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中特殊词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公文爱用的词语

公文爱用的词语

公文常用的词语包括:
1. 兹因:现在因为的意思,用于文件的开头部分。

2. 贵单位:尊称,指称与发文机关有一定社会关系或工作关系的机关。

3. 专此函达:用于复函的结尾,表示全文结束。

4. 请即复函:用于请示的结尾,表示请示的内容希望得到批准。

5. 遵照办理:用于指示、命令等文种,表示按照指示或命令执行。

6. 请予函复:用于请示的结尾,表示请示的内容希望得到批复。

7. 此复:用于批复、复函的结尾,表示全文结束。

8. 妥否、请批示:用于请示的结尾,表示请示的内容希望得到批复。

9. 请酌定:用于请示的结尾,表示请示的内容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酌情处理。

10. 当否、请批示:用于函或批复的结尾,表示请对方对所提问题给予答复或批准。

这些词语在公文中经常使用,可以表达出礼貌、严谨、简洁的语言风格。

小心用错!公文写作常用词语辨析

小心用错!公文写作常用词语辨析

公文写作常用词语辨析一、常用词语辨析1. 报告 vs. 请示报告: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或提出建议。

例如:“关于XX项目进展情况的报告”。

请示:用于向上级请示工作、请求指示或批准。

例如:“关于XX项目资金申请的请示”。

2. 通知 vs. 通报通知:用于发布指示、安排工作、传达事项等。

例如:“关于开展XX活动的通知”。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等。

例如:“关于XX事件处理情况的通报”。

3. 决定 vs. 决议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定或安排工作。

例如:“关于调整公司组织结构的决定”。

决议:用于会议通过的决议事项,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例如:“关于通过XX年度工作计划的决议”。

4. 批复 vs. 批示批复: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正式答复。

例如:“关于XX项目资金申请的批复”。

批示:用于领导对公文或事项的指示或意见,通常附在公文上。

例如:“请按规定办理”——领导批示。

5. 意见 vs. 建议意见:用于提出对某事项的看法或处理办法,具有指导性。

例如:“关于加强员工培训的意见”。

建议:用于提出改进或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供参考或采纳。

例如:“关于优化工作流程的建议”。

二、公文常用词语示例1. 关于用于引出公文的主题或事项。

例如:“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通知”。

2. 根据用于说明公文的依据或来源。

例如:“根据公司年度工作计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3. 为此用于总结前文并引出后续内容。

例如:“为此,特作如下安排”。

4. 现将用于引出具体内容或事项。

例如:“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5. 特此用于强调某事项的特别性或重要性。

例如:“特此通知”。

三、公文写作注意事项用词准确: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语,确保表达的准确性。

语言简练:公文语言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繁杂。

格式规范:按照公文格式要求,确保公文的规范性。

逻辑清晰:公文内容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便于阅读和理解。

公文写作技巧之准确使用定语和修饰语

公文写作技巧之准确使用定语和修饰语

公文写作技巧之准确使用定语和修饰语公文写作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它要求准确、简洁地表达出事实和观点。

在公文写作中,准确使用定语和修饰语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本文将讨论如何在公文写作中准确使用定语和修饰语,以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效果。

一、定语的准确使用定语是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可以用来补充、限制或描述名词的属性。

在公文写作中,准确使用定语可以使文章更具有条理性和严谨性。

1.使用具体明确的定语在公文中,使用具体明确的定语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更加清晰明了。

例如,“2019年度财政报告”中的“2019年度”就是一个具体明确的定语,可以帮助读者准确理解时间范围。

2.避免使用模糊的定语避免使用模糊的定语可以避免给读者产生歧义或不确定性。

例如,“一些人”、“有人”等模糊的定语会让读者无法准确理解作者的观点或表达意思,因此在公文写作中应尽量使用具体明确的定语。

3.保持定语与被修饰词的一致性保持定语与被修饰词的一致性可以避免句子结构混乱,增加读者的阅读理解难度。

在公文写作中,定语的位置应与被修饰词紧密相连,不要将定语放置在无关的位置,以免造成歧义或引起误解。

二、修饰语的准确使用修饰语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短语的词语,可以用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描述的详细性。

在公文写作中,准确使用修饰语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1.使用恰当的副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恰当地使用副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可以使文章更具有力度和精确度。

例如,“严正要求”中的“严正”就是一个恰当的副词,可以使要求更加严肃和有力。

2.使用具体详细的状语和介词短语使用具体详细的状语和介词短语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并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例如,“在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中的“在工作中”就是一个具体详细的状语,可以帮助读者理解这个作用是在什么情境下发挥的。

3.注意修饰语的逻辑顺序和并列关系在修饰语的使用中,要注意修饰语的逻辑顺序和并列关系,以保持文章的逻辑连贯性和清晰性。

公文专用词语

公文专用词语

公文专门用语1、称谓词即表示称谓关系的词第一人称:“本”、“我”,后面加上所代表的单位简称。

如:部、委、办、厅、局、长或所等。

第二人称:“贵”、“你”,后面加上所代表的单位简称。

一般用于平行文或涉外公文。

第三人称:“该”,在应用文中使用广泛,可用于指代人、单位或事物。

如:该厂该同志该产品等。

该字在文件中正确使用,可以是应用文简明、语气庄重。

2、领叙词领叙词是用以引出应用文撰写的根据、理由或应用文的具体内容的词。

常用的有:根据按照为了接---- 前接或近接------ 遵照敬悉惊悉 ---收悉 ---查为---特--- ---现---如下应用文的领叙词多用于文章开端,引出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指示的根据或事实根据,也有的用于文章中间,起前后过渡、衔接的作用。

3、追叙词追叙词是用以引出被追叙事实的词。

如:业经前经均经即经复经迭经在使用时,要注意上述词语的表述次数和时态方面的差异,以便有选择的使用。

4、承转词又称过渡用语,即承接上文转入下文时使用的关联、过渡词语,有:为此据此故此鉴此综上所述总而言之总之5、祈请词又称期请词、请示词,用于向受文者表示请求与希望。

主要有:希即希敬希请望敬请烦请恳请希望要求使用祈请词的目的在于造成机关之间相互敬重、和谐与协作的气氛,从而建立正常的工作联系。

6、商洽词又称询问词:用于征询对付意见和放映,具有探寻语气。

有:是否可行妥否当否是否妥当是否可以是否同意意见如何这类词语一般在公文的上行文、平行文中使用,在使用时要注意确有实际的针对性,即在确需征询对方的意见时使用。

7、受事词受事词即向对付表示感激、感谢时使用的词语。

如:蒙承蒙属于客套语,一般用于平行文或涉外的公文。

8、命令词命令词即表示命令或告诫语气的词语。

以引起受文者的高度注意。

如:表示命令语气的词语有:着着令特命责成令其着即表示告诫语气的词语有:切切毋违切实执行不得有误严格办理9、目的词目的词即直接交待行文目的的词语,以便受文者正确理解并加速办理。

关于公文敏感词语的使用

关于公文敏感词语的使用

关于公文敏感词语的使用
在公文写作中,使用敏感词语需要谨慎。

敏感词语是指那些可能引起争议、引发误解或带来不良影响的词语。

在公文中使用敏感词语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和误解,影响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以下是一些在公文写作中需要避免使用的敏感词语:
1. 政治敏感词语:指那些涉及政治立场、政治主张或政治敏感事件的词语。

例如:反对、批评、抵制、游行等。

2. 歧视性词语:指那些带有歧视性质、冒犯他人或引发不公平对待的词语。

例如: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地域歧视等。

3. 攻击性词语:指那些具有侮辱、攻击或挑衅性质的词语。

例如:辱骂、贬低、攻击等。

4. 负能量词语:指那些传递消极、悲观或负能量的词语。

例如:抱怨、责备、沮丧等。

5. 不规范用语:指那些不符合语法规则、不规范或不礼貌的用语。

例如:错别字、语法错误、不雅用语等。

在公文写作中,要避免使用敏感词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审慎用词:在写作过程中,要认真审查每一个词语,确保用词准确、得体、规范。

2. 遵循公文写作规范:严格按照公文写作的规范和要求,使用正式、严谨的语言表达观点和意图。

3. 避免主观色彩:在表达意见和看法时,要尽量客观、中立,避免使用带有主观色彩的词语。

4. 尊重他人: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冒犯或伤害的敏感词语。

5. 合法合规:要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避免使用违法或违规的敏感词语。

公文专用词汇及几类特殊表达方式的语言运用

公文专用词汇及几类特殊表达方式的语言运用

公文专用词汇公文专用词语是在长期行文实践中形成的、有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使用频率较高的固定词语。

它们已经成为公文语言体系中一个最稳定、最程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并恰当运用这些专用词语,可使文章语言简明、格式规范、行文庄重得体。

经常使用的公文专用词语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开头用语。

如:“根据”、“依据”、“按照”、“依照”、“遵照”、“为了(为)”、“由于”、“兹因”、“兹有”、“兹介绍”、“兹定于”、“据查”、“近查”、“关于”、“对于”等等,多用于表示行文的目的、原因、根据、时态、范围和背景情况等。

要注意,“兹”是“现在”、“现”的意思,在公文中,一般只能用于文章的开头,不能用在文段当中。

二、称谓用语。

表第一人称的“我”、“本”;第二人称的“贵”、“你”;第三人称的“该”。

三、经办时态用语。

如“经”、“已经”、“业经”、“既经”、“现将”、“已将”等。

常用于说明工作处理过程的时态。

四、引述用语。

如“前接”、“近接”、“既接”、“顷闻”、“顷据”、“顷接”、“顷悉”、“欣悉”、“已悉”等。

用以引述来文,作为批答行文的依据。

五、期请用语。

如:“请”、“敬请”、“拟请”、“特请”、“报请”、“即请”、“务请”、“希”、“希即”、“希望”、“务希”、“如无不妥请批转”、“如可行请转发”等。

用于标识发文者的某种期望、请求、要求。

六、征询用语。

如:“当否”、“可否”、“要否”、“是否可行”、“是否同意”、“是否恰当”等,多用于表示征询对方的意见和态度。

七、期复用语。

如:“请批准”、“请批示”、“请批复”、“请指示”、“请指正”、“请审核”、“请审批”、“请审阅”、“请函复”“请回复”、“请速复”、“请电复”等。

多用于上行公文及商请函、请求批准函的结尾,以请求答复。

常和征询用语结合使用,如“当否,请审批”之类。

八、表态用语。

如“批准”、“同意”、“照准”、“可行”、“照办”、“完全同意”、“拟同意”、“基本同意”、“原则同意”、“不予同意”、“按此办理”、“按此执行”、“应予否定”、“应予缓议”、“暂不执行”等。

公文写作之公文中一些词语的词义辨析及用法

公文写作之公文中一些词语的词义辨析及用法

公文中一些词语的词义辨析及用法问题用词准确是起草公文的基本要求,但是达到这个要求有时并不容易。

究其原因,往往是对一些词语的词义及用法不甚了解。

笔者根据工作实际,挑出公文中容易用错的一些词语试加辨析、讨论,或许有益于减少公文用词不当的硬伤。

讨论主要依据商务印书馆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和《人民日报》等。

1.称谓问题(1)介绍领导,有时职衔在前、姓名在后,如“局长××”;有时姓名在前、职衔在后,如“××局长”。

两者在表达效果上有些区别:前者是客观性表述,后者则含有敬意(敬称)。

公文一般采用前一种方式,即客观性表述;当然,如果介绍上级领导,也可使用敬称。

介绍离职领导经常用到“原”字,“原”的位置也有讲究。

例如,“原××局局长××”和“××局原局长××”,前者表示这个局已不存在,当然××也不是局长了;后者表示虽然局长换了,但这个局仍然存在。

所以,“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的用法是正确的,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冶金工业部了;“海南文昌市委原书记××”的用法也是正确的(可参见《人民日报》2008年8月28日第10版),因为不存在的只是这个书记而已。

与此类似的还有“前”字,如“前苏联”、“××(国家)前总理”。

但是“前”只用于国家、政党及其政要等,我们的“级别”不够,只能用“原”而不能用“前”。

(2)采用客观性表述时,很多人习惯在职务和姓名之后加上“同志”二字,如“局长××同志”。

其实,这是口语的习惯说法,书面语中这个“同志”是多余的。

我们看《人民日报》介绍党和国家领导人,职务和姓名之后也没有“同志”。

“职务+姓名+同志”的用法,常见于讣告、悼词(可参见《人民日报》2008年8月28日第4版)。

公文写作中有哪些不用或少用、禁用、慎用的词语-

公文写作中有哪些不用或少用、禁用、慎用的词语-

公文写作中有哪些不用或少用、禁用、慎用的词语?(1)必须排斥方言口语公文为了保持自身的庄重性,必须排斥方言口语。

如,不把好说成棒、帅、盖了、盖幅了,而是使用优秀、优异、优良、良好。

例如;①这个人是个教书的,他是猪八戒吃碗碴儿肚子里瓷(词)儿多,有两下于。

此人系大学教授,学识渊博,功底深厚。

②这块点心,便了,奥了,快找他们退了。

此糕点已腐烂变质,请速予退货。

②清明快到了,上坟的又该多了。

告诉大家坟前不要烷纸钱儿。

清明在即,有扫墓者,请勿焚烧具币。

三个例子的前者多是用的口语、歇后语、方言土语,虽给人以亲切活泼之感,但不宜作为公文语言。

后者多是运用书面语,语意续密、严谨、温文尔雅。

(2)必须排斥华丽的词藻公文的语言应以朴实为本,追求典雅不失华丽。

在的书面词语,面禁用经过文饰的华丽词藻。

例如:我局所屑x、x工厂去年借助外部东风,生产一度像穿云燕子向百尺竿头。

曾几何时,今春以来又像冰山开化似的,一泻千里。

这句词藻华丽,反不如下句来得实在;我局所屑x 工厂去年借助外力,生产一度发展很快,但因政策不落实,今春以来经营状况宣线下降。

再如:在一份反映公路上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的简报中,对事故发生当时的情形是这样写的:卡车翻下公路边的大沟内,如坠万丈深渊车内鬼哭狼嚷、该作一团。

这里的如坠万丈深渊鬼哭狼嚷均屑文学用语,放在公文中显失腥确与平实。

又例如:说精神,不说灵光,说希望,不说朗曝说激动而不说心湖澎湃,热血沸脚,说山东人民 .而不说齐备儿女。

更不说戎马使伤、磋氏岁月、七色光环、多彩的梦之类的话。

(3)要排斥形象性词语(但在一些贺词、宣会演供词中可适当选用)形象性词语是指那些本身包含着形象性、描写色彩或修辞色彩的词语。

例如:欢呼雀跃、鸦雀无声(含比喻色彩);茸歌燕舞、山欢水笑(含比拟色彩);气贯长虹、怒发冲冠(含夸张色彩);笑容可钩、热泪盈眶(含描写色彩);(4)要排斥一些更音词及象声词叠音词如;轰轰绷绷、羞羞答答、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悲悲切切、糊里糊涂、呆里呆气(含摹状描写色彩)。

公文写作技巧之如何使用准确的词语和术语

公文写作技巧之如何使用准确的词语和术语

公文写作技巧之如何使用准确的词语和术语公文是一种正式的书面文件,其目的是传达信息、表达观点、做出决策或向他人提出请求。

在公文写作中,使用准确的词语和术语非常重要,它能够确保文件的清晰度和专业度。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公文写作中运用准确的词语和术语。

一、选择准确的词语在公文写作中,使用准确的词语能够有效地表达作者的意图。

以下是一些选择准确词语的技巧:1. 使用正式词汇:公文通常是正式场合的文件,因此应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

例如,使用"终了"代替"结束",使用"征询"代替"问询"。

2. 避免模糊词语:尽量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以免产生歧义。

例如,使用"尽快"代替"马上",使用"全部职员"代替"部分职员"。

3. 简洁明了:在公文中,应尽量使用简短明了的词语来表达。

避免使用冗长的句子或复杂的词语,以免给读者带来困惑。

二、运用适当的术语在特定领域的公文写作中,使用特定的术语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运用适当术语的技巧:1. 确定读者对象:在使用术语之前,需要确定读者是否熟悉相关领域的术语。

如果读者不具备相关知识,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2. 解释术语:如果必须使用专业术语,应在文中进行解释,以确保读者能够理解。

例如,在首次出现术语时,可以在括号内添加简短的解释。

3. 注意使用场合:不同的公文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术语。

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语,不要滥用或误用。

三、注意语言的正式性公文是一种正式的书面文件,因此在语言风格上要保持正式。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1. 避免表达个人情感:公文应客观、中立,避免使用带有强烈个人情感的词语或形容词。

2. 注意使用时态:公文通常使用现在时态,以保持文件的时效性和权威性。

3. 使用第三人称:在公文中应使用第三人称来表达观点和命令。

经常使用的公文专用词语

经常使用的公文专用词语

经常使用的公文专用词语主要有以下几类。

1.开头用语如:“根据”、“依据”、“按照”、“依照”、“遵照”、“为了(为)”、“由于”、“兹因”、“兹有”、“兹介绍”、“兹定于”、“据查”、“近查”、“关于”、“对于”等等,多用于表示行文的目的、原因、根据、时态、范围和背景情况等。

要注意,“兹”是“现在”、“现”的意思,在公文中,一般只能用于文章的开头,不能用在文段当中。

2.称谓用语表第一人称的“我”、“本”;第二人称的“贵”、“你”;第三人称的“该”。

3.经办时态用语如:“经”、“已经”、“业经”、“既经”、“现将”、“已将”等。

常用于说明工作处理过程的时态。

4.引述用语如:“前接”、“近接”、“既接”、“顷闻”、“顷据”、“顷接”、“顷悉”、“欣悉”、“已悉”等。

用以引述来文,作为批答行文的依据。

5.期请用语如:“请”、“敬请”、“拟请”、“特请”、“报请”、“即请”、“务请”、“希”、“希即”、“希望”、“务希”、“如无不妥请批转”、“如可行请转发”等。

用于表示发文者的某种期望、请求、要求。

6.征询用语如:“当否”、“可否”、“要否”、“是否可行”、“是否同意”、“是否恰当”等,多用于表示征询对方的意见和态度。

7.期复用语如:“请批准”、“请批示”、“请批复”、“请指示”、“请指正”、“请审核”、“请审批”、“请审阅”、“请函复”、“请回复”、“请电复”、“请速复”等。

多用于上行公文及商请函、请求批准函的结尾,以请求答复。

常和征询用语结合使用,如“当否,请审批”之类。

8.表态用语如:“批准”、“同意”、“照准”、“可行”、“照办”、“完全同意”、“拟同意”、“基本同意”、“原则同意”、“不予同意”、“按此办理”、“按此执行”、“应予否定”、“应予缓议”、“暂不执行”等。

常用于不同程度地表明对某一事项的态度。

9.综述转接用语如:“为此”、“据此”、“对此”、“鉴于”、“因此”、“总之”、“综上所述”、“有鉴于此”等。

公文中容易混淆的词语

公文中容易混淆的词语

公文中容易混淆的词语
以下是 6 条关于公文中容易混淆的词语及例子:
1. “必须”和“必需”。

哎呀,你可别小瞧这两个词儿啊!比如说“你必须按时完成任务”,这里强调的是一定要做到;而“生活中必需的物品”,强调的是缺少不了的东西。

想想看,如果用错了,那意思可就差得远啦!
2. “截止”和“截至”。

嘿呀,这俩词真挺容易弄混的呢!“报名截止到明天”,就是说到明天就结束了;“截至目前的情况”,就是说从开始到现在的情况。

这不仔细区分还真容易搞错呀,是不是?
3. “制定”和“制订”。

哎呀呀,好多人分不清呢!“制定国家政策”,那可是很严肃、很正式的;“制订一个计划”,相比之下就稍微灵活一些啦。

它们的用法不一样,弄错了可就闹笑话啦,你说呢?
4. “反应”和“反映”。

这两个词也容易让人晕乎啊!“他的反应很快”,是说他做出的回应;“向上级反映情况”,就是把事情呈现出来。

可不能乱用呀,要不然别人能明白你的意思吗?
5. “启用”和“起用”。

你看啊,“启用新设备”,那是开始使用新的东西;“起用新人”,就是让新人得到任用。

这俩词虽然长得像,但意思可有差别呢,得牢记呀!
6. “推脱”和“推托”。

哇塞,这俩也是容易搞混的呀!“他总是推脱责任”,就是不想承担;“找借口推托不去”,就是找理由不去。

这么一解释是不是清楚多啦,可别再用错咯!
我的观点就是:这些容易混淆的词语在公文中可得特别注意呀,用错了可能会导致意思完全不一样,大家一定要认真区分!。

公文 形象形容作用的词语

公文 形象形容作用的词语

公文 形象形容作用的词语
以下是5个公文形象形容作用的词语及其意思赏析:
1.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深入要害。

在公文中使
用,可以强调对问题的深刻分析和精准把握,展现公文作者的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

2.提纲挈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提出主要纲领,简明扼要地
概括出全文的中心思想。

在公文中使用,可以突出公文的主旨和重点,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公文的核心内容。

3.铿锵有力:形容言辞或声音响亮有力,富有节奏感。

在公文中
使用,可以强调公文内容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增强公文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4.一针见血:比喻言辞或行动直戳要害,切中要害。

在公文中使
用,可以突出公文作者对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和精准判断力,展现公文的高效和实用。

5.字字珠玑:形容言辞或文章优美动人,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珍
贵。

在公文中使用,可以强调公文作者的语言功底和文学素
养,使公文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些词语在公文中使用得当,不仅可以增强公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还能体现公文作者的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

公文写作的词语

公文写作的词语

公文写作的词语
在公文写作中,有一些常用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这些词语的使用可以使公文更加正式、准确和简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公文写作词语:
1. 关于:用于引出公文的主题或事项。

2. 鉴于:用于说明事实、情况或理由。

3. 按照:用于表示遵循某种规定或制度。

4. 兹:用于表示现在、此时此刻。

5. 兹将:用于表示将要进行的某项工作或事项。

6. 特此通知/通告:用于表示该公文是针对某一特定事项的通知或通告。

7. 请予以:用于表示请求对方进行某项工作或给予某种支持。

8. 即日起:用于表示从某一天开始生效或实施某项规定或政策。

9. 收悉:用于回复来函,表示已经收到对方的来信。

10. 为此,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用于表示接下来将列举有关事项的具体内容。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公文写作词语,使用这些词语可以使公文更加规范、准确和简洁,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公文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行政文书中常见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行政文书中常见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行政文书中常见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行政文书是指政府机关和行政机构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使用的各种文书,包括公文、函件、通知、报告等。

行政文书的语言应该准确、简练、规范,以确保信息的传达和理解。

在行政文书中,有一些常见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下面将逐一介绍。

一、称谓和称呼1. 尊称:在行政文书中,对于上级机关、领导和其他尊贵的对象,常使用尊称来表示敬意,如“尊敬的领导”、“敬爱的同志”等。

2. 称呼:在行政文书中,对于下级机关、同事和其他普通对象,常使用称呼来表示关系,如“同志”、“先生”、“女士”等。

3. 职务称谓:在行政文书中,对于涉及到职务的人员,常使用职务称谓来表示身份,如“局长”、“科长”、“主任”等。

二、表达方式1. 说明:在行政文书中,常使用“说明”来表达某一事项的详细情况,如“特此说明”、“详细说明如下”等。

2. 通知:在行政文书中,常使用“通知”来表达某一事项的通知内容,如“特此通知”、“通知如下”等。

3. 建议:在行政文书中,常使用“建议”来表达对某一事项的建议意见,如“特此建议”、“建议如下”等。

求,如“特此要求”、“要求如下”等。

5. 批复:在行政文书中,常使用“批复”来表达对某一事项的批复意见,如“特此批复”、“批复如下”等。

6. 确认:在行政文书中,常使用“确认”来表达对某一事项的确认意见,如“特此确认”、“确认如下”等。

7. 命令:在行政文书中,常使用“命令”来表达对某一事项的命令要求,如“特此命令”、“命令如下”等。

8. 汇报:在行政文书中,常使用“汇报”来表达对某一事项的汇报内容,如“特此汇报”、“汇报如下”等。

三、其他常见词语1. 根据:在行政文书中,常使用“根据”来引用法律、规章等依据,如“根据《行政法》第三十条规定”、“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等。

2. 经过:在行政文书中,常使用“经过”来描述某一事项的经过过程,如“经过调查研究”、“经过讨论决定”等。

3. 确定:在行政文书中,常使用“确定”来表达对某一事项的确定意见,如“确定为正式文件”、“确定为有效措施”等。

公文写作要求之准确使用副词修饰

公文写作要求之准确使用副词修饰

公文写作要求之准确使用副词修饰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规范的文体,要求简练明确,语言准确得体。

在公文中,副词的运用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精准,增加表达的丰富性。

然而,由于副词的特殊性,其使用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介绍准确使用副词修饰的公文写作要求,以帮助写作者在公文中运用副词得当,使表达更加准确。

一、副词在公文写作中的作用副词是一类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和整个句子的词语,可以起到限定、强调、描绘等作用。

在公文写作中,准确使用副词修饰可以使表达更加具体、有力,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专业性。

1. 副词修饰动词:副词可以对动词进行修饰,使得动作的方式、程度、频率等更加明确。

例如,"认真地执行"、"迅速处理"等,可以使行为更具体、细致,同时也凸显了行动的迅速和高效。

2. 副词修饰形容词:副词可以用来修饰形容词,增加形容词的程度和强度,使其更加准确地描述对象的特征。

例如,"非常重要"、"极其严肃"等,可以使表达更加强烈,有力地传达出某种特定的含义。

3. 副词修饰副词:副词之间可以进行修饰,通过不同副词的组合,可以对一个动作或状态进行多层面的描述。

例如,"非常仔细地观察"、"十分谨慎地处理",可以使表达更加具体,给读者以更直观的感受。

4. 副词修饰句子:副词还可以修饰整个句子,起到承上启下、过渡引导的作用。

例如,"同时"、"然而"、"总体上"等,可以使句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逻辑更加清晰。

二、准确使用副词修饰的要求在公文写作中,使用副词修饰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求,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1. 遵循简洁原则:公文写作要求精准表达,不过分修饰。

因此,在使用副词修饰时,应遵循简洁原则,尽量选择简单明了的修饰方式,避免过分渲染、夸张。

公文中常用专用词语释义

公文中常用专用词语释义

常用的公文专用词语释义【按期】:是依照规定期限或时限的意思。

例如:确保按期完成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任务。

【按语】:发文单位对批转、转发、印发的文件材料所做的说明或提示。

【案卷】: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分类保存以备查考的文件。

【颁布】:(郑重地)发布。

颁:发下,布:公布。

一般用于党政领导机关及领导人公布法令、条例及其他重要的法规性文件。

【颁发】: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授予的意思,一般用于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或个人的奖章、奖状、奖品、奖金及其他奖励物品。

【报批】:报告并请求予以批准。

例如:贵校拟建×××的设想应向××局报批。

【报送】:呈报并发送。

例如:现报送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一份。

【比照】:按照、对照、参照已有的法规、制度、标准等行事。

【不日】:不要多少时间,不几天。

例如:新学期教材不日即可送到。

【不贷】:不予宽恕。

贷:饶恕。

例如:学校乱收费,将严惩不贷。

【不尽】:不完全是;未必。

例如:不尽如此。

【不胜】:非常;十分。

例如:承蒙××××大力支持,不胜感激。

【不宜】:不适宜。

例如: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人民币升值不宜过快。

【不予】:不准或不给的意思。

例如:对违反价格法规的申请,坚决不予批准。

【报请】:用书面报告请示,多在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并请求批复时使用。

【报经】:上报并经过的意思。

例如:欠费停水需报经政府批准。

【备案】:向主管机关报告事由存案以备查考。

【参照】:参考并仿照或依照(方法、经验等)。

【查办】:检查办理情况并督促办理;查明犯罪事实或错误情况加以处理。

【查处】:调查处理;检查处罚。

【查复】:调查了解后作出答复。

例如:贵公司所订商品已寄出,请查复。

【查收】:检查或清点后收下。

例如:现将我校捐赠的书籍、衣物送上,请查收。

【查对】:清查核对。

例如:经查对,你厂报送来的数据准确无误。

【此布】:就这些内容予以公布。

由于考虑到公文专用词语

由于考虑到公文专用词语

由于考虑到公文专用词语1.兹因:开端用语,主要用于文章开头,其解释是现在因为。

2.承蒙:谦敬用语,用于表示谦敬,具体解释为“多亏受到”。

3.届期:就是到时候的意思。

4.谢忱:表示“感谢的心意”。

如:谨致谢忱;聊表谢忱等。

5.谨悉:引叙用语,多用于复文引据,表示知道的意思。

6.以资:把...用来作为...。

如:以资鼓励。

7.鉴于:过渡用语,公文中承上启下的用语,表示因为,考虑到。

8.顷接:也是用语复文引据,如:倾接慰问电,至感温馨;倾接校友会通报,感非言馨。

字面解释为:不久以前。

9.业经:经办用语,表明进程,经过(帮助)。

10.责成:拟办用语,用于审批拟办,指定某人或某机构办成某件事。

11.拟请:期请用语,用于表示期望请求。

拟:计划,请:请求。

12.如蒙:期请用语,用于表示期望请求。

意思是:如果能够得到....13.此复:用于复文结尾,表示特此作为回复。

公文常用特定用语类别用语名称作用常用特定用语1开端用语主要用于文章开头,表示发语、引据为、为了、为着、查、接、顷接、根据、据、遵照、依照、按照、按、鉴于、关于、兹、兹定于、今、随着、由于。

2称谓用语用于表示人称或对单位的称谓第一人称:我、我单位、本人、本公司、我们、敝单位。

第二人称:你、你局、贵公司、贵方。

第三人称:他、该公司、该项目。

3递送用语用于表示文、物递送方向上行:报、呈。

平行:送。

下行:发、颁发、颁布、发布、印发、下达。

4引叙用语用于复文引据悉、接、顷接、据、收悉。

5拟办用语用于审批、拟办拟办:责成、交办、试办、办理、执行。

6经办用语用于表明进程经、业经、已经、兹经。

7过渡用语用于承上启下鉴于、为此、对此、为使、对于、关于、如下。

8期请用语用于表示期望请求上行:请、恳请、拟请、特请、报请。

平行:请、拟请、特请、务请、如蒙、即请、切盼。

下行:希、望、尚望、切望、请、希予、勿误。

9结尾用语用于结尾表示收束上行:当否,请批示;可否,请指示;如无不当,请批转;如无不妥,请批准;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批转;以上报告,请审核。

公文中这5个新词语及用法,您都掌握吗?

公文中这5个新词语及用法,您都掌握吗?

公文中这5个新词语及用法,您都掌握吗?尊敬的会议参与者们,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五个新词语及其用法。

希望这些新词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1. 绿色经济(Green Economy):指的是以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模式。

我们应该鼓励企业采用绿色经济的方式来生产和运营,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我们需要制定一项战略,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

2. 数字化(Digitalization):是指将传统的物质和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并进行处理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数字化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并且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例如:我们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以提高效率和创造更多的商机。

3. 触网(Get online):意味着连接互联网或进入网络空间。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触网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源。

例如:请确保您的设备已经触网,以便我们进行在线会议。

4.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指通过模拟人类智能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技术。

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

例如:我们计划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5. 数据隐私(Data Privacy):指的是个人或组织的数据在被收集、存储和处理时受到保护的权益。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隐私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例如:我们会严格遵守国家法律,确保客户的数据隐私安全。

以上就是我对这五个新词语及其用法的简要介绍。

希望这些词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时代的变化。

谢谢!尊敬的会议参与者们,在刚才的介绍中,我已经向大家简要介绍了五个新词语及其用法,包括绿色经济、数字化、触网、人工智能和数据隐私。

现在,我将继续深入探讨这些词语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的理解和运用有所帮助。

首先,让我们深入了解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指以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中特殊词语的应用199人查看发布时间:2011-3-8 16:56:36一、专用词语公文专用词语,是在公文写作实践中形成一些有约定俗成的特殊含义、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

这些词语,词形确定,词义明确,用途固定,并为从事公文写作人员所熟悉。

1.称谓词。

是在公文中表示称谓关系的词。

一种是指代表性称谓词,第一人称的有"我"、"本",第二人称的有"贵"、"你",第三人称的有"该"。

还有一种是带敬意的涉外称谓词,如"陛下"、"殿下"、"夫人"等。

2.领叙词。

是在公文中领叙来文时的用语,作为行文的依据。

主要有"近接"、"前接"、"悉"、"近悉"、"惊悉"、"欣悉"、"谨悉"、"均悉"、"查"、"奉"等。

3.追叙词。

是公文中表示追加叙述的用词。

如"前面"、"前一段"、"如前所述"等。

4.补叙词。

是公文中承接上文进行补充叙述的词语。

主要有"另外"、"还有"等。

5.承转词。

是在公文中承上文、转下文的过渡用语。

主要有"为此"、"据此"、"故此"、"有鉴于此"、"综合上述"等。

6.祈请词。

是在公文中向受文者表示期望或请求的敬辞。

主要有"请"、"敬请"、"谨请"、"恳请"、"务请"、"烦"、"希"、"敬希"、"望"等。

7.商洽词。

是公文中用于征询对方意见的用词。

主要有"商"、"商请"、"当否"、"可否"、"妥否"、"是否可行"、"是否恰当"等。

8.受事词。

是公文中表示接受事情的用词。

如"收悉"、"收到"、"接到"等。

9.感盼词。

是公文中表示感谢盼望的用词。

如"为盼"、"期盼"、"期望"等。

10.令知词。

是公文中强制性要求受文者知道、办理的用词。

主要有"令"、"通知"、"通报"、"通告"等。

11.告诫词。

是公文中上级对下级的警告劝戒用词。

如"为诫"、"引以为戒"等。

12.见解词。

是公文中表明自己见解的用词。

常用的有"认为"、"应该"、"宜"等。

13.办理词。

是在公文中说明工作办理过程的时态、表明办理时间及经过情况的用词。

主要有"经"、"业经"、"已经"、"前经"、"兹经"、"即经"、"并经"等。

14.判定词。

是在公文中表明对某一事物作出判断定论的用词。

主要有"同意"、"不同意"、"照办"、"可行"、"拟同意"、"原则同意"、"准予"等。

15.时态词。

是在公文中用来表示时间、状态的用词。

主要有"据查"、"据反映"、"根据"、"依照"、"通过"、"对照"、"参照"、"以"等。

16.目的词。

是公文中表示行文目的的用词。

主要有"为"、"为了"、"为着"等。

17.结尾词。

是公文结尾时使用的词语。

一般函件、公用介绍信以及有些通知、批复、通报的结尾,常用的有"为盼"、"为荷"、"为要"、"特此通告"。

不同种类的公文有不同的专用词语,上述专用词语是公文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撰写时要根据行文目的、对象恰当选用,不可滥用。

二、介词结构介词结构是用于名词、代词前边组成的词组,称为介词结构或介词词组。

公文中大量使用介词结构,常常充当状语、定语,并由此形成较为稳定的句子,用以表达有关的目的、依据、对象、范围、方式、状态、时间等,使公文语言更加明确严密。

常用的介词有:1.表示目的的:"为"、"为了"、"为着"等。

2.表示对象的:"对"、"对于"、"关于"、"将"等。

3.表示依据的:"依据"、"依照"、"凭"、"遵照"、"据"等。

4.表示状态的:"通过"、"对照"、"参照"、"以"等。

5.表示方法的:"按照"、"用"、"按"等。

6.表示时间的:"自"、"自从"、"从"、"到"、"在"、"当"、"于"等。

7.表示原因的:"由"、"由于"、"因"、"因为"等。

三、专业术语专业术语是指在某一专门学科中经常使用的词语,是公文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具体化,一些专业领域的公文写作,必须运用专业术语,用以反映专业领域内的公务活动。

不同专业的公文,有不同的专业术语,如工交、能源,邮电、外事、公安、旅游、城建、环保、农业、林业、水利、水产、气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都各有各的专业术语。

又如综合经济方面有规划、统计、分配、矿产、投资、招标、承包、租赁、股份制等专业术语,财政方面有预算、决算、收入、支出、税收、税率、赤字、滞纳金等专业术语。

掌握专业术语,并准确地加以运用,是公文写作的一个前提,也是写作人员的基本功之一。

否则,不懂专业,不懂专业术语,就很难写好专业性较强的公文。

四、数词数词是指表示人、事物的数目或先后次序的用词。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级机关围绕调控指导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定量分析不断加强,数词在公文中的运用越来越突出。

调查研究、介绍情况、提出任务、规定期限等,运用数词表示,比一般文字途述更直观、确切、迅捷,效果更好。

数词的种类有许多,主要有:基数,表示数目的多少。

如"一、二、三……、千、万、亿……"。

序数,表示次序的先后。

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

分数,用"几分之几"表示的数。

倍数,表示不肯定或不确定的数目。

如"多少、若干、……以上、……以下"等。

数词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倍数、分数表述法。

表示增加时用倍数或分数,加"人数增加了一倍","产量提高了20%"。

表示数量减少时只用分数,不用倍数,如"产量减少50%",不说"减少一倍"。

数量增减表述法。

表示数量增加的,包括增长、扩大、提高等,如果带"了"字,只指净增数,不包括底数;如果带"到"、"为"等字,则只指减少后的余额。

概数表述法。

表示反映数量的近似值,常在数字后面带"以上、以下、左右、上下"等字样,或在数字前面加"约、大约、近"等。

另外,"两"是表示"2"的数目,一般用于量词前和"百、千、万、亿"之前。

"两"不能作序数,在多位数的中间和未了,也不能用"两"。

在写作中,正确运用数词至关重要。

要善于作定量分析。

注意基本的统计,掌握主要的百分比和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做到质量和数量的统一;深入搞好调查研究,掌握确切数据,做到精确表述;对同一事物的表述要前后统一,不能互相矛盾;表示数量一般用阿拉伯数字,特殊情况下使用汉字,同一公文中同类数量的表示方法要前后一致。

五、人名和地名词语公文写作中,经常涉及到一些地名、人名的表述,要注意科学规范。

地名用词,是指表示地方的专用名词。

表述时,第一次出现在文中时、如属于国外的,要冠以国名,属于国内的,要冠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所有国名、地名均要使用国家公布的标准名称。

除因特殊需要(如保密等)或在文中无重要意义,公文中的地名大都要精确表述,慎重使用表示地名的代词,以防费解和误解人名用词,是指表示人物姓名的专用词。

涉及人物的姓名往往同职务相连、表述时,姓名、职务要用全称;只列与公文内容有关的职务;多个职务并列的,国内的要按先党内,后党外、由大到小排列,国外的要尊重对方的习惯或双方的需要。

译名以新华社公布的标准名为准,译名之后一般用括号注明其外文名称。

若干姓名并列时,要按职务高低、姓氏笔划多少、姓氏字母的顺序等标准排序。

六、模糊词语模糊词语是指自然语言中有模糊性的语言。

是对包括公务在内的客观世界模糊性的反映,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概括件和灵活性。

如工作成绩总结,或说"取得了很大成绩",或说"取得了一定成绩"。

这里的"很大"、"一定"都是模糊词语,反映了"成绩"的模糊性,很难将之精确化,用模糊词语比精确词语更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