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库存预警制度
医院用血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加强医院用血管理,保障患者用血安全,合理利用血液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1. 医院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管理工作,包括血液库存管理、输血申请审批、血液供应等。
2. 临床科室负责患者输血治疗,严格执行输血指征,确保输血安全。
3. 医院医务科负责对临床用血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4. 医院护理部负责输血过程中的护理工作,确保输血操作规范。
三、血液库存管理1. 输血科应建立血液库存动态预警机制,确保血液库存量达到医院3天以上用血量,并设有应急用血库存。
2. 血液库存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晰,防止过期血液使用。
3. 输血科定期对血液库存进行盘点,确保库存准确无误。
四、输血申请审批1. 临床科室根据患者病情,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经上级医师审核签字后,送交输血科。
2. 输血科对《临床输血申请单》进行审核,内容包括受血者个人信息、血型、临床诊断、输血指征、目的、输注成分、数量等。
3.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申请800-1600毫升的,由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申请量超过1600毫升的,由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科批准(急救用血除外)。
五、血液供应1. 输血科根据临床科室申请,及时与血站联系,确保血液供应。
2. 输血科对血液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血液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 输血科按照临床科室申请的血液种类、数量、规格进行配血,并做好记录。
六、输血操作1. 临床科室护士在输血前,应核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床号、血型、配血结果、储血时间等信息。
2. 输血过程中,护士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3. 输血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七、监督与考核1. 医院医务科定期对临床用血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血液库存预警管理制度
血液库存预警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有效管理和利用血液库存资源,确保医院急需血液供应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满足,提高血液库存的使用效率和质量,制定血液库存预警管理制度。
该制度适用于医院血液库存管理工作,旨在规范库存管理流程,科学合理地进行库存预警,及时调整库存量,使得库存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二、管理范围血液库存预警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涉及血液库存管理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包括血液科、输血科、血液库房、医院军事医疗院所等部门。
三、管理目标1、合理利用血液库存资源,减少库存浪费;2、保证急需血液供应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满足;3、提高血液库存的使用效率和质量;4、规范血液库存管理流程,确保血液库存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四、管理机制1、库存监控建立健全的库存监控系统,记录和追踪库存量、更新时间、流动情况等信息,及时发现库存异常状况。
2、库存预警设定库存预警值,一旦库存量低于或超过预警值,立即启动预警机制,进行库存调整和补充。
3、库存调整根据库存预警情况,对库存量进行调整,包括增加库存、减少库存或转移库存等操作,确保库存量在合理范围内。
4、库存补充建立库存补充机制,确保在库存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补充足够的血液供应,满足患者的需求。
5、质量控制性和有效性。
6、人员培训对参与血液库存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管理流程1、库存监控定期对库存量进行监控,并设定预警值,确保库存量在正常范围内。
2、库存预警一旦库存量超过或低于预警值,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启动库存调整和补充工作。
3、库存调整根据库存预警情况,对库存量进行调整,包括增加库存、减少库存或转移库存等操作。
4、库存补充在库存不足的情况下,及时向上级血液库房或供应商申请补充足够的血液供应,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5、质量控制定期对库存的血液进行检测和质量评估,确保库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6、人员培训定期进行血液库存管理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血液储存、发放和输血核对制度
五.血液储存、发放和输血核对制度为保证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结合我院实际,制定血液储存、发放和输血核对制度。
(一)血液储存1、血液入库储存前要认真核对验收。
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血液外观、血袋密封及包装、血袋标签是否合格。
血袋标签核对的内容包括血站的名称,血袋编号或条形码、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制备日期、失效日期,贮存条件等。
禁止将血袋标签不合格的血液入库。
2、血液验收合格并核对无误后,按不同品种的储存要求存放到相应的储血设施中。
红细胞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6℃,血小板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0-24℃,血浆(冷沉淀)储存温度控制在零下20℃以下。
3、储血冰箱内由上到下四层分别设置A、B、O、AB四型标识,按不同血型将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分别存放到相应冰箱的不同层内。
存放时按失效期短长由外到里摆放。
红细胞悬液每天在8时、16时分别翻身一次。
4、血液库存预警:一般A、B型红细胞悬液最低库存不低于1.5U,O型红细胞悬液不低于3 U,AB红细胞悬液不常规备血,血浆最低库存为每种血型1000ml。
低于此库存要及时备血,备血困难时,要及时报告血库主任和医务科。
根据不同阶段的用血情况,可由医务科对血液最低库存进行动态调整。
5、储血保管人员应当做好血液储藏冰箱温度的24小时监测记录,防止冰箱及监控设施故障。
6、储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储血冰箱内和储血室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储血环境监测结果应当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CFU/m3为合格)。
二、血液发放1、交叉配血合格后,由血库工作人员电话通知临床医务人员,由临床医务人员持能够证明受血者身份的凭据(如已交费的记账单或填写完整的取血单或取血专用处方笺),并携带符合血液转运要求的容器(如血液转运箱)到血库窗口取血。
血液库存动态预警制度
血液库存动态预警制度一、建立库存监测系统为了能够进行血液库存量的监测,需要建立一个库存监测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电脑软件、互联网或移动应用程序实现。
系统需要能够准确统计库存量的变化,并能够生成库存报表,方便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和决策。
二、设定库存预警指标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制定库存预警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根据不同血液成分的库存量或血液库存的总量来设定,也可以考虑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使用量和献血量等因素。
当库存量达到或低于预警指标时,就会触发预警机制。
三、建立预警机制四、预警后的措施在接到库存预警信息后,血液库管理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库存能够及时补充并保持在一个安全合理的水平。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马上通知相关部门或献血点,加强献血宣传,鼓励更多的人捐献血液,以增加库存量;2.调整血液采集计划,增加采血点和采血时间,增加献血者的便利性和献血率;3.加强与其他血液库的合作,根据需求调配库存,确保血液供应充足;4.加强库存的统计和管理,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研究和制定血液库优化库存的策略,提高库存利用率。
五、库存预警的管理和评估制定血液库存动态预警制度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可以通过收集库存预警的触发情况、库存的使用量和献血量等数据来评估预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另外,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设定库存预警的标准和指标,并不断优化和改进预警机制。
总结起来,血液库存动态预警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机制,能够帮助血液库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库存状况,做好库存的安排和调度,确保血液供应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通过建立预警机制,可以预防血液短缺和浪费现象的发生,提高库存的利用率,保障献血者的用血需求。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血液库存动态预警制度对于血液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输血科血液库存预警制度
输血科血液库存预警制度
I目的
为了血液库存的管理,特制定此预警制度。
Il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工作人员。
Ill制度
一、制定申请用血计划
根据全院临床用血申请制定用血计划,每年上报采供血机构,每天根据第二天备血情况预约,并可根据临床用血情况,及时与采供血机构沟通,随时补充调配,以维持一定的库血量,确保24小时临床供血,特别是应急用血。
重点每年做好临床用血计划,每天库存血量至少是全月用血总量的1/4T/5(采供血机构不能及时提供等情况除外),血型按A、B、0、AB大约3:3:3:1比例贮存。
二、血液库存预警方案
根据临床用血情况,以及紧急用血时对血液制品的选择性,医院对输血科的血液库存储备制定了明确标准,当库存低于以下标准时,启动二级预警方案程序:
(一)A型、B型、0型红细胞血液储备量为各10个单位,
AB型红细胞血液储备量4个单位。
(二)A型、B型、O型血浆储备量为各30000毫升,AB型血浆储备量为各10000毫升。
三、用血储备计划具体措施
(一)当用血储备低于以上预警标准时按照用血储备协议补充血库储存。
(一)输血科每周对临床科室用血申请单进行统计分析,当用血申请单发生偏型时通知医务科及省中心血站相关部门,以便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临床用血来源充足。
IV参考依据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
血液接收入库储存出库及库存预警管理制度
血液接收入库储存出库及库存预警管理制度一、接收血液管理制度1.接收血液的准备工作:(1)建立接收血液的专门区域,并配备必要的接收设备,确保接收血液的安全性和质量。
(3)对捐献者进行详细的健康调查,并进行临床检验,确保接收到的血液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2.血液接收和验收:(1)将接收到的血液放置在特定的接收区域,并进行分类和分组,确保不同类型的血液不会混淆。
(2)根据血液的类型和数量,进行相应的接收和验收记录,并将记录进行归档,以备后续查验和追踪。
二、入库血液管理制度1.入库前的准备工作:(2)对血液进行必要的标志和分类,以便于后续的管理和使用。
2.血液的入库和储存:(1)将入库血液存放在专用的血液储存设备中,根据血液类型和日期进行分类和分级储存。
(2)对血液储存设备进行定期的清洁和维护,并确保设备的有效性和功能完好。
三、血液储存管理制度1.血液的耐用期管理:(1)对储存的血液按照其耐用期进行分组和管理,并及时记录和更新血液的耐用期信息。
(2)临近耐用期的血液需要进行特殊标识和处理,以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
2.血液存储环境的管理:(1)对血液储存的环境进行定期的温度和湿度监测,确保储存环境符合相关的要求。
(2)对血液储存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血液储存记录的管理:(1)对血液的储存记录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管理,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对血液储存信息进行备份和归档,以备后续查阅和追踪。
四、血液出库管理制度1.血液出库申请和审批:(1)对血液的出库申请进行严格的审核和审批,确保出库血液的合理性和及时性。
(2)对出库血液的数量和用途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后续查验和追踪。
2.血液出库和交接:(1)根据出库血液的类型和数量,在专门的出库区域进行分类和分组,并进行相关的出库记录。
1.库存预警的依据:(1)根据血液的使用情况和消耗速度,建立适当的库存预警指标和预警线,确保及时补充和调整库存。
血液储存与出入库管理制度
血液储存与出入库管理制度1输血科应统一使用本地区中心血站供应的血液制品,所有血液均使用输血管理系统软件统一管理。
及时通过网络系统或电话与血站联系预定血液,保证常规用血与特殊用血的需求。
2根据以往临床用血统计数字,医院床位的增减度,合理制定周、月和年贮血计划。
保持一定库存量。
定期进行分析,克服随意性与盲目性。
输血科常规储存红细胞与血浆,特殊及稀有血型血液成分需要提前预约。
库存血量最好保持在三天的用血量,血型按o、a、b、ab大约3:3:3:1比例贮血。
根据医院床位数与手术量设定常规红细胞储血量与最低血量警界线(具体内容见《血液动态预警机制》),红细胞常规每天补充库存后每型(除ab 型)保持在20u左右,若低于5个单位(最低血量警界线)而市中心血站无法满足时需及时告知临床,同时依据《血液动态预警机制》及时处理,以确保临床急诊用血需求。
3对血站发来的血液制品,应由输血科专业人员收取,认真检查运输过程中冷链的运行情况,对血液制品逐袋核查验收,确定血液数量及质量无误后签收,并立即进行分类登记和电脑入库。
血液应按品种、规格分类贮存,按保存日期的先后排列,分型存放。
4.血液入库前应仔细检查验收。
内容:运输条件、外观、包装是否合格,血袋是否破损,标签字迹是否清晰,内容是否齐全。
应注明备血日期、备血周期、血型、供血日期、条形码等。
5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必须入库登记。
登记内容: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品种、血量、入库时间、入库人、送血人等。
6血液按a、B、O、AB血型分别存放在血库专用冰箱或专用冷库的不同层,并有明显标志。
不同日期的血液应存放整齐,排列整齐,不得倒置。
7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当作好血液冷藏温度的24小时监测记录。
全血及红细胞悬液保存温度为4℃±2℃,血浆置-20℃以下,血小板保存温度22℃±2℃,轻振荡。
当储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每天按规定做好储血冰箱的温度监测工作。
血液库存动态预警机制
血液库存动态预警机制
1.目的:为了保证一定数量的库存,确保急诊的急救用血。
2.适用范围:输血科及所有工作人员
3.工作程序;
(1)综合分析近三年临床用血数据,制定血液库存计划。
每日值班人员盘查库存,结合临床用血申请,确定预定各型血液的数量,做好记录。
最大程度满足临床用血。
合理计划,避免浪费。
(2)各类血液成分的每日库存量标准
①日常库存
库存预警各种情况
①悬浮红细胞日库存量(U)(每天早8点盘点库存数为准)
黄色预警:及时与血液中心联系,补给库存。
从此时起停止或推迟临床申请量大于1个单位的择期手术。
红色预警:研判所有择期手术,保证急诊抢救用血。
值班人员及时向科主任汇报,落实血液供给。
当主任不能解决时,向医务处及主管院长汇报情况,寻求帮助。
必要时医院可向主管行政部门寻求帮助。
②冰冻血浆库存量(1U=100ML)
1
冰冻血浆处于黄色预警时,及时与血液中心联系,预定血浆,适当控制
临床用浆量。
当血浆处于红色预警时,研判择期手术用浆,确保急诊抢救用浆。
血站不能及时发给血浆时,向主任汇报,根据具体情况,主任向上级汇报。
2。
血液库存预警制度
血液库存预警制度1.目的:在当前常态缺血情况下,为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需要输血科有充足的血液储备以应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特制定临床供血预警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全院3.定义:无4.内容:4.1 各类血液成分的库存量标准(以每天早8点计算库存量为准)。
4.1.1 红细胞库存限值见附表 l。
附表1:红细胞库存限值(U)4.1.2 冰冻血浆库存限值见附表2附表2:冰冻血浆库存限值(U)4.1.3 冷沉淀库存限值见附表3附表3:冷沉淀库存限值(U)4.1.4 血小板库存以满足临床需求为准则,根据临床申请情况,及时与省血液中心预订以满足临床需求,一般不常规备库存。
4.2 血液库存量的动态预警管理4.2.1 红细胞库存量低于周转库存量且无法补足时,供血负责人及时报告科主任,得到批准后,向医务部门提交黄色预警,并请临床及相关部门予以配合。
4.2.2 红细胞库存量处于应急库存量且无法补充时,输血科立即向医务部门提交红色预警,并请临床及相关部门予以配合。
4.2.3 各血型冷沉淀库存报警线为20U,每个血型最后10U冷沉淀发放时,必须向科室主任汇报,经同意后方可发放,值班人员要严格掌握冷沉淀输注适应证。
4.3各种血液成分有效期提前预警血液成分受各种因素影响保存时间不同,为避免造成血液过期,应在库存管理中对其进行提前预警.并予以登记。
4.3.1 红细胞提前7天预警,并在信息系统上进行提醒,值班人员应尽量在失效期前将其发出。
4.3.2 新鲜冰冻血浆提前1个月预警。
新鲜冰冻血浆一年未使用可转换为普通冰冻血浆,但要做好出入库统计。
4.3.3 冰冻血浆提前1个月预警。
4.4临床供血监控和预警输血科值班人员每天晨交班应有供血预警内容和记录。
随时与省血液中心联系并进行有效沟通,补充应急血源。
在血源极度紧缺的情况下与用血科室及时预警沟通,科学合理调配,保障血液安全和用血安全。
5.参考文件:5.1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5.2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5.3 《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12版)。
血液入出库、储存、核对制度
沙坪坝区某医院血液入出库、核对、贮存管理制度本制度规定了临床输血前血液的入库验收、出库、核对、储存保管相关内容;确保血液及血液制品质量,保证血液质量及血液成分的有效性。
2 适用范围适用全院临床、医技科室。
3制度内容3.1血库应根据本院血液制品实际使用情况制订临床用血储备计划,根据血站供血的预警信息和医院的血液库存情况协调临床用血。
在重庆市中心血站血液制品供应正常的情况下,至少应储备各型悬浮红细胞各400ml, 当血库无储备血液制品时派专人持《检验科取血申请表》至市血站领取相关血液制品。
3.2血液制品由临床科室派专人(一般为护理人员)携带病历、《科室输血登记记录表》到检验科血库取血,取血人员和血库当班人员共同核对验收并在《血制品入出库记录本》(检验科保存)、《输血记录单》(病历保存)、《输血登记记录表》(科室保存)签字确认,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 血液的入库记录完整率为100%。
3.3未及时输注的血液制品,检验科应按A、B、O、AB血型将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存于血库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
保存温度和保存期如下:3.4配血成功后,由用血科室派医护人员到血库取血。
3.5取血与发血双方必须共同核对供血者血袋条码与受血者《输血记录单》上粘贴的供血者条码是否一致、血制品有效期及外观是否合格,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供血者与受血者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准确无误时,在《输血记录单》和《血制品入出库记录本》上写上发血时间,双方签字确认后方可发出。
3.6检查血制品外观,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血液预警管理制度
血液预警管理制度
一、库存预警分级:接血站通知并结合临床用血情况,血液紧张时,库存预警分为三级应对措施,分别为三级、二级、一级。
(一)三级警戒:按日均供血量计算,血液制品(红细胞类及血浆类,下同)库存总量限制在三日总供血量,出现血型偏型情况。
(二)二级警戒:按日均供血量计算,当血液制品库存低于三日总供血量,或血型严重偏型。
(三)一级警戒:当血液制品库存低于二日总供血量。
二、预警程序
(一)预警上报:输血科接血站供血不足警戒信息,在2小时内报告医务科及输血管理委员会。
(二)启动预案:接输血科通知后,输血管理委员会决定是否启用本应急预案。
预案启动详见《应急用血的通讯后勤保障预案及程序》各部门接通知后立即进入应急状态,保障医疗急救用血的安全和需要。
必要时组织全院献血志愿者互助献血。
(三)预案终止:根据中心血站血液供应和库存缓解情况及时向输血管理委员会提出终止建议。
三、临床采取措施,控制临床不合理用血。
1.在预警时,我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和医务科严格执行临床用血审核制度,重点保证突发事故受血者的抢救用血和其他危急重症患者的用血需求。
2.临床根据血供应的实际情况和临床对血液需求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择期手术,如某血型偏型应首先保证紧急治疗病人用血,延缓不需要紧急治疗的病人用血。
必要时可参考《血液应急及特殊管理制度》采取相容性输注。
3.积极稳妥开展自体输血和推广血液替代治疗,节约血液资源。
4.在特殊情况下,实行互助献血制度,即要求患者亲属参加献血或本院献血志愿者互助献血,保证患者用血需求。
血库库存管理制度(5篇)
血库库存管理制度一、血液预订管理1.根据本院临床用血需求向本溪市中心血站上报用血需求计划,同时安排专职取血人员到血站领取血液。
2.我院需特殊稀有血型血液时,应提前三天预约,并负责向临床医生做好解释工作,与本溪市中心血站积极沟通,确认取血时间。
二、血液接收核对、入库、贮存管理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验收核对。
内容。
运输条件、物理外观、包装是否合格,血袋是否有破损,标签字迹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完整。
标签上标明供血机构名称及许可证号、供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品种、血量、采血日期、成分制备日期、效期、储存条件等。
2.进入输血科(血库)的血液及成分,必须入库登记。
登记内容: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品种、血量、采血日期、效期、入库时间、入库人、移交人等。
3.全血、成分血按a、b、o、ab血型分类储存于血库专用冰箱或专用冰柜不同层内,标识明显。
不同日期的血液依先后次序存放,整齐排列,不能倒置,以便发血时观察红细胞和血浆层界面。
4.红细胞类制品2-60c保存,血浆和冷沉淀-20℃以下保存,血小板20-240c振荡暂存。
5.当储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每天定时作冰箱温度记录。
6.各类血液及成分严格按照规定储存期限保存,过期血一律不得用于临床,严格执行报废血的报批手续,并作好相关记录。
7.根据临床和库存需要,每天作好用血计划和预约血液工作,节约血液,避免浪费。
8.每天下班前,做好血液交接工作,核对实际库存数量、记录数量、电脑储存数量三者是否一致,作好交接记录,每月盘存库存血液一次。
9.储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冰箱每周消毒一次,冰箱消毒效果监测每月一次,菌落数<80cfu/____min或<200cfu/m3(培养皿____mm细菌培养),无霉菌生长。
10.必须随时储存足量的a、b、o、ab型血液,不能空库和缺型,随时保证临床用血需要。
11.做好储血室内的物表、地表、空气消毒工作,并作好记录。
9血液库存及预警管理制度
血液库存及预警管理制度
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血液预定,接收,入库,储存,出库及库存预警等进行管理,保证血液储存,运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
”特制度此制度。
1.医院与制定供血挂靠单位华山医院签订挂靠供血协议(见附表),
并且无非法定渠道用血和自采,自供血液的行为。
2.本院按照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临床病人用血储备计划,具体根据华
山医院血液预警线。
预警线为:
3.华山医院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血液库存情况,一旦低于预
警线或出现危重病人急需大量输血等紧急情况,立刻与上海市血液中心供血科联系:62954243或62952124,请求紧急调配血液。
随即与院内车队人员联系,前往上海市血液中心取血,分机为8622。
4.由于稀有血型不在常规备血范围内,因此遇到稀有血型患者需输
血或备血,应及时与临床和供血方沟通联系。
5.检验科应将每月用血计划告知临床,并且及时掌握管理医院血液
预警信息,协调临床用血。
血库库存管理制度模版
血库库存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血库库存管理工作,提高血液产品的利用率、安全性和可追溯性,确保血液产品的有效供应和调配,保障临床用血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血库库存管理工作,包括采血、储存、鉴定、配血、调拨等环节。
三、血库库存管理流程1. 采血1.1 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对合格的无偿献血者进行采血。
1.2 定期组织献血活动,确保血液的持续供应。
1.3 对采血样品进行保存、标识和传递,确保采血样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2. 储存2.1 对采集到的血液产品进行筛查和检测,确保合格产品进入库存。
2.2 严格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条件储存血液产品,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期。
2.3 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及时发现并处理过期和损坏的血液产品。
3. 鉴定3.1 对库存血液产品进行鉴定和分类,确保及时提供合适的血液产品。
3.2 严格按照血型鉴定和免疫学检测的标准进行操作,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3.3 建立鉴定结果录入和查询的系统,便于及时追溯和管理鉴定结果。
4. 配血4.1 根据医嘱和需要,对鉴定合格的血液产品进行配血。
4.2 严格按照血液产品的特性和患者需求进行血型匹配和交叉试验,确保配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3 建立配血记录和追溯系统,便于及时掌握和管理配血情况。
5. 调拨5.1 根据病情和供需情况,进行血液产品的调拨。
5.2 根据调拨的需要,进行血液产品的包装、标识和传递,确保血液产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5.3 建立调拨记录和跟踪系统,便于及时核对调拨情况和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四、责任分工1. 血库管理员1.1 负责库存管理的全面组织和协调工作。
1.2 负责采血样品的保存、标识和传递工作。
1.3 负责库存血液产品的筛查、储存和过期处理工作。
1.4 负责库存血液产品的鉴定、分类和配血工作。
1.5 负责血液产品的调拨和跟踪工作。
2. 医务人员2.1 配合血库管理员进行献血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工作。
2.2 提供准确的病情和用血需求信息,协助血库管理员进行库存管理。
输血科血液库存管理制度
输血科血液储存、库存预警制度
1、贮血室要空气流通,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2、按A、B、O、AB血型将血液成分分别贮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
3、血液储存量为3-5天的平均发血量。
A、B、O型悬浮红细胞库存警戒线为12u,冰冻血浆库存警戒线为2000ml。
如低于该数量应及时订血并记录。
值班人员及时根据库存状况及时与血站联系,根据血站的发出的预警报告,及时通知临床科室,制订当日的用血计划。
4、贮血冰箱应保持温度在4±2℃,贮存冰冻血浆冰柜应保持温度在-20℃下,血小板储存温度保持在20-24℃,自动报警装置应始终在工作状态,每日分别观察温度八次,并做记录。
5、当贮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记录和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未能立即解决的及时记录并密切监控,严重者要及时上报上级领导处理解决。
6、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毒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CFU/m3为合格.
7、贮血期间每日观察血液质量有无变化,如发现异常(如颜色不正常,分界不清,有溶血、脂血、凝块、雾状、絮状物、气泡等)要及时处理。
血液库存紧张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应对突发血液库存紧张情况,保障临床用血需求,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医疗机构、血站、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应对血液库存紧张情况。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小组:由卫生行政部门、血站、医疗机构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负责血液库存紧张事件的应急指挥、决策和协调。
2. 应急指挥部:设在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具体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
3. 应急小组:由血站、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血液库存紧张事件的现场处置、协调沟通和物资保障等工作。
四、预警与响应1. 预警(1)当血液库存低于警戒线时,血站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响应。
2. 响应(1)应急指挥部根据血液库存紧张程度,决定采取以下措施:① 加大血液采集力度,鼓励无偿献血;② 向周边地区血液中心申请支援;③ 延长献血点工作时间,优化献血招募模式;④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市民献血意识;⑤ 优化血液调配,优先保障孕产妇、儿童、重症患者等急需用血对象。
(2)应急小组根据应急指挥部指令,组织开展以下工作:① 协调血液中心、医疗机构等相关部门,确保血液供应;② 落实血液采集、运输、储存、分配等环节的应急预案;③ 加强与血液中心、医疗机构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信息畅通;④ 加强对献血者的宣传引导,提高献血率。
五、应急保障1. 物资保障:确保血液采集、运输、储存、分配等环节所需物资充足。
2. 人员保障:组织血液中心、医疗机构等相关部门人员参与应急响应。
3. 信息保障:建立血液库存紧张事件信息报告、发布和通报制度。
六、总结与评估1. 应急预案实施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估。
2. 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血液库存紧张事件的能力。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血液库存预警应急预案
一、背景血液是生命之源,对于救治伤病员、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血液库存持续走低,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血液短缺的情况。
为确保临床用血需求,提高血液供应保障能力,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血液库存预警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监督血液库存预警应急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落实应急措施,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3.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血站等相关单位应成立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的血液库存预警应急工作。
三、预警信号及应对措施1. 预警信号(1)血液库存低于5天使用量,启动I级预警;(2)血液库存低于3天使用量,启动II级预警;(3)血液库存低于1天使用量,启动III级预警。
2. 应对措施(1)I级预警①全面启动血液应急联动保障机制,从地市血站调配血液;②增加团队采血计划,加开街头流动献血点,延长献血服务时间;③协调医院尽量推迟择期手术,优先保障急救用血需求;④广泛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献血意识。
(2)II级预警①启动血液应急联动保障机制,从地市血站调配血液;②增加团队采血计划,加开街头流动献血点,延长献血服务时间;③协调医院尽量推迟择期手术,优先保障急救用血需求;④加强血液库存监测,密切关注血液库存变化。
(3)III级预警①启动血液应急联动保障机制,从地市血站调配血液;②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献血意识;③协调医院尽量推迟择期手术,优先保障急救用血需求;④加强血液库存监测,密切关注血液库存变化。
四、应急响应1.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血站等相关单位应按照预警信号和应对措施,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2. 各单位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应急响应措施落实到位。
3. 应急指挥部要定期召开会议,分析血液库存变化情况,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五、保障措施1. 加强血液库存监测,建立完善的信息报送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库存预警制度
为进一步完善我院血液库存预警机制,经对我院前4年的临床血液供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现确定我院
血液储量预警如下:
一、血液储存状态分级及预警线设置
1.根据我院用血量实际情况输血科不储备血,与本溪市中心血站签订供血协议,随用随取。
2.临床如需要输血,输血科及时与血站沟通。
二、输血科应及时与血站沟通,如血液库存紧张,及时启动预警应急响应机制。
1、库存积压,输血科应根据临床需求短期放开血液使用量。
2、库存正常,输血科按常态供应血液。
3.库存偏少,输血科应密切关注用血量的变化,适当增加血液储存量,并及时与血站联系加大供应量。
4.库存紧缺,输血科应尽快启动血液供应控制机制,对择期手术等非急教用血情况及时与相关临床科室沟通,建议暂缓或推迟手术,并及时与血站联系供血。
5、严重短缺,输血科应迅速启动血液供应应急预案,采取血液调配等措施补充库存。
三、今后每年将根据实际情况对我院血液库存量进行科学、合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