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小练习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解析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有些知识点需要适当解读,才能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打印出来阅读更加方便。

绝大多数的补充资料来源于网络。

由于本人学识浅陋,所注释内容难免有错,愿与方家交流。

精选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A、月亮B、姻缘【解析】本诗句出自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

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精选【解析】在古代,把生了男孩子称作“弄璋之喜”,生了女孩子称作“弄瓦之喜”。

“弄璋”、“弄瓦”典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璋乃玉器,而且是上好的玉器,瓦是陶器,指纺车上的零件。

“寝床弄璋”、“寝地弄瓦”,有人认为是祝福男贵女贤,生男给他玩一块好玉,以示将来作君子;生女给她玩纺线用的陶锤,以示将来温顺无邪,善于料理内务。

也有人认为古人透露出了典型的重男轻女思想,生男放在床上弄璋,而生女则放在地上弄瓦。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解析】屠苏,是酒名。

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此诗为王安石初次拜相、始行新政时所作,是一首“主旋律”作品。

常识积累 历史文化知识100题及答案解析

常识积累  历史文化知识100题及答案解析

1.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A.空穴来风B.三人成虎答案:(B)道听途说意思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

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空穴来风意思是有孔洞便会进风,后用来比喻自身存在弱点,流言蜚语等得以乘隙而入,也比喻传言有根据。

由于广泛的误用,现在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月亮B.姻缘答案:(A)婵娟的意思常用者有三,1、形容姿态曼妙优雅;2、美女、美人;3、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

这里的婵娟是第三种。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答案:(C)屠苏,酒名。

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答案:(A)因为古人认为杀人时拿刀都是用右手,右手在前杀气太重。

所以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答案:(A)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侠义,如关羽、姜维;黑色的脸谱表刚烈正直、勇猛鲁莽,如包拯、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绿色的脸谱表粗豪暴躁,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表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答案:(B)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古代文化常识小练习及答案解析

古代文化常识小练习及答案解析

的象征。(

77. 古人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或元旦,正月十五称为上元或元宵。(

78.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形成的传统节日。 ()
79.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和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

80. 旦日:太阳初出、天亮时,或指第二天、明天,也特指农历正月初一。(

4 分) ( )
B. “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 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 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2. 【全国卷Ⅱ】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62. 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 古代不敢直称帝王, 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 表示尊重。( )
63. 而立之年:男子三十岁。不惑之年:男子四十岁。(

64.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帝后之死曰崩,诸侯、太子之死曰薨,大夫之死曰
卒,庶人之死曰不禄。(

65. “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
3. 【全国卷Ⅲ】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 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 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
17. 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的是户部。(

18. 丞相, 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 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2021届高考常见5类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及详解

2021届高考常见5类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及详解

2021届高考常见5类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及详解一、古代历法判断下列各句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

1.古代的纪时法比较特殊,如平旦、晡时、黄昏、人定等。

按时间先后来说,“人定”在“黄昏”之前。

(×)解析:“人定”在“黄昏”之后。

(《孔雀东南飞》中有“奄奄黄昏后,寂寞人定初”)2.旦日,太阳初出、天亮时,或指明天、第二天,也特指农历正月初一。

(×)解析:“旦日”有“初一”的意思,但没有“正月初一”的意思。

3.“十天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纪月、纪日。

(√) 4.阴历和阳历的区别在于阳历(公历)的年月日比阴历的要迟一个月左右,和我国的气象、物候的对应关系不如阴历强。

(×)解析:阳历的年月日比阴历的要早一个月左右。

5.“晦”,指阴历每月的三十日,这是古代特定称谓纪日法中的一类,此类纪日法还有朔、望、既望等。

(×)解析:“晦”应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二、科举制度判断下列各句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

1.“公车”,汉代官署名。

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2.“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起源于明代。

(×)解析:起源于隋朝。

3.“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如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等。

(√)4.“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 解析: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5.“乡试”,是指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

(×)解析:乡试:是指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

6.“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前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

古代文化常识150题(含答案及解析)

古代文化常识150题(含答案及解析)

古代文化常识150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官职沿革(一)官职制度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各部长官称尚书。

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 )4.(2016·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 )5.(2016·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 )6.(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 )9.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 )10.(2017·全国卷Ⅰ)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 )11.“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起用,回到原职。

( )12.“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亲人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 )13.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

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 )14.(2017·全国卷Ⅲ)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 )15.(2016·全国卷Ⅱ)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 )16.(2016·全国卷Ⅲ)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带答案解析)

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带答案解析)

古代文化常识题(带答案)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自己往往称字,称别人往往称名。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C.擢,一般表示升官,“左迁”是降职的委婉说法,“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

D.谥号是人死之后给予的称号,有官谥、私谥之分,有褒有贬。

A(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般对平辈或尊辈要称字。

B.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

C.礼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礼部侍郎是礼部的最高长官。

D.崩,也称做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或皇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C(礼部最高长官为礼部尚书)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

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D《论语》不是六经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

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C.黜:指罢免官职,古代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还有:夺、除、免、去、废等。

D.“卒”: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含答案)文化常识专题训练(含答案)1.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文中“授骁骑校”、“历迁协领”、“擢乌里雅苏台将军”的“授”“迁”“擢”,分别为“授予官职”、“任职”和“提升官职”的意思。

B.原文“同治九年”“光绪改元”中的“同治”“光绪”是庙号。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C.原文“如关内生灵何”中的“关”,在古代指函谷关,这里泛指边关。

D.文中“谥忠介”的“ 谥”是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评价。

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1.B(3分)(解析:B.“同治”“光绪”是庙号错,是年号.)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受禅,也叫禅让制,,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2.C(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3.c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

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

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后附答案解析)

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后附答案解析)

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后附答案解析)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自称。

B.“拜”指授予官职。

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徙”“改”“移”“补”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

C.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___地位较高,故死为“卒”。

D.《三国志》、《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其中《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2.下列各句中,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A.某访谈节目: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母亲因病刚刚去世,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令尊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B.某集团公司老总,得知当地一工厂决定转产,生产本公司急需的零配件,但缺乏技术,打电话说:希望本公司与贵厂紧密合作,贵厂遇到的技术问题,本公司将鼎力相助。

C.某当代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D.一位文学爱好者写了一个剧本,寄给一位剧作家,请求帮助,附短信一封:___打搅,恭请海涵,谨寄拙作一篇,请百忙中斧正。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徒弟给老师拜年时说:“您的高足叩问老师___!祝老师新年事业蟾宫折桂!”B.我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时令不对,一直没能尝到这道菜。

C.我所做的只是畅所欲言而已,能起些抛砖引玉的作用,于愿足矣。

D.一位作者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奉上拙著一本,书中谬误,敬请斧正。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___先生即将来沪讲学,不胜期待,敬候台驾光临。

B.近年研究宋词,完成拙作一本,恳请___不吝赐教。

C.此次若非您鼎力相助,定难顺利完工,叨光不少,深表感谢。

D.事关民生,姑妄提出一点刍议,敬请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古代文化常识100题(含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100题(含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卷改革指导古代文化常识100题(含答案)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xié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答案:B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

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

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

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

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有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是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子”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集”是收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诗文评、诗词五类.答案: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姓公输,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

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题和答案解析

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题和答案解析

100 道中华文化常识题及答案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什么?A.《金陵记》B.《石头记》C.《西厢记》D . 《紫钗记》2.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 A. 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元好问B.柳永C.晏殊D.李煜4.“滥竽充数”出自哪部书?A.《孟子B.《墨子》C.《韩非子》D.《庄子》5 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谁?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6.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8 条B.10 条C.15 条D.22 条7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哪部?A.《史记》B.《资治通鉴》C.《汉书》D.《后汉书》8.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A.汉口镇B.景德镇C.朱仙镇D.佛山镇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里的“屠苏”指的是什么?A.苏州B房屋C. 酒D住稼10.“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怎么样?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C.双手交叉D .双手相握11.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什么?A.忠耿正直B .阴险狡诈C .神怪形象D .凶暴残忍12.下列哪项不属于宋代五大名窑?A.汝窑B 耀州窑C.定窑D.钧窑13.“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A.文章B.书法C.绘画D.刀工1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完整的诗?A.300 首B.305 首C.350 首D.500 首15.《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A孙武B孙膑C.孙权D.孙良16.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什么?A.面部表情B .舞蹈动作C .器械表演D .武打技艺17.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什么?A.时不再来B.失不再来C .时不我待D 失之不再18.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A.晚春B.仲夏C.孟夏D.深秋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20.“竹林七贤”中不包括以下哪位?A.山涛B.向秀C.谢灵运D.阮籍2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 A. 李商隐B 骆宾王C.王昌龄D.李白22.我国有“三山五岳”之称,其中五岳不包括以下哪座山?A.泰山B.华山C.嵩山D潢山23.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戊B.戍C.戌D.己24.“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A赤眉起义B.陈胜吴广起义C.绿林起义D.黄巾起义25.被后世称为“梅妻鹤子”的是谁?A.梅尧臣B.晏殊C.苏舜钦D.林逋2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位才女?A.朱淑真B.卓文君C.李清照D.蔡文姬27.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A.指鹿为马B .奇货可居C. 图穷匕见D .一诺千金28.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 ,它与哪位皇帝有关?A.秦始皇B 武则天C.唐太宗D.赵匡胤29.西湖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A.白居易B.李白C.苏东坡D杜甫30.被称为“千古词帝”的是谁?A.李煜B.苏轼C.陆游D.辛弃疾31.“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什么样的品质?A.为政清简B.平安长乐C .淡泊名利D .骄奢淫逸32.在古代,人们怎样尊称对方的妻子?A.令爱B.令正C.令堂D 令尊33.以下哪位不是唐代著名书法家?A.颜真卿B.赵孟頫C.柳公权D褚遂良34.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A.两位B.三位C.四位D.五位3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羽扇纶巾,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他以"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A.诸葛亮B.周瑜C.曹操D潢盖36成语“请君入瓮” ,“请”的是谁?A.来俊臣B.周兴C.李林甫D.赵高3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李商隐38.现在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A.文章B.画作C.乐曲D.刺绣3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A.孔子B.屈原C.孟子D.老子40.“杏林”指代的是什么?A教育界B 医学界C.商界D.曲艺界41.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A.《山海经》B.《世说新语》C . 《封神演义》D . 《左传》42.《诗经》中的“七月流火”指的是什么?A.天气炎热似火B.天气渐渐转凉C.流星异常出现D .天气渐渐转暖43.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A.杏月B.桃月C.榴月D.荷月44.“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吴道子45.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谁?A.一位画家B八位画家C.一位诗人D.八位诗人4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A.陆游B.岳飞C.辛弃疾D.李清照47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韦的故事?A.一字千金B .一诺千金C. 一饭千金D .一掷千金4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A.孔子B.孟子C住子D•老子49.“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A.21 点至 23 点B.23 点至凌晨 1 点C.凌晨1点至3点D.凌晨3点至5点50.唐宋八大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位?A.韩愈B.李白C.柳宗元D.苏轼51.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早上B冲午C傍晚D.黎明5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哪部经典?A.《孟子》B.《庄子》C.《荀子》D . 《老子》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其中“司马青衫” 54. 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A. 欧阳修B. 欧阳询C. 欧阳锋D. 欧阳生55 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A. 李贺B. 李商隐C. 李约D. 李询56.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 指的是谁?A. 司马相如B. 崔莺莺C. 白居易D. 杜甫57. 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 陶渊明喜爱菊花, 苏东坡则说过 : 宁可食无肉, 不可什么?A. 居无松B 居无竹C. 居无梅D. 居无菊58. 《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哪一部文学经典?A. 《诗经》B. 《陌上桑》C. 《楚辞》D . 《孔雀东南飞》59.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谁?A 伍子胥B. 勾践C •夫差D. 范蠡60. 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什么?A. 期颐B. 耄耋C. 花甲D.古稀61.“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A.朋友B.学生C侗事D.产业62.“吴带当风”形容的是我国古代哪位画家的笔法?A.张僧繇B.吴道子C.顾恺之D.吴昌硕63.俗称“金銮殿”的是以下哪座大殿?A.太和殿B.中和殿C.保和殿D.养心殿64.“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的什么礼节?A.从丈夫头上取一些头发,作一结B .从妻子头上取一些头发,作一结C.从夫妻头上各取一些头发,合而作一结D把头发都剪掉65.“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众多宫殿D.美丽的地方66.《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谁?A.玄奘B.鉴真C .义净法师D .道明和尚67.唐文宗曾御封“三绝” ,除了李白的诗和张旭的草书外,还有什么?A.裴旻的剑舞B.吴道子的画C.李龟年的曲D.顾师言的棋68.《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什么?A.忠义B.孝悌C.礼义D.廉耻69.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哪个?A.菊B.梅C.竹D.松70.“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A.湖北B.河南C.河北D湖南71.“鼎”的最初用途是什么?A祭祀用礼器B.地位象征物C.烹煮器具D .家居装饰72 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十个B.十二个C.六个D .三十二个73 被誉为“万囯之园”的是哪个? A. 颐和园B.圆明园C.静明园D.西花园74.“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象形字B.表意字C.形声字D.假借字75.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 . 《南柯梦》76.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77 下列哪个不是南京的别称?A.建康B.江宁C.吴中D.金陵 78 古代最大的类书是哪一部?A.《古今图书集成》B.《永乐大典》C.《太平御览》D . 《册府元龟》79.“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谁?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8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A.诸葛亮B.曹操C.刘备D倜瑜81.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制作竹简的一道工序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C.古代的一种告别礼仪D .绘画的一种方法82 语“白驹过隙”一般用来比喻什么?A.速度飞快B.时光飞逝C.世事变化D .变幻莫测83 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A.鹤B.鹅C.鸡D.鱼84.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A.京剧B.黄梅戏C.昆曲D.越剧8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三都赋》B.《长六赋》C . 《两都赋》D.《二京赋》86.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A.长度B.面积C.容积D.重量87.《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雪芹"是他的什么称谓?A. 名B字C•号D.姓88.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A.牛郎和织女C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训练150题(判断题,附答案解析)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训练150题(判断题,附答案解析)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训练150题(判断题,附答案解析)判断正误一、人物称谓1.古代文武官吏的自谦辞有微臣、老臣、下官、卑职、末官、小吏、哀家、足下等。

2.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和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3.从父,指称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

从父年长于父者为从伯,即堂伯;年幼于父者为从叔,即堂叔。

4.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一种纪年的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5.万乘,万辆战车。

周代制度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万乘,因以万乘之尊指天子。

6.足下,谦辞,古代同辈、朋友之间相称或上称下都可以用“足下”。

7.古人的名和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由自己取定。

如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8.龆龀,意为垂考换齿之时,借指童年。

古人多以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代称年龄,比如垂髫、黄发分别代称小孩儿、老人。

9.“字”即表字,指旧时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意义的名字,平辈之间不能称字,否则不礼貌。

10.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不能直呼天子,先呼台下侍者而告之。

后来成为对帝王的尊称。

11.“昆弟”指兄弟,比喻亲密友爱。

古代表达此类意义的词语有很多,如“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

12.白丁、布衣、黔首、匹夫、黎庶、苍生、孤等,都是秦以后常见的对平民的称呼。

13.“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已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14.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呼自己的父亲时用“令尊”,称呼对方的父亲时用“家父”。

15.愚,谦称自己不聪明,愚见是称自已的见解。

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16.“考”在文言里指已经死去的父亲。

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称已故的母亲为先妣。

17.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冠礼一般在宗庙内举行,大都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18.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刎颈之交”。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选练习25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选练习25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选练习25题(附答案解析)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十围,两臂合抱或两手拇指、食指相合为一围,一般形容树木或人腰身的粗大,在文中指许褚腰身粗壮。

B.太祖,古人对开国皇帝的通称,例如司马昭是晋太祖,后有宋太祖、明太祖、清太祖等,文中指的是曹操。

C.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爵位制度是古代的一种封赏制度,常用来赏赐皇亲功。

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等死后朝廷赐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B(“太祖”,先祖称谓,后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庙号。

“古人对开国皇帝的通称”错误。

一般指开国之主或国家奠基者。

曹操并没有做过皇帝,死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为“太祖”。

晋太祖、清太祖也没有称帝)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国子监是中国古代西汉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B.“服除”即为服阕,意思是守丧期满除服。

按封建礼制,父母死后须穿丧服守孝三年,三年后才能除去丧服。

C.草书:“汉字七体”中的一体。

汉字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D.号是人的别称,有“自号”与“别号”之分。

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

A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京师,古代京城的通称,亦可单用“京”来表示,即现代所说的首都。

B.卜筮,文中指预测吉凶的活动,用蓍草称“卜”,用龟甲称“筮”。

C.公车,汉代官署名,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和臣民上书、征召等事。

D.九卿,指古代中央政府九个高级官职,具体所指历代各有不同。

B.“用著草称‘卜’,用龟甲称‘筮’”错误,应为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尔卜尔筮(shi ) :烧灼龟甲的裂纹以判吉凶,叫做“卜”。

唐宋文化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唐宋文化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唐宋文化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是()A. 苏轼、苏洵B. 韩愈、柳宗元C. 欧阳修、曾巩D. 王安石、苏辙答案:B解析: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2. 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A. 安史之乱B. 藩镇割据C. 黄巢起义D. 朱温篡唐答案:A解析:安史之乱对唐朝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3. 被称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解析:李白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被称为“诗仙”。

4. 下列不是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作品的是()A. 《琵琶行》B. 《长恨歌》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 《赋得古原草送别》答案:C解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作品。

5. 唐代长安城的正门是()A. 朱雀门B. 含元门C. 明德门D. 丹凤门答案:D解析:丹凤门是唐长安城的正南门。

6. 唐朝实行的赋税制度中,以均田制为基础的是()A. 租庸调制B. 两税法C. 一条鞭法D. 摊丁入亩答案:A解析:租庸调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

7. 被称为“诗圣”的是()A. 李白B. 王维C. 杜甫D. 孟浩然答案:C解析:杜甫的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忧国忧民,被称为“诗圣”。

8. 唐代的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是()A. 明经B. 进士C. 秀才D. 明法答案:B解析:进士科在唐代科举中最为重要。

9. 以下哪一位不是唐朝的书法家()A. 颜真卿B. 柳公权C. 欧阳询D. 赵孟頫答案:D解析:赵孟頫是元代书法家。

10. “贞观之治”是指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政治清明()A. 唐高祖B. 唐太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B解析: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称为“贞观之治”。

11. 唐朝时期,日本派来中国学习的使节被称为()A. 遣唐使B. 留学生C. 学问僧D. 外交官答案:A解析:日本派到唐朝学习的使节称为遣唐使。

古代文化常识(含参考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含参考答案)

文言文专项复习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检测题(一)
1、称杜甫为杜工部,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分别是以_ _、_ _、
_ _ 来称呼人。

A.郡望、爵名、号
A.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伉俪”喻夫妇。

对老师称“子”“夫
子”“师”“先生”。

B.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爱
卿”。

C.古人在称谓前加个“先”字,表示已经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
年长的人。

如已死的皇帝为先帝,已死的父亲为先考,已死的母亲为先妣,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D.“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堂、令尊等;称自己的父亲时,谦词有家慈、家君、家尊等。

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
皇帝的自称。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

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
笄礼时取字。

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而称其字、号。

B古人有一些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

加“太”表示长一辈,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加“从”表示叔伯关系。

C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加以褒贬善恶的一种称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

初中语文 古代文化常识 历法常识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  古代文化常识  历法常识练习题(含答案)

一、【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1)王公纪年法,是我国最早的纪年法,多用于春秋战国时代。

即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注意:年号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

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

”指鲁僖公三十三年。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2)干支纪年法,从东汉起采用干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十年为一个甲子。

如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3)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

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等。

二、【纪月法】时节纪月法: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

十二个月: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三、【纪日法】这里我们重点讲一下古代的月相纪日法月相纪日法(最常用)。

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

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下九为农历每月的十九。

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

四、【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三种:(1)天色纪时法。

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2)地支纪时法。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

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表。

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

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炼120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炼120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炼120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古代文化常识精练(1)1、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

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

寿联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选用恰切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

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

”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A、60岁B、70岁C、100岁D、141岁答案:D解析:花甲,即60,花甲重逢就是120;增加三七岁月,就是再加三七二十一,就是141;古稀,即70,古稀双庆就是140;更多一度春秋,加起来就是141。

2、下列描写古代历史名人名家的对联,说法错误的是:()A、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颂李白B、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颂杜甫C、枫叶四弦秋,棖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颂白居易D、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颂王昭君答案:D解析:“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是唐代温庭筠的《苏武庙》说的苏武的事,而颂王昭君的对联是“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3、对联集句对大多非原创,是从已有诗文句子中选句配对,推陈出新。

与“劝君更尽一杯酒”(唐·王维)对仗工整的是:()A、天涯涕泪一身遥。

(唐·杜甫)B、与尔同消万古愁。

(唐·李白)C、八骏日行三万里。

(唐·李商隐)D、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答案:B解析:题干“劝君更尽一杯酒”是唐代王维的《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诗句,“劝君”与“与尔”有第二人称相对,“更尽”与“同消”有动词相对,“一杯酒”与“万古愁”数量词相对,所以选B项。

A项“天涯涕泪一身遥”是唐代杜甫《野望》中的诗句;B、“与尔同消万古愁”是唐代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C、“八骏日行三万里”是唐代李商隐《瑶池》的诗句;D、“替人垂泪到天明”是唐代杜牧《赠别》的诗句。

课本中的古代文化常识训练题[答案解析详解]

课本中的古代文化常识训练题[答案解析详解]

课本中的古代文化常识训练题(答案详解)1.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的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C.“是寡人之过也”中的“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君主的谦称;“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是指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中的“舍人”是指宦官。

D.“乃请荆卿曰”中的“卿”是古代对人的敬称,而“我自不驱卿”中的“卿”是妻子对丈夫的爱称。

2.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其中变徵之声声调悲凉,羽声声调激愤。

B.在我国古代,“关中”多指函谷关以西,“山东”多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而“河北、河南”多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江表”是指长江以北地区,“江左”是指江东,“淮左”是指宋时的淮南东路。

C.“尊”“卮”均是酒器,“斗卮”是大酒杯,“觚”也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爵”是古代饮酒器的总称,“觥筹交错”的“觥”则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而“不胜杯杓”的“杓”则是一种饮水的器具。

D.“玦”是环形、有缺口的佩玉;“鼎”“镬”均是古代的刑具;“甑”是蒸饭的用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中的“俎”是砧板;“槌床便大怒”中的“床”是古代的坐具。

3.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

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是宗庙祭祀乐歌,“颂”是宫廷乐歌。

B.“总角之宴”中的“总角”是指少年时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垂髫”是指老人和儿童,“纵豆蔻词工”中“豆蔻”亦指“豆蔻年华”,是指女孩子十三四岁;“等终军之弱冠”中的“弱冠”表示男子20岁成年;“及笄”是指女孩子15岁成年;“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中的“束发”是指男孩子15岁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化常识小练习一、正误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90分)古代文化常识一一山川与地理1.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

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2. 古人把山北水南称为“阳”,山南水北称为“阴”,如华阳在华山之北,江阴是长江之北。

()3. 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4. 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

()5.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6. 江表,指长江以东的地区。

如《赤壁之战》中“江表英豪,咸归附之”中的“江表”就是此意。

()7. 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8. 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9. 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

()10. “路”是宋代时期区域的名称,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如福建路、广东路。

()古代文化常识一一政区与官职11.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12. 封邑是指古代君主把自己国土的某一块地方作为奖励赐给功臣,如淮阴侯韩信所在的淮阴就是刘邦赐给他的封邑。

()13. “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14. 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官吏任免与考核的是吏部,主管军事的是兵部。

()15. 古代“下车” 一词最初是借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是官员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致仕”也有辞官或者退休的意思。

()16. 在唐代的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司法刑狱的是刑部,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的是民部。

()17. 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的是户部。

()18. 丞相,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19. “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具体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右迁” 一词。

()20. “出”在古代一般是指朝廷的官员到地方就职,如《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古代文化常识一一学校与科举21. 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

“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22. 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23. 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24. 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25. 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26. 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27. 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国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28. “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9. 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探花、榜眼。

()30. 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古代文化常识一一天文与历法31. 古人根据月亮的圆缺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32. 二十四节气中排第一的立春,排最后的是除夕。

()33. 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朔”,每月三十叫“晦”。

()34. 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

对应二十四小时计时法,四更就是1:00—3:00 o ()35. 古人把每个季节三个月顺次称为孟、仲、季,仲夏就是夏季的第二个月。

()36. 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如甲子、乙丑等,一个循环下来共有六十种排列组合。

()37. 十二天干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

()38. 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时,其中子时是指23点至1点,辰时是指 7点至9点,午时是指11点至13点。

()39. 古人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寅为虎,午为马,戌为狗。

()40. 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古代文化常识一一宗庙与祭祀41.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如牛羊猪;色杂为“牲”,如鸡鸭鹅。

()42. 斋戒,古人祭祀或做重大事情前,为表虔诚,往往要沐浴更衣并忌荤,不喝酒,不吃肉。

()43. 古代的座次有时以左为尊,成语“虚左以待”就是最好的证明。

()44. 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礼节,多由皇帝亲自到华山主持。

()45. 古代帝王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豕没有牛为“少牢”。

()46 “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47. 稽首,古代的拜礼,行礼时头碰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常用此大礼o()48. 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加冠礼并取字取号,故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49. 嗣位是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50. 九宾:古代祭祀活动中最隆重的礼节。

()古代文化常识一一人名与称谓51. 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如《师说》中的“师襄”中的“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

52. 朕是古人帝王的自称。

秦始皇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末。

()53. 对皇帝的称呼,有谥号、年号和庙号,谥号最早,年号自汉武帝始,庙号自唐太宗始。

()54. 古人对于父母的死有委婉的称谓,父亲去世曰“内艰”,母亲去世曰“外艰”。

()55. 对于皇帝的称谓,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法,有称庙号的,如“汉武帝”,有称年号的,如“唐太宗”,有称谥号的,如“康熙”。

()56.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者尊辈一般称字,如“苏东坡”。

()57. 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如成语“如丧考妣”。

()58. 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用“令尊”,称呼对方的父亲用“家父”。

()59. 谥号,专指有功之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表扬性质的称号。

()60. 谥号专指皇帝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

如文帝、武帝等属于褒谥,厉帝、炀帝属于恶谥。

()古代文化常识一一礼仪与风俗61. 古人成年取字,名和字使用有别,名供晚辈呼唤,字供长辈或平辈呼唤。

()62. 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表示尊重。

()63. 而立之年:男子三十岁。

不惑之年:男子四十岁。

()64.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帝后之死曰崩,诸侯、太子之死曰薨,大夫之死曰卒,庶人之死曰不禄。

()65. “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

“召幸”特指皇帝对妃嫔的召见、宠幸。

()66. 赐姓:古代天子给有功之臣赐予天子的姓氏以示褒宠。

()67. 冠族是指当地最有钱、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

()68. 象笏:用大象的脚趾甲做的笏。

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可以做备忘记事。

()69. 垂髫:借指三岁到九岁的儿童。

总角:八岁到十四岁的男孩。

()70. 及笄之年:古代把十五岁的女子称为及笄,所以及笄之年是指女子十五岁。

在古代,女子十五岁成年,表示可以出嫁了。

()古代文化常识一一节日与习俗71.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辛弃疾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正是写于中秋之夜。

()72.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古人有重阳节带老人家登高的习俗,以示对老人家的尊敬。

()73. 腊日,农历十二月廿八,“年廿八,洗邋遢”,这一天,古人有清洗家具、大搞清洁的习俗。

()74.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因此也叫“年三十”,那一天人们往往通宵不眠,有除旧迎新的意思。

()75. 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的一天或两天。

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

(76. 社稷:“社”,古代指谷神,即农业之神;“稷”,指土地之神。

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象征。

()77. 古人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或元旦,正月十五称为上元或元宵。

()78.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形成的传统节日。

()79.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和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

()80. 旦日:太阳初出、天亮时,或指第二天、明天,也特指农历正月初一。

()古代文化常识一一文集与典籍81. “风骚”:风,《诗经》里的“国风”;骚,《楚辞》里的“离骚”。

后来用“风骚”借指文采。

()82.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83.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易》《左传》。

()84.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85.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86. 《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

()87. 《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旳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

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88.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清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89. 《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90.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

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

泛指我国古代典籍。

二、选择题(10分)1. 【全国卷I】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 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 “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 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 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2. 【全国卷H】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 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