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提升训练2(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理解拓展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理解拓展训练-(含答案)第二单元阅读理解拓展训练-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课内阅读。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理所当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人们把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2.选文中列举了和这两个事例,突出了山里人的美好品质。
3.“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这句话的含义是()A.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B.赞美了搭石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的品质。
C.一排排搭石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这正是乡亲们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联结着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
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
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
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4.连词成句地阅读选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阅读理解拓展特训卷(二)(含答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阅读理解拓展特训卷(二)(含答案)阅读理解拓展特训卷(二)-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两茎灯草(节选)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严监生断气前的样子,可以用成语“_______”来概括。
2.选文描写严监生断气前还伸着两个指头,他在惦记着___________,体现了他________的特点。
3.选文主要对严监生进行了______和______描写。
4.如果严监生当时还能说话,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孩子阅读能力提高训练题(含答案)

(一)《多看一本书》如果有人问我:“你这一生感到最吃亏的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书看得太少了!”小时候,我最怕打架,被人打了也不敢还手。
挨打的时候,心心里实在很难过,但现在想想,一点也不觉得被人欺侮有什么吃亏的。
当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有同事向我借了钱,赖账不还。
那时我每月的工资除了有一部分必须寄给妈妈外,剩下的只够自己吃饭好不容易从牙缝里挤出一点钱,却被同事“吃”了,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但现在想想,这也并不是吃亏。
可是,书读得太少,只读完小学就开始工作。
从15岁出外到现在,30多年了,我处处要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劳心劳力,却不一定能获得跟人家一样的收获。
这样的吃亏,才是一辈子吃亏!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写得真好:“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
”我马上把它剪下来,放在书桌上,作为我的座右铭,让它时时提醒我—多看一本书。
练一练1、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两次写到“但现在想想”的目的是什么?————————————————————3、作者认为什么样的吃亏才是真正的吃亏?请用文章原话作答。
————————————————————4、你如何理解“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这句话?————————————————————5、你的座右铭是什么?请写出来。
————————————————————(二)《动物的慈母心》动物的“慈母心”你见过母鸡育雏的情景吗?母鸡“咯咯咯”地招呼孩子们啄食,啄食又吐出,顾不得自食。
小鸡们“玩”累了,就让它们一个个紧贴在自己温暖的胸腹下休息。
下雨了,它展开翅膀,犹如撑开的大伞为小鸡们挡风遮雨。
熊猫对子女的抚抱、依偎等动作好像人类一样。
当小熊猫刚降生世间,熊猫妈妈便用嘴把它叼起来,抱在怀里,不时地亲吻、舔干孩子湿漉漉的身体。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 全国通用(含答案)

老师的教诲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
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
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
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
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问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
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
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
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
”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教诲”的近义词是()“骄傲”的反义词是()再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2.用波浪线在文中划出一个排比句。
3.与第一自然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_____”画出来。
4.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文中的一句名言警句写在横线上,并另外再写一句类似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教导(答案不唯一)谦虚称赞批评2.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3.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4.略5.略涂改液的危害据调查,目前中小学生涂改液的使用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则高达95%以上。
[全]小学五年级下语文阅读理解提升精练含答案
![[全]小学五年级下语文阅读理解提升精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11559a767f5acfa1c7cdd9.png)
小学五年级下语文阅读理解提升精练含答案《落墨花》五代十国时期,宫廷画家黄荃严谨细腻的花鸟画,被称为“黄家样”。
当时想进入画院的画家都以“黄家体制”为准,几乎人人效仿,全国上下一时蔚然成风。
然而,在江南,却有一位与黄荃画风( )的画家脱颖而出,这位画家名叫徐熙。
徐熙是江南名门望族之后,世代书香。
在诗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徐熙,性板( )。
他不做官,喜爱诗文绘画,尤其精于花鸟,平时在家与朋友谈诗论画,常以“江南布衣”自居。
徐熙最喜欢在大自然中以步当车,享受江南( )的景色。
每当他漫步在田间地头,那些生动多姿的杂花野草常常吸引他的注意。
他最喜欢拈花在手,细细地观察每一片叶子的俯仰变化,然后再把它们画到纸上。
自由自在生长在大自然里的汀花野竹、水鸟渊鱼,是徐熙所喜爱的绘画题材。
一次,在郊外,他见到一株果实累累的石榴树,这株树上,挂满了火红的石榴果,他拿出纸笔,调色研墨,开始写生。
徐熙饱蘸了墨,提起毛笔,跟前的石榴树果实晶莹剔透,垂累可爱。
从哪里开始画好呢?他略一犹豫,只听身后“啊”的一声叫。
徐熙回头,只见一个小牧童正站在他身后,好奇地看着他的举动。
徐熙对小牧童一笑,牧童说道:“你落下的墨汁在纸上开花了。
”徐熙低头一看,原来笔上的一滴墨,落到了纸上,那滴墨汁在纸上自由地散开,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形状,真的像是开了一朵墨花一样。
徐熙灵光一闪,提笔在这个墨点上略加点染,随后又用浓墨粗笔,草草地画出了一些枝干和石榴叶。
最后,一株果实累累的石榴树,出现在画面上。
这幅画既没有用线精勾细勒,也没有经过反复渲染敷色。
落墨成画,敷彩为花,清新而又生动,彻底摆脱了“黄家样”的样式,呈现出一种与黄荃的“黄家富贵”完全相左的独特风格。
徐熙回到家以后,反复琢磨,用这种写意的方法画了一幅《石榴图》。
在《石榴图》中徐熙共画了100多个石榴果,画面上枝叶纷繁,枝干、叶子均用墨笔画出,空隙间夹杂着石榴果。
整幅画面墨不掩色,色不碍墨,只是略施颜彩。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总复习(3~4)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二)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期末总复习(3~4)单元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二)时间:90分钟姓名:_________(九)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
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
海力布急得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
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晩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
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
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
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
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
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
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1.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表现海力布的焦急心理的词句。
2.海力布三次催促乡亲们搬家,可是乡亲们却不愿搬家,一是因为,二是因为。
3.他想到这里..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就镇定洪水要淹没大地。
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这句话中加点的“这里”指。
“镇定”一词是对海力布的的描写,表明他决定了要,表现了他的精神。
4.当乡亲们逃离洪水灾难后,他们会互相说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王母娘娘派了好些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察访了好久,才知道织女在牛郎家里,跟牛郎做了夫妻。
2020—2021年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期中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二) 含答案

2020—2021年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名列榜首期中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二)一.活泼机灵的小松鼠真的很讨人喜爱,可你留心过脚下渺小的蚂蚁吗?尊重卑微①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庭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
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
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 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④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一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⑤每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山火在烧,一团黑蚁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⑥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会全军覆灭。
⑦生命的渺小、身体的(单薄卑微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内在的精神。
⑧尊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
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
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⑨伟大与否的衡量标准,往往体积的大小,精神的高下。
千里之堤(tí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挑战。
(1)在短文括号中选择出恰当的拼音或词语,用“√”标出;在第⑨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尤其开拓(3)根据文中的三个问句答题。
①第一个是设问句,它在文中起作用,第自然段是这个设问的回答。
②第二个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应为:③第三个也是反问句,这句话实际上是启发我们要:(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5)阅读第⑤⑥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第⑤自然段中“每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这句话与前文“”这一句相照应。
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阅读理解专项练习2(含答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2一、鲁迅的学习和玩耍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
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会背了。
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曾经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
他还是背出来了。
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伶俐,还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
他怎样玩呢?第一,他喜欢种花。
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讲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
他还在各种花旁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
第二,他喜欢描画。
那时候没开设美术课,他自己买了一些薄的纸,蒙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
这对他以后在南京矿路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读书、学习就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不要呆头呆脑,同时要玩得有趣有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专心致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照短文内容填空。
(1)鲁迅小时候读书不光凭自己的____________,还依靠自己的______________。
(2)鲁迅小时候不仅喜欢读书,还喜欢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他不是玩得____________,而是玩得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写什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形容非常有趣味(2)形容集中经历,一心一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提升训练2(含答案)小驴儿的理想小驴儿的理想就是盖一所很高很高、四面都有窗户的房子。
房子里设楼梯和滑梯两条路。
上楼的时候从楼梯往上走,下楼的时候“哧溜”一下就能滑下来。
‖小驴儿把自己的理想对大伙儿一说,小动物都齐声说好。
燕子说:“小驴儿,你快盖房吧,到时候我把家安到你的屋檐下,咱们当邻居。
”小猴们说:“小驴儿,你快盖房吧,到时候我们天天到你家滑滑梯。
”喜鹊说:“小驴儿,你快盖房吧,到时候我搬到你的房顶上住,再也不用担心刮风树摇了。
”小驴儿心里美滋滋的。
‖许多年过去了,懒惰的小驴儿没有准备一块砖,没有准备一根木料,甚至连房基地也没有选好呢!它一遍又一遍地对动物们说着自己的理想。
又是一个春天来了。
小驴儿又遇上了燕子和喜鹊,又对它们说:“等我修好了房子,咱们当邻居。
”燕子和喜鹊都一声不响地飞走了。
这时,心直口快的小猴凑了过来,对小驴儿说:“你说干就干吧,不要光说大话了。
”小猴的话刺中了小驴儿的要害,它气得说不出话来。
过了老半天,它突然仰起头,顿着脚,发怒地喊:“我——要,我要盖——盖一所最高最高的房子!”小猴和其它动物见小驴儿这样发怒都给吓跑了。
‖一年一年过去了,直到今天,光说不干的小驴儿还没有盖上它理想的房子,它还在想着:“我要盖——盖一所最高最高的房子!” ‖1.按分好的段归纳段意。
2.写出文章中画有横线的词语的反义词。
担心——()懒惰———()3.“小驴儿心里甜滋滋的”句子中“甜滋滋”一词的意思是4.仔细地看看文中画有“____”的句子,用“甚至”一词写一句话。
5.读了《小驴儿的理想》一文后,您有什么感想?我爱旅游我最爱什么?——不瞒你说,我呀,最爱旅游了。
我跟着爸爸登过雁荡山,游过西湖,还钻过金华的双龙洞呢!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去绍兴。
可是,我一到那儿,却像泄了气的皮球。
因为这儿既没有苏州那样小巧玲珑的园林,也没有无锡那样波光粼粼的湖水。
呈现在我眼前的,只有又深又窄的小巷和式样古老的房屋。
真没劲!第二天,爸爸带我到鲁迅爷爷少年时读书的“三味书屋”。
爸爸一手搭着我的肩,一手指着书屋里的一张桌子说:“这就是鲁迅爷爷童年读书的课桌。
他小时候学习很刻苦。
一天,因为上学迟到而受到老师严厉的责备,他就在自己的桌沿上刻了一个?早?字,来时时提醒自己,后来,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我凝视着那书桌上的“早”字,顿时浮想联翩。
我仿佛看到少年的鲁迅早早地背上书包来到书屋认真地朗读课文又仿佛看到他放学归来早早地打开作业本仔细地完成当天的作业鲁迅爷爷的这种早字精神真值得我学习打这以后,我明白了旅游可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它能让我们在游玩中得到启发,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让我们大开眼界。
我心里藏下了一个愿望:将来一定要跑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1.挑选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上“√”。
①“我最爱什么?——不瞒你说”这里的破折号表示:A.意思的转折()B.声音的延续()C.表示底下是解释说明的部分()②“可是,我一到那儿,却像泄了气的皮球。
”这一句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夸张()C.拟人()2.在文中用“~~~~”画出联想的句子。
3.给文中未加标点的部分加上标点。
4.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我的“小老师”我的弟弟是我的小老师。
别看弟弟个头还不到我的鼻尖,英语都学了一年啦!嘿,他和爸爸对起话来,叽哩咕噜能说上一大段呢!我这个刚学英语的姐姐只得干瞪眼。
我放下姐姐的架子,去求弟弟教我。
调皮的弟弟一听,立刻正经起来,挺严肃地满口答应。
每天晚上弟弟都给我上课。
他发音准,清脆流利和电视英语节目的声音一模一样。
弟弟不仅教得准,而且管得也很严。
我一个字母拼不准,就得反复读几遍;个字母写不好,就得练两行。
他站在一旁,手背后,绷着面孔,拧着眉毛,可认真啦!不过我对这个小老师越来越尊重了我每次向爸爸汇报成绩爸爸总是乐滋滋地说嗯不错每当这时我总要说这首先得谢谢我的小老师1.从短文中摘抄出首尾照应的句子。
2.把三、四自然段之间的一个过渡句写在下面。
3.从文中哪些事例说明弟弟当老师教得准,管得严?4.给文章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我家还缺啥几个月前,爸爸不知怎么下的决心,买了一台电冰箱。
小小的渔村轰动了,大人、小孩都来看希罕。
有来看样式的,赞不绝口;有来听价钱的,看样子也想买一台;也有询问用法的。
爸爸乐呵呵地回答乡亲们这样那样的问题。
‖渔村离镇上足有七八里路,菜买多了要变质,买少了有时又没吃的。
有了电冰箱,妈妈再不用为买菜的事发愁了。
冰箱里装满了肉呀菜呀,还有爸爸爱喝的啤酒,弟弟喜欢喝的冷饮。
我和弟弟还自己动手做棒冰。
吃着自家的冰箱冷冻的棒冰,真是凉在嘴里,甜到心上了。
‖ 一天,查电表的阿姨来了,阿姨一报度数妈妈皱眉了:“电冰箱买得起,电费可付不起呀!”吃饭的时候,我们一家四口议论开了。
妈妈的意思是把冰箱卖了,买台洗衣机。
爸爸说:“是得买,但不能卖掉电冰箱。
”弟弟说:“买台彩电,黑白电视看厌了。
”爸爸说:“过一阵子准买。
”我说:“买录音机。
等上了中学,我好去学英语。
”爸爸又点了点头。
妈妈说:“这也买,那也买,好像咱们家真的发财了!”爸爸说:“今年鱼塘搞承包,搞得好,到年底,一个男劳力的收入可能超过5000元。
这不是发财了吗?”几杯酒下肚,爸爸脸上泛着红光,越说越高兴。
大家议论的结果:电冰箱不卖了,别的一样一样买。
“过一两年,你们要的东西置齐了,你们想想,那时还缺啥呢?”爸爸问。
是呀,房子是新造的,自来水装了,电冰箱有了,家具是成套的。
等有了彩电、洗衣机、录音机,那时我家还缺啥呢?弟弟眨着眼睛看着我,我看着妈妈,不知说什么好。
爸爸的脸变得严肃起来,他说:“月红呀,你爷爷一个字不识,在旧社会吃了大半辈子的苦;你爸爸只念过小学,现在要学也赶不上了。
”爸爸用期望的目光注视着我:“你说,咱们家到底还缺啥呢?”“缺少知识。
”我心里一动,脱口而出,“缺少一个养鱼专家!” 听了我的话,爸爸笑了,妈妈也笑了。
‖1.解释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①有来看样式的,赞不绝口。
赞不绝口:②“过一两年,你们要的东西置齐了……” 置:2.按分好的三段写出每段大意。
3.写出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我不能忘掉祖国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
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
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
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
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
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
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
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
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
”“这些话多么有力量!”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1.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句的意思。
“淘汰”的意思是。
“中国没有被淘汰,中国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
“交口称赞”的意思是大家交口称赞的原因是。
2.本文有一句话既点了题,又点出了文章中心思想,找出来画上“____”。
3.用“‖”把文章分成三段,并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答案《小驴儿的理想》答案1.①小驴儿设想能滑下能往上走的滑梯。
②小驴儿听了燕子、小猴子、喜鹊说出对自己的打算心里美滋滋的。
③小猴和其他动物见小驴这样发怒都给吓跑了。
④过了一年又一年,小驴儿理想中的房子始终没盖成。
2.放心勤劳3.心里很高兴4.略。
5.略。
《我爱旅游》答案1.①C.(√)②A.(√)2.联想句子:“我仿佛看到少年的鲁迅……值得我学习。
”3.,,,:,,“ ”。
4.文章通过作者游览绍兴参观“三味书屋”纪念馆,明白了旅游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它能让我们在游玩中得到启示,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让我们大开眼界。
《我的“小老师”》答案1.首:我的弟弟是我的小老师尾:这首先得谢谢我的小老师2.弟弟不仅教得准,而且管得也很严。
3.我一个字母拼不准就得反复读几遍,一个字母写不好,就得练两行。
4.,。
,:“,。
”,:“。
”《我家还缺啥》答案1.①表示连声称赞。
②购买。
2.第一段:爸爸买了一台电冰箱,轰动了小小的渔村。
第二段:电冰箱为我们全家带来了方便和欢乐。
第三段:爸爸启发我意识到,在日益富裕的家里还缺少一个有知识的养鱼专家。
3.本文通过记叙买电冰箱引起的故事,说明了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新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富裕的农民对科学知识的渴求。
《我不能忘掉祖国》答案1.去坏的留好的;或去掉不适合的,留下适合的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的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众人同声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
”“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2.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3.第1自然段‖第2—5自然段‖第6自然段。
第二段:写在讨论会上,宋庆龄以理服人,说明中国没有被淘汰,得到大家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