人体会有害。
D.雾天能见度低,锻炼身体太危险。
3.下列运动项目中不适合老年人的是()A.慢走B.蹦极C.打太极拳D.跳广场舞4.第③段中画“”的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分类别B.举例子C.作比较D.下定义5.下面关于锻炼身体的做法最科学的一项是()A.只要天气好,爷爷每天早晚都到公园打半小时太极拳。
B.张奶奶特别喜欢在水泥厂附近的马路边慢走锻炼。
C.李叔叔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每天都坚持户外锻炼。
D.虽然今天有大雾,但是妈妈仍然坚持早饭后外出锻炼。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1-4单元)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内阅读(1-4单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74696bfd0a79563d1e728d.png)
课内阅读(1-4单元)班级:姓名:(一)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着,毛毛细雨从天上下来。
千万条柔柳了鹅黄色的嫩叶。
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来,形成了的春天。
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
1、这两段话选自课文,作者是。
2、按课文内容填空。
3、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4、读了第二自然段,你想起了那些描写春天的诗句?请写两句。
5、第一自然段按照从到的观察顺序,抓住小燕子最为与众不同的三方面、、,写了小燕子的,用一个词语来描画小燕子的外形就是。
(二)苹果里的五角星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五角星。
我见过许多人切(qiēqiè)苹果,他们切苹果都不生疏(shūsū),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藏着五角星!第一次这样切苹果,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
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男孩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
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出正确的读音,用“√”划出。
2、“鲜为人知”的“鲜”读音,在字典中有以下解释:①新的,不干枯的;②滋味美好的;③有光彩的;④少;⑤新鲜的食物。
应选择第种解释。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清晰 ( ) 通常 ( )反义词:生疏( ) 秘密( ) 循规蹈矩(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循规蹈矩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鲜为人知 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5、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是_______ 。
从中我受到启示是:。
(三)人类的“老师”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
小学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bdaf8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3.png)
小学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阅读短文,完成下列练习。
走进书里去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
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
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
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
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途径。
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阅读①-③段,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 ____ 瞬间--____3.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学欣赏的途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1df40776eeaeaad0f330b1.png)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课内阅读。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xiào)此生!”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
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诉说哭诉)着什么。
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yà)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zhào)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了她。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安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1.从选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并用“√”画出来。
2.“如此抱负和胸怀”指的是什么?用“”在选文中画出来。
3.围观的中国人的心情是______的,从他们的表现“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他们无能为力,表面原因是(_____),实际则指(________)。
括号里填序号。
A.这个女人和外国人谁有道理还没有分清楚。
B.中华不振。
C.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
4.魏校长为什么说:“有志者当效(xiào)此生!”()(填序号)A.因为周恩来的回答让魏校长很满意。
B.因为周恩来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志向十分远大。
C.因为周恩来学习认真,善于思考。
5.想一想,你是为什么读书的呢?写清原因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种辣椒常识课上,老师对植物的讲解,把我带到植物世界里。
听完课,我动了心,决心种点什么,仔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回到家,我找到了两个花盆,满心欢喜地种下了辣椒籽。
下种后,我每天都要给它浇些水,盼望种子早些发芽。
一天中午,弟弟告诉我花盆里出小苗了,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只见一棵小嫩芽拱出土,又过了两天,好几棵小芽出来了。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试卷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8c410819e8b8f67c1cb9eb.png)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试卷及答案一、课外阅读。
上课上课了,董老师扶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
她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
一个假期没有见到老师了,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好像在说:“董老师,我们多么惦念您啊!”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小树苗。
我们的董老师,多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去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
同学们完全被董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了,随着她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首微笑……1.根据意思填词语。
(1)形容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_____________)(2)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_____________)2.“笑眯眯”是对老师()的描写。
A.动作B.语言C.神态D.心里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A.比喻句B.拟人句C.排比句4.用“______”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它是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我还能再写一句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用几句话描述一下你的老师上课时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碗馄饨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
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
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
“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必考题)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必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a1a472a04a1b0717ed5ddcf.png)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必考题)一、课内阅读天窗(节选)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暼;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
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1.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想象到它们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
2.选文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____________时候的生活场景。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的原因是关在地洞似的屋子里的孩子们只有通过天窗才能体会、想象外面的世界。
(_________)(2)文中加点的“这时候”指的是下雨被关进屋子里的时候。
(_________)4.为什么说“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
西门豹一看,女孩儿满脸泪水。
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投进了漳河。
1.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正确的是()A.西门豹真的认为这姑娘不漂亮,要为河伯送一个漂亮的.B.西门豹既相信河伯会娶媳妇,又要救这个姑娘,只好拖延时间。
C.这是西门豹的计谋,借机为民除害,教育人民,破除迷信。
2.联系全文想想,西门豹破除迷信妙在哪里?()(多选)A.安排周密B.乔装打扮C.假戏真做D.讲究策略3.你觉得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多选)A.足智多谋B.讲究策略C.相信科学D.迷信三、课外阅读。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复习含答案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0b9fc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7.png)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复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
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1.魏校长提出的问题,同学们的答案分别是什么?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若有所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抱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魏校长听后为什么那么高兴,甚至连声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
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
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希望盼望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谴责批评)她。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过关题含答案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过关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3ed72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b.png)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过关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节选)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
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
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鸣啊鸣直叫。
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
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
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
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老师倒没说什么。
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唉声叹气地对我说:“你一出场就豁几个虎跳,那就强多了。
”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1.“砸锅”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台下一阵哄堂大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
”“总算”一词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表演的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冰箱里面用到一种(),具有()和()的功能,能够使食物()和蔬菜()更长。
有一种叫“()”的神奇材料,比()结实百倍,而且非常(),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到()旅行。
在()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能够把探测()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1.根据课文内容,将短文补充完整。
2.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用“”画出来。
3.有一种叫“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9c8bc50b4e767f5bcfcea0.png)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
游千尺珍珠瀑假日里,我们摄影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乘车来到了千尺珍珠瀑。
千尺珍珠瀑在北京密云县境内,沿京都第一瀑北上约三里处。
这是一处新开发的奇观绝景。
我们下了汽车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轰轰的声音。
拐过一个山弯,只见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一簇簇绿色的植物,犹如一幅硕大的水墨画。
又拐过一个山弯,便觉得水声震耳欲聋。
只见瀑布从悬崖上飞流直下。
悬崖下是两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
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鹳展翅腾飞,冲向天际。
同学们立刻按动快门,拍下这难得的画面。
走近瀑布一角,也许是太高的缘故,水流从崖顶上刚一下落,便化作无数水珠,飘飘洒洒,成串成行,由天而降。
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
这珍珠般的瀑布到底有多高呢?听工作人员讲,水流从崖顶到落地,需要七秒多钟,如果按物体落下的速度公式计算,约有二百五十米高。
嗬,怪不得叫千尺珍珠瀑呢!我们在瀑布下的溪流中洗手洗脸,互相撩水嬉戏,大家的欢笑声融进了那隆隆的瀑布声中。
1.本文是按()顺序来写的。
A.时间顺序B.高低顺序C.游览顺序2.以下几句话分别写出了珍珠瀑的哪三个特点,将序号填在括号中。
A.声音大 B.景色美 C.鸟奇(1)下面这两句话写出珍珠瀑(_______)。
下了汽车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轰轰的声音。
又拐过一个山弯,便觉得水声震耳欲聋。
(2)下面两句写出珍珠瀑(_______)。
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
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簇簇绿色的植物。
(3)下面两句写出珍珠瀑(_______)。
悬崖下是两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
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鹳展翅腾飞。
3.为什么叫千尺珍珠瀑?用“”在文中画出来。
4.用波浪线画出比喻句,这一句把比作。
5.短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
苏教版语文四下课内阅读练习题
![苏教版语文四下课内阅读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52f77c6941ea76e59fa0411.png)
苏教版语文四下课内阅读练习题(一)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
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1、?选择正确的读音。
不禁(jìn jīn)沉着(zháo zhuó) 从容(cóng cōng)稍公(xiāo shāo)2、?用“~~~~~”画出稍公谨慎驾驶羊皮筏的句子。
3、?无论是作者的 _________,还是乘客的_________ ,都从侧面衬托了稍公的_________品质。
4、稍公凭着_________ 成了黄河的主人。
5、请写出一句与黄河有关的诗句和俗语。
(二)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
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1、?结合短文理解词语。
区区:_________ 。
束手待毙:_________ 。
肝胆俱裂:_________ 。
2、因为外层蚂蚁 _________, _________,所以我们称这区区弱者为_________。
3、这个片断再现了自然界弱小生命_________ 的本能,讴歌了动物们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表现同的可贵的 _________的精神。
(三)还有画眉啦,黄莺啦,百灵啦它们的“语言”丰富极了!一听到它们的叫声,我便以“知音”自居,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
()我一直没有学到公冶长的本领,()却跟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
从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的可贵;从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的重要;从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的精神1、?在方框里填上恰当标点符号。
2、?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空。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8ca5e116fc700aba68fc9f.png)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一、课外阅读。
车把上的纸鹤毕业的那年暑假,我突然萌发独自去江南一座古城旅游的念头。
古城很美,景色很多,却都分散在各处。
我正为此犯愁,旅店的一位阿姨告诉我:“我们这里的一些修车铺里,可以出借自行车,租费极廉。
”太好啦!正合一个穷学生的心意。
于是,我当即在旅店附近的一个车行里,租借到了一辆七成新的自行车。
我兴奋地骑上自行车,在古城宽阔的大道上一溜烟似的疾驰,心里真像插上了翅膀般的自由、欢愉。
只花了一天半时间,城内的几处景点就留下了我“到此一游”的踪迹。
第三天下午,我又兴冲冲地骑车向郊外的一个著名风景区进发,到那里已是三点光景。
环顾四周,没有找到寄存自行车的地方,只有在公园对面的那片小树林里,横七竖八地停放着几辆自行车。
我图省事,便将自行车也往那里一放,返身买票进了公园。
景区的面积很大,一路上走马观花游下来已花去不少时间,然后又坐上了驶往湖心岛的游船。
心一静下来,才猛地想起自行车好像忘了上锁,一摸口袋,果然不见有车钥匙。
我顿时惊出一身大汗,啊,这下闯大祸了!游兴全消,苦苦哀求船工将我放上岸去。
船尚未停稳,我就箭一般地窜上岸,拼命朝公园出口处跑。
此时,天色暗下来。
远远地朝对面那片林子望去,不好,那里只剩下孤零零的一辆自行车了。
我按住自己那颗狂跳不已的心,奔跑过去一看——啊!不禁喜出望外,正是我租来的那辆车呢!可是车却是锁着的。
仔细一看,车把的刹车上夹着一只用纸折成的鹤。
我涌上一阵莫名的希望:那车钥匙会不会就在纸鹤里呢?取下纸鹤,一摸,硬硬的,在它的肚子里,果然藏着一把钥匙!我端详着这只可爱的纸鹤,竟发现它的尾部还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叔叔,请小心。
”激动的暖流顿时传遍全身,这是一位好心的孩子干的。
我多么想当面对他真诚地道一声感谢,然而望着暮色中空寂的周围,从何处觅寻他呢?这纸鹤自然成为我的珍藏,哦,珍藏着这位好心孩子对我的一份关爱,也珍藏着我对他的一份怀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四下课内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燕子》片段,回答问题。
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
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
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1.请把课文补充完整。
2.选文第一自然段从小燕子的、、来写小燕子的外形。
3.请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5.选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手法写出了花草的繁多和生机勃勃,突出了作者之情。
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本诗的作者是。
2.诗的前两句抓住___ ___、____ __、___ ___、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酒旗、风等几个江南常见的景物,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绮丽画面。
3.后两句则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前两句的意思是:(二)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 本诗的作者是。
2. 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蓬头:稚子:遥:应:3.古诗后两句表现出儿童。
A.可爱与机灵 B.不懂礼貌4. 后两句的意思是:三、阅读《最佳路径》片段,回答问题。
格罗培斯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shǔ shù)个建筑方面的难题,然而建筑学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
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
接到催促电报,他心里更加焦躁。
巴黎的庆典一结束,他就让司机驾车带他去了地中海海滨。
他想清理一下思绪,争取在回国前把方案定下来。
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这儿是法国著名的葡萄产区,漫山遍野都是当地农民的葡萄园。
一路上他看到许多园主把摘下来的葡萄提到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吆喝.(hē hè),但却很少有停下来的。
当他们的车子拐入一个小山谷时,发现那儿停着许多车辆。
原来这儿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
据说这是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园,她因年迈无力料理而想出这个办法。
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是否能卖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上百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
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diào tiáo)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微不足道:漫山遍野:2.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3.用一句话概括第三自然段话的意思。
4.读画线的句子,体会格罗培斯的特点是:。
5.最佳路径的设计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四、阅读《三顾茅庐》片段,回答问题。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1.《三顾茅庐》是根据有关内容改写的。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蜿蜒起伏:茅塞顿开:景色宜人:群雄纷争:3.从划线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每句中前后两部分的关系。
(1)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2)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五、阅读《走,我们去植树》片段,回答问题。
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枝叶都是快乐的音符,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
多栽一棵树,就多增添一片新绿;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
今天栽下,明天长成参天的大树。
叫风沙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
1.请把诗歌补充完整。
2.为什么说“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3. “叫风沙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
”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手法,选取“”和“”表现树木的作用。
4. 照样子写句子。
例: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枝叶都是快乐的音符。
5.练习课文内容,说一说植树有什么好处?(至少二条)(1)(2)六、阅读《祁黄羊》片段,回答问题。
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
”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偏心眼儿?”“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
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举荐——()接替——()惊讶——()2. (1)“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偏心眼儿?”把这句话改为陈述句,应该是:()A.你举荐他,应该怕人家说你偏心眼儿。
B. 你举荐他,就是不怕人家说你偏心眼儿。
(2)“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
”把这句话改为肯定句,应该是:()A.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要慎重。
B.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慎重。
3.文中带点的词语“郑重”和“慎重”能否调换,为什么?4.你从悼公的惊讶中,可以感受到什么?5.从画线句子中可以看出,祁黄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七、阅读《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片段,回答问题。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
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
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1.照样子,写词语。
蓬蓬勃勃2.读下面句子,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无论..那么蓬蓬勃勃。
..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2)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3.选文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樟树的和。
4.为什么说“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呢?请在文中画出来。
5.由樟树我们联想到宋庆龄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八、阅读《“生命桥”》片段,回答问题。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
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那情景是何等地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目瞪口呆:秩序井然:2. “那情景是何等地神圣!”指的是什么情景?请用“——”画出来。
3.理解句子“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为什么把羚羊跳跃时所划出的一道道弧线比作“生命桥”?为什么说这座桥是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4.猎人们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枪?5.通过学学习这篇课文,你想对捕猎者说些什么呢?九、阅读《天鹅的故事》片段,回答问题。
“这时,别的天鹅似乎被这一举动惊住了。
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
只听得‘嚓——嚓——’,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
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水面在慢慢地扩大。
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
它们干得那样,那样!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
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1.请把选文补充完整。
2.选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解释说明B.声音的延续C.转折3.文中的“破冰勇士”指的是。
4.选文最后一句话,老人调动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天鹅们的场面,展现了它们的精神。
十、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萨沙问道:“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妈妈回答说。
“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萨沙反问道。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妈妈笑着回答说。
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
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问道。
1.选文选自课文《》。
2.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这句话是一个句,我会把它改为陈述句:3.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
4.读读想想,说说下面两句话包含的意思。
(1)“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妈妈回答说。
(2)“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问道。
5.你遇到过比你弱小的人吗?说说你是怎么保护弱小者的。
请跟大家说一说。
十一、阅读《黄河的主人》片段,回答问题。
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
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wùè)的风浪,身系(jìxì)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1.给加点的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圈起来。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惊涛骇浪:如履平地:3.请用“——”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4.文中用了这些词语来形容“黄河的主人”:和;和。
5.“黄河的主人”指的是谁?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参考答案一、1.点拨:背诵课文,填写原文缺少的词语。
答案: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2.点拨:认真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答案。
答案:羽毛翅膀尾巴3. 点拨:首先弄明白什么是比喻句,然后认真读第一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进行整理。
答案:剪刀似的尾巴4.点拨:认真阅读第二自然段,仔细找出所描写的事物。
答案:微风细雨柳叶草芽花小燕子5.点拨:从“赶集似的聚拢来”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句话具有拟人句的特征。
词句之间充满着活泼轻快,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
答案:拟人句对春天的热爱二、(一)1.杜牧2.答案:黄莺、绿树、红花解析:“千里莺啼绿映红”这句诗里面“莺啼”是黄莺,“绿”指的是“绿树”,“红”指的是“红花”。
3.答案:那些愚妄的统治者解析:是人通过对春色的描绘,寓情于景,面对着烟雨中的尚存的佛寺楼台,想到了南朝的统治者都已经烟消云散于是生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