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_福建农林大学_考试题9
福建农业大学考试试卷真题
![福建农业大学考试试卷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c5059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2.png)
福建农业大学考试试卷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核B. 线粒体C. 叶绿体D. 细胞质2.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机械化的优点?A. 提高劳动生产率B. 降低劳动强度C. 增加农业成本D. 促进农业现代化3. 土壤肥力的三大要素不包括:A. 氮B. 磷C. 钾D. 钙4.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A. 转基因作物B. 植物组织培养C. 动物克隆D. 农业机械自动化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经济效益最大化B. 环境友好C. 资源利用最大化D. 社会稳定6.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A. 农业数据收集B. 农业数据分析C. 农业决策支持D. 农业手工操作7. 农业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个不是生物多样性的体现?A. 作物种类的多样性B. 病虫害的多样性C. 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D. 农业景观的多样性8. 农业水资源管理中,以下哪个措施不利于节水?A. 灌溉系统优化B. 雨水收集利用C. 增加灌溉量D. 水肥一体化技术9.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生物防治的措施?A. 引入天敌B. 使用化学农药C. 生物制剂防治D. 农业生态工程10. 农业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不包括:A. 市场需求B. 政策支持C. 传统观念D. 技术进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_________的,物质的循环是_________的。
2. 农业机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可以_________农业生产效率,同时_________农业成本。
3. 农业生物技术中的转基因技术,可以_________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作物的_________。
4.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经济、社会和_________三个维度。
5. 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_________农业生产的精准度,提高农业生产的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农业生态学》试卷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7630e5aef8941ea76e0589.png)
《农业生态学》试题一、是非题(15分)1、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组成的中心成分。
()2、鸟类啄食有蹄类动物身上寄生虫并为该动物提供报警属于原始合作的关系。
()3、学生和椅子就组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
()4、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与经济双重规律的支配。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污染基本上是由工业造成的。
()6、科技发展是农业生态学近30年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7、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第二层次是经营者的直接调控。
()8、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
()9、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充足的营养物质。
()10、森林砍伐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11、自然资源的种类、范围和用途通常是一成不变的。
()12、同一生境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会占据同一个生态位。
()13、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充分满足子孙后代的其需求能力。
()14、自然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大,社会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小。
()15、稻草→牛→蚯蚓→鸡→猪→鱼属于混合食物链类型。
()二、单项选择(15分)1、晚稻、中稻、早稻为()生态型A、温度B、光照C、土壤D、水分2、全球绿色植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A、0.01%B、0.4%C、0.2%D、0.1%3、N、P、B、Mg等元素对油菜的生长具有()A、同等重要性B、有主次之分C、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之分D、可替代性4、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类型食物链A、捕食B、腐食C、混合D、寄生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符合下列哪条定律()A、热力学第一定律B、热力学第二定律C、十分之一定律D、限制因子定律6、农业生态系统是()A、自然生态系统B、人工生态系统C、驯化的自然生态系统D、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7、构成生态系统的核心是()A、人B、生物群落C、大气D、太阳辐射8、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A、原始协作B、偏利共生C、互利共生D、寄生9、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A、高生物产量B、高经济产量C、高生物多样D、输入输出特点10、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A、初级生产量B、次级生产量C、热量D、净生产量11、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A、生产环B、增益环C、减耗环D、复合环12、高投入、高能耗的农业为()A、有机农业B、生物农业C、石油农业D、自然农业13、金属矿产资源属于()A、可更新资源B、不可更新资源C、社会资源D、工业产品资源14、进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主要是解决()的严重失调问题。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c42ec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2.png)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为了满足你的要求,我将为你撰写一个2000字的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文章。
由于题目是叙述性的,适合以问答的形式来呈现。
以下是文章的内容: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一:请选择下列哪项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要素?A. 植物B. 动物C. 土壤D. 空气答案:D. 空气试题二:农业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管理B. 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技术C. 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D. 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答案:A. 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管理,D.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试题三:以下哪种方式不属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A. 农药的合理使用B. 农业机械的高效利用C. 种植天然耐逆植物D. 大规模灌溉答案:D. 大规模灌溉试题四:什么是有机农业?答案:有机农业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质量为目标,采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和生物技术,禁止或限制化学合成农药、化学合成肥料和转基因技术的农业生产方式。
试题五:请简要说明农业生态学的重要性。
答案: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和实践对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优化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可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试题六:请简述农业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土壤的相互关系。
答案:农业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动物提供氧气。
动物通过呼吸排出二氧化碳,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为生长提供养分;同时,动物的粪便和死亡体也为土壤提供养分,促进植物生长。
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残体释放养分,同时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帮助植物吸收养分。
试题七:请简要介绍有机农业的优点和挑战。
答案:有机农业的优点包括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提升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增加农业生产者的收益。
农业生态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c3cbf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6.png)
农业生态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生态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农业经济B. 农业技术C.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 农业政策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A. 多样性B. 稳定性C. 封闭性D. 可持续性答案:C3. 农业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是主要的生产者?A. 昆虫B. 微生物C. 植物D. 动物答案:C4.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平衡”是指什么?A. 农业产值的平衡B. 农业资源的平衡C. 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的平衡D. 农业生产的平衡答案:C5. 以下哪种不是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服务?A. 土壤肥力B. 气候调节C. 能源供应D. 文化价值答案:C6.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足迹”是指什么?A.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B. 农业生产对土壤的影响C. 农业产品对市场的影响D. 农业技术对产量的影响答案:A7.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什么?A. 农产品的销售链B. 农业产品的供应链C. 生物间相互依赖的关系链D. 农业生产的流程链答案:C8.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A. 物种多样性B. 基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所有以上答案:D9. 农业生态系统中,哪种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A. 过度耕作B. 轮作制度C. 单一作物种植D. 过量使用化肥答案:B10.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农业”是指什么?A. 只使用化肥的农业B. 只使用农药的农业C. 可持续发展的农业D. 只种植经济作物的农业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内生物群落的组成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答案:生态平衡2.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空间位置以及________。
答案:功能;营养状态3.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________和________。
福建农林大学生态经济学试卷1
![福建农林大学生态经济学试卷1](https://img.taocdn.com/s3/m/0e3f1b1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4.png)
福建农林⼤学⽣态经济学试卷1福建农林⼤学考试试卷⽣态经济学试卷(三)1、⽣态经济学2、循环经济3、Ecological Agriculture4、⽣态经济系统5、⽣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1、⽬前,世界上⼴泛流⾏的清洁⽣产⼯具有清洁⽣产审计、环境管理体系、⽣态设计、⽣命周期评价、环境标志和环境管理会计等,其中使⽤的最早和最多的⼯具是A 、环境标志B 、环境管理体系C 、清洁⽣产审计D 、⽣态设计2、由⼤⽓圈、⽔圈、⼟壤圈、岩⽯圈和⽣物圈组成的环境⼀般称为A 、地理环境B 、地质环境C 、宇宙环境D 、⽣活环境3、下列种类的资源中,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A 、⼟地资源B 、⽓候资源C 、⽔资源D 、矿产资源4、⽣态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理论范畴是A 、⽣态经济协调,⽣态经济平衡和⽣态经济效益B 、⽣态经济系统、⽣态经济平衡和⽣态经济效益C 、⽣态经济系统、⽣态经济⽣产⼒和⽣态经济效益D 、⽣态经济协调、⽣态经济平衡和⽣态经济⽣产⼒5、⽣态经济学的核⼼理论是A 、⽣态经济⽣产⼒理论B 、⽣态经济效益理论C 、⽣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D 、可持续发展理论6、⼀般认为,⽣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和遗传价值属于A 、使⽤价值B 、直接使⽤价值C 、⾮使⽤价值D 、间接使⽤价值7、从农业⽣产的运动过程看,作为农业⽣产对象的动物和植物其实质是⾃然⽣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农业⽣产的这⼀基本⾃然特点告诉我们,农业的本质是⼀、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A、⽣态农业B、原始农业C、传统农业D、现代农业8、产业带动型⽣态农业建设模式⽐较适⽤于A、长江中上游地区B、东北平原区C、沿海经济发达地区D、长江中下游农业区9、我国草地资源利⽤中存在的草原植物⽣产效率较低的问题说明了我国草原的A、⽣产者效率较低B、消费者效率较低C、分解者效率较低D、还原者效率较低10、以下不属于渔业的⽣态经济特点的是A、渔业⽣态系统的⾷物链长B、渔业⽣态系统有更⼤的难见性C、渔业资源分布有⽴体性D、渔业资源分布有⼴泛性三、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态经济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源评价、、、和评价。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f9c40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1f.png)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农业生产技术B.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C. 农业经济D. 农业政策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A. 人为控制B. 物种多样性C. 能量流动D. 自然循环答案:D3.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形式是什么?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物质循环D. 能量转换答案:A4. 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是什么?A. 提高农作物产量B. 增加农业经济效益C. 维持生态平衡D.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A.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B. 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C. 农业生物的遗传改良D.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系统分析B. 模拟实验C. 野外调查D. 实验室分析答案:ABCD2. 农业生态系统中,影响能量流动的因素包括哪些?A. 光照强度B. 土壤类型C. 植物种类D. 气候条件答案:ACD3.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哪些方面?A. 结构稳定性B. 功能稳定性C. 物种多样性D. 环境适应性答案:ABC4. 农业生态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哪些?A. 病虫害防治B. 土壤肥力管理C. 作物轮作制度D. 农业废弃物处理答案:ABCD5. 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环境效益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绝对的。
(错误)2.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越高,其稳定性越强。
(正确)3.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不需要考虑经济因素。
(错误)4.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正确)5.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可以完全依靠实验室模拟。
(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生态测试题及答案
![生态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0f5c6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0.png)
生态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 狼B. 羊C. 草D. 蛇答案:C2. 哪种物质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水D. 氮气答案:A3.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包括哪些生物?A. 植物B. 动物C. 细菌和真菌D. 病毒答案:C4. 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 狮子B. 蚂蚁C. 树D. 鱼答案:C5. 什么是生态平衡?A. 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的稳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稳定C. 生态系统中物质的稳定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气候变化B. 物种入侵C. 人类活动D. 自然灾害答案:A, B, C, D2.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A. 物种多样性B. 基因多样性C. 个体多样性D. 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A, B, D3.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减少农药使用C. 推广有机农业D. 禁止非法狩猎答案:A, B, C, D4. 生态系统服务包括哪些?A. 食物供应B. 水源净化C. 气候调节D. 文化价值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A.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 化学能转化为动能D.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所有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错误)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正确)3.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唯一的生产者。
(错误)4. 生态系统服务是无偿的。
(错误)5. 物种入侵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错误)6. 生态平衡是动态的。
(正确)7. 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唯一因素。
(错误)8.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
(错误)9.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福建农林大学2010-2012生态学考试试卷B卷答案
![福建农林大学2010-2012生态学考试试卷B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03770452ea551810a68722.png)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 B )卷答案2010——2011学年第2 学期课程名称:ECOLOGY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名词解释趋异适应:同一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出不同形态结构和不同的生理特性的类型,即生态型。
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仅有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
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存活曲线: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年龄为横坐标作图,从而把种群的死亡——存活情况绘成而成的一条曲线。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中各种元素沿着特定的路线运动,由周围环境进入生物体,最后回到环境的循环运动过程。
可分为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三大类型。
二、选择题1-5 D A D C B 6-10 D A A A B 11-15 B B D D C 16-20 A D B B D三、分析题1.a .(5 points) What proportion of individuals in each life stage survive from one month to the next?Eggs 0.3 Stage 1 Juveniles 0.7Stage 2 Juveniles 0.5 Stage 3 Juveniles 0.1Adults 0.2b. (5 points) If there were 10 individuals of each stage on 1 May 2003, how many individuals of each stage should there be on 1 June 2003?Eggs 1000Stage 1 Juveniles 7Stage 2 Juveniles 2 Stage 3 Juveniles 6Adults 32.依据高斯的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位完全相同的两个物种无法共存,每个生物都有各自独特的生态位,当两个生物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生态位重叠越多,物种之间的竞争就越激烈(2分);在现实生态位的形成中,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各个物种的生态位都同其他物种的生态位明显分开,即产生生态分离现象(1分),生物可通过利用不同的资源,或错开活动时间、空间等方式实现生态位分离而共存(3分)。
生态经济学福建农林大学考试题9
![生态经济学福建农林大学考试题9](https://img.taocdn.com/s3/m/7b96f21bbe1e650e52ea99f5.png)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生态经济学试卷(九)课程名称:生态经济学(Ecological Economics)考试时间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生态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理论范畴是。
2、我国森林环境工程建设的六大防护林工程是:、、、、和。
3、生态经济市的基本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和。
4、根据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关系,我国现状处于该曲线的阶段。
5、工业生态学是以工业企业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工业生态学的要点是,它是“清洁生产”的一个更新更高阶段。
一般而言,这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态固化在中。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2、能质3、全球生态标杆4、Renewable Resources5、生态生产性面积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A、生态盈余B、生态赤字C、全球盈余D、全球盈余2、循环经济的“3R”原则的优先顺序为A、再循环、再利用、减量化B、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C、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D、没有优先顺序3、熵增定律是指A、热力学第一定律B、热力学第二定律C、热力学第三定律D、能量守恒定律4、产业带动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比较适用于A、长江中上游地区B、东北平原区C、沿海经济发达地区D、长江中下游农业区5、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的游憇价值属于A、存在价值B、直接使用价值C、非使用价值D、间接使用价值6、提出能值理论和分析方法的是A、经济学家鲍尔丁B、经济学家列昂捷夫C、罗马俱乐部D、系统生态学家奥多姆7、以下不是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要素的是A、人口要素B、环境要素C、科技与信息要素D、资本要素8、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经济市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B、生态经济市是一个不完全的生态系统C、生态经济市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D、生态经济市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9、我国草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牲畜利用牧草的转化率较低的问题说明了我国草原的A、生产者效率较低B、消费者效率较低C、分解者效率较低D、还原者效率较低10、以下不属于渔业的生态经济特点的是A、渔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长B、渔业生态系统有更大的难见性D、渔业资源分布有广泛性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它有何具体表现?3、简述生态经济学与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的关系。
智慧树知到《生态经济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生态经济学》章节测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b1f28ffd0a79563c1e72a3.png)
智慧树知到《生态经济学》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IMPACTED框架中的P是指环境污染。
A:对B:错答案: 错2、广义的生态文明,是从横向的文明结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的。
A:对B:错答案: 错3、狭义的生态文明,其核心特征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人、自然与社会的全面和谐” 。
A:对B:错答案: 错4、狭义的生态文明,是继“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全新的文明形态。
A:对B:错答案: 错5、有关IMPACTED框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M表示经济活动与自然条件的时空匹配B:C代表消费C:T代表技术D:E代表效率,即单位GDP的资源消耗或环境影响答案: M表示经济活动与自然条件的时空匹配,C代表消费,E代表效率,即单位GDP的资源消耗或环境影响6、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关系的基调依次为:A:依赖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B:改造自然、依赖自然、征服自然C: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依赖自然D:依赖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答案: 依赖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7、生态经济矛盾全面激化的文明阶段是A:采猎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生态文明答案: 工业文明8、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植被与土地的破坏的文明阶段是A:采猎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生态文明答案: 农业文明9、从横向的文明结构视角看,当代文明可以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等五个侧面。
A:对B:错答案: 错10、基于IPAT方程,要控制CO2排放量,在T这个因子上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控制人口B:控制经济增长C:使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替代化石能源D:调整产业结构答案: 使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替代化石能源,调整产业结构第一章1、导致复活节岛的文明衰落的原因,最准确的说法是:A:人口过多B:造神运动C:部族争斗D:人口和经济超越了资源承载力答案: 人口和经济超越了资源承载力2、环境承载力也称环境容量,指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排放污染物的阈值。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B卷答案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B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ea49506c85ec3a86c2c53c.png)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 B )卷答案2010——2011学年第2 学期课程名称:ECOLOGY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名词解释趋异适应:同一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出不同形态结构和不同的生理特性的类型,即生态型。
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仅有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
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存活曲线: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年龄为横坐标作图,从而把种群的死亡——存活情况绘成而成的一条曲线。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中各种元素沿着特定的路线运动,由周围环境进入生物体,最后回到环境的循环运动过程。
可分为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三大类型。
二、选择题1-5 D A D C B 6-10 D A A A B 11-15 B B D D C 16-20 A D B B D三、分析题1.a .(5 points) What proportion of individuals in each life stage survive from one month to the next?Eggs 0.3 Stage 1 Juveniles 0.7Stage 2 Juveniles 0.5 Stage 3 Juveniles 0.1Adults 0.2b. (5 points) If there were 10 individuals of each stage on 1 May 2003, how many individuals of each stage should there be on 1 June 2003?Eggs 1000Stage 1 Juveniles 7Stage 2 Juveniles 2 Stage 3 Juveniles 6Adults 32.依据高斯的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位完全相同的两个物种无法共存,每个生物都有各自独特的生态位,当两个生物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生态位重叠越多,物种之间的竞争就越激烈(2分);在现实生态位的形成中,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各个物种的生态位都同其他物种的生态位明显分开,即产生生态分离现象(1分),生物可通过利用不同的资源,或错开活动时间、空间等方式实现生态位分离而共存(3分)。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9db6a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e.png)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生态学的研究范畴?A. 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B.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C. 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D. 生物种群的动态变化答案:C2.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并且逐级递减,这是由哪个生态学原理所描述的?A. 物种多样性原理B.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原理C. 能量金字塔原理D. 物种竞争原理答案:C3. 以下哪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A. 草食性动物B. 肉食性动物C. 腐生细菌和真菌D. 光合作用植物答案:C4.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主要特点是?A. 单向流动B. 可循环利用C. 逐级递减D. 封闭循环答案:B5. 哪种生态学方法主要用于研究生物种群的空间分布?A. 物种多样性指数B. 物种丰富度指数C. 物种均匀度指数D. 空间分布指数答案:D6.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例子?A. 氧气生产B. 土壤侵蚀C. 疾病传播D. 物种灭绝答案:A7. 哪种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通常是由先锋物种开始的?A. 森林B. 草原C. 沙漠D. 湿地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衡量指标?A. 物种数量B. 物种丰富度C. 物种均匀度D. 所有选项答案:D9. 哪种生态学理论解释了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A. 竞争排斥原理B.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C. 中间值稳定性原理D. 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单位?A. 生物个体B. 生物种群C. 生物群落D. 生态系统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A. 气候条件B. 土壤肥力C. 人类活动D. 物种间的竞争答案:A、B、C、D2.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哪些?A. 水循环B. 碳循环C. 氮循环D. 磷循环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例子?A. 食物供给B. 气候调节C. 休闲和旅游D. 废物处理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生态学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A. 样方法B. 标记重捕法C. 遥感技术D. 长期定位观测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A. 过度放牧B. 森林砍伐C. 土壤侵蚀D. 水体污染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1. 简述生态位的概念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态科学考试试题
![生态科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001fb2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1.png)
生态科学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 生态学的基本研究对象是:A. 生物B. 环境C. 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D. 生物的进化历史2. 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A. 生物、环境和能量B. 生物和环境C. 环境和能量D. 生物和能量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物圈的要素?A. 生物B. 大气C. 水D. 土壤4. 在食物链中,营养关系被称为:A. 基因B. 物种C. 群落D. 系统5. 下列哪一项对生态系统内循环最为重要?A. 土壤B. 生产者C. 消费者D. 分解者6. 竞争作用是指:A. 两个物种之间的相互益处关系B. 两个物种之间的相互不利关系C. 两个物种之间的相互中立关系D. 两个物种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7. 下列哪种气候类型的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最为丰富?A. 寒带型B. 热带型C. 温带型D. 极地型8. 物种多样性的意义包括:A. 可代表生态系统的复杂性B. 可增加生态系统的弹性C. 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 以上全是9. 生态学的调查和研究方法主要包括:A. 野外调查B. 实验研究C. 数理模型D. 以上全是10. 生态恢复的过程主要包括:A. 种植植物B. 损伤修复C. 生物修补D. 以上全是第二部分:填空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 生态系统的两大要素是____和____。
2. 生物圈是___与____的相互作用的产物。
3. 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研究单元是____。
4. 比较完整、具有一定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一级生态系统为____。
5. 生物圈由____、____和____三个要素组成。
6. 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____与____之间的关系。
7. 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
8. 树林、草原等栖息地形成的生物群落称之为____。
9. 实验生态学主要利用____、____和____等方法。
10. 生态环境结果于____与____的综合制约和作用。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4c8a5d80eb6294dd886ce8.png)
复习题(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 农业生态学(agricultural ecology, 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
3.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我国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定义)4. 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简言之,是在一定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5. 生产者(producers):是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
6. 大型消费者(macroconsumers):是指以初级生产的产品为最初十五来源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动物。
7. 小型消费者(microconsumers):又称分解者,是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他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
8. 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是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
二、问答题1 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事件有哪些?答:生态学10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1)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1866年前);主要事件有: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就累积了像二十四节气这种实质反映气候与生物关系的知识,而且广为流传,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
(2)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1866--1935);主要事件有: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定义了生态学,这就标志着生态学的产生。
大生态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生态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26947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b.png)
大生态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环境答案:D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A. 单向流动B. 双向流动C. 可循环利用D. 可自由分配答案:A3. 哪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A. 狮子B. 蚯蚓C. 老虎D. 鱼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服务?A. 食物供给B. 气候调节C. 废物处理D. 娱乐活动答案:D5.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什么影响?A. 增加稳定性B. 减少稳定性C. 无影响D. 增加生产力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物种多样性B. 环境变化C. 外来物种入侵D. 人为干扰答案:ABCD2. 生态系统服务包括哪些方面?A. 供给服务B. 调节服务C. 文化服务D. 支持服务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限制捕猎C. 推广有机农业D. 植树造林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换方式?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食物链D. 食物网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组成部分?A. 空气B. 水C. 土壤D. 岩石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可逆的。
(错)2. 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对)3. 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的唯一因素。
(错)4. 所有生物都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的角色。
(错)5. 保护生态系统的目的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生态系统的功能。
答案: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生物多样性维持。
2. 什么是生态足迹?它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答案:生态足迹是指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资源的需求与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资源之间的比值。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其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a44440ec3a87c24128c46b.png)
农业生态学单选1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D)A理论生态学B草原生态学C环境生态学D理论生态学与应用于生态学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B)A特种结构、时空结构B特种结构环境结构C特种结构、时空结构、营养结构D营养结构、生物结构3种群波动的密度调节主要为(A)A种间调节、食物调节B种内调节、食物调节C种间调节、种内调节D环境调节、食物调节4群落演替换主要原因是:(B)A原生演替、次生演替B外因演替、内因演替C外因演替、原生演替D内因演替、次生演替5就植物来说,其生态型包括(A)A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B养分生态型、温度生态型C植物生态型、生物生态型、微生物生态型D环境生态型、生物生态型6能量作为一种做功的动力,根据是否做功,划分为(B)A光能、热能B动能、潜能C动能、生物能D潜能、生物能7根据辅助通报来源,可将辅助能划分为:(A)A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B生物辅助能、工业辅助能C无机辅助能、生物辅助能D工业辅助能、自然辅助能8从整个生物圈的观点出发,生物化学循环可分为:(D)A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B生物小循环、沉积型循环C气象型循环、地质大循环D沉积型循环、气象型循环9根据污染的环境,可分为的类型是:(D)A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B大气污染、水域污染、重金属污染C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D大气污染、水域污染、土壤污染10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控制,主要为(C)A直接调控、间接调控B环境调控、生物调控C自然调控、人工调控D输入输出调控、结构调控11稻草→牛→蚯蚓→鸡→猪→鱼是条典型的(D)A草牧食物链B腐生食物链C寄生食物链D混合食物链12下列哪种能源属自然辅助能(A)A降水B石油C天然气D化肥13根据物质循环的范围不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B)A生物小循环和气相型循环B微生物小循环和地质大循环C气相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D气相型循环和地质大循环14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三个主要养分库是(A)A植物库、动物库、土壤库B土壤有效养分库、土壤矿物库、土壤有机物库C水体库、土壤、生物库D土壤库、岩石库、生物库15正面关于演替的说法哪个正确(B)A常规就是一个特种取代另一个特种,无规律性B演替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过程C演替就是一个特种取代另一个特种,无方向性D演替以先锋种为发展顶点16当小麦施肥为15公斤时,产量为100公斤,当施肥量为20公斤时,产量为130公斤,小麦价格为2.5元/公斤,则其边际收益为(D)A250元B325元C75元D15元17农业生态系统的制约因素包括社会经济规律和(D)A人类需求规律B空间地理规律C市场规律D自然生态规律18群落在向气候形成的后期,由于某种原因被长期的阻隔在某一阶段,称为(D)A顶极群落B后顶极群落C前顶极群落D亚顶极群落19下列关于生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是种以上的分类B是生理生态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C长期生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D郑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区分20逻辑斯谛曲线中环境阻力校正系数的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B)A如果种群数量N趋于0,则环境外阻力校正系数(1-N/K)逼近于0B如果种群数量N趋于0,表示几乎全部K空间未被利用C如果种群数量N趋于K,则环境阻力校正系数(1-N/K)逼近于KD如果种群数量N趋于K,表示几乎全部K空间未被利用21下列关于砂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通气透水性好B有利于土壤嫌气动物和微生物的活动C易漏水漏肥D质地疏松22生物各个生长发育期或某一阶段内,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值以上的昼夜温度总和,称为某生物或某发育阶段的(A)A活动积温B有效积温C积温D热量23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有一段时间每天需要8小时或至多10小时左右的日照才能开花的植物属于(D)A长日照植物B中日照植物C中间型植物D短日照植物24在全日照下生长,但也能忍受适度的荫蔽,这种植物称为(C)A阴性植物B阳性植物C耐阴植物D中日照植物25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B)A生态因子B生存因子C资源因子D气候因子26根据起始基质的性质演替可分为(A)A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B发生演替、内因发生演替和外因生态演替C快速演替、长期演替和世纪演替D自养性演替和异养型演替27生物生态适应对策中,r-对策者(C)A生活期长B个体大C通常占据临时性生境D生殖耗费少28生物种所具有的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能力称为(B)A遗传力B繁殖力C配合力D增长力29种群在实际条件下,出生率随种群大小、组成和生存条件不同而变化,称为(B)A生理出生率B生态出生率C最大出生率D绝对出生率30人工栽培生物种群在空间分布多属于(C)A随机型分布B成群型分布C均匀型分布D随机成群型分布31关于农业技术经济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一项技术的经济效果应该用产量和收入来衡量B生产中的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投入属于流动资金C流动资金总是小于生产消耗资金D生产占用总是小于生产输出32就生物而言,信息是(C)A生物的温度B非物质的特殊因素C能引起生物的生理变化和行为的信号D能感知生物的特殊因素33土壤养分库的三个亚库为有效养分库、土壤有机残余物库和(A)A土壤矿物质库B微生物库C无机物库D无效养分库34气相型物质循环(D)A贮存库在大气圈中B贮存库在水圈中C循环速度慢D包括碳氮氧的循环35下列指标可以反映系统的生产速率的是(A)A总生产量B产出投入比C经济产量D生物产量36初级生产(A)A是自养者的生产B利用植物产品进行物质生产C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D把太阳能储存为热能37下列能量不属于人工辅助能的是(C)A化石能B种苗C降水D农用塑料38可见光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C)A产生热效应B产生灭菌效应C进行光合作用D进行呼吸作用39关于农业系统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农业系统熵是单位标准煤所带来的能量损失B熵值上等于投入能减去输出能C农业系统熵可以用来评价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率D能量产投比小于1则能量存在浪费40利用食物链加环减轻害虫危害可能增加(C)A生产环B增益环C减耗环D复合环41下列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D)A小麦田B城市草坪C三北防护林D海洋4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C生态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43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AEHaeckel BPOfom CGTinsley DDarwin44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B)A以动物为研究主体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C以植物为研究主体D以种群为研究主体45根据研究方法,一般可把生态学分为野外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A)A实验生态学B种群生态学C行为生态学D草原生态学46生态学发展大致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A生物学时期B环境科学时期C现代生态学时期D现代生物学时期47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A气候因子B地球因子C非生物因子D外来因子48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A气候因子B地形因子C外来因子D变动因子49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D)A气候因子B地形因子C稳定因子D非密度制约因子50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A环境B生境C内环境D地球环境51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A直接作用B间接作用C替代作用D补偿作用52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A综合因子B一般生态因子C替代因子D限制因子53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化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 产量,磷可维持500kg 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A)A250kg左右B350kg 左右C500kg左右D大于500kg左右54当光强度不足时,CO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至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A综合作用B阶段性作用C补偿作用D不可替代作用55一般来讲,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达到最适时的温度、湿度条件组合状况为(D)A高温、高湿B中温、高湿C中湿、高湿D中温、中湿56阳地植物光补偿点的位置较阴地植物(A)A高B低C一样D不确定57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要的最小的光照强度称为(B)A光饱合点B光补偿点C光照点D光辐射点58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A)A可见光区B紫外光区C红外光区D绿光59属于生理无效辐射的光质是(C)A红光B紫光C绿光D兰紫光60属于生理有效辐射的光质是(A)A红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外光61在全都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D)A红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外光62在太阳辐射中,主要引起光学效应,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的光是(B)A红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外光63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C)A大豆B玉米C冬小麦D水稻64下列植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D)A冬小麦B甜菜C萝卜D水稻65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为(D)A平均温度B发育的时间C有效积温D发育起点温度66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B)A多B少C一样D不确定67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在变温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A)A有利B不利C一样D不确定68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A)A贝格曼法则B阿伦法则C李比希定律D谢尔福德定律69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A通气组织发达B机械组织发达C叶面积小D根系发达70旱生植物的特点是(B)A叶面积较大B根系发达C通气组织发达D叶片较多71最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是(C)A粘土B砂土C壤土D黄土72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A团粒结构B片状结构C块状结构D柱状结构73比较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母质是(B)A酸性岩母质B冲积物母质C风积母质D黄土母质74在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及土壤团粒结构构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一类生物是(D)A植物B原生动物C节肢动物D微生物75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有机个体76种群是指(A)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76一个种群内,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幼年最多,老年最少,中年居中,这个种群的年龄型(B)A稳定型B增长型C衰退型D混合型77种群平衡是指(B)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B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C种群选入和迁出相等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78下列表示种群相对密度的是(C)A一亩地有20棵杨树B10只/h㎡黄鼠C100个/hi㎡鼠洞D50ml水中有100个草履虫79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C)A牛B蛔虫C珊瑚虫D青蛙80下列不属于单体生物的是(D)A一群羊B一窝鸟C一只鸡D一棵松树81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均匀分布的是(A)As²/m=0 Bs²/m=1 Cs²/m显著大于1 Ds²/m显著小于182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称为(D)A绝对出生率B专有出生率C最大出生率D生态出生率83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C)A增长型种群B稳定型种群C下降型种群D混合型种群84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在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A)A凸型曲线B凹型曲线C对角线型曲线DS型曲线85dN/dt=rN(K-N /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D)A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B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C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D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86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B)A季节消长B不规则波动C周期性波动D种群平衡87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俚的个体数量为(C)A小于K/2B B等于KC C等于K/2 D大于K/288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D)A原始合作B竞争C中性作用D偏利作用89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二者都必然有利,这种关系为(B)A偏利作用B互利共生C原始合作D中性作用90寄生蜂将卵产在寄主昆虫的卵内,一般要缓慢地杀死寄主,这种物种间的关系属于(D) A偏利作用B原始合作C偏害作用D拟寄生91白蚁消化道具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C)A寄生B拟寄生C互利共生D偏利共生92下列生物之间不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C)A人与饲养的家畜B蜜蜂与其采访的植物C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D豆科植物与固氮菌93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D)A密度增长起来越快B环境阻力越来越大C环境阻力越来越小D密度越来越小94不符合增长型的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是(D)A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B生产量为正值C年龄锥体下宽、上窄D出生率小于死亡率95种群为逻辑斯谛增长时,开始期的特点是(A)A密度增长缓慢B密度增长逐渐加快C密度增长最快D密度增长逐渐变慢96沿海地区出现的“赤潮”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D)A季节性消长B不规则波动C周期性波动D种群的爆发97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由英国澳大利亚,10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
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f67cd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f.png)
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物种多样性B.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C.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D. 物种的进化2.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例子?()A. 碳固定B. 水净化C. 土壤侵蚀D. 食物供给3. 以下哪项不是生态学中的生物群落概念?()A. 特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集合B. 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C. 仅包括植物D. 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4. 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是由于()。
A. 食物资源有限B. 栖息地空间有限C. 捕食者数量增加D. 环境条件变化5.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食物链D. 物质循环6. 生态位是指()。
A. 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B. 物种在食物链中的位置C. 物种在地理分布上的位置D. 物种在进化树上的位置7. 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A. 热带雨林B. 沙漠C. 草原D. 农田8. 物种入侵可能导致()。
A. 生物多样性增加B. 物种灭绝C. 环境质量改善D. 经济收益增加9. 以下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引入外来物种C. 恢复退化生态系统D. 进行生态教育10. 以下哪项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抵抗力稳定性B. 恢复力稳定性C. 物种多样性D. 能量流动效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描述生态学中的“环境容纳量”概念,并解释它对种群增长的影响。
2. 解释什么是生态足迹,并讨论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 什么是生物放大作用?请举例说明它在生态系统中的影响。
4. 描述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并讨论为什么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这些服务至关重要。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讨论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这些影响。
2. 讨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分析它如何与生态学原理相结合,以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平衡。
福建农林快题考研真题试卷
![福建农林快题考研真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253305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b.png)
福建农林快题考研真题试卷福建农林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其考研真题试卷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以下是一个模拟的考研真题试卷的示例内容,供参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学中,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A. 根B. 茎C. 叶D. 花2.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环境3. 土壤学中,土壤肥力的高低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不大?A. 土壤有机质含量B. 土壤pH值C. 土壤类型D. 土壤水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绿体中的_________反应中。
2. 农业生态系统中,作物的产量与_________和_________密切相关。
3. 土壤中的_________是植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形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2. 阐述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3. 描述土壤肥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现代农业技术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方面的作用。
2. 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潜在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五、案例分析题(共10分)某地区近年来频繁发生旱灾,导致农作物产量大幅下降。
请分析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结束语:本试卷旨在考察考生对福建农林大学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考生能够认真作答,展示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请注意,以上内容为模拟示例,实际的考研真题试卷会根据不同学科和年份有所变化。
考生应以官方发布的真题为准进行复习和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生态经济学试卷(九)课程名称:生态经济学(Ecological Economics)考试时间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生态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理论范畴是。
2、我国森林环境工程建设的六大防护林工程是:、、、、和。
3、生态经济市的基本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和。
4、根据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关系,我国现状处于该曲线的阶段。
5、工业生态学是以工业企业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工业生态学的要点是,它是“清洁生产”的一个更新更高阶段。
一般而言,这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态固化在中。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2、能质3、全球生态标杆4、Renewable Resources5、生态生产性面积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A、生态盈余B、生态赤字C、全球盈余D、全球盈余2、循环经济的“3R”原则的优先顺序为A、再循环、再利用、减量化B、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C、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D、没有优先顺序3、熵增定律是指A、热力学第一定律B、热力学第二定律C、热力学第三定律D、能量守恒定律4、产业带动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比较适用于A、长江中上游地区B、东北平原区C、沿海经济发达地区D、长江中下游农业区5、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的游憇价值属于A、存在价值B、直接使用价值C、非使用价值D、间接使用价值6、提出能值理论和分析方法的是A、经济学家鲍尔丁B、经济学家列昂捷夫C、罗马俱乐部D、系统生态学家奥多姆7、以下不是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要素的是A、人口要素B、环境要素C、科技与信息要素D、资本要素8、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经济市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B、生态经济市是一个不完全的生态系统C、生态经济市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D、生态经济市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9、我国草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牲畜利用牧草的转化率较低的问题说明了我国草原的A、生产者效率较低B、消费者效率较低C、分解者效率较低D、还原者效率较低10、以下不属于渔业的生态经济特点的是A、渔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长B、渔业生态系统有更大的难见性D、渔业资源分布有广泛性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它有何具体表现?3、简述生态经济学与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的关系。
4、简述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关系?5、简述中国建设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面临的机遇。
6、简要分析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
五、论述题:(本题3小题,共25分)1、试述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内涵及其作用。
(本题8分)2、为什么说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题7分)3、请结合福州市的现状谈谈如何建设生态经济市(本题10分)?(本页为稿纸)《生态经济学》试卷(九)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协调、生态经济平衡和生态经济效益2、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平原绿化工程、治沙工程和太行山绿化工程。
3、生态经济市的现代性、生态经济市的发展性、生态经济市的协调性4、“倒U型曲线”关系、拐点5、生态链;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和区域整合;生态工业园区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生态渔业:生态渔业作为一种协调渔业全局发展的生态工程,它要求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综合应用生物科学与渔业科技成就,对区域性渔业进行整体优化及层层优化设计管理,在保证渔业产品产量的前提下,使渔业协调发展,把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建立在高效、低耗、和谐和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生态渔业作为一套经济而高效的渔业实用技术,它适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在因地制宜地充分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基础上,促进渔业经济综合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2、能质:即能量的实质,用能值转化率进行度量。
能值转化率越高,则能质也越高。
在生态经济系统中,能量从量多而能质低的的等级向量少而能质高的等级流动和转化。
3、全球生态标杆:Global ecological benchmark,即全球人均总生态承载力,用于衡量全球人均总生态容量,用生态生产性面积衡量约为1.6hm2土地。
4、Renewable Resources:即可更新资源,它是指所有生物体通过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产生新的生物资源。
广义而言,是指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营后能为人类反复利用的各种自然资源,如土壤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
5、生态生产性面积:是生态足迹分析法为各类自然资本提供的统一度量基础。
是指具有生态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体等的面积大小。
地球表面的生态生产性土地可分为6类:化石能源地、可耕地、牧草地、森林、建成地、海洋。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A2.C3.B4.C5.D6.D7.D8.C9.B 10.D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生态经济系统要素配置结构合理性的指标?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稳定性,区域生态经济要素配置结构稳定性特征表现在均衡性、复杂性和开放性三个方法;(2分)(2)高效性,具体表现在物质循环的高效性、能量转化的高效性、价值增值的高效性及信息传递的高效性等;(2分)(3)持续性,是从动态发展看,生态经济区域功能的持久维持和稳步提高,并允许系统有适当波动。
(1分)2、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它有何具体表现?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基本矛盾是具有增长型机制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具有稳定型机制的生态系统对自然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2分)(2)该矛盾具体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生态系统的资源供给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二是经济系统的废弃物排放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调节能力,即生态环境的容量问题。
(3分)3、简述生态经济学与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的关系。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在上述四个理论或概念中,生态经济提出的时间最早,涵盖面最大,是一个更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它的研究内容与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循环经济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极为显著的不同,即它所关注的是诸如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的软措施,并对影响人的行为的制度和组织进行创新和评价,而后三者关注的是诸如工艺技术这样的硬措施;(2分)(2)生态经济与上述三个概念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其中,生态经济最重要之处是为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研究提供理念和方法论上的支持,而后三者则是生态经济理念成为现实的途径。
(3分)4、简述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关系?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生态平衡是经济平衡的基础;(1分)(2)经济平衡对生态平衡反作用于生态平衡;(1分)(3)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是有机的整体,他们共同构成生态经济平衡。
(2分)5、简述中国建设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面临的机遇。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科学发展观呼唤绿色GDP;(2分)(2)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热催绿色GDP;(1分)(3)新政绩考核制度需要绿色GDP;(1分)(4)国民核算改革潮流驱使绿色GDP。
(1分)6、简要分析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人类经济活动从环境中获取各种资源,如可更新和不可更新资源,经过生产和消费,又将其释放到环境中,这样产生了一个封闭的物质循环;(3分)(2)如果人类的经济规模适合,将和自然生态系统及环境相协调,使这种循环持续地进行下去,即可持续发展。
但目前经济发展中却忽略了这种循环,并因此而产生众多问题,阻碍了经济发展。
(2分)五、论述题:(本题3小题,共25分)本题仅提供答题要点和评分标准,具体论述由考生自行发挥。
1、试述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内涵及其作用。
(本题8分)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e 及其博士生Wackernagel提出的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
访方法通过估算维持人类的自然资源消费及人类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空间面积大小,并与给定人口区域的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来衡量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人类的生态足迹涉及生物生产地、生物生产海域、能源地、可建筑用地和生物多样性土地等。
(5分)(2)生态足迹模型在计算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状况方面其使用的指数非常有效,易于理解,并且抓住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一个能把可持续性、发展和公平的有关问题联系起来的优秀的聚合指数。
该模型的提示的范围已超出了承载力,揭示出人类对贸易的依赖,也反映出不同的收入水平效应和不同技术水平对生态的影响。
(3分)2、为什么说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题7分)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生态农业”,简单地说,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它要求按照生态经济系统本身运动的规律性使用各种经济、技术措施,一方面能保持和改善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它可以避免不顾过去农业生产上存在的两种盲目性:一是不顾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承载能力有限性的特点,盲目过量地采用某些经济、技术措施;二是不按照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具体需要,盲目地投入各种技术措施,投得过多过少都造成浪费。
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
(4分)(2)生态农业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启示。
①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过去,我们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只重视其经济目标,而忽视其生态目标。
进入新的生态时代,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不应当再是单一的经济目标,而应是生态与经济的双重目标。
因此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要建设成一个高水平的农村生态经济系统,使经济与生态形成合理、高效的生态经济良性循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②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内容的认识上都存在较大局限性。
它们对生产力的认识还局限于经济系统中的社会生产力,而忽视自然生态系统中自然生产力的存在;同时还都受原来“现代农业”概念的限制,都是囿于“石油农业”的范围,因此有本身的局限性。
进入生态时代,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突破原来“现代农业”片面狭窄范围的限制,而增加提高自然生产力,保持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的内容。
(3分)3、请结合福州市的现状谈谈如何建设生态经济市(本题10分)?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简要阐述福州市生态经济现状: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存在着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进行举例说明,由考生自行发挥)(4分)(2)建设生态经济市要实现城市生态与经济协调。
①要实现城市的生态经济整体优化;②要建立协调的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和功能;③要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