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
交通行政执法遇到的难题及策略
交通行政执法遇到的难题及策略随着我国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交通行政执法作为家庭行政管理的一种新的模式应运而生。
我省交通行政执法工作开展以来,按照法定职能,依法管理交通行业,依法规范运输市场,依法规范运输经营行为,依法征收集体规费、依法维护路产路权、保护公路基础设施。
实施了公路路政、道路运政、交通规费征稽、航政等依法管理,较好地履行了交通行政管理职能,保证交通事业在社会主义法制轨道上顺利发展。
但从全省来看,交通行政执法工作发展还不平衡,特别是执法不规范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直接影响了交通行政执法的权威,因此,加强和规范交通行政执法刻不容缓。
一、我省交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交通行政执法社会性强,具有涉外性,行政执法的对象涉及到千家万户。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省抓住积极地国家财政和西部大开发两大机遇,加快公路交通设施建设,使其突飞猛进,交通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公路里程伸延,公路等级提高,运输能力逐步增长,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水路运输开始起步,依法治交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在全省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中日益显露出来,依法对全省20040KM的公路、近9万台民用车辆、15.4万台拖拉机和130余艘各类机动船舶实施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交通行政管理亦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趋势。
(一)现行交通管理体制造成政出多门、弊病多多目前我省对交通规费征稽等三项独立的业务的管理体制不尽相同,有实行条条管理的,有实行块块管理的,也有条块结合管理的。
另外,一些地区公安、城建、农机、环保等部门也不同程度参与了交通管理,形成多头管理的体制,这种体制造成多种执法行为的交叉和管理工作的弊端,给部门权利与利益之争种下了隐患,形成职能交叉,削弱了管理职能,割裂了交通管理的完整性。
如运政部门不参与车辆牌照发放,影响了运力调控的效果;而公安部门负责车辆牌照发放,却不研究运力发展需求等,造成全省运力大于运量,汽车实载率下降。
交警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交警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交警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如下:
1、存在的问题:
2、执法不规范:一些交警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如随意拦截车辆、未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罚、滥用职权等。
这会导致公众对交警执法的不信任和不满。
3、执法不公正:一些交警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不公正的行为,如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执法标准、偏袒亲友等。
这会导致公众对交警执法的不信任和不满。
4、执法不严格:一些交警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不严格的行为,如对违法行为放任不管、对违规行为宽容处理等。
这会导致交通秩序混乱,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5、执法态度不好:一些交警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态度不好的情况,如冷漠无情、语言生硬、不耐烦等。
这会导致公众对交警执法的不满和反感。
6、对策:
7、加强培训和教育:对交警进行严格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执法规范和公正意识。
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交警的法治意识
和法律素养。
8、强化监督和管理:加强对交警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
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鼓励公众参与监督,提高交警执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9、改进工作态度和方法:加强交警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工作态度和服务水平。
同时,推广文明用语和礼貌行为,提高交警与公众的沟通效果和互动质量。
10、完善执法程序和制度:建立健全的执法程序和制度,明确交警的职责和权利。
同时,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提高交警的执法效率和公共安全意识。
总之,加强交警培训、强化监督和管理、改进工作态度和方法、完善执法程序和制度等措施有助于提高交警执法质量和水平,保障公众的安全出行权益。
交通违法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交通违法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车辆数量的增加,交通违法行为日益增多,给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更有效地打击和管理交通违法行为,综合执法的模式应运而生。
然而,目前在交通违法综合执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相应对策。
问题1. 执法部门协调不畅交通违法综合执法涉及多个部门,包括交通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和城市管理部门等。
然而,这些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紧密,导致信息不畅通、执法力量分散和执法效果不佳。
2. 基础数据不完善交通违法综合执法需要依赖完善的基础数据支持,包括车辆信息、驾驶人信息和违法记录等。
然而,目前存在着一些数据不完善的问题,如信息不及时更新、数据质量不高等,影响了综合执法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3. 执法方式不合理现有的综合执法方式主要是通过设立检查站、巡逻、监控等手段来发现和查处交通违法行为。
然而,这些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执法覆盖面不广、执法效率不高等,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违法治理需求。
对策1. 加强部门协调机制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加强执法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
通过定期会商、信息共享平台和联合行动等方式,提高综合执法的协同效能,提升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 完善基础数据管理加大对基础数据的投入和管理力度,提高数据质量和时效性。
加强车辆管理系统、驾驶人信息系统和违法记录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综合执法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 探索科技执法手段以科技手段为支撑,探索更加智能化和高效的执法方式。
如利用智能监控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提高交通违法的发现率和处理效率。
此外,还可以推广使用移动执法终端设备和在线执法系统,提升执法的便捷性和移动性。
综合执法是提高交通违法治理效果的重要举措,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只有加强部门协调、完善基础数据管理,并借助科技手段,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升交通违法综合执法的效果和水平。
交管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措施
交管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措施一、引言交通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系统,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全和生活质量。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国的交管部门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交管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二、主要问题1. 执法不严格首先,有些地方交管部门在执法上存在着不严格的现象。
一些交警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对违章行为过于宽容,或者收受贿赂导致执法失公。
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道路秩序混乱和事故频发等严重后果。
2. 处罚力度不够其次,当前的处罚力度还不够强硬。
许多驾驶员对于违章行为能够蒙混过关并付出较小代价缴纳罚款而感到满意。
这种情况下无法从根本上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也减弱了法律对违规行为实施威慑和惩罚的作用。
3. 缺乏有效监管另外,交管部门在一些地方缺乏有效的监管。
一方面,部分交警在执行执法任务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执法工作的不公正性;另一方面,对于持续存在的交通违规行为,相关单位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予以制止和整改。
4. 信息化建设滞后此外,有关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相对滞后。
现代科技正在迅速发展,然而很多交通管理系统仍然依赖于传统手段进行操作。
这就使得交通信息处理和自动化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并且无法满足日益复杂和庞大的交通需求。
三、建议措施1. 加强执法培训和督导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督导力度。
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水平,加深他们对道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并确保他们具备公正廉洁、严格执法的精神风貌。
2. 提高处罚力度其次,我们应当加大处罚力度。
适当提高罚款金额,并对严重的违章行为进行警告、扣分和吊销执照等措施。
同时,建立和完善失信驾驶人档案制度,对于多次违反交通规则的驾驶员采取更加严格的制约措施。
3. 建立信息化平台第三,我们应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构建全国统一的交通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互通共享。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交通管理进行全面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问题。
交通执法领域的突出问题及措施
交通执法领域的突出问题及措施交通执法是维护公共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
然而,当前在我国交通执法领域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交通安全和秩序的维护,也影响了交通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交通执法领域的突出问题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一、突出问题:1. 执法不规范:在一些地区和部门中,执法人员存在执法不规范、不严谨的情况。
有些执法人员存在违法执法、蛮横执法、擅权执法等现象,严重损害了执法公信力,也增加了社会矛盾和纠纷。
2. 执法腐败:交通执法领域存在着一些执法人员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等问题。
一些执法人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破坏了执法公正,也加剧了社会对执法机关的不信任感。
3. 执法力量不足:一些地区和部门的执法力量不足,导致执法效果不佳。
特别是在一些人口密集、道路拥堵的城市,交通执法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很难做到全面覆盖和及时处置交通违法行为。
4. 执法手段落后:当前一些地区和部门的交通执法手段仍然比较落后,不能很好地适应交通违法行为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一些执法人员缺乏现代科技手段的支持,只能依靠传统的人工执法方式,效率低下。
二、解决措施:1.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各地交通执法部门应加强执法规范化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执法规章制度,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手段。
执法人员应接受专业的执法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和素质,做到公正、文明、规范执法。
2. 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大对交通执法工作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执法不规范、执法腐败等问题。
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执法人员给予惩处,确保执法公正。
3. 增强执法力量:各地交通执法部门应适时增加执法人员数量,提高执法力量的密度和覆盖范围。
合理配置执法资源,重点加强对交通拥堵路段和高发交通事故路段的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效率。
4. 创新执法手段:各地交通执法部门应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
加强对交通监控、违法识别、视频取证等技术装备的更新和应用,实现执法工作的智能化和便捷化。
交通执法梳理活动开展以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交通执法梳理活动开展以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交通执法是维护公共安全、保障交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交通管理部门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各地交通执法部门在推进交通执法工作中不断加大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影响了交通执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约了交通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本文将从交通执法活动开展以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开阐述,以期为交通执法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对策。
一、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目前,交通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中存在着一部分素质较低、业务水平不高的情况。
这些执法人员在执法中不够严谨、不够专业,处理案件时常常出现错误或不当的情况,导致了一些本不该发生的纠纷和冲突。
这不仅损害了执法部门的形象,也影响了执法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为了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需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一方面,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的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提高他们的公正公平意识和服务意识,做到严格依法执法、公正公平执法,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二、执法程序繁杂在进行交通执法活动时,有些执法部门的执法程序过于繁杂,操作起来复杂费时,给执法人员和当事人带来很大不便。
这不仅增加了办事的成本和耗时,也容易引发纠纷和纠纷。
因此,需要对交通执法程序进行简化和优化,提高执法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为了简化和优化执法程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依法行政,严格依法执法,确保执法程序合法合规;二是简化执法流程,减少繁文缛节,提高执法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加强对执法程序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执法过程公正公平,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执法手段不当在进行交通执法活动时,有些执法部门的执法手段不当,存在一些违法和不当行为。
例如,一些执法人员在执法中滥用职权、强行执法、简单粗暴,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些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不严格依法执法,不严格把关,导致了一些违法行为得以出现。
浅谈公路路政执法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治理对策
浅谈公路路政执法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治理对策第一篇:浅谈公路路政执法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治理对策浅谈公路路政执法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治理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要想富修公路”了,取而代之的是“要快富靠公路”,由于一些政府和部门过度追求“GDP”指标,急功近利,一窝蜂把名目繁多的项目“引进”到公路沿线,不考虑对公路行车环境的影响和承受能力,导致危害公路路产、路权的违章、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尤其在公路沿线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带,路政管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公路路政管理是代表国家履行公路行政管理的执法活动,其目的是保障公路的完好畅通,为社会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公路交通条件。
我区路政管理工作开展二十年来,各项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发展,直至现在,路政管理工作为促进我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路政管理工作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制约和影响了路政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交通部提出的“三个服务”的要求,必须就当前路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以研究,并认真探讨解决途径,以使路政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服务。
根据当前黄州区干线公路路政管理面临的一些实际情况,提出问题与对策,与路政管理同仁探讨交流。
一、路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廉政排查不到位缺乏防范意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上级部门要进行风险防控,排查是基础。
要进行廉政风险防范,首先必须抓对风险点。
风险点的确定至关重要,只有确定了各类风险点,二级部门才能有效的对照各项业务工作制定防范措施,加强防范意识。
监督力度小缺乏责任心;目前,对路政执法的制约机制和对行使行政权的监督制度还不够完善。
已有的一些制约机制、监督制度还没有很好地运作起来,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主管内部监督低效、滞后,有“走过场”、“护短”等有错难纠的现象。
道路交通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道路交通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道路交通行政执法作为维护社会交通秩序、保障道路安全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执法效果的发挥,甚至影响了公众对执法的信任度。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执法工作的改进提出建议。
一、执法主体不正规道路交通行政执法主体包括交警部门、城管部门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一些执法主体不正规的问题。
比如一些城市的城管部门会派遣非法执法人员进行执法活动,这些非法执法人员缺乏相应的资质和技能,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冲突和误判。
此外,一些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执法行为不规范,容易引发社会质疑。
二、执法手段不合理在道路交通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往往会采用一些不合理的执法手段,比如越权执法、滥用执法权力等。
由于执法部门人员对法律法规和执法原则的认识不够深入,容易出现执法过当或执法不足的情况,这不仅会损害行政执法的公信力,也会影响执法工作的效果。
三、执法程序不规范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的程序规定十分重要,是保障执法公正和合法性的重要保障。
但在实际工作中,执法程序往往不够规范。
一些执法部门忽视程序规定,随意变换执法方式,导致执法活动难以监督和约束。
此外,一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严格执行程序规定,缺乏执法透明度,容易引发执法争议。
四、执法监督不到位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的监督机制是执法效果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一些监管部门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力度不够,监督手段和监督对象不明确,致使执法行为常常处于“监管盲区”,容易滋生腐败现象。
同时,社会公众也缺乏对执法活动的有效监督机制,无法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五、执法效果不明显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的最终目的是确保路面交通秩序,提高道路安全水平。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执法效果并不总是显著。
一些执法部门因为受地方政府干预或其他原因,执法效果不彰,一些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交通执法存在的问题下步整改措施
交通执法存在的问题下步整改措施交通执法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
然而,在实际执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执法效果和公众对执法的信任度。
为了改进现状,提高交通执法工作水平,有必要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交通执法存在的问题:1. 执法人员素质不高:部分交通执法人员素质低下,执法态度不端正,甚至存在拿了贿赂放水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执法公正性和权威性。
2. 执法标准不统一: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对交通违法行为的认定标准不一,导致了执法不规范的情况。
3. 执法程序不规范:部分执法人员在执行执法程序时不严格按照规定手续办理,导致执法程序不规范,给被执法者带来困扰。
4. 执法设备不完善:部分地区的交通执法设备陈旧落后,无法满足现代化执法的需求,影响了执法效率和效果。
5. 执法效果不明显:部分地区的交通执法工作成效不明显,交通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执法威慑力不足,影响了社会交通秩序的整体稳定。
6. 执法透明度不高:部分地区的交通执法工作缺乏透明度,执法结果不及时公开,社会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容易引发质疑。
二、整改措施:1. 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建立健全交通执法人员培训机制,提高执法人员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提升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
2. 统一执法标准:制定统一的交通执法标准,明确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认定标准,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公正性和权威性。
3. 规范执法程序:严格执行交通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效防止执法腐败现象的发生。
4. 更新执法设备:加大对交通执法设备的更新和升级力度,提高执法效率和效果,提升执法现代化水平,确保执法工作顺利进行。
5. 强化执法监督:加强对交通执法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加大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力度,提高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6. 提高执法效果: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威慑力,切实维护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
浅谈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现状与对策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鉴于其重要性,各地交通部门纷纷加强了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推进了交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
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从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来进行浅谈。
一、现状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 执法人员队伍不足目前,很多地区的执法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导致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效果有限。
在一些重点路段,如高速公路、国道等,执法人员数量有明显不足,导致交通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2. 执法部门之间协调不够交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如公安、交通、城管等,这些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导致执法效率低下。
在执法中,一些责任不明确的问题也会导致执法行为的不一致。
3. 技术手段不够完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交通违法手段也不断更新和升级,许多违法行为难以通过传统的执法方式进行查处,需要依靠科技手段来进行。
但是,一些地区的科技手段落后,无法有效地进行交通行政综合执法。
二、对策为了解决交通行政综合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执法人员队伍建设应该加大对交通行政综合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加强执法人员队伍的建设,缓解执法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执法效力。
2.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各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部门职责划分和执法联动机制,解决执法中的协调问题,从而提高执法效率。
在执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形成协同作战的格局,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3. 提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水平应该加强对科技手段的投入,提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水平,让其在交通行政综合执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人员素质,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手段在交通行政综合执法中的应用。
总之,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执法效力,需要加强执法人员队伍建设、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提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水平等措施。
在当前新形势下交通管理部门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当前新形势下交通管理部门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分析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交通管理部门在执法工作中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 技术手段跟不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然而,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技术手段并没有跟上,导致无法有效应对新型交通违法行为。
2. 人力不足交通管理部门面对庞大的交通流量和日益增长的交通违法行为,人力资源不足成为了一个突出问题。
部分地区的交警执法队伍数量明显不足,导致执法覆盖范围有限,执法效果不佳。
3. 数据分析能力不强交通管理部门应积极采用大数据技术来分析交通数据,发现问题和趋势,为执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目前许多交通管理部门缺乏数据分析能力,无法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资源。
对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对策:1. 加强技术建设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技术设备的改造与更新,引入先进的交通监控设备和执法工具。
同时,培训交通执法人员,提高他们对新技术应用的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新型违法行为。
2. 增加人力投入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执法队伍的人力投入。
通过增加人员数量、提高队伍实力和完善管理制度,扩大执法覆盖范围,提高执法效果。
3. 加强数据分析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交通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交通数据分析系统。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交通违法的热点区域和时段,预测交通事故的风险,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4. 优化执法流程交通管理部门应对现有的执法流程进行优化和简化,减少人为因素对执法工作的干扰。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执法标准和程序,确保执法公正、有效,提高执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5.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交通管理部门应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建立起紧密的联动机制。
与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和驾驶员等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共同参与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交通安全意识。
总结在当前新形势下,交通管理部门执法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技术建设、增加人力投入、加强数据分析、优化执法流程和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等对策来解决。
道路交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
道路交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近几年来,我区交通系统在打击非法经营,保护合法经营者及旅客、货主利益,规范运输市场秩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最近在调研时发现,与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当前道路交通行政执法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从依法治运的高度认真地研究和改进。
一、存在问题1、立法不统一,法规、规章之间冲突时有出现。
目前我区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的主要依据是《湖南省道路运输条例》和《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规定》(交通部5号令)。
前者属地方法规,后者为部门规章,两者同一位阶,其效力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
《立法法》第86条第2项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所以,当两个执法依据的条款对同一事项的规定发生冲突时,执法人员便无所适从,若报请国务院提出意见的话,则难以保障行政执法的效率。
2、有的规定不合时宜。
譬如:《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规定》第八条第八项规定:“未经县级以上道路运政机构核准,擅自购置营运车辆的,每车处以车价3%以上5%以下的罚款,但罚款总额不得超过10000元。
”不少运管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只要业户把车买来后再申请办证,一律按车价的3%至5%给予行政处罚。
我认为,这种做法很不合理,因为当事人买车后在没有办理营运手续之前是不能从事营运的,根本构不成对运输市场的危害,所以罚款理由不成立。
该规定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不合时宜,没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有的规定不完善,难以有效监管当事人规避法律的行动。
以营运证的发放为例,按交通部《关于启用新版道路运输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1]439号)的规定,道路运输证应由车籍地的交通部门核发,但现实中却有许多道路运输证的核发地和车籍地不一致,以至于许多报废车、拼装车都拿到了道路运输证。
道路交通安全执法领域突出问题工作总体情况、工作措施、下一步计
道路交通安全执法领域突出问题工作总体情况、工作措施、下一步计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国家的重要领域,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
然而,在道路交通安全执法领域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对于加强道路交通管理、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工作总体情况、工作措施和下一步计划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就道路交通安全执法领域的工作总体情况而言,目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1. 执法力量不足。
道路交通安全执法人员数量不足,导致执法效果不佳。
同时,一些地区的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执法技巧,影响了执法质量。
2. 执法手段滞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交通违法行为形式多样化、技术化,而执法手段和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执法需要。
3. 执法监督不力。
缺乏对执法行为的有效监督和评估机制,导致执法不公正、不规范现象存在。
同时,对于执法人员的违法行为的处理不力,也影响了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在此基础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采取如下工作措施:1. 增加执法力量。
加大对道路交通安全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
同时,适时增加执法人员的编制,确保执法力量的充足。
2. 强化执法手段。
加大对执法技术设备的投入和升级,提高执法的科技化水平。
同时,适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使执法手段与交通违法行为相适应。
3. 加强执法监督。
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加大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力度。
对于执法人员的违法行为,要依法从严处理,确保执法的公正和规范。
同时,加强对执法结果的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最后,下一步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1. 深入推进综合交通管理。
加强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和特殊交通场所的管理,提高交通设施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加强对交通宣传教育的力度。
2. 强化交通事故责任追究。
加强对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依法依规追究肇事者的责任,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3. 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交通行业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交通行业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一篇:交通行业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立法工作滞后面对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航运市场与国际经济的大环境密切相连,海事机构的重要执法依据之一《海上交通安全法》已经明显与当前的形势不相适应,而其修正案却迟迟难以出台。
另外随着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需要大量船员,而我国船员在国际船员劳务市场的占有率一直徘徊在5%左右,与菲律宾占有率近40%相差甚远。
国际船员市场占有率一直较低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我国缺少配套的《船员法》,船员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期维护和保障。
立法的空白造成某些领域的管理无法可依,这给当前的行政执法带来了新的问题。
只能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暂时控制,目前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综合执法沟通不畅,造成执法不严根据《港口法》、《危险品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许多行政行为涉及到不同的主管部门,但是在实际工作,由于缺乏相应的协调制度加强各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造成各主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各自为政,出现只扫自家门面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局面,不利于全社会依法行政的推进。
3、执法手段落后,造成执法不严海事部门肩负着“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的双重使命,在现实工作中,由于执法手段的落后,出现许多差强人意的局面。
如在侦破调查船舶污染海洋案件时,面临着执法手段和技术落后的局面。
在船舶污染案件中,证据容易遗失,案发现场容易破坏,同时证据(油样)的鉴定需要较高的技术,证据的保存要求按照严格的程序,污染源的漂移需要严格和科学的监控,污染源的清除要求专门的设备和技术。
目前在我国虽然溢油体系在不断的得到完善,但全国只有少数港口能够对污染案件及时侦破,大多数港口污染案件的查出率很低,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
4、执法者服务意识差导致不作为。
目前,部分法律法规存在执法主体多元化的问题,导致执法部门工作范围重叠和交叉,看上去“大家都好管”,但碰到“棘手”的问题时,却大家都不管。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行政相对人因为不了解法律、法规,跑错了部门,该部门却不告知行政相对人正确的受理部门,或者在受理后把材料转给其他部门却不通知行政相对人,造成行政相对人反映的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
道路交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
道路交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道路交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近几年来,我区交通系统在打击非法经营,保护合法经营者及旅客、货主利益,规范运输市场秩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最近在调研时发现,与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当前道路交通行政执法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从依法治运的高度认真地研究和改进。
一、存在问题(一)道路运输法制建设急需加强和完善1、立法不统一,法规、规章之间冲突时有出现。
目前我区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的主要依据是《湖南省道路运输条例》和《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规定》(交通部5号令)。
前者属地方法规,后者为部门规章,两者同一位阶,其效力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
《立法法》第86条第2项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所以,当两个执法依据的条款对同一事项的规定发生冲突时,执法人员便无所适从,若报请国务院提出意见的话,则难以保障行政执法的效率。
2、有的规定不合时宜。
譬如:《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规定》第八条第八项规定:“未经县级以上道路运政机构核准,擅自购置营运车辆的,每车处以车价3%以上5%以下的罚款,但罚款总额不得超过10000元。
”不少运管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只要业户把车买来后再申请办证,一律按车价的3%至5%给予行政处罚。
我认为,这种做法很不合理,因为当事人买车后在没有办理营运手续之前是不能从事营运的,根本构不成对运输市场的危害,所以罚款理由不成立。
该规定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不合时宜,没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有的规定不完善,难以有效监管当事人规避法律的行动。
以营运证的发放为例,按交通部《关于启用新版道路运输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1]439号)的规定,道路运输证应由车籍地的交通部门核发,但现实中却有许多道路运输证的核发地和车籍地不一致,以至于许多报废车、拼装车都拿到了道路运输证。
交管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交管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一、问题分析交管部门是负责管理和监督道路交通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维护社会秩序。
然而,目前我国交管部门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影响了其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交管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1. 缺乏科技支持目前,虽然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在交管部门中还存在着缺乏科技支持的问题。
例如,在城市拥堵处罚方面,很多地方仍然采用人工摄像头执法方式,这种方式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错误判定情况。
此外,缺乏先进的信息化系统也导致了各个交通管理机构之间信息难以共享和协同工作能力较差。
2. 执法不力另一个问题是执法不力。
尽管交管部门开展了大量执法行动和教育宣传活动,但仍有很多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则而未受到及时处罚,这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良示范效应。
同时,在一些地方,执法人员可能存在不作为、漠视执法等问题,导致交通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打击。
3. 信息不透明交管部门在信息公开和对外沟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地区缺乏信息公开的平台和机制,导致群众无法及时了解相关政策、规定和处罚标准等信息。
另一方面,一些交管部门在与群众沟通时缺乏透明度和互动性,给人一种官僚主义的印象。
二、解决对策建议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以下是我对交管部门的解决对策建议:1. 加强科技支持交管部门应积极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来辅助执法工作。
例如,在城市拥堵处罚方面可使用智能监控摄像头和车牌识别系统,并与交通信号灯同步联动,实现自动化执法。
同时,推广使用互联网和移动端技术以提高信息公开率和便利程度。
2. 提升执法能力为了加强执法效果,交管部门应加大力度依法打击各类交通违章行为。
对于驾驶证点数不足、重大交通事故等违法行为,应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同时加强监管。
此外,还应注重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素质提升,确保其执法过程公正、透明。
3. 推进信息公开交管部门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构建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是保障公共安全和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践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 执法难度大:交通违法行为具有突发性和瞬间性,执法人员
常常需要面对复杂的现场情况,执法难度大。
2. 执法不公平:由于执法人员缺乏客观、公正的态度和标准,
部分行政执法行为存在不公平现象。
3. 执法权力过大:由于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特殊性和难度,执
法人员往往具有较大的行政权力,这种权力容易滥用,造成恶劣后果。
4. 执法数据不真实:在一些地区,为了达到上级部门考核指标
和政绩宣传效果,一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部门存在虚假执法数据和执
法记录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执法人员的职业素
养和执法技能;建立客观、公正的执法标准和程序,保障执法的公正性;加强执法监督和管理,降低执法的误差和滥用。
同时,需要进一
步完善执法法规,规范执法行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道路交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近几年来,我区交通系统在打击非法经营,保护合法经营者及旅客、货主利益,规范运输市场秩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最近在调研时发现,与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当前道路交通行政执法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从依法治运的高度认真地研究和改进。
一、存在问题1、立法不统一,法规、规章之间冲突时有出现。
目前我区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的主要依据是《湖南省道路运输条例》和《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规定》(交通部5号令)。
前者属地方法规,后者为部门规章,两者同一位阶,其效力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
《立法法》第86条第2项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所以,当两个执法依据的条款对同一事项的规定发生冲突时,执法人员便无所适从,若报请国务院提出意见的话,则难以保障行政执法的效率。
2、有的规定不合时宜。
譬如:《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规定》第八条第八项规定:“未经县级以上道路运政机构核准,擅自购置营运车辆的,每车处以车价3%以上5%以下的罚款,但罚款总额不得超过10000元。
”不少运管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只要业户把车买来后再申请办证,一律按车价的3%至5%给予行政处罚。
我认为,这种做法很不合理,因为当事人买车后在没有办理营运手续之前是不能从事营运的,根本构不成对运输市场的危害,所以罚款理由不成立。
该规定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不合时宜,没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有的规定不完善,难以有效监管当事人规避法律的行动。
以营运证的发放为例,按交通部《关于启用新版道路运输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1]439号)的规定,道路运输证应由车籍地的交通部门核发,但现实中却有许多道路运输证的核发地和车籍地不一致,以至于许多报废车、拼装车都拿到了道路运输证。
究其原因就是有的运管部门为了多收点费用而滥发证。
其他运管部门明知当事人是一种故意规避现行管理规定的行为但也无可奈何,因为当事人持有交通部门核发的道路运输证。
交通部的通知并未明文规定如何处理此类问题,而且通知其法律效力低于部门规章,也不能作为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的依据。
4、有的规定不明确,可操作性差。
以货运为例,根据交通部、国家经委1986年12月29日发布的《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营业性运输是指为社会提供劳务,发生各种方式费用结算的公路运输;非营业性运输是指为本单位生产、生活服务,不发生费用结算的公路运输。
前者属运政执法检查对象,后者则不在此列。
”但现实生活中的运输要区分是营业性运输还是非营业性运输非常困难,因为不少运输者往往把运费打入成本,表面上并没有直接收取运费,加之车辆流动性大,车辆的产权所有者、委托经营者、雇佣帮工者处于脱节分离状态,更增加了查处操作的难度。
结算方式的多样化,使得执法过程中要取证确认其是否发生“运费与货款并计”相当困难。
如购物送货上门,带车为别人打工等情况,其收费是很隐蔽的。
(二)行政执法行为欠规范1、调查取证方面。
主要表现在:有的执法人员在稽查时,不告知调查的理由和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也不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有的执法人员对被询问人采用暗示、引诱或欺骗的手段;有的执法人员所做的部分笔录不够规范、完整,不能反映出当时的真实情况,降低了笔录的可信度。
2、强制措施方面。
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往往超出范围,采取暂扣运输车辆的强制措施。
3、处罚程序方面。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但实际操作时,有的执法人员在开具证据保存清单时,往往跳过此程序,使行政负责人审批程序流于形式。
另外,行政处罚有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两种,有的执法人员往往只采用一般程序,虽然通过层层把关可以避免工作中的疏漏,但客观上使一些可以用简易程序处罚的违章行为程序复杂化,影响了办事效率,增加了被处罚对象的成本。
而且执法机关稽查部门和违章处理部门没有分开,出现了同一个部门既查又罚的现象,难以实现有效监督。
4、处罚对象的认定方面。
当车辆出现违章行为时,处罚的对象是车辆所有者、经营者,还是驾驶员﹖应当由谁来陈述、申辩、接受处罚﹖类似这样的问题使执法人员很难把握。
(三)执法环境日益严峻运输管理对象不肯配合、拒检冲卡、暴力抗法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危及到执法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使得运政执法工作的威慑力大打折扣。
(四)执法队伍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1、执法人员严重不足。
据统计,除内勤人员外,每天能上路检查的人员很少,被处罚车辆只占违法车辆的10%左右,大量违法车辆的逃避,使一些司机产生侥幸心理,认为被抓住是偶然的,为了谋取不当利益,越来越多的司机采取超载超限运输的形式。
2、执法队伍素质不高。
,主要表现为:一是缺少交通管理和交通执法的研究型人才。
交通执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交通执法工作者熟悉交通的实际工作,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法学理论知识和管理学的知识,了解社会综合情况和国家的总体政策,才能发现交通执法中存在的深层次的矛盾,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以供领导参考。
而我们的一些法律工作者由于法学理论知识薄弱,缺少宏观分析能力,遇到问题和难点,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埋怨上级机关或推给领导,未能履行好法律工作者的职责。
二是缺少综合型的法律人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建立有限政府,弱化行政权利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
这就需要我们交通法律工作者不仅掌握交通行政法律知识,还要掌握民事法律知识、诉讼法律知识,具有应急应变的能力。
我们一些法律专职工作者由于缺少综合法律知识,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法律知识基础薄弱,甚至不懂一些法律常识性知识,比如,有一些法制工作人员不知道以上、以下、以外法律含义和区别是什么,想当然乱加运用;还有的同志乱用法律术语,造成不好的影响。
法律专业工作者缺少法律常识,不仅经常在交通执法工作犯一些原则性的错误,而且影响到整个交通执法的形象。
其二是诉讼法律知识欠缺。
一半以上的人不会写起诉书、答辩状,遇到行政诉讼案件,就甩给律师去做。
其三是应急处理能力差。
法律专业工作者,特别是法制科长的法律综合素质较低,是交通执法工作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对策思路(一)呼唤尽快出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理》相配套的实施细则。
现行行政执法的主要依据仅仅是些部门规章、地方法规。
这些法规、规章立法层次低,调整范围小,约束力不强,明显滞后于日益开放、活跃的道路运输市场发展。
而且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带有明显的部门利益和地方色彩,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建立统一开放的全国运输市场的精神相悖。
况且《行政许可法》实施以后,部门规章不得再设定行政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理》自2004年实施以来,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没出台,操作性很差。
(二)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建立高素质的交通行政执法队伍。
1、首先要从进入制度上严格把关。
今后凡进入执法队伍的人员必须通过当地的公务员考试,从源头上遏制用人上的腐败。
其次,用好的制度选好人、用好人。
要在执法队伍中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竞争机制,把我们的执法队伍打造成一支万马奔腾、充满活力的执法队伍。
再次,要建立错案追究制度和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坚决把危害执法队伍形象的“害群之马”清理出去。
2、建立定期执法培训制度。
把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经常化、制度化,从根本扭转执法队伍存在的问题。
(三)理顺执法体系,改善交通行政执法环境。
1、变多头管理为综合管理。
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讲政治的高度,遵循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同一部门承担的原则,跳出部门职权之争的狭隘圈子,建立起交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尽快结束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中职权交叉、部门扯皮、互相制肘的局面。
2、转换执法人员身份。
目前执法机构尚属受政府交通部门委托进行执法的事业单位。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受委托单位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以委托单位的名义进行执法,也就是说,道路交通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必须以交通行政机关的名义对行政相对人进行执法,否则就是执法主体不合法。
要使执法人员也像海关、公安、工商等部门的执法人员那样具有法定授权,而不是委托授权,解决的办法是抓住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换的契机,争取将执法机构列入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行政序列,将执法人员转换成为政府公务员身份。
3、加强部门联动,设立运政警察机构。
运政执法难,甚至出现暴力抗法行为,问题是执法人员的执法权限有限,缺乏震慑力。
据了解,许多国家都有专门负责道路运输管理的警察机构,连我国台湾省也有公路警察机构。
另一个办法,也可参照深圳等地的做法,成立运政公安中队,业务上受各地公安局指导,工作上由交通局统一安排;重庆则采取将公安交警、运政、路政执法合而为一的办法,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广州市在整治道路运输市场秩序过程中就是靠与公安、城管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打掉了许多盘踞多年的“黑站点”、“黑票点”。
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仍是现阶段加强运政执法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
(四)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执法人员作出行政处罚时要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要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要切实保障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要求组织听证的权利,要严格执行“违章稽查部门和处理部门相分离”,“罚缴相分离、收支两条线”的规定。
2、对行政处罚中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形,从方便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应由执法人员当场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于第二天到本单位违章处理部门备案。
3、执法人员要慎用强制措施,不得随意扩大强制措施的适用范围,并且应当及时作出处理,不得无故拖延。
4、对行政处罚中处罚对象的认定上,要区分单位所属车辆和私人所有车辆。
对单位所属车辆违章时,如司机属职务行为则应处罚单位,如属个人行为则应处罚司机。
对私人所有车辆,有道路运输证的违章车辆处罚的对象应是道路运输证上所载明的经营者,因无从业资格证处罚驾驶员的除外,无道路运输证的违章车辆,处罚的对象是此次营运的预期受益者或实际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