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定价方法
供应商5种定价模型

供应商5种定价模型一,“成本+利润=价格”法(也称:成本加成法)常见于垄断市场或则新产品刚推出的市场。
供应商定价心语:成本是5元,我必须赚3块(或者为成本利润率60%),故定价8元/PCS,否则我就不干了!在卖方市场下,当供应商具有更高的话语权,以“成本+利润”定价的方法也更加常见。
这种定价方法基本不考虑外部市场的情况,在估算出产品的平均成本之后,增加一定比例作为利润,再二者求和即得出最终价格。
按照这种方法,供应商首先需要估算产品的平均成本。
此时,供应商需要先确定一个正常或标准的产量数字,再假定生产能力的可利用程度(一般在66%-100%之间),从而计算出产品中包含的平均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利润率则依据经验制定,而非理论分析中的最大利润,但二者取值一般近似。
由于产品的平均成本一般不会大幅变动,行业利润率也较为稳定,因此,成本加利润的定价一般较为稳定。
如果遇到税费增长,或原材料、工人工资上涨等情况,各大供应商往往会一起提升定价。
供应商这种方法的风险在于,一旦遭遇竞争对手或替代方案、产品,盲目于自己的价格忽视市场变化,影响企业的产品推广与市场占有率,甚至错失企业发展的机会。
二,“价格-成本=利润”法常见于竞争性市场。
供应商定价心语:市场竞争太激烈,自己无法改变市场供求关系,即价格是一定的,如矿泉水2元/瓶。
如果想获得一定的利润,只能内部优化,降低成本。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为了确保产品的定价能够确保预期的目标利润,必须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从引入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引入采购与供应链OTEP降低采购运营成本,引入全面质量管理TQM降低质量成本……这种定价完全基于市场竞争环境与企业盈利需求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即供应商满需要运用收支平衡图(Break-evenchart),以市场竞争为导向可能牺牲企业盈利能力,以企业盈利能力为导向则牺牲市场竞争。
恒大冰泉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产品定价的五种方法

制定价格的步骤详细版<1>选择定价目标公司应该首先确定市场供应物的定位,公司的目标越清晰,就越容易制定价格五大主要目标生存:如果公司面临产能过剩、激烈的竞争或消费者需求变化的状况时,那么生存是公司追求的主要目标。
只要价格能补偿可变成本和部分固定成本,公司就仍可以维持。
生存是一个短期目标,从长期看,公司必须学会如何增加价值,否则将面临破产。
当前利润最大化:许多公司都试图制定一个价格使当前的利润最大化。
它们评估不同价格下的需求和成本,并选择能产生最大的当前利润、现金流或投资回报率的价格。
这个策略假定了企业知道其需求与成本的关系函数,而事实上这些是很难估计的。
如果企业过分强调当前业绩,就会忽视其他营销组合变量、竞争者的反应,从而牺牲了企业的长远利益。
市场份额最大化:一些公司希望能使其市场份额最大化。
它们认为销量越高,产品单位成本越低,长期利润越高。
因此他们制定了低价策略,认为市场对价格是高度敏感的。
市场获利最大化:推出新技术的公司喜欢制定高价以使市场获利最大化。
然而,当有竞争力的对手采用低价策略时,这种策略就是致命的。
此外,早期以最高价购买了产品的消费者在与用低价购买的消费者相比时,会心生不满。
产品——质量领导地位:一些公司可能会致力于成为市场中产品一质量的领导者。
许多品牌都想成为"买得起的奢侈品"一这些产品或服务被认为具有很高的质量、品味和地位,价格虽高但没有超出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2>确定需求不同价格导致不同的需求量,从而对公司的营销目标产生不同的影响。
价格和需求一般是反比关系:价格越高,需求越低。
一家香水公司提高其产品价格后,反而卖出了更多的香水。
一些消费者认为更高的价格代表了更好的产品。
然而,如果价格过高,需求可能降低。
价格敏感性估计需求量的第一步是明确影响价格敏感度的因素。
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在以下情况会降低:1.替代品或竞争者较少2.他们还未注意到价格变高3.他们改变购买习惯的速度很慢4.他们认为提高价格是有道理的5.价格只是获得、使用和保养产品的总支出中很小的一部分当然,公司喜欢价格敏感度低的顾客。
五种定价方法范文

五种定价方法范文在市场经济中,定价方法是销售商品或服务时确定价格的方式。
不同的定价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来选择,以实现企业的销售目标和盈利目标。
下面将介绍五种常见的定价方法。
1.成本加成定价法: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一种基于成本的定价方法。
它以企业的生产成本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加上企业期望的盈利率来确定商品的价格。
这种定价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能够保证企业的盈利能力。
然而,它忽视了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的影响,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从而影响销售额和利润。
2.市场导向定价法:市场导向定价法是一种基于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的定价方法。
它通过调查研究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确定商品的价格。
这种定价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使价格更具竞争力。
然而,它需要进行市场调研,需要花费时间和资源,并且可能受到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的不稳定性的影响。
3.市场定价法:市场定价法是一种基于市场竞争的定价方法。
它通过观察市场价格来确定商品的价格,以保持与竞争对手的价格一致或有竞争力。
这种定价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迅速适应市场竞争环境,但它忽视了企业的成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
4.品牌导向定价法:品牌导向定价法是一种基于品牌价值的定价方法。
它通过建立强大的品牌形象和品牌认知来确定商品的价格。
这种定价方法的优点是能够使企业的产品与众不同,建立品牌忠诚度,并能够实现较高的利润。
然而,它需要大量的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5.差异化定价法:差异化定价法是一种基于不同顾客群体对产品或服务的不同需求和价值的定价方法。
它通过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的顾客群体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
这种定价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定价方案,提高销售额和盈利能力。
然而,它需要准确了解不同顾客群体的需求和价值,并且可能增加营销和销售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不同的定价方法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环境来选择。
5种定价策略的例子

5种定价策略的例子
1、基于竞争的定价利用竞争对手对类似产品的定价数据来为自己的产品设定基本价格。
这种定价方法不是关注生产成本或商品的价值,而是严重依赖市场数据。
以这种方式思考它。
您有五个竞争对手销售与您相同的产品,您将他们从最高端的品牌分类到负担得起的品牌。
然后,您决定适合您的位置。
2、成本加成定价是一种基本策略,通过考虑制造产品的总成本并在其中添加加价来确定产品的价格来工作。
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企业主需要首先了解生产中涉及的成本:材料,劳动力,仓储,机械,公用事业等。
添加到生产成本顶部的加价价格是公司赚取的利润。
3、描述动态定价的最基本方式是,您的价格不是静态的,而是根据其他因素而变化的。
这些因素可以是例如细分或时间。
4、渗透定价是一种策略,用于通过将产品价格设定在低于市场水平来获取市场份额,从而赢得客户。
一旦公司获得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他们就会相应地重新调整定价。
在新推出的产品中收取更高的价格,利用市场需求,然后在以后根据需求降低或重新调整价格,这被称为略读定价。
5、在新推出的产品中收取更高的价格,利用市场需求,然后在以后根据需求降低或重新调整价格,这被称为略读定价。
定价方案制定合理价格的五个方法

定价方案制定合理价格的五个方法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制定合理的定价方案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定价过高可能导致销售不佳,定价过低则会损害企业的利润。
因此,本文将介绍五种方法,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定价方案,以实现最佳的营销效果。
一、市场分析法市场分析法是制定定价方案的重要基础,企业需要深入研究市场的需求、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认知。
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企业可以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进而制定出合理的价格策略。
二、成本核算法成本核算法是制定定价方案的一种常用方法。
企业需要准确核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间接费用等。
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利润率,将成本和期望利润相加,确定最终的产品价格。
三、竞争定价法竞争定价法是根据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来制定自身产品价格的方法。
企业需要对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价进行分析,根据自身产品的差异化和竞争力,选择适当的定价策略。
例如,如果企业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采取溢价定价策略。
四、市场导向法市场导向法是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来制定定价方案的方法。
企业需要了解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接受程度,通过灵活调整价格和销售策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保持竞争力。
例如,对于价格敏感的消费者群体,可以采取折扣促销或打包销售等策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五、价值定价法价值定价法是基于产品对消费者的价值创造能力来制定定价方案的方法。
企业需要明确产品的独特价值和差异化优势,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使消费者认同产品的价值,并愿意为之支付合理的价格。
通过实现产品的价值最大化,企业可以获得长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制定合理的定价方案对于企业的成功非常重要。
采用市场分析法、成本核算法、竞争定价法、市场导向法以及价值定价法等方法,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身的定价策略,实现产品的最佳定价,并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制定定价方案的过程中,企业还应谨慎评估市场变化、产品特性以及消费者需求等因素,以确保定价策略的有效实施。
超市商品定价的五种方法

超市商品定价的五种方法合理的价格策略是连锁超市成功的关键;连锁超市的价格策略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1.参照法;由于连锁超市最主要的特点是薄利多销,因此,同样两个超市,谁的价位偏低,顾客就选择谁;在商品之前,对于销售量大、周转速度快的一些日常用品,经营者应在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参照竞争对手的,尽量等于或小于该种商品的平均市场价格,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物美价廉的形象;2.毛利率法;要薄利多销,经营者可以控制一个较低的毛利率,但并非各种商品均按相同的低毛利率加成出售;可以对所经营的商品划分类别,不同类别的商品按不同的毛利率加成,最终其综合毛利率较低;例如30%的商品品种按进价出售,20%的品种在进价上加成5%出售,30%左右在进价上加成15%出售,20%品种在进价上加成20%出售,其综合毛利率为30%×0+20%×5%+30%×15%+ 20%×20%=9.5%,还是较低的;这种策略的优点在于前两类适用于消费者使用量大、购买频率高、受欢迎的商品,按进价或低于进价出售,用于吸引顾客,树立企业形象,而后两类则为企业带来利润;3.折扣法;给顾客予以折扣是促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在连锁经营中也被广泛应用,其主要形式有一次折扣即在一定时间对所有商品价格下浮一定比例;如店庆、节假日等,这种方法可以使企业抓住销售旺季,树立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阶段性地将超市的经营推向高潮;累计折扣即连锁超市根据顾客购买商品的金额常年推出的订价方法,目的在于稳定那些经常光顾超市的顾客,使之在该超市连续购买,起到稳定顾客的作用;具体操作方法可以是发票计折扣、优惠卡累计折扣等;限时折扣是指在商品保质期到来之前给予折扣的方法,此外还有季节折扣、限量性折扣、新产品上市折扣、买一送一等;值得一提的是在采用折扣策略时,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因素;一般降价幅度要较大,品种要精选,要有媒体宣传和广告配合;4.特卖商品法;指该商品的跌价幅度特别大,它对顾客有很强的吸引力;特卖商品是连锁超市的企业形象商品,是价格促销的重要方法;企业最好能每周甚至每天推出部分特卖商品,以极低的价格吸引顾客,从而带动超市的整体销售,其目的是以特卖商品的低利润甚至亏本带来其他商品的销售利润;顾客云集,既渲染了气氛,也为企业扩大了影响;5.销售赠品法;对于利润较高的产品品种,可以采用销售赠品的方法,即顾客购买了此种商品,无偿赠送可用于季节削价、限时或特卖的商品,由此刺激高利润商品的销售;以上提及的连锁超市的策略是商家经常采用的,随着连锁超市的不断普及,新的策略也会层出不穷;经营者一定要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价格这把金钥匙的作用,使连锁超市的经营更上一层楼;。
并购定价的方法

并购定价的方法一、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一种常用的并购定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类似交易的市场价格进行比较来确定被收购公司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市场上存在大量类似交易的情况,可以提供参考的市场价格数据。
二、收益能力法收益能力法是一种基于被收购公司的收益能力来确定其价值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被收购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盈利能力、成长潜力、风险等因素,来评估其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被收购公司有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较好的成长潜力的情况。
三、资产法资产法是一种基于被收购公司的资产价值来确定其价值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被收购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来评估其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被收购公司的资产对其业务价值有较大影响的情况。
四、现金流量法现金流量法是一种基于被收购公司的现金流量来确定其价值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被收购公司的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分析,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来评估其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被收购公司的现金流量对其业务价值有较大影响的情况。
五、市场价值法市场价值法是一种基于市场价格来确定被收购公司的价值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被收购公司的市场价格进行分析,包括股价、市盈率等,来评估其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被收购公司的市场价格反映了其实际价值的情况。
六、混合方法混合方法是一种将多种定价方法综合运用来确定被收购公司的价值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综合运用市场比较法、收益能力法、资产法、现金流量法等多种方法,来评估被收购公司的价值。
这种方法可以综合考虑被收购公司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因素,得出更准确的定价结果。
在实际并购过程中,根据被收购公司的特点和情况,选择合适的定价方法非常重要。
不同的定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可以提供不同的角度和依据,帮助确定合理的收购价格。
同时,需要结合市场情况、行业趋势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并购定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通过市场比较法、收益能力法、资产法、现金流量法、市场价值法和混合方法等多种定价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确定被收购公司的价值,并为并购交易提供合理的定价依据。
五种定价方法

五种定价方法.docx产品定价方法产品定价方法之一:成本加成定价法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产品定价方法,它以行业平均成本费用为基础,加上规定的销售税金和一定的利润所组成。
用公式表示为:产拓单位产品单位产品应单位单位产品出厂价格制遭成本负担的期间赛用销售现金销售利润单位产品单位产品出厂/期间销售、制造成本销售利润价格I轻用率税率/dU移项整理后:产品出单位产品制造成本用单位产品销售利润厂价格1期何费用率一销超税率11)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预计单位制造成本为100元,行业平均成本利润率为25%销售税率为0.7%,企业基期的期间费用为500000元,产品销售收入为XXX元。
分析:出厂价“1啜监刈图元)15ooomo。
.小产品定价方法之二:市场竞争定价法市场竞争定价法就是根据市场上同类商品竞争结果的可销零售价格,反向计算而确定出厂价格的方法。
计算公式是:产品出市场可销零批批进厂价格一事售价格差价恚阶.Mp一/同类产品市场$产品质量或一零批泥八批进,【基准零售价格一观定差价1一差度/V差率J其中,在“同类产品市场基准零售价格”上加上或减去“产品质量或规定差价”,是指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将本企业商品的质量、品种、规格、包装等与同类竞争商品进行充分比较,确定应加价还是减价。
零批差价是指同一商品在同一市场、同一时间内零售价格与批发价格之间的差额。
零批差价与零售价格之比称零批差率。
批进差价是指同一商品在同一市场、同一时间内批发价格与出厂价格之间的差额。
批进差价与批发价格之比称批进差率。
例85%)269.325(元)这种定价法着眼于市场,考虑了市场的供求和竞争因素的影响,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有利于企业参与竞争。
但是,这种定价方法与企业成本费用脱节,不一定能保证企业要求的利润。
产品定价方法之三:目标利润定价法目标利润定价法是指运用量本利分析原理,在保证目标利润的条件下确定产品出厂价格的方法。
计算公式为:扁一单位于动成本单住国崽成本,目标.洞一电厂价格1"署售税室覆计曙售二7行二场金猊串)目标(单位,单位h通计乂成本利酒I变动成本阴定成本J铜曾博利洞率产品.0t拉变动电货单住圃足感本乂(1号腐本利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定价方法
产品定价方法之一:成本加成定价法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产品定价方法,它以行业平均成本费用为基础,加上规定的销售税金和一定的利润所组成。
用公式表示为:
移项整理后:
其中,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期间费用率为期间费用与产品销售收人的比率,可以用行业水平,也可以用本企业基期损益表的数据。
销售税金是指产品在销售环节应交纳的消费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但不包括增值税。
销售税率是这些税率之和。
销售利润可以是行业的平均利润,也可以是企业的目标利润。
成本利润率是销售利润与制造成本的比率,即加成比例。
这是成本加成法的关键。
成本加成法定价的优点是:产品价格能保证企业的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得到补偿后还有一定利润,产品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内较为稳定,定价方法简便易行。
成本加成法定价的缺点是:忽视了市场供求和竞争因素的影响,忽略了产品寿命周期的变化,缺乏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不利于企业参与竞争,容易掩盖企业经营中非正常费用的支出,不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例8-1)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预计单位制造成本为100元,行业平均成
本利润率为25%‚销售税率为0.7%,企业基期的期间费用为500000元,产品销售收人为5000000元。
分析:
产品定价方法之二:市场竞争定价法
市场竞争定价法就是根据市场上同类商品竞争结果的可销零售价格,反向计算而确定出厂价格的方法。
计算公式是:
其中,在“同类产品市场基准零售价格”上加上或减去“产品质量或规定差价”,是指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将本企业商品的质量、品种、规格、包装等与同类竞争商品进行充分比较,确定应加价还是减价。
零批差价是指同一商品在同一市场、同一时间内零售价格与批发价格之间的差额。
零批差价与零售价格之比称零批差率。
批进差价是指同一商品在同一市场、同一时间内批发价格与出厂价格之间的差额。
批进差价与批发价格之比称批进差率。
[例8-2]某公司的新产品比市场上同类产品某方面性能明显优越,可以上浮5%差价,同类产品市场零售价格为3000元,零批差率为10%,批进差率为5%,试问该新产品出厂价格应该定为多少?
分析:
出厂价格=3000×(1+5%)×(1一10%)x(1-5%)=2693.25(元)
这种定价法着眼于市场,考虑了市场的供求和竞争因素的影响,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有利于企业参与竞争。
但是,这种定价方法与企业成本费用脱节,不一定能保证企业要求的利润。
产品定价方法之三:目标利润定价法
目标利润定价法是指运用量本利分析原理,在保证目标利润的条件下确定产品出厂价格的方法。
计算公式为:
[例8-3]某产品预计销售量2000件,固定成本20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40元,目标利润80000元,销售税率为0.7%,试问该产品出厂价格应该定为多少?
目标利润定价法与前面介绍的“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有区别的。
差别在于“成本加成定价法”公式中的成本只是制造成本,不包括期间费用;而“目标利润定价法”公式中的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
相应地,两个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也有所不同。
产品定价方法之四:特殊追加订货的定价方法
特殊追加订货就是指在企业正常的产销计划之外,临时接到客户出价低于正常销售价格,甚至低于单位产品成本的订货。
对于这种特殊追加订货,若企业的产品正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且又是市场上的名牌产品,非常畅销,自信追加订货者还会很多,为维护产品声誉,则不能接受这种特殊追加订货。
然而,若企业尚有剩余生产能力,为了开拓新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产品知名度,则在充分利用剩余生产能力的范围内,且客户出价高于单位变动成本时,可以接受,这有利于增加企业利润或减少企业亏损。
因为企业产品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在一定产销量的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是不变的。
当生产能力有剩余时,产销量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分摊额就高;反之,当生产能力得到充分
利用时,产销量增大,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分摊额就低。
只要特殊追加订货的收人减去其变动成本总额后还有一定数量的边际贡献,就能相应提高企业利润或减少企业亏损。
具体来说,对于这种特殊追加订货有以下三种定价方法:(1)充分利用剩余生产能力,而不减少正常销售时,定价要求:特殊追加订货产品价格>产品单位变动成本。
(2)超越剩余生产能力,需减少部分正常产销量,以接受特殊追加订货时,定价要求:
(3)利用剩余生产能力,但需增添部分设备、工具等专项费用时,定价要求:
产品定价方法之五:合同定价法
合同定价法是指由购销双方以产品成本为基础进行协商定价,并签订合同的定价方法。
对于无市价可参考的非标准产品或新产品,一般采取这种方法进行定价决策。
根据合同协商的不同条件,合同定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1)固定价格合同定价。
即购销双方在合同中确定一个一致同意的固定价格作为今后结算的依据,而不考虑实际成本为多少。
(2)成本加成合同定价。
即购销双方在合同中规定,产品价格以完工后的实际成本为基础,再按合同规定的成本利润率进行加成,作为单位售价。
(3)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定价法。
即购销双方在合同中规定,产品价格由实际成本和固定费用两部分构成,固定费用在合同中事先确定。
(4)奖励合同定价法。
即购销双方在合同中规定产品的预期成本和固定费用,实际成本超过预期成本时,按实际成本定价;实际成本低于预期成本时,其节约额按合同规定的比例由双方分享。
产品定价方法之六:弹性定价法
弹性定价法,即需求弹性定价法,是指根据产品需求弹性系数(产品销售价格变化所引起销售量变化的程度)来确定产品价格的一种方法。
一般情况下,当产品的需求弹性小或需求无弹性时,提高价格会增加总销售收人,降低价格会减少总销售收人。
当产品需求弹性大时,提高价格会减少销售量,进而减少销售收入;降低价格会增加销售量,进而增加销售收人。
产品需求弹性、需求量(或销售量)与价格的关系如下:
需求弹性系数E的计算公式为:
[例8-4]某企业生产某产品,根据历史资料和调查预测,当价格为100元时,每月销售量为1000件,当价格下降为90元时,每月可销售1400件,试问该产品出厂价格应该定为多少?
分析:
产品定价策略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产品定价为了能够适应市场需求,扩大销售,增加
利润,为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除了运用科学的定价方法外,还要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企业产品的特点及消费者心理等因素,灵活地制定定价策略。
常用的定价策略,有如下几种:
需求导向型的定价策略
即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情况,区别对待,差别定价。
具体方法有:
(1)根据顾客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价。
凡价格弹性较大的产品,宜采用低价,实行“薄利多销”;反之,价格弹性较小的产品,宜采用较高的价格,以获取厚利。
(2)根据顾客需求的不同心理定价。
这种定价策略实际上是针对不同消费群体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