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法仪全文
法仪文言文翻译全文
孔子曰:“礼者,所以节事天地之神也;乐者,所以和顺人之情也。
天地之神,不可得而亲也;人之情,不可得而正也。
故圣人作礼乐以节之,使天地之神不忒,人之情不乱。
礼乐之行,所以为天下也。
”“夫礼者,国之纪纲也;乐者,国之和谐也。
礼乐不兴,则国之纪纲不立;纪纲不立,则国将不宁。
是以圣人制礼作乐,以正天下之风俗,以定国之纲常。
”“礼之用,和为贵;乐之用,同和为贵。
和而不同,然后为贵。
夫礼之用,和为贵,贵其所和也;乐之用,同和为贵,贵其所同也。
和而不同,所以为贵也。
”“礼之始也,本于天;乐之始也,本于人。
天地之道,广生万物;人之道,生生不息。
故礼乐之道,所以继天地之化,成人之性也。
”“夫礼者,所以正身也;乐者,所以正心也。
正身以正心,正心以正身。
身正心正,然后可以为天下矣。
”“礼乐之教,所以教民之正也。
民正,则天下治;民不正,则天下乱。
是以圣人重礼乐之教,以为国之根本。
”“夫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乐者,所以明父子之亲也。
君臣义明,父子亲亲,然后国之政可正,家之教可立。
”“礼乐之行,所以为天下之师也。
师者,所以教民之正也。
民正,则天下治;民不正,则天下乱。
故圣人师礼乐,以为天下之师。
”“礼乐之兴,非一日之功;礼乐之废,非一日之过。
圣人制作,所以继天地之化,成人之性也。
天地不毁,人之性不灭,礼乐之道不息。
”《法仪》译文:孔子说:“礼,是用来节制天地神灵的仪式;乐,是用来调和人的情感的乐章。
天地神灵,不能亲近;人的情感,不能端正。
因此,圣人创作礼乐来节制它们,使天地神灵不至错乱,人的情感不至混乱。
礼乐的施行,是为了治理天下。
”“礼,是国家的纲纪;乐,是国家的和谐。
礼乐不兴,国家的纲纪就无法建立;纲纪不立,国家将不得安宁。
因此,圣人制定礼乐,来端正天下的风俗,确定国家的纲常。
”“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乐的运用,以同一和谐为贵。
和谐而不相同,这才是最宝贵的。
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贵在它所和谐的;乐的运用,以同一和谐为贵,贵在它所同一的。
墨子
《墨子•法仪》中记载: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
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
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
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
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犹逾己。
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
”其意思是:墨子说:“天下做事的人,不可以没有法度。
没有法度就能够把事情做好的人,过去和当今都没有。
即使是士人乃至将帅和宰相做事都要有法度。
即使是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做事也要有法度。
能工巧匠用角尺规正方度,用圆规规正圆度,用墨绳规正直度,用水平尺规正水平度,用悬线垂规正垂直度。
无论是能工巧匠或非能工巧匠,都用这五种方法作为做事的规正法度。
能工巧匠能够做到合乎法度,非能工巧匠虽然不能够做到合乎法度,却也能够遵照法度去做,也还能够提高自己的技能。
所以说: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做事都有规定的章法来衡量。
当今,大到治理天下,其次是治理国家,却没有章法来衡量,这就不如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做事能够用章法来分清是非了。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
故圣王法之。
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
”其意思是墨子说:“那么可以用什么来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度呢?所以说:没有比效法遵循天道更为正确的了。
天道运行广阔而没有自私的欲望,它厚施于人类而不自以为有功德,它光明磊落而经久不衰。
所以,圣明的君王效法遵循天道。
既然以天道作为法度,那么,人和人类做事是否正确就要用天道来度量。
合乎天道的运行方向的事情就去做,不合乎天道的运行方向的事情就不去做。
”。
《墨子之04章法仪》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04章法仪》原文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
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
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
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
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县。
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
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犹逾己。
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当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
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
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
然而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
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
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
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此以莫不刍牛羊,豢犬猪,洁为酒醴粢盛,以敬事天。
此不为兼而有之、兼而食之邪?天苟兼而有食之,夫奚说不欲人之相爱相利也?故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曰:杀不辜者,得不祥焉。
夫奚说人为其相杀而天与祸乎?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
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
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
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于天下僇,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
故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
爱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汤文武是也。
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
《墨子》:04章 法仪 阅读
04章法仪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
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
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
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
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县。
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
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犹逾己。
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当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
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
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
然而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
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
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
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此以莫不刍牛羊,豢犬猪,洁为酒醴粢盛,以敬事天。
此不为兼而有之、兼而食之邪?天苟兼而有食之,夫奚说不欲人之相爱相利也?故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曰:杀不辜者,得不祥焉。
夫奚说人为其相杀而天与祸乎?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
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
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
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于天下僇,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
故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
爱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汤文武是也。
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
国学宝典《墨子》:法仪原文注释
【导语】《墨⼦》⼀书思想⾮常丰富,其中政治思想、*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都⽐较突出,尤其是它的逻辑思想,是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作。
下⾯是分享的国学宝典《墨⼦》:法仪原⽂注释。
欢迎阅读参考! 【法仪】 ⼦墨⼦⽈: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法仪;⽆法仪⽽其事能成者,⽆有也。
虽⾄⼠之为将相者,皆有法。
虽⾄百⼯从事者,亦皆有法。
百⼯为⽅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2)。
⽆巧⼯、不巧⼯,皆以此五者为法。
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3),犹逾⼰。
故百⼯从事,皆有法所度。
今⼤者治天下,其次治⼤国,⽽⽆法所度,此不若百⼯辩也(4),然则奚以为治法⽽可?当皆法其⽗母,奚若?天下之为⽗母者众,⽽仁者寡。
若皆法其⽗母,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仁者寡。
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仁者寡。
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故⽗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然则奚以为治法⽽可?故⽈:莫若法天。
天之⾏⼴⽽⽆私,其施厚⽽不德,其明久⽽不衰,故圣王法之。
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
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
然⽽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之相爱相利,⽽不欲⼈之相恶相贼也。
奚以知天之欲⼈之相爱相利,⽽不欲⼈之相恶相贼也?以其兼⽽爱之,兼⽽利之也。
奚以知天兼⽽爱之、兼⽽利之也?以其兼⽽有之、兼⽽⾷之也。
今天下⽆⼤⼩国,皆天之⾢也。
⼈⽆幼长贵贱,皆天之⾂也。
此以莫不■⽺(5),豢⽝猪,洁为酒醴粢盛,以敬事天。
此不为兼⽽有之、兼⽽⾷之邪?天苟兼⽽有⾷之,夫奚说以不欲⼈之相爱相利也?故⽈:爱⼈利⼈者,天必福之;恶⼈贼⼈者,天必祸之。
⽈:杀不辜者,得不祥焉。
夫奚说⼈为其相杀⽽天与祸乎?是以知天欲⼈相爱相利,⽽不欲⼈相恶相贼也。
昔之圣王禹汤⽂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
其利⼈多,故天福之,使⽴为天⼦,天下诸侯,皆宾事之。
墨子·法仪(2)全文
墨子·法仪(2)全文[白话]墨子说:天底下办事的人,不能没有法则;没有法则而能把事情做好,是从来没有的事。
即使士人作了将相,他也必须有法度。
即使从事于各种行业的工匠,也都有法度。
工匠们用矩划成方形,用圆规划圆形,用绳墨划成直线,用悬锤定好偏正,(用水平器制好平面)。
不论是巧匠还是一般工匠,都要以这五者为法则。
巧匠能切合五者的标准,一般工匠虽做不到这样水平,但仿效五者去做,还是要胜过自身的能力。
所以工匠们制造物件时,都有法则可循。
现在大的如治天下,其次如治大国,却没有法则,这是不如工匠们能明辨事理。
那么,用什么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则才行呢?假若以自己的父母为法则何如?天下做父母的很多,但仁爱的少。
倘若人人都以自己的父母为法则,这实为效法不仁。
效法不仁,这自然是不可以的。
假若以自己从学的师长为法何如?天下做师长的很多,但仁爱的少。
倘若人人都以自己的师长为法则,这实为效法不仁。
效法不仁,这自然是不可以的。
假若以自己的国君为法则何如?天下做国君的很多,但仁爱的少。
倘若人人都以自己的国君为法则,这实为效法不仁。
效法不仁,这自然是不可以的。
所以父母、师长和国君三者,都不可以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则。
那么用什么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则才行呢?最好是以天为法则。
天的运行广大无私,它的恩施深厚而不自居,它的光耀永远不衰,所以圣王以它为法则。
既然以天为法则,行动作事就必须依天而行。
天所希望的就去做,天所不希望的就应停止。
那么天希望什么不希望什么呢?天肯定希望人相爱相利,而不希望人相互厌恶和残害。
怎么知道天希望人相爱相利,而不希望人相互厌恶和残害呢?这是因为天对人是全爱和全利的缘故。
怎么知道天对人是全爱和全利呢?因为人类都为天所有,天全部供给他们吃的。
墨子法仪文言文翻译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
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
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县。
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
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依以从事,犹逾已。
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皆如此。
翻译:墨子说:天下的各种从事者,都不能没有法则。
没有法则而能把事情做好的,是没有的。
即使是士人担任将相,也都有法则;即使是百工从事各种行业,也都有法则。
工匠们用矩画成方形,用圆规划圆形,用绳墨划成直线,用悬锤定好偏正,用水平器制好平面。
无论是巧匠还是一般工匠,都要以这五者为法则。
巧匠能切合这五者的标准,一般工匠虽做不到这样水平,但仿效这五者去做,还是要胜过自身的能力。
所以工匠们制造物件时,都有法则可循。
现在治理天下的大事,治理大国的次等大事,都是这样。
原文: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尝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翻译: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制定治理的法度呢?试着都效法自己的父母怎么样?天下的父母众多,但仁慈的人很少,如果都效法自己的父母,这样的法度不仁慈。
法度不仁慈,不能作为法度。
试着都效法自己的学问怎么样?天下的学者众多,但仁慈的人很少,如果都效法自己的学问,这样的法度不仁慈。
法度不仁慈,不能作为法度。
试着都效法自己的君主怎么样?天下的君主众多,但仁慈的人很少,如果都效法自己的君主,这样的法度不仁慈。
法度不仁慈,不能作为法度。
所以父母、学问、君主这三种,都不能作为治理的法度。
原文: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墨子依法治国的文言文
墨子依法治国的文言文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
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县。
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
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依以从事,犹逾已。
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皆如此。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尝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
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
然而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
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
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今天下无小大国,皆天之邑也。
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此以莫不犓牛羊,豢犬猪,絜为酒醴粢盛,以敬事天。
此不为兼而有之、兼而食之邪?天苟兼而有食之,夫奚说以不欲人之相爱相利也?故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
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曰:“杀不辜者,得不祥焉。
夫奚说人为其相杀而天与祸乎?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
”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
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戮于天下,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
故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爱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汤、文、武是也。
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
《墨子全鉴》法仪
《墨子全鉴》法仪法仪——天下人做所有的事情都有必须遵循的法则【原文】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
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
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
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县①。
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
巧者能中②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③依以从事,犹逾己。
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④。
【注释】①县:即“悬”的本字。
②中:符合。
③放:通“仿”。
④辩:通“辨”,明辨。
【译文】墨子说:天底下办事的人,不能没有法度,没有法度而能把事情做好的,是从来没有的事。
即使士人做了将相,他也必须遵循法度。
即使从事各种行业的工匠,也都要遵循法度。
工匠们用矩来画方形,用规来画圆形,用绳墨来画直线,用水平器衡定平面,用悬锤定好偏正。
不论是能工巧匠还是一般工匠,都要以这五者为法度。
能工巧匠能切合五者的标准,一般工匠虽达不到这种水平,但模仿着去做,还是要超过自身原来的水平。
所以工匠们工作时,都有法度可循。
现在大的如治天下,其次如治大国,却没有法度可依,这是还不如工匠们能明辨事理啊!【原文】然则奚①以为治法而可?当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②,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
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
【注释】①奚:何,什么。
②不德:不自以为有功。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用什么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度才合适呢?假如以自己的父母为法度会怎样呢?天下做父母的很多,但有仁义的少,倘若人人都以自己的父母为法度,这实为效法不仁。
法仪文言文翻译全集
【原文】子曰:“礼者,敬人也。
仪者,正人也。
非礼无以立,非仪无以成。
礼也者,人之所履也;仪也者,人所行也。
履礼者,天下之达道也;行仪者,天下之达德也。
”【翻译】孔子说:“礼,是对人的尊敬;仪,是对人的端正。
没有礼,就无法立足;没有仪,就无法成就。
礼,是人们所遵循的道路;仪,是人们所实践的行为。
遵循礼的人,是天下通行的道路;实践仪的人,是天下通行的美德。
”【原文】“夫礼者,所以正身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是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必败,不修其身,而求诸侯,非礼也。
”【翻译】礼,是用来端正自己的。
自身端正,不用命令就能行事;自身不端正,即使有命令也不会遵从。
因此,君子必须谨慎自己的独处。
小人闲居时必定会败坏,不修养自己的品德,却去追求诸侯,这是不合礼的行为。
【原文】“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故礼也者,与其共治天下也,不若其自为也。
”【翻译】礼的运用,和谐最为可贵。
先王的道路,以此作为美好。
无论大小,都按照这个原则去做,但有时候却行不通。
知道和谐的重要性,却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因此,礼的作用,与其共同治理天下,不如各自修身养性。
【原文】“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翻译】礼啊礼啊,所说的礼是指玉帛吗?乐啊乐啊,所说的乐是指钟鼓吗?【原文】“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故礼也者,与其共治天下也,不若其自为也。
”【翻译】礼的运用,和谐最为可贵。
先王的道路,以此作为美好。
无论大小,都按照这个原则去做,但有时候却行不通。
知道和谐的重要性,却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因此,礼的作用,与其共同治理天下,不如各自修身养性。
【原文】“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
’”【翻译】子路问道:“怎么样才能称为士呢?”孔子回答:“彼此切磋,和乐相处,就可以称为士了。
法仪文言文翻译中文
《法仪》盖闻天地之大德,生而无言;四时之变易,运而无息。
圣人以道立教,因俗设仪,使民有礼以事亲,有节以事君,有度以事生,有则以事死。
故曰:“礼者,天地之序也;仪者,礼之准也。
”夫礼,所以别贵贱,明亲疏,正男女,定婚姻,序长幼,辨贤愚,齐善恶,明是非,使人各安其分,各尽其职。
仪者,礼之文也,所以饰其外,严其内,敬其心,正其行。
礼仪相成,然后人道可立。
古之圣王,制礼作乐,以正人心,以和天下。
礼乐之兴,民风之厚,国家之治,莫不由此。
是以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夫礼者,民之矩矱也;仪者,民之矩矱之文也。
礼之始也,始于敬。
敬则恭,恭则敬,敬则和,和则乐,乐则久。
是以礼乐之始,必以敬为本。
敬者,礼之本也;仪者,礼之文也。
古之人,事亲以孝,事君以忠,交友以信,处世以礼。
孝者,礼之始也;忠者,礼之中也;信者,礼之终也。
是以孝忠信三者,礼之根本也。
礼之用也,贵乎敬;仪之设也,贵乎正。
敬则无过,正则无邪。
敬者,礼之节也;正者,礼之度也。
夫礼,所以正身也;仪,所以正心也。
身正则心正,心正则事理明。
是以礼仪,君子之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
今之人,弃礼失仪,人心不古,风俗日薄。
故有贤者,宜勉而行,以复礼乐之道;有智者,宜深思而悟,以明礼仪之理。
使天下之人,皆知礼义之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则国家可兴,社会可治。
综上所述,法仪者,礼之准也,民之矩矱也。
礼仪相成,人道可立。
今之人,宜复礼乐之道,明礼仪之理,以正身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此乃圣人之教,万世之训也。
《墨子·法仪》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墨子·法仪》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①。
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
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悬②,平以水。
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
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仿依以从事③,犹逾己④。
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⑤。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辨也⑥。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尝皆法其父母奚若⑦?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学奚若⑧?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
然而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
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
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今天下无小大国,皆天之邑也。
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此以莫不牛羊,豢犬猪,絜为酒醴粢盛⑨,以敬事天。
此不为兼而有之、兼而食之邪?天苟兼而有食之,夫奚说以不欲人之相爱相利也?故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
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曰:“杀不辜者,得不祥焉。
夫奚说人为其相杀而天与祸乎?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
”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⑩。
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⑪,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戮于天下,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
故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爱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汤、文、武是也。
国学宝典《墨子》:法仪原文注释
【导语】《墨⼦》⼀书思想⾮常丰富,其中政治思想、*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都⽐较突出,尤其是它的逻辑思想,是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作。
下⾯是分享的国学宝典《墨⼦》:法仪原⽂注释。
欢迎阅读参考! 【法仪】 ⼦墨⼦⽈: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法仪;⽆法仪⽽其事能成者,⽆有也。
虽⾄⼠之为将相者,皆有法。
虽⾄百⼯从事者,亦皆有法。
百⼯为⽅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2)。
⽆巧⼯、不巧⼯,皆以此五者为法。
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3),犹逾⼰。
故百⼯从事,皆有法所度。
今⼤者治天下,其次治⼤国,⽽⽆法所度,此不若百⼯辩也(4),然则奚以为治法⽽可?当皆法其⽗母,奚若?天下之为⽗母者众,⽽仁者寡。
若皆法其⽗母,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仁者寡。
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仁者寡。
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故⽗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然则奚以为治法⽽可?故⽈:莫若法天。
天之⾏⼴⽽⽆私,其施厚⽽不德,其明久⽽不衰,故圣王法之。
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
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
然⽽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之相爱相利,⽽不欲⼈之相恶相贼也。
奚以知天之欲⼈之相爱相利,⽽不欲⼈之相恶相贼也?以其兼⽽爱之,兼⽽利之也。
奚以知天兼⽽爱之、兼⽽利之也?以其兼⽽有之、兼⽽⾷之也。
今天下⽆⼤⼩国,皆天之⾢也。
⼈⽆幼长贵贱,皆天之⾂也。
此以莫不■⽺(5),豢⽝猪,洁为酒醴粢盛,以敬事天。
此不为兼⽽有之、兼⽽⾷之邪?天苟兼⽽有⾷之,夫奚说以不欲⼈之相爱相利也?故⽈:爱⼈利⼈者,天必福之;恶⼈贼⼈者,天必祸之。
⽈:杀不辜者,得不祥焉。
夫奚说⼈为其相杀⽽天与祸乎?是以知天欲⼈相爱相利,⽽不欲⼈相恶相贼也。
昔之圣王禹汤⽂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
其利⼈多,故天福之,使⽴为天⼦,天下诸侯,皆宾事之。
国学宝典《墨子》:法仪原文注释
【导语】《墨⼦》⼀书思想⾮常丰富,其中政治思想、*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都⽐较突出,尤其是它的逻辑思想,是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作。
下⾯是分享的国学宝典《墨⼦》:法仪原⽂注释。
欢迎阅读参考! 【法仪】 ⼦墨⼦⽈: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法仪;⽆法仪⽽其事能成者,⽆有也。
虽⾄⼠之为将相者,皆有法。
虽⾄百⼯从事者,亦皆有法。
百⼯为⽅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2)。
⽆巧⼯、不巧⼯,皆以此五者为法。
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3),犹逾⼰。
故百⼯从事,皆有法所度。
今⼤者治天下,其次治⼤国,⽽⽆法所度,此不若百⼯辩也(4),然则奚以为治法⽽可?当皆法其⽗母,奚若?天下之为⽗母者众,⽽仁者寡。
若皆法其⽗母,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仁者寡。
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仁者寡。
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故⽗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然则奚以为治法⽽可?故⽈:莫若法天。
天之⾏⼴⽽⽆私,其施厚⽽不德,其明久⽽不衰,故圣王法之。
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
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
然⽽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之相爱相利,⽽不欲⼈之相恶相贼也。
奚以知天之欲⼈之相爱相利,⽽不欲⼈之相恶相贼也?以其兼⽽爱之,兼⽽利之也。
奚以知天兼⽽爱之、兼⽽利之也?以其兼⽽有之、兼⽽⾷之也。
今天下⽆⼤⼩国,皆天之⾢也。
⼈⽆幼长贵贱,皆天之⾂也。
此以莫不■⽺(5),豢⽝猪,洁为酒醴粢盛,以敬事天。
此不为兼⽽有之、兼⽽⾷之邪?天苟兼⽽有⾷之,夫奚说以不欲⼈之相爱相利也?故⽈:爱⼈利⼈者,天必福之;恶⼈贼⼈者,天必祸之。
⽈:杀不辜者,得不祥焉。
夫奚说⼈为其相杀⽽天与祸乎?是以知天欲⼈相爱相利,⽽不欲⼈相恶相贼也。
昔之圣王禹汤⽂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
其利⼈多,故天福之,使⽴为天⼦,天下诸侯,皆宾事之。
读《墨子》管理有感:法仪
读《墨子》管理有感:法仪原文: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
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
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
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
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犹逾己。
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当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
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
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
然而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
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
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
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此以莫不物牛羊、豢犬猪,絮为酒醴粢盛,以敬事天,此不为兼而有之、兼而食之邪?天苟兼而有食之,夫奚说以不欲人之相爱相利也?故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曰:“杀不辜者,得不祥焉。
”夫奚说人为其相杀而天与祸乎。
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
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
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
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僇于天下。
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
故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
爱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汤文武是也。
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管理感悟:无论是管理企业也好,还是治理国家也好,都需要“法治”。
读《墨子》管理有感:法仪
读《墨子》管理有感:法仪读《墨子》管理有感:法仪原文: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
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
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
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
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犹逾己。
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当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
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
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
然而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
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
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
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此以莫不物牛羊、豢犬猪,絮为酒醴粢盛,以敬事天,此不为兼而有之、兼而食之邪,天苟兼而有食之,夫奚说以不欲人之相爱相利也,故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曰:杀不辜者,得不祥焉。
夫奚说人为其相杀而天与祸乎。
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
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
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
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僇于天下。
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
故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
爱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汤文武是也。
《墨子》卷4法仪诗解百工五法以天为法兼爱兼利得福恶人得祸
《墨子》卷4法仪诗解百工五法以天为法兼爱兼利得福恶人得祸题文诗:子墨子曰:天下从事,其不可以,无法仪也;无法仪而,事能成者,其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仪.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仪.百工者也,为方以矩,为圆以规,为直以绳,为正以悬,为衡以水.无论巧工,不巧工皆,此五为法.巧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以,仿依从事,犹能逾己.百工从事,皆有法度.今治天下,次治大国,无法所度,此而不若,百工辩也,然则奚为,治法而可?当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若法父母,此法不仁.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当皆法其,师长奚若?由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法其学,此法不仁.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当皆法其,君主奚若?由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君,此法不仁.法不仁不,可以为法.父母师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然则奚为,治法而可?莫若法天,行广无私,施厚不得,明久不衰,圣王法之.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也,天所不欲,则止然而,天何欲之,何恶者也?天必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奚以知之?以其兼爱,兼而利之.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是以由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天下无论,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之无论,幼长贵贱,皆天之臣.此以莫不,刍羊豢犬,养猪洁为,酒醴粢盛,以敬事天.此岂不为,兼而有之,兼而食之?天苟兼而,有之食之,夫奚说以,不欲人之,相爱相利?故是乃曰:爱人利人,天必福之;恶人贼人,天必祸之;杀不辜者,得不祥焉.夫奚说人,为其相杀,天与祸乎?是故以知,天之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暴王桀纣,幽厉兼恶,百姓率以,诟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僇天下.后世子孙,毁之不息.故为不善,以得祸是,桀纣幽厉.爱人利人,以得福是,禹汤文武.爱人利人,得福有矣!恶人贼人,得祸亦有!至天至公,公而不私,情生天地,天生有情.天道有常,利民为本,善恶昭彰,善有善报.【原文】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墨子—法仪》“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阅读理解
《墨子—法仪》“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当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
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
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
然而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
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
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选自《墨子·法仪》)1.选出加横线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当皆法其父母B.宁许以负秦曲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2.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A.谁为大王为此计者B.以为莫己若者C.是何故也D.莫若法天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答案】1.B2.B3.凭什么知道上天想要人们互相喜爱互相做有利对方的事情,而不想要人们互相厌恶互相残害呢?【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词类活用现象。
A项,“法”,名词意动用法,以……为法则;B项,“负”,使动用法,使……担负理亏的责任。
C项,“先”“后”都是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可分别译为“把……放在前面”“把……放在后面”。
D项,“少”“轻”都是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可分别译为“小看”“轻视”。
故此题答案应为B项。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特殊句式,例句“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意思是“那么,用什么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则才行呢”,其中“奚以”是“以奚”的倒装,此句为宾语前置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子·法仪全文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
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
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2)。
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
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3),犹逾己。
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4),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当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
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
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
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
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
然而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
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
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
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此以莫不■羊(5),豢犬猪,洁为酒醴粢盛,以敬事天。
此不为兼而有之、兼而食之邪?天苟兼而有食之,夫奚说以不欲人之相爱相利也?故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曰:杀不辜者,得不祥焉。
夫奚说人为其相杀而天与祸乎?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
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
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
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
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僇于天下。
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
故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
爱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汤文武是也。
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
[注释]
(1)法仪即法度、准则之意。
墨子认为,天子、诸侯治理天下、国家必须以天为法,以天意为归。
而所谓天意,实即就是墨家学派所主张的兼爱兼利原则。
篇中以古代圣王和暴君为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指出爱人利人即可得福,恶人贼人必然招祸。
(2)县:即悬的本字。
(3)放:通仿。
(4)辩:通辨。
(5)■:同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