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二单元复习
政治高考哲学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复习要点一、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 白然界具有物质性。
(2) 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3) 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运动(1)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3)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1) 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白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 )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哲学第二单元复习
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
误在于( ) ②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④割裂了事物和运动
①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③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考点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 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创造, 也不能消灭 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 的物质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2、方法论:
认识工具
促进
认识的发展
人的认识能力
促进
认识的发展
考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用权威人士 观点检验
用多数人的 观点检验
用客观事物 自身检验
用实践 来检验
你认为用上述哪些观点可以检验认识 是否正确? 为什么?
认识
考点3:真理
(2)真理的属性
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 (真理的相对性)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考点4:认识的作用及过程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实践—认识—实践—认识)
认识的主体受各种条件制约:主客观条件 认识的客体是复杂变化的
方法论: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按客观规律 办事
尊重客观规律
客观存在≠客观实在:客观存在指个人主 观以外的所有事物,包括客观实在、物 质的具体形态以及他人的意识等。
物质
根 本 属 性
含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 意识,并能为人的意 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高考文综政治人教版--哲学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二,知识归纳
1,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上把握意识 , (1)物质决定意识(第一位的,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第一位的,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客观存在通过实践作用于人脑,形成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客观存在通过实践作用于人脑,形成意识) (2)意识的能动作用(第二位的) )意识的能动作用(第二位的) 能动认识世界(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能动认识世界(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能动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 能动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 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 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注意易错易混观点
3,从题型看,常用以上材料体现哪些哲学道理(哲学依据),或 ,从题型看, 哲学依据) 者用哲学道理或者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材料, 是如何(怎样) 者用哲学道理或者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材料,或者是如何(怎样)
做到XXX的? 的 做到
一,基础知识落实(按要求看书)
1,基本概念(理解,选择题考查) ,基本概念(理解,选择题考查) 物质;运动;规律;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课本P41) ) 物质;运动;规律;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课本 2,基本关系(理解,选择题考查) ,基本关系(理解,选择题考查)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结合优化P225考点诠释识记,理解) 考点诠释识记, (结合优化 考点诠释识记 理解) 3,基本原理(准确记忆,注重运用,主观题考查重点把握) 准确记忆,注重运用,主观题考查重点把握 重点把握) , 优化P226) ) (1) 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方法论(优化 ) 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 (2) 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 ) (3)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方法论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考点2,深化探究) (4)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方法论( 优化 )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方法论( 优化P230考点 ,深化探究) 考点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哲学依据,含义,重要性,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哲学依据,含义,重要性, 优化P231考点诠释 ) 考点诠释2) 优化 考点诠释 4,基本观点(理解,选择题考查) 理解, , 优化P229 (1)意识的本质(从起源,生理基础,内容与形式理解 优化 )意识的本质(从起源,生理基础, 考点诠释) 考点诠释) .(课本 (2)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课本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课本P39) )
哲学第一二单元复习.doc
唯物主可知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知识体系的构建(学生自主)二重点难点(%1)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区别 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 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区别 (1) 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知 (2)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3) 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联系 (1)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3)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区 别 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
哲学 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联 系 (1)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
因此,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只有坚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为指导,科学家才能在研究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方向。
【提示】“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是科学之母”等都是 错误的。
(%1)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本原 先后 决定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 意识是本原 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意识决定物质 不可知论2、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提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不能笼统地说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而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扩展】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1、孟了:万物皆备于我2、王守仁:心外无物3、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天4、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5、笛卡尔:我思故我在6、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7、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8、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唯一对象9、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10、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11、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12、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扩展】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1、“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2、柏拉图:理念论3、黑格尔:绝对观念论4、老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5、朱熹:理在事先【扩展】生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神秘主义)“8”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命运(四)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哲学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人和规律的关系(P33-34)
世界观
方法论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2、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原理 p38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哲学生活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辩证唯物论和认识论部分)一、辩证唯物论(一)四个概念:物质、意识、运动、规律1、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独立性: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物质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们只能依据其固有的属性和规律改变其存在的具体形式。
(2)可知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被认识的事物。
”在此问题上我们要坚持可知论,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可知论。
(3)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唯一能把物质于意识区别开来的属性。
但并不意味着物质只有这一属性,物质的属性还有可知性、运动性等。
(4)“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客观实在只包括物质现象,客观存在既包括物质现象,又包括精神、意识现象(梦)。
(5)世界的本质(本源)是物质,或世界统一于物质。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③意识根源于客观存在。
【小结】: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6)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区别】:①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性。
②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创造、改变和消灭。
我们既不能用物质去代替物质具体形态而看不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也不能用物质的具体形态去代替物质而看不到世界的统一性。
【联系】①物质是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
②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具体体现。
③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7)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区别】: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物质世界中一部分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则囊括了整个世界万事万物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要点详解】
(2)意识是人脑(不是大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意识就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提示】 (1)客观存在≠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指个人主观以外的所有事物,包括客观实在、 物质的具体形态以及他人的意识等。 (2)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意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反映的形式(如感觉、判 断等)是主观的,正因为如此,对同一客观事物才会形成不 同的意识。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要点详解】
(2)为什么说世界统一于物质? ①自然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产生: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构成: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 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 ③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提示】 所谓“物质的”或“客观的”,不能肤浅地理解为“看 得见、摸得着”,而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 意识所反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要点详解】
(二)意识的作用(又叫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表现 ①目的性、计划性 ②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第一,不是有什么就反映什么,而是有所选择。 第二,不仅能够反映溯过去和推测未来。 (2)意义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 条件,它使人能够由表及里地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与规律。 因此,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了解认识的有限性于无限性)
一、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一)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1、世界统一于物质 (1)什么是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 观实在。 【提示】 ①什么是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性:不依赖于人的 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但它并不独立存在,而是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
高二年级《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高二年级《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复习提纲第二单元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树立积极地人生态度一、名词解释:1.联系:P34联系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发展:P46发展的实质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前进和上升的运动。
3.新事物:P47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
4.旧事物:P47旧事物是指那些丧失了存在必然性,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的事物。
5.矛盾:P58哲学上把事物自身包含的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
6.内因:P64哲学上把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叫做内因。
7.外因:P64把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做外因。
二、问答题:1.怎样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P35(1)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事物,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与周围事物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复杂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一个事物都是这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中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
(2)联系是客观的。
不论是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还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哪些表现?P40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种普遍联系是通过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表现出来的。
物质世界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有持续联系和间接联系,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有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有偶然的联系和必然的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等。
3.不同的联系对事物存在和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P40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
(1)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和主要的联系,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而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和次要的联系,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物发展的进程。
4.如何学会共处,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P41-P42(1)学会共处,关健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承认多样性、尊重多样性。
哲学生活第二单元复习
方法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首先承认自然 界的物质性,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劳动 产生:_________ 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构成:_________ 地理环境 、__________ 人口因素 、________ 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 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坚 物质世界 (三)人的意识是_______________ 长期发展的产物。 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⑴辨证唯 物主义
①辨证唯物论 (第4、5课)
②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6课)
③唯物辨证法
(7-10课)
⑵历史唯物主义 :人生观、价值观 (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11、12课)
辨证唯物论
(物质、意识、运动、规律)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物质、运动、规律)
一、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 P29 (二)自然界的物质性 P28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P30 (四)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3、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4、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5、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 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 关于运动,马克思也有精辟的论述:“一切存在物, 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 才得以存在、生活”。对这句话正确理解是 •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 • ③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 ④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
思考:下列观点有没有正确反映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 我不是现在的我,你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既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又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飞矢不动 --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的的形而上学不变论 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哲学生活第二单元复习(一轮)资料
2.哲学课上,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观看关于捕杀海 豚的纪录片《海豚湾》,并要求写出自己的感悟。 有同学说“唯有了解,我们才关心;唯有关心,我 们才会采取行动”,有同学联想起“给文明以岁月 ,给岁月以文明”,也有同学追问“难道强者的存 活,只能靠弱者的牺牲才能换来”。这反映了 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是无法判断的 ③不同主体面对同一客体,思考的对象是完全不同 的 ④认识会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 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 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延迟退休政策是否符合中国目前 发展的实际,什么时候实施,怎样实施需要经过实践的反复 检 验。(4分) 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 识阻碍实践的发展。延迟退体政策 关系社会群体的利益,决 策正确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决策错误会伤害人民的利 益,所 以需要反复研讨和斟酌。(4分)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 性,延迟退休政策要经过“从实践 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 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4分) ④真理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 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 过程的,都是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国延迟退休政策必须符 合中国发展的实际,逐步实施,反复研讨。(4分)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图6漫画(作者:彭长征)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在认识事物时() A.否认事物的客观性,就不能全面看问题 B.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 C.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就是真理性认识 D.认识结果的差异受主体认识方法的影响
生活与哲学复习第二单元
3.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上的两个错误倾向
(1)夸大主观能动性否认客观规律性的唯心主义 (2)夸大规律客观性否认主观能动性的无所作为思想
典例训练 2012年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7月6日 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 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 调0.31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 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参考答案 请运用规律的相关原理,分析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 1.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它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 率的合理性。 规律办事。为控制信贷规模,管理通胀预期,央行下调存 贷款基准利率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 2.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在认识和 利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 规律,造福人类。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管理通胀预期, 也是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具体体现。
知识归纳
辩证唯物论的两大原理
1.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以正确的意识为指导。
2.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尊重规律,按客观规 律办事。 (2)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能够认识和利用规 律,造福人类。
提升能力 2013年8月,国务院提出“宽带中国”战略:到2015 年,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兆比特每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秒(Mbps)和4Mbps。方案指出,宽带网络是新时期中国经 国务院针对中国宽带网络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实施“宽带 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宽带网络对拉 中国”战略,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动有效投资和促进信息消费、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小康 (2)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实施 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但中国宽带网络仍然存在 “宽带中国”战略符合我国当前实际,是一种正确的战略 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不明确、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应 选择,实施这一战略对拉动有效投资和促进信息消费、推 用服务不够丰富、技术原创能力不足、发展环境不完善 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等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3)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实施“宽带中国”战略 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体现了我国政府把发挥主观能动性 的正确性。 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有利于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推 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小康社会建设。
哲学复习第二单元上课用PPT课件
7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
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
普遍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们可以认识
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
事,实事求是。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蛮干的
主观主义。
6.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规律是客
①区别:两种作用性质不同,不能等量齐观 1)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是基础是前提。
2)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制约,是 第二位的。
②联系:两种作用不可分割,割裂二者关系会导致形
而上学或唯心主义
2021/3/12
6
( 3 )区别:“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 前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后者是马克思主义对哲学 基本问题作出的回答。
易错点4:错误的意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 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人们意识中的那些错误的思想、 片面的认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只是这种 反映是歪曲的,有时甚至是虚幻的。
易错点5:意识总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有正反两个方面,即积极作用和 消极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 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 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观的,要遵循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和前提;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
来。
2021/3/12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是践认1是 识、认发什识展么的的叫基动实础力践(,实是?践检(P是验4认认2)识识的真来理源性,的
唯实一践标是准人,们是改认造识客的观目世的界和的归一宿切)物质性活动
坚持实践第一性
认识
2、实践的特征(P42-43)
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真理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44-45)
课中合作体验: 热点关注
课中合作体验: 热点关注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 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党的十九大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作出重 要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我国社会主 规要律矛具盾有已客经观转性、化普为遍人民日益增长意的识美具好有生能动活作需用要,和要不平 性衡,不要充求分尊的重发规律展、之按间的矛盾。这重一视历意史识阶的作段用的,判树断立是基 规于律我办国事的。社会现实,把握了时代正脉确络的,意遵识 循了社会发展 的客观规律。这一论断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 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把握思维的奥妙
(2)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会 促进事物的发展。在“四个意识”的正确指 导下,我们才能攻坚克难,实现民族复兴,开创党 和国家事业新局面,赢得党心民心。(5分)
课后体验 :
重点知识抽查背诵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2、意识的作用有哪些?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实践
夯实基础: 点对点练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 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物质 运动 规律
意识
1.什么是规律?
(P3规3)律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
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世界观(原理)
(对应)方法论
1、实践是认识 辩 的基础(决定作 证 用)
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立足 于实践,自觉投身实践。
唯 2、认识对实践
物 有反作用,正确 的 的认识(科学理 认 论)对实践有促
论
上升性
客具 有
观体 条
基础来源
的的 件
发展动力 检验标准
决 定 作 用
反 (正确)促进 作 用 (错误)阻碍
目的归宿
实践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
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
一级的程度。”对毛泽东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B 明( )
①人的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④意识都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辩证唯物论 物质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客观规律
目的性 计划性
认 识
世 主动创造性 界
世界 的物 质性
自觉选择性 (正确)促进
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包含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世界观(原理)
(对应)方法论
1、物质决定意 辩识
证
唯 2、意识对物质 物 有能动作用,正 论 确的意识对事物
发展起促进作用
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
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 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 思想意识。
3、规律具有普 要求我们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 遍性和客观性, 律办事。
认识
2的.和真具理体的的三;性人(P的47认) 识具有反复
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
3与.认时识俱的进三,性开(拓P4创8-新49,)在实践中
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 发展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反复性
认识
方
真理 追求真理 无限性
法
是个过程
①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
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往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运动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③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④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
意识 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P31)
静止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③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 谈物质是形而上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P32)
(1)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 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客 观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否认静止会导致相对 主义和诡辩论。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固有属性是运动 • 3.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 4.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意识是主
观与客观的桥梁。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是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解题方法指导:辩证唯物论主观题设问角度
1、宏观角度
(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的辩证关系)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
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唯一特性
运动 规律
静止
2世.世界界观是物质世物的界质世的决界本定(质意P2是识8-物30质) ,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12))法自人然类论界社是会物是质物一实的质切的事从求实是际出发,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夯实基础: 点对点练
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物质具有可知性 ②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③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③④
水果
抽象
物质的具 体形态
个 性
具体表现
高山
森林
桌子
抽象 物质= 客观实在
磁场
共
声波
性
物质 运动 规律
1、什么叫运动?(P31)
规①②③热要把情充律发同分尊挥严发重主谨挥客观踏主观((①能实观规意12意动的能律识))识性科动,从活人人对和 学性客动能能改尊态,观有够够造重度不实目能能2客客断结际、的动动观观解合出性地地意世规放起发、的改识界律思来。主认造具的想结。动识世有,合作创世界指与起用造界:导时来(性:作俱,P和3用进把8自-(。高4觉正0度选)确的择-革-性促命。进
能 动 作 用
决 定 作 用
(错误)阻碍 改 造
对生理 世 调节控 界
物质 决定 意识
制作用
自然界及其 发展规律是
客观的
人类社会及 其发展规律
是客观的
意识是物 质的产物
意识是人 脑的机能
意识是物 质的反映
一 实 把发挥
切 从 实 际 出 发
事
主观能 辩 动性与 证
求 尊重客 统
是
观规律 一 相结合
意识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意识的能动作用” 的相关知识,说明“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党内政治生 活的必然要求”的合理性(10分)
(1)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它能够透过事 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四 个意识”是我们认识当今社会状况和党的发 展做出的精炼概括,有利于认识我国社会的本 质、规律及党的发展执政规律。(5分)
规律的客观性普遍上性,要根求我据们规必须律遵发循客生观作规用律,的按 客用观的人规条可律 件以办 和在事 形认; 式识利和用把条造规握律件客规,和观律改的形世造基客式界础观上利 ,世,界用 造根,据规 福造规律 于福律于, 人发人生改 类类作。。
夯实基础: 点对点练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准 控制下,我国“控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 试验器服务舱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进入预定轨 道,继续为嫦娥五号任务开展在轨验证实验。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生活与哲学》全书基本框架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的唯物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唯物的辩证法
社会历史观
人生价值观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复习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唯物论+认识论)
•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论) • 世界的物质性 •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唯物论) • 意识的本质 • 意识的作用 •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认识论)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 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中观角度: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 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 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3、微观角度: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 性、自觉选择性);规律的客观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 动与静止关系等
C 这一实验的成功说明了( ) A.人类改造自然就是改造自然规律 B.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C.人们利用规律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D.人们突破规律的制约改造世界
世界1观、意识的意本识质对(物P3质7)具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