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泰语翻译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语翻译技巧

加减法

“加法”含义:

指根据译语与被译语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文字表面上没有但含义本身有的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加法”应用原则:

“加法”并不是“无中生有”。它是为了解决两种语言使用者的差异问题,达到真正沟通目的不得已而采用的办法。通过“加法”,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加法”应用详述:

泰语书面语爱用长句,汉语相对用短句多。泰语中常用โดย和ซึง这种词,来表达复杂的语法关系,把汉语译成泰语时往往把短句变成长名,然后加入上述这类词汇,以表达复杂的句子关系。这就是所谓“加法”。

例:他走进室内,没有人知道。

译文:เขาเดินเข้ามาในห้องโดยไม่มใครรู

“加法”往往是与“减法”相对的。如果把上述泰语译成中文,就要使用“减法”。由于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译者要善于发现两种语言的差异。

“减法”含义:

指根据译语与被译语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减少一些文字,因为在翻译成译语后,这些被译语中的被减少的部分文字所代表的信息,已经能从译语的整个句子或段落中被表达,或换句话说,虽然译语文字上没有直接把那几个字译出来,但整体含义的表达上已经包含了。

“减法”应用原则:

“减法”并不是“想减就减”或“乱减”。它是为了解决两种语言使用习惯的差异问题,达到真正沟通的目的,用于不必要再“画蛇添足”的情况。通过“减法”,准确且精练的传达了被译语的信息。

“减法”应用举例:

泰语为了更细腻地表达一些含义,常爱把一个动词通过语法方式,变成名词,然后再在前面加一个“ทำ”这类的可以称之为“万能动词”的词,以强调动作的过程。但翻译成中文后,

往往不能保留这种风格,因为汉语语法里没有这种结构。

例:พวกคุณทำความรูจกกันหน่อย

译文:你们俩来认识一下。

泰语的书面语爱用长句,汉语相对用短句多。泰语中常用โดย和ซึง这种词,来表达复杂的语法关系,把汉语译成泰语时往往把短句变成长名,这种词在汉中文中没有对应,所以当然就少去掉。

例:เขาเดินเข้ามาในห้องโดยไม่มใครรู

译文:他走进室内,没有人知道。

“减法”往往是与“加法”相对的。如果把上述中文译成泰语,就要使用“加法”。由于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译者要善于发现两种语言的差异。

本文介绍专业口译工作中“心”(直觉、左右脑协调运作、变异意识状态)的角色功能,指出翻译(尤其是口译)教育何以若能重视这个层面,加入有关培训成份,必可事半功倍。

1 口译培训另有重要一环

口译人员的专业培训,由二十世纪中期全面开展,到了近一二十年,配合着翻译理论、语言哲学、心理学、翻译教学理论等方面研究的成果,各院校不断奋力更新教学法,务求更有效率更有把握培育口译员。至今为止,绝大多数的口译课程集中在语言、逻辑、记忆、资料掌握等范畴。事实上,成功的口译家都知道,这些都是基本功,上乘的口译“表演”还要涉及另一个层面或范畴的工夫,那就是所谓 “心”的运作。如果口译教育工作者忽略了这个层面,或者以为那是鞭长莫及的东西,只好让学者日后“各安天命”,各自修为,那是很不幸的,因为最新的心理学研究已经揭露了不少有关的宝贵资料,可以好好应用在口译教育之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本文试从这个角度,分享一点点浅见。

2 口译的高中低层次

分析、比较各方译员的表现,可以见出原来层次高底有别(当然同一位译员在不同情景、状态下,往往处于不同层次,即使同一场的表现亦然)。

表1五种口译状态的特色

层次名称翻译对象使用

第1阶译形字、句、段(讲话的字面意思)左脑

第2阶译意(下)话句、文本(讲话的具体意思)左脑

第3阶译意(中)语意丛、语篇(讲者表达的信息)左+右脑

第4阶译意(上)“志”、“情”(讲者的内心状态)右脑

第5阶译神 “存有”(讲者那个人的“实相”)右脑

2.1 第1阶:译形

翻译工作一般都有这个规律,凡是译艺水平低者、信心不足者,凡是译艺水平高但是对原文的意思掌握不足(例如原文语造诣问题,或是对于原文那个专业范畴认识不够)者,往往逐个字逐句“搏斗”,企图由原文白纸黑字的符号或连串传到的声音符解读出可以理解的、有道理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译者有意无意侧重了原文的系统意义(langue),忽略了它在具体情境中发挥的独有意义(parole)。

在口译过程中,这种以形为主的做法,就是这样的表现:

λ处处译出每个字的字典解释意义(sense),而不是一个个字有机组合所形成的真正意义。

λ倾向逐字逐句逐段重现原文的形式特征(formal characteristics),例如原文使用三个形容词就挑选译文语里三个“对等”的形容词依次译出,原文使用被动式,译文照办。

λ很少增补、删节、浓缩、改动。

λ这种译法显然是最糟糕的表现,因为听众固然会听得吃力,译文也难免处处歪曲讲者的本意(正如笔译时只从字典里抄来一个个字的译法拼揍起来一样)。

2.2 第2阶:下策译“意”

“译意莫译词”,这是做翻译工作的共识。不过“意”这个字包括的范围倒是很广的;狭义的“意”大概相当于语言学所指的 parole,即是语言落实到个别特定语境里所代表的信息(例如"the President"一词在英汉字典里有多个“译法”这就是字典解释意义),但是在美国白宫里使用,几乎肯定是指“美国总统”,若在美国某大学的高层会议里出现,又几乎肯定是指该校“校长”。在翻译过程中,每个字的意义往往由整个文本(text)的语境(context)和上下文(co-text)来决定,口译工作起码要做到这一点,才能过关。

例如有一次会议中播映一小段录映的纪录片,映像为一个中年汉,开头的旁白为:"Mr. Br own gambled and lost……",当时做的是同声传译,译员即时说:“布朗先生赌钱,输掉了”;没料到镜头一转,映象为此君伏尸在汽车驾驶座上,旁白的下一句为 "He chose not to buckle "--原来那是英国运输部制作的宣传广告,劝谕国人乘汽车必须扣上安全带,片中那位布朗先生没有这样做,等于赌搏,不过是在赌命。译员没听过下文,也没有留意纪录片的题材,于是译错为输掉了钱。

能够正确传达出每个词在话句(utterances,指一句句说话在某场合使用的信息价值)里的意义,每个话句在文本里的意义,口译工夫已经更上一层楼了--虽然仍然未够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