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华+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与利用_
我国铁路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分析及利用开发
我国铁路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分析及利用开发作者:王立丽来源:《现代企业》2021年第11期作为铁路文化厚重意蕴的物质载体、体露样态,铁路文化遗产乃我国铁路中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文化保存价值,并经政府机构或国际组织指定或登录之重要物品。
中国铁路工业肇始于1876年的吴淞铁路,至今已走过140余年的历程,形成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铁路文化,留下了许多极其珍贵的铁路文化遗产,蕴含着大量的文化“密码”和历史信息,细细实录了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
一、我国铁路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1.铁路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设立。
2003年中国铁路正式有了第一座以铁路文物、科研成果展品的收集、收藏、研究、保护、陈列、展示及编辑研究工作为目的,传播、展示和推介铁路文化并向公众开放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包括正阳门馆、东郊馆、詹天佑纪念馆)。
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有了专门保护铁路文化遗产的机构。
随后,相继建立了记载肇始于1903年的火车铁路滇越铁路的史实史料的云南铁路博物馆(昆明),展示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铁路进入中国后,沪上及华东铁路一百多年来所蹒跚而行的上海铁路博物馆(上海)以及辽宁沈阳铁路陈列馆(沈阳市苏家屯区)、黑龙江哈尔滨铁路博物馆(哈尔滨市)、路史馆、站史馆、段史馆、社区博物馆和一些以铁路人物、事件为主的专题馆等。
它们以地方专题特色为亮点,收集整理铁路优秀文化遗产、传播铁路科普知识、展示铁路历史文化。
2.铁路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现状。
所谓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一般涵盖以下铁路建筑,像车站、线路、厂房、大库、塔吊、车库、水塔、桥梁、隧道、道岔、煤台、火车轮渡、码头等。
目前,铁路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存情况如下:一些是已被有关文物保护单位正式纳入挂牌保护(公布公式过)的建筑物,像如今归属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管辖的不少俄式建筑(均为原中东铁路留所遗留)、正阳门火车站(又称前门火车站,北京市东城区)、湖北大智门火车站(又名京汉火车站)(武汉市江岸区)、江苏连云港火车站和中国第一个铁路工会成立遗址等,尽管有的目前已经被改作它用,发挥其他功用,但基本上还保持着原貌。
长春市近代工业遗产现状述略
长春市近代工业遗产现状述略作者:云莉王新英来源:《消费导刊》2011年第15期一、长春近代工业遗产现状介绍笔者在2010年、2011年两次实地调查的基础,择要将现存长春市近代工业遗产介绍如下:(一)亚乔辛制粉厂旧址亚乔辛制粉厂旧址位于凯旋路2155号,长春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亚乔辛制粉厂1903年成立,是长春首家以蒸汽为动力的制粉企业,也是长春首家外资企业。
1914年亚乔辛制粉厂被裕昌源制粉厂收购。
旧址现由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使用,闲置。
(二)满铁长春发电所旧址满铁长春发电所旧址位于铁北二路31号。
满铁长春发电所1909年成立,1910年正式对外营业,至1945年8月供电范围覆盖长春、吉林、四平三地。
旧址现由长春第一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使用,仍生产经营。
(三)长春商埠电灯厂旧址长春商埠电灯厂旧址位于东大桥街3号。
长春商埠电灯厂1909年成立,1911年开始向长春商埠地供电,1919年迁至今址重建。
1931年11月,满铁长春发电厂吞并长春商埠电灯厂;1934年停止发电。
旧址现由长通路变电所使用,仍生产经营。
(四)裕昌源面粉厂旧址裕昌源面粉厂旧址位于东八条8号,长春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裕昌源面粉厂1914年成立,1917年日产“三羊”牌面粉2000袋以上,被誉为“亚洲最大的火磨”。
旧址现由长春东北亚物流有限公司业食品调料大市场使用,作为办公场所。
(五)长春天兴福第一制粉厂旧址长春天兴福第一制粉厂旧址位于东八条5号,长春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春天兴福制粉厂1917年成立,1921年更名为长春天兴福第一制粉厂,1927年停产。
旧址现由华盛公司使用,作为仓库。
(六)福顺厚面粉厂旧址福顺厚面粉厂旧址位于长白路3号,长春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顺厚面粉厂1929年12月成立,投产初期日生产面粉2400袋,1940年日产5260袋,1945年8月停产,现作为民居使用。
二、长春市近代工业遗产特点(一)类型特点:东北地区铁路建设使长春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加之自身固有的粮食资源,20世纪初长春逐步成为当时东北地区最大的粮食加工企业集中地;同时伴随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粮食加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逐步增加。
中东铁路工业遗产数字化保护
教育价值
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可以作 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为人 们提供关于历史、文化和 技术的教育和启示。
城市发展价值
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可以促 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 过改造和再利用等方式为 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03
数字化保护技术与方法
数字化保护技术的意义与优势
永久保存中东铁路工业遗产
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将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信息永久保存,避 免因时间流逝而损失。
王建华, 赵天宇. 基于无人机航拍的中东铁 路工业遗产数字化保护[J]. 测绘通报, 2020, 37(07): 149-154.
张家春, 王志杰. 基于激光扫描的中 东铁路工业遗产数字化保护[J]. 测 绘科学技术学报, 2021, 38(01): 123-129.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通过对中东铁路沿线某个历史悠久的火车 站进行3D扫描,获取了该车站的详细三 维模型,包括站房、站台、雨棚、候车室 等各个建筑和设施。通过这种技术手段, 我们可以对该车站的外观和内部结构进行 全面的记录和展示,为后续的保护和展示 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案例二:某机车车辆的虚拟修复
总结词
虚拟修复技术能够让已经退役的机车车辆重新焕发生 机,为公众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展示效果。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完整的工业遗产概述
本研究对中东铁路工业遗产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提供了完整的概述,包括其历史背景、特点、现状和保 护价值。
数字化保护技术的运用
我们成功地运用了多种数字化保护技术,如三维扫描、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对中东铁路工业遗产进行了精 确的数据采集和建模。
保护策略的制定
具体实施步骤与方法
调查与评估
国家文物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987号(文化宣传类244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家文物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987号(文化宣传类244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9.08.23•【文号】文物保函〔2019〕870号•【施行日期】2019.08.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987号(文化宣传类244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物保函〔2019〕870号马立群委员: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东铁路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的提案》已交由我局会同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办理,现答复如下:中东铁路建筑群涉及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沿线分布的文物建筑约2000余栋,是重要的大尺度、跨区域的线性分布文化遗产,文物数量巨大。
切实加强中东铁路建筑群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对于带动东北三省一区文物工作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文物在东北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十分重视中东铁路建筑群的保护利用工作。
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和2013年两次将中东铁路建筑群的28处文物点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以来,我局先后批准中东铁路建筑群保护规划编制、本体保护、安全消防等文物保护项目30余项,累计安排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逾1.2亿元。
2018年,国家文物局组织专业机构启动《中东铁路建筑群保护规划纲要》编制研究。
2019年,国家文物局在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工作中,对各省申报的涉及中东铁路建筑群的增补项目予以重点关注,安排专家进行现场复核,并将其中价值重大的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
与此同时,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制定了《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规范与评价》等相关行业标准,推出了一批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基地,引导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
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文物行政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中东铁路建筑群保护利用工作。
遗产旅游视角下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工业遗产承载着东北地区社会发展的脉络。
遗产旅游的方式有助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对促进东北地区的文脉传承和区域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遗产旅游的视角出发,以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历史成因与价值,针对其现状特征,从遗产地旅游框架构建、提升旅游者游憩体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等角度,提出遗产旅游视角下的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策略,以期为今后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提供参考。
工业遗产,遗产旅游,东北地区,保护与利用The industrial heritage reveals the context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northeast China. Heritage tourism contributes to the protection and active utiliza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and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itage tourism, this article takes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in northeast China as research object, telling its historical causes and values. Considering its current sit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uilding a heritage tourism framework,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yto enhance tourists’ recreational experience, and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terms of tourism, this paper proposes 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strategies in northeast China, hop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n the future.industrial heritage, heritage tourism, northeast China,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 ■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049/j.urp.202006006■ 文章编号:2096-3025(2020) 06-0046-08作者信息赵志庆安庆龙王清恋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摘要关键词Abstract Keywords 赵志庆 安庆龙 王清恋ZHAO Zhiqing ;AN Qinglong ;WANG Qinglian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itage Tourism遗产旅游视角下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业遗产是一类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因此对其进行保护与活化利用,对于传承人类先进文化、彰显城市的底蕴和特色、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双城中东铁路建筑群整体保护研究
中东铁路建筑群整体保护研究---以双城为例摘要:从中东铁路的修建到现在,大约100年的时间里,东北边贸城市的建筑群体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的发展变化。
近代双城地区曾是中东铁路沿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遗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它们承载了双城地区城市发展和更新的诸多历史信息,具有很好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等。
由于这些建筑年久失修,且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结合这些建筑现有状况,对其提出一些保护和再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双城;建筑群体;中东铁路;建筑保护一条江,一条河,一匹马,一座城,一条路。
这便是黑龙江省双城市历史沿革的脉络。
一条江,就是家乡哈尔滨的母亲河——松花江。
全长1900公里的松花江,流经双城市西部四个乡镇,沿双城流程全长 65公里,是双城市与肇源、肇东的天然分界线。
这条江千百年来哺育着松江两岸的劳动人民。
一条河,指的是拉林河,拉林河围绕双城南、西边境,流经七个乡镇,沿双城流程全长135公里。
它也是黑龙江省与吉林省的一条天然分界线。
这条河与双城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匹马,这是双城的由来。
如果您是初到双城堡,自同三高速公路双城出口进城,映入您眼帘的第一处气魄宏大的人文景观便是纵马驰骋、弯弓搭箭的清朝富俊将军像。
英武的将军与高大的骏马向过往的人们讲述着双城堡的古往今来。
一座城,这是双城的文化精髓。
和关内的一些千年古镇、万年遗址相比,双城堡百年的笔墨记载显然并不久远。
然而,位于长城以北、大漠以东,作为“龙江门户”的双城堡,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发展成就,是不容复制,更不可忽视的。
古老的承旭门是这座百年小城清末民初的最后记忆,崭新的护城河则是双城打造哈南宜居城市的最新印象。
一条路,就是祖国东北最重要的交通大动脉——京哈铁路,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中东铁路”。
从某个角度上说,京哈铁路是包括双城在内的铁路沿线城市近现代乃至于当代快速发展的根本与保障。
双城堡火车站是这条铁路以及中国东北近现代历史变迁的见证者之一,同时也经历了双城历史以及哈尔滨历史的重大事件——双城堡对日阻击战。
中东铁路建筑群保护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中东铁路建筑群保护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摘要:中东铁路横跨我国东北地区,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旅顺,这条铁路线在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沿线的建筑遗产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由于历史、环境、人为等各种原因,这些建筑遗存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制定中东铁路建筑群的整体保护规划迫在眉睫。
关键词:中东铁路;文物;规划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物保护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映射出不同时期我国人民的发展现状。
地域的差异使得人们的生活千姿百态,形成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
中东铁路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承载着我国各种各样文化差异的源泉。
中东铁路修建于十九世纪,是我国东方铁路的简称,该铁路以黑龙江省会城市哈尔滨为中心,向四面八方绵延,极大的推动了周围经济的发展,是我国主要的铁路段之一,于2018年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迅速走向城市化建设,对于相关文化的保护未收到重视,使得多种多样的城市文化面临消失,中东铁路作为我国近代最主要的建筑群体之一,是承载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及其重要的枢纽[1]。
最近几年国内外许多专家逐渐展开对中东铁路建筑群体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研究方向主要是该铁路沿线最重要的、经济较为发展的大城市,特别是哈尔滨市。
这体现了中东铁路建筑群的价值和它存在的意义,但是由于科技等现实条件的制约,对于中东铁路附属地区文化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我国应当加大对中东铁路建筑群的保护力度,尽可能支持该铁路建筑群体文化以及历史意义的研究,为我国深厚博大的文化增砖添瓦。
一、中东铁路的现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东铁路沿线城市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越来越现代化,各式各样的建筑拔地而起,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很多城市忽略了文化的保护,使得很多珍贵的文物被破坏,许多未知的文化被永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面对这样的历史教训,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方式形势的恶化[2]。
吉林工业遗产保护的思考
吉林工业遗产保护的思考本文全面总结梳理吉林省工业遗产的基本状况、公布文物保护单位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建议,以期为《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导则》的出台提供参考意见,进一步完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整体提升。
吉林省工业化的历程与国内发达省份相比起步较晚,大致分为近代工业遗产(1840~1949年,包括清末民初地方性民族工业和20世纪初的国外资本工业)和共和国时期工业遗产(1949年至今),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向殖民地转化的历史烙印。
吉林省现有工业遗产4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构成了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主体,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辅助的吉林省工业遗产格局,包括中东铁路及其附属建筑群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两个类别,在历史文化遗存构成的时序、内涵、类型、样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1.清末民初地方性民族工业清末民初的地方性民族工业经济,主要是指185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在吉林的历史遗存。
清道(光)咸(丰)年间,西方殖民势力的不断侵略与扩张,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清廷的洋务派官僚集团,面对被动挨打的局面,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旨在不改变封建体制和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与技术,优先发展军事工业,试图以“坚船利炮”对抗西方列强。
因此,洋务文化在御辱图强的意义上找到了生存的土壤,其影响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近代吉林相应的历史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遗存为吉林机器局。
吉林机器局始建于1883年,是清廷在东北建立的第一个军火工厂。
机器局首开东北军事工业之先河,是清末洋务运动的典型历史遗存,成为近代吉林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
它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军事生产、机器制币业等,都具有较高的实证价值。
保护和利用该遗址,对于褒扬抗击沙俄侵略,保卫边疆领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夹皮沟金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20年。
新中国工业遗产国家记忆建构及游客体验研究——以成都东郊记忆为案例
新中国工业遗产国家记忆建构及游客体验研究——以成都东
郊记忆为案例
张红娟;刘丽华
【期刊名称】《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年(卷),期】2024()1
【摘要】新中国工业遗产是我国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等伟大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
以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成都“东郊记忆”为例,探讨在工业遗产旅游中游客对国家记忆的体验问题,提出提升游客体验的针对性建议,可以在旅游与遗产的互动中,使国家记忆进入公共领域,真正完成国家化的过程,成为全民共享的工业文化记忆。
【总页数】4页(P33-36)
【作者】张红娟;刘丽华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
【相关文献】
1.秩序与意义理性重构视角下的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以成都东郊记忆为例
2.基于ISA分析的景区游客旅游体验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以成都东郊记忆公园为例
3.后现代视角下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成都东郊记忆公园为例
4.基于网
络文本分析的工业遗产游客感知研究——以成都市东郊记忆为例5.空间形态视角下城市工业遗产空间活力研究——以成都东郊记忆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
第11卷第3期2009年05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 RNAL O F H IT (SO C I AL SC IEN C ES ED IT I ON )Vol .11No .3 May .,2009 ①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2003年通过的《下塔吉尔宪章》对工业遗产定义为:“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及相关加工提火车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等。
收稿日期:2009-01-11 作者简介:姜振寰(1944-),男,山东掖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科学技术史,技术与经济研究。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姜振寰(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史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01) 摘 要:东北地区的近代工业始于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建,日本侵占后移植大量近代工业,解放后在苏联援助下很快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其工业遗产十分丰富。
工业遗产具有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价值,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中,如何保护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历史遗产已成为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对工业遗产保护的措施方面,以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个人投入相结合的方式或更为可行。
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及时确定本地区本企业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方案,边保护边开发利用,以确保保护的持久性。
关键词: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1971(2009)03-0062-06 按流行的社会发展三阶段论观点,当代社会正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或称信息社会)过渡。
工业社会是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社会形态,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三个阶段。
历时300余年,中国虽然工业化起步较晚,但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留有大量的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是一种物质文化遗产,从广义上讲,指与工业生产有关的一切遗存。
中东铁路遗产及中东铁路建筑群总体保护规划_编制若干问题研究_盖立新
中东铁路遗产及《中东铁路建筑群总体保护规划》编制若干问题研究盖立新陶刚〔关键词〕中东铁路遗产建筑群保护规划〔内容提要〕以《中东铁路建筑群总体保护规划》的编制为研究背景,通过对中东铁路遗产的历史沿革、定性与定位、构成与认定以及保护的时序研究,将其作为“具有文化线路性质的20世纪工业建筑遗产群”进行初步探讨,为《中东铁路建筑群总体保护规划》的编制的主要问题,包括前期调研、规划分区、现状评估、保护区划、管理与展示规划等提供新的思路,并梳理出中东铁路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为中东铁路遗产的进一步研究与保护奠定基础。
〔中图分类号〕K25K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83(2016)03-0070-06DOI:10.16422/ki.1001-0483.2016.03.0121896年,沙皇俄国与清朝政府签订《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简称《中俄密约》),由俄国在中国东北地区修筑和经营铁路———中东铁路,亦称东清铁路或东省铁路。
中东铁路于1898年8月开始修建,1903年7月全线通车营业。
中东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向北、东和南分别抵达内蒙古满洲里以西国界、黑龙江绥芬河以东国界和旅顺,加之其他支线,中东铁路全长约2500多公里。
按照中东铁路管理权的更迭,中东铁路可以分为五个历史时期①。
在进行铁路建设的同时,也建造了大量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②,包括行政办公建筑、金融交通建筑、文教卫生建筑、宗教建筑、商业、服务业建筑及居住建筑③,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各省,以黑龙江省数量最多,反映出中东铁路时期铁路沿线交通、生产、生活状况。
中东铁路在百余年的连续使用中,虽有局部路段的更新与改、扩建,但线路走向的整体布局、沿线站场、附属设施以及因铁路而形成的城镇等,都基本保存着原有格局,尤其是因铁路而出现的多种风格和中西合璧的建筑,现多保存原有风貌特征和使用功能,并已成为现今东北地区重要的近现代建筑文化遗产资源,其代表性建(构)筑物、建筑群等已成为所在城、镇的地标景观。
黑龙江省中东铁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黑龙江省中东铁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作者:陈思粤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4期摘要:中国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前人遗留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有众多的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深入了解的地方。
中东铁路是我们东三省中华儿女的信仰寄托,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见证者。
如今,始建于清朝的中东铁路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篇文章将会对黑龙江省中东铁路的历史遗存进行保护及可用性探索。
关键词:中东铁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我国文明经历了上下五千年没有中断。
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了许多传统文化,中东铁路历史遗产文化便是其中的一个。
并且其为黑龙江儿女带来了精神的寄托。
全球经济文化的交融日益增加。
我们应该如何去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这对我们下一代的教育是比较重要的一点。
对于具体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上,个人认为应该对中东铁路进行多方面、全方位历史上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把捏中东铁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遗留问题。
1、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中华民族的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给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中华儿女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最高智慧的体现,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精神的追求是人们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方法。
在这个社会,中华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大多数人当作自己的精神信仰和追求。
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的信仰,具有着超然的地位。
如果我们的下一代失去了这个精神信仰,社会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人民的精神会变得麻木,道德会降低,失去我们正常的社会价值观。
虽然中华民族的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精华很多,但是文化传统的发展都很复杂,它是扎根于每个社会的发展环境下,受到当时社会的制度,经济水平等等各种限制。
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合大众和当代社会的发展。
有些文化甚至会禁锢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对于这种思想,我们必须摈弃。
历史文化遗产虽然大多数都是优秀的,但是我们不能全盘接受,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创新——以沈阳
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创新——以沈阳大东工业区为例作者:赫巾齐,刘丽华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第3期赫巾齐刘丽华工业建筑遗产是工业文明的文化积淀和物质记忆,也是建设城市形象和体验地方感的重要空间载体。
沈阳大东区是近代东北地区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也是国务院城区工业区搬迁改造的25个计划省会城市市辖区之一。
一、引言工业建筑遗产是指从建筑视角出发,因为失去原初生产功能而被闲置、废弃,具有历史、艺术、社会、技术等价值的工业建筑物及构筑物群落。
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是指对原有工业建筑的再次开发利用,它是在原有建筑非全部拆除的前提下,部分或全部利用原有建筑物质与历史文化内容,赋予其新的生命的一种开发方式。
城区老工业区是指依托“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重点工业项目形成的、工业企业较为集中的城市特定区域。
随着城市用地和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城市经济的高快速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区老工业区中城市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成为我国老工业基地更新改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期,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力争到2022年基本完成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任务,把城区老工业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区。
这涉及了我国95个地级老工业城市、25个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市辖区,其中沈阳大东区为25个计划省会城市的市辖区之一。
二、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一)“退二进三”的产业转型提供了融合发展的时代契机。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以创意成果和文化内容为核心价值,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如今,在“退二进三、退二优三”产业转型中,传统制造业正逐渐被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所取代。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带来全新思路。
基于CiteSpace的铁路遗产研究文献计量分析与展望
渐重视对城市现有资源的挖掘和再利用。
铁路遗产作为遗产保护中的一个热点类别。
针对铁路遗产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展开,且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果。
系统分析当下我国铁路遗产相关研究的特点,能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路。
因此,本文利用CiteSpace 软件,系统分析铁路遗产研究文献,以可视化图谱的形式对我国铁路遗产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对我国铁路遗产未来的展望。
1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1.1数据来源国内数据:对CNKI (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选取来源类别为“全部期刊”,以“铁路遗产”和“铁路遗存”为关键词,共得到“学术期刊”类别文献164篇,通过进一步筛选,最终得到153篇有效文献,时间跨度为2003-04-20至2022-04-24,以此作为本次分析铁路遗产研究的基础数据。
国外数据:对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进行检索,选取“所有数据库”类别,并以“railway heritage”为主题在WOS 中检索研究文献,设置检索年为“不限”,共得到文献317篇,通过查看研究目标,最终得到针对中国铁路遗产的研究文献共计9篇,时间跨度为2012-11-28至2022-03-10。
1.2研究方法本文利用CiteSpace5.8.R3软件绘制铁路遗产研究相关知识图谱,时间跨度为2003—2022年,提取节点阈值选择top50,选择Pathfinder 和Pruning sliced networks 模式,生成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相关图谱。
最终通过图谱解读使读者了解铁路遗产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具体研究内容,并发现铁路遗产研究的发展趋势。
摘要 铁路遗产具有历史、文化、技术等多重价值,对其保护利用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文章基于CNKI 和WOS 数据库,利用CiteSpace 软件进行发文数量、作者、机构、期刊及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相应的知识图谱。
研究发现,我国对铁路遗产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形成、成长、发展三个阶段,研究范围愈加广泛,研究内容愈加细致。
数字视角下的中东铁路工业遗产保护研究
数字视角下的中东铁路工业遗产保护研究中东铁路是我国20世纪早期工业化、近代化进程的实物例证,它不仅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也为新中国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中东铁路沿线很多建筑设计精美,功能完善,融合了西方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技术以及审美启智等方面都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但从目前形式来看,中东铁路工业遗产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老城区的改造,以及铁路升级改造的实施,与中东铁路有关的历史建筑已有部分消失,现存的历史建筑保护状况也不容乐观。
但作为城市近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遗存,中东铁路是“阅读城市”的重要物质依托。
保存中东铁路这一工业遗产,并加以合理利用,不仅可以维护城市历史风貌、又可以在当今“千篇一律”的城市面孔中彰显地方特色,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利用数字技术保护中东铁路,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保护中东铁路这一工业遗产的必由之路。
一、中东铁路工业及工业遗产的产生(一)中东铁路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清铁路”的简称,它原是沙俄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控制远东而在我国领土上修建的一条铁路。
这条铁路自1897年8月开始动工兴建,1903年2月全线竣工通车。
这条铁路的干线西起满洲里,经哈尔滨,东至绥芬河,支线则从哈尔滨起向南,经长春、沈阳直达旅顺口,全长近2500公里。
铁路采用俄制1524毫米轨距,干支线相连,恰如“T”字形,分布在中国东北广大地区。
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全线通车,一度为成沙俄侵占我国东北的重要通道,后来因为各种历史原因,中东铁路几度易主,新中国成立后,中苏两国开始就中东铁路的归属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谈判,直到1952年12月31日,中东铁路才完全收归我国政府所有。
由此,中国在中东铁路的失地和主权才得到了完全恢复。
(二)中东铁路工业遗产中东铁路在进行铁路建设的同时,也建造了大量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这些建筑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数量众多,根据车站的不同等级和功能,修建了包括车站站舍、工区、机车库、教堂、俱乐部、医院、学校、兵营以及大量铁路住宅和附属建筑,其中仅1901年至1927年建造的各类建筑就达800座。
近代历史视野下的中东铁路系列遗产
近代历史视野下的中东铁路系列遗产
董卫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6(0)31
【摘要】本期主题是东北地区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
要理解中东铁路工业遗产,有必要建立一个国际性的历史视角。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深陷列强入侵、丧权辱国的悲惨境地。
在东北地区,清王朝一方面面临沙俄帝国的步步紧逼,另一方面遭遇到日本帝国的强力压迫,中东铁路就是在这样一种内外交困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形成的。
【总页数】1页(P3)
【作者】董卫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东北振兴”视域下的中东铁路遗产廊道景观格局构建策略研究
2.遗产线路视野下的中东铁路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分级——以成高子—横道河子段为例
3.\"文化创意\"下中东铁路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
4.吉林省近代铁路工业遗产车站站舍建筑研究\r——以中东铁路、南满铁路、吉海铁路为例
5.城市遗产视角下的中东铁路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3年第6期第37卷(总第180期)№6,2013Vol.37General,№180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与利用刘丽华(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摘要]中东铁路是东北区域性的线性工业遗产,也是20世纪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线性铁路遗产。
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的要素系统分为铁路网线、铁路相关建(构)筑物、铁路城镇、铁路沿线自然景观以及与中东铁路历史相关的非物质工业技艺五类要素。
在对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实践展开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从管理机制、保护规划、立法体系及区域旅游开发等路径开展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与利用工作。
[关键词]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遗产要素;整体性保护[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50(2013)06-0024-05[收稿日期]2013-09-20[基金项目]沈阳师范大学博士科研项目[作者简介]刘丽华(1975-),女,辽宁台安人,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境内修筑的最长铁路,见证了中国20世纪早期工业化、近代化、城市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
中东铁路跨越多个省份、多样化的自然地理区域,涉及多个遗产类型、多种文化要素,是一个规模庞大、体系复杂的线性工业遗产系统,遗产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和唯一性。
目前,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呈点状零散地分布在铁路沿线市镇及乡村中,在大规模城乡基础设施及高铁建设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保护压力和困境。
当前单体性物质遗产的管理模式己不能适用于这种跨区域的线性遗产保护的需求,需要探究新的管理方式及体制。
基于此,本文应用线性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探讨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利用问题,为线性工业遗产保护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路及指导。
一、线性文化遗产概述线性文化遗产(LinealorSerialCulturalHeritages)最先由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提出,是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出于人类特定目的形成的一条重要纽带,将一些原本不关联的城镇或村庄串联起来,构成链状的文化遗存状态[1]。
它反映了近年来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诸如文化线路(culturalroutes)、遗产廊道(heritagecorridors)、历史路径(HistoricPathway)、线状遗迹(SerialMonumentsandSites)等最新的遗产保护理念和发展态势。
其形式和内容具有多样性,包括河流峡谷、运河、防御工事等。
近年来铁路线等道路类线路遗产也开始被收入到《世界遗产名录》,如奥地利塞默林铁路、瑞士阿尔布拉-贝尔尼纳铁路线、印度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等,保护力度逐年加大。
线性文化遗产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时间延续性和空间尺度性。
从遗产的产生、发展时序看,具有一定的历史跨度,从遗产延展的区域看,可以是地区内部的或地区间的,可以是国内的或国际间的跨区域遗产;第二,文化多样性和层级性。
既包括单体遗产点和遗产点连接而成的遗产群,也包括物质类遗产和非物质类遗产,遗产之间具有内在的文化关联性;第三,环境综合性。
既包括草原、山地、河流等自然景观,也包括乡村、城镇等社会景观,强调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的协调性;第四,价值整体性。
强调遗产区域内各遗产节点产生的整体价值大于单体遗产的价值总和。
24··线性文化遗产的遗产特质决定其保护要素也具有特殊性。
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文化线路一样,保护范围取决于组成它的各个重要遗产节点元素的保护范围,包括中心点元素,即线路的出发点和到达点等;宿营场所,即线路的驿站、商队旅店等;必须经过的场所,如涉水处、桥梁、山路、港口等[2]。
同时,线性遗产的时空特征及系统功能,决定了对其旅游开发、遗产保护、价值挖掘等方面应有新的视角和方式,“文化廊道”(CulturalCorridor)是一种新的线性遗产区域旅游开发思路和模式[3]。
随着国际社会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深入开展,线性工业遗产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学者也开始了较高的学术关照和实践反思。
田燕从文化线路的角度对汉冶萍工业遗产开展实证研究,探讨了区域性工业遗产实施整体保护策略的系统性理论与方法[4]。
陈兆俭以滇越铁路为研究对象,指出采用遗产廊道的保护模式有利于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兼顾,是落后的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5]。
王义学结合长春地区中东铁路线性文化遗产保存现状,提出了协调一致、统一管理等保护原则和方式[6]。
朱强提出采用工业遗产廊道的模式,将沿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工业遗产连同沿线其他自然、游憩资源串连起,实现地区工业遗产保护、生态与环境、休闲与教育、社会经济发展等综合目标。
二、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的要素系统构成确定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的要素系统构成,是实现其整体保护的前提。
对其要素构成的分析,要从遗产的工业和线性双重属性入手,既能反映《下塔吉尔宪章》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铁路工业遗产认定标准的核心主旨和要义,又要符合线性文化遗产保护要素的内在规定性。
基于此,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的要素主要包括五方面。
(一)铁路网线要素铁路网线要素包括交通线路、线路的中心节点以及连接交通网线的次级节点,构成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的基本要素,是亟需重点保护的遗产。
交通线路是指中东铁路的路网系统,是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构成的核心要素。
中东铁路地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省区,全长2556.05公里,由干线和支线构成。
干线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以哈尔滨为分界点分为西部滨洲线和东部滨绥线,总长度l514.39公里。
支线北起哈尔滨,南至旅顺,长974.9公里,其他支线66.76公里,形成丁字形的铁路路网系统,沿用至今。
线路中心节点指中东铁路的起止点及重要节点,包括满洲里、绥芬河、哈尔滨、旅顺、长春、沈阳。
次级节点指中东铁路沿线分布的各级站点,包括肇东、安达、博克图、海拉尔、一面坡、横道河子、德惠等站点,遗产范围包括各级站点、站舍等建(构)筑物(群)。
(二)铁路相关建(构)筑物要素铁路相关建(构)筑物要素包括功能相关建(构)筑物(群)和历史相关建(构)筑物(群)。
这些建(构)筑物(群)或者充分展示了20世纪初期铁路技术革新和技术文明,或者是中国殖民工业、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或者是融会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巴洛克风格、俄式建筑等多元风格的建筑文化展示,具有极高的科技、历史、艺术和社会价值,需要重点予以保护。
功能相关建(构)筑物(群)由三个板块构成。
第一板块指铁路建设时期的各项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为建铁路必须修筑的铁路桥、隧道等设施,如哈尔滨松花江铁路大桥、霁虹桥、富拉尔基嫩江铁路大桥及呼伦贝尔博克图镇的兴安岭隧道、螺旋展线等;第二板块指随着铁路修筑和开通形成的以中东铁路为骨架,主要分布在铁路两侧,包括加工业、航运业、矿业、制造业等在内的工业企业的相关建(构)筑物(群);第三板块指为对铁路实施有效管理、维护而建造的管理机构、兵营、护路队及相应的铁路局官员宅邸、铁路职工住宅等铁路社区建筑物(群),如中东铁路管理局、铁路公寓等。
历史相关建筑物(群)是《下塔吉尔宪章》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铁路工业遗产认定标准中强调的用于铁路工业社会活动、展示铁路建造推动社会发展历程的相关建筑物(群)。
具体包括铁路医院、铁路学校、铁路气象观测站、铁路电话局、铁路俱乐部、铁路招待所、教堂、银行、领事馆、电影院、公园、水塔等城市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各项市政机构和商业设施。
(三)铁路城镇要素铁路城镇要素包括两个类型。
第一类指修建中东铁路带动发展起来的城镇聚落,如哈尔滨、大连、满洲里、绥芬河、扎兰屯、安达、横道河子镇、一面坡镇、博克图镇,均是以铁路车站、铁路附属地为中心逐步发展起来的城镇,进而形成初具规模的城镇化体系和城镇走廊;第二类指那些虽然早已存在,却是因铁路的兴起进一步兴盛、繁荣的城镇,如沈阳、长春等。
中东铁路的建设在城镇的发展史上曾经扮演重要角色,在城镇的空间格局、路网系统、产业布局、经济发展、市政建设、文化风貌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同时,这类城镇因为是中东铁路网线的中心或次级节点,一方面推动了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互动、传播和创新,增强了东北区域文化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另一方面也因为俄罗斯本土文化的异地完整保存,构成城镇的特色文25··化、场所精神、历史象征及城市意象,成为这些地区的特色城市文化。
(四)铁路沿线自然景观要素铁路沿线自然景观要素是指与中东铁路线性遗产相关的标志性自然景观。
中东铁路地跨东北四省区,穿越了多样性的自然地理区域,尤其是滨州线、滨绥线沿线自然地理条件差别较大,形成了江河景观,如松花江;湿地景观,如大庆地区的沼泽、河溪、草甸;森林景观,如碾子山至牙克石间广袤的大兴安岭森林区,博克图一带的大兴安岭腹地林区,玉泉站后横越的张广才岭等山地景观;草原景观,如牙克石至满洲里间享有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美誉的呼伦贝尔草原。
这些自然景观既是中东铁路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要素,也是中东铁路发展的自然见证,应该列入遗产构成体系中予以整体保护。
(五)非物质工业技艺要素非物质工业技艺要素指能见证中东铁路线路交流功能的非物质工业遗产。
这些非物质工业遗产与物质工业遗产共同反映了中东铁路发展历程,展示了区域间的文化播布、交流与影响。
现有文化遗存中以反映俄罗斯文化影响的食品生产技艺为主,具体包括哈尔滨啤酒酿造技艺、哈尔滨红肠制作技艺、秋林面包制作技艺以及秋林·格瓦斯酿造工艺等。
三、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实践(一)整体保护理念日渐普及,遗产保护体系初步建成随着文化线路、线性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廊道保护研究的深入,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保护理念实现了从单体建筑文物向历史地段、历史城镇整体保护的突破,形成了历史文物、历史文化名街、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城的立体式遗产保护体系。
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河子镇的中东铁路建筑群于2006年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路节点城市,如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安达、绥芬河、满洲里等的部分中东铁路历史建筑已列为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建筑。
横道河子镇由于俄罗斯建筑的集中完整保存,2008年申报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齐齐哈尔昂昂溪区罗西亚大街2010年申报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表1)。
中东铁路枢纽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也相继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工业风貌一定程度得以整体保护。
此外,许多非物质工业技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受到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立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