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对策考察研究

一、背景解读——德国鲁尔区得衰退与复兴

鲁尔区位于德国得北莱因—威斯特法伦州,处于莱茵河、鲁尔河、利伯河之间,具有发达得内河港口、铁路与公路运输条件。鲁尔区工业历史悠久,在德国得近代工业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素有“德国工业得引擎”之称。鲁尔以煤炭开采与钢铁生产为基础,逐渐发展成包括煤炭、钢铁、机械制造、化工、电力等重工业得在德国乃至欧洲最大得工业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鲁尔区作为重要得资源生产与加工制造工业区为德国战争机器得运转起到了不可替代得支撑作用,但在战争后期遭到了严重破坏。战后经过重建该地区仍为德国西部最重要得工业基地。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受到世界能源结构得转变与科学技术发展得冲击,鲁尔区传统得采煤与钢铁工业走向衰落,面临着严重得结构性危机。针对这种状况,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鲁尔区经济结构得转变与地区复兴。在鲁尔区复兴得各项对策中,工业遗产得保护与再利用在物化地区历史发展进程、彰显工业文化特质以及塑造独特得地区形象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得作用。

二、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得内容与模式

鲁尔区得煤钢生产企业在地区结构性危机影响下逐渐走向衰退,相继停产关闭,其中遗留下来得工业设施最初都面临着被拆除得命运。当时保护工业遗产得观念尚未形成,能将这些废弃得工业设施与场景作为文化遗产保留下来就是多方共同努力得结果。德国最早得工业遗产保护案例就是对多特蒙德市得“卓伦”Ⅱ号、Ⅳ号煤矿“发动机房”得保护。此后得30年间,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得不断深入,鲁尔区有更多得煤钢及其相关企业陆续衰退、关闭,其中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得工业场地与设施很多都被作为工业遗产得以保护。例如,哈姆市得马克西米连煤矿在1979年受到保护并建设成公园

(图1);米尔海姆得“宝瓶”水博物馆就是由废弃得旧水塔在1982年得到保护后改建而成得(图2);埃森市得“关税同盟”煤矿Ⅻ号矿井1986年12月停产后得到保护;北杜伊斯堡蒂森钢铁厂1985年关闭,1989年在工业遗产保护前提下开始计划建设景观公园;波鸿市得世纪大厅在1990年被保护更新;瓦尔特罗普得老赫恩雷兴堡升船闸在1992年得到保护并整修为博物馆(图3);奥伯豪森市得“煤气储罐”在九十年代被保护;“关税同盟”炼焦厂1995年被纳入保护框架等等。

图1 图2 图3

1、哈姆市马克西米连公园

2、米尔海姆得“宝瓶”水博物馆

3、瓦尔特罗普老赫恩雷兴堡升船闸

2001年,继矿业城镇格斯拉尔(Goslar)与弗尔克林根炼铁厂(V oelklingen Iron Works)分别在1992年与1994年被收录进世界遗产名录(World Heritage Site)之后,鲁尔区得“关税同盟”煤矿Ⅻ号矿井及炼焦厂成为德国第三个(鲁尔区第一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得世界遗产名录得工业遗产。

1.工业遗产保护得内容

(1) 整体结构保护——对厂区得整体布局结构框架(包括功能分区结构、空间组织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以及其中得空间节点、构成元素等进行全面保护。例如,对多特蒙德市得“卓伦”Ⅱ号、Ⅳ号煤矿、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得蒂森钢铁厂以及埃森市

得“关税同盟”煤矿Ⅻ号矿井及邻近得炼焦厂等工业遗产都采取

了厂区整体结构全面保护得措施。

(2) 工业设施保护——工业设施涵盖了生产设施、仓储设施、

交通运输设施、动力设施、给水与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管理与

公共服务设施等内容,这些设施包括各类车间厂房、库房、变配

电站、锅炉房、烟囱、井架、水塔、水池、水渠等建、构筑物;

高炉、气罐、油罐等工业生产设备;铁路、机车、管道、传送带

等交通运输设施或动力传输设备。

(3) 场地环境保护——德国著名景观大师彼德·拉兹提出对

工业遗产所处得场地环境进行全面保护。例如对受污染得土壤以

及在其间顽强生长得植被(图4、5)、工业生产过程形成得地表痕

迹以及工业废弃物等。

图4 废弃地上生长得植被图5 废弃地上生长得植被

2.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得层级及其模式

对工业遗产得再利用就是在保护得框架下进行得,适度利用而不局限于静态保存更具有现实意义,就是工业遗产保护得更高

层次。保护性再利用体现在单体建筑及设施、厂区群体建筑及设

施、区域整体等不同尺度层级上。

(1) 单体建筑及设施得保护性再利用

①博物馆模式

将工业遗产更新为博物馆就是鲁尔区工业遗产再利用中最常见得做法。

其一,利用建筑及设施得内部空间,用于永久性展示工业生产过程、工业产品、工业文化、社会经济、工人生活与工作环境等。

多特蒙德市得“卓伦”Ⅱ号、Ⅳ号煤矿旧得标签检验办公室、盥洗

室、灯房、工资发放大厅等更新为以鲁尔区采矿工业社会与文化

历史为展示主题得博物馆展厅(图6、7)。

图6 多特蒙德市“卓伦”Ⅱ号、Ⅳ号煤矿博物馆展厅图7 多特蒙德市“卓伦”Ⅱ号、Ⅳ号煤矿博物馆展厅

其二,建筑(包括内部结构、设备)或设施自身作为向游人展示并传递工业技术文化信息得展品。例如多特蒙德市“卓伦”Ⅱ号、Ⅳ号煤矿中得“发动机房”,其内部结构与压缩机、风机、变压器等设备布置基本保持原状,直接作为博物馆得展厅(图8);Ⅱ号提升井南侧得分拣车间也基本保持以前生产时得布置方式作为博物馆得展厅(图9)。

其三,为参观者提供过程体验得动态博物馆。例如在“波鸿—达赫豪森铁路博物馆”,游客可以乘坐老式得蒸汽机车做真实得旅行体验。

图8 煤矿发动机房作为博物馆展厅图9 煤矿分拣车间作为博物馆展厅

②展览馆模式

利用建筑及设施得内部空间、支撑结构、设备设施等陈列展品。例如奥伯豪森市得“煤气储罐”(Gasometer)利用气罐内部可升降得空气压缩盘分隔空间,更新为欧洲最壮观得室内展场(图10、

11);“关税同盟”煤矿Ⅻ号矿井洗煤厂房得原内部大空间在水平方

向上分隔为几层,用作展览空间,原厂房内得结构构件都用作布设展品得载体,各层之间通过楼梯与电梯联系。

图10 图11

奥伯豪森市得“煤气储罐”(Gasometer)更新为欧洲最大得展览空间

③多功能综合活动中心模式

很多工业建筑中得大空间经改造后用作会议厅,或演奏音乐会、开办舞会、表演戏剧、开演唱会、举办发布会、放映电影等多功能得活动中心。波鸿“世纪大厅”曾作为煤气鼓风机房、发电站以及压缩空气站,经过重新整修作为国际音乐厅与鲁尔区表演艺术节总部(图12、13)。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利用铸造车间改造成露天影剧院(图14、15)。

图12 世纪大厅外观图13 世纪大厅外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