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合集下载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物理学交叉培养班张玲玲 2011213434 摘要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主要是模仿光合作用原理,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太阳电池,其主要优势是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工艺技术相对简单,在大面积工业化生产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所有原材料和生产工艺都是无毒、无污染的,部分材料可以得到充分的回收,对保护人类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和电解质来进行介绍。

关键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理制备一、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主要由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染料敏化剂、氧化还原电解质、电极和导电基底等几部分组成。

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通常为金属氧化物(TiO2、SnO2、ZnO等),聚集在有透明导电膜的玻璃板上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负极。

对电极作为还原催化剂,通常在带有透明导电膜的玻璃上镀上铂。

敏化染料吸附在纳米多孔二氧化钛膜面上。

正负极间填充的是含有氧化还原电对的电解质,最常用的是I3/I-。

图1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上,染料分子中基态电子被激发,激发态染料分子将电子注入到纳米多孔半导体的导带中,注入到导带中的电子迅速富集到导电玻璃面上,传向外电路,并最终回到对电极上。

而由于染料的氧化还原电位高于氧化还原电解质电对的电位,这时处于氧化态的染料分子随即被还原态的电解质还原。

然后氧化态的电解质扩散到对电极上得到电子再生,如此循环,即产生电流。

电池的最大电压由氧化物半导体的费米能级和氧化还原电解质电对的电位决定。

图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2.1纳米晶多孔薄膜作为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首要条件为光照下性能稳定。

考虑到只有禁带宽度Eg ﹥ 3eV 的宽带隙半导体才满足这一条件,因此可以用作DSC 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必须大于3eV 。

TiO2禁带宽度为3. 2eV ,是性能最优、使用最广泛的DSC 半导体电极材料。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既酷又有意思的东西——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你可能在想,太阳能电池是啥?不就是那个一到阳光照就能发电的黑色板子嘛!其实,它背后可是有一套复杂又神奇的原理,能让你在喝着冰镇饮料的同时,也为环保出一份力!所以,接下来就让我带你深入了解一下这个“阳光小助手”的工作原理吧。

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2.1 基本概念首先,咱们得明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其实是利用了染料的特性来捕捉阳光的。

简单来说,就是把阳光变成电能的“变魔术”过程。

它的核心原理就是利用光敏染料吸收阳光,把光能转化为电能。

想象一下,你在阳光下晒太阳,皮肤变黑了,其实就是吸收了光线,DSC就是在做类似的事情!2.2 具体步骤接下来,咱们分步来看这个过程。

第一步,染料吸收阳光,就像你在海边捡贝壳,太阳光就是那些闪闪发光的贝壳。

第二步,这些染料吸收的光能会激发出电子,就像一颗闪亮的种子,滋生出新的生命。

然后,这些激发出来的电子会进入导电材料,形成电流,给我们带来电能。

最终,经过一系列的“调皮捣蛋”,电流就可以被收集起来,供我们使用。

3. 为什么选择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3.1 优势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电池呢?它的优势可多着呢!首先,它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普通人也能用得起。

其次,它的效率在一些情况下甚至能跟传统太阳能电池媲美,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而且,这种电池还可以在弱光环境下发挥作用,像阴雨天也不怕,真是雨天的“光明使者”!3.2 环保性更重要的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极小,几乎是零污染。

可以说,它是大自然的好朋友,能帮助我们保护环境,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用上这种电池,地球妈妈肯定会开心得合不拢嘴!4. 未来展望当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也有它的挑战,比如稳定性和耐用性等问题,但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努力攻克这些难关。

想象一下,未来的某一天,咱们的手机、家电甚至汽车都能通过这种电池来供电,那真是美梦成真啊!阳光就是我们的“电源”,生活会变得多么便利和环保。

化学中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化学中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化学中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一类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电池。

其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以其高效率和低成本而备受关注。

它的制造过程和材料选择都相对简单,同时使用生物可降解的有机材料,具有很高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DSSC主要是由一个光敏染料吸收阳光,产生电子,然后通过导电材料(通常是二氧化钛)将电子传递到电解质中,最终达到电流的效果。

DSSC的光敏材料包括天然染料、合成染料和无机半导体材料。

天然染料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等,比如硫菌素。

其中,叶绿素是目前最常用的天然染料。

它吸收太阳光的光谱范围与DSSC的光谱响应相当。

虽然天然染料的光电性能较弱,但它们的可再生性好且环境友好。

除了天然染料之外,还有很多合成染料可用于DSSC。

如OL1、Z907、MK-2和RuP,它们的光电性能比天然染料要好。

RuP是DSSC中最常用的染料之一,因其在阳光下产生宽波长的吸收,同时其吸收峰在可见光区,因此比其他染料更适合用于太阳能电池。

无机半导体材料包括氧化钛、锌氧化物和氧化锌,这些材料吸收光子激发电子的能力比染料更强,但它们的电导率较低,需要添加导电剂以提高电导率。

DSSC中除了染料外,导电材料和电解质也很关键。

传统的导电材料二氧化钛可以制备成不同形态,例如单晶、多晶、纳米线和纳米颗粒等。

其中纳米晶二氧化钛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因为它兼具光吸收效果和电子传输效果,同时具有高度的表面积和光敏性。

电解质对DSSC的性能影响也很大。

传统的电解质是六甲基二氧苯基氰化铁(N719),但是它有毒,因此不太适合用于环境友好型的DSSC。

因此近年来人们开发出了非连续电解质和有机盐型电解质,这些新型电解质对环境影响小,但是电子转移速率相对较低。

DSSC的优点在于其制造工艺比其他太阳能电池简单,且成本更低。

此外,DSSC中使用的有机材料和染料可生物降解,因此有较好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但DSSC目前的效率还有待提高,同时它的稳定性也是一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是目前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两种类型。

两者在实现清洁能源利用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本文将分别介绍两种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然后比较两者的优缺点以及在未来应用前景方面的展望。

最后,将对两种太阳能电池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展望和建议。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工作原理是利用染料敏化半导体膜,通过光生电子-空穴对,产生一个电子被注入导电材料的过程,从而产生电流。

DSSC的结构是由玻璃基底、导电玻璃、阳极(TiO2薄膜)、电解质、阴极(Pt)等组成的。

这种太阳能电池因其低成本、易制备、高转换效率等特点而备受关注。

有机太阳能电池(OPV)又称为塑料太阳能电池,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有机半导体材料吸收光子后产生电子-空穴对,将电子注入到电极上,从而产生电流。

OPV的结构包括有机半导体薄膜、透明导电层、金属导电层等。

有机太阳能电池因其轻薄、柔性、低成本等特点,被认为是未来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发展方向。

两种太阳能电池在光电转换效率、稳定性、生产成本、材料寿命、材料丰富度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DSSC的光电转换效率较高,但在稳定性和材料寿命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而OPV在生产成本和可塑性方面具有优势,但转换效率较低。

两者的未来应用前景也不尽相同,DSSC适用于建筑一体化等大型应用领域,而OPV则适用于轻便、柔性的便携式设备。

未来,DSSC可以通过材料改性、器件结构优化等技术手段提高其稳定性和寿命,同时更多地探索高效、廉价的染料和电解质。

而OPV可以通过材料设计合成、工艺工程实现将提高转换效率,并提高大规模生产的制备技术。

在应用方面,两者可以通过与其他新能源技术相结合,拓展多种应用场景。

总体来说,两种太阳能电池技术在未来都具有重要的发展潜力。

需要深入研究其中的物理和化学机制,并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来优化器件性能,同时也需要加强两者之间的技术对接和协同创新。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综述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综述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综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C)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瑞士杂交电车公司的Grätzel教授首次提出。

与传统的硅太阳能电池相比,DSC具有低成本、高转化效率和简单制备等优势。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染料分子吸附在液态电解质和半导体电极之间的钙钛矿光敏剂上,实现对光的吸收和电子传输。

自问世至今,DSC在材料、结构和工艺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在DSC的材料研究方面,钙钛矿材料是DSC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最早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使用染料分子作为光敏剂,但其效率有限。

随着钙钛矿材料的问世,DSC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最早的钙钛矿光敏剂是染料分子与三角锥晶格结构的二氧化钛表面有机酸形成络合物,后来发展出钙钛矿结构材料,如MAPbX3(MA代表甲胺离子,X代表卤素)和FAPbX3(FA代表氟化铵离子)等。

这些新型钙钛矿光敏剂具有更高的吸光度和更长的电子寿命,大大提升了DSC的光电转化效率。

除了钙钛矿材料的改进,DSC的结构和工艺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

最早的DSC采用的是液态电解质,但其在长期稳定性方面存在问题。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固态电解质和无电解质DSC,提高了DSC的长期稳定性。

此外,还有人将DSC与其他太阳能电池技术相结合,如有机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形成了复合结构,提高了光电转化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DSC逐渐成为了实际应用的焦点。

许多公司和研究机构投入到DSC的产业化开发和商业化推广中。

目前已经有一些商业化的DSC产品面市,如太阳能充电器、建筑一体化太阳能材料等。

此外,DSC还具有一些独特的应用特点,如透明、可弯曲、柔性等,使其在可穿戴设备、汽车、船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经历了多个方面的改进和创新。

在材料、结构和工艺等方面的不断优化,使得DSC的光电转化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是一种太阳能转换技术,它利用来自太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来产生电能。

DSSCs 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简单结构及
高性能的优点,是当今太阳能应用开发的重点之一。

DSSCs 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带氧化空隙的薄膜,通常称为光敏层,它由一个氧化物(通
常是TiO2)和染料混合物组成。

染料的主要作用是将太阳能转换为可被空隙电荷转移的 6 至 8 光子电荷。

接下来,光子电荷穿过 TiO2 的空隙转移到层间电子传输剂。

当染料被
电子传输剂充电后,它将被转移回正极材料,从而生成电流。

此外,DSSC 内部还有一层
电解质膜与正极材料反应,产生盐极化供给整个电池能量,并回流以保持整个电池平衡,
使其便于存储能量和恒定输出电流。

在DSSCs 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染料,它们具有分解太阳能的能力,并响应光能来吸收能量,有效地将能量转化为可以通过电荷转移进行存储的光子电荷。

染料也会影响DSCC 的整体性能,染料应具有合适的紫外线 - 可见能量跨越范围和优良的光动力学性能,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同时突出它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在近年来,随着新型
染料的迅速发展,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成本也有了显著的改善。

综上所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它具有体积小、成本低、
简单结构及高性能的优点,是太阳能应用开发的重点之一,在未来,它将有效地帮助人类
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发展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从而改善环境问题,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应用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应用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应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又称为Grätzel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它采用了新型的敏化物质,能够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并且具有透明、柔性、低成本等优点。

近年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在绿色能源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基于光电化学原理的能量转化装置。

它将太阳辐射吸收并转化为电能,使之成为一种更加可用的能源形式。

该电池的基本结构由透明导电玻璃、染料敏化剂、电解质、对电极和光敏电极组成。

其中,染料敏化剂是关键的能量转化介质,其作用是:吸收太阳光,在激发状态下电子跃迁至导电材料上,从而形成电荷的分离和运输。

电解液则提供了离子的传输通道,以维持电荷平衡。

光敏电极和对电极分别接受电荷,建立电势差,形成电流。

并且,由于特殊的电极材料和导电液体,这种电池可以向两个方向输出电流,进而光伏效率得到提高。

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由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灵活透明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自1972年O'Regan和Grätzel教授首次提出Grätzel电池后,研究者们对它的改进和优化不断进行,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1、液态电解质Grätzel电池。

1985年,Tennakone等人利用溶于有机溶剂中的银离子/亚铁氰酸盐作为电解质,制备出稳定的液态Grätzel电池。

分别于对电极和光敏电极上采用铂和钾硝酸,其效率可达到5.2%。

2、固态电解质Grätzel电池。

为了克服液态电解质Grätzel电池中电解液泄漏的问题,研究者们又发展出了固态电解质Grätzel电池。

2000年,Zakeeruddin等人在TiO2纳米晶膜上涂覆了含PbI2等离子体和2,2',7,7'-四-(甲基丙烯酸乙酯)氧合物作为电解质的Grätzel电池,其效率高达7.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 Sensitised Solar Cells,简称DSSC)和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s,简称OSC)都是利用有机材料作为光激活层的太阳能电池,
但它们在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上存在一些差异。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有机/无机复合电池,主要由吸附染料的纳米多孔半导体
薄膜、电解质和对电极构成。

它的工作原理是染料分子受光激发后,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然后染料中处于激发态的电子迅速注入到纳米半导体的导带中,完成载流子的分离。

注入到半导体导带中的电子经外回路至对电极,并在外电路中形成光电流,处于氧化态的电解质在对电极接收电子被还原,氧化态的染料被还原态的电解质还原再生,完成一个循环过程。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能量转换率可以达到
11%以上,且其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太阳能电池。

有机太阳能电池则是利用有机材料的光电效应来产生电能的器件。

它的基本结构包括两个电极(阳极和阴极)以及夹在两个电极之间的有机半导体材料。

当太阳光照
射到有机半导体材料上时,会激发产生电子-空穴对,然后电子和空穴分别被两个电
极收集,从而形成光电流。

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轻薄、柔性、可大面积制备等优点,因此在可穿戴设备、建筑集成光伏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都是利用有机材料的光电效应来产生电能的器件,但它们在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上存在一些差异。

具体选择哪种类型的太阳能电池取决于应用场景、成本、效率等因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CREATE TOGETHER
DOCS
DOCS SMART CREATE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技术及应用
0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基本原理及结构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概述
光吸收过程
• 染料分子吸收太阳光 • 激发态染料分子与半导体纳米颗粒 相互作用
光生电子空穴对生成
• 激发态染料分子衰变产生电子空穴 对 • 电子空穴对在半导体纳米颗粒中分 离
对电极层
• 作为电池的正负极 • 收集和传输光生电子 • 与电解质接触实现离子 传输
电解质层
• 填充在染料敏化半导体 层与对电极层之间 • 提供离子传输通道 • 维持电池内部的电化学 平衡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介绍
染料分子
• 光敏性染料 • 宽光谱吸收 • 高光吸收系数
电解质材料
• 固态电解质 • 液态电解质 • 离子液体电解质
半导体纳米颗粒
• 纳米尺寸效应 • 高表面积 • 快速电子传输
对电极材料
• 贵金属对电极 • 复合对电极 • 导电聚合物对电极
0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特点及优势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及性能优势
光电转换效率
• 高于传统硅太阳能电池 • 目前实验室最高光电转换效率达25%
性能优势
• 宽光谱吸收 • 低成本原材料 • 柔性及可透明性 • 良好的环境稳定性
技术进步
• 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 改善稳定性 • 降低成本
创新方向
• 新型染料分子研究 • 新型半导体纳米颗粒研究 • 新型电解质材料研究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市场前景及增长潜力
市场前景
• 全球能源转型 • 太阳能市场需求增长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市场份额扩大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综述基本概念发展实验思路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综述基本概念发展实验思路
研究以提高其长期使用性能。
光电转换效率
虽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 换效率已经有所提高,但仍需进一 步优化以提高其在各种环境下的应 用潜力。
生产成本
目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 本相对较高,需要探索更低成本、 高效的生产工艺和材料。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新型染料设计
研究新型染料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稳 定性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性能参数
开路电压
指在无负载条件下,太阳能电池的最 大输出电压。
短路电流密度
指在短路条件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 电流密度。
填充因子
指在最佳工作条件下,太阳能电池的 最大输出功率与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 密度的乘积之比。
光电转换效率
指太阳能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与入射 太阳光功率之比。
02
发展历程
早期研究与发展
结构与组成
光阳极
通常由透明导电基底(如玻璃)和 半导体材料(如二氧化钛)构成,
用于吸收太阳光并传递电子。
染料
含有有机染料的敏化剂,用于 吸收太阳光并传递电子。
电解质
包含氧化还原对的电解质,用 于接收来自导带上的电子并传 递给对电极。
对电极
通常为铂电极,用于接收来自 电解质中的电子并与光阳极构
成回路。
通过优化染料分子、电解质溶液和半导体 材料等手段,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 光电转换效率。
降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使 其更具市场竞争力。
拓展应用领域
解决环境问题
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应用领域从实验 室走向实际应用,如建筑、汽车和航空航 天等领域。
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 池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 有害物质的排放和废弃物的产生。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绿色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应用变得愈加重要。

太阳能作为一种广泛可利用的绿色能源,持续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和研究。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以其高效转化太阳能的能力和相对低成本的制备方法,成为太阳能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

本文将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第一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理1.1 光电转换过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基于光电转换的太阳能电池,其原理与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有所不同。

在DSSCs中,染料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电子并注入导电的纳米晶体电极中,通过外部电路从而实现电能的输出。

1.2 结构组成DSSCs主要由染料敏化层、电解质层、钝化层、导电玻璃等构成。

染料敏化层是该电池的关键部分,其中的染料分子通过吸收光能,发生电子激发并注入导电材料中,完成光电转换过程。

电解质层通常采用液态电解质,用于传递电子,并在光生电子通过电解质层后,回归到阳极。

钝化层的作用是防止电解质溶液进入阳极,从而提高DSSCs的稳定性。

导电玻璃则作为电池的基底,用于支撑和导电。

第二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2.1 染料的选择和设计染料的种类和性质对DSSCs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们通过对染料结构的改进和设计,提高了其对太阳光的吸收能力、光稳定性和电荷转移效率。

有机染料和无机染料是常用的两类染料,尤其是针对有机染料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2.2 界面工程DSSCs的性能与界面的电荷传输以及电子传导密切相关。

界面的工程化设计可以改善光生电子和空穴的逆向传输,并减少反应中间体的重新组合。

此外,还可以优化染料敏化层和导电玻璃之间的接触,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2.3 导电材料的研究导电材料在DSSCs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影响电荷的传输和集中,以及增强光电流。

研究表明,纳米晶体二氧化钛(TiO2)是最常用的导电材料,同时针对其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可以提高DSSCs的效率。

什么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什么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kT J sc Voc ln q J dk
q表示完成一个氧化还原循环过程需要转移的电子数目,Jdk指的是暗电 流的电流密度,k指波尔兹曼常数。
影响填充因子的因素

填充因子可以反映太阳能电池的输出性质,是一个重要参 数。太阳能电池的串联电阻越小,并联电阻越大,填充系 数就越大,反映到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上, 曲线就越接近矩形,此时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就越高。
diffusion I3(anode) 3I (cathode) electrolyte
circuit e- |TiO2 e- |Pt
(2) (3) (4)
(5)
(6)
electron recapture I3 + 2e-(cb) 3I dark reaction recombination TiO2 |S+ + e-(cb) TiO2 |S dark reaction
(1)
injection TiO2 |S* TiO2 |S+ + e-(cb) regeneration TiO2 |2S+ + 3I- TiO |2S + I 2 3 anode deoxidizing reaction I3 + 2e-(Pt) 3I cathode
填充因子 0.26 0.483
效率 (%) 1.47 4.51
存在问题

1. TiO2与空穴传输层之间的界面电荷复合率高;

电池填充因子较低
2. 空穴传输材料本身的导电率很低;电 Nhomakorabea光电流较低

3. 电解质与电极纳米粒子之间的接触性能差; 影响界面上的电荷传质速度,降低填充因子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理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理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理1.光吸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利用染料吸收光线,将光子能量转化为电子激发。

染料通常由具有较高光吸收率的有机分子组成,可以吸收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线。

2.电荷分离:吸收光线后,染料分子激发产生电子-空穴对。

电子被激发到染料分子的共轭π电子体系中,形成激发态染料阴离子;空穴则留在染料分子上。

激发态染料阴离子具有较长的寿命,可以脱离染料,游离到电解质中。

3.电流输出:电子从染料分子的共轭π电子体系中传输到电解质溶液中的I3-离子上,生成I-离子。

在电解质中增加了I-离子的浓度,促进了电荷传输。

电子从I-离子上传输到导电玻璃(如氧化锡涂层的导电玻璃)上,形成电流。

这个过程是由电解质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的。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整体结构包括透明导电玻璃、电解质、染料敏化薄膜和反电极。

透明导电玻璃通常是氧化锡涂层的导电玻璃,用于收集电池输出的电流。

电解质提供了离子的传输路径,并进行电子传输和电荷均衡。

染料敏化薄膜涂覆在电解质上,用于吸收光线并产生电子激发。

反电极位于染料敏化薄膜的另一侧,通过电解质与导电玻璃相连接,形成电池的闭路。

整个过程涉及到光吸收、光电转换、电荷分离、电荷传输和电流输出等多个物理和化学过程。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优势是可以利用广谱的光线,包括可见光和红外光,以及光的反射和散射,提高光的利用率。

此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可以通过调整染料的吸收谱来适应不同光照条件,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总结起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依靠染料吸收光线,并利用电解质和导电玻璃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它具有许多优点,可以成为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概述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概述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概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s,简称DSSC)全称为“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太阳能电池”,由瑞士洛桑高等理工学院(EPFL)Gratzel教授于1991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立即受到国际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DSSC主要是指以染料敏化多孔纳米结构TiO2薄膜为光阳极的一类半导体光电化学电池,另外也有用ZnO、SnO2等作为TiO2薄膜替代材料的光电化学电池。

1.1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优点它是仿照植物叶绿素光合作用原理的一种太阳能电池。

由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使用了有机染料,其功能就如同树叶中的叶绿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易产生光生电子,而纳晶TiO2薄膜就相当于磷酸类脂膜,因此我们形象的把这种太阳能电池称为人造树叶。

DSSC 与传统的太阳电池相比有以下一些优势:(1)寿命长:使用寿命可达15-20年;(2)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生产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3)制备电池耗能较少,能源回收周期短;(4)生产成本较低,仅为硅太阳能电池的1/5~1/10,预计每瓦的电池成本在10元以内;(5)生产过程中无毒无污染;纳米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着十分广阔的产业化前景和应用前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DSSC将会走进我们的生活。

因此吸引了各国众多科学家与企业大力进行研究和开发,近年来获得了飞速发展。

1.2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結构组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包括四部分:纳米氧化物半导体多孔膜(TiO2,ZnO),含有氧化还原电对的电解液(I-/I3-),作为敏化剂的染料(如N719/N3)以及对电极(如Pt)。

除此之外DSSC还需要衬底材料,通常为氟掺杂的氧化锡导电玻璃(FTO导电玻璃)。

该实验中,纳米氧化物半导体多孔膜为ZnO,敏化剂用N719染料。

(1)FTO透明导电玻璃FTO导电玻璃为掺杂氟的SnO2透明导电玻璃(SnO2:F),简称为FTO。

FTO玻璃被作为ITO导电玻璃的替换用品被开发利用,可被广泛用于液晶显示屏,它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TiO2/ZnO薄膜的载体,同时也是光阳极电子的传导器和对电极上电子的传导器和对电极上电子的收集器。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结构优化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结构优化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结构优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高大上?别担心,我给你说说这玩意儿是怎么回事,轻松又有趣。

太阳能电池嘛,不用多解释吧,大家都知道就是用太阳光转化成电能的神器。

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就更神奇了,它跟普通的太阳能电池不太一样。

它借助了“染料”这种东西来提升效率,说白了,它的工作原理就是让太阳光通过一种特殊的染料,刺激电池中的电子产生电流,从而转化成电能。

你是不是觉得挺有趣的?就像是给太阳能电池打了个“兴奋剂”,让它工作更高效了。

不过,要想让这类太阳能电池发挥最大效能,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

这里面有很多细节,得一层一层去优化和调整。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过程,顺便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优化。

首先要说的是染料的选择,嗯,这个事儿就像是选食材一样,选对了,效果立竿见影,选错了,结果可能就不太好。

我们通常会选择一些有机染料,它们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和可见光,然后通过电池的内部结构传递到电极上去。

不过,选错了染料就可能导致吸光效率低,甚至没啥效果。

想象一下,如果你用了个染料,它根本就不吸光,那电池的表现还能好吗?接下来说说电池的结构设计。

说到这里,你可以想象一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就像一个有很多零部件的机器,每个部件都很重要。

如果哪个环节做不好,整台机器就有可能跑不动。

所以,电池的电极材料、孔隙结构,还有电解质等,都得好好设计。

你想啊,如果电极设计得不够好,电流就可能传递不顺畅,电池的效率就低了。

电池内部的孔隙结构也得安排得巧妙,不然光线进不去,染料就没法发挥作用了。

说白了,就是每个小细节都得精心雕琢,不能马虎。

而你可能觉得这些技术性的东西挺难懂的,其实呢,说白了,就是要找到一种既能有效吸收太阳光,又能让电流顺畅流动的设计。

就好像做饭一样,火候掌握得好,菜做出来就香;如果火候不对,可能就糊锅了。

那电池也是,结构不对,效果就打折扣。

除了这些,还得考虑到染料的稳定性。

染料敏化电池

染料敏化电池

染料敏化电池1. 简介染料敏化电池(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简称DSSC)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技术。

它通过将染料敏化的半导体纳米晶颗粒作为光敏剂,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

与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染料敏化电池具有制造成本低、高效转换太阳能等优势,因此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2. 工作原理染料敏化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光吸收和电子注入染料敏化电池的核心是染料敏化的半导体纳米晶颗粒。

这些纳米晶颗粒通常由二氧化钛(TiO2)构成,其表面覆盖有一层染料分子。

当太阳光照射到染料分子时,染料分子吸收光子能量,激发其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

2.2 电子传输被激发的电子通过染料分子、纳米晶颗粒的表面以及导电介质(通常是电解质)等组成的电子传输路径向电池的电极移动。

这一过程中,导电介质中的电解质可以提供可移动的正离子来平衡电子的移动,并完成电池电荷的传输。

2.3 电子还原和离子再转化移动的电子最终到达电池的另一端,与接收电子的电极(通常是有机材料或碳材料)发生电子还原反应,并将电子重新注入到染料分子中。

这一过程中,电解质中的正离子经过电池的电解质层再次转化为中性分子。

2.4 循环整个过程不断循环进行,太阳能的光子能量被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路输出电流和电压。

3. 优势和应用染料敏化电池相比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具有以下优势:•成本低廉:制造染料敏化电池所需的材料成本相对较低,且制备工艺简单,使得染料敏化电池具备更低的制造成本。

•高效转换:染料敏化电池对太阳光的吸收效率较高,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提高,从而产生更高的电流和电压。

•灵活性:染料敏化电池的材料和结构相对灵活,可以实现柔性电池的制备,适用于更多的场景和应用。

•环境友好:染料敏化电池材料中不包含有毒或稀缺材料,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也相对较少,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染料敏化电池目前已经在一些特定领域得到了应用:•小型电子设备:由于染料敏化电池的灵活性和低成本,可以用于为小型电子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提供电源。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缩写为DSSC、DSC或DYSC)是一种廉价的薄膜太阳能电池。

它是基于由光敏电极和电解质构成的半导体,是一个电气化学系统。

这种电池的一种较新的版本——也叫做格雷策尔电池,是由米夏埃尔·格雷策尔(Michael Grätzel)和布赖恩·奥勒冈1991年在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发明的。

因为它可以用低廉的材料制成(实际中已经证明它很难摆脱对于铂和钌的限制,并且它的液态的电极对于各种天气的适应也是一个挑战),不需要用精细的仪器来制造,这种电池在技术上很有吸引力。

而且,其制造过程比以前的电晶体电池要便宜。

它可以被制成软片,机械强度大,不需要特别保护来防止树枝的撞击及冰雹。

虽然它的能量转换效率比最好的薄膜电池要低,但理论上它们的性价比已足够高,在完成市电平价的情况下可以与化石燃料相提并论。

结构在格雷策尔和奥勒冈的设计方案中,电池有3个主部分。

顶端是以掺氟的二氧化锡(SnO2:F)制成的透明阳极,置于一平板(一般是玻璃制)背面。

这个可传导平板背面有一薄层二氧化钛(TiO2),组成一个高度多孔的结构,有着很高的表面面积。

TiO2只吸收一小部分太阳光子(紫外辐射的光子)。

这块平板置于由光敏的钌-多吡啶染料(亦称分子感光剂)和溶剂的混合物中。

将薄膜在染料溶液中浸湿后,染料薄膜会与TiO2层形成共价键。

产业目前全世界宣称投入者众多,但迄今无产业尚未发展完整;即便目前实验室效率达15%在生产上仍有不少限制与突破点需克服;台湾DSSC产业链完整,永光、长兴、台塑、福盈及造能科技布局产业上下游完整。

优势其主要优势是: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工艺技术相对简单,在大面积工业化生产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所有原材料和生产工艺都是无毒、无污染的,部分材料可以得到充分的回收,对保护人类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从1991年瑞士洛桑高工(EPFL)M. Grtzel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该技术上取得突破以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研发。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概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转换技术,利用有机染料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

相比于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成本低、制备简单、柔性可调、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等优势,因此在太阳能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工作原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生电化学效应。

首先,太阳光穿过负载染料的半透明电极,并被染料吸收。

吸收光的染料分子会产生激发态电子,在紧随其后的电解质中获得电子并转移到染料颗粒表面的半导体纳米晶粒中。

然后,电子从半导体纳米晶粒中通过电解质转移到透明导电玻璃电极上,并通过外部电路回流到半透明电极上的电子空位。

这个光生电子转移和电荷回流的过程形成了一个光电转换的闭合回路,从而产生出可用的电能。

结构组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主要由光电极、电解质和透明导电玻璃电极构成。

光电极光电极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中包含染料、半导体纳米晶粒和电子传输材料。

染料通过吸收光能将其转化为激发态电子,而半导体纳米晶粒则负责接收和传输这些电子。

电子传输材料位于半导体纳米晶粒和透明导电玻璃电极之间,起到连接和传输电子的作用。

电解质电解质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离子液体,它能够扩散和传输电子,并且具有足够的氧化还原能力。

常用的电解质有有机液体和无机液体两种。

透明导电玻璃电极透明导电玻璃电极位于DSSCs的底部,通常由锡氧化物(SnO2)或氟化锡(FTO)等材料制成。

透明导电玻璃电极的作用是提供一个支撑底座,以及给流经DSSCs的太阳光提供一个透明的通道。

制备方法光电极制备光电极的制备主要包括染料吸附、半导体纳米晶制备以及电子传输材料的涂布等步骤。

首先,将染料溶液涂覆到透明导电玻璃电极上,并通过烘烤步骤将染料固定在电极上。

然后,将半导体纳米晶溶液涂覆到染料覆盖的电极上,并进行烧结使纳米晶粒固定在电极上。

最后,涂布电子传输材料,形成光电极。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简称DSSCs)是一种新型的光电转换器件,具有高效率、低成本、易制备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光吸收、电子传输和电荷注入等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1. 光吸收过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过程是其工作的第一步。

在DSSCs 中,染料分子起着吸收光子的作用。

染料分子通常吸收可见光范围内的光子,将光子激发至激发态。

常用的染料有吲哚染料、酞菁染料等。

当光子被染料吸收后,染料分子发生跃迁,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

2. 电子传输过程在光吸收后,染料分子中的电子被激发至激发态,形成激子。

激子在染料分子内部扩散,最终将电子注入到TiO2(二氧化钛)纳米晶体表面。

TiO2作为电子传输的介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光稳定性,能够有效地传输电子。

3. 电荷注入过程当激子将电子注入到TiO2纳米晶体表面时,电子被注入到TiO2的导带中,形成电子空穴对。

同时,染料分子中失去电子的正离子被还原,形成还原态染料。

在这一过程中,电子从TiO2传输至电解质中,形成电子流,从而产生电流。

而正离子则通过电解质回迁至染料分子,完成电荷平衡。

4. 电子回流过程在DSSCs中,电子传输至电解质后,需要通过外部电路回流至染料分子,以维持电荷平衡。

外部电路中连接有负载,电子在外部电路中流动,产生电流,从而实现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电子回流的速率直接影响DSSCs的光电转换效率。

综上所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光吸收、电子传输、电荷注入和电子回流等过程。

通过这些过程,DSSCs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光电转换。

随着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理的深入研究,其性能不断提升,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实验报告(共9篇)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实验报告(共9篇)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实验报告(共9篇)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实验天然染料敏化TiO2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光电性能测试姓名:蓝永琛班级: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学号:20112500041一、实验目的1. 了解染料敏化纳米TiO2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2. 掌握合成纳米TiO2溶胶的方法、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制备方法以及电池的组装方法。

3. 掌握评价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略三、仪器与试剂一、仪器设备可控强度调光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超声波清洗器、恒温水浴槽、多功能万用表、电动搅拌器、马弗炉、红外线灯、研钵、三室电解池、铂片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石英比色皿、导电玻璃、镀铂导电玻璃、锡纸、生料带、三口烧瓶(500mL)、分液漏斗、布氏漏斗、抽虑瓶、容量瓶、烧杯、镊子等。

二、试剂材料钛酸四丁酯、异丙醇、硝酸、无水乙醇、乙二醇、乙腈、碘、碘化钾、TBP、丙酮、石油醚、绿色叶片、红色花瓣、去离子水四、实验步骤一、TiO2溶胶制备目前合成纳米TiO2的方法有多种,如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沉淀法、电化学沉积法等。

本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

(1)在5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100(体积比)的硝酸溶液约100mL,将三口烧瓶置于60-70oC的恒温水浴中恒温。

(2)在无水环境中,将5mL钛酸丁酯加入含有2mL异丙醇的分液漏斗中,将混合液充分震荡后缓慢滴入(约1滴/秒)上述三口烧瓶中的硝酸溶液中,并不断搅拌,直至获得透明的TiO2溶胶。

二、TiO2电极制备取4片ITO导电玻璃经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冲洗、干燥,分别将其插入溶胶中浸泡提拉数次,直至形成均匀液膜。

取出平置、自然晾干,再红外灯下烘干。

最后在450oC下于马弗炉中煅烧30min 得到锐态矿型TiO2修饰电极。

可用XRD粉末衍射仪测定TiO2晶型结构。

三、染料敏化剂的制备和表征(1) 叶绿素的提取采集新鲜绿色幼叶,洗净晾干,去主脉,称取5g剪碎放入研钵,加入少量石油醚充分研磨,然后转入烧杯,再加入约20mL石油醚,超声提取15min后过滤,弃去滤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常采用多孔纳米晶Ti02薄膜作为半导体,有时也可用氧化锌和二氧 化硒替代。 它的工作原理与叶绿素的光合作用相类似。染料敏化就是指在稳定性 和光化学稳定性良好但在可见光区不能被激发的宽带隙半导体表面吸 附染料,借助在可见光区有非常好的光响应的染料使这种半导体的可 吸收光谱扩展到可见光区域的现象。 目前DSSCs 的光电转换效率已达到13%, 最近发展的无机/有机杂化钙 钛矿型敏化剂,实现了光电转换效率15%的历史性突破。 虽然尚未完全达到多晶硅太阳能电池15%~18%的效率, 但已成为取代 硅系太阳能电池非常有前景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太阳能的最具潜力的、可持续的再生能源技术,是 当今世界开发利用太阳能的热点。DSSC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是目前 研究最为活跃、应用最为广泛的太阳能电池,但其光电转换效率和稳 定性还有待提高。 目前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DSSC是以金属钌配合物为染料敏化剂所组成 的电池,它的光电转换效率超过11.0%。但其含量有限、成本高、污 染大,不能进行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寻找结构简单多样、成本低、易合成的非金属有机染料敏化剂用于 DSSC中,这是发展和提高DSSC的光电转换效率的最有效途径。
太阳能电池及其历史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由于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 装置,是由各种具有不同电子特性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平面器件。
太阳能电池发展历史: 1839年,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研究光生伏特效应。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出6%的实用型单晶硅电池。 1955年,以色列Tabor提出选择性吸收表面概念和理论并研 制成功选择性太阳吸收涂层。

目前,全世界总共有23万座光伏发电设备,以色列、澳大利亚、新 西兰居于领先地位,美国和日本在世界光伏市场上占有最大的市场份 额。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发电厂。
德国梅隆太阳能公园 166兆瓦
美国羚羊谷太阳能农场 230兆瓦


我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据统计,每年我国陆地接收的太阳辐射 总量,相当于24000亿吨标煤,全国总面积三分之二地区年日照 时问都超过2000小时,特别是西北一些地区超过3000小时。 据预计,不到10年,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就会接近并低于煤电,这为 我国大力开发太阳能资源提供了可能。


最初太阳能电池主要是广泛应用于人造卫星和航空航天领域,因为在 太空中只有白天,没有黑夜,太阳光强度也不受天气变化和季节更替 的影响。如人造卫星、宇宙空间站上的能源都是有太阳能电池提供。 目前,太阳能电池已在民用电力、交通,以及军用航海、航天等诸多 领域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大型的可用于电话通讯系统、卫星地面 接收站、微波中继站等;中型的可用于电车、轮船、卫星、宇宙飞船 等;小(微)型的呵用于太阳能手表、太阳能计算器、太阳能充电器、 太阳能手机等。
有机材料为基体材料的太阳能电池虽然成本低、具有可柔性应用,但 光电转换效率太低且稳定性不好,也不适合广泛应用。 基于纳米技术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独特的工作原理,且成本低、 工艺简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它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还有 待提高,是现在研究者非常感兴趣的太阳能电池,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学号:515103001567 汇报人:颜雯
பைடு நூலகம்料
敏化
太阳能 电池
太阳能与太阳能利用

太阳内部进行着剧烈的由氢聚变成氦的核反应,并不断向宇宙空间辐 射出巨大的能量,这能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能。太阳内部的热 核反应足以维持6×1010年,相对于人类发展历史的有限年代而 言,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简称DSSCs),是指以 有机染料敏化过的半导体薄膜作为光阳极的光电转换电池,是一种低 价的薄膜太阳能电池。
DSSC早期发展史


上述研究为DSSC有机染料的当前研究奠定了基础。 瑞士的Grhtzel M.小组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从事DSSC的研究。 1991年,他们采用羧酸联吡啶钌配位化合物作为染料,以纳米多孔 Ti02作为半导体材料,同时以铂作为对电极,采用液态的I− / I−3作为氧 化.还原电解质组装成DSSC,得到的光电转换效率为7.1%-7.9%, 这对于DSSC研究来说是一个重大突破。 1993年,他们又将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到10%左右。
中国格尔木太阳能公园(青海省) 200兆瓦
太 阳 能 电 池 种 类
硅 基 太 阳 能 电 池
化 合 物 半 导 体 太 阳 能 电 池
有 机 半 导 体 太 阳 能 电 池
薄 膜 太 阳 能 电 池
不同材料太阳能电池的比较
不同材料太阳能电池的比较

当前光电转换效率较高的太阳能电池是以硅和半导体化合物为基体材 料的电池,但其成本高,工艺复杂,使它们的应用和发展受到局限。


传统的DSSCs以n-型半导体作为染料载体, 也称为n-型DSSCs, 是光阳极 单极被敏化。目前的效率还是远远低于其30%的理论效率 两电极敏化的DSSCs (即光阳极和光阴极都吸附染料, 也即所谓的 “tandem DSSCs”, 或称为pn-型DSSCs)可以突破传统n-型DSSCs的转化 效率极限, 其43%的高理论效率为提高电池效率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由于n-型DSSCs的研究相对成熟(其光电转换效率达15%), 因而组装高效 pn-型DSSCs 的关键是制作性能良好的p-型DSSCs (p-型DSSCs是光阴极 被敏化的,目前其光电转换效率仅1.3%)。

谢 观
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