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课时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垂线)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垂线与平行线》(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垂线与平行线》(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将一起探索《垂线与平行线》这一章节的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帮助我们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定义,掌握它们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实际情境引入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例如,通过展示两条相交的直线,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接着,我会讲解垂线和平行线的定义,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强调垂线和平行线的性质,并引导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例如,我会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垂线和平行线的知识来解决。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我还会设计一些板书,以直观地展示垂线和平行线的关系。
例如,通过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并在直线上标出垂线和平行线,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它们的特点。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部分,我会鼓励学生思考垂线和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尝试解决更多相关问题。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垂线和平行线的例子,并解释其原理。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共同探索了《垂线与平行线》这一章节的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理解。
垂线和平行线的定义及其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
垂线是指从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而平行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这两个概念是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后续内容至关重要。
垂线和平行线的判定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如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垂直于另一条直线,以及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例如,我会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并解释其原因。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八、垂线与平行线:6、认识垂线》优质课教案_1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八、垂线与平行线:6、认识垂线》优质课教案_1教学设计:《认识垂直》教材简析:本节课主要学习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画垂线,即学习42、43页例题。
42页例题从现实场景中抽象出两组相交的直线,发现都相交成直角,以此描述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概念,同样再举出生活中相应的实例;43页例题安排过已知直线上的点画它的垂线;“试一试”让学生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它的垂线,进一步掌握画垂线的方法;“想想做做”通过对折长方形纸、判断图形中互相垂直的线段以及画垂线,巩固互相垂直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点和线段,射线和直线,量角和画角,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基础上安排的,先教学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和画垂线,再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学生已经掌握了“认识垂直”的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利用这些基础和技能来学习“垂直”,估计学生已拥有学习新知的心理准备及一定的学习能力。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数学学习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我觉得应始终将数学的教与学置于各种奇妙的富于思考的问题情境之中,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出发点,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如果我们能善于把课堂教学设计成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却又富于思考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真正地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数学知识的获得,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之后,才能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系统之中。
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就是让学生用脑想数学,用脑积极地思考数学或与之有关的问题。
本着这一理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垂足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方面使学生经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作出一组垂线,能够借助直尺、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垂线)》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垂线)》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垂线的定义,能够在图形中识别垂线;2.能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画垂线方法;3.能够理解垂线的作用,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垂线。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教学内容为垂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垂线的定义和性质;2.如何画垂线;3.垂线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垂线,以及引导学生回忆上一次课学习的水平、直角等概念,进而引出垂线的概念。
老师还可以引入实际生活中垂线的应用,比如说照相机上的水平仪器。
2. 学习(1)垂线的定义和性质通过简单的例子讲解垂线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垂线的长度相等、交点处为直角等基本性质。
并可辅以图片。
(2)如何画垂线首先通过一些简单的画图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用直尺和圆规画线段和圆,再引导学生探究如何确定垂线和直线上的点,进而掌握如何画垂线的方法。
练习可设置在练习本上。
(3)垂线的应用通过介绍垂线的具体应用场景,如在建筑、摄影中使用垂线,让学生感受到垂线的实际意义。
并引导学生在掌握了画垂线的方法之后,通过实际的练习,运用垂线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也可设计多个例子进行练习。
3.巩固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作业布置画垂线题目,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垂线的理解和记忆。
可在练习本中进行。
四、教学重点1.掌握垂线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画垂线的方法;3.理解垂线的应用场景。
五、教学难点1.学生对垂线的定义和概念的理解;2.学生初次学习如何画垂线。
六、板书设计垂线的定义和性质如何画垂线垂线的应用场景七、教学反思在教学上,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设置教学方法和练习内容,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于垂线概念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垂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垂线与平行线-苏教版秋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垂线与平行线-苏教版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垂线和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垂线的概念及性质2. 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3. 垂线和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
2. 教学难点:垂线和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斑马线、铁路轨道等,引导学生发现垂线和平行线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垂线的概念及性质a. 利用多媒体展示垂线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垂线的概念。
b. 讲解垂线的性质,如垂线与平行线的交点、垂线段的长度等。
c.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垂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a. 利用多媒体展示平行线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平行线的概念。
b. 讲解平行线的性质,如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线与横线的夹角等。
c.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垂线和平行线知识的理解。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垂线和平行线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讲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性质,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同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性质。
六、板书设计1. 垂线的概念及性质2. 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3. 垂线和平行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2. 实物模型3. 练习题八、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垂线和平行线概念的理解程度。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垂线与平行线教案:小学生如何区分垂线与平行线
一、教学目标1、能用图形区分直线、垂线、平行线。
2、了解什么是垂线,什么是平行线,并能用实例加深认识。
3、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区分垂线与平行线难点:如何用实例加深认识三、教学方法1、知识导入:学生自主发现通过观察和比较桌子、黑板、门等物体,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垂线和平行线的特点。
2、知识拓展:课堂演示设计多组课堂演示,引导学生参与,从实例中加深对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
3、知识运用:小组讨论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小组间交流讨论。
4、知识检验:个人练习在课堂安排个人练习,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1、知识引入教师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垂线和平行线的特点。
2、课堂演示(1)垂线的例子:教师把一条线段立起来,让学生观察垂线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说出其特点。
(2)平行线的例子:教师用两根笔,画出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引导学生说出平行线的特点。
(3)垂线和平行线的关系:教师让学生观察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引导学生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关系。
3、小组讨论教师设计了多个小组讨论的问题,旨在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4、个人练习在课堂教师布置个人练习,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
五、教学效果评估1、测验安排测验,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垂线和平行线的知识。
2、作业布置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3、小结带领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梳理薄弱环节,提升学生掌握能力。
六、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引导式教学、分组讨论、实物演示、个性化练习等,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践探究、合作学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七、教学心得通过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垂线与平行线教案的教学实践,我深刻理解到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发展性,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在教育的最佳状态下,全面发展。
《认识垂线(1)(第6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垂线(1)(第6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认识垂线(1)(第6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教材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第6课时,主要内容是认识垂线。
我们会通过学习,了解垂线的定义、特点以及如何画垂线。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垂线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线,并能够运用垂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垂线的定义和画法,难点是理解垂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演示,我已经准备好了直尺、三角板、白板等教具,同学们则需要准备好自己的笔记本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在教室里,我和同学们站成一排,我让大家抬起右手的食指,然后我用直尺垂直地量一下大家的手指,告诉大家这就是垂线。
接着,我会详细讲解垂线的定义和特点,我会用图示和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垂线。
然后,我会给大家演示如何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线,我会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确保同学们能够掌握画垂线的方法。
我会布置作业,让大家能够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六、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垂线的定义和特点。
答案:垂线是与另一条直线或平面相交,且交点与另一条直线或平面的距离最短的直线。
2. 请同学们画出一条垂线,并标记出垂线的特点。
答案:略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已经对垂线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课后,同学们可以尝试自己解决一些与垂线有关的问题,比如在平面图形的对称、角度的测量等方面运用垂线的知识。
同时,也可以尝试拓展学习其他几何图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对于这些重点细节,我想进一步补充和说明。
是实践情景的引入。
我选择了用直尺和三角板量手指的方法,这是一个非常直观且易于理解的实践情景。
通过这个实践情景,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垂线的特点,即垂线与另一条直线或平面的交点距离最短。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八、垂线与平行线:6、认识垂线》优质课教学设计_0
认识垂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认识了平行的基础上教学的,垂直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时的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教材提供的素材与教师组织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实例,让学生感悟知识,使学生建立直观与抽象能相互转化的有效思维,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为今后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后继知识奠定较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感知生活中的垂直的现象?如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发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并得出结论?实践中可以通过观察、讨论、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去感知、理解、发现和认识。
从学生认知的角度让学生通过操作悟出互相垂直,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感悟相交与垂直。
直接采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创设问题情景。
通过多项活动参与实践,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相交与垂直的基本概念,掌握互相垂直、垂足、垂线等内容,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的知识要点,掌握作垂线的基本技能。
(2)通过实践活动,领悟相交与垂直的内涵,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抽象概念。
让学生感知、实践作垂线的方法。
(3)在实践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的趣味性,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良好习惯,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掌握垂直、垂线、距离等概念。
教学难点:学会画垂线。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量角器,小棒,淡粉色的纸片,双面胶。
教学过程:一、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二、探究新知(一)活动中学习活动1、请同学们用最简单的线条把我们学校西边的十字路口表示出来。
活动2、用两根小棒摆成不平行的图形。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摆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摆出的图形,说说构成的是什么样的图形。
从学生发现的问题中揭示课题:相交与垂直。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垂线与平行线》教案(经典教案)
《垂直与平行线》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64~65。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直和平行。
3、知道什么是角,能指出角、边和顶点;能用常用的符号来表示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
4、掌握角的画法和角的度数的测量。
5、了解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角的概念,如何画角和量角。
教学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尺子,三角板,量角器,小棒,白纸,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斑马线,车灯照射的光线,笔直的公路,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些都是什么线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二、新授。
(一)老师出示例1的图片,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光线是什么线呢?这些灯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成射线。
老师提出:1、什么是线段?2、什么是直线?3、什么是射线?学生集体讨论。
老师找同学回答,并补充解释生活中出现的线段、直线和射线,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4、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尝试画一画直线、射线、和线段。
并进行观察知道,告诉同学们直线、射线和线段各有什么特点。
(二)老师出示例3图片,拿出教学用具三角板和量角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三角板和量角器上的角,说一说,认一认。
老师:三角板上的角是多少度的?同学回答。
你能用三角板让的角去量角吗?老师教同学认识量角器,并教同学如何使用量角器量角。
(三)量角。
1、量特殊的角。
教师:角的度量需要量角器,下面我们动手自制一个简易的量角器。
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圆形纸片,把它对折,变成了什么?学生对折后回答:半圆。
教师:把这个半圆对折后形成什么角呢?学生操作后回答:变成直角。
教师:这个直角是多少度?学生:90度。
教师:把这个90度的直角再对折(学生操作),现在这个角是多少度?学生:是90÷2=45(度)。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八、垂线与平行线:6、认识垂线》优质课获奖教案_2
认识垂线学习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9~90页例6、例7、“练一练”和第94页练习十五第1~3题。
学习目标:1、通过直观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形成相应的图形表象,能直观描述垂直关系,认识垂足;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所表示的含义,知道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连线中,垂直线段最短,并体会其实际运用价值。
2、能从垂直的角度描述常见图形中边与边、点与边的关系,加深对图形特征的认识,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经历观察、比较、想象、分析、推理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推理能力。
学习过程:说说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吗?谁在你的前面,谁在你的后面?好的,刚才我们用前后、左右等词介绍了彼此的位置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位置关系。
一、认识垂线1、体会两条直线相交的位置关系。
(出示平行线)提问:看!这里有一条直线,如果这儿还有一条直线,现在你也能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吗?你说?你觉得呢?(出示相交的线)提问: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你说?你说呢?数学上我们可以说这两条直线是相交的。
那这两条直线相交吗?(不相交)(出示没碰到的线)提问:那这两条直线相交吗?说说你的想法。
是的,通过无限延长(延长),(消失)可以看出它们其实也是相交的。
谈话: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位置关系,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相交的这种位置关系。
2、认识互相垂直(1)观察比较:下面这3幅图,你能分别找出一组相交的直线吗?你来找。
(生指1人)好的,找对了吗?(找对了)老师也从中找出几组相交的直线。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组相交的直线,比较一下,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谁先来说说相同点。
预设:生1 每组两条直线都相交于一点。
生2 每组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角。
那不同点呢?(生说)你很会观察!你们也看出来了吗?不过,光用眼睛看肯定是不行的,那这样吧,拿出三角板或者量角器量一量、比一比,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垂线与平行线)新课件(第6课时)
1.可以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在探究和交流中,根据体验, 感悟出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的图形可能是不同的。
2.让学生对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进行辨认,发展学生 的空间观念。
任务驱动 阅读教材例1的内容,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第 20 页
1.将自制的投票箱摆放在讲台上,把有“投票箱”的三个字的那个 面正对着学生,提出问题:哪个面是投票箱的前面? 正对着我们的这个面是投票箱的前面。 2.哪个面是投票箱的右面? 投票箱靠我们右手这边的面是右面。 3.哪个面是投票箱的上面? 投票箱上边的那个面是上面。
第 25 页
3.摆一摆,连一连。 (1)
(2)
第 26 页
4.下面的物体都是用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哪个物体从前 面看到的是 ?在括号里画“√”。
(√) ( )
( ) (√)
第 27 页
第8页
●即时巩固 填空题。 (1)在( 同一平面 )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 平行线 ),平行线间 的距离处处( 相等 )。 (2)长方形的长和宽互相( 垂直 )。 (3)长方形相对的边互相( 平行 )。
第9页
➡归纳总结 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与平行。 2.两条直线平行的判断标准:①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②永不相 交。
第 23 页
1.你知道洗衣机的前面、右面、上面各是哪一幅图吗?用线连一连。
第 24 页
2.填一填。 (1)观察右图,从前面看到( 6 )个小正方形,从上面看到( 6 )个小 正方形,从右面看到( 4 )个小正方形。 (2)把一个长方体放在桌上,站在不同的位置去观察,每一次最多 能同时看到它的( 3 )个面,最少只能看到它的( 1 )个面。
这三组直线哪些会相交?哪些不会相交? 第一组直线会相交,第二、三组直线不会相交。 2.你知道在一个平面内,两直线无限延长没有交点是什么线吗? 是一组平行线。 3.平行线应具备什么特点? 应具备2个特点:①在同一平面内;②永不相交。
四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垂线与平行线-苏教版秋
四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垂线与平行线-苏教版秋一、教学目标1.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2.能够画出垂线和平行线;3.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4.了解垂线与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垂线与平行线三、教学重点1.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及画法;2.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
四、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
五、教学准备1.课件;2.圆规、直尺、铅笔等绘图工具;3.学生练习册;4.模型、图片等教具。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在课堂上,教师首先介绍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强调其区别和联系,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片进行讲解。
2. 示范练习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如何画出垂线和平行线,并让学生跟随练习。
教师可以召集一些学生上黑板进行演示,检查他们的绘图是否正确。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课桌上用绘图工具练习画出垂线和平行线,并在小组内相互检查。
如果有错误的地方,可以及时纠正。
4. 整合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关练习,并检查答案。
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难度适量的题目,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5. 应用拓展通过展示垂线和平行线在建筑、道路规划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到这些概念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七、教学评估教师可以利用随堂练习以及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垂线和平行线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还存在一些误区,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
在课下,需要让学生进行更多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垂线与平行线》说课教学课件复习(第6课时)
课堂巩固
1.金星小学四年级4个班参加捐书活动的人数统计如下。 四年级参加捐书活动人数统计表
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
人数
45
40
42
50
第四单元
第1课
第 28 页
根据上表,完成统计图。 四年级参加捐书活动人数统计图
第四单元
第1课
第 29 页
第四单元
第1课
2.下面是学校三年级植树情况统计表,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制成统计 图。 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第 24 页
第四单元
第1课
6.你能比较一下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吗? 统计表用数字表示数量多少,简单明了;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 量的多少,形象直观。它们各有优点。
第 25 页
第四单元
第1课
●即时巩固 1.下面是某希望小学四年级一周内向“我爱祖国”主题活动投稿情 况统计图。
第 26 页
第 31 页
3.下面是某校四(1)班学生人数统计图。
第四单元
第1课
(1)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填写下表。
组别
第一组
13
第四组 12
第 32 页
(2)上面的统计图,1格表示( 4 )人。 (3)第( 四 )组人数比第( 二 )组人数少4人。
第四单元
第1课
第 33 页
END
第四单元
第 18 页
预习导学
第四单元
第1课
四(1)班同学参加各类兴趣小组人数统计结果如下。(1个格表示3人)
第 19 页
第四单元
第1课
根据以上数据,先填表,再回答问题。
组别
合计 绘画组 舞蹈组 书法组 足球组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6课时_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垂线)【精品】
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第6课时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垂线)教学内容:教材第89、90页。
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能从现实情境和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找出相互垂直的线段,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2、让生在学习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具准备:直尺、三角尺、量角器、方格纸教学过程:一、认识垂线1、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三组相交的直线。
出示例6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每幅图中分别画的是什么。
说明:这些物体的面上都“隐藏”着一些相交的直线,我们可以把它们画下。
结合场景图分别画出三组相交的直线。
2、观察、比较,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让学生观察这三组相交的直线,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每组两条直线都相交与一点,每组两条直线都相交成4个角。
让学生进一步观察这三组相交的直线,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明确:右边两组直线相交成的4个角都是直角。
出示一组垂线,说明:像这样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揭示课题)指上面的三组直线,提问: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为什么?哪一条直线是哪一条直线的垂线?垂足在哪儿?3、联系实际,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提问: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地方见过互相垂直的例子?二、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再在直线外点一个点,指出:这是一条直线,在直线外还有一个点,我们用字母“P”表示这个点。
习惯上我们把这条直线称作已知直线,点P是直线外的一点。
从点P向已知直线任意画一条线段,并与已知直线交与一点,谈话:像这样从点P起,向已知直线画线段,可以画多少条?从点P起分别向已知直线画几条线段,且其中有一条是已知直线的垂线,提问:在所有从点P向已知直线画出的线段中,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段是哪一条?讨论:还能找到与已知直线互相垂直的线段吗?在从点P向已知直线所画的所有线段中,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段有多少条?再问:这条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段与其他不垂直的线段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明确:从点P向已知直线所画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
《认识垂线(1)(第6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垂线(1)(第6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垂线的概念,掌握垂线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垂线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垂线的概念和特征。
2. 垂线的作法。
三、教学难点1. 垂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垂线与平行线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直尺、三角板等作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平行线的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发现垂线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墙角,发现垂线的特征: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2)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直尺和三角板作出垂线,进一步体会垂线的特征。
(3)引导学生观察垂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窗户的开启、门的关闭等。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作出垂线,巩固垂线的作法。
(2)出示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垂线,哪些不是垂线,并说明理由。
4. 拓展延伸(1)让学生思考:垂线与平行线有什么区别与联系?(2)引导学生探讨垂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道路规划等。
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垂线的概念、特征和作法,能够运用垂线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 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垂线现象,与家长分享你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认识垂线(1)》1. 垂线的概念: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2. 垂线的特征:相交成直角。
3. 垂线的作法:利用直尺和三角板。
4. 垂线与平行线的区别与联系5. 垂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思考,使学生掌握了垂线的概念、特征和作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和练习。
在课后作业环节,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6课《认识垂线》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6课《认识垂线》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6课《认识垂线》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知道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点,成四个角;体验直线的垂直关系,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垂足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画图、测量、比较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垂线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能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形成学习的经验。
2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直线、射线、线段、角以及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导入部分,我设置悬念,通过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已知一个角的度数,求其它三角的度数。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这道题题的设置符合学生的已知经验,学生已学过平角知识。
另外第一道例题是通过对具体生活场景中两条相交直线的观察,认识互相垂直的现象,向学生描述垂线的概念,并介绍垂足。
接着,让学生在教室里找一找互相垂直的例子,并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学生从趣味中学,激发了学生的学生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第二道例题请学生用合适的方法找出已知直线外一点的垂直线段,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得出垂直的线段最短的概念。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建立相交和垂直的概念,认识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难点:建立相交和垂直的概念,理解直线外的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前准备谈话:激发研究的需求视频呈现:学生玩游戏棒同学们玩过这样的游戏吗?活动2【讲授】主动建构,在“比较”中认识“垂线”1、聚焦线形老师拿出两根游戏棒演示抓放的过程,两根游戏棒掉台上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各种不同形状),请同学们想一想把它画在1号纸上。
收集呈现学生的5种情况:你们能把这些情况分分类吗?搭在一起的和不搭在一起的,观察这一组搭一起两条直线都相交于一个点。
认识垂线和平行线(说课稿)-2021-2022学年数学 四年级上册 苏教版
认识垂线和平行线(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垂直和水平方向;2.能够辨别物体之间是垂直还是水平方向;3.掌握用垂线和平行线概念来描述物体(线段)之间位置关系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点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概念及用垂线和平行线描述物体之间位置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概念及用垂线和平行线描述物体之间位置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教师准备一个正方形的物件、一个长条形的物件和一把直尺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拿出一个正方形的物件和一个长条形的物件,请学生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指出正方形有四条边,长度相等,角度是90度;长条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角度也是90度。
2. 认识垂直和水平方向教师让学生围观一个梯形形状的物件,在黑板上绘制该物体的图形,并邀请学生分别指出该物体中的垂直和水平方向。
教师强调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概念及其用途。
3. 描述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方法教师再次拿出一个正方形的物件和一个长条形的物件,并请学生用直尺测量它们的长度。
然后,请学生以直角的角度将长条形的物件放置在正方形边缘的下方。
接着,询问学生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引导学生找出一个线段,使其与正方形边框垂直。
在此基础上,教师请学生比较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并指出垂线和平行线可以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4. 实际应用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以下应用:实验1请学生将一张横着的白纸竖直地放在课桌上,并使用黑色笔在上面画出一条垂直的线段。
现在请同学将手上的红色立方体放在课桌上并对纸张进行观察,询问同学如何确定手上的物品与垂直线段的位置关系。
实验2再请同学将红色立方体竖着放在课桌上,并画出与之平行的线段。
询问同学如何确定这个立方体与平行线的位置关系。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辨别垂直和水平方向并掌握用垂线和平行线描述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基本方法。
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例如在设计家具布局、绘制建筑平面图等方面。
认识垂线和平行线(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 四年级上册 苏教版
认识垂线和平行线(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知道垂线和平行线的基本概念;2.能够理解垂线和平行线之间的关系;3.能够通过实际场景的学习,深入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垂线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平行线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垂线和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场景与垂线和平行线的应用联系起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观察下面两张图片,引出今天的新课——垂线和平行线:image1image1image2image22. 讲解垂线的概念和基本性质1.什么是垂线?垂线是一条与另一条直线相交,并且与另一条直线垂直的线段。
2.垂线的性质–垂线与直线相交,交点就是垂足;–垂线长度等于斜线的两个端点到垂足的距离之和;–两条垂线互相垂直。
3. 讲解平行线的概念和基本性质1.什么是平行线?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2.平行线的性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两条平行线的任意一条横截线与之所截的线段长度之比相等。
4. 实际场景运用结合实际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方式,深入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应用,比如:1.在操场上,两条直线如何判断平行或垂直;2.垂足的应用: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垂足并用垂线度量长度。
5. 练习题根据所学知识,布置以下习题:1.请画出两条平行线和一条横截线,用横截线所截线段长度之比表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2.请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然后从交点作一条垂线,连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求出垂线长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性质和应用,并通过实际场景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入新课,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不少同学积极参与了问题的探讨和讨论。
但对于概念的理解和公式的应用仍需要提高。
下一次教学需要加强概念的阐释,强化实际场景的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
第6课时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垂线)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能从现实情境和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找出相互垂直的线段,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2、让生在学习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具准备:
直尺、三角尺、量角器、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垂线
1、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三组相交的直线。
出示例6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每幅图中分别画的是什么。
说明:这些物体的面上都“隐藏”着一些相交的直线,我们可以把它们画下来。
结合场景图分别画出三组相交的直线。
2、观察、比较,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让学生观察这三组相交的直线,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每组两条直线都相交与一点,每组两条直线都相交成4个角。
让学生进一步观察这三组相交的直线,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明确:右边两组直线相交成的4个角都是直角。
出示一组垂线,说明:像这样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揭示课题)
指上面的三组直线,提问: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为什么?哪一条直线是哪一条直线的垂线?垂足在哪儿?
3、联系实际,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提问: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地方见过互相垂直的例子?
二、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再在直线外点一个点,指出:这是一条直线,在直线外还有一个点,我们用字母“P”来表示这个点。
习惯上我们把这条直线称作已知直线,点P是直线外的一点。
从点P向已知直线任意画一条线段,并与已知直线交与一点,谈话:像这样从点P起,向已知直线画线段,可以画多少条?
从点P起分别向已知直线画几条线段,且其中有一条是已知直线的垂线,提问:在所有从点P 向已知直线画出的线段中,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段是哪一条?
讨论:还能找到与已知直线互相垂直的线段吗?在从点P向已知直线所画的所有线段中,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段有多少条?
再问:这条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段与其他不垂直的线段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明确:从点P向已知直线所画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
学生看书第90页例7中的图,量一量图中从点P向已知直线画出的所有线段的长度,看是不是这条垂线最短。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通过测量,你认为上面的发现正确吗?由此可得到什么结论?
指图中的垂直线段,指出: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也就是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板书:点到直线的距离)
让学生量一量,说一说点P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2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