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节能自控系统改造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方案(最新版本)

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方案(最新版本)

一、中央空調系統的構成及工作原理 (2)二、中央空調運行現狀 (3)三、耗電高的原因 (3)四、變流量系統的節流調節 (3)五、節能原理 (4)六、變頻器用於中央空調節能方案 (5)①冷凍泵的變頻改造 (5)②冷卻泵的變頻改造 (7)中央空調變頻節能改造方案一 (8)中央空調變頻節能改造方案二 (10)節能效益評估 (11)中央空調變頻器改造系統配置表 (12)DT6中央空調變頻節能改造方案一、中央空調系統的構成及工作原理通常的中央空調系統主要由製冷機組、冷卻水組循環系統、冷凍水循環系統、風機盤管系統和冷卻塔組成,如圖一所示。

圖一中央空調系統原理圖製冷機組通過壓縮機將製冷劑壓縮成液態後送蒸發器中與冷凍水進行熱交換,將冷凍水製冷;冷凍水泵將冷凍水送到各房間風機風口的冷卻盤管中,和空氣進行熱交換,再由風機將冷空氣吹送到房間中達到降溫的目的。

而在製冷過程中製冷劑蒸發後會釋放出大量熱量,通過冷凝器與冷卻迴圈水進行熱交換,再由冷卻泵將帶走熱量的冷卻水送到冷卻塔上,進行噴淋冷卻,由冷卻塔風扇加快其與大氣之間的熱交換,最終將熱量散發到大氣中去。

可以看出,中央空調系統的工作過程是一個不斷地進行熱交換的能量轉換過程,在這裏,冷凍水和冷卻水循環系統是能量的主要傳遞者。

二、中央空調運行現狀DT6事業處中央空調系統,主機選用武漢麥克維爾公司生產的冰水機組,冷凍水採用閉式循環系統、冷卻水迴圈採用開式循環系統。

正式投入運行以來,系統運轉正常,總體性能良好。

但是,由於該系統總功率達364kW,耗電多,運行費用高。

三、耗電高的原因中央空調系統在設計時是按現場最大冷量需求量來考慮的,其冷卻泵,冷凍泵按單台設備的最大工況來考慮的,在實際使用中有90%多的時間,冷卻泵、冷凍泵都工作在非滿載狀態下。

而用閥門、自動閥調節不僅增大了系統節流損失,而且由於對空調的調節是階段性的,造成整個空調系統工作在波動狀態。

四、變流量系統的節流調節我們的中央空調水系統採用離心水泵,下面結合離心水泵的特性曲線對各種調節方法作說明:通過調節水泵出口閥門開度,增減管道阻力,改變管道特性曲線的方法,即節流調節。

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改造方案

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改造方案

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改造设计方案书二○○四年三月深圳市瑞杰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录一、中央空调节能自动控制系统1.1 系统设计背景1.2系统设计目标1.3系统设计依据1.4系统设计原则二、系统设备说明三、系统设计方案四、系统点数表五、系统报价一、中央空调节能自动控制系统1.1系统设计背景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控制,如空调系统的温度、供水系统的水压、通风系统的风量等,这些系统绝大多数是用交流电机驱动的。

以前由于电机的转速无法方便调节,为了达到对上述物理量的控制,人们只好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如用档板调节风量,用阀门来调节流量压力等,致使这些系统不仅达不到很好的调节效果,而且大量的电能被档板和阀门白白浪费。

据统计,我国目前使用的风机、水泵大约有25%的能量是无谓消耗。

因此,国家经贸委于1994年下发了763号文件《关于加强风机、水泵节能改造的意见》,鼓励支持变频节能技术在各行各业推广使用。

应用变频器节电率一般在20%~60%,另外,根据交流电机的特性,要实现连续平滑的速度调节,最佳的方法就是采用变频调速器,变频器是将标准的交流电转成频率、电压可变的交流电,供给电机并能对电机转速进行调节的装置。

采用变频器进行风机、水泵的节能改造,不仅避免了由于采用挡板或阀门造成的电能浪费,而且还会极大提高控制和调节的精度,我们可以真正方便地实现恒温空凋系统和恒压供水系统。

1.2系统设计目标本系统应达到根据大楼实际用冷负荷量自动控制主机启动、自动控制冷冻水泵转速、根据主机负荷量自动控制冷却水泵转速、冷却塔风机转速和启动数量的目的,本系统可根据用户要求自动控制房间温度,自动调节各楼层风机的盘管阀门开度,在满足大楼制冷和通风要求前提下依据科学的计算降低能耗25%-40%。

1.3 系统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GB J19-921.4 系统设计原则可靠性采用集散控制系统,即将任务分配给系统中每个现场处理器,避免因单个设备损坏而影响系统整体运行。

中央空调节能自控系统改造方案设计

中央空调节能自控系统改造方案设计

中央空调节能自控系统改造方案设计1.1空调自控系统改造方案1.1.1控制设备范围一套制冷系统中的制冷机组、冷冻水循环泵、冷却水循环泵、冷却塔、相关阀门、膨胀水箱、软化水箱等。

1.1.2空调自控系统1.1.2.1.监测功能信息采集优化A通过冷机通讯接口读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参数:冷水机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状态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冷冻水温度设定值运行时间、压缩机运行电流百分比、压缩机运行小时数、压缩机启动次数、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蒸发压力、冷凝压力。

B冷冻水系统冷冻水泵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自动模式反馈(DI)冷冻水补水泵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自动模式反馈(DI)冷冻水供回水管温度、水流量反馈(AI)冷冻水泵进口、出口分支管压力(AI)冷冻水供回水环网压力、冷冻水供回水环网间压差反馈(AI)冷冻水泵变频器频率反馈(AI)最不利末端供回水压差C冷却水系统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自动模式反馈(DI)冷却水供回水管温度、环网水流量反馈(AI)冷却水泵进口、出口分支管压力反馈(AI)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变频器频率反馈(AI)冷却水补水泵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自动模式反馈(DI) D电动蝶阀压差旁通阀开度反馈(AI)免费供冷管路上切换电动蝶阀开关状态反馈(DI)E液位监控膨胀水箱超高、超低水位监测(DI)软化水补水箱高、低水位监测(DI)F其他参数室外干球温度、相对湿度(AI)计算室外湿球温度、焓值免费供冷系统水泵运行、故障、手/自动状态(DI)免费供冷板换进出口压力监测(AI)1.1.2.2.控制功能1、冷水机组启/停控制、出水温度设定(通过冷机通讯接口控制)2、冷冻水系统:冷冻水泵启/停控制(DO)及反馈冷冻水泵变频器频率设定(AO)、频率调节及反馈3、冷却水系统: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启/停控制(DO)及反馈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变频器频率设定(AO)、频率调节及反馈4、电动蝶阀:分水器各供水支路电动蝶阀开/关控制(DO)冷冻水季节转换电动蝶阀开/关控制(DO)压差旁通阀开度调节(AO)免费供冷管路上切换电动蝶阀开/关控制(DO)5、其他设备控制免费供冷系统水泵启停控制(DO)1.1.2.3.报警功能1、当任何一台冷水机组、冷却塔风机、冷冻泵、冷却泵、补水泵组运行故障时,发出故障报警。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设计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设计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设计发布时间:2021-06-29T09:49:25.40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作者:尹波[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企业发展迅速,对中央空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成都前锦众程人力资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企业发展迅速,对中央空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中央空调为人们带来了更好的室内舒适度的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电力。

不仅企业需要交付昂贵的电费,也有悖于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

因此,如何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阶段,大部分中央空调系统都是以最大冷热负荷为计算依据设计而成的,因此存在着一定的裕量。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中央空调系统只有很少的时间会处于最大负荷状态,因此会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

此外,系统的运行情况还会受到季节气候、室内人员数量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若系统无法依据负荷的实际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调节,会出现能源浪费的情况,也会影响风机、水泵等设备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中央空调;节能改造;系统管径设计引言空调器是现代生活中的重要电器。

伴随着空调的普及,空调耗电量在家庭和企业的用电量中占据了很大比例。

为节省能源,实现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必须研制智能空调温控器。

1中央空调控制原理室内房间安装温湿度控制器,用户可自由设定室内的温度。

温湿度传感器能随时感应室内的温湿度变化数据,将检测到的数据实时传送给控制器,通过传送来的数据与数据库内的数值进行比较。

本文采用模糊控制器通过与数据库比较得出的输出数值再经过PI控制器处理的数值,后输出给变频控制冷冻泵和风机的功率,从而来快速准确地调节室内的温度,使室内人体体表温度达到设定值。

2中央空调系统能源消耗现存问题(1)建筑结构不合理。

室内温度的高低会直接受到建筑结构的影响,比如采光、通风情况都会对室温产生一定的影响。

若建筑物在设计时缺乏科学性,内部结构不合理,会加大室内温度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程度,缺乏稳定性。

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改造方案

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改造方案

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改造设计方案书二○○四年三月目录一、中央空调节能自动控制系统1.1 系统设计背景1.2系统设计目标1.3系统设计依据1.4系统设计原则二、系统设备说明三、系统设计方案四、系统点数表五、系统报价一、中央空调节能自动控制系统1.1系统设计背景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控制,如空调系统的温度、供水系统的水压、通风系统的风量等,这些系统绝大多数是用交流电机驱动的。

以前由于电机的转速无法方便调节,为了达到对上述物理量的控制,人们只好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如用档板调节风量,用阀门来调节流量压力等,致使这些系统不仅达不到很好的调节效果,而且大量的电能被档板和阀门白白浪费。

据统计,我国目前使用的风机、水泵大约有25%的能量是无谓消耗。

因此,国家经贸委于1994年下发了763号文件《关于加强风机、水泵节能改造的意见》,鼓励支持变频节能技术在各行各业推广使用。

应用变频器节电率一般在20%~60%,另外,根据交流电机的特性,要实现连续平滑的速度调节,最佳的方法就是采用变频调速器,变频器是将标准的交流电转成频率、电压可变的交流电,供给电机并能对电机转速进行调节的装置。

采用变频器进行风机、水泵的节能改造,不仅避免了由于采用挡板或阀门造成的电能浪费,而且还会极大提高控制和调节的精度,我们可以真正方便地实现恒温空凋系统和恒压供水系统。

1.2系统设计目标本系统应达到根据大楼实际用冷负荷量自动控制主机启动、自动控制冷冻水泵转速、根据主机负荷量自动控制冷却水泵转速、冷却塔风机转速和启动数量的目的,本系统可根据用户要求自动控制房间温度,自动调节各楼层风机的盘管阀门开度,在满足大楼制冷和通风要求前提下依据科学的计算降低能耗25%-40%。

1.3 系统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GBJ19-921.4 系统设计原则可靠性采用集散控制系统,即将任务分配给系统中每个现场处理器,避免因单个设备损坏而影响系统整体运行。

自控系统在中央空调节能中实施方案

自控系统在中央空调节能中实施方案

自控系统在中央空调节能中实施方案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中央空调系统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的功能是对某区域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

本文所讲的就是如何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资源节约。

关键词节能;空调;BAS一、引言中央空调是现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能耗运行系统。

中央空调系统在给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同时又消耗掉了大量的能源。

正常运行的中央空调系统,其耗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供给空气处理设备冷量和热量的冷热源耗能;另一方面是为了输送空气和水,风机和水泵克服流动阻力所需的动力耗能。

中央空调系统的耗能量受很多因素影响,许多运行环节都有节能措施,因此中央空调节能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

二、节能系统实现目标1、实施目标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实施控制。

通过控制温度,合理调配冷源使用独立空间的空调末端需要实现有效的控制和计量模式。

采用联网温控器的当量计费方式进行管理和监控。

并可设置合理的区域控制面版。

冷源整体控制系统实现最大COP值,并提供控制依据。

2、设计依据为了保证系统既能适应今后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具有极高的可靠性,系统设计遵从以下标准和规范:《中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J50243-2002《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 569A《民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 606《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JGJ/16-92《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198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1997-290)三、节能解决方案1、冷水机组节能措施制冷监控系统是整个空调系统的核心,系统监控对象: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水塔、补水泵、膨胀水箱等及相关温度、压力参数。

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方案

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方案

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方案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方案概述中央空调系统在现代建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高能耗特性,对环境和能源的消耗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提高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效,降低能源消耗,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是进行中央空调的节能改造。

本文将介绍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方案的一些关键措施和实施步骤,旨在实现更高效、更节能的中央空调系统。

方案一:系统优化1. 定期维护和清洁定期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维护和清洁是保持其高效运行的重要举措。

清洁空调滤芯、冷凝器和蒸发器可以确保系统的畅通,并减少能耗。

此外,定期检查和更换系统中的磨损部件,如风扇和压缩机,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

2. 优化控制策略通过优化控制策略,可以有效降低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

例如,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送风温度和湿度,合理控制风机和泵的运行时间,以及优化冷热负荷分配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系统的效率。

3. 使用高效设备更新和更换中央空调系统中的设备也是节能改造的重要一步。

选择高效的压缩机、风机和变频器等设备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系统的效率。

此外,使用节能型的控制器和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系统运行状态,进一步提高能效。

方案二:热回收利用中央空调系统在制冷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热,而这部分废热通常被直接排出。

通过热回收利用技术,可以将废热转换成有用的热能,以供其他用途或再利用。

1. 空气能热泵系统空气能热泵系统可以通过回收空调排风中的废热来供暖或热水使用。

该系统通过热泵循环原理,将废热转移到热水箱或供暖设备中,提供额外的热能,减少其他供暖设备的能源消耗。

2. 温度回收系统温度回收系统可以利用空调排风中的废热,将其转移到冷却水中,用于加热其他冷却水循环系统。

这样可以减少冷却水的能耗,并提高整体能效。

方案三:建筑绝热改善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效不仅与其本身的设计和运行有关,还与建筑的绝热性能密切相关。

通过改善建筑绝热性能,可以减少室内外温度差异,降低空调系统的负荷,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中央空调节能技术改造方案

中央空调节能技术改造方案

送风系统控制
风系统主要是有风柜、空气处理机组、风机盘管等设备构成,依据空调区域负荷变化时间序列,远程控制风柜各个风机的启停实现有级调节送风量,也可变频调节空气处理机组实现送风量的无级调节,根据室内CO2浓度控制系统新风量; 可采用EMC 007实现。
数据采集和控制
控制系统的所有监控参数,都是由数据采集模块或数据采集卡来实现,通过中间继电器或固态继电器实现计算机工作站弱电控制向空调系统强电控制的承接; 主要功能由EMC 007主控制柜实现。
在满足工业要求或舒适性的前提下,采用变冷冻水温调节方式以适应系统负荷变化;
机组启停时间顺序优化控制;
智能化管理计算机以提高机组运行管理水平,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浪费;
采用环保节能新风处理系统,减少能量损耗;
03
02
01
04
05
目前技术上比较成熟的中央空调节能方案有:
中央空调的节能方案
溶入了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特性物理数学模型、人工智能和实际运行经验修正等思想;
空调区域功能多样性决定了冷冻水流量的相应变化规律,根据空调系统的负荷率、空调系统各用户负荷率变化特征以及末端设备的传热除湿性能,采用变频器对冷冻水进行变频控制,一般有基于定压差控制、定温差和变温差控制技术等控制来实现节能控制; 可采用EMC 007实现。 冷冻水泵变频控制 能量=比热容r×流量Q×温差ΔT
EMC系统功能
EMC系统功能
EMC 007
EMC 007是应用先进的变频调速技术和领先的工业控制技术针对交流异步电机而开发的高效变频调速节电产品,以工业计算机、微电脑为核心,集成了闭环控制技术,PID模糊控制技术和人机整合技术等。该产品被广泛地应用在水泵、风机、抽油机、塑料机械和各种传动、输送、提升设备的节电改造中,系统采用进口原器件制造,并设计了多重安全保护功能,具有运行稳定、可靠、安全等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空调自控系统改造方案1.1.1控制设备范围一套制冷系统中的制冷机组、冷冻水循环泵、冷却水循环泵、冷却塔、相关阀门、膨胀水箱、软化水箱等。

1.1.2空调自控系统1.1.2.1.监测功能信息采集优化A通过冷机通讯接口读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参数:冷水机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状态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冷冻水温度设定值运行时间、压缩机运行电流百分比、压缩机运行小时数、压缩机启动次数、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蒸发压力、冷凝压力。

B冷冻水系统冷冻水泵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自动模式反馈(DI)冷冻水补水泵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自动模式反馈(DI)冷冻水供回水管温度、水流量反馈(AI)冷冻水泵进口、出口分支管压力(AI)冷冻水供回水环网压力、冷冻水供回水环网间压差反馈(AI)冷冻水泵变频器频率反馈(AI)最不利末端供回水压差C冷却水系统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自动模式反馈(DI)冷却水供回水管温度、环网水流量反馈(AI)冷却水泵进口、出口分支管压力反馈(AI)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变频器频率反馈(AI)冷却水补水泵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自动模式反馈(DI) D电动蝶阀压差旁通阀开度反馈(AI)免费供冷管路上切换电动蝶阀开关状态反馈(DI)E液位监控膨胀水箱超高、超低水位监测(DI)软化水补水箱高、低水位监测(DI)F其他参数室外干球温度、相对湿度(AI)计算室外湿球温度、焓值免费供冷系统水泵运行、故障、手/自动状态(DI)免费供冷板换进出口压力监测(AI)1.1.2.2.控制功能1、冷水机组启/停控制、出水温度设定(通过冷机通讯接口控制)2、冷冻水系统:冷冻水泵启/停控制(DO)及反馈冷冻水泵变频器频率设定(AO)、频率调节及反馈3、冷却水系统: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启/停控制(DO)及反馈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变频器频率设定(AO)、频率调节及反馈4、电动蝶阀:分水器各供水支路电动蝶阀开/关控制(DO)冷冻水季节转换电动蝶阀开/关控制(DO)压差旁通阀开度调节(AO)免费供冷管路上切换电动蝶阀开/关控制(DO)5、其他设备控制免费供冷系统水泵启停控制(DO)1.1.2.3.报警功能1、当任何一台冷水机组、冷却塔风机、冷冻泵、冷却泵、补水泵组运行故障时,发出故障报警。

2、当膨胀水箱水位超高、超低时,分别发出溢水或缺水报警。

3、当软化水补水箱水位超高、超低时,分别发出溢水或缺水报警。

1.1.2.4.记录功能1、记录冷站系统的目标参数设定值,包括冷冻水供水温度设定值、供回水管压差设定值、冷却塔出水温度设定值、冷却水供回水温差设定值等。

2、应记录上述监测功能所涉及的各类设备运行状态参数。

3、应记录上述各项报警的内容和发生时刻。

以上记录间隔不超过1分钟,记录数据不少于10年。

1.1.2.5.控制模式切换功能冷站群控系统应能够将各主要设备(冷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纳入或移出群控设备列表。

在系统操作界面上实现群控系统手动/系统自动模式切换,对纳入群控的设备进行群组操作。

1.1.2.6.手动控制模式冷站设备运行在群控系统手动控制模式时,用户能在群控系统界面上,对相应设备进行手动控制,包括:对纳入冷站群控的设备启停控制各台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频率设定各个电动水阀的开关压差旁通阀的开度调节各台冷水机组冷冻水供水温度的设定值冷却塔出水设定值冷冻水温差、冷却水温差设定值冷冻水系统供回水环网压差设定值最不利末端压差设定值1.1.2.7.自动控制模式设备运行在群控系统自动控制模式时,群控系统按照时间表参数以及预制的控制逻辑自动控制各个机电设备的运行。

控制参数包括:冷站系统的整体启停冷水机组最大运行台数冷冻水供水环网管温度设定值冷冻水环网管压差设定值冷冻水管温差设定值最不利末端压差设定值最不利末端温差设定值冷却水环网管温差设定值冷却塔出水温度设定值1.1.2.8.工艺控制逻辑1、冷水机组的自动控制逻辑:群控系统应具备自动加减冷水机组运行台数的功能。

加减机逻辑可根据供水温度、冷机负载率、温降速度等因素确定。

2、冷冻水泵的自动控制逻辑:根据供回水环网管的压差或温差自动调整冷冻水泵的运行转速(偏差值可设定):压差低于设定值-偏差或温差高于设定值+偏差时,增加水泵频率压差高于设定值+偏差或温差低于设定值-偏差时,降低水泵频率。

单台水泵运行且水泵频率降至下限,压差仍高于设定值+偏差或温差仍低于设定值-偏差时,水泵频率不变,开启压差旁通阀调节开度。

3、冷却水泵的自动控制逻辑:根据冷却水供回水温差自动调整冷却水泵的运行转速(偏差值可设定):温差大于设定值+偏差时,增加水泵频率温差小于设定值-偏差时,降低水泵频率。

4、冷却塔风机的自动控制逻辑:根据冷却塔出水温度自动调整冷却塔风机的运行台数及频率(偏差值可设定):冷却塔开始运行时,所有风机均开启;冷却塔停止运行时,风机均关闭。

出塔温度高于设定值+偏差时,整体提高风机运行频率。

出塔温度低于设定值-偏差时,整体降低风机运行频率。

频率达到下限其出塔温度仍低于设定值-偏差时,应按组关闭风机。

设定值低于冷却塔出水极限温度时,自动修正为极限温度。

用户在系统上应能选择是否启用自动修正功能。

冷却塔出水极限温度取“室外湿球温度+3~5℃”,其中夏季取小值,过渡季取大值。

1.1.2.9.系统保护、联锁控制功能1、在系统界面上设有各台冷机及相应附属设备对应的一键启停按键,当发出一键启停命令时,该冷机及相应附属设备可按开机流程或关机流程的逻辑自动顺序启停。

2、在系统界面上设有冷站整体一键启停按键,当发出一键启停命令时,系统能自动在群控设备列表中选择冷机及相应附属设备,按开机流程或关机流程的逻辑自动顺序启停。

3、点击冷机一键开机(或关机)按钮后,群控系统界面上应能反馈开机(或关机)的过程信息,方便用户掌握进度。

如相应设备处于手动控制模式时,应提示用户进行相应手动控制。

4、群控系统应有保护逻辑,避免系统频繁加减回路、设备。

5、夏季供冷时,冷却塔出水水温度低于冷机保护温度时(参数不确定时暂定20℃),群控系统应发出警示信息,并采取相应的保护策略使水温满足冷机保护需求。

6、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工作频率低于下限时,群控系统应发出警示信息。

7、当冷机运行时,对应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的系统手动停泵功能失效。

8、冷却塔出水温度设定值低于极限温度时,群控系统应发出提示信息。

当冷冻水泵、冷却水泵故障时,群控系统应发出报警信息,提示用户将故障水泵及其相应回路的冷站设备移出冷站群控设备列表。

1.1.3空调系统对自控系统要求1、冷却塔的节能运行本工程本期启包含多组冷却塔模块,并联连接,它们和冷机是单台与单台的对应关系。

它们在夏季工况是冷机带走冷凝热的辅机,在冬季工况则是整个系统供冷的主机。

它们充水的台数是随工程负荷的增加而增加的,已充水的冷却塔即是准备在线运行的冷却塔。

冷却塔的风机配变频调速器,室外管路及冷却塔积水盘加电加热装置。

(1)夏季工况-单用冷机Tw(冷却塔的出水温度)>32℃时,在线冷却塔加载运行,即风机逐渐加速,直到冷却塔的出水温度≤32℃应停止加速;(2)过渡季节工况-冷机与免费冷源系统合用随着过渡季节室外温度降低,控制冷却塔出水温度低于冷冻水回水温度,即冷却水温度在19℃以下时,应实时监测气候条件及冷却塔工况,当冷却塔提供的冷却水供水温度接近17℃(可调),工况的稳定性持续30分钟以上,系统进入部分自然冷却状态,于此同时应通过调节冷却塔风机转速或旁通的方式控制冷却水温度在15℃以上(主机要求的最低冷却温度);(3)冬季工况-单用免费冷源系统当室外湿球温度足够低时,冷却塔可提供Tw≤9℃(可调)的冷却水时,并且工况的稳定性持续30分钟以上,系统完全进入自然冷却状态,完全自然冷却工况过渡阶段涉及到主机的启停,应根据实际的气候条件做出合理的判断,根据实际情况温差可留有1℃的波动范围(例如冷却水的出水温度Tw在8℃左右并可调时进行工况切换),应避免主机的频繁启动,同时应在线控制冷却塔风机转速,使8℃≤Ta≤11℃,其中Ta为冷冻机房供冷给定温度。

2、其他要求:(1)机房为不间断制冷,应能手动或自动切换各个机组,交替使用。

供冷与免费冷源工况转换时,可自动和手动切换。

(2)监测软水箱、蓄水罐、补水池液位及超高、低限报警。

根据高、低液位控制全自动软水器停、开;根据蓄水罐液位计膨胀罐压力控制补水泵停、开。

(3)精密空调机组等末端设备:根据回风温度、通过电动调节阀控制冷冻水流量。

(4)监测冷却塔风机启停状态、故障报警状态及手/自动状态;应能动态监测积水盘液位高低及温度、冷却塔进出口温度;(5)制冷站房内的空调相应集中控制,所有运转设备的开停信号,引至控制值班室。

对系统和设备运行的主要参数和状态进行监视、控制、测量、打印和统计分析。

1.1.4冷冻水空调系统智慧管理节能优化冷冻水空调系统中主要用电分为主机部份(冷水机组主要耗电为压缩机部分),水循环系统(主要用电设备为水泵),风机部分(送风,新风)。

其中冷水机组用电约占空调系统整体的60%,水泵加风机约40%。

冷冻水空调智慧管理节能系统,是目前针对冷水机组主机部份采用IT和物联网进行“管理”节能的新型节能技术。

冷水机组智慧管理节能系统中固化近370多种不同环境、不同负载量的管理策略于服务器中,它全面解决以下问题:(1)空调机组对温区温度响应不及时;(2)无法判断环境场制冷制热过程中的冷热负荷变化;(3)无法动态的根据室外的天气,动态管理制冷机组的出回水温度;(4)企业总部无法实时了解各分部的冷水机组用电情况、运行状况等;(5)空调管理人员靠经验来巡检记录空调使用状况;(6)冷水机组的运行使用,存在的隐患无法判断等;系统根据节能控制算法和群控模式,计算出末端实际所需冷负荷,动态调整设备运行时间、投入台数及设备负荷,保证按需供应冷热量,让设备运行在最高效率特性上,有效克服由于设备容量冗余而造成的能源浪费。

冷冻水空调智慧管理节能系统四大节能手段:1、以用户末端温度需求为基准定值:用户末端温度设定后,室内末端会因人流量、生产线热源变动、出回水管线长度、保温是否良好、流速、室外天气温度变化等因素,致出现多种变数而造成负荷不同.管理节能系统以其即时性动态调节主机负载,实时传送给主机温区温度信号,以缩短温度积累时间。

2、优化管理方式:人为手动调试空调输出,往往受到其他工作耽误、管理人员对温度的不同感受,每次调节均受限管线滞后反应,无法达到即时调节的节能效果。

以计算机取代人为管理操作,使设施能效使用效率更高更准确精细化。

3、突破了传统冷冻水空调的运行方式:根据企业数据库,实现对案场冷量需求的预判断,动态管理冷量储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