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共生”论文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是指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址、工业建筑、工业设施等物质遗产和工业文献、语言、口述传说等非物质遗产。
这些遗产代表着人类创造和发展的历史,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科技和历史价值。
大多数工业遗产已经失去了作为工业设施的原有用途,因此需要进行保护与再利用。
本文将探讨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意义、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意义工业遗产是人类发展历程的见证,是一种文化、历史和艺术的遗产,代表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并在利用的同时尊重其历史和原有功能。
这样,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和启示,也是对现在和未来的合理利用和发展。
1.保护工业遗产是对历史的尊重和研究工业遗产是人类创造和发展的历史见证,通过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发展历程中的科技、社会和文化变革,为今后的文化、教育和旅游等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和资源。
同时,保护工业遗产也是对历史的尊重和研究,能够更好地弘扬人类智慧和文化精神,使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价值。
2.保护工业遗产是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表现人类对自然的掌控和能力的工业遗产,其本身也是隐藏的环境负担:环境污染、大量自然资源的开采及消耗等等.通过对工业遗产的合理保护和再利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开采及消耗,降低大规模不必要浪费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构建一种更加环境友好的社会发展模式。
3.保护工业遗产是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丰富和补充伴随城市的发展,工业遗产也成为城市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再利用工业遗产可以有效地丰富城市文化资源,促进城市的文化繁荣和城市品位提升。
通过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可以对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丰富的信息,让游客能够感受到城市的历史、文化氛围,全面了解城市的发展历程。
二、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现状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价值。
城市工业遗产规划保护和再利用工业遗产
城市工业遗产规划保护和再利用工业遗产城市工业遗产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和文化价值。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的进程,许多工业遗产逐渐被淘汰和废弃,亟待规划保护和再利用。
本文将探讨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规划。
一、城市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性1.1 历史价值城市工业遗产是城市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
它们记录着城市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历程,对城市的过去和现在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化价值城市工业遗产反映了特定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的工业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工业遗产,可以传承和弘扬这种独特的工业文化,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
1.3 城市形象城市工业遗产为城市增添独特的景观和魅力,对塑造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工业遗产,可以使城市更加具有个性化和吸引力,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二、城市工业遗产规划保护的原则2.1 可持续发展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应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
在规划保护过程中,应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环境友好措施,实现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利用。
2.2 保护优先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将工业遗产保护置于首要位置。
保护优先原则要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考虑工业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确保其得到适当的保护和利用。
2.3 公众参与在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规划过程中,应积极倡导公众参与的原则。
公众对工业遗产保护具有直接利益,他们的参与可以带来多样化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三、城市工业遗产再利用的途径3.1 文化创意产业城市工业遗产的独特历史和文化价值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通过将工业遗产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或创意孵化基地,可以实现文化产业和现代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
3.2 旅游休闲工业遗产的独特韵味和历史感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兴趣。
通过规划设计和设施改善,城市工业遗产可以成为旅游休闲的热门景点,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和声誉提升。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初探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初探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工业遗产面临拆除或废弃的命运。
然而,这些工业遗产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容忽视。
因此,采取有效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
首先,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应以尊重历史和文化价值为前提。
工业遗产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代表着一段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
因此,在保护和再利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尊重其原始设计和功能。
其次,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历史和文化,更应考虑其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将废弃的工厂改造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仅保留了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也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此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还应注重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可以增加公众对工业遗产保护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形成共同的保护意识和行动。
例如,组织公众参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规划、举办相关展览和讲座等活动,可以提高公众对工业遗产的关注度和理解度。
最后,政府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应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并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和政策引导。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与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的合作,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保护与再利用机制。
综上所述,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是一种综合考虑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的策略。
只有在尊重历史和文化价值、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社会参与和政府支持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良性循环。
希望本文能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2024年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范文
《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重庆这座拥有丰富历史底蕴的山区城市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与升级。
在这过程中,如何妥善保护与利用其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同时实现城市的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是当下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工业遗产不仅仅是历史记忆的象征,更是推动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篇论文将探讨重庆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二、重庆工业遗产的概述重庆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其工业遗产数量众多且具有独特性。
这些工业遗产不仅包括传统的工厂、厂房、机械设备等物质文化遗产,还包含了丰富的工业文化、技术知识等非物质文化遗存。
这些工业遗产见证了重庆工业的辉煌历史,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石。
三、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意义保护利用好重庆的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社会效益。
它能够弘扬重庆的城市精神,延续历史文脉,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通过合理利用工业遗产,可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等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此外,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还能提升城市形象,吸引人才和投资,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重庆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振兴的实践探索近年来,重庆市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一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工业遗产保护的投入力度,推动工业遗产的合理利用。
另一方面,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激活市场机制,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例如,一些老工厂被改造成文化创意园区、艺术街区或博物馆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
五、发展策略与建议针对重庆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振兴的发展需求,提出以下策略与建议:1. 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原则和要求,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保障。
2.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3. 加强跨区域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推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国际化发展。
《2024年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范文
《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结构与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革。
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工业建筑遗产逐渐显露出来,它们不仅是国家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这些工业遗产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保护与再利用的双重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后工业时代背景下,我国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我国工业建筑遗产的现状与价值我国工业建筑遗产的存续情况十分复杂。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众多工业建筑应运而生。
这些建筑见证了我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的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同时,这些建筑在工艺、结构和设计上都具有独特性,是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的推进,许多工业建筑面临着被废弃或拆除的命运。
这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浪费,也是对城市记忆的抹杀。
因此,保护和再利用这些工业建筑遗产,对于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后工业时代下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1. 保护策略(1)立法保护: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责任主体,为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2)档案记录:建立工业建筑遗产的档案数据库,对每处遗产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评估,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原貌保护:在保护过程中,尽量保持工业建筑的原有风貌和结构,避免过度改造和破坏。
2. 再利用策略(1)功能转换:根据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将工业建筑的功能进行转换,如转变为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等。
(2)文化旅游:将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建筑打造成文化旅游景点,展示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3)绿色能源:结合工业建筑的特色和功能需求,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进行改造升级,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利用等。
四、实践案例分析本部分选取了几个典型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2024年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范文
《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篇一一、引言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重镇,其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为城市带来了辉煌的工业文明。
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城市化的推进,许多工业遗产逐渐被遗忘在城市的角落。
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工业遗产,促进城市振兴,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重庆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的关系,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重庆工业遗产的现状与价值重庆的工业遗产涵盖了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多个领域,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这些工业遗产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重庆人民的精神寄托。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工业遗产面临被遗弃、拆除或改建的困境。
这些工业遗产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对于城市的文脉传承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必要性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对于重庆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工业遗产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工业遗产有助于传承城市文化,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其次,工业遗产具有独特的旅游价值,可以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通过合理利用工业遗产,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保护工业遗产有助于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绿色发展。
四、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挑战与问题尽管重庆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保护意识不足,许多人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认识不够,导致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其次,资金投入不足,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目前这方面的投入仍显不足。
此外,缺乏专业人才、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也制约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
五、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策略与措施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重庆的工业遗产,需要采取以下策略和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活动,普及工业遗产知识,增强市民的保护意识。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探讨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探讨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保护和再利用工业遗产的典型模式和案例,结合我国的历史工业建筑的现状,探讨合适的再开发方向,使我国工业建筑遗产在城市化进程中能找到新的定位与价值,延续工业文明和历史。
关键词:工业遗产;工业建筑;保护;开发;再利用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of protection and reuse of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typical models, and case, with China’s histor 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direction, make our country the industrial building heritages in urbanization process are found in the new position and value, continue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history.Keywords: industrial heritag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Protection; Development; reuse1、引言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通常人们所关注的可能有古代的寺庙、衙署、民居、市场、建筑遗址、老字号、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等。
但现在,艺术家、建筑师和历史保护主义者越来越多将目光放到各种近现代的工业遗产上来。
因为,那些曾经的工业建筑经过了漫长岁月形成了城市独特的气质,也始终萦绕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工业建筑是城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工业建筑并不会仅仅因为它是工业建筑才变成需要受到保护。
《2024年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范文
《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工业结构的深刻转型,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给工业建筑遗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保护与再利用挑战。
本篇论文将探讨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现状,分析所面临的问题,并基于当前研究和实践,提出相应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二、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的现状与重要性后工业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工业建筑遗产丰富多样,不仅见证了国家工业化的历程,还承载了历史文化的价值。
这些建筑在历史、技术、美学等多个层面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城市风貌的塑造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挑战然而,当前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工业建筑遗产面临着被拆除或忽视的风险。
另一方面,保护与再利用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足,导致许多有价值的建筑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此外,缺乏系统的保护规划和科学的管理机制也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四、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保护工业建筑遗产,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责任主体。
同时,应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二)加强资金和技术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保护和再利用项目。
同时,应加强技术支持,包括修缮技术、加固技术和改造技术等,提高保护和再利用的效率和质量。
(三)实施分类保护和再利用策略根据工业建筑遗产的特点和价值,实施分类保护和再利用策略。
对于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应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保持其原貌;对于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建筑,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造和再利用,使其在新的功能和形态下焕发新的活力。
(四)加强公众参与和社会教育公众参与是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重要力量。
应通过开展宣传活动、设立公众参与平台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遗产保护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遗产保护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许多工业遗产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然而,这些工业遗产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却是不可磨灭的。
因此,遗产保护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遗产保护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作用和措施。
一、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工业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是我们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工业遗产的一方面是为了保留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虽然工业遗产可能已经不再使用,但其所代表的技术、设计和制造水平对于后世的学习和借鉴至关重要。
此外,工业遗产还是城市和地区文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景观塑造和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业遗产保护的挑战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是历史遗迹的老化和破坏,由于年代久远和外界环境的侵蚀,许多工业遗产正逐渐腐蚀和倒塌。
其次,社会对于工业遗产的认知和价值评估存在偏差,有些工业遗产可能被认为是“废弃物”,而缺乏必要的保护和重视。
再次,工业遗产的利用和改造缺乏专业的规划和技术支持,这导致了很多遗产变成了无法有效利用的“空壳”。
三、遗产保护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措施为了解决以上提到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1. 建立专业组织和机构:政府和相关机构应成立专门的遗产保护组织来负责管理和保护工业遗产。
这些组织可以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经济资助,以确保工业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工业遗产的认知和价值评估。
这种宣传教育可以通过展览、讲座和媒体报道等形式来实现。
3. 制定保护政策和法规: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来规范和保护工业遗产。
这些保护政策应明确规定工业遗产的保护标准和责任,同时对于违反保护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4. 引入私人和社会资本:政府可以引入私人和社会资本参与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探讨
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探讨【摘要】工业建筑遗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保护和再利用这些遗产对于传承文化、促进城市发展、节约资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工业遗产保护面临着挑战和困境,如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支持、缺乏投入和资金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促进多方合作,鼓励社会公众的参与,共同保护和利用工业建筑遗存。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工业遗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
【关键词】工业建筑遗存、保护、再利用、历史价值、文化传承、城市发展、空间再利用、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挑战、困境、法律法规、政策支持、多方合作、社会参与、保护。
1. 引言1.1 工业遗存的重要性工业遗存是工业化发展的见证,是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遗产。
它们承载着曾经的工业时代的光辉和辉煌,体现了人类智慧和劳动成果。
工业遗存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通过保护和利用工业遗存,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工业文化,让后人了解和珍惜工业时代的发展历程。
工业遗存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的存在不仅能够丰富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
保护工业遗存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文化传承的责任。
只有通过保护工业遗存,才能更好地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传承城市的文化血脉,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保护工业遗存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1.2 保护工业建筑遗存的必要性保护工业建筑遗存的必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工业遗存作为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产业传承记忆。
通过保护工业建筑遗存,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工业文化,为城市增添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蕴。
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利于城市发展与空间再利用。
这些建筑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可以为城市增添文化魅力和艺术氛围,同时为城市更新改造提供新的空间资源。
保护工业遗存还有助于节约资源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年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范文
《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工业建筑遗产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承载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脉络。
如何有效保护与再利用这些宝贵的工业遗产,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后工业时代背景下,我国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二、后工业时代背景下的工业建筑遗产概述后工业时代是指继工业革命之后的信息化、数字化等新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社会经济变革阶段。
这一时期,众多传统的工业区因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而面临衰退,而这些地区的工业建筑遗产则成为历史的见证。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是工业文化的载体,对于研究我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三、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现状与挑战当前,我国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如保护意识不足、保护措施不力、资金投入不足等。
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工业建筑遗产面临着被拆除或改造的风险。
此外,传统的保护方式过于注重形式和功能的保留,忽视了建筑的再利用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结合。
四、后工业时代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原则针对上述问题,后工业时代下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历史与文化价值相结合的原则;二是注重保护与再利用的协调性;三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四是加强公众参与和社区发展。
五、我国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策略针对不同的工业建筑遗产类型和地区特点,本文提出以下再利用策略:1. 旅游开发与文化教育结合。
利用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工业建筑遗址开发为博物馆、展览馆或旅游景点,通过旅游开发与文化教育的结合,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
2. 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
将部分工业建筑遗产改造为创意产业园区或文化产业园区,促进产业升级与转型,同时发挥其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功能。
3. 城市更新与社区发展相协调。
在旧城改造中充分利用工业建筑遗产,促进社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提升城市形象。
煤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煤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煤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煤炭资源丰富是中国的一大特点,煤矿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能源形势的改变,煤炭行业正逐渐减少产能,煤矿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问题也日益突显。
本文将以“煤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为主题,探讨煤矿工业遗产的意义、现状、保护方式以及再利用的潜力。
煤矿工业遗产是过去煤矿工业时代的见证,拥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技价值。
它们记录了人们在煤矿工作中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反映了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另外,煤矿工业遗产还具有旅游景点和城市更新的潜力,能够吸引游客和投资,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然而,当前煤矿工业遗产的保护形势并不理想。
由于长期的工业发展和经营,很多煤矿工业遗产已经破损或面临拆除,文物和资料也未能得到妥善保存。
此外,煤矿工业遗产的保护普遍面临资金缺乏、技术支持不足、法规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煤矿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滞后和困难。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再利用煤矿工业遗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政府领导和政策支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煤矿工业遗产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煤矿工业遗产保护基金,提供资金支持。
其次,加强对煤矿工业遗产的调查和评估,确保全面了解煤矿工业遗产的分布和价值,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工作。
同时,加强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培养一支专业化的保护队伍。
此外,还应积极开展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煤矿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视和意识。
煤矿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是其保护的重要任务。
煤矿工业遗产可以通过转变功能、改造设计等手段,重新利用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科研教育等领域。
比如,可以将煤矿作为旅游景点开放,打造独特的矿山旅游品牌。
同时,可以将煤矿建筑以及相关遗迹进行改造和保护,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载体,发展矿主文化、工人文化等主题活动。
此外,煤矿工业遗产还可以用于科研、教育和培训等用途,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与实践工业遗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也是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许多工业遗产面临着被遗忘和废弃的命运。
因此,保护和再利用工业遗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和实践领域。
首先,理解工业遗产的价值和意义是开展保护与再利用工作的前提。
工业遗产不仅是技术和制度的结晶,也承载着社会发展的历史记忆。
例如,一座废弃的纺织厂可以通过保护和再利用,成为一个艺术展览馆,以呈现工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同时也让人们了解纺织工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
因此,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不仅仅是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还可以促进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其次,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需要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
工业遗产的保护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物质文化遗产的修复和保管,人文环境的规划和管理等。
例如,在保护一个废弃的钢铁厂时,不仅需要修复厂房的建筑本身,还需要考虑如何展示钢铁制造的历史过程,如何规划周边景观等。
此外,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规定也是保护工业遗产的重要手段。
只有在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下,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再利用工业遗产。
再次,合理的利用方式是保护工业遗产的关键。
过去,许多废弃的工业遗产往往被用作垃圾堆放场或者废弃物处理场。
然而,这样的处理方式既浪费了资源,也破坏了环境。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工业遗产的潜在价值,因此,将其转变为文化遗产景区或者创意产业园区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利用方式。
通过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等途径,工业遗产得以焕发新的生机。
比如,利用一个废弃的矿井建设成为一个开放的博物馆,让参观者了解矿工的辛苦劳作,同时也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最后,要保护和再利用工业遗产,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
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
政府、学界、企业、文化界等各方面都应该共同努力,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保护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发展研究-工业研究论文-工业论文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发展研究-工业研究论文-工业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自18世纪西方国家工业开始,近百年的工业化时期积累了大量的工业资产,二十世纪初进入后工业化的西方国家开始重视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大量城市再利用实践波及全球,与之我国相继出台文化产业政策,在我国愈来愈重视文化事业的大背景下大量工业遗产选择了文化创意产业区开发模式,大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出现。
本研究选择原东北最著名的老工业基地-沈阳铁西区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从沈阳铁西区文创园在发展中的不足与解决对策做到抛砖引玉,希望能尝试找到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导向下的我国文创园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并引起国内更多的学者及专家关注。
关键词:工业遗产;铁西区;文创园;再利用1工业遗产、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工业遗产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城市经历工业化进程后,城市经济发展进行产业升级产生的遗存,包括工业文明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机械厂房、生产作坊等;以及包括生产工艺与流传于人们口中与人们记忆中的非物质工业遗产。
其具有重要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与设计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概念目前在世界上尚无统一的界定,结合中国国情可将其解释为集中文化关联活动,文化集聚特定地理区域,是一个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和对外界有一定吸引力的多功能园区,它集休闲、文化、交易与居住等功能为一体。
2沈阳铁西区发展文创园的区位优劣势分析(1)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的机遇优势。
沈阳铁西区在上一个十年东北振兴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自21世纪以来,铁西区的转型升级得到了国家政策上的有力支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等要求。
在东北振兴的下,铁西区经历了六年的“东迁西建”的改造,铁西区的旧工业区进行了全方位改造。
在此过程当中,一部分有价值的老工业建筑被推平,所剩的工业遗产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
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工业的转型和快速发展,许多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工业建筑被逐渐弃用和废弃。
这些工业建筑是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珍贵遗产,也是后工业时代的重要象征之一。
保护和再利用这些工业建筑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后工业时代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二、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工业建筑作为我国工业历史的见证,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文化价值和艺术元素。
首先,它们记录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体现了技术进步和社会变迁;其次,这些工业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特色,代表了工业时代的建筑艺术和工程技术;再次,这些工业建筑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特殊的城市景观和空间结构,为城市增添了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三、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对策1.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我国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视和具体措施。
为了推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制订相应的保护与再利用指导方针,并加大经费投入,提供资金保障。
2. 完善保护体系建立完整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体系,包括建立综合性的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和专业团队,做好遗产资源的调查、评估和监测工作。
此外,需要建立健全的工业建筑遗产数据库,系统地整理和保存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
3. 强化修缮与维护对于历史悠久、建筑结构稳定的工业建筑,应加强修缮与维护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
修缮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有的历史元素和建筑风貌,进行适度的改造和更新,以提升工业建筑的功能性和舒适性。
4. 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开展工业遗产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于工业建筑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同时,可以举办展览、讲座和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
四、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策略1.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视工业建筑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潜力,鼓励在这些建筑中发展文化创意企业和艺术工作室,打造创意产业园区。
《2024年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范文
《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篇一一、引言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重镇,其工业发展历史悠久,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
这些工业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重庆面临着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振兴的双重任务。
本文将探讨重庆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及其在城市振兴中的作用。
二、重庆工业遗产的现状与价值重庆的工业遗产主要分布在老工业区、工厂遗址、传统手工业作坊等地。
这些工业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技和艺术价值,是重庆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保护和利用这些工业遗产,对于弘扬城市文化、传承工业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挑战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重庆的工业遗产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城市扩张和土地利用的改变导致部分工业遗产受到破坏。
其次,部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缺乏科学规划,导致资源浪费。
此外,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问题也制约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四、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策略针对上述挑战,重庆应采取以下策略:1. 科学规划:制定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总体规划,明确保护目标、重点和措施。
2. 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3. 资金投入:加大政府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确保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资金需求。
4. 人才培养: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人才培养,提高专业水平。
5. 创新利用: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工业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实现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
五、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的互动关系重庆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保护和利用好工业遗产,可以弘扬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通过科学规划、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措施,推动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探讨
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探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建筑成为了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老旧工业建筑面临着拆除和改建的命运。
这样的做法不仅浪费了历史的积淀,而且会对城市的文化底蕴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因此,如何保护工业建筑遗存,让其重新焕发生命力,成为一个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工业建筑的价值所在。
工业建筑代表着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和技术水平,是社会发展的见证。
它们一般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技、工艺和社会学价值。
例如,古老的钢铁厂、纺织厂、轮胎厂等,不仅是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工业文明的永恒见证。
通过保护这些工业建筑,可以让人们深刻理解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并感受到历史对未来的启示。
然而,仅仅保护工业建筑不足以实现其价值最大化。
重要的是要将其重新利用起来。
通过改建、重构或更新,可以将工业建筑重新融入城市发展的主流,实现重生。
例如,人们可以将老旧的工业厂房改成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或创客空间;将废弃的钢铁厂改建成文化艺术中心或展览馆;将废弃的码头改造成商业休闲区或综合文化娱乐中心。
通过这些操作,可以实现工业建筑遗产的最大化利用,同时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保护工业建筑原有的历史和文化风貌。
改建和利用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工业建筑的特点和城市的文化底蕴,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例如,应该保持建筑外观和结构的原貌,保留历史文物和标志性元素,同时注重在功能和内饰设计上进行创新和改进。
这样可以在保护工业建筑遗产的同时,让其兼具现代生活的实用性和时尚性。
总之,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工业建筑的价值所在,通过改建再利用的方式,让其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
同时,为了保护工业建筑原有的历史和文化风貌,我们应该注重对其进行综合保护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让工业建筑遗产真正的得以保存,永久流传下去。
文化生态学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文化生态学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摘要:文化生态学是一门文化学与生态学交叉的学科,生态学强调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与再利用要平衡,而文化生态学在文化遗产维度上强调人类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以达到平衡的状态。
工业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国内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程度良莠不齐,如何实现保护与再利用的平衡,是我国工业遗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章以青岛啤酒博物馆为例,结合文化生态学的知识与理论,来探索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光明之路”。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青岛啤酒博物馆2020年6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等多部门联合制定了《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再次提上了日程。
文件第三部分第三条明确指出“完善工业博物馆体系”。
目前国内拥有多处大大小小的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科技价值,对于政府和学者研究工业遗产的产业化开发、群众教化、审美提升、经济发展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青岛啤酒博物馆的前身为1903年德国人殖民时期的日耳曼啤酒厂(即青岛啤酒厂),在2003年改造成为国内唯一的啤酒工业博物馆,在产业开发、工业旅游、文化创意等方面十分出色,故选择其作为分析范例。
1文化生态学理论概述1.1文化生态学内涵文化生态学概念的提出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斯图尔德《文化变迁的理论》一书,斯图尔德将原本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独立的概念联系起来,即“文化”与“生态”,将生态学的知识应用于文化学的领域,从而促使了“文化生态学”这一学科的诞生。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和系统论的思想应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研究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1.2文化生态学特点1.2.1学科理论的交叉性文化生态学是一门文化学与生态学交叉的新兴学科,最为鲜明的特点便是以生态学的理论来研究文化学领域的问题。
从宏观层面上讲,它可以借生态学系统论观点中的整体观、共生观、动态开放观、多样平衡观等观点来研究国家层面的文化安全,从而促进民族文化在国际上传播,以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话语体系中的地位;从微观层面看,文化生态学亦可以用生态学理论中的持续发展观、协调观等来研究历史遗址、经典作品、民间传说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之间的关系,以在保护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公众参与下的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
公众参与下的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已停止生产活动的工业建筑成为了城市肌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这些工业建筑急需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加以综合利用使其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积极的一部分。
我国目前关于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现状呈现出利用模式相对单一,且开发模式不够可持续等问题。
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再利用的过程中重视对物质空间的保护,而轻视对地域文化和历史的挖掘、对本地工业传统的延续、对当下社会环境认识和对个体需求的尊重与关注。
目前欧洲具有悠久工业传统的国家正在探索公众参与的模式。
公众参与的模式让与工业遗产相关的普通民众参与到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过程中,以多方共同合作,实现从单纯的保留躯壳和功能置换向多样性、社区性、全程性的场所重塑的转变。
公众参与作为一种方式,包含了自下而上的渠道,从公众视角重新认识城市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此延续工业传统,增强当代人对环境、建筑和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为深入理解公众参与模式的具体策略和现实意义,笔者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典型案例——始建于1876年的英国二级工业遗产保护建筑,谢菲尔德波特兰工场——保护性再利用的过程,以其为例进行公众参与下的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策略研究。
首先,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分别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和公众参与在建筑学学科中的应用进行梳理,包括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
在此基础上分析工业遗产再利用的主要方式和问题,并总结提出公众参与下的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原则,指出场所营造是其核心难点。
然后,基于场所营造的理论框架,对公众参与下的波特兰工场保护性再利用的案例从形式、活动、意向这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深入挖掘波特兰工场是如何在公众参与的方式下被激活和延用的,分析公众参与的具体方式和特征、公众参与对波特兰工场建筑物质实体保护方面的作用、公众参与为建筑空间注入的事件和活动、公众参与在工业场所意向重塑过程中的价值。
城市工业遗址的利用与更新研究论文_毕业论文范文_
城市工业遗址的利用与更新研究论文二战以后科技进步致使曾经一度火热的大工业生产逐渐衰退,用于大工业生产的场地也随之被另作他用或是遗弃摧毁甚至成为废墟。
西方国家对工业遗址保护和更新利用的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而在中国过去几十年的新城市建设风潮中很多工业遗址已被新城市规划或者新居民的生活痕迹所覆盖而没有留下可循痕迹。
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开始意识到工业遗址亟待保护的重要性并热切关注研究工业遗址的保护和更新利用。
然而在中国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国情下工业遗址保护和利用并未被众人认知,如何保护工业遗址,如何才能合理利用工业遗址和遗产,是保留还是要更新重建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仍然没有定论和模式,且一直在找寻最好的答案。
1.工业遗址产生的原因及其概念界定工业是科技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促使手工业逐步转向机器大生产,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生产进入了以生产过程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工业阶段,电子控制的自动化机器和生产线改变了机器体系和工业生产的基本面貌,新的工业生产模式和结构的变化使得机器大生产时代的工业生产厂房、场地以及生产工具等被淘汰,便形成了工业遗产和遗址。
什么是“工业遗址”?2017的《莫斯科宪章》中说:“所有由工业生产带来的物质与精神实体以及对这些实体进行的记录与研究,是工业文明的遗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曾给出这样的界定:“工业遗产不仅包括磨房和工厂,而且包含由新技术带来的社会效益与工程意义上的成就,如工业市镇、运河、铁路、桥梁以及运输和动力工程的其它物质载体。
主要包括建筑物和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以及生产所用的机械工具,除此之外,还包括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它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等。
”2017年4月18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通过了《无锡建议――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段的近现代化工业建设都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工业遗产,见证并记录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将工业遗产定义为:“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初探
【摘要】工业遗产的保护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我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而西方发达国家已在此领域研究了五十余年。
针对我国当前工业遗产保护研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我们急需对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一般性策略,避免更多的工业遗产遭到破坏。
本文的研究基于生物学“共生”的理论,试图从生物学“共生”的角度出发,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次进行探讨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一般性改造策略,并初步探讨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体系。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分析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工业遗产保护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以及“共生”概念的研究。
第二部分是工业遗产的评价体系研究,包括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分析和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体系研究两个方面。
第三部分主要是“共生”策略的探讨。
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阐述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的“共生”策略。
宏观层面主要分析工业遗产更新与城市发展建设之间相容并存的“共生”策略;中观层面主要分析工业遗产类历史地段用地性质调整的“共生”策略和工业遗产类历史地段用地功能转换的“共生”策略;... 更多还原【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 concern of the study. In China, the work on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is just about to begin.
Meanwhile, the western countries have been already working on it for 50 years. According to the urgency and importance of China’s current research of 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we need the experience of Western countries to sum up the success of research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summed up China’s indust... 更多还原
【关键词】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共生”;
【Key words】industrial heritage;protection and re-use;symbiosis;
【索购硕士论文全文】Q联系Q:138113721 139938848 即付即发目录
摘要4-5
Abstract 5
目录6-9
1 引言9-21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现状9-14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4-15
1.3 相关概念界定15-19
1.3.1 工业遗产相关概念15-16
1.3.2 "共生"概念及应用16-19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19-21
2 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分析及价值评价体系研究21-31
2.1 工业遗产价值构成分析21-25
2.1.1 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22-24
2.1.2 工业遗产的补充价值24-25
2.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研究25-30
2.2.1 评价原则25-26
2.2.2 评价层级26
2.2.3 评价因子26-27
2.2.4 评价指标27-30
2.3 本章小结30-31
3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一般性"共生"策略分析31-52
3.1 与城市发展的和谐"共生"策略31-35
3.1.1 与城市发展战略共生31-32
3.1.2 与城市经济发展共生32-33
3.1.3 与城市文化繁荣共生33-34
3.1.4 与社会和谐发展共生34
3.1.5 与城市环境改善共生34-35
3.2 用地性质调整的"共生"策略35-39
3.2.1 调整为居住用地35-36
3.2.2 调整为公共设施用地36-37
3.2.3 调整为绿地37
3.2.4 调整为道路广场用地37-38
3.2.5 调整为混合性质用地38-39
3.3 功能转换的"共生"策略39-48
3.3.1 转化为博览馆39-40
3.3.2 转化为后工业景观公园40-44
3.3.3 转化为文化设施44-45
3.3.4 转化为创意产业园45-46
3.3.5 转化为居住区46-47
3.3.6 转化为商业、办公设施47-48
3.4 建、构筑物改造的"共生"策略48-51
3.4.1 内部空间改造的新旧"共生" 48-49
3.4.2 外部空间改造的新旧"共生" 49-50
3.4.3 外围护体系改造的新旧"共生" 50
3.4.4 设计要素整合的新旧"共生" 50-51
3.5 本章小结51-52
4 洛阳玻璃厂改造的"共生"策略应用52-65
4.1 项目背景52-53
4.2 业遗产价值评定53-55
4.3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共生"策略应用55-64
4.3.1 与大遗址保护的"共生"策略55-56
4.3.2 用地功能转换的"共生"策略56-61
4.3.3 建、构筑物改造的"共生"策略61-64
4.4 本章小结64-65
5 北京首钢工业区改造的"共生"策略分析65-80
5.1 首钢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分析65-68
5.2 首钢工业区改造与再利用优劣势分析68-71
5.2.1 优势分析68-70
5.2.2 劣势分析70-71
5.3 首钢工业区改造的"共生"策略分析71-79
5.3.1 与城市发展建设的"共生"策略71-73
5.3.2 用地性质调整的"共生"策略73-75
5.3.3 地段功能转换的"共生"策略75-78
5.3.4 建、构筑物改造的"共生"策略78-79
5.4 本章小结79-80
6 结论80-81
6.1 研究成果综述80
6.2 研究不足80
6.3 后续研究建议80-8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