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福利国家原因”
如何认识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
如何认识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福利国家制度,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经济环境来讲,战后西欧经济的迅速恢复和繁荣为建设福利国家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从政治环境来讲,战后西欧各国的执政党在福利国家问题上达成了不同程度的共识,这种共识保证了福利国家发展的延续性。
从国际政治环境来看,美苏对抗为西欧各国发展经济和福利事业提供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东欧国家的存在给西欧各国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迫使西欧各国增加社会福利。
福利制度的产生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福利制度的内容与水平决定于生产水平,是资产阶级自觉调节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可减轻贫困程度但却不可能消除贫困。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福利国家制度”,没有改变社会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只是在新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保证资本积累和继续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方式,从而是整个现代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福利制度也是一把双刃剑一、积极作用1、维持劳动力的正常生产与再生产,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2、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工人阶级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3、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公民个人的自由二、局限性1.竞争力下降。
高成本无论对于企业来说还是对于国家来说,其结果就是竞争力的下降并影响到国家经济增长水平。
2.政府借贷和赤字增加。
从根本上说,福利国家再好的社会保障,都是来自工作者的缴纳。
3、福利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福利制度可减轻贫困程度但却不可能消除贫困因此,完全的向西方福利制度“看齐”是不现实的。
降低福利会导致社会不稳定,这也是一个规律。
这些规律已经或正在被西方福利国家的实践所证明着。
目前我国必须结合自己的国情,要建立一个符合国情的福利制度,选择一个具有长效机制的福利制度模式,不断完善已经初具规模的福利制度雏形。
浅析西方福利制度
浅析西方福利制度浅析西方福利制度]浅谈西方国家福利制度【摘要】:西方福利制度发源于英国,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工业革命造成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浅析西方福利制度。
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一些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社会保障制度.。
从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救济,扩展到全体国民,二战后英国实现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
鉴于二战的教训,西方国家纷纷效仿英国,开始开始实行社会福利制度,内容涵盖教育、医疗、失业、工伤和养老等领域。
本文将针对现状,根源,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西方国家福利制度利弊,并提出可行解决方案。
【关键字】:福利国家失业老龄化【正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而福利国家这个概念来源于《贝弗里奇报告》,在社会保障领域是全民福利的象征。
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进入福利国家时代,西欧和北欧众多国家纷纷效仿。
究其根源,在于社会福利为西方国家提供了一种激励制度,它能缓解被统治阶级与统治阶级的矛盾,是福利国家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一次选择制度。
福利国家政府利用社会福利政策缓和社会日益扩大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和贫困人群的对社会安定的威胁。
国民通过社会福利政策,保证体面的生活。
社会福利政策已然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工具,同时社会福利政策也将福利国家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1883年德国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此后社会福利政策都拥有法律的保障,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正常实施。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就由此进入了福利国家时代。
一:西方国家福利制度下的现状:战后西欧等西方国家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逐步扩大了社会公平,促进了整个西欧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 普遍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基本消除了贫困问题。
西方国家尤其是一些福利国家,不仅使居民摆脱了绝对贫困的威胁,而且会根据物价和生活指数逐年调高贫困线标准,因此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 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二战后福利国家材料(张尊健)
二战后福利国家材料一、战后福利国家发展的特点材料: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一般有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补助。
社会保险,主要包括老年退休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事故保险等内容。
这些保险一般以在职职工在工作期间每年按期交纳的部分收入、政府承担的部分财政支出与雇主承担的相应部分共同组成。
当职工年老退休、失业或患病而丧失工作能力时,可领取部分津贴,以资补偿。
社会福利补助主要由政府财政拨款,给低收入或无收入者以一定的经济补助,以保障他们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一定的社会服务享受。
例如,医疗保健服务、国民免费教育、交通补助、住房补助、儿童营养补助、单亲家庭补助与多子女补助等。
需要提出的是西方各国的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补助的项目与分类不尽相同,某些国家的社会保险内容,可能在另外一些国家成了社会福利补助。
——《当代西方“福利国家”政策析评》特点:进一步完善。
从内容上看,这些国家的社会福利由零星向“多而全”的方向发展;从享受对象的范围上看,从单个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社会规模的公民应享的权利;二、“福利国家”政策成为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项政策的原因首先,战后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造就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繁荣。
改善劳动者的积极性成为可能和必要。
其次,劳动大众为争取各种社会权利而进行的长期不懈斗争。
再次,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挑战。
最后,改良主义、福利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等思潮的盛行。
三、近年来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困境与改革为了减少政府财政赤字,西方各国政府开始推行改革举措。
有些国家增加税收,例如,瑞典个人纳税范围扩大,税收名目比社会福利名目多,1981~1982年度,一般收人的个人所得税率几乎占个人全部收人的60%左右,高收入者则达80%左右。
有些国家则开始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如,德国施罗德政府2002年制定的“2010年议程”的改革计划,就着手改革失业保险和救济制度,逐年削减失业者的救济金,推迟甚至暂时冻结退休者养老金的增加。
如何理解“福利国家”
如何理解“福利国家”作者:冒礼梅来源:《教育界》2010年第19期“福利国家的出现”是江苏历史高考的知识点,但人民版教材却没有进行解释或说明,这使得使用人民版教材的广大学生对“福利国家”这一知识点模糊不清。
本文就此对“福利国家”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说明,以帮助使用人民版教材的学生理解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最典型的是北欧国家,成为西方福利国家的“橱窗”。
此外,荷兰、澳大利亚、乌拉圭、新西兰等国也是如此。
另外,由于石油收入的增加,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曼等产油国也成了福利国家。
一、含义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福利是这种国家形态的特性,它突出地强化了现代国家的社会功能,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
二、实质其实质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
三、发展历程1.起源:“福利国家”概念源起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
现代福利制度起源于英国,其思想主张被概括为“3U”思想:普享性原则(universality),即所有公民不论其职业为何,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统一性原则(Unity),即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均一性原则(Unifor-mity),即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
此后,这一概念被推广到其他国家。
2.实践:20世纪_30年代经济危机后,罗斯福新政实行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措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3.发展、完善:二战后至70年代初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时期。
此时的资本主义经济经过复苏阶段,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经济的高速增长为福利国家的完善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社会福利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的保证。
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福利国家”逐步发展起来。
西欧国家福利政策利弊分析
西欧国家福利政策利弊分析社会福利事业在欧洲已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英国政府为了安抚救济贫民, 于1 0 01 年颁布“贫穷法”。
在工业革命时期, 英国政府又把大量贫民转为产业后备军, 于1 8 3 选年颁布“新贫穷法” ,对贫民实行救济.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法。
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固然对其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二、影响1、积极影响(1)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2)调节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发展;(3)促进社会服务,缓解就业压力;(4扩大公民自由,体现团结互助;(5)巩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2、消极影响(1庞大的福利开支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的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对高新技术的投入,成为社会持续充分发展的障碍,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凸现。
(2 助长了社会成员的闲散性,福利制度被讥讽为“培养懒汉的制度”。
第二, 西欧国家利用社会福利制度可以适当调节社会需求, 刺激消费, 推动经济发展.西欧各国每年花费的社会福利开支是巨大的, 这就扩大了消费, 增加了社会有效总需求” ,起到刺激生产、发展经济的作用。
第三, 西欧由于普遍推行社会福利制度, 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增加第三产业就业人员, 一定程度减少失业的压力。
西欧国家为社会福利事业服务的医疗、职业培训、老年保健等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 吸收了大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失业者, 吸收了一批新就业人员, 并为提高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供了便利条件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固然对其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对其国家的政治经济有一定积极影响。
但是, 也使西欧国家越来越感受到“社会福利的沉重压力” , 在财政、经济、社会各方面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因素。
最新中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分析
中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分析中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分析二战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解社会矛盾,大力投资并创办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
其中,西欧和北欧国家是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最早, 也最为典型的地区, 被誉为包揽人们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 形成于战后初期, 六七十年代, 社会保障进一步扩大和完善。
然而,随着七十年代,西方经济出现滞胀,导致经济危机,财政收入减少。
高社会福利加重了社会负担,全面福利政策导致一些人懒惰,不利于社会进步,以英国为首的许多国家开始逐步削减社会福利保障方面的开支。
虽然西方的社会福利制度在后来的施行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但依然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国家借鉴,比如说公共医疗制度、失业保障制度等。
一、福利国家的概念为了更好的了解西方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我们要弄清福利国家的定义是什么?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福利国家”这个词来源于19世纪的德国,当时俾斯麦实行的警察国家政策,1870年德国的历史学家描述俾斯麦的“国家社会主义”政策是在创造一个“福利国家”后来英国作家在一篇文章中采用了这个词汇。
“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福利是这种国家形态的特性,是用来界定国家的,福利国家这种国家形态突出地强化了现代国家的社会功能,所以它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而社会福利则是社会学概念。
福利本身更是经济学的概念。
经济环境是国家决策的条件和基础,而社会福利则是国家决策的结果。
福利国家不是社会保险,不是公费医疗,也不是家庭福利或社会救济计划。
福利国家甚至不等同于社会保障或社会政策,而是它们的加总。
造成福利国家的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国家只负责向“最需要的人”提供福利,这种方式需要政府官僚去区分谁是“最需要”的人,因此政府要密切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才能将作弊减到最低,因此会将人民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接受福利的人,另一类是需要为政府福利提供的人,而这类人往往想将福利减到最低。
西方福利制度发展历程
西方福利制度发展历程
西方福利制度发展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的工业化
时代。
这个时期,工人们面临贫困、恶劣的工作条件以及缺乏社会保障的问题,这促使了福利制度的诞生和发展。
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欧洲的一些国家开始建立社会保险制度,为工人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失业救济。
这些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工人阶级的需求,也是为了缓解社会压力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间,福利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特别是在瑞典、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社会民主政策,包括提供普遍医疗保健、免费教育、住房保障等福利措施。
这些国家采取了高福利、高税收的模式,通过政府的介入来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然而,在20世纪末期,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
战和调整。
由于经济全球化以及经济增长放缓,一些国家对福利制度进行了削减和改革,以减轻财政负担并提高经济竞争力。
总结来说,西方福利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19世纪末
期的工业化时代开始,逐渐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再到二战后的大幅扩展和完善,最后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的调整和改革。
这一过程中,福利制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促进社会公平、减少社会不稳定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福利国家的名词解释历史
福利国家的名词解释历史福利国家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角色和责任,它是一种旨在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来改善公民生活的制度。
本文将对福利国家的名词解释历史进行探究和分析。
一、福利国家的诞生福利国家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末期欧洲社会变革的背景下。
当时,工业革命的推进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剧变,无数工人被迫进入城市工厂,生活质量低下,劳动条件恶劣。
在这一时期,社会问题的爆发促使政府采取措施,来平衡并改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不平衡状态。
二、福利国家的发展福利国家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最初的福利国家是以为劳动者提供福利保障及社会保险制度为目标。
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福利国家的概念也发生了演变。
现代的福利国家意味着政府不仅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还承担起教育、医疗、住房、基础设施和就业等方面的义务。
三、福利国家的功能与挑战福利国家的功能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还包括社会调节、经济稳定和公平正义的追求。
通过提供教育和医疗等福利服务,福利国家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祉。
同时,福利国家还可以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然而,福利国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福利国家的运作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这对于资源匮乏的国家来说可能是一个难题。
其次,福利的实施也可能导致市场的失调和产业结构的扭曲。
此外,过度依赖福利国家可能削弱个人责任感和自主性,引发社会问题。
四、福利国家的国际比较福利国家的发展在不同国家有着各自的特点。
欧洲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在福利国家方面的投入和发展相对较高。
这些国家通常拥有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着广泛的社会福利。
相比之下,其他一些国家的福利国家制度相对较为薄弱。
这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所造成的。
五、福利国家的未来展望福利国家的未来展望充满挑战和机遇。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福利国家需要面对新的社会问题和经济压力。
例如,人口老龄化、失业问题以及数字经济的崛起等都对福利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试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
一、社会福利制度的产生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各国发生了一次空前严重的大危机,危机中.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55.6%,法国工业生产下降了35.7%,英国工业生产下降了32.3%。
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世界贸易额缩减三分之一,钢产量倒退三十一年,煤产量倒退二十八年,整个工业倒退二十多年,回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全失业者达到了三千多万人。
这次危机动摇了资本主义制度,它所造成的广泛失业和贫困使资本主义各国的阶级矛盾急剧尖锐化,劳动人民纷纷起来斗争,革命运动高涨,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挽救垄断资产阶级岌瘦可危的统治,以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为理论依据的福利国家学说应运而生。
这种学说主张资产阶级国家为了促使经济繁荣,应采取适当的赋税政策,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实行社会保险、失业津贴等社会福利政策。
各国垄断资产阶级迫于形势和劳动人民的斗争,不得不采纳这类主张,开始实施社会福利政策。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它还只是零星的救济补助措施。
二战后,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1)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初步显示,社会主义的影响加强.资本主义备国的无产阶级进一步觉醒,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政治斗争,垄断资产阶级慑于无产阶级的强大力量,不得不实行某些让步,逐步扩大社会福利措施,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以缓和阶级矛盾,抵制社会主义的影响。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一方面,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越来越需要发挥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像恩格斯所描述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在皮鞭下劳动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新的生产力条件,无产阶级的斗争,哪怕是极短的罢工,都会给垄断资产阶级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为了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垄断资产阶级不得不增加工人的社会福利;另一方面.由于技术的进步,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在五十至六十年代有了很大的提高。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48-1973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都较高:曰本15%,西德9.2%.意大利/.4K,法国,加拿大5.9%.美围4.6%.英国3%。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制度的积极作用福利制度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税收的形式把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起来,而后用于社会上收入不高的居民,以部分改善他们在初次分配中收入过低状况的一种制度。
它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分配方式。
福利制度从创设至今,大体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危机、调整五个阶段。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福利制度发展为由一系列社会福利措施和项目组成,并且各有一整套具体内容和详细规定的制度,虽说其最初目的之一是为了驱散社会主义的威胁,但它对于战后缓和经济危机,缓解劳资矛盾,保证社会稳定,巩固资本主义制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为一种社会分配制度,它是资产阶级政府采取的重要改良主义措施,是资本主义社会调节生产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稳定、阶级矛盾趋于缓和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一,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福利是通过高税收来实现的。
各国政府通过对不同收入的阶层实行有差别的税收政策,特别是累进税减少了由所有权产生的分配不合理,缩小了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增强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凝聚力,这一税制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得以稳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缓冲器”、“减震器”。
广泛的社会福利措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状况,保障了大多数人的最低经济要求和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社会动荡,平息社会不满,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的“安全网”作用,同时向社会成员灌输现存体制和价值观的合理性,减轻对现有制度的离心力。
从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前提和保证。
第二,调节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根据一般规律,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潜力较大,其新增收入绝大部分能够转化为现实消费;而高收入阶层由于其阶段性消费已基本饱和,在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出现的情况下,其新增收入则会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储蓄或其它金融资产。
“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覆盖全社会公民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网络,居民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福利,使居民在生活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从而可以当期消费甚至适度超前消费。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探索与启示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探索与启示一提到西方国家的福利,让很多国人羡慕不已,很多人希望中国将来也可以实现那样的高福利,但是西方的福利制度真的适合中国吗?答案是否定的。
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面临着经济停滞局面,社会福利制度也陷入了重重困境。
近年来, 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形势严峻,各种医疗、养老、社保等诸多问题引起社会矛盾加深,而现在欧洲高福利主义模式难以持续,西方各国政府都开始考虑要削减社会福利支出,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我们中国正从补缺型福利模式向适度普惠型模式转变,应当谨防重走欧洲高福利老路。
一、西方福利制度简介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具体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三大类。
社会保险是政府以法律形式,强制公民在就业期间按其应课税年工资额的一定比例向国家交纳的社会保险税,用于投保者因规定的原因丧失收入以后,向他们及其家属提供一部分补偿收入和服务,以保障他们维持基本生活。
其种类主要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疾病和健康保险、工伤事故保险等。
社会救济是针对部分生活困难者和贫困家庭提供的带有生活救济性质的补贴,如对失去收入或收入低微的老弱病残者给予特殊照顾的补助。
社会福利是由政府以拨款形式提供给公民的各种补贴。
这是不以个人经济状况为转移的带有普遍性的公共财政补贴。
二、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可以施行的原因那么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为什么可以施行呢?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1、高税收“羊毛出在羊身上”。
实行高福利政策的资源,其实都来自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只是通过高税收由国家实施再分配罢了。
这些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率一般都达到30%-50%高收入者的纳税率甚至达到70%-80%我们国家个人所得税是5%-45%也就是说,劳动者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收入都交了税。
瑞典的遗产税最高达98%也就是说上一代留给子女的财产,最少时只剩下2% 几乎等于没有。
芬兰连信教也要征收1%的宗教税。
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确立的战略背景与外部因素——以英国为例
速 了英 国福 利 国 家制 度 的确立
关 键词 :福 利 国 家 ;工人 阶级 ;领 土逻辑 ;资本逻 辑 ;
l e a d. I n d e ba t i n g o n t he i mp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s o c i a l we l f re a po l i c y i n he t We s t , ho we v e r , he t
在这种背景下法西斯政党的上台更加加剧了英美资产阶级统治阶级的不安他们意识到仅凭残酷的镇压政策已经难以巩固其统治必须在保持高压的同时推行大规模的福利政策来保证工人的基本生存
战略决采研 究 2 0 1 4年第 4 期
二 战后西方福利国 家制度确立的 战略背 景与 外部因 素
以英 国为 例
余立涵
摘 要:自 《 贝弗里奇报告》 ( , r h e B e v e r i d g e R e p o r t )问世 以来 ,以英国为首
的一 大批 西 方资本 主 义 国 家相 继 步入 了福 利 国家的行 列 。针 对 实施 这 一政 策 原 因的
评估从 未停止 ,然而学术界 的讨论或有意或无意地忽视 了冷战这一时代 大背景 。从 而对前 苏联在这一过程 中扮演的角色考虑不够。本文将从领土逻辑和资本逻辑 出发 ,
作 者简 介 :余 立涵 ,北京 外 国语 大学 国际关 系学院硕 士研 究生 。 ( 1 0 0 0 8 9 )
中图分类号 :D 5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9 0 6 5( 2 0 1 4 )0 4 - 0 0 3 4 - 0 9
福利国家的出现.
医疗保险:瑞典公民都享受公费医疗,超出规定金额部
分还可再享受50%~90%补贴
失业补贴:瑞典失业者都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额为原
工资75%
材料二: 德国:记者在社会保障局的黑板上看到一些人申请实 物的项目:结婚戒指51欧元,洗衣机306欧元,厨房用品161欧 元,煤气灶397欧元等。大多数家庭在拿到现金救济后还会再申 请实物救济。
保障事业的萌芽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普及化
二战后,普遍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特点 全民化
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瑞典:“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
“福利国家的橱窗”
二、福利国家形成的过程 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内容: 医疗保健服务
养老 住房 失业保险 教育等
合作探究
材料四: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 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式的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 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 们人为地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20世纪30年代中 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 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该介入社会福利业。 ——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材料反映西方社会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战后二十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如何? 为福利国家的建立提供何种条件?
材料三:战后美国家庭股票持有情况统计表
超级富户 非常富户 一般富户 户数比重 股票比重 0.5% 46.5% 0.5% 13.5% 9% 29.3% 其他户 90% 10.7%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总结:福利国家兴起的原因
浅析德国成为社会福利国家的历史原因
浅析德国成为社会福利国家的历史原因在世界历史范围内,德国被视之为最早实现社会福利的国家。
德国的社会保险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失业保障和退休保障体系以及救助贫穷和辅助病弱者的社会救助机构,免除了所有公民基本生存的担忧。
德国不是最先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但却最先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始建于工业化时代,这个时期的德意志依然处于政治分裂的状态,可以这样说,德意志的工业化与政治上的统一是同步进行的。
进入近代以后,德意志依然保持着中世纪的政治传统,即:以保护为原则建立起来的个人联合的政治体制。
这种政治体制通过特许权保护各个社会阶层,以此获得政治支持。
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是由大大小小在政治上独立的邦国和自由城市构成的具有联合性质的小政府的形态。
19世纪中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德意志帝国也只是一个政治上的联合体,延续了小政府的政治传统。
在这种小政府的政治体制下,教会、行会、同业公会等各种社会团体具有组织经济生产活动、社会救济等社会性的职能,形成了大社会自助和自救的社会传统,这种大社会的传统在工业化过程中得以继承和延续,关注工人的社会福利成为各政党之间进行政治角逐时的重要课题,也是以此获得在帝国议会中政治选票的重要筹码。
因此,社会福利体系的建立也是政党之间政治角逐的产物。
一、“小政府”的政治传统西欧各国都具有“小政府”的政治传统,这是因为它们都源自于中古早期同一个法兰克王国。
欧洲中古社会是在巨大的社会动荡中开启的。
4世纪中叶,居住在欧亚平原上的游牧民族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增大,这些游牧民族中较为强大的一支——匈奴人向东迁徙进入亚洲,但汉王朝成功地将其阻挡在秦长城之外,只有很小一部分匈奴人进入位于今天鄂伦春自治旗的鲜卑山区,在那里定居,史称鲜卑人,后来他们逐渐融入大中华的政治传统体系中。
在亚洲受阻的大部分匈奴人转向欧洲平原,挤压居住在欧亚平原上的游牧民族集体向欧洲迁徙,史称:民族大迁徙。
论“福利国家”产生的实践传统与理论渊源
论“福利国家”产生的实践传统与理论渊源话题:教育学习知识分子国家[摘要]作为一种制度建构,“福利国家”于20世纪40年代之后在欧洲资本主义世界开始产生。
但作为一种福利供给形态,它在欧洲社会已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考察历史,“福利国家”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着一定的发展渊源,经历了相当长的实践积累和理论酝酿过程。
就其发展逻辑而言,“福利国家”不是出现的,而是进化的。
[关键词]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社会福利史[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08)12-0196-04国内学界关于福利国家的研究,总体上不外基于以下两种现实取向:一是阐述欧洲“福利国家”的主要经验,以资借鉴(田泉,2005;潘屹,2007);二是分析“福利国家”的固有弊端及其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以示教训(徐延辉,2004;周弘,2006)。
两种取向的背后实际上隐含着研究者的一种潜在观念,即西方“福利国家”之路代表着福利供给的一种普适性模式,对于各国的福利实践均有资鉴价值(潘屹,2007)。
事实上,“福利国家”在欧洲的产生,有着其深刻的实践传统和思想渊源。
无视这一极具欧西特色的传统与渊源,势必形成“‘福利国家’模式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西方中心观。
因此,加强对欧洲“福利国家”形成的历史传统的考察,有助于正确理解“福利国家”在欧洲产生的必然性。
检视现有研究,学术界围绕“福利国家”而展开的探讨主要集中于事后的考察,诸如福利国家的内在矛盾、面临的挑战和现实危机,以及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围绕“福利国家”所形成的各种思想论争等。
而对于“福利国家”产生的历史传统及其思想渊源,目前学界却鲜有探讨。
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拟从经验和理论两个维度,来对“福利国家”产生的实践传统和思想渊源作一番考察,期以对“福利国家”形成的历史传统有一个更为具体而真切的体认。
一、福利国家产生的实践传统在欧洲,国家介入弱势群体的福利供给和服务递送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
西方福利体质背景
西方福利体质背景“福利国家”是二战盾出现的术语。
1948年英国首先宣布建成了“福利国家”。
之后,社会福利制度在发达国家不断扩展。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福利制度的核心,“其基本形式包括三种:第一,社会保险,主要由有固定职业的人参加,费用由政府、雇主和受益人共同负担,例如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第二,社会扶助或社会救济,主要向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人提供,费用由政府承担,如残疾人年金;第三,社会福利,包括家庭补助、公共教育政策、住房补助政策”。
福利国家制度是在济贫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于一百多年前的德国;如果继续上溯的话……英国《济贫法》被认为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国家的雏形”。
纵观国家福利制度形成与发展,要把握以下演变历程:16~17世纪,英国济贫制度建立。
圈地运动导致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四处流浪,伊丽莎白女王颁布法令,保障流浪人口的基本生活,也采取强制手段迫使他们进工厂当工人。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社会保障制度在各国建立。
工业革命导致社会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社会财富分配不均,阶级矛盾激化。
为缓和矛盾、巩固统治,各国先后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的发展也为这一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物质条件。
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英国、德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20世纪30年代,受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福利国家的理论提出,罗斯福新政开始了美国福利国家的实验。
特别是战后,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使社会差距和社会矛盾加剧,另一方面又为高福利政策的实行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保证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西方国家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
国家福利政策在欧美国家广泛实行。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出现“滞胀”,以英国撒切尔夫人改革和美国里根改革为典型代表,各国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
无论是社会保障制度还是国家福利制度,各国的理论探讨和政策制定的历史进程并不是同步的。
西方主要国家的福利计划各有特色,社会福利水平(覆盖的范围和达到的规模)存在很大差别,经历的发展历程也大不一样。
2021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优势、困惑及改革范文1
2021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优势、困惑及改革范文 一成因:阶级对抗的缓冲器 所谓“福利国家”,作为一种特定的概念主要是指二战后以推行覆盖所有社会成员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为基本特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这些国家通过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系统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就是“福利国家制度”.不过,通常泛称为“福利国家”.“福利国家”制度是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阶级矛盾趋于激化、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成福利国家制度的国家(1948年)。
作为英国福利国家制度诞生的思想基础,不得不提到《贝弗里奇报告》。
1942年,著名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向英国政府提交了一份名为《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的报告,即《贝弗里奇报告》。
该报告较为全面的总结了英国战前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了已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成就及弊端。
报告主张的社会福利可以概括为“3U”思想,即普享性原则(Universality)、统一性原则(Unity)和均一性原则(Uniformity)。
在此基础上,提出战后通过建立一个全社会性的、新型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一整套方案。
二战后初期,首相艾德礼代表的工党就对《贝弗里奇报告》表示全面接受,这使得工党获得广泛的选民支持而赢得大选。
1948年,工党政府就以《贝弗里奇报告》为蓝图,制定了一系列的社会立法(如国民保险法、国民健康服务法以及国民工伤补助法案等)来构建这个让人倾心的福利国家。
人教版教材在“学思之窗”引用了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话,她认为:“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详网,梯子用来供人们努力改善生活,安详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引文中的“安详网”很显然是指福利国家制度,“梯子”是指国家、社会给人们提供发展的渠道和机会。
这说明了福利国家制度的实施,更多地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很显然这是福利国家实施的主要原因和实质。
二天堂:“从摇篮到坟墓” 目前,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内容丰富、种类繁多。
德国为何会成为社会福利国家?从历史方面入手,探析德国惠民政策
德国为何会成为社会福利国家?从历史方面入手,探析德国惠民政策对于德意志帝国来说,除了某些方面,一直都是很多人喜欢的国家,因为它的社会福利制度实在是太好,人们在德国可以享受各种各样的福利。
很多人都知道德国其实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尤其是在19世纪时期,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社会福利制度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别的国家还存在着压榨劳动力,廉价劳动力的情况,但是对于德国来说,在这个时候他们就开始切实的推出这方面惠民的政策,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于一个专制的国家来说,能够保护底层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很难去想象的,甚至是这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矛盾,但对于德国来说,他们在这一点上却做的很好。
在世界上,我们可以看到德国是最早实现社会福利的国家,在这里制定了各方面的制度来充分保障工人的权益,基本上是可以免除工人们基本的担忧,即使是失去了工作,也不用担心,这个时候国家会拿出一部分钱来救助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可以顺利的找到下一份工作,那么在19世纪的德国能做到这样的地步,是非常超前的,也是有着很多方面的原因才导致社会福利制度这么好的情况出现。
一、工人阶级的斗争与扩大对于每个国家来说,工人阶级一直都是核心,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工人阶级,那么国家制定的相关制度肯定和工人阶级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要保障工人阶级的合法利益,甚至是更多让工人们本来都想不到的利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效率的发挥工人阶级的作用,可以让他们做出更多的东西,通过这样的反哺,使得当时的德意志帝国成为了世界上经济水平领先的国家。
在19世纪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到看看德国,而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在德意志帝国中传播散发,工人阶级就受到了很大的熏陶和启发,甚至是形成了社会主义工人阶级政党,专门来为工人阶级谋福利,谋幸福。
在十九世纪末期,德意志帝国的人民逐渐离开农村来到城市,这样就大大加大了城镇工人的负担,因为工作是固定了,人如果多了的话,那么他们所能获得的权益肯定就会少很多,而且这个时候现代工业化发展迅速,甚至是使得德意志帝国短时间就赶上了英法,但在这个时候由于现代工业化的出现导致城市逐渐变得拥挤,工人在劳动中受伤的情况也大大增多,而这个时候社会福利制度是远远跟不上的。
国家福利从何而来
国家福利从何而来作者:罗振宇来源:《爱你》 2017年第8期希特勒不仅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把当时的纳粹德国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福利国家。
更奇怪的一点是,随着二战的深入,纳粹德国老百姓的福利越来越好。
要知道按照一般国家的行为逻辑,那肯定是号召老百姓勒紧裤腰带,为国家做贡献。
比如1939 年,因为备战,大量工人需要加班,希特勒说“这是要发加班工资的”;到了1942 年,纳粹德国实际上败相已露,但是在国内不仅没有加税,反而提高了抚恤金的水平;1943 年,德国人的储蓄水平居然是战前的两倍,整个社会保险福利增加了不止两倍。
所以在二战结束前夕,你在意大利街头看到的是饿殍遍地,但是在德国街头,那些姑娘们还能穿着漂亮的白裙子在街上行走。
希特勒怎么有这么多钱,能够一手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手去办一个财政的无底洞的福利国家?天下就算有免费的午餐,也一定是因为有人买单。
比如在1939 年,纳粹德国的民间财政开支是160多亿马克,而军费开支是200 多亿马克,可是这一年国家财政收入只有170 亿马克。
说白了,50% 以上的亏空由谁来填?这就牵扯到第三帝国一个最深的秘密了。
其实希特勒上台之后,增加企业税收、发行国债、劝富人劝捐、给奢侈品收重税等等,这些能够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方法都想遍了,但是所得的钱还远远不够花。
从1938 年开始,纳粹开始有预谋地抢有钱的犹太人的财产,先是说你们所有的犹太人只要家产在6000 马克以上,须全部登记申报,如果申报不实,判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所有财产充公;第二步就是,你不是申报了财产吗? OK,国家发行债券,把你的财产借给国家用,说白了就是抢;第三步就是直接抢了。
为什么纳粹最后要对600 万犹太人痛下杀手?就是因为抢到最后也不过瘾,干脆把你脱得赤条条的。
很多人都在谈希特勒迫害犹太人是他的种族思想等,这肯定是一个重要原因,可是为什么从1938 年到1939 年,希特勒开始对犹太人进行肉体上和财产上的双重迫害?追根溯源,是因为纳粹德国留下的财政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