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乐记》中儒学精髓之
德成而上 艺成而下——从《乐记》看儒家诗乐的德育功能观
感于物而动 , 性之 欲也 。物 至知知 , 然后 好恶 形焉 。
好恶无 节于 内, 知诱 于外 , 能反 躬 , 不 天理 灭矣 。夫 物之感 人无 穷 , 而人之好恶无节 , 则是物 至而人化 物 也 。人 化物也者 , 灭天 理 而穷人 欲 者也 。于是 有悖 逆诈伪 之心 , 有淫 7作 乱之 事 。l14 有喜 怒哀乐 失 ”j 人 , 45 6 之情 , 人本性之欲 念也 会受 到各 种 外物 的影 响而对 社会发生作 用 , 教的作 用在 于它 以仁 义之 道为 内 乐
[ 收稿 日 ]0 5 2 2 期 2 0 —1 — 0 [ 作者简介】  ̄ t 16 一)女 , 扬" r 9 9 。 侗族 , - ( 湖北恩施人 , 广西贺州学院 中文 系教师 , 四川大学文学院 20 级博 士研究 生。主 05 要研 究方 向: 古代文学。 一 6 一
使人 的愉乐情 感符合礼 义 的要求 。否则乐 就失去 了它的意义 “ 苟情说 之为乐 , 若者必灭。故人 之一 于礼义 , 则两得 之矣 ; 一之 于情 性, 则两丧之矣 。故儒 者将使人 两得 之者 也。 [ 。 ”9
一
旦以礼以加 以约束 , 夫 民有 血 气心 知之 性 , 则“ 而
哉?乐云乐云 , 钟鼓 云乎哉? [p8 乐者 , n31 u ]7 非谓黄钟 、 大 吕、弦 歌 、 扬 也 。乐 之 末 节 也 , 童 者 舞 干 故 之 o[ ̄" 乐者 , -]7 4s “ . 8 通伦 理 者也 。 【 乐 的 目的在 于 ”4 】 “ 通伦理” 为社会 培养有 德 之人 。子 夏把这 种音 乐 ,
人 以和” 围。这段话 阐述 了诗 与乐 的关 系及其社 氛 会作 用。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乐记》中的儒家传统音乐观
与 “ 音” ;根 据儒家 “ 以乐示礼” 的价值观 , “ 礼”在 “ 乐” 中显 示与被 理解。儒 家 “ 礼乐 治天 下” 的政 治理 想
则必须通过演 出中音乐声 响所乐;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 :J 6 O 9 . 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0 1 2 5 ( 2 0 1 5 ) 0 2 — 0 0 4 5 — 0 2
音乐探究
韦也纳 : 《 乐记 》中的儒 家传 统音 乐观
乐者, 音之所由生也
《 乐记》中的儒家传统音乐观
韦也 纳
( 湖北第l 二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武汉 4 3 0 2 0 5 )
【 摘 要】 在‘ ‘ 乐者, 音之所由生也”的思维中, 音乐缘起干人心 “ 感于物而动”,“ 乐” 最基础的表象是 “ 声”
文 采 节 奏 ”乃 是 “ 声 之饰 ” ; 《 乐 记 》∞ 是先 秦儒 家解 释 乐理 的传 世 之作 ,它 系统 加 以组 织 并进 行 演 出的 “ 地论 述 了 “ 乐 ”的起 源 、性 质 、功 能 、风 格及 其 与 “ 礼” 而对于 “ 乐 ” 的运 作 ,则应 该从 感动 其本 心 开始 。 “ 音 ”的 起 源 ,是 人 心 所 生 ,而 心 之所 以会 动 ,则 的关 系 。 《 乐记 》 认为 , 音 乐 是通 过声 音来 表 现情 的 , “ 乐者 , 物 使之 然也 ”, 因此 “ 感 于物 而动 , 故形 于声 ”,“ 声” 音之 所 由生 也 , 其 本在 人 心感 于物 也 。 ” 《 乐记》 强 调 了“ 乐” 是 “ 音 ” ,将 这样 的 “ 音” 的教 化 功能 , “ 民声 和 ”则 民心 归 正 ,社 会 伦 理 秩 序 就 相 互 呼应 变化 ,加 以组 织 后成 为 “ 不 会 紊 乱 ,政 治 也 就走 上 正 轨 。 《 乐 记 》还 描述 了 “ 天 以一 定 顺 序排 列 演 奏 ,配 合 各 种舞 蹈 与 仪 式动 作 加 以 演 乐”。 “ 乐 ” 的 本 源在 于人 心 对 人 合 一 ” 的仪 式 表 演 ,经 由表 演塑 造 的想 象 世界 ,具 体 出 ,其 艺 术结 晶就 是 “ 落实 “ 以乐示 礼 ”的音乐 原则 。《 乐记 》 认 为 理想 的音 乐 , 于外 物 的感应 ,而人 因被 外物 引发 哀 、乐 、喜 、怒 、敬 、
《礼记·乐记》中的思想探析
《礼记·乐记》中的思想探析内容摘要:《礼记·乐记》是古代儒家礼乐方面的理论专著。
它对“乐”的起源,“乐”与人心,政治,礼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在儒家看来,乐发乎人内心,不仅能为人带来审美体验,更能使人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乐”中蕴含的道德理想。
乐折射社会现实,审乐可以知政。
乐蕴含了自然的和谐精神,礼体现了自然井然有序的特质。
礼乐教化,和而不同。
明礼乐,以别尊卑,序长幼,最终达到移风易俗,安邦定国和谐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乐政治道德礼美学儒家思想一乐本人情1 乐之发端《礼记·乐记》开篇有言:“凡音之气,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成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干戚羽旄,谓之乐。
”明确地把“乐”分为三个层次:声,音,乐。
关于声的产生,《礼记·乐记》中是这样描述的:“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性焉。
”由此可见,人刚出生的时候拥有者喜怒哀乐等各种感情,但这种感情是处在未发端的状态,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人的内在欲望才被引发出,随着对外界的不断了解,好恶之情也随之产生。
而当人的内在感情被激发出之后,它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彰显出来,声则是其中的一种。
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心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不同的现实对应着不同的声以致心声相应。
感情的内容决定了声的内容,感情的深度也决定了内容的深度。
反过来,声中所蕴含的情感又能激发人的内心感受,从而与人心发生共鸣声,塑造了人性情的多样性。
然而声是未经加工的自然之声,是表达内心情感的最低层次。
它和音的区别在于是自然和艺术的区别。
只有发出来的自然之声经过艺术化的处理,按照宫商角徵羽的位置错落排列,互相应和,才能形成高低有致,曲调多样的音乐。
这样的音乐已经和今天的音乐大致相似,与人之情拥有很好的互动,因而也就能对人之心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浅谈先秦儒家《乐记》教育伦理思想_2383
浅谈先秦儒家《乐记》教育伦理思想《乐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先秦儒家专门论述乐教的论著,它论述了音乐的起源和作用等问题,表明儒家学者对乐教的注重。
一、《乐记》的考证一般认为,《乐记》的作者是孔丘的再传弟子公孙尼,时当战国初期。
先保存下来的《乐记》基本上是原作,西汉刘向整理古籍,曾得《乐记》全本,共23篇,篇目全载入《别录》。
唐代孔颖达作《礼记注疏》时,《别录》已轶,而《乐记》篇目“总存焉”。
今见《乐记》仅存前11篇。
这11篇是论述儒家乐教理论的,故可称为“务虚”;而失落的后12篇可能是记载具体艺术实践的,故可称为“务实”。
[1]因此,今存《乐记》主要是论述艺术的一般问题和乐的教化问题。
由于《乐记》与《荀子.乐论》有成段文字的基本相同,故孰先孰后,孰著孰袭历来成为纷争。
这也说明,作为《礼记》中德一篇的《乐记》,实际上是先秦儒家乐教理论的总结。
孔丘整理的《六经》中原有《乐》,但据说是川渝秦始皇焚书坑儒。
因此,《乐记》就成为我们认识先秦儒家乐教思想的重要材料。
二、乐的内涵古代所谓“乐”,内涵十分丰富,不仅是指音乐,还包括绘画、雕刻、建筑等造型艺术,甚至扩及依仗、田猎、肴馔等使人快乐。
但通常所谓“乐”,主要指音乐,音乐是乐的核心,而音乐本身又是歌、诗、舞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乐之在耳曰声,在目曰容”,《墨子》一书中也曾提到《诗经》有“诗歌三百,诵诗三百,舞诗三百”。
儒家的乐教主要是教授音乐,教授诗、曲、歌、舞、演奏、乐理和如何评价乐、认识乐的作用,尤其是懂得把乐作为行教化、理邦家的手段。
因此,儒家的乐教既是艺术教育,更是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
《乐记》就反映了这一基本特点。
三、乐的产生《乐记》对乐的产生有比较正确的阐述,它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指出了音乐产生于人的心理活动、产生于人的情感,是“人情之所以必不免也”。
但人的情感受到外物的刺激而引起变化,形诸声音而成为乐的。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七单元经典原文7《朱子语类》三则含解析
第七单元天理人欲经典原文7《朱子语类》三则朱熹声称平生最不喜作文,却是南宋一代文章大家。
其奏疏之作,往往有高屋建瓴的气势,行文简易而意气凛然,不动声色而林茂深严,使人难于辩驳。
其序跋之类条分缕析,无褊躁激切之论,无艰涩炫目之辞,清明峻洁之中,自有雍容俯仰之态。
其书、记之作,落尽英华而返璞归真,将俊健奇伟出之于条畅洞达,语简意闲,神定气和,充分展现出朱熹冲夷和穆的宗师气象。
宋代的理欲之辩是重要的哲学命题,进行过激烈的辩论。
你对宋代理学家所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这一观点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现实生活谈一谈你的理解。
[角度]存天理,抑人欲。
示例:“存天理、灭人欲”所倡导的抑制物欲的思想,使人类修心禁欲,从而减少了人类对资源的消费,进而减少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客观上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我们的先人正是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约束下,抑制了人们的需求,培养了节俭的美德,减少了人类对生物圈和地球的破坏,从而把一个和谐而美好的自然环境、完整而富庶的地球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相反,西方价值观极大地激发了人类的欲望,使人类的智慧用在满足自己永无止境的欲望上,灭天理,纵人欲,从而使任何发展都变成了破坏生态环境、搅乱自然秩序的中坚力量。
如果说“灭人欲”有点极端、是人类圣贤追求的目标的话,那“存天理、灭人欲”这一东方智慧恰好给出了人类生存方式的左极限;西方价值观所激发并形成的物质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给出的正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右极限。
取精华,去糟粕,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人类生存方式的合理区间,那就是“存天理,抑人欲”。
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句是()A.如履.薄冰(fù)B.则精神自是愦.愦(ɡuì)C.及至前面荆棘芜.秽(wǔ)D.里面煞.有工夫(shà)解析:A项,“履”应读lǚ;B项,“愦”应读kuì;C项,“芜”应读wú。
答案:D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明知合.行大路合:应该B.略晓其义即厌.之厌:厌恶C.此便是无克己..工夫克己:约束、克制自己的言行和私欲等,使之合乎天理D.里面煞有..工夫煞有:很有解析:B项,厌:满足。
浅论《乐记》
浅论《乐记》浅论《乐记》《乐记》被认为是中国目前最早的音乐理论专著,内容是以儒家的观点论“乐”,在中国音乐史上有深远的影响。
传为孔子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成书年代应为战国末年至汉武帝时期。
《乐记》现存总共有五千余字,共有十一个篇章:《乐本篇》、《乐论篇》、《乐礼篇》、《乐施篇》、《乐言篇》、《乐象篇》、《乐情篇》、《乐化篇》、《魏文侯篇》、《宾牟贾篇》、《师乙篇》。
以下略述各篇章重点:《乐本篇》:论述乐以声音为本,音是由人心而生,人心感于物而后动,古代的圣王对于音乐极为重视,因而运用礼、乐、政、刑,这四种不同层次的方式治理天下。
之后又讲述若乐声失调,五音散乱便会亡国,另外音、乐有很大不同,知音较易,知乐较难,若知乐就很接近知礼,圣王制礼作乐是要让人回归正道上,礼乐若能交互运用就能成就王道。
《乐论篇》:礼乐的功能不同,运用上却是互补的,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礼乐是符合天地的运行法则,使四海之内都相互敬爱,了解礼乐的外在形式仅能沿用先圣古乐,了解其内在精神就可创作新乐。
礼乐之作本于天地的自然法则,要了解其道才能制礼作乐。
《乐理篇》:王者治理天下必定制礼作乐,功业越大,乐越完备,天地有自然之礼乐,圣人取其法而制之,唯有圣人真正能让礼乐完备。
《乐施篇》:君王若有好德行,勤于治民,可以从人民的舞蹈表现看出,历代圣王的乐舞都以其德行命名,乐舞是圣王效法天地之道用以教化天下,运用好坏决定天下的兴衰,所以历代圣王都极重视乐教。
《乐言篇》:不同的音乐会引导人的心志朝不同方向发展,古代君王会根据人的情感及本性制定礼义并校正声律,五音象征着君臣、贵贱、男女、长幼之理,这一切都可透过音乐表现,若作乐不得宜就会败德,君子都鄙弃这种放荡的音乐。
《乐象篇》:乐有奸声、正声之别,君子当去奸声而用正声,君子当懂得以正声推行其正道,以乐舞的方式让民众回归正道,而德行为作乐舞的根本,乐舞的表现就是德行具体化的表现。
《乐情篇》:礼乐可以治人情,统辖父子、君臣间的行为规范,圣人行礼乐之教,天地将协和,万物繁生,礼乐贵得其本,一般技艺性的演奏歌唱舞蹈仅是末节,圣王必知本才能为天下制礼作乐。
礼记 乐记浅析
《礼记·乐记》浅析【摘要】《礼记·乐记》作为我国第一篇音乐理论方面的专门文章,总结了先秦儒家有关音乐艺术的理论,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文艺思想。
同时又处处渗透着儒家礼乐并举,治理社会的政治理想,并集中体现在乐的社会功能上。
【关键词】《乐记》;文艺思想;礼乐关系;社会功能今本《礼记》,亦名《小戴礼记》或《小戴记》,凡四十九篇,为西汉时期戴圣所传,是一部汇集先秦至西汉时期儒家所著录的关于礼学的文献汇编。
其中之《乐记》是儒家关于乐的理论之经典论著,郑玄《礼记目录》:名曰“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
《乐记》的作者和成书时间,诸说不一。
郭沫若说是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
清人汪中说是荀子所作。
也有人说是思孟学派所作,或说是东汉儒者所作。
但他们的说法大都缺乏有力根据。
目前来看还是《汉书·艺文志》的说法较为可信:“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
”这里说的是汉武帝时众儒杂采先秦旧籍编纂而成,证之《史记·乐书》,内容与《乐记》基本相同,当是司马迁利用当时已成书的《乐记》。
《史记》是成书于武帝后期的,可证《乐记》成书于武帝前期。
西汉刘向曾校《乐记》二十三篇,今所存即其前十一篇,《礼记》合此十一篇为一篇。
今据孔《疏》所标起讫和篇目,可分为十一部分:一、《乐本篇》,论述乐的产生,乐的社会作用;二、《乐论篇》,论述乐与礼的区别及其不同的社会功能;三、《乐礼篇》,论述礼乐与社会人事即天地自然的关系;四、《乐施篇》,论述乐与人的德行和事功的关系;五、《乐言篇》,论述乐对于人的情性的影响,先王制乐的根据,及社会治乱与乐的关系等;六、《乐象篇》,论述乐对于人的思想情绪的影响以及乐教的社会作用;七、《乐情篇》,论述乐与情的相互关系,礼乐的区别及其不同的社会作用;八、《魏文侯篇》,论述古乐与郑卫之音的区别,及德音与溺音的区别;九、《宾牟贾篇》,论述《武》乐的结构,内容及其意义;十、《乐化篇》,论述乐对于人的内心修养和人伦教化作用,礼和乐对人的修养的不同作用,以及先王制定《雅》、《颂》之乐的意义;十一、《师乙篇》,论述什么样情性的人适宜唱什么样的歌等。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乐记中的儒家传统音乐观-精选文档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 《乐记》中的儒家传统音乐观《乐记》①是先秦儒家解释乐理的传世之作,它系统地论述了“乐”的起源、性质、功能、风格及其与“礼”的关系。
《乐记》认为,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现情的,“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
”《乐记》强调了“乐”的教化功能,“民声和”则民心归正,社会伦理秩序就不会紊乱,政治也就走上正轨。
《乐记》还描述了“天人合一”的仪式表演,经由表演塑造的想象世界,具体落实“以乐示礼”的音乐原则。
《乐记》认为理想的音乐,不是在声音方面刻意雕琢,而是追求声音之上的道德境界。
所以说:“乐者,德之华也。
”一、《乐记》中的音乐起源论关于音乐的起源与本质,《乐记》中有着精辟的论述,它肯定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
《乐记》开宗明义:“凡音而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上古时代人民生活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情感也往往单纯而直接。
当他们的情感受外物的影响而发为音乐时,他们的喜怒哀乐就会毫无掩饰地表现在音乐里,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
但凡虚言伪饰,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音乐,都无法流传久远。
孔子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就是说《诗经》所歌咏的,都是当时人们的真情实感。
而《乐记》也认为:“唯乐不可以为伪!在《乐记》的文本中,以“声”、“音”、“乐”三个互相关联的概念,来指涉音乐表演艺术,以及与这些声响相关联的各种演出和体验。
所谓的“乐”是由“音”所产生,显现“天地之和”的结果,而“声”则是“乐”外化可被感知的表象。
《乐记 ? 乐象篇》认为:“乐者,心之动也 ; 声者,乐之象也 ; 文采节奏,声之饰也。
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
”在此重申“乐” 是心之动,并进一步陈述“声”作为“乐”外显的表象,加以组织并进行演出的“文采节奏”乃是“声之饰” ; 而对于“乐”的运作,则应该从感动其本心开始。
“音”的起源,是人心所生,而心之所以会动,则是“物使之然也”,因此“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互呼应变化,加以组织后成为“音”,将这样的“音”以一定顺序排列演奏,配合各种舞蹈与仪式动作加以演出,其艺术结晶就是“乐”。
致乐以治心——《礼记·乐记》音乐哲学探析
“文化自信”建设的关键在教育。
作为人文学科的研究者,我们应自觉担负起科学研究的重任,在古代文学的学术研究中不断提炼具有恒久价值的思想内容和文化理念。
这就需要我们反复阅读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法,结合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实际,把古代文学中的儒学文化精髓,特别是与当代生活密切相关且有启发意义的部分提炼出来,作为我们中小学和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人文教育不偏离“文化自信”建设的总体方向。
清代学者彭端淑《为学》中尝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这是一个简单朴素却发人深省的道理,“文化自信”建设的征途漫漫,而且我们当前又是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都不能离开文化建设领域。
正如陈平原教授把“人文学”经典的学习看作个人素质培养的“压舱石”一样(陈平原:《六说文学教育》,东方出版社2016年版,第189—206页),“文化自信”建设理应成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压舱石”。
我们作为学术研究者,只有投身于这一历史的洪流中,真正从经典学习中感悟文化的深刻意义,并把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为“文化自信”建设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只有从“人”的价值出发,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才是“文化自信”建设的正确路径。
说明:本论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八至十世纪中国的文士转型与古文变迁研究”(16CZW022)的阶段性成果,并受到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2017T100484)和“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作者:山东省济南市济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校特聘教授,邮编250022)致乐以治心———《礼记·乐记》音乐哲学探析□陈倩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诗以感发性情,礼以规范人伦,乐以养人性情,荡涤邪秽,君子之学到了“乐”才算完成。
浅谈《乐记》中“礼”与“乐”的美学思想
则 相 敬
一 个 是 强 调 同 使 一 个 集 体 有 认 同 感
强 调 异 的 使 主 从 有 别 两 者 不 可 偏 斜
否 则 乐 胜 则
流 ,礼 胜 则 离 ” 如 果 乐 过 度 了 那 么 大 家 都 随 便 无 礼 了 如 果过 分强 调 礼呢 所 以 大 家 也 就 生 分 了 。 那 么 在 乐 和 礼 这对 立 而 又 统一 的 活 动 中 谁 又 是 处于 主 导 地 位呢 我 个 人认 为 当 然 是 乐 这 是 由 这两 种 活 动 或 事 物 本 身 所 决 定 的 而不是 “ 礼 。 乐 由 中 出 礼
《 记 》 大精 浑 .以 儒家 思 想 为 乐 博 主 包 窖 其 它各 派 思 想 谈 到 音 乐的
间 的音 乐 声
效 果 《乐记 》 为 人的 声 音 与 人的 感 认 情 是一 致 的 。正因 为 是 这 样 所以 通
淫乐
《乐记 》 分 强 调 乐 过
本质 、音 乐 的特 点 音 乐与 社 会 的 价 值 音 乐 形 式与 内 容 的 差系 等 问 题 . 还涉 夏 到 乐 器演 奏 音 乐创 造 .音 律
毛 生 编 撰 的 今 见 于 《 记 》 有种 说 法 .我 们 礼 。
知 道六 艺 的 一 种所 指 是 《 》 《书 》 《 》 《 》 《 》 诗 礼 乐 易 、 《 秋 》 而 《 ( ) 遗 失 了 所 以 就 是 四 书 五 经 中 的 春 。 乐 经 》 五经 “ 。但有种说法 了 部分 《乐 【 ) 中 残 卷 一 篇 编 人 《礼 经 》
声 声就 会 在 各 种 程 度上 作 用 于 人 使 人 心 有 所 感 而 人
的 心 与 天 地 又 是 相 结 合 的 天 地 问 那 种 自 然 的 和 谐 和 韵 律 使我们人能声 合为音 谐 为 乐 。所 以 乐 由 天 作
试论《乐记·乐本篇》中的儒家音乐思想
35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16有多大的关联,这种说法存在着迷信色彩。
譬如隋文帝历来迷信五行八卦学说,仅开皇乐议就探讨了十几年,其中问题有三,从开皇乐议的议题来看,解决音乐本身是最重要的问题。
然而这个议题的核心无论是继承发展亦是解决都必须服从“黄钟一宫”的前提。
正是因为隋文帝“好符瑞”的思想,所谓“好符瑞”,就是喜好祥瑞的征兆,即迷信阴阳五行卜筮之类的活动。
西周以后,阴阳五行的发展,包容了乐律学的名称概念,“宫为君”的观念很快出现了。
这也就与《乐本篇》中把五声分别与君臣民事物相对应吻合,只有“宫”才能象征着君,这就是隋文帝为何选择“黄钟一宫”原因。
(二)“乐”与“人”《乐记·乐本篇》将音乐划分为三个层级,即声、音、乐,并将这三种形式对应三类人事物。
不知音为禽兽、不知乐为庶人,把知乐的“君子”视作最高级别。
这是严格的等级制度,小人、普通人、君子用的音乐必须严格区分开来,不能僭越,譬如孔子就对季氏“八佾舞于庭”持“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态度,他一方面对音乐的评价很高,另一方面又将音乐的等级化持顽固的态度,也侧面反映儒家礼乐思想的封闭性。
儒家的音乐思想是站在政治的立场上为统治者服务,儒家将所谓的礼乐框架认为是音乐的本质,将其功能扩大化,将音乐的好坏对于人性的善恶美丑和国家的稳定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音乐自身。
儒家一直将“郑卫之音”视作“亡国之音”、“靡靡之音”,所以坚决去抵制,但为什么大多数文献记载中都把所有“淫乐”视作“郑卫之音”?郑卫两国的音乐就是靡靡之音吗?此说法古代学者一致认同,而在新中国建立伊始,对于郑卫之音的看法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如吉联抗《乐记译注》认为:“郑卫之音”是描写爱情的民间音乐,“桑间濮上之音”是极尽声色的宫廷音乐。
首先郑卫二国是当时“俗乐”中影响最大的音乐,其国土是商移民的聚居地。
就地域来讲,是因为郑卫两国都建立在故商疆域内,卫在故商的王畿,郑与卫南北接邻,处于故商的南疆。
浅谈先秦儒家《乐记》教育伦理思想
浅谈先秦儒家《乐记》教育伦理思想【摘要】《乐记》是先秦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其中所蕴含的教育伦理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展开讨论。
在引言部分中,介绍了《乐记》的价值和当前的研究现状。
在分别探讨了《乐记》在教育、伦理、人性、修身养性和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性和启示。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乐记》教育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对《乐记》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指导作用,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浅谈, 先秦儒家, 《乐记》, 教育伦理思想, 引言, 价值, 研究现状, 正文, 重要性, 探讨, 人性, 认识, 修身养性, 要求, 社会治理, 启示, 结论, 当代价值,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先秦儒家《乐记》的价值先秦儒家《乐记》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具有重要的教育伦理思想,深受后世学者的重视和研究。
其对教育、伦理、人性、修身养性以及社会治理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乐记》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提倡以乐为教,通过音乐、舞蹈等方式培养人的品德和品位,使人在美感的熏陶中得到教育。
《乐记》对于伦理的探讨也颇具深度,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等重要关系,提倡和谐相处,遵循道德规范。
在人性方面,《乐记》认为人性本善,倡导人们追求善良、正直的品质。
《乐记》还提出了修身养性的要求,强调了个体修养、道德修炼的重要性。
《乐记》对社会治理提供了启示,倡导以仁爱和理性来治理社会,实现和谐稳定。
《乐记》具有极高的教育和伦理价值,对当代乃至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现状目前对于先秦儒家《乐记》教育伦理思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术界普遍认为这部经典对于中国传统教育与伦理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者们通过对《乐记》的深入解读,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关于教育、伦理、人性、修身养性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思想内涵。
观点陈来:《乐记》的儒学思想
观点陈来:《乐记》的儒学思想《礼记》一书中,除了《大学》、《中庸》外,在宋明理学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乐记》篇。
因为《礼记》的其他篇章多记述孔门的德行论和君子论,如《儒行》、《坊记》、《表记》、《缁衣》等篇,而《乐记》重视人心和性情,与宋明理学重视心性论的需要正好相合,于是《乐记》的一些思想、观念便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基础。
《乐记》的作者,唐《史记正义》以为是公孙尼子,此说首倡于梁武帝时的沈约,则《乐记》的思想应属于孔子门徒。
《乐记》的成书,近代以来学者多认为是在西汉,但也都承认《乐记》的资料是采自先秦诸子故书,故其思想应属战国儒家。
如果从后来《乐记》的思想影响来说,《乐记》的心性说是最值得关注的。
《乐记》中广泛涉及了对心、性、情、欲、好恶等心性论范畴,以内和外、动于中和形于外等构建心性关系,初步奠定了儒家心性论的基本框架,在先秦儒学中是有代表性的。
这一点也是《乐记》和《荀子·乐论》的不同所在。
一、心性说1.物感心动我们先来看《乐记》的心物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焦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
“人心”是《乐记》整篇的中心观念。
《乐记》首先确定了心物关系,即人心之动,是外物所引起的。
心与物的关系形式是“感”,感是外物对人心的作用。
“心感于物”,“心感于物而后动”,就是说外物对人心的作用(感),使人心产生了发动,于是才有声音的发出。
因为“感”是外物对人心的作用,“感于物而动”在这里便是指心受到外物的作用,使心发生了活动,而这些活动具有不同的形式。
那么,是不是人心的所有活动都是由外物引起的呢?作者并没有这样说,我们只能肯定的是,外物会作用和影响于人心,使人心发生活动;而人心的活动就会见诸于声音,即导致声音的发出。
从《礼记·乐记》看儒家的乐论--兼论墨家之非乐
从《礼记·乐记》看儒家的乐论--兼论墨家之非乐
从《礼记·乐记》看儒家的乐论--兼论墨家之非乐
<礼记·乐记>是表述儒家乐论的经典文献.儒家认为,乐的本源是生活,乐是折射现实的镜子,故察乐可以知政;儒家以礼、乐并提,认为乐与礼皆法自然而生,乐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精神,礼体现了自然井然有序之特征,故礼作用于社会是别异,乐作用于社会是和同;乐有"移风易俗"、弘扬美善道德之作用,故儒家注重乐的社会功能,提倡乐教.墨家"非乐",是出于对社会现实、民众疾苦的关怀和对腐朽统治者的批判,有历史的合理性,但墨家又滑向了"矫枉过正"之极端.
作者:杨雅丽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陕西,渭南,714000 刊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英文刊名:SHAANXI RTVU JOURNAL 年,卷(期):2003 5(2) 分类号:B222 关键词:<礼记·乐记> 的知识脉络' > 察乐知政乐教礼乐墨家非乐。
乐记读后感
乐记读后感《乐记》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先秦儒家音乐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部著作以“乐”为主题,从多个方面探讨了音乐与人性、道德、政治等方面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古代音乐文化、哲学思想以及社会政治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阅读《乐记》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古代儒家对于音乐的重视和热爱。
在书中,作者不仅详细阐述了音乐的本质、功能、演奏技巧等方面,更从多个角度探讨了音乐与社会、道德、政治等方面的关系。
作者认为,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音乐也具有教化人民、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这一观点与我们现代人对于音乐的看法有着相似之处,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音乐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书中,作者还提到了许多有关音乐演奏技巧的细节,比如如何演奏乐器、如何把握节奏、如何表现情感等等。
这些内容不仅让我了解了古代音乐演奏的基本方法,更让我感受到了古代音乐家对于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此外,作者还从多个角度探讨了音乐与人性、道德、政治等方面的关系,这些内容让我对于古代哲学思想和社会制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阅读《乐记》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古代音乐文化和哲学思想,更从中汲取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我认为,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能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更能够教化人民、维系社会稳定。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能仅仅将音乐看作是一种娱乐方式,更应该将其视为一种精神力量和文化传承。
此外,《乐记》中所提到的“以乐治国”的观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认为,通过演奏音乐、举办音乐活动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增强人民团结。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也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面临着种种社会问题,比如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价值观的多元化等等。
通过音乐这种无国界的语言,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从而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总之,《乐记》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著作,它不仅是一部古代音乐文化的经典之作,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的作品。
从《乐记》看儒家音乐思想
化观点下 “ 形” 与“ 神” 的衡量 . 对 表 达 内 心
春 秋 战 国 是 中 国历 史 上 产 生 重 大 变
儒家对于音乐持有肯定的态度 . 认为 音 乐 对 国 家 、社 会 及 百 姓 有 着 积 极 地 作 用, 而对 音 乐 的不 同类 型 则 区 分 对待 。 《 乐
贱 这 样 的 音 乐 淫 乱 的 音 乐所 到 之处 社 会 混乱 . 人 心不安 . 败 坏 了 社 会 风 气 也 污 秽 了人 们 的 心 灵 艺术 本是 陶冶 人们 情 操 , 促 进 人 与 社 会和 谐发 展 的 . 从 这 样 的角 度 出发 , 儒 家乐 舞 思 想 必 将 反 对 淫 乐 。 正 是 这样 。 孔子在 听 了“ 郑卫 之音” 后. 发出了 “ 是 可忍 孰 不 可 忍 ” 的 呐喊 纵观 以《 乐记》 为 代 表 的 儒 家 乐 舞 理 论, 虽有 不 足 之 处 , 但 在 研 究 乐 舞起 源 、 发 展, 探 讨 乐舞 本 质 、 作用 、 乐 舞 与 政 治 的关 系 等 方 面 是 符 合 中 国 古代 社 会 发展 的 , 具
浅析《乐记》同荀子学派的关系问题
浅析《乐记》同荀子学派的关系问题《乐记》是西汉时期儒家经典之一,该书是有关音乐的一部专著。
与之对应的是荀子学派,荀子学派是儒家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以荀子为代表,主张以心性为中心,强调人性的恶与修治的必要性。
在浅析《乐记》同荀子学派的关系问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可以从《乐记》的思想内涵入手来分析与荀子学派的关系。
《乐记》主要以音乐为对象,通过系统的音乐分析来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功能。
它追求音乐的和谐、和平,以及对于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调和作用。
而荀子学派则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和教育来限制人性的恶,追求人的道德完善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从这个角度来看,《乐记》所追求的音乐的和谐与荀子学派追求的人性修治和社会秩序有着一定的共同点。
在《乐记》中多次提到了“礼乐”的概念,而荀子学派也强调了礼乐的重要性。
《乐记》认为,音乐和礼仪是相辅相成的,可以通过音乐来加强礼仪的教化作用。
而荀子学派则主张通过礼乐来教育人心,使之能够自觉地按照礼制规范的行为来约束个体行为。
《乐记》中关于音乐与礼乐的论述与荀子学派对于礼乐的强调有着一定的契合点。
《乐记》中所提到的“音律”和荀子学派强调的“音声”的关系也值得思考。
《乐记》对于音律有详细的描述和分类,认为音乐的不同旋律和节奏有助于调控人的情绪和行为。
而荀子学派则更强调音声的修养和表达的能力,认为正确的言辞和声音可以影响人的心理状况和心灵净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乐记》对于音乐与音律的论述与荀子学派对于音声的重视有一定的关联。
《乐记》与荀子学派在音乐和礼乐方面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契合之处。
《乐记》表达了对于音乐和礼乐的不同视角和研究方法,而荀子学派则通过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思考,强调了礼乐对于个体的教化和社会的秩序维护的重要性。
两者虽有不同之处,但在对于音乐和礼乐的理解和研究中都有一定的共通之处,都对于人类社会秩序和心灵教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乐记》:先秦儒家乐教谋思
作者: 陈静
作者机构: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出版物刊名: 求索
页码: 199-200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9期
主题词: 礼记;乐记;乐教;道德;政治和谐
摘要:�乐记》是我国古代儒家音乐理论专著,它是先秦儒家乐教思想的总结和集大成,基本内容包括:乐的起源与本质;乐对人心理的影响;乐对人们的政治教育与教化功能等。
本文以马克思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对《乐记》进行解读,剖析先秦儒家乐教的思想精髓。
阐述了乐教对民众的政治与道德教育思想,规范人们的社会人伦道德标准,以及人与宇宙自然的"天人和一"的和谐观,可以说《乐记》是谋划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巨著,许多内容都是为皇帝歌功颂德;《乐记》中的乐教思想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政治手段和政治谋略,也为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证史论。
周代儒家音乐思想在哪里有体现
周代儒家音乐思想在哪里有体现
周代儒家音乐思想在《乐记》有体现。
1、关于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乐记》强调音乐与政治、音乐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它认为:
“使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2、关于音乐的社会功能,《乐记》主张使音乐与治理朝政、端正社会风气、礼治、伦理教育等相配合,为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服务。
它认为:
“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
”
“是故先王之政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返人道之正。
”3、关于音乐的美感认识,《乐记》有比较深层的论述。
它强调音乐给人们的愉悦感受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它认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
惟君子为能知乐试论儒家艺术鉴赏论在《乐记》中的发展
江西财经大学字报2001年第3期中图分类号:1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8—2972 I2001)03—0059一03“惟君子为能知乐"——试论儒家艺术鉴赏论在《乐记》中的发展刘松来摘要:本文从史的角度分析了《礼记·乐记》问世之前儒家艺术鏊赏论的主要观点,并着重阐释了《乐记》中儒家艺术鉴赏论的基本特征和内在本质,得出的结论是:“淫乐”、“和乐”以及“·准君子为能知乐”这组概念确实代表着孔子之后儒家艺术鉴赏理论的最新观点。
关键词:淫乐;和乐;艺术鉴赏;政治教化作者简介:刘松来,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南昌330027)。
早在《礼记·乐记》问世之前,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于人而还感人,犹雨出于山而还雨山,火出于木而还燔孔子就发表过不少关于艺术鉴赏的重要言论。
《论语》木。
”①一句话,音乐艺术是通过人心为中介物,建立中说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而且情不自禁起与社会风尚之间的联系通道的。
正因为有了这种联系地赞叹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另据《论语-八通道,《乐记》所说的“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听磬佾》记载,孔子曾经对鲁国的大师乐说:“乐,其可知声则思死封疆之臣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听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
瞰如也,绎如也,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一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以成。
”意思是说,音乐演奏起始时,众音齐作;展开臣”,才成其为可能;也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联系通道,后,协调着向前演进,音调纯洁。
继之,聚精会神,达各种乐音的象征意义才最终得以确立。
从这个角度来到高潮,主题突出,音调响亮。
最后,收音落调,余音说,我们认为《乐记》揭示出时代风尚与音乐风格之间袅袅。
这些都堪称对音乐艺术形式美的最为精当的描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不啻于找到了一把打开音乐艺述。
不过,孔子虽然欣赏音乐的形式美,但他更为重视术鉴赏大门的金钥匙。
对音乐内容的品评。
《论语·八佾》说:“子谓《韶》,与孔子提倡的“尽善”、“尽美”的艺术鉴赏标准尽美矣,又尽善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乐记》中儒学精髓之探究摘要《乐记》是儒家音乐思想的集中反映。
文章通过《乐记》物动心感说、乐不可为伪、大乐必易、礼乐中和、乐以治心、声和以柔等论述,集中研究了其中包含的儒学精髓,如儒家的唯物论、真善美观、崇尚简易、中庸观以及修身治家等。
关键词:《乐记》儒家儒学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儒家在中国的整个封建社会中都处于显学独尊的地位,无可置辩地成为封建文化的主体,尽管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是多元并行的,但不可否认要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首先就要研究儒家的经传。
儒家的音乐思想流传至今,影响着中国音乐的发展,尤以儒家的《乐记》亘古通今,是“中国音乐学的始祖”,被公认为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部美学专著。
《乐记》论及音乐的本源、音乐的特征、音乐的美感、音乐的社会功用、乐与礼的关系、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古乐与新声的关系等方面,是先秦以来音乐思想的总结与发展,尤其反映了儒学思想的精髓,它提出的物动心感说、礼主乐辅说、礼乐中和说、礼乐仁义说、礼乐昌德说、礼乐辅政说、礼乐易俗说、礼乐净俗说、大乐必易说、唯乐不可为伪说、礼乐治心说、观乐知风说、乐者乐也说,等等,都浸润着孔子及其弟子的儒家思想。
《乐记》认为,音乐可以表现封建伦理道德,应该成为进行教化、巩固统治的有力工具,因而又特别强调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以及音乐的社会功用。
本文仅从物动心感说、乐不可为伪、大乐必易、礼乐中和、乐以治心、声和以柔等方面对其反映出的儒学精神进行探究。
二对《乐记》中儒学思想的讨论1 物动心感说——儒家的唯物精神“心”、“物”关系是中国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
《乐记》在审美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主要还是把“物”放在第一位的。
如《乐本》中有“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意即音起、心生、心动的根由在于“物使之然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意即哀心、乐心、喜心、怒心、敬心、爱心分别产生的噍杀声、缓声、发散声、粗厉声、直廉声、和柔声,都是由于“感于物而后动”所致。
《乐言》中有“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这些都是唯物认识论的体现。
《乐记》中说到“情”的地方很多,如在“物动心感”说中谈到“情”:“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从“心生”到“情动”,经过了《师乙》篇所阐述的说之、言之、长言之、嗟叹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过程,它“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
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情”对于“物动心感”的音乐来说是必备的,愈丰富、愈饱满愈好。
《乐本》篇提出的天“性之欲”,体现了孔子提倡的“爱众”、把“仁”学作为道德伦理思想核心的主张。
但该条紧接着又提出“有节”“反躬”;而礼乐“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这样就把天“性之欲”给抑制了。
这是与孔子儒家毕生崇尚“周公之典”的指导思想和他的中庸之道的哲学观是不无关系的。
2 乐不可为伪——儒学的真实观《乐记·乐情》篇提出:“著诚去伪,礼之经也。
”《乐记·乐象》篇提出:“唯乐不可以为伪。
”乐伪有两种情况:一是物伪。
儒家认为,如果客观的物是伪的,那么“人心之动”的“乐”也必定是伪的,这是客体引发主体的虚假之情;二是心伪。
在阶级社会,主观的“人心之动”或是无法真切地感受客观的物“而动”,这样产生的“乐”就难免不“为伪”。
或是有意不去真切感受客观的物“而动”,或是真切地感受了客观的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引发“由人心生也”的“乐”却不能真实地反映客观,这样产生的“乐”就是有意的“为伪”。
这是主体所造成的伪。
这里告诉我们,“乐”的“真”包涵着客观的真与主观的真、相对的真与绝对的真。
儒家把“著诚”、“去伪”作为“礼”的一个标准,在“礼”的实践中,只有“著诚”、“去伪”,方可礼敬、礼序、礼行、礼理、礼教、礼文、礼义。
他们认为,“乐”只有真情,不可为伪,方可乐亲、乐和、乐心、乐化、乐怡、乐盈、乐质、乐仁、乐民心、和上下、和天地、和万物、和天下。
这样,礼与乐方能达到“真”的崇高境界。
3 《乐记》中儒学的善美观《乐记》中关于“善”的论述有:“直以廉”、“和以柔”、“同民心”、“善民心”、“感人深”、“感动人之善心”,有使“君臣上下”和敬、“长幼”和顺、“父子兄弟”和亲、“和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之乐,有使“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之乐,有“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之乐,有提倡《韶》、《武》、《关睢》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正声、德音、和乐,有“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顺正以行其义”、乐道制欲的净化之乐。
“天地同和”之“乐”,反映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之宇宙观,他们从可见的自然现象去推究宇宙本体。
孔子把天看作是一种可知可感、流动不息的“理”,这样,“乐”才可使天地同和。
儒家讲究对称和均衡美。
《乐记·乐象》篇就说到“小大相成,终始相生”,是说中间段落“成”有小大的结合,整首曲子有“始”、“终”的呼应。
概言之,“始”—“从”—“成”、“始”—“成”—“乱”,都是乐曲的三段结构,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这也说明我国在《乐记》前音乐就有三段结构,并有论述与总结。
无论是二段体还是三段体,其结构形式丰富多样,能表现多样而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丰富的情感。
而在曲式结构上,又要求对称、均衡、完美、整体的结构来表达思想内容,使内容达到谐和的统一。
4 大乐必易——儒学的崇尚简易观《乐记》提出:“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礼主其减,乐主其盈”,“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
儒家从礼主其减说到大礼必简,说到大乐必易。
《乐记》孜孜不倦地追求易简的美学思想,让“简节之音作”使民悟觉、悟感、悟化和康乐。
《乐记》深知“变”是“乐”达情、言志、咏声的重要手段,它说“穷本知变,乐之情也”,就是“变易”思想的一个概括。
《乐记》论述治道变易,提出“乐”不仅能“知政”、“通政”,而且它和礼、政、刑一样,都可作为统治的手段,民心同就能“举而措之天下”,“出治道”,达到“法治”。
易之不易乃道也,道是不易的。
《乐记》讲究礼乐仁义,“仁近于乐,义近于礼”,礼乐、仁义是孔子及儒家学说的两大支柱,礼乐是道德、是艺术,仁义是哲学、是政治,因此成为孔子及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
孔子及儒家把礼把仁作为道,主张仁义、礼乐始终如一地贯之于“大乐”的各个方面,这始终如一就是“不易”之所指,仁义、礼乐就是“大乐”始终如一、不易之道。
5 礼乐中和——儒家的中庸观“中立而不倚”的“中庸思想”,被孔子尊为“天下之大本”,在他的学说中都有所体现。
孔子认为,中庸是极难修养的至高美德,在孔子及儒家看来,时时、事事都要“约之以礼”、“礼以节之”,“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为了加强“乐”的感化力量,同时又要给”乐”以节制。
在《乐记》中,凡说到“乐”之处,无论其本质还是内容,都是和有序的“礼”密切联系在一起。
《乐记·乐本》篇中说:“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
”以“礼”节人心,以“乐”和人声;以“礼”引导人们的志向,以“乐”谐和人们的情致。
君子学礼乐就能爱庶民,庶民学礼乐就能事上,君子、庶民都从礼乐中受到感化,使政得以治,使德得以扬。
儒家主张礼乐相成,要让辨异贵贱、等级的“礼”与缓和矛盾、求齐求同的“乐”相和相成。
然而,孔子又主张礼乐相节。
礼乐相节是矛盾的方面,是以制约进行礼乐的感化与教育,侧重的是以“礼”节“乐”。
“礼”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所以以“礼”节“乐”其“节”的目的也是达到“礼”和“乐”的统一,使人的行为和谐与规范化。
“相成”与“相节”是一个事物互补的两个方面。
在儒家看来,“乐”与“礼”成为不可割裂的统一体。
所以孔子及儒家十分警惕乐淫,极力强调节“乐”,不断地惊呼“乐极则忧”、“乐胜则流”、“过作则暴”,超过常规的“乐”会给统治者带来危害。
6 乐以治心——修身治家均天下乐可以治心。
感物而人心之七情动也,从中受到感化、礼化、德化、道化的熏陶,达到“乐以治心”的目的。
《乐本》篇说:“乐”使人“哀心感者”、“乐心感者”、“喜心感者”、“怒心感者”、“敬心感者”、“爱心感者”,它“善民心”、“感人深”,“在宗庙之中”上下“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和亲”,在感情上求得人与人的融洽、和谐,使上下长幼各安本分。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乐者“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不私其欲”,这是道化的作用。
把各种感情提到礼、德和道的高度,反对耳目口腹之欲。
乐能移风易俗。
《乐象》中有“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这些都说明儒家充分认识到“乐”在审美过程中,不仅能娱心、怡情、齐众、劲兵、固城,还能净化人的精神境界。
在儒家看来,“乐”的感物化心能至天达神,达到穷本知变之妙悟的程度。
移风易俗就在“乐”的娱心、怡情、净化过程中,在“乐”的感悟过程中潜心默化、潜移默导地实现的。
7 声和以柔——儒家“一”与“不一”的辩证《乐记》虽然没有直接提出辩证法的“一”与“不一”的命题,但其思想却贯之于全书。
《乐记·乐本》篇曰:“其声和以柔。
”意即受爱心感化的人,他的声音和谐而温柔。
在这里,直接地提出了“和”、和谐的主张。
《乐本》篇还说:人生而静。
要求和谐统一,这是“天之性也”,是静;“感于物而动”,感动到“物至而人化物”的程度,这是“性之欲也”,是动。
感物的过程就是运动的过程。
《乐记》把“静”表现的和谐统一看作是“天之性”的自然呈现,把“动”产生的矛盾看作是人“性之欲”的结果,这就把“乐”的静与“动”、统一与矛盾、“一”与“不一”置于自然、社会的运动之中。
在《乐记·乐礼》篇中又说:“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者,地也;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
”认为“礼”与“乐”是“一动一静”的天地,亦即自然、社会的运动、矛盾的产物,自然、社会的运动和矛盾必然要在“乐”中得到映现。
《乐记》明确地认定了“乐”的静与动、统一与矛盾、“一”与“不一”的关系,这种辩证观一直统御着全书。
三结语《乐记》是儒家关于音乐美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其折射出的儒家唯物辩证思想、真实观、善美观、崇尚简易观、中庸观、修身治家以及“一”与“不一”的美学思想,折射出儒家重视人道、重视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其哲学是道德哲学、人生哲学、社会哲学、生活哲学。
《乐记》中的“礼”与“乐”的涵义、关系、地位、作用、目的,都说明儒家把“乐”作为社会哲学来分析、理解和对待,而忽视了它作为音响艺术、听觉艺术、时间艺术等方面的自然属性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