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礼记_乐记_与_史记_乐书_对读记_杨合林

合集下载

《乐记》作者问题新论

《乐记》作者问题新论

《乐记》作者问题新论现存《乐记》为《小戴礼记》的第十九篇。

郑玄在《礼记》中注道:“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

”《汉书·艺文志》云:“黄帝以下至三代,各有当代之乐名。

孔子日:‘移风易俗,莫善於乐也。

’周衰礼坏,其乐尤微,以音律为节,又为郑、卫所乱,故无遗法矣。

汉兴,制氏以雅乐声律,世为乐官,颇能记其铿锵鼓舞而巳,不能言其义理。

”然而在汉宣帝之时,《小戴礼记》中便收录了“记乐之义的《乐记》一篇,一直流传至今。

关于《乐记》的成书年代和作者问题,争论很多,主要集中在两种看法上,一说认为《乐记》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公孙尼子,二说认为《乐记》是汉代河间献王刘德及其手下一批儒生采集编撰而成。

还有人猜测是汉代的杂家公孙尼,论证不多,故不特列。

一、关于《乐记》作者的两种主要说法(一)作者为公孙尼子1.证据第一,两处直言《乐记》作者是公孙尼子的史料。

《隋书·音乐志》存录了沈约对梁武帝的《奏答》,其中有“《乐记》取《公孙尼子》”句。

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云:“《乐记》者公孙尼子次撰也。

”有人猜测张守节此说是根据皇侃,而皇侃与沈约是同时代的人。

第二,两处言公孙尼子身份的史料。

《汉书·艺文志》载日:“《公孙尼子》二十八篇”,列于诸子篇的儒家流,其后注明“七十子之弟子”。

《隋书·经籍志》中也有《公孙尼子》一卷,列在儒家,注明“尼似孔子弟子”。

第三,三处疑似有关公孙尼子的史料。

《韩非子·显学篇》论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提到其中一派是“孙氏之儒”(古代“孙氏”与“公孙氏”通用1。

汉代王充在《论衡·本性篇》中提到公孙尼子之徒论性情“颇得其正”。

晋代陶潜《圣贤群辅录》进一步讲了韩非子讲的儒家八派,指出了各有所长,如“孟氏以传书为道”,“漆雕氏以传礼为道”,“仲梁氏以传乐为道”,“乐正氏以传春秋为道”,其中有“公孙氏以传易为道”,为“洁净精微之儒”。

第四,《公孙尼子》已失传,两处其他著作对它的辑录,与《乐记》文字基本相同。

人教版高考文化常识单元 期末复习同步练习试题

人教版高考文化常识单元 期末复习同步练习试题

人教版高考文化常识单元期末复习同步练习试题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贾谊,东汉最富辞采的散文家、政论家,他开创了“史论”文学的先河。

所著的政论文《过秦论》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

B.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豪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五陵年少指京城富家子弟。

C. 六艺经传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D. 庠、序,都是学校。

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2.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

“壬戌之秋”中的“壬戌”属于千支纪年法。

B. 《诗经》中的名句名篇常常被后代的文学作品引用,本文中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等都化用了《诗经》中的句子。

C. 古代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晦”。

“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D.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大创造。

“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的就是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注解鲁国编年史《春秋》所做。

原名《左氏春秋》,西汉后期改称《春秋左氏传》。

B.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分别选自编年史著作《左传》,国别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

C. 《战国策》是春秋时期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自黄帝至汉武年间大约3000多年的历史。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史记》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全书共130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B.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东汉班固著《汉书》,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西晋陈寿著《三国志》,为二十四的前四史,皆为纪传体通史。

怎样读《礼记》

怎样读《礼记》

怎样读《礼记》中华礼学是以礼法、礼义之学为核心的学术文化,其理论形态则是《周礼》《仪礼》《礼记》三部经典,《三礼》对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

今天先介绍《礼记》。

一、性质与源流孔子教授弟子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最高哲理的载体,但是文古义奥,不易通读,因而每每需要有辅助性的读物,为此,《易》有《十翼》,《春秋》有《三传》,而《礼》则有《礼记》。

六经中的“《礼》”,后来称《仪礼》,主要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诸礼的“礼法”,受体例限制,几乎不涉及仪式背后的“礼义”。

而不了解礼义,仪式就成了毫无价值的虚礼。

所以,七十子后学在习礼的过程中,撰写了大量阐发经义的论文,总称之为“记”,属于《仪礼》的附庸。

秦火之后,西汉人能见到的用先秦古文撰写的“记”依然不少,《汉书·艺文志》所载就有“百三十一篇”。

《隋书·经籍志》说,这批文献是河间献王从民间征集所得,并说刘向考校经籍时,又得到《明堂阴阳记》《孔子三朝记》《王史氏记》《乐记》等数十篇,总数增至二百十四篇。

由于《记》的数量太多,加之精粗不一,到了东汉,社会上出现了两种选辑本,一是戴德的八十五篇本,习称《大戴礼记》;二是他的侄子戴圣的四十九篇本,习称《小戴礼记》。

《大戴礼记》流传不广,北周卢辩曾为之作注,但颓势依旧,到唐代已亡佚大半,仅存三十九篇,《隋书》《唐书》《宋书》等史乘的《经籍志》甚至不予著录。

《小戴礼记》则由于郑玄为之作了出色的注,而风光无限,畅行于世,故后人径称之为“《礼记》”。

唐贞观年间,孔颖达奉诏撰作《五经正义》,其中的“礼”,用《礼记》替代《仪礼》。

《礼记》由此跻身“经”的行列,“附庸蔚为大国”,与《仪礼》地位发生逆转,成为《三礼》中最显赫的经典。

二、分类与作者《礼记》一书,紧紧围绕儒家的政治理想、治国方略、天人关系、典章文物等展开,多角度、多层次探究礼乐文明奥蕴,阐发其学理与规则,内容广博,题材丰富。

论中国古代文论与乐论的关联_

论中国古代文论与乐论的关联_

2024 年第 2 期第 64 卷(总 308 期)No.2 2024Vol.64 General No.308论中国古代文论与乐论的关联 *王小盾摘要:文学与音乐有亲缘关系和表里关系。

前者即文学和音乐共处一体,文学以音乐为其本来形态;后者即音乐运载文学,两者互为形式与内容。

这些关系在两者起源过程中即已建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音乐理论是其书面表达,从发展线索看,主要经历了从两者共处到两者分立的过程。

由于共处,故两者在概念、思想、研究对象、书写者、书写方式上都有交叉;由于分立,故两者的发展不甚平衡,彼此矛盾,相互作用。

对这种复杂关系进行探讨,有必要在以下三方面深入,以便形成科学体系:其一,结合历史语言学的方法和考古学的方法,揭示文学理论与音乐理论作为符号的产生过程,以探究其文化基因;其二,采用包括文献学、考据学、年代学在内的历史研究法,兼顾实践和理论、动机和效果、载体和内容,考察此关系的演化过程,以建立立体认识;其三,扩大学术视野,利用中国各民族的和见于东亚各国的古代文论、乐论资料,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为中国文学研究、音乐研究建立新边界。

关键词: 文学理论; 音乐理论; 历史关系; 研究法DOI :10.13471/ki.jsysusse.2024.02.002文学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一部分。

其生存和发展,是在同其他文化事物的互动中进行的。

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考察,因而往往深化为对其各种社会关系的考察。

研究实践表明,这种考察既同教育、传播、游戏、音乐、美术等社会活动相联系,也同语言学、考古学、神话学、人类学等知识领域相联系。

关于这一点,我曾从文学人类学、图像学、传播学、历史语言学、符号学等方面作过探讨。

不过,相比之下,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文学同音乐的相关性。

这是因为,文学的本来形态是音乐的形态,音乐一直是文学的重要载体。

文学与音乐常常构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即使脱离音乐、依靠书写来流传的韵文作品,仍然会继承、摹仿、吸收作为母体的音乐文学(古歌);即使产生于对日常语言进行书面记录的散文作品,也会因音乐文学(韵文)的影响而讲究韵律①。

礼记 乐记浅析

礼记 乐记浅析

《礼记·乐记》浅析【摘要】《礼记·乐记》作为我国第一篇音乐理论方面的专门文章,总结了先秦儒家有关音乐艺术的理论,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文艺思想。

同时又处处渗透着儒家礼乐并举,治理社会的政治理想,并集中体现在乐的社会功能上。

【关键词】《乐记》;文艺思想;礼乐关系;社会功能今本《礼记》,亦名《小戴礼记》或《小戴记》,凡四十九篇,为西汉时期戴圣所传,是一部汇集先秦至西汉时期儒家所著录的关于礼学的文献汇编。

其中之《乐记》是儒家关于乐的理论之经典论著,郑玄《礼记目录》:名曰“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

《乐记》的作者和成书时间,诸说不一。

郭沫若说是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

清人汪中说是荀子所作。

也有人说是思孟学派所作,或说是东汉儒者所作。

但他们的说法大都缺乏有力根据。

目前来看还是《汉书·艺文志》的说法较为可信:“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

”这里说的是汉武帝时众儒杂采先秦旧籍编纂而成,证之《史记·乐书》,内容与《乐记》基本相同,当是司马迁利用当时已成书的《乐记》。

《史记》是成书于武帝后期的,可证《乐记》成书于武帝前期。

西汉刘向曾校《乐记》二十三篇,今所存即其前十一篇,《礼记》合此十一篇为一篇。

今据孔《疏》所标起讫和篇目,可分为十一部分:一、《乐本篇》,论述乐的产生,乐的社会作用;二、《乐论篇》,论述乐与礼的区别及其不同的社会功能;三、《乐礼篇》,论述礼乐与社会人事即天地自然的关系;四、《乐施篇》,论述乐与人的德行和事功的关系;五、《乐言篇》,论述乐对于人的情性的影响,先王制乐的根据,及社会治乱与乐的关系等;六、《乐象篇》,论述乐对于人的思想情绪的影响以及乐教的社会作用;七、《乐情篇》,论述乐与情的相互关系,礼乐的区别及其不同的社会作用;八、《魏文侯篇》,论述古乐与郑卫之音的区别,及德音与溺音的区别;九、《宾牟贾篇》,论述《武》乐的结构,内容及其意义;十、《乐化篇》,论述乐对于人的内心修养和人伦教化作用,礼和乐对人的修养的不同作用,以及先王制定《雅》、《颂》之乐的意义;十一、《师乙篇》,论述什么样情性的人适宜唱什么样的歌等。

礼记乐记原文翻译解读

礼记乐记原文翻译解读

礼记乐记原文翻译解读礼记乐记原文翻译解读《礼记》历史上分为《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典章制度书籍。

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礼记乐记原文翻译解读,欢迎大家阅读!凡音之起①,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②,及干戚羽旄③,谓之乐也。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④,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

①以下为《礼记·乐记》文。

《正义》引皇甫侃的话说:此章“备言音声所起,故名《乐本》。

夫乐之起,其事有二:一是人心感乐(lè),乐(yuè)声从心而生;一是乐(yuè)感人心,心随乐(yuè)声而变也。

”②比:随着、顺着。

《易经·比卦》彖辞说:“比,辅也。

下顺从也。

”乐之:乐读如yuè,做动词用,全句的意思是,顺着音调的变化,而将它音乐化,或说是将它变成为乐。

怎样变?《乐记》孔颖达疏说是“言以乐器次比音之歌曲而乐器播之。

”用白话说就是随音调的变化,用乐器演奏之。

③干戚羽旄:按《乐记》郑玄的解释,干就是盾牌,戚指斧(兵器)。

这两种是周武王所制《武》舞中,舞人手执的器具;羽指雄性山鸡尾,旄指旄牛尾。

这两种是文舞中舞人手执的器具。

④由:因缘、缘故。

此句硬译应是:由于乐的缘故,音才发生变化,产生新的乐西。

或者说,以乐为目的,音产生了新的东西。

意译就是:乐是音产生的。

译文:大凡音的起始,是由人心产生的。

而人心的变动,是物造成的。

心有感于物而变动,由声表现出来;声与声相应和,才发生变化;按照一定的方法、规律变化,就叫做音;随着音的节奏用乐器演奏之,再加上干戚羽旄以舞之,就叫做乐(yuè,月)了。

所以说乐是由音产生的,而其根本是人心有感于物造成的。

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壹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礼记·乐记》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礼记·乐记》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礼记·乐记》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礼记·乐记》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礼记·乐记》现存十一篇,为谁,尚无定论。

从《乐记》的主要内容看,应该是战国末期之前的思想观点。

《乐记》较之荀子的《乐论》,理论上更为系统深刻,也更为丰富。

《礼记·乐记》在关于音乐的教化作用,音乐与时代的关系,尊崇雅颂之乐,提倡中和之音等问题上,和荀子的《乐论》的观点基本一致,只是《乐记》发挥得更为充实明确,而且论述了《乐论》未曾接触的一些问题。

这说明《乐记》是以《乐论》为底本,比较系统地辑录了先秦以来儒家音乐理论的资料。

《乐记》着重论述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乐记·乐论》篇认为,“礼者为异”,贵贱等级必须严格区别;“乐者为同”,不同等级可以保持和谐的秩序。

“乐胜则流,礼胜则离”,乐过分了,模糊等级界限;礼过分了,形成尖锐对立。

“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强调礼、乐、刑、政并用维持社会和谐统一的宗旨是一致的。

这是对荀子美善相乐观点的进一步具体化。

《礼记·乐记》肯定了我国古代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说法。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

”“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这里不但指出了主体的思想感情对诗、乐、舞三者的作用,而且也说明了我国古代诗歌以声为用的悠久传统。

《礼记·乐记》提出了物感说,这是它在音乐理论上的重大贡献,也是对文艺理论的重大贡献。

《乐本》篇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礼记·乐记》释“乐”之功能取向

《礼记·乐记》释“乐”之功能取向
六、《乐化》篇 ....................................................................................................... 39
第三节
“乐”之实践 ................................................................................................. 41
第三章《礼记·乐记》中“乐”之功能与社会建构........................................................ 49
第一节 礼乐制度在西周春秋的变化 ....................................................................... 49
三、《乐记》与《史记·乐书》之关系 .................................................................. 17
第三节 小结 ............................................................................................................... 18
参考文献 ......................................................................................................................... 75
六、“乐”之“化成”功能 ........................................................................................... 66

礼记乐记原文与解析

礼记乐记原文与解析

礼记乐记原文与解析礼记乐记,是我国古代经典文献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记录了我国古代的音乐文化、礼仪制度以及人伦关系。

本文将对礼记乐记的原文进行解析,带您一窥这部经典之作的深厚内涵。

一、礼记乐记原文礼记乐记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下面是其中的一些原文节选:1.《乐记·永终》:“四气和,乃成风;节奏正,乃成声;声气和,乃成音;音乐和,乃成乐。

”2.《乐记·和同》:“让声合音,将因于人。

”3.《礼记·格物》:“礼所以别俗,乐所以和善。

”4.《乐记·五庞》:“乐者,神之工也;故君子观于已,民观于礼乐。

”上述原文节选着重强调了乐的创作与实践过程、乐与人伦关系、礼乐的作用以及乐的精神价值。

二、礼记乐记原文解析1.《乐记·永终》:“四气和,乃成风;节奏正,乃成声;声气和,乃成音;音乐和,乃成乐。

”这段原文从声音的组合与协调层面来说明了乐的形成过程。

四气和指的是四种气息(风、寒、暑、湿)相互交融,形成和谐的音乐。

节奏的正与否决定了声音的优美与不和谐。

声音与气息的和谐与协调是音乐创作的基础,只有所有元素和谐统一,才能形成完美的音乐作品。

2.《乐记·和同》:“让声合音,将因于人。

”这段原文强调了乐与人之间的关系。

音乐需要通过声音的和谐以及音调的统一,与人们产生共鸣,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乐的创作是为了让人们共同感受音乐的美妙,共同享受其中的情感。

3.《礼记·格物》:“礼所以别俗,乐所以和善。

”这段原文指出了礼与乐在社会中的作用。

礼仪制度通过区分不同社会阶层、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而音乐通过和谐的音调、动听的旋律,将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善良关系。

4.《乐记·五庞》:“乐者,神之工也;故君子观于已,民观于礼乐。

”这段原文表达了乐的精神价值。

乐被看作是神的工作,君子注重自身修养,通过欣赏乐以提升自己的境界。

同时,乐也属于礼乐体系的一部分,民众通过参与乐的实践来感受其中的美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谐。

司马迁《礼记·乐记》原文译文评价

司马迁《礼记·乐记》原文译文评价

司马迁《礼记·乐记》原文|译文|评价《礼记·乐记》是我国《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的内容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但是很可惜其中有部分内容已经散失。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礼记·乐记》原文作者:司马迁太史公曰:余每读虞书,至於君臣相敕,维是几安,而股肱不良,万事堕坏,未尝不流涕也。

成王作颂,推己惩艾,悲彼家难,可不谓战战恐惧,善守善终哉?君子不为约则修德,满则弃礼,佚能思初,安能惟始,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传曰“治定功成,礼乐乃兴”。

海内人道益深,其德益至,所乐者益异。

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

凡作乐者,所以节乐。

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乐其如此也。

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

天子躬於明堂临观,而万民咸荡涤邪秽,斟酌饱满,以饰厥性。

故云雅颂之音理而民正,嘄噭之声兴而士奋,郑卫之曲动而心淫。

及其调和谐合,鸟兽尽感,而况怀五常,含好恶,自然之势也?治道亏缺而郑音兴起,封君世辟,名显邻州,争以相高。

自仲尼不能与齐优遂容於鲁,虽退正乐以诱世,作五章以剌时,犹莫之化。

陵迟以至六国,流沔沈佚,遂往不返,卒於丧身灭宗,并国於秦。

秦二世尤以为娱。

丞相李斯进谏曰:“放弃诗书,极意声色,祖伊所以惧也;轻积细过,恣心长夜,纣所以亡也。

”赵高曰:“五帝、三王乐各殊名,示不相袭。

上自朝廷,下至人民,得以接欢喜,合殷勤,非此和说不通,解泽不流,亦各一世之化,度时之乐,何必华山之騄耳而后行远乎?”二世然之。

高祖过沛诗三侯之章,令小兒歌之。

高祖崩,令沛得以四时歌鳷宗庙。

孝惠、孝文、孝景无所增更,於乐府习常肄旧而已。

至今上即位,作十九章,令侍中李延年次序其声,拜为协律都尉。

通一经之士不能独知其辞,皆集会五经家,相与共讲习读之,乃能通知其意,多尔雅之文。

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

常有流星经於祠坛上。

_礼记_乐记_与_史记_乐书_对读记_杨合林

_礼记_乐记_与_史记_乐书_对读记_杨合林

《乐记》的作者及编定、传播情况,至今尚无定说。

从现有资料看,西汉至少有三种《乐记》文本存在。

据《汉书·艺文志》,刘向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存录十一篇。

可惜此一文本未能流传下来,仅有二十三篇篇目见于《别录》(《礼记正义》孔颖达疏引刘向《别录》,见《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27页)。

再就是保存至今的《礼记·乐记》和《史记·乐书》,这是我们今天研究《乐记》的基本依据。

刘向《别录》存录之十一篇与现存两种《乐记》三者之间,篇目相同,但编次则有一定的差异。

篇目相同,说明它们出于同一个“源”;编次存在差异,说明它们属于不同的“流”。

比较、分析这些文本间的异同,有助于了解《乐记》的本来面目与传播情况。

刘向存录本《乐记》已不可复见,现仅就《礼记》和《史记》两种文本作一考察。

首先是前四章的编次完全一致,而后四章,如果将《礼记·乐记》中的《乐化》章从记事的“三问乐”中提出、前移,归入到“论”中,则也和《史记·乐书》一致。

不同的是中间的第五、六、七三章,其编次分别是《乐言》、《乐象》、《乐情》(《礼记》的编排),和《乐情》、《乐言》、《乐象》(《史记》的编排)。

这之中,《乐言》之后紧接《乐象》,两个文本一致。

三章编次的不同,在于《乐情》章是在《乐言》、《乐象》二章之前还是之后。

换言之,第四章《乐施》之后是接《乐言》、《乐象》二章还是接《乐情》章成了问题的关键。

通过比读我们发现,两个文本中《乐施》章的结尾各不相同。

《礼记·乐记》中的结尾是:“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而《史记·乐书》中《乐施》的结尾是:“乐也者,施也;礼也者,报也。

乐,乐其所自生;而礼,反其所自始。

乐章德,礼报情反始也。

所谓大路者,天子之也;龙旂九旒,天子之旌也;青黑缘者,天子之葆龟也;从之以牛羊之群,则所以赠诸侯也。

【精品解析】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大学之道-礼记》同步练习

【精品解析】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大学之道-礼记》同步练习

【精品解析】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大学之道-礼记》同步练习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大学之道·礼记》同步练习一、null1.(2021高二上·将乐月考)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

B.《礼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

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等。

D.“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一种是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答案】A【知识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解析】【分析】A.“《论语》……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错误。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没有《诗经》。

故答案为:A【点评】该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这需要考生课下博览群书,认真做笔记,多复习记忆。

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

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2.(2020高二上·淄博月考)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①道:道理②明:美好的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①亲:亲近爱抚②止:停止C.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①静:心不妄动②安:平安D.物格而后知至①格:推究②知:知道【答案】A【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解析】【分析】本题就是采用了代入原文法,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

B项,②“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意思是(大学之道)在于亲近民众,在于让自己和他人都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礼记-乐记》(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礼记-乐记》(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礼记·乐记》(附参考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王胜殷,入殷,未下舆...,命封黄帝之后于铸,封帝尧之后于黎,封帝舜之后于陈。

下舆,命封夏后之后于杞,立成汤之后于宋,以奉桑林。

武王乃恐惧,太息流涕,命周公旦进殷之遗老,而问殷之亡故......,又问众之所说、民之所欲。

殷之遗老对曰:“欲复盘庚之政......。

”武王于是发巨桥之粟,赋鹿台之钱,以示民无私。

出拘救罪,分财弃责,以振穷困。

封比干之墓,靖箕子之宫,表商容之闾,士过者趋,车过者下。

三日之内,与谋之士,封为诸侯,诸大夫赏以书社,庶士施政去赋。

然后济于河,西归报于庙。

衅鼓旗甲兵,藏之府库,终身不复用。

此武王之德也。

故周明堂外户不闭,示天下不藏也。

武王胜殷,得二虏而问焉,曰:“若国有妖乎?”一虏对曰:“吾国有妖,昼见星而天雨血。

”一虏对曰:“此则妖也,虽然,非其大者也。

吾国之妖甚大者,子不听父,弟不听兄,君令不行。

”武王避席再拜之。

此非贵虏也,贵其言也。

赵襄子攻翟,胜左人、中人。

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有忧色。

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襄子曰:“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

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

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

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

贤主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

齐荆吴越,皆尝胜矣,而卒取亡,不达乎持胜也。

唯有道之主能持胜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加善持胜者以术强弱。

(节选自《吕氏春秋·览·慎大》)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唯有道之主能持/胜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加/善持胜者/以术强弱B.唯有道之主能持/胜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加善/持胜者/以术强弱C.唯有道之主能持胜/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加/善持胜者/以术强弱D.唯有道之主能持胜/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加善/持胜者/以术强弱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下舆”和“惠等哭,舆归营”(《苏武传》)中的“舆”含义相同B.“而问殷之亡故”和“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中的“故”含义不同。

从书写方式推测《史记·乐书》的来源——兼说《乐记》成书的时代

从书写方式推测《史记·乐书》的来源——兼说《乐记》成书的时代

记 》 是 传 自先 秦 的 一 种 关 于礼 乐文 化 的 古文 献 , 乐记 》 西 汉 多本 并 存 、 应 《 在 分途 传 播 的 事 实也 可证 明 此 点 。 [ 键 词]《 书 》《 关 乐 ; 史记 》 书 写 方 式 ; 源 ; 来
[ 中图分类号]I0 . 262
[ 文献标识码]A
《 记 ・ 书》 书 写 方 式 史 乐 的
《 乐记 》 存 两 种 文 本 , 礼 记 ・乐 记 》 《 现 即《 和 史 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乐书 》 通过 对这 两种 文本 的 比对 , 现二 者文 字 发
三 》 “ 以鲍 焦无 从 容 而 死 者 , 非 也 。[ 。 史 :世 皆 ”3 《 ] 记 ・ 鲁仲连 邹 阳列 传 》 “ 以鲍 焦 无 从 颂 而死 者 , 作 世 皆非也 ” 史 记 索隐 》 “ 颂者 , 。《 :从 从容 也 。 ” 《 礼记 乐记 》 “ 故 强 者 胁 弱 。 《 书 》 “ :是 ”乐 作 是
c r smih et ed t x ein e n a h r d f rt ec mp st n o e h y S ma QJn ts o o d g tb h aa e p re c d a d g t ee o h o o i o fYu s u b i a .I h ws i
T efr t ey a so ei h o mai er fYuj v
YANG el g H —i n
( n n No ma i e st Ch n s a 4 0 8 ) Hu a r l Un v r i y, a g h 1 0 1
Ab ta t NO t e ea e t e so s o ei sr c : W h r r wo v r in fYu j.Th y a eYu j i j a d Yu s u i so ia — e r ei n Li n e h n Hit rc lRe i

礼记二则对比阅读

礼记二则对比阅读

礼记二则对比阅读礼记,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周礼》的附录部分,记载了礼仪制度、祭祀仪式等内容。

本文将分别对比《礼记·曲礼上》和《礼记·乐记》这两则内容,并进行阅读与思考。

《礼记·曲礼上》是《礼记》中的一则篇章,主要是关于曲礼的内容。

曲礼是古代中国文人士大夫在祭祀祖先时所表演的舞蹈,也被视为一种仪式和礼仪活动。

文章开始部分,记载了曲礼的源起和演变过程,详细描述了曲礼的种类和步骤。

随后,提到了曲礼的意义和重要性,认为曲礼不仅是向祖先表示尊敬和敬仰的一种方式,更是传承文化和凝聚社会团结的重要仪式。

相对而言,《礼记·乐记》则是关于音乐的内容。

音乐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用于祭祀和庆典活动,还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和娱乐方式。

乐记中首先介绍了乐的种类和乐器的分类,然后详细描述了古代宫廷音乐的制作和演奏流程。

文章还提及了乐曲的作用和意义,认为音乐有助于调节人们的情绪,表达情感,并传递文化和价值观。

从内容上来看,《礼记·曲礼上》和《礼记·乐记》都涉及到了古代礼仪和仪式,但关注的角度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曲礼更加强调的是人们向祖先表达敬意和忠诚的仪式,通过舞蹈和动作来展示内心的虔诚和恭敬。

而乐记则更加注重音乐的艺术性和娱乐性,强调音乐对人们情绪的调节和文化的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则文章都以对比阅读的形式呈现,通过比较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礼乐制度。

通过对曲礼和乐记的对比,可以看出古代社会对于仪式、礼仪和音乐的重视,以及其对社会秩序、团结和文化传承的影响。

综上所述,《礼记·曲礼上》和《礼记·乐记》是两则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

通过对比阅读这两则文献,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古代中国礼乐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能够启迪我们对于礼仪和音乐的思考和认识,让我们更好地融入当下社会并面向未来。

知崇学礼丨《礼记》乐记「贰拾叁」

知崇学礼丨《礼记》乐记「贰拾叁」

知崇学礼丨《礼记》乐记「贰拾叁」
乐记【贰拾叁】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因此,先王之乐,在宗庙中演奏,君臣同听,会感情融洽而互持敬意;在地方上演奏,长幼一道来听,就无不和洽顺从;在家门之内演奏,父子兄弟同听,会感情融洽而相亲爱。

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

所以乐之为事,是辨明一个基调而众乐器跟着和声,模拟某种故事而整理成为段落,在配合节拍而形成一部歌舞。

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融洽父子君臣的感情而使万民归为一体,这才是先王立乐的宗旨。

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

所以听《雅》《颂》之声,会使人不再自私自利;执其干戚,练
习俯仰屈伸,会使人的仪态变得庄重;踏着那舞位,趁着那节拍,会使大众的行列整齐,进退划一。

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所以亦可以说:乐是天下之和同,中和的调理,而为人情所不可少的。

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鈇钺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

本来,乐之事,先王是借用为表达其喜悦的;而军旅鈇钺,则借用为表示忿怒的。

故先王之喜怒,皆得其侪焉。

喜则天下和之,怒则暴乱者畏之。

故先王之喜或怒,都可以使天下齐一。

所以,因其所喜,而天下亦莫不和;因其所怒,则暴乱者畏,亦莫不和。

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

先王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可以说是全靠礼乐教化而兴盛了。

从书写方式推测《史记·乐书》的来源——兼说《乐记》成书的时代

从书写方式推测《史记·乐书》的来源——兼说《乐记》成书的时代

从书写方式推测《史记乐书》的来源——兼说《乐记》成书
的时代
杨合林
【期刊名称】《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25)004
【摘要】《乐记》现存两个文本,即《礼记·乐记》和《史记·乐书》.通过比较发现,两文本间文字书写多有不同,但《乐书》与《史记》的书写方式却有高度的一致性.由此可推测今本《乐书》虽是由后人补入《史记》的,但其中的《乐记》文本却有可能曾为司马迁所亲见并经手,或为司马迁为撰写《乐书》收集、准备的原始资料.这表明《乐记》应是传自先秦的一种关于礼乐文化的古文献,《乐记》在西汉多本并存、分途传播的事实也可证明此点.
【总页数】5页(P75-79)
【作者】杨合林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史记》:中国古典小说的武库与土壤——兼说《史记》的小说味 [J], 江雪松
2.《史记》:中国古典小说的武库与土壤——兼说《史记》的小说味 [J], 江雪松
3.从博采群书看《淮南子》的成书立意——兼说对《淮南子》的评价问题 [J], 杜
宝元
4.《周官》的成书时代及研究方法——《<周官>成书的时代及其反映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一书自序 [J], 金春峰
5.从《吕氏春秋》、《韩非子》等书推测《庄子》之成书年代 [J], 王发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礼记·乐记》作于公孙尼之说辨误

《礼记·乐记》作于公孙尼之说辨误

《礼记乐记》作于公孙尼之说辨误
刘心明
【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2(000)001
【摘要】《礼记·乐记》是一份集中体现先秦儒家音乐思想与礼教思想的重要文献。

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它的作者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

本文通过分析考证,以可靠的文献资料为依据,否定了这种错误的观点。

澄清《乐记》的作者问题,对于我们准确理解《乐记》以至整部《礼记》的编纂性质,从而正确而有效地发挥其文献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4页(P76-79)
【作者】刘心明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古籍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6.22
【相关文献】
1.《礼记·乐记》非作于西汉考 [J], 张小苹
2.公孙尼子与《乐记》新考 [J], 田君
3.《礼记·乐记》在朝鲜中后期的接受情况及其在韩国的版本研究 [J], 徐海准;周晓
4.基于《礼记·乐记》音乐本质的传统服饰图案设计的应用研究 [J], 刘圆
5.中国古典美学和古典文艺理论的奠基石——论公孙尼子的《乐记》 [J], 周来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记》的作者及编定、传播情况,至今尚无定说。

从现有资料看,西汉至少有三种《乐记》文本存在。

据《汉书·艺文志》,刘向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存录十一篇。

可惜此一文本未能流传下来,仅有二十三篇篇目见于《别录》(《礼记正义》孔颖达疏引刘向《别录》,见《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27页)。

再就是保存至今的《礼记·乐记》和《史记·乐书》,这是我们今天研究《乐记》的基本依据。

刘向《别录》存录之十一篇与现存两种《乐记》三者之间,篇目相同,但编次则有一定的差异。

篇目相同,说明它们出于同一个“源”;编次存在差异,说明它们属于不同的“流”。

比较、分析这些文本间的异同,有助于了解《乐记》的本来面目与传播情况。

刘向存录本《乐记》已不可复见,现仅就《礼记》和《史记》两种文本作一考察。

首先是前四章的编次完全一致,而后四章,如果将《礼记·乐记》中的《乐化》章从记事的“三问乐”中提出、前移,归入到“论”中,则也和《史记·乐书》一致。

不同的是中间的第五、六、七三章,其编次分别是《乐言》、《乐象》、《乐情》(《礼记》的编排),和《乐情》、《乐言》、《乐象》(《史记》的编排)。

这之中,《乐言》之后紧接《乐象》,两个文本一致。

三章编次的不同,在于《乐情》章是在《乐言》、《乐象》二章之前还是之后。

换言之,第四章《乐施》之后是接《乐言》、《乐象》二章还是接《乐情》章成了问题的关键。

通过比读我们发现,两个文本中《乐施》章的结尾各不相同。

《礼记·乐记》中的结尾是:“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而《史记·乐书》中《乐施》的结尾是:“乐也者,施也;礼也者,报也。

乐,乐其所自生;而礼,反其所自始。

乐章德,礼报情反始也。

所谓大路者,天子之也;龙旂九旒,天子之旌也;青黑缘者,天子之葆龟也;从之以牛羊之群,则所以赠诸侯也。

”(《史记》第四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01页)由此发生的连带变化是,《礼记·乐记》中《乐施》的结尾出现在《史记·乐书》中《乐情》的结尾处,而《史记·乐书》中《乐施》的结尾则出现在《礼记·乐记》中《乐象》的结尾处。

进一步考察还会发现,两段结尾文字所处位置虽有异,但无论置于何处,二者之后所接篇章却并无变化。

具体地说就是,在“乐也者……故先王著其教焉”一段之后紧承的都是《乐言》、《乐象》二章,而在“乐也者……则所以赠诸侯也”一段之后紧接的又都是《乐情》章。

这很有可能是原著的本来结构,所以为两书所共同遵循。

而且,这种编排方式在西汉出现的另一与《乐记》相关的文字材料——刘向所编《说苑》中也有反映,《说苑·修文》“乐者……故先王著其教焉”一段后出现的正是《乐言》和《乐象》的全部文字内容。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两个文本中《乐施》之后三章编次的不同与《乐施》的结尾有关。

不同的结尾就有不同的编次变化,以“乐也者……故先王著其教焉”一段结尾,就有《乐言》、《乐象》、《乐情》的编次,也就是《礼记·乐记》的编次;以“乐也者……则所以赠诸侯也”一段结尾,则有《乐情》、《乐言》、《乐象》的编次,是为《史记·乐书》的编次。

这种情况表明,两文本此数章的排列秩序原本极可能是一致的,只是其中一个文本大概在记诵或抄录过程中,由于《乐施》章结尾的误置,从而导致了两个文本编次的不同。

那么,这个发生错误的文本是《礼记·乐记》还是《史记·乐书》呢?我们认为是《礼记·乐记》。

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首先,从整体结构看,《史记·乐书》的编次明显优于《礼记·乐记》。

现存《乐记》十一篇,可根据内容分为记“论”和记“事”的两大类,《史记·乐书》的编排是前八篇为“论”,后三篇为“事”,先“论”而后“事”,这和《乐记》反复申明的重视区别本末、上下、先后的《礼记·乐记》与《史记·乐书》对读记杨合林·123·文学遗产·二○一一年第一期·124·思想相一致。

而《礼记·乐记》将属于“论”的《乐化》置于属于“事”的《宾牟贾》和《师乙》之间,显然不类。

刘向《别录》所录前十一篇篇目,其次序虽与《礼记》、《史记》均有不合,但前八篇皆“论”,后三篇为“事”,则与《史记·乐书》一致。

今人在研究、整理《乐记》时,几乎都认为,将《乐化》置于《宾牟贾》和《师乙》之间,于体例不合,因而都主张将《乐化》从记“事”的三章中提出、前移。

《史记·乐书》前八“论”的排列布置,实有其逻辑上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我们可以将八“论”的内容依次分为四类:《乐本》、《乐论》为本体论,论“乐”之根源、性质;《乐礼》、《乐施》为施用论,论“乐”之存在与施用;《乐情》、《乐言》和《乐象》是构成论,论“乐”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各自的作用;《乐化》是功能论,论“乐”之功用和效果。

由此可见,《史记·乐书》的编次,条理明晰、流贯,而《礼记·乐记》的排列则缺少这种条理性。

八“论”分别论“乐”之性质、施用、构成和功能,内容完整而连贯,各部分之间环环相扣、联系紧密,而又各有其独立性。

试以构成论言之,《乐情》、《乐言》、《乐象》三篇属于一个有机的系列,情、言、象是“乐”之构成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三者不可缺一。

而三种成分中,“情”又处在根本的地位,所以“乐情”居于首位。

这是符合作者“情深而文明”的思想,当然也是符合“乐”之发生和构成的实际的。

从情、言、象的角度论艺术的构成,在中国艺术理论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古人原初的艺术观念中,或者说“诗言志”(《尚书·尧典》),或者说“言以足志”(《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大概是只有“言”与“志”而没有“象”的。

“象”的提出,是艺术和艺术理论发展到比较高级的阶段之后的事。

《周易·系辞》有“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之说,但并非专论艺术,后来王弼《周易略例》发表的关于“意、象、言”关系的精深之论,也不是从艺术角度立论。

《乐记》所论之“乐”,实相当于今之所谓“艺术”,其关于情、言、象三位一体的观念,对艺术构成的深刻见解,在艺术理论史上可谓孤明先发、横放杰出。

其次,从文字内容看,“乐也者……则所以赠诸侯也”一段也以作《乐施》章的结尾更为合适。

首先是“乐也者,施也”与该篇之命名为“乐施”相一致。

再就是《乐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夔始制乐,以赏诸侯。

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的开篇,和“从之以牛羊之群,则所以赠诸侯也”的结尾,前后呼应,一气贯通。

复次,说错置的原因是因《乐施》篇的结尾而引起,这在《礼记·乐记》中出现的可能性甚大,而在《史记·乐书》中却极小。

在《礼记·乐记》中两段文字的开头都是“乐也者”——笔者怀疑这可能就是导致段落错位的诱因。

也就是说,《礼记·乐记》的记诵或抄录者,误将《乐施》末尾“乐也者”领起的一段话(“乐也者,施也……”)换作了另一段同样是“乐也者”领起的话(“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

但在《史记·乐书》中,这两段话的开头却并不一样,“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在此作“乐者,圣人之所乐也”。

值得注意的是,《荀子·乐论》、《说苑·修文》并《汉书·礼乐志》均与《史记·乐书》一致,作“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这说明原文本应该作“乐者”而非“乐也者”。

《礼记》先将“乐者”误作“乐也者”,进而又将这段话和另一段“乐也者”领起的话相混,从而导致了《乐施》篇后诸章编次的混乱。

最后,说《礼记》版文本在传播过程中发生过混乱,还有一个有力的旁证,那就是《师乙》篇出现的文字错乱。

从古至今的学者,无不认为《礼记·乐记》中师乙论乐一段话前后错置,不可卒读,但《史记·乐书》却文从字顺,完整无损。

两相比较,一正一误,较然明白。

《礼记正义》于“肆直而慈爱”句下引郑玄注云:“此文换简失其次。

‘宽而静’宜在上,‘爱者宜歌《商》’宜承此下行读云‘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

”(《十三经注疏》下册,第1545页)说明这一错误在郑玄所见《礼记·乐记》中既已存在。

所以,说《礼记·乐记》是一个发生过较大混乱的文本,是有根据的。

《史记》版《乐记》之较《礼记》版优越,还可通过异文的比较来说明。

两文本的异文,如果巨细无遗地计算起来,约有一百八十处之多。

但只有相当少的部分存在文义上的出入,大量的只是文字书写的不同,如“正”与“政”;或者文字不同,但文义并无大异,足以并存,如“先王耻其乱”与“先王恶其乱”,均可置勿论。

现略举出入较大的异文数例以较其优劣。

1.《礼记·乐记》“性之欲也”(《乐本》),《史记·乐书》作“性之颂”。

俞樾云:“‘性之欲也’,义不可通。

《史记·乐书》作‘性之颂也’,疑古本《礼记》如此。

徐广曰:颂音容,当从之。

”(泷川龟太郎《史记会注考证》第四册,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昭和九年印行,第17页)《礼记》作“性之欲”,郑注、孔疏以欲望、贪欲之欲释之(《十三经注疏》下册,第1529页),显然是错误的。

古人论性,《礼记·乐记》与《史记·乐书》对读记·125·以为静者谓之性,动者谓之情(欲),情(欲)是性之发动、显现。

同篇谓“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即是指“六情”而言。

六情虽非性,但是性之显现。

“性之颂”正是指性之发动与显现。

2.《礼记·乐记》“乐之官”(《乐论》),《史记·乐书》作“乐之容”。

从文义看,以作“容”为优。

据上下文,“乐之情”与“乐之容”,“礼之质”与“礼之制”各相对为言,说的都是内质和外形、存在和表现的关系。

乐在形式上表现为欣喜欢爱,但其实质是使人伦和谐,无相损害。

礼在形式上表现为庄敬恭顺,而其实质则是要使人内心纯正,无有邪辟。

“乐之容”指乐的仪容,“礼之制”指礼的形制,“容”和“制”都是言表现形式。

王念孙《读书杂志》卷三云:“容,当依《乐记》作官,字之误也。

郑注曰:‘官,犹事也。

’《正义》用郑注为解,又引贺玚云‘八音克谐,使物欣喜,此乐之事迹也’。

则正文本作‘官’明矣。

今本《正义》亦误作容,则与‘犹事也’之训不合。

”(王念孙《读书杂志》上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87页)王氏之说非是,他只注意到《史记正义》训解之“不合”,却忽略了此种“不合”是因《史记正义》对郑注的迷信而起。

《史记正义》说“容,犹事也”,说明其所训之《史记》原文正是作“容”,版本无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