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治疗多种疾病敷脐疗法
(33)中药敷肚脐,暖身有奇效
(33)中药敷肚脐,暖身有奇效中药敷肚脐,暖身有奇效肚脐(也叫神阙)没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
肚脐作为人体一个独特的给药途径,用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方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
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独特而理想的给药途径,对危重病人口服药疗效不显著者,敷脐疗法可收奇效。
另外,有一种说法:《艾灸神阙(肚脐眼),万病自灭》!一、功能与原理肚脐有个孔,把药放在肚脐,用纱布把它封住去睡觉,药力就会进入到人体内。
为了增加药力,可每次取药末(药粉)适量,滴几滴醋调成硬糊状,敷于脐中,以纱布覆盖,用医用胶布固定(伤湿止痛膏等都可,用剪子剪一小块),这样能增强疗效。
皮肤敏感者可缩短敷脐时间。
用热性药外敷刺激神阙穴(肚脐),调动人体功能,舒筋活血,使身体气血畅通,让血液流速加快,增加人体热量,从而达到暖身的目的。
二、适用范围14岁以上男女均可,对年老者效果稍差。
三、配方花椒10克白胡椒60克肉桂20克附子5克炮姜10克陈皮5克。
四、制作将花椒,陈皮,胡椒,肉桂,附子,炮姜研末,密封备用。
五、方法敷药时将神阙穴(肚脐)周围擦洗干净,平卧,取配制好的药末(药粉)适量,(为了增加药力,可每次取药末(药粉)适量,滴几滴醋调成硬糊状)放入肚脐孔,用医用胶布(伤湿止痛膏等都可,用剪子剪一小块)盖住固定即可。
最好晚上睡觉前用,白天不需要拿下来。
一般保留6~12小时即可。
使用本方后,敷药的神阙穴(肚脐),会有一股暖流冲向全身,让人红光满面,精神倍增,冬季怕冷的朋友,请用此法。
注:生姜、干姜和炮姜本为一物,均能温中散寒,适用于脾胃寒证。
由于鲜干质量不同与炮制不同,其性能亦异。
生姜长于散表寒;干姜偏于祛里寒,为温中散寒之药;炮姜善走血分,长于温经而止血。
干姜:为姜的干燥根茎,性味辛、热。
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
小儿中药贴敷疗法
1、吴茱萸肉桂涌泉穴贴敷配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吴茱萸、肉桂颗粒剂食醋调匀 , 于每晚睡前敷于患儿双足涌泉穴 , 40 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 , 治疗 5 天 , 在改善咽痛、拒食、流涎、咳嗽、口渴、便秘等方面 , 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 治疗组总有效率 95%,。
2、止嗽膏:麻黄,杏仁,黄芩,细辛,白芥子,法半夏,白蚤休,薄荷脑等,制成软膏,外敷双肺腧,天突,膻中,双涌泉,双定喘治疗。
3、小儿鼻炎,取炒白芥子、甘遂、细辛、白芷、肉桂等,新鲜生姜汁调制,选用大椎,双肺腧、双心腧、双膈腧贴敷,清淡饮食。
4、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三黄屏风膏贴敷, 1 号方:黄芪、白术、防风、黄精、元胡、酒大黄; 2 号方:苍术、党参、茯苓、白术、山楂。
临用采用生姜汁调成饼状,1 号方敷于双肺腧、双膈腧、膻中8h,2 号方敷于神阙穴,贴敷12h,每 2 周贴 1 次,每次连贴 3 天,总疗程 2 个月,共 4 次。
5、王氏玉屏膏治疗儿科杂病,主要由黄芪、白术、白芥子、细辛、肉桂、甘遂〔1:1:::: 〕组成,研为细末,凡士林调成膏剂备用。
6、腹舒散敷脐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腹舒散由元胡、枳实、白术、麦芽、丹参按 2:2:1:1:1 研末 100 目组成,使用时白醋调成膏状贴敷神阙穴。
7、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釜底抽薪散涌泉穴贴敷,组成:吴茱萸、大黄、黄连、胆南星各 3 克,研末,醋调成糊状,睡前温开水洗脚,贴敷时间不低于8h,连用 5天。
8、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散穴位贴敷,组成干姜、吴茱萸、元胡、木香、黄连、莪术、炒白芍、枳实等分研末过80 目筛,温开水调成糊状,用麻油涂在神阙、天枢、中脘、关元、气海穴,贴敷5h,每日 1 次9、小儿湿热泻,加味葛根芩连汤贴敷,免煎颗粒葛根、黄芩各10 克,黄连、甘草各 6 克,呕吐严重者加半夏 6 克、竹茹 10 克,腹痛加白芍 10 克,木香 6 克,陈皮 6 克,小便少者加车前子、茯苓各 10 克,舌苔厚腻者加藿香、佩兰各 10 克,纳差者加焦三仙各 10 克,发热者加银花、连翘各 10 克,参加适量黄酒制成药饼,胶布贴敷神阙,双侧脾腧,每日 1 次,每次贴敷 4-6h ,连用3 天。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脐部疾患(脐湿、脐炎、脐疮、脐肿、脐疝、脐血)
31.补气摄血散(《敷脐妙法治百病》)
• 主治: 气虚型脐出血。 • 处方: 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各10g,胎发6g(煅存性),煅龙
骨45g。 • 用法: 上药共为细末。撒脐部,外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
【古代文献选录】
• 封脐散,治小儿脐疮湿肿烂。甑带灰、乱发灰、白姜灰、红帛灰四灰 同研,南星、白蔹、当归、赤小豆、五倍子为末,血竭、龙骨、赤石 脂煅,海螵蛸、百草霜、胭脂同研。上各等分为末,拌匀,再研极细, 每用一字,如湿干掺,干用清油调涂脐上。(《奇效良方》)
3.菊蒲膏(《中华脐疗大成》)
• 主治: 小儿脐疮。 • 处方: 鲜野菊花、鲜蒲公英各1握。 • 用法: 将上药共捣烂如膏状敷在患儿脐孔上。外用消毒纱布束紧固
定之。每日换药1~2次。每日换药时宜用温开水清洗脐部皮肤,方 可敷药。
4.仙人掌糊(《中华脐疗大成》)
• 主治: 脐痈初起。 • 处方: 仙人掌40g,红糖30g。 • 用法: 将仙人掌去刺洗净,切碎捣烂,加红糖调成糊状直接敷在脐
28.脱脐散(《中华脐疗大成》)
• 主治: 新生儿脱脐。 • 处方: 枯矾、白及、黄柏各等量。 •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混匀,高压消毒后贮瓶内备用。新生儿断脐
后,再敷上药粉。
29.脐尿方(《中华脐疗大成》)
• 主治: 脐尿管瘘。 • 处方: 漂白术、猪苓各3g,建泽泻、白茯苓、生黄芪各4g,桂枝
以冷开水与药末调拌匀制成稠糊状涂布于脐窝患处,纱布盖之,胶布 固定。每日换药1~3次,至愈为止。
2.黛冰散(《中华脐疗大成》)
• 主治: 小儿脐疮。 • 处方: 青黛15g,冰片2g。 • 用法: 将2药共研为末,筛后贮瓶,密封备用。用时取适量调香油拌
匀搅和成糊状,涂布在脐孔上,外用纱布包扎固定之。每日换药1次。 换药前宜用温开水洗净脐部皮肤,并以消毒棉花吸干水湿,拭掉脓性 分泌物。
76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
76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非常实用】肚脐眼上敷点它一月瘦10斤外敷肚脐眼,减肥不求人。
很多MM减肥很长时间了都没有成功,有的是因为没有坚持,有的则是方法不对,其实减肥方法中用中医方法最安全,也很有效,还不用忌嘴,下面是中医配方,照着做,1个疗程瘦10斤不成问题,赶紧试试吧。
肚脐眼上敷点它一月暴瘦10斤材料半夏、荷叶各10克,茯苓、泽泻各15克,焦三仙9克,二丑[牵牛子炒香,就是炒二丑]、槟榔各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
用时每取药末15~30克,用鲜荷叶捣烂取汁或用大黄15克水煎取汁调成软膏状,敷于脐部,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1次。
1个月为1疗程。
功用健脾利湿,利水减肥。
主治肥胖病。
疗效一般用药10日以上,必日见其效。
附记本散亦可内服,每次服3~5克,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内外并治,效果更好。
外用减肥方材料番泻叶15克,泽泻、山楂各30克,油麻稿(又名油草)5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
用时每取药末15~20克,以红茶水(浓汁)调和成软膏状,敷于肚脐上,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1次。
功用清胃热,健脾运,利水湿,散痰饮。
主治肥胖病。
疗效治疗50例,连用月余,有效率达100%。
外治敷贴三要穴刁吉祥安徽郎溪中医院外治敷贴“穴位”法,是根据经络学说的理论,结合机体的生理特征,从整体观出发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
按“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原则,用性味不同的药物敷贴在某一特定的俞穴上,通过皮肤、黏膜吸收,作用于经络,使脏腑功能气血调和。
外治敷贴的穴位很多,现常选劳宫、涌泉、神阙三穴。
劳宫穴:即两手掌心处,属于手厥阴心包经。
古有“掌属心,心主汗,用握药,能发汗,并治积聚和老人虚寒便秘,握药又能下积”的说法。
如有小儿感受风寒,用香豉3克研末,葱白头3根,捣乱如泥,二者混合,加开水少许调敷“劳宫”穴可愈的记载。
涌泉穴:即双足心处,属于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位,是下焦病的重要穴位。
关于涌泉穴外治的记载很多。
肚脐疗法
敷脐疗法敷脐疗法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
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起源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历代医家对其均有研究,精方妙药层出不穷,治病屡见奇效。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肚脐是外治法层佳部位之一,随着经验积累,敷脐治疗疾病的范围逐渐增大,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敷脐疗法,堪称中医一绝。
在胚胎时期,脐部是胎儿连通母体,获得血液、氧气及营养供给的唯一通道。
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之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易穿透扩散,且脐下无脂肪组织,故渗透力强。
脐皮肤除了具有一般皮肤所具有的微循环外,脐下腹膜,还有丰富的静脉网,腹下动脉分支,也通过脐部,可知药物可在脐部扩散到静脉或腹下动脉分支,而进入体循环;脐动脉结特殊(有研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脐动脉壁没有胆固醇堆积),而认为此种特殊结构,是药物能迅速被吸收的有利条件。
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
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加之小儿脏腑娇嫩,肌肤疏薄,对药物反应灵敏,因此内病外治多选用脐部。
现代研究表明,将芳香药物置于脐下,药物不断的刺激脐下皮肤,可激活神经内分泌的反馈作用,促进人体免疫功能的发挥。
中医认为,脐,神阙穴,“神”为一身之主宰,“阙”指重要之处,神阙穴为先天之蒂,后天之气舍,介于中、下焦之间,腹部正中部位,属人身至要之处。
神阙穴又是任脉之要穴,任脉为阴脉之海,循行于腹正中,上连心脏,中经脾胃,下通肝肾,与督脉、冲脉一源三歧,故有脐通百脉之说。
神阙与十二经脉相通,和五脏六腑相连,其作用广泛。
《经穴名的考察》指出,“神”乃心灵生命力,“阙”是君主居城之门,可见,神阙穴是生命力居住的地方。
当胎儿在母体中生长、发育时,均依靠脐带的供血和营养输送,以维持胎儿的生命活动,所以古代中医学家把脐看做先天之本、生命之本源。
《素问·痹论》中说"帝曰:营卫之气亦令人痹乎,歧伯曰:营者,水谷之精气,和调五脏,洒陈于六腑也。
民间疗法—敷脐
民间疗法—敷脐2.敷脐疗法2.1.含义:是将药物放在脐部,上面用胶布或纱布等覆盖固定,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敷脐疗法属中医外治疗法的范畴,可广泛应用于内、儿、妇、五官、皮肤各科常见疾病,不但见著于历代典籍,而且广泛流传应用于民间。
其疗效可靠,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作用迅速而痛苦小,尤适用于儿童、妇女、老人等畏针忌药者,是群众乐于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法。
(505神功元气袋、贴肚脐治痔疮的肛泰等).它是以中医经络学说,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制成膏、丹、丸、散、糊等剂型敷于脐部,通过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特点:简、廉、效、安全。
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中已有肚脐填药、敷药、涂药及角灸脐法的记载,此可谓开脐疗实际运用之先河。
历代医家均有所发挥。
2.2.理论基础:先天之根、胎儿营养来源。
“神阙”穴,认为“脐通百脉”.2.3.常用药物和剂型:根据病情和体质不同而辨证之。
脐疗用药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脐疗用药必须遵循辨证施治、选方用药的原则。
②所用药均应有一定的刺激性,但又不致发泡溃破,损伤皮肤。
③所用药物应气味俱厚,但有毒之品一定要控制用量,做到低毒高效。
④应注意选择具有浓烈芳香走窜性味的药物,以便增强药剂的皮肤穿透性。
⑤一般选用醋、酒、油、水等作调和剂,或以其减缓药物性味,或以其增强药物通达走窜之性,或以其调和赋形,也均是必不可少的。
散表寒:葱白、生姜、荆芥、紫苏等;温里寒:肉桂、附子、干姜等;消食积:莪术、莱菔、莪术等;驱虫积:乌梅、槟榔等;利尿:猪苓、大戟、甘遂等;理气:陈皮、木香等;活血:当归、川芎、丹参、红花等;补虚:人参、黄芪等;健脾:党参、白术、甘草等;泻实:大黄、巴豆等;泻火:黄连、黄柏、山栀等;消肿解毒类:蟾蜍、雄黄等。
剂型:脐疗法临床和民间流行的药物剂型有以下5种:1.散剂:将所用药物碾研成极细的粉末,直接填入脐内,用胶布或敷料固定。
2.膏剂: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加丹制成油膏,或将中药碾成极细末,配合香油、蜂蜡等炼制成膏,敷贴时加热烊化。
中药外敷治腰痛两法等4则
中药外敷治腰痛两法等4则作者:暂无来源:《农家之友》 2012年第8期敷脐法取生姜粉、肉桂粉各3克,温水调糊,调匀敷于肚脐,用于肾虚腰痛以及受寒引起的腰痛。
中医认为,脐为经络之“总枢”,联系五脏六腑,脐部皮肤较薄有利于药物吸收,故用温肾助阳、温经散寒的生姜和肉桂,借其温通之性,敷于脐部,药物经脐部皮肤吸收后,循经络贯穿全身而取效。
敷腰法取胡椒6克、透骨草10克,分别研磨后混匀,贮瓶备用。
临用时将药末用温水调成糊状,敷于痛处(敷药厚度1毫米~2毫米),然后用保鲜膜遮盖,上压1个40℃的热水袋进行热熨。
每次敷药30分钟取下,隔日1次。
主治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受寒后引起的腰痛。
药物直接敷于患处,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祛寒止痛之功效。
可促进血液循环,使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肌肉松弛,令腰痛、畏寒症状得到改善。
(李烁)中老年人揉腹可保健揉腹方法先用右手大鱼际在胃腕部按顺时针方向揉摸120次,然后下移至肚脐周围揉摸全腹120次,最后逆向重复一遍。
或者沿腹部四周,从右下开始向上,继之向左,再从左上向下,顺向揉摸。
练习作用经常按摩肚脐,有预防、治疗中风的作用,能祛病健身、益寿延年。
现代医学证实揉腹可强健脾胃、胃肠和腹壁肌,促进血液流通,包括淋巴液循环和胃肠蠕动加快,还有治疗中老年性便秘、胃肠溃疡、周期性失眠、前列腺炎、肾炎、疝气、遗精、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的疗效。
注意事项揉腹次数可因人而异。
由于五脏经络甚多,除了饱食、空腹不宜进行揉摸外,对于腹部患有炎症,如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腹痛、内脏恶性肿瘤等,也最好不要揉腹。
(齐乔)喷水法治岔气日常生活中,因为突然用力过猛,或搬重物、抬重物时用力不当,再有咳嗽时,都容易出现岔气,致使胸肋疼痛。
这是因为突然、剧烈的活动,使肌肉迅速进入紧张状态,因为缺氧,导致酸性代谢产物积聚压迫或刺激肋间神经。
此外,突然发力,多造成间接暴力,导致肋椎关节、肋间软组织发生牵拉伤,也会出现疼痛。
岔气后,患者取站立位,施术者站在其背后,双手抱住患者的下腹部,让患者含一口温水,身体微向前弯,在患者吸足气后,使劲向前喷水。
46种常见病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
46种常见病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汇集1:慢性乳腺增:大黄,芒硝,乳香,没药各3克,消炎痛6片。
湿帖痛点。
2:治早泄:取吴茱萸,五倍子各等份研末,用陈醋调糊,睡前贴脐部,7一l4天即有明显疗效。
3:发烧退热方:急治标、缓治本、先退热、后治病:三棱针点刺大椎穴、药方:柴胡、黄芪、薄荷、葛根、生石膏,等份蜂蜜调和备用。
每次取适量的药物加到湿贴上,湿贴。
20分钟退热,持续24小时不复发。
4: 口腔溃疡:黄连3g 大黄3g 芒硝 3g吴芋3g 胆南星3g,醋调湿贴双涌泉。
甲硝唑针剂嗽口.5:脚后跟疼的病人,一贴见效:红花,川芎各4克,冰片少许,消炎痛12片,六味地黄丸二十柆,湿帖。
6:尿床:五味子,五陪子,菟丝子,益智仁,炙麻黄各3克,贴神阙穴。
7:化脓感染伤口:开始用干贴先把伤口内的脓拔干净,下来用苯妥英钠加干贴,再用去腐生肌散+干贴。
8: 卵巢囊肿:大黄,芒硝,川芎,乳香,没药各3克,三七,消炎痛各8片。
贴神阙或关元穴。
9:慢性咽炎:用药六神丸,黄连,冰片,地米,清开灵贴两贴明显见效。
天突穴。
10: 骨折后遗症:芒硝.牛膝.续断,生川乌各3克+创愈散.湿帖患处。
11:骨质增生:抗骨增生片5片,根痛平5片,尼美舒利或消炎痛酌情添加。
12: 卵巢囊肿就用基础方:消炎痛6片,当归,川芎,大黄,芒硝,乳没各3g,贴神阙或关元穴,缓释液调和或加香油13:小儿感冒腹泻:中药粉茯苓,白术,肉桂,黄芩各1克+B12,复合B,鞣酸蛋白粉,缓释液不够加香油14胃胀不想吃饭:消胀片,西沙比利B12 ,B1,COB,颠茄片6片,香附3克,丁香2克调和湿贴或用正气口服液湿贴。
15:疖子,痈用药:青黛2克,大黄,川穹,芒硝各3克,冰片两贴见效.16: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腿麻:布洛芬,舒筋活血片,消炎痛,川芎,丹参,小茴香个3克加消肿止痛液湿帖。
17剖宫产后:肉桂、吴茱萸、当归、干姜、艾叶、元胡、沉香、香附、小苘香.各2克贴肚脐。
中药外敷治疗多种疾病敷脐疗法
中药外敷治疗多种疾病敷脐疗法中药外敷疗法是将中草药切碎、捣烂,或加入一定辅料调成糊状后,敷于患处或特定穴位(常用的为神阙穴和涌泉穴),从而起到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一种外治法。
该疗法历史悠久,方简效捷,现重点介绍中药外敷神阙和涌泉。
【中药敷神阙】神阙即肚脐,此处皮肤是全身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的地方,药物敷于此,易于穿透、弥散而被吸收,可发挥神奇的治疗作用。
药物敷脐后最好热敷半小时,可使局部毛细血管稍微扩张,促进药物吸收。
少数患者在初次用药时,脐周会隐隐作痛,或肠鸣软便,或呕恶不适,不必过于担心。
中药敷脐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体如下:(1)感冒:葱、姜、淡豆豉、盐各适量炒热敷脐。
(2)肠胃炎:生白芷末60克,小麦粉15克,食醋调糊敷脐。
(3)黄疸:茵陈、栀子、芒硝、大黄各30克,杏仁、常山、鳖甲、巴豆霜各12克,豆豉60克,共煎汁热敷于脐。
(4)便秘:生姜60克,豆豉15克,葱头3根,共捣敷脐。
(5)尿闭:葱、姜、蒜共捣敷脐中;或葱、车前子捣敷脐中;或用海金砂6克捣敷;或用鲜青蒿200至300克,捣烂敷脐。
(6)遗精:五倍子、牡蛎,盐水调敷脐中。
(7)腹胀:厚朴、枳壳等量研末,每次取0.3克,食醋调后敷脐。
【中药敷涌泉】涌泉穴位于足心,是人体最重要的养生穴位之一,中药敷涌泉蕴含着“上病下取,引火归原”之意,适应症广,简便验廉,可治疗感冒、呕吐、发热、火眼等病症,还可用于催产,具体应用如下。
(1)口腔炎:吴茱萸5至15克,研末,加适量陈醋调成糊状敷涌泉穴,24小时后取下。
也可用吴茱萸15克,胡黄连6克,大黄6克,生南星3克,研末,以醋调后敷涌泉穴,12小时后取下。
(2)小儿口角流涎:吴茱萸12克,胆南星4克,研末,用陈醋糊后敷涌泉穴;或用生南星9至12克,研粉,醋调后于临睡前外敷涌泉穴,连用2至4天。
(3)腮腺炎:吴茱萸9克,虎杖5克,紫花地丁6克,胆南星3克,研末,醋调后敷涌泉穴。
中药的外敷治疗多种疾病敷脐疗法
中药外敷治疗多种疾病敷脐疗法中药外敷疗法是将中草药切碎、捣烂,或加入一定辅料调成糊状后,敷于患处或特定穴位(常用的为神阙穴和涌泉穴),从而起到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一种外治法。
该疗法历史悠久,方简效捷,现重点介绍中药外敷神阙和涌泉。
【中药敷神阙】神阙即肚脐,此处皮肤是全身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的地方,药物敷于此,易于穿透、弥散而被吸收,可发挥神奇的治疗作用。
药物敷脐后最好热敷半小时,可使局部毛细血管稍微扩张,促进药物吸收。
少数患者在初次用药时,脐周会隐隐作痛,或肠鸣软便,或呕恶不适,不必过于担心。
中药敷脐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体如下:(1)感冒:葱、姜、淡豆豉、盐各适量炒热敷脐。
(2)肠胃炎:生白芷末60克,小麦粉15克,食醋调糊敷脐。
(3)黄疸:茵陈、栀子、芒硝、大黄各30克,杏仁、常山、鳖甲、巴豆霜各12克,豆豉60克,共煎汁热敷于脐。
(4)便秘:生姜60克,豆豉15克,葱头3根,共捣敷脐。
(5)尿闭:葱、姜、蒜共捣敷脐中;或葱、车前子捣敷脐中;或用海金砂6克捣敷;或用鲜青蒿200至300克,捣烂敷脐。
(6)遗精:五倍子、牡蛎,盐水调敷脐中。
(7)腹胀:厚朴、枳壳等量研末,每次取0.3克,食醋调后敷脐。
【中药敷涌泉】涌泉穴位于足心,是人体最重要的养生穴位之一,中药敷涌泉蕴含着“上病下取,引火归原”之意,适应症广,简便验廉,可治疗感冒、呕吐、发热、火眼等病症,还可用于催产,具体应用如下。
(1)口腔炎:吴茱萸5至15克,研末,加适量陈醋调成糊状敷涌泉穴,24小时后取下。
也可用吴茱萸15克,胡黄连6克,大黄6克,生南星3克,研末,以醋调后敷涌泉穴,12小时后取下。
(2)小儿口角流涎:吴茱萸12克,胆南星4克,研末,用陈醋糊后敷涌泉穴;或用生南星9至12克,研粉,醋调后于临睡前外敷涌泉穴,连用2至4天。
(3)腮腺炎:吴茱萸9克,虎杖5克,紫花地丁6克,胆南星3克,研末,醋调后敷涌泉穴。
中医外治法
常见疾病的中医简便廉验外治法(一)小儿夜啼外治法小儿夜啼,多见于3个月内的幼小婴儿。
中医认为,小儿夜啼系心经积热,脾脏虚寒或惊恐所致。
笔者多年来用外治法治疗效果满意,供患者参考。
1,敷涌泉法:吴茱萸、栀子各10克,共研细末,鸡蛋一个,取其蛋清,将药末调制成两个药饼,于晚间睡前敷双足涌泉穴,以胶布固定,次晨取下。
此法适用于有心经积热引起的小儿夜啼。
2,贴脐法:丁香、肉桂、吴茱萸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晚临睡前取少许,用温水调成糊状,敷满脐眼,以胶布覆盖,每晚换药一次。
连用3~5天,此法适用于脾脏虚寒所致的小儿夜啼。
3,热熨法:干姜、小茴香各等份,研粗末,放锅内炒热,用纱布包裹,趁热从胃脘熨至小腹。
注意保温,防治烫伤,可多次反复使用。
此法适用于脾胃虚寒型夜啼。
(张可堂) (二)口腔溃疡外治法1.用棉签蘸上95%酒精,清压口腔溃疡面,并轻轻转动棉签除去溃疡面上的腐败组织,每天2~3次,每次20~30秒。
一般2~3天即可痊愈。
2.硫酸锌含漱法:每次口含1%硫酸锌溶液15~20ml,坚持含10~15分钟,每2小时一次。
3~5天即可恢复。
3.将适量的维生素c片研成细末,用棉签蘸上药粉末,涂抹整个溃疡面,张口保持片刻,每日2~3次。
3天左右即可痊愈。
(李永明张可堂山东省邹平县临池中心卫生院)(三)丁香浸泡液外涂患处可治口腔溃疡口腔溃疡,中医称为口疮,往往彼此起伏,迁延难愈。
以下介绍几种简易的外治法:1.黄连6克,黄柏10克,地骨皮30克,麦冬10克。
水煎,将两次药汁和匀,装瓶备用。
用时倒少许和入适量开水,含漱,每日3~5次。
2.丁香15克,打碎,放入小瓶中,用冷开水浸过药面,约经5小时后呈棕色溶液,用棉签蘸药液涂于口腔溃疡表面,每日6次。
3.野菊花50克,煎取50毫升的浓缩液,涂于患处,每日2~3次。
4.大黄15克,金银花30克,甘草10克,煎水代茶频频饮服。
5.冰片5克,放入两个鸡蛋清混和,涂擦患处,每日3次。
76个中药外敷疗法肚脐偏方
76个中药外敷疗法肚脐偏方【非常实用】药物敷脐:独特而理想的给药途径对危重病人口服药疗效不显著者,敷脐疗法可收奇效。
肚脐没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
肚脐作为人体一个独特的给药途径,用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方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
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1 :天麻或天麻片穴位:神阙穴(肚脐)方法:从药店买来成块的天麻或中成药天麻片,打粉后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
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
疗小叶增生的外敷方法小叶增生大概是女性朋友中最常见的疾病了。
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郁闷,便会发现自己一侧或两侧乳房中出现了肿块,摸上去感觉硬硬的,又很有韧性,有点儿像摸橡皮块的感觉,用手去推还能推动,这就是小叶增生。
其实小叶增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大多数患上此症的女性朋友会在发病数月或一两年后自行缓解,无需治疗。
不过,也有一小部分人是一直有着小叶增生的,虽然不痛不痒,但是乳房中有肿块,终究是一件让人心里不太舒服的事情,有些女性还总担心它会转化成肿瘤什么的,所以,我给大家提供一则可以帮助消除小叶增生的外治方法:把天麻打成粉填入肚脐内。
友情提示:配合逍遥丸,效果更好2;胃气不足。
方法:取一粒健胃消食片或补中益气丸捣碎,填入肚脐,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然后休息12个小时。
?3;肚脐敷药治疗鼻炎,处方:党参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扑尔敏2粒。
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4 ;自汗,盗汗,遗尿-----用五倍子打成粉贴在肚脐上。
可用五倍子15克(或五倍子30克、朱砂3克),焙干研细,睡前敷于肚脐或涌穴上治疗盗汗。
5 ;失眠-----桑葚子煮汤。
还可用归脾丸,贴在肚脐上。
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上,早上拿下来。
吴茱萸细辛敷脐治阳萎
中国民间疗法
— 13 —
虚泻实、通达气机 、祛病 延年的目的 。笔者从 1976 年以 左 右交会之中心, 乃生气所系, 内通五脏 而关系于 肾, 故
来, 在农村、部队等偏远山区, 基层等条 件不方便的 情况 《难经 六十 六 难》说: “脐 下 肾间 动 气者, 人 之 生 命也。”
力。昨晚睡前排尿无力, 小便绷塞不通, 服“三金片 ”、“金 近年 来, 笔者采用吴茱萸细辛外敷脐部 治疗阳萎 11
钱草冲剂”无 效, 仍少 腹胀 痛, 夜不 安睡。诊 见: 精神 沉 例, 收效显著, 现介 绍如下。
倦, 呻 吟气 促, 痛 苦异 常, 舌 边红, 苔白 口 干燥, 脉沉 细
一般 资料
令厨 房找来 葱白捣 烂如泥, 加 少许 胡椒粉 拌匀 填脐, 炒 生活。全部病例均 系经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无效者。
盐乘热 布包热敷脐中部 位, 约 60 分钟, 小便自 利。以猪
治疗 方法
苓通关 启闭汤加减善其后。半月 后尿闭又 发作, 其 家属
吴茱 萸 30g、细辛 10g, 共为细末。用上药适量, 加温
标。于 此本虚标实之证益 气温阳、活 血利水是 其主要治
则。方用党参、黄芪 补益心气; 附子强心温阳; 丹参、益母 草 活血化 瘀; 泽泻、茯苓 渗利 水湿; 陈皮 理气, 诸药 合用
张 毅
使 心肾之 阳气得 以温补, 瘀 血水湿 得以 化除, 收标 本兼 治 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证 实, 党 参、黄芪、附子 等益气温
2 年余, 近 4 个月阴茎临阵不举, 偶有勃起, 举而不坚, 经 天 1 剂, 水煎服 。若 见肢冷、尿少、浮 肿明显者 则改附子
多方求治, 收效甚微。诊见舌质淡, 苔薄白, 脉细无力。嘱 为 10g, 加桂 枝、车 前子、猪苓; 阴虚 内热、舌红少 苔者加
中药外敷肚脐疗法偏方(下)
10次。
可温阳益气。
适用于大便不一定干硬,或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面色恍白,神疲肢倦,舌苔淡白,脉虚细等。
40、薄荷脑敷神阙,人就不会脾胃阴盛:多年的便秘和失眠,说话有口臭,脾气急。
这是典型的脾胃阴(火)盛我就教了她一种简便易行的外治法:我让她买50克薄荷脑,研碎,每次取适量用纱布包好,填入肚脐,再用胶布固定。
在填薄荷脑之前,先要把肚脐洗净。
每三天换一次。
这样,口气就会慢慢变得清新。
41、尿道发炎无法使尿排出,取蚯蚓两条,与少许食盐捣碎贴敷脐部,很快通尿。
42、治鼻炎---肚脐敷药;处方:党参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扑尔敏2粒。
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
43、小肠火、肚脐敷盐来按摩!(急性尿道炎),用自己的唾沫拌食盐,湿后放肚脐用手指转圈按摩,一分钟时间,症状就消失了,很灵验。
小肠火就是尿急、尿频、尿时疼痛不舒服。
这个偏方我听我们科室负责人说的,她说小时候就见母亲用唾沫沾盐研肚脐眼,问她母亲说是治小肠火的。
后来她也用过说研着研着不知不觉症状就消失了。
44、治疗女性血瘀:把生姜捣碎,与黄酒调和,用膏药贴在肚脐上,可以治疗女性血瘀。
注意贴膏药的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刺激皮肤。
45、胃疼:香附5克,吴茱萸5克,金耳环5克,没有可用(细辛6克),带须根大葱,用法:碎粉用黄酒调匀,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贴3-4小时,每日2次。
46、胃下垂:吴茱萸4克,黑附子4克,升麻4克,生姜。
用法:碎粉用黄酒调匀,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贴2-3小时,每日2次,早晚。
47、肿瘤:(肺癌)白芥子5克,胆南星5克,僵虫5克,杏仁5克。
用法:碎粉用黄酒调匀,(用棉球吸饱药。
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贴3-4小时,每日2次48、一般失眠:千年陈樟3克,沉香3克,首乌5克,朱砂3克,莲子打成粉或打成泥,黄酒调匀,带须根大葱,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49、小孩便秘:黑白丑4克,甘遂4克,大黄4克。
(完整word版)穴位贴敷治百病——儿科
小儿腹泻(一)敷脐方[组成]车前子、丁香各1克,肉挂2克. (车前子一袋【分15次用】丁香一袋【分3次使用】肉桂2带【分3次使用】)[制法]上药各研细末、和匀备用.[用法]用时取2克置脐中,然后以加热之纸膏药盖贴于上。
每隔2天换药1次。
[功用]温中止泻。
[主治]1小儿腹泻(脾虚型),[疗效]一般1次即可获效。
无不良反应.[附记]引自《中药贴敷疗法》。
(二)贴剂膏[组成]朱砂、樟脑、松香、明矾各等份。
[制法]上药各研细末,和匀备用.[用法]成人取黄豆大2粒,小儿减半,填于脐中心,外用胶布或膏药封贴,1次不愈者,可在24小时后更换1次。
[功用]温散止痛,因肠止泻。
[主治]1肠炎与婴幼儿腹泻(单纯消化不良)。
[疗效]1治疗肠炎30例,痊愈28例,无效2例。
用治轻型幼、婴儿腹泻30例,痊愈37例,无效3例。
贴后一般2—12小时见效。
[附记]引自1g 75年《赤脚医生杂志》(5)。
(三)止泻敷脐方[组成]吴茱萸、肉桂、黄连、木香各3克,苍术5克. (吴茱萸1袋、肉桂1袋、木香2袋苍术1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与适量葱白捣烂如泥状,摊成药饼状备用。
[用法]上药分2次敷于神阴穴上,外用伤湿止痛膏覆盖固定。
24小时换药1次。
同时配用西药止泻4味药(复方新诺明,多酶片,复方地芬诺脂,次硝酸铋),按体重给药。
[功用]温中燥湿,消炎理气.[主治]小儿肠炎.[疗效]治疗65例,全部有效。
[附记]引自l 991年《陕西中医》(8)。
加减:脾胃虚寒考去黄连,加小茴香、赤石脂各5克;湿热下注者去肉桂、吴茱萸,加秦皮5克。
(四)复方五倍散[组成]五倍子9克,生姜、吴茱萸各6克,白胡椒7粒。
葱白1段。
(五倍子2袋,生姜、吴茱萸各两袋,??)[制法]上药姜葱捣烂,余药研细末,食酷20一25毫升加热至50一60℃与上药搅拌成稀糊状备用。
[用法]脐部先用凡士林涂檫1遍,再趁热(不烫)敷脐部(约6厘米×6厘米,厚0.3—0。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100例
中药外 敷脐 治疗 小 儿 非 感 染 性 腹泻 , 果 满 意 。现 报 效
告如下:
临床资 料 : 自我 院 20 来 07年 1 月一 1 因腹泻 病 2月 来 诊 的患儿 ( 不包 括 细 菌 性 肠炎 和轮 状 病 毒 性肠 炎 ) , 所有 患儿 均符 合 大便 次 数 比平 时增 多 , 大便 性 状 的改
论 坛 研 讨 后认 为 , 医疗 建 筑 设 计 图纸 必须 要按 照 国 家 规 定 的 立 项 审批 程 度 , 过 专 门 的 权 威 部 门进 行 严 格 抗 震 审 查 。 医 疗 建 经
1 月 , 均 月龄 为 8 月 , 6 2个 平 个 男 8例 , 3 女 2例 , 均无 发
具 有健脾 燥 湿 , 中祛 寒 之 功 效 , 于 脾 虚 泄 泻 、 湿 温 用 寒
泄 泻 、 肾 阳虚 泄泻 。外 敷 脐吐 等症 状 , 中药 外敷 脐法 ( 体方 法见 下文 ) 用 具 治
[ 刊 讯 ] 华 网 北 京 7月 5 日电 7月 5 日在 北 京 召开 的 中国 全 国 医 院 院 长 高 峰 论 坛 上 , 家 呼 吁 “ 疗 建 筑 设 计 在 总 体 上 达 本 新 专 医
到 抗 震 8度 的基 础 上 , 研 究把 主体 结 构 受力 点 、 合 点等 重 点部 位 抗 破 坏 力 扩 大到 9度 、O度 以上 ” 应 结 1 。 这 次论 坛 着 重 围绕 “ 医疗 建 筑用 房 的 防 震” 行 了研 讨 。 中 国 现 行 医疗 建 筑 设 计 规 范 属 乙类 8度 抗 震 , 体 上 具 有 较 强 抗 震 能 进 总 力 。但 地 震 中 , 由于 震 源 离地 表 距 离 的 不 同 、 力 传 递 方 向 的 不 同 等 , 震 的 烈度 及 破 坏 力 有 很 大 差 别 。 以 汶 川 大 地 震 为 例 , 中 震 地 震 区 烈度 达 1 度 , 成 的破 坏 很 严 重 , 震 中 区外 围的 成 都 市 区仅 有 7度 , 失 就 相 对 较 小 。 1 造 但 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所以记在此。
-刚刚实验了一下,一贴下去足三里和风池穴就开始发涨,接着腰眼发涨发热,不过我是用高粱酒混合艾叶,然后用手心放在上面,二十分钟后全身舒服,真的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最初的效果竟然是整条膀胱经和胃经,而膀胱经的起点是鼻子上的晴明穴,胃经的起点是迎香穴,然怪对鼻窦炎特效,以后这类患者不用再服用抗生素了,厦门日报的这个提供者功德无量。
不过有一点便秘者不宜,酒最好用高粱酒泡过的药酒。
指压肚脐无比神奇方法很简单:只要用手指压在肚脐眼上,不需要进行任何揉动,根据自己的舒适程度调整一下按压力度的大小就行了,如果感觉压得太紧就放松一点,如果感到太松了没感觉就压重一点。
按压时要平心静气,把意念集中在肚脐眼儿上,数自己的呼吸,数到100次,压脐的时间就够了,每天压一次即可。
有一位失眠患者,坚持了一段时间压脐后说:“你说要自然呼吸100次,我只数到50次就睡着了,怎么办呢?”还有一位性功能障碍的患者,坚持每天晚上临睡前压脐,3个月后性功能就恢复了正常。
脐疗法是中医外治方法之一药物贴脐疗法依据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根据不同病症需要,选择相应药物,贴敷于肚脐部位,外以胶布固定。
通过药物对脐部穴位的刺激作用及局部通透作用,以激发经气,疏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调整人体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药物贴脐疗法,源于古代,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其疗法主要包括药物贴脐,填脐,纳脐,蒸脐,熏脐,熨脐等。
统称贴脐疗法。
脐即神阙,又称脐中穴,是经脉系统中任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
中医认为,脐与十二经脉相联,与脏腑相通。
脐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本源。
“脐者,肾间之动气也,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内走脏腑经络,使百脉和畅,毛窍通达,上至泥丸,下至涌泉”。
现代研究证实,脐中有丰富的静脉网和皮下动脉分支,与全身皮肤结构比较,其表皮角质层最簿,屏障功能最弱,且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和腹壁直接相联,故渗透性强,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除此以外,药物分子可通过脐部进入细胞间质,迅速弥散于血中,极少通过肝脏而免遭破坏,避免了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消化液等作用而削弱药力,同时减少药物给肝脏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及口服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和对消化功能的影响,并能充分发挥药效,提高药物的利用率。
贴脐疗法的主要作用:1、药物的局部刺激,可使脐部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进入活动状态,通过神经反射,对神经―体液―内分泌―免疫网络起到调节作用,调节机体各项功能。
2、药物贴脐的直接作用,即不同的药理作用。
3、贴脐加温灸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衰老和抗肿瘤作用。
4、中医认为贴脐具有以下作用:温通阳气,回阳救逆。
治疗虚脱,休克,中风,昏迷等。
调理冲任,固经安胎。
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病,不孕,胎动不安等。
通调三焦,利水消肿。
治疗水肿,腹水,黄疸,肝硬化等。
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治疗胃病,呕吐,腹泻,便秘等。
收敛止汗,固精止带。
治疗各种自汗,盗汗,遗精,阳痿,早泄等。
通经活络,行气止痛。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内脏瘀积,手足麻木,颈肩腰腿痛等。
强壮保健,祛病延年。
治疗虚劳,神经衰弱,面部黄褐斑,痤疮等。
贴脐疗法适应病症:据史料记载及现代报道,贴脐疗法使用不同药物可以治疗身体虚弱,神经衰弱,白细胞减少,妇女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常见顽症如头痛,便秘,失眠,阳痿,早泄,小儿咳喘,腹泻,多汗,遗尿等。
面部黄褐斑,痤疮,肥胖,乳腺增生症。
临床常见疑难病症如心血管疾病,各类肝病如慢性乙肝,脂肪肝,肝硬化,肝癌及肾病,颈肩腰腿病变等。
贴脐疗法方法与特点:1、应由专科医师根据病情处方配药。
2、所用药物均须制成粉末,视病情分别采用酒,醋,油,生姜汁等调匀敷脐。
3、根据需要可局部加温,加炙,增强药物吸收,提高治疗效果。
4、贴脐胶布一般每日更换,或隔日更换,连续贴敷10次为一疗程,连用三个疗程。
每疗程间可停2―3日,以减轻脐部皮肤刺激。
5、贴脐疗法使用方法简便易行,所需药物量少,长期使用,无毒副作用。
适应症广,疗效奇特。
贴脐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脐为神阙,系任脉要穴。
冲为血海,任主细胞,通过药物调理冲任经脉,疏通气血,可以治疗月经先期,延迟,过多,过少,痛经,闭经及胎动不安等。
贴脐治疗慢性肝病:脐与肝脾关系密切,据《内经》记载,足厥阴肝经入于脐中,足太阴脾经上络于脐,通过药物帖脐具有疏肝理气,调理脾胃的作用,而且脐部与肝脏位置靠近,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作用。
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肝细胞炎症的减轻与肝功能恢复。
贴脐治疗男女不孕不育:中医认为孕育主要与肾、肝、脾及胞宫(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作用有关,脐为任脉要穴,与肾、肝、脾经络及胞宫直接相连,通过药物贴脐,可以调理相关经脉气血,改善生殖内分泌功能,促进排卵,疏通输卵管,调节免疫功能,提高精子的数量和活力,达到促进孕育的目的。
贴脐治疗临床常见顽症:临床常见顽症如头痛,失眠,多汗,便秘,早泻等多难明确致病因素,缺乏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令患者苦不堪言。
贴脐疗法依据经络脏腑理论,辨明阴阳气血虚实,针对性用药,通过调理脏腑功能,缓解直至消除上述顽症。
奇效的敷脐疗法对危重病人口服药疗效不显著者,敷脐疗法可收奇效。
笔者收治一小儿患肠麻痹症,病势危急,汤水不进,药入即吐,用师傅所传秘方“温脐散”:肉桂、丁香、木香各1.5克,麝香0.09克,共研细末后用熟蛋一只,对半剖开去蛋黄,取半只蛋白纳入药末,覆于脐部外敷,用绷带固定,2小时内即肠鸣排气,大便通下,腹痛胀消失,肠蠕动能恢复。
对晕厥、昏透、虚脱性休克的危急病人,可用葱白500克,捣碎后炒温敷脐。
此法能使病人复苏。
对于各种急性传染病引起高热,可用黄连粉、牛黄粉调湿敷脐,有较好的退热效果。
敷脐疗法还能治疗慢性病。
对失眠者可用珍珠层粉、丹参粉、硫黄等混合敷脐;慢性肾盂炎,用胡椒7粒,麝香0.6克研末后将药粉敷脐中,外盖胶布,10天换药一次,连敷3次,可使小便恢复正常。
肝硬化腹水用利尿药无效时,可用芒硝60克、肉桂粉6克和匀敷扎脐部,能使小便量增加而腹水减少。
高血压患者用朱砂6克,醋制白矾10克,降香6克混合研末敷脐,能使血压下降。
小儿夜间遗尿,取7厘米长连须葱白3根,硫黄30克,共捣泥,睡前将药敷患儿脐上,用纱布覆盖,8-10小时后去掉,能防止小儿遗尿。
神奇的脐疗贴肚脐治病其实就是祖国医学里的“脐疗法”。
也就一种的中医外治疗法。
中医认为脐掌握任脉要穴“神阙穴”所在,又为冲脉循行之处,为经脉之中枢,经气之江海,脐可通过经气沟通上下内外,诸经百脉、五脏六腑。
也就是说人的肚脐内联全身经脉,药物敷脐后,气味入血,在腹部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并输送全身,调整脏腑病态。
另外药物通过对脐部的刺激,可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而调整脏腑功能发挥其防病治本的功能,现代研究还表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脐作为腹壁最后闭合处,与全身其人他结构比较其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局部皮下无脂肪,药物敷脐后可以很好地穿透和吸收。
1.脱肛、脱垂、疝气:五倍子人参或黄芪熬水用毛巾沾湿热敷把药研沫用膏药贴肚脐。
2.痔疮:五倍子(大剂量)、黄芪、茄子根熬水热敷或洗痔疮部位研沫做成药丸用蜜蜡作糖衣,或用朱砂做衣,直接口服,作用在直肠,效果显著。
3.血寒:少女宫冷血寒,婚后女人寒风袭宫。
都用肉桂、牛膝或熟地熬水热敷,或研沫贴肚脐。
4.五更泻:天亮鸡叫去厕所,水土湿润、脾盛阳虚。
用山豆根、白头翁贴肚脐或熬水热敷。
5.阳痿:用阳起石研沫贴肚脐或熬水热敷。
6.肝气胀满:肾寒、肝火盛。
用陈皮、青皮、沉香研沫贴肚脐或熬水热敷。
7.小儿厌食:有虫子的。
用使君子炒熟,十五岁前儿童用实际年龄加一粒,口嚼。
不许喝茶,喝茶解药,不许吃大油即肉制品。
8.青春痘:用菟丝子炒熟,一部分研沫贴肚脐或热敷,一部分洗脸。
9.咳嗽:有痰很黏稠的,属火,用贝母研沫贴肚脐。
有清痰的,属寒,用川贝研沫贴肚脐。
空腔咳,用覆盆子或女贞子或山药研沫贴肚脐或熬水热敷。
10.膀胱炎、前列腺炎、泌尿系统疾病、轻度淋病:用车前草(顽固病症用车前子)、金银花、菊花、木贼熬水热敷,烫肚脐,但不能烫出泡。
1.肿瘤外压肠管引起的肠梗阻腹腔或盆腔肿瘤压迫肠管引起肠梗阻临床常见,目前多采用持续胃肠减压,疗效并不满意,使用下方敷脐可以较好地解除或缓解肿瘤引起的肠梗阻。
用肉桂、川椒目、莱菔子、吴茱萸、生大黄各10g,冰片3g。
上药粉碎成细末,过筛后混匀,每次取3g药末置脐上,再用伤湿止痛膏外封固定,24小时一换。
2.化疗引起的腹泻化疗药如阿糖胞苷、硫鸟嘌呤、放线菌素D、5-氟脲嘧啶、羟基脲、甲氨蝶呤、拓扑替康、丙脒腙和亚硝脲类药均可引起腹泻、腹痛,尤以5-氟脲嘧啶、拓扑替康引起的腹泻最为常见。
5-氟脲嘧啶普通剂量每周1次极少产生腹泻,但大剂量或连续给药可导致黏膜炎甚至血性腹泻。
这种副反应的出现往往在用3~5天才较明显,而且用药时间或药物接触时间越长,反应越重。
其原因为药物抑制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分裂繁殖,导致黏膜受损,出现腹泻、腹痛。
中药敷脐治疗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用补骨脂、肉豆蔻、五倍子各等份,研末过筛备用。
取药末10g,敷贴脐部神阙穴,用胶布固定,24小时一换,直至腹泻消失。
3.癌性腹水癌性腹水的成因不外肿瘤直接侵犯腹膜、继发感染、肿瘤阻碍血液及淋巴回流、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
目前治疗方法不尽如人意,采用川椒目10g,桂枝10g,细辛3g,黄芪10g,龙葵10g,共研细末,加白醋适量调成膏状,敷于神阙穴,外用艾条灸脐部药物,每次2小时以上,每日一次,药物去除后外涂红化油防烫伤。
疗效较为满意。
一般当日起效。
4.癌性疼痛癌性疼痛是肿瘤常见并发症,目前治疗疼痛方法较多,配合中药可明显加强治疗疼痛效果。
药用蜈蚣2条,白屈菜、徐长卿、川乌、元胡各15g,麝香3g。
以上诸药粉碎后研末,过筛,黄酒调匀成膏,敷于脐部,外用艾条灸脐部药物,每次2小时以上,灸后用伤湿止痛膏封闭固定药物,24小时一换,7天为一疗程。
5.肿瘤引起的便秘肿瘤病人由于化疗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用5-HZ止吐、或用利尿剂、或由于胃肠蠕动及排空功能差,同时由于进食量减少,内脏神经功能紊乱,均易诱发便秘的出现。
目前西医主要给予促进胃肠动力药及灌肠来治疗,长期使用效果不佳。
药选生大黄、芒硝、枳实、炙甘草各等份,粉碎研末,每次取3g药末食醋调匀成膏状,敷于脐部,外覆塑料纸胶布固定6小时,每日一次。
6.化疗引起的呕吐、胃胀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早期毒性反应,严重呕吐可致脱水、电解质失调、衰弱及体重减轻,可能导致患者拒绝接受有效治疗。
顺氯氨铂及氮芥可引起剧烈恶心呕吐。
现代医学治疗呕吐效果较好,但患者应用止吐药后胃部满胀不适。
药用法半夏粉10g,苏梗粉10g,姜汁5ml,调成糊状,取少量敷脐,外覆塑料纸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