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二单元诗歌鉴赏试题解析
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二诗歌鉴赏 (讲义及答案)
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二诗歌鉴赏 (讲义及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同耿拾遗春中题第四郎新修书院卢纶得接西园会,多因野性同。
引藤连树影,移石间花丛。
学就晨昏外,欢生礼乐中。
春游随墨客,夜宿伴潜公。
散帙灯惊燕,开帘月带风。
朝朝在门下,自与五侯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卢纶的这首诗,客观上反映了中唐时我国早期书院春天生活的基本情景。
B. 诗人能参加西园会,主要是因为与其他人一样有追求自由不驯顺的性情。
C. 诗人运用了对偶、典故、写景等手法从多角度题写这所新修书院的生活。
D. 诗人在末句表达了参加书院聚会的愿望,体现了卢纶读书交游的功利性。
(2)结合全诗内容,概括一下诗中反映那时书院的特点。
答案:B解析:(1)B(2)①书院的人员,大学问家、社会名士、上层权贵等。
②书院的地点,环境幽静、风景秀美的山野之中。
③书院的生活,独自静读、礼乐演习、交流讨论、结识名流、赏玩风景等。
【解析】【分析】(1)B项,对“野性”的理解错误。
“野性”在诗中的意思指喜爱自然,乐居田野的心性。
“引藤连树影,移石间花丛”描写了书院的自然环境,“春游随墨客,夜宿伴潜公”描写的跟随墨客大德游山听讲的生活,潜公,本指晋代高僧竺道潜,以讲经著名。
“散帙灯惊燕,开帘月带风”,描写了既使读书,也有燕子在傍,读累了就开门望远。
散帙,指打开书卷读书。
全诗多处都诠释了“野性”的含意。
题项中将野性理解为追求自由不驯服的心性,与全诗核心内容不一致。
故选B。
(2)此题需要跳出诗文来概括。
需要另辟思路,从人员、地点、生活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结合“多因野性同”“潜公”“朝朝在门下”“五侯”等分析,书院的人员,大学问家、社会名士、上层权贵等。
结合“引藤连树影,移石间花丛”“散帙灯惊燕,开帘月带风”分析,牵引一根藤条连接着树影,移放一块石头将花丛隔开来,打开书卷读书点亮灯惊动了燕子,掀开帘子望远月光带着风照进屋里。
书院的地点,环境幽静、风景秀美的山野之中。
新高一语文必修二语文诗歌鉴赏 试题含答案解析
新高一语文必修二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各题。
京口闲居寄两都友人【晚唐】许浑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
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沉无计水东流。
一樽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何处相思不相见,凤城宫阙楚江楼①。
【注释】①凤城,指都城。
楚江,长江中下游的别称。
(1)标题中的“京口”在今天的()A. 无锡B. 镇江C. 南京D. 苏州(2)对划线部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北去”“东流”暗切友人和自己的所在地点。
B. “聚散”偏重“散”,浮云漂泊寓意游子思归。
C. “浮沉”偏重“沉”,大江东流暗示岁月流逝。
D. 此联融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慨于一体,公正精炼。
(3)赏析颈尾两联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对酒①陈与义新诗满眼不能裁②,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注释】①宣和六年,诗人时任符宝郎,后因事罢职而出监陈留酒税。
②裁:写诗(1)请分析首联的作用。
(2)请简要概括全诗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徐衡仲惠琴不受①辛弃疾千丈阴崖百丈溪。
孤桐枝上凤偏宜。
玉音落落虽难合,横理庚庚②定自奇。
人散后,月明时。
试弹幽愤泪空垂。
不如却付骚人手,留和南风解愠诗③。
【注】①此词作于淳熙十一年,辛弃疾退居带湖赋闲的第三个年头。
②庚庚:纹理横布的样子。
③舜作《五弦琴歌》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1)本词上片是从哪些方面写琴之“奇”的?词人写琴的用意是什么?(2)本词下片是如何由个人的小境界上升到心怀天下的大境界的?试简析。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洗竹王贞白①道院竹繁教略洗②,鸣琴酌酒看扶疏。
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
锦箨裁冠添散逸,玉芽修馔称清虚有时记得三天事,自向琅开③节下书。
竹罗隐篱外清阴接药阑④,晓风交戛⑤碧琅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检测(二)(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文学鉴赏(46分)一、古诗文默写:按原文补出空格处的句子。
(8分)1.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2.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5—6题。
(10分)归田园居五首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5.点名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2分)6.试分析这首诗歌在语言和结构上的特点。
(8分)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7题。
(10分)《离骚》(节选)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7.历来,各类英雄在现实中遭遇失败或郁郁不得其志之后,不外有以下几种倾向或结局:一则转移情感、寄托志向;二则隐居桃园、了却残生;三则颓废丧志、郁郁寡欢;四则同流合污、自甘堕落。
你认为屈原属于哪一类?对此,你有什么评价?为什么?二、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8—11题。
说树吴冠中童年的故乡本有很多高大的树,孩子们谁也不理会树有什么美,只常冒险爬上高枝去掏鸟窝。
后来树几乎被砍光了,因为树干值钱。
没有了大树的故乡是多么单调的故乡呵,也似乎所有的老人都死去了,近乎凄凉。
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最珍惜老树,因树比人活得久长,抚摸老树,仿佛抚摸了逝去的故旧亲朋,老树仍抽枝发叶,它尚活着,它自然认识世世代代的主人,至于千年古柏古松,更阅尽帝王将相,成为读不尽的历史卷轴。
完整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诗歌鉴赏 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诗歌鉴赏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辛弃疾石壁虚云积渐高。
溪声绕屋几周遭。
自从一雨花零乱,却爱微风草动摇。
呼玉友①,荐溪毛②。
殷勤野老苦相邀。
杖藜忽避行人去,认是翁来却过桥。
【注】①玉友:此处指酒;②溪毛:溪边的野菜。
(1)如果为这首词拟一个题目,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A. 村居即事B. 早春喜雨C. 山居春雨D. 田园杂兴(2)下列对本词风格的评价贴切的一项是()A. 豪放雄阔B. 质朴清雅C. 含蓄隽永D. 绮丽飘逸(3)下阕紧扣“野老相邀”展开描写,请加以赏析。
答案:A解析:(1)A(2)B(3)下阕围绕野老邀我作客展开描写。
先描写饭桌上老人劝酒夹菜,突显老人待客的热诚;再写老人拄着藜杖出门迎接“我”,在雨中躲避着行人辨认“我”,等看清后已然过了桥头。
通过听觉、视觉、嗅觉描写展现待客、迎客场景,把野老相邀作客的过程表现得极具画面感且富有生趣。
【解析】【分析】(1)从“呼玉友,荐溪毛”等诗句看,重在写事,有溪有屋有花草有桥,是村居环境。
“雨”不是写作主体,“杂兴”重在写感,比较看,“村居即事”更贴切内容需要。
故选A。
(2)辛弃疾虽是豪放派词人,但也有清新自然诗作。
本诗写的是村居环境,语言清新朴实自然,用“质朴清雅”评价更贴切。
豪放雄阔,一般境界扩大,苍茫雄奇;含蓄隽永,一般用词委婉,意味悠长;绮丽飘逸,一般景象绮丽,富于变幻。
ACD都与诗文意境不合。
故选B。
(3)下阕紧扣“野老相邀”展开描写,要看具体是如何描写的,赏析要做到有条有理。
“野老相邀”是邀请“我”做客。
赏析要找出描写性文字,分析出描写顺序、手法及作用。
如先描写饭桌上老人劝酒夹菜,再写老人拄着藜杖出门迎接“我”,在雨中躲避着行人辨认“我”……从描写角度上看,有听觉、视觉、嗅觉角度,把迎客、待客场景描写很生动有趣。
故答案为:⑴A;⑵B;⑶下阕围绕野老邀我作客展开描写。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习题:第二单元7诗三首Word版含解析
7* 诗三首魏晋名士、魏晋骨得我去尊敬去仰。
他不追求名利和荣富,不五斗米折腰,不在眼前奴媚骨,不随大流赢得世俗的;他有弘大的理想,即使悲痛、低沉,心中也永不放弃,他用文人的任和节气全力自己的理想,种骨、种精神,在物欲横流的今日,常会我感回味⋯⋯美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恋旧林字体美文夜的尽,即是拂晓夏的夜非常漫,屋内有些便掩上到达楼下。
静坐泉旁,看到孩子快地嬉,非常敬羡。
我已了那个童真无邪的年月了,不可以再像从前那为所欲为了。
不一样的年段,予我不一样的物需乞降精神需求;越大越,句毫无掩地表述了我现在的感情。
于各样力,心有些疲有些。
酒当歌,人生几何。
低声吟着曹操的《短歌行》,着明月痛一杯,地抹去心里的孤独。
夜本是很孤独的,但,有明月的夜却不是孤独的。
因,当全部人都不陪你的候,她在静静地陪着你,在深情地看着你。
《园田居》,我会了陶渊明“不五斗米折腰”的宏气势。
他的种崇敬精神我十分敬重和欣。
史河,:有几个人面惑而不心,又有几个人不想当大官呢?我想能做到的人微不足道吧。
但陶渊明却能做到。
他“樊”中虞我的生活,断然拒了一个物的世界,拒了一个他不喜的世界,把立足点落在了自己心里的田园。
“ 恋旧林,池思故渊。
”字里行无不流露出他神往着自由,盼望重返大自然的抱。
和自然成了他的媒介。
陶渊明生活的代是一个乱世,在那的一个生计的境中,他除了自己,不可以得其余更多的。
于是,他了拒,拒了无数人朝思暮想的生活。
我拒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利。
而且,我有种勇气和利。
夜地静了下来,玩累的孩子也早已回家。
我却未曾想着走开,抬仰望着天空。
坐累了,就毫无拘地躺在草坪上。
不想,不想呼吸,只想静静地看着月亮和星星,看看夜的尽!夜已很深,却无尽。
夜很深,不星星月亮的退去,只天空有些泛;只听⋯⋯ 的声音,清工已开始清路了,隐约的有人也开始晨了。
夜的尽,即是拂晓!新的一天开始了,你准好了?【内发掘】“ 恋旧林,池思故渊。
” 于儿来,天是它的神往,山林是它的家园,翔是它的生命,但是《园田居》中的只不意出的“ ”,早已离了家园,失掉了自由。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1)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________1.(2)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________1.(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________1.(4)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________【答案】清明(寒食)节【解析】“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称为“新火”【答案】元宵节【解析】由句中“万灯明”、“正月中旬”可知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答案】重阳节【解析】这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由“登高”【答案】中秋节【解析】“一轮满”“千里明”指的月明“平分秋色”正好是中秋二、默写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15分共计90分)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2.(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引导曾皙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人的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答案】(1)莫春者, 春服既成【解析】(1)根据“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可推知答案注意“既”的书写【答案】(2)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解析】(2)根据“孔子引导曾皙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人的志向”可推知答案注意“伤”的书写【答案】(3)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解析】(3)根据“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可推知答案注意“喟”的书写3.(1)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和王勃《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声写声表现出乐声的变化“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形写声渲染了乐声的美妙动听3.(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气势磅礴、瑰丽浪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红白相映画面鲜明生动【答案】(1)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解析】(1)由“描写江面美景和王勃《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推知答案注意“露”的正确书写【答案】(2)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解析】(2)由“以声写声表现出乐声的变化”“以形写声渲染了乐声的美妙动听”可推知答案注意“凤凰”“蓉”的正确书写【答案】(3)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解析】(3)由“动静结合、红白相映画面鲜明生动”可推知答案注意“辕”“掣”的正确书写4.(1)《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 ________”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4.(2)《蜀道难》中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绘声绘色地刻画出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答案】(1)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解析】(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答案】(2)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解析】(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答案】(3)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解析】(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5.(1)_______________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5.(2)_______________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5.(3)_______________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5.(4)不畏浮云遮望眼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5.(5)_________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5.(6)落红不是无情物 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_______________》)5.(7)仕途不顺的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揽天下贤士所建的幽州台时看茫茫人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发出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感叹【答案】(1)苔痕上阶绿【解析】(1)注意“阶”的书写【答案】(2)谈笑有鸿儒【解析】(2)注意“儒”的书写【答案】(3)会当凌绝顶【解析】(3)注意“凌”的书写【答案】(4)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解析】(3)注意“缘”的书写【答案】(5)山重水复疑无路【解析】(5)注意“疑”的书写【答案】(6)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解析】(6)注意“作”的书写【答案】(7)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解析】(7)根据“仕途不顺的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揽天下贤士所建的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感叹”可推知答案注意“怆”的书写6.(1)《阁夜》中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3)杜牧在《阿房宫赋》结尾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解析】(1)根据“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樵”的正确书写【答案】(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解析】(2)注意“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摧”的正确书写【答案】(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解析】(3)根据“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鉴”的正确书写7.(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规律和新旧交替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7.(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3)《(论语》十二章》中阐释学习与思辨二者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4)《峨眉山月歌》中明写月映满江的美景暗写秋夜行船之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解析】(1)根据“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规律和新旧交替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可推知答案注意“残”的正确书写【答案】(2)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解析】(2)根据“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寄”的正确书写【答案】(3)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解析】(3)根据“阐释学习与思辨二者辩证关系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罔”的正确书写【答案】(4)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解析】(4)根据“明写月映满江的美景暗写秋夜行船之事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羌”的正确书写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8.(2)“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8.(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A. “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B. 诗人冬季出行蚊蚋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C. 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D. 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答案】B【解析】(1)B项“冬季出行蚊蚋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有误原文“人远凫鸭乱” 是说人离得还远野鸭已经纷乱但并未指出是“岸边的野鸭” 也并未描写“乱入河中”的景象【答案】(2)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廓壮美的画面【解析】(2)先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画面再总结画面特点如“山色远寂寞”一句“山色远” 可见眺望苍茫旷远令诗人顿生空寂之感“江光夕滋漫”一句“江光”是江水在夕阳余晖中的反光“滋蔓”二字说明江水满溢带来水天浩渺之感因而山水在此处都显出空旷辽远、辽阔壮美之感【答案】(3)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解析】(3)诗歌前十二句写山行所见美景有“绮丽”“壮观”“寂寞”“滋漫”等词展现出诗人观赏美景的喜悦之情而后四句着重抒发诗人情感应仔细品读“伤时愧孔父” 指生不逢时为自己所学儒学不能经世致用而感到愧疚“去国同王粲” 用王粲避乱离开长安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离开国都的飘零之苦“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此句不仅是感叹自己身世飘零“所历”二字包含了自己飘零之苦的根由即国家战乱不息不知何时才能平定的内涵表达出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9.(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9.(2)有人评论本诗尾联“总束全篇归结今情”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A. 本诗首联以问句发端语气强烈却问而不答对句用冷清画面坐实出句“凄凉”二字B. 本诗颔联将建业今昔对比从“江山大”到“社稷空” 表达了对亡国巨变的无限慨叹C. 本诗中“中”“风”“空”“匆”“翁”押韵朗朗上口富有节律也增添了作品的抒情色彩D. 本诗写得苍凉而悲壮展现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后壮心不已、复兴旧朝的远大抱负【答案】D【解析】(1)D项“展现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后壮心不已、复兴旧朝的远大抱负”表述错误本诗讲述了由于外族入侵造成建业城满眼“凄凉” 而君王又不能任用铮臣之事作者以嘲讽的口气表达了自己的坚守之意及失落之情【答案】(2)①尾联中的“乾坤颠倒”将前三联中建业的凄凉、龙蹲虎踞、马去牛来、千人诺诺、百岁匆匆等内容都涵盖在内收束了全篇极富概括力②时局“乾坤颠倒” 而有“孤舟”在诗人意欲垂钓江海以了残生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哀痛与无奈以及对心志的坚守【解析】(2)解答本题需紧扣尾联“总束全篇归结今情”的特点作答“总束全篇”主要从结构角度进行鉴赏和分析“归结今情”则需要落实到“今情”的具体内涵上来进行鉴赏和分析诗歌首联描写出建业如今满目凄凉的景色颔联通过“龙蹲虎踞”“马去牛来”交代建业满目凄凉的原因之一——外族入侵兵革之祸颈联中“千人惟诺诺”“百岁更匆匆”交代建业满目凄凉的另一原因即君王不能任用铮臣用人惟庸而尾联的“乾坤颠倒”则直接收束全篇对前三联进行概括总结诗歌尾联诗人写道时局动荡但还有一叶孤舟能让“我”漂荡江湖伴着渔翁了此残生国亡已不可挽回诗人只得本着庄子的精神隐遁渔樵扁舟一叶独钓江湖此虽为逃避但其气节及终身之憾恨却与天地共存表达了诗人孤寂坚守的决心以及经历亡国巨变之后内心的无奈与哀痛之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考试题含解析
话题二走进古诗《诗经》里的爱情从没有刻意正式地去阅读《诗经》,只是在闲暇的时候,偶尔吟来做消闲果子般一段段零散地品味。
其中有些篇章是可以被反复咀嚼的,如青橄榄在嘴中慢慢地溢出浓烈的味道,于是所有尘封的记忆在瞬间被打开。
记得少年时读《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句子。
这原本是描写姑娘出嫁的热闹和喜庆:夭夭是桃花含苞的样子,形容茂盛而艳丽;灼灼是鲜明光亮的样子。
虽然是这样盛大的开放,可我多愁善感的心却总是固执地认为,这是一首悲哀的诗。
虽然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但在这无限的人间胜景中却偏偏有个姑娘要出嫁了。
仿佛出嫁总是一种最决绝的了断,若非是与心爱之人在一起,就意味着从此与爱情擦肩而过。
这个姑娘,因着婚姻,便要断绝了一切的念想,收拢了心,安心做他人的妻。
从此年华老去,欢颜以沉淀如水的平静替代,弹指间老去的,不只是年岁,更是一种心境。
然后,是渐渐的长大。
某一天开始有女孩子对自己说喜欢,说爱。
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并不喜悦。
或者自己是个固执的人,所以会一直坚持自己的一种所谓的原则,经年不变;或者自己是个很矛盾的人,外表的明朗坚强与内在的沉静懦弱相依相存。
这是一个浮华的年代,我开始越来越厌倦某种逢场作戏的周旋,对周围环境全不关心。
不是孤傲的特立独行,只是疲惫,在某些时刻,会开始希望有一个温柔的微笑、一双明澈的眼睛和纤细的手掌,能够给我带来小小力量。
而有时会开始恐慌,因为没有答案。
但是仍然会逃开,在面对这样或者那样的女孩的时候,或者是因为她们的眼睛,过早地失去了纯净的光华,变得浑浊不堪,我看不到、看不清她们层层隐藏的心。
于是我保持拒绝的姿态,即使只是双手的接触,即使指间凉却温度,我要它们是纯净的。
有时候会有瞬间的动心,为着某句话,某个小动作,恍惚间似乎遇到了那个挚爱的人,却一直模糊得看不清容颜。
而那些温暖的错觉总是会像美丽的气球,带我飞上天堂的瞬间却又突然爆破,直落深渊,清醒的那一瞬间,感觉到疼痛,却无法开口表述,心像撕裂开来的网。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对艾青《煤的对话》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你住在那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1937年A. 诗中的“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到地层深处“我”满怀怨愤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B. 诗中的“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我”渴望火的到来要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C. 诗中的“我”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着炽烈的情感昂扬的斗志不甘沉沦自强不息“我”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D. 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的到来【答案】A【解析】这是一首以对话形式写成的寓意深刻的咏物诗.准确解读诗歌就必须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我”没有失去“昔日的荣华”“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之意结合全诗来看这不是“煤”的意象特征.2.对下列文学作品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寡人之于国也》诸子散文语录体无为而治五十步笑百步B. 《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小说家木石前盟中国古典小说最高峰C. 《雷雨》曹禺现代小说家绣着梅花的衬衣封建大家族的罪恶D. 《苏武传》《后汉书》纪传体卫律劝降肝脑涂地不辱使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辨识文学常识的能力A项“无为而治”错“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作品提倡“仁政”C项“现代小说家”错误曹禺是现代戏剧家D项“《后汉书》”错误《苏武传》选自《汉书》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人们应该感谢肝脏肝脏不仅能降解毒素和其他分子而且还能制造营养物质因为它是如胆固醇等大型复杂结构的制造者尽管胆固醇声誉不佳①_______________ 因为人体需要依靠胆固醇制造皮质醇和睾酮等类固醇激素并在皮肤中生成维生素D 此外它还可以感知人体的整体营养状况并在血液循环中将丰富的营养物质(如糖或脂肪)储存起来如果我们吃得好②_______________ 在需要的时候如当我们的血糖水平很低而没有立即进餐时肝脏就会动用其储备并释放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说③_______________ 您将无法享受不间断的睡眠【答案】①但其对人体非常重要, ②肝脏就会储备营养物质, ③如果没有肝脏的调节功能【解析】①根据上文“尽管”可知此处表示转折关系由下文“因为人体需要依靠胆固醇制造皮质醇和睾酮等类固醇激素并在皮肤中生成维生素D”可知此处是谈胆固醇对人体的重要性故第一处应填“但其对人体非常重要”②根据上文“如果”可知此处表示假设关系用“就会”搭配再根据下文“如当我们的血糖水平很低而没有立即进餐时肝脏就会动用其储备”可知横线处是说另一种相反的情况故应填“肝脏就会储备营养物质”③上文都在说明肝脏对人体的调节作用根据下文“将”可知此处表假设关系故应填“如果没有肝脏的调节功能”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太子丹“礼贤下士”的一组是()①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②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③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④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⑤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⑥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4.(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4.(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②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A. 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寒心胆战心惊B. 光不敢以乏国事也乏荒废C. 窥以重利窥探看引诱D. 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让责备【答案】D【解析】(1)D项句意为太子上前叩头至地坚决请他接受这个使命不要推辞让推辞、退让【答案】D【解析】(2)①表现的是秦王的残暴及其后果②是鞠武向太子丹推荐田光③表现太子丹迎接田光时礼贤下士的情形④虽是太子丹对田光所言但表现太子尚有猜疑的心理⑤是太子丹对荆轲所言希望听到荆轲对救燕国的意见表现太子丹对荆轲的尊重⑥中的“顿首”“固请”都表现太子丹的“礼贤下士” 即对荆轲的看重直接表现太子丹“礼贤下士”的句子是③⑤⑥故选D【答案】B【解析】(3)B项“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于文无据原文的意思是将樊将军送到匈奴后可以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答案】(4)①这就像将肉放置在饿虎往来的路上(您遭受到的)灾祸一定无法挽救了②希望您赶快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表明我不会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泄漏出去了【解析】(4)①委弃置蹊小路振挽救②愿希望过拜访明表明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5.(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2)“下拜春祠荐渚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A. 濂溪祠里的先生塑像未必与真人一般模样但让拜谒者有敬畏感首联交代了对先生的仰慕之情B. 颔联运用正反对比手法认为史书轻视乘田、委吏这样的小官但萍乡百姓依然景仰、祭祀濂溪先生C. 诗歌用“过化传神”肯定濂溪先生的功绩与影响赞扬濂溪先生留在萍乡的教化之功、高风亮节D. 诗歌直抒胸臆表达对先贤的深切悼念以及传承其学术思想的志向情感真挚深沉令人感慨【答案】B【解析】(1)B项“颔联运用正反对比手法认为史书轻视乘田、委吏这样的小官”理解有误“屑”在诗中是“认为值得做”的意思颔联从史书、百姓两个角度来肯定濂溪先生的历史地位与影响没有运用正反对比手法【答案】(2)①“下拜”“荐”照应题目中的“谒” 与首联“凛衣巾”呼应②运用动作描写再次表明对濂溪先生的景仰之情巧妙收束全文③与前一句相映衬表明“拜”“荐”出乎真情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深切悼念强化情感【解析】(2)“下拜春祠荐渚苹”的意思是“在濂溪先生的祠堂前下跪祭拜献上沙渚中的萍草来表达我的景仰之情” 其中的“下拜”指“下跪祭拜” “荐”指“祭献” 正好照应题目中的“谒”(拜访)与首联中的“凛衣巾”(令人敬畏)相呼应“下拜”“荐”都是诗人的动作此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再次表明了诗人对濂溪先生的景仰之情在内容上卒章显志在结构上收束全诗同时“下拜春祠荐渚苹”和“千年私淑心丧后”相映衬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深切悼念以及传承其学术思想的志向情感真挚深沉令人感慨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6.(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6.(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笙融入了道家的“阴阳”理论和“天人合一”观念其发音蕴藏着天地间万物欢歌的含义B. 笙是簧片乐器受发音原理的局限它在音乐表达上比不上二胡、唢呐、鼓和琵琶等乐器C. 笙奏出的音乐直接而不僵硬委婉而不妖娆使个性鲜明的乐器合奏的音乐更加丰满圆融D. 笙能产生和管风琴相似的声响是因为其内部震动的防锈涂层带动铜粉和石粉摩擦共振【答案】D【解析】(1)A项曲解文意,“融入了道家的阴阳理论和天人合一观念”理解错误首段说的是“当我们演奏笙的时侯……与《道德经》中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殊途同归”和“笙与道家文化‘天人合一’观念的同一性”B项以偏概全,“它在音乐表达上比不上二胡、唢呐、鼓和琵琶等乐器”错根据第三段首句可知只是在“滑音““嘹亮”“高亢能演绎出千军万马”等音乐表达方面笙不如二胡等乐器并不是在所有音乐表达上笙都不如二胡等乐器C项归因错误根据第二段第3、4句可知“使个性鲜明的器乐合奏的音乐更加丰满圆融“是因为笙的每个音都是用两个以上的音组合起来演奏的故选D【答案】C【解析】(2)C项举例论证的目的分析错误文章举清人评价姜夔的词和唐代《游春台诗》的例子是为了论证笙声为“清”【答案】C【解析】(3)C项曲解文意“是寻求不同乐器间乐音和谐的过程”错倒数第二段第3句中所指的”和谐“ 是笙自身内部不同乐音间的和谐7.(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7.(2)文中画线句子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理?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7.(3)小说在叙事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A. 小说开头写伊塞克湖“在大地最遥远的一隅” 结尾又说“白轮船越走越远” 变成“小白点” 暗示了孩子的梦想很难实现B. 小说塑造了脾气暴躁、自私善变的奶奶衬托了勤劳善良、疼爱孩子的爷爷两个人物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善恶的对立C. “孩子赶紧用衣襟擦净了玻璃又一次调好了焦距” 动作描写表现了孩子发现白轮船时的惊喜激动也体现了不确定和怀疑D. 这篇小说别具匠心不以情节的一波三折取胜也不刻意追求人物音容笑貌的明晰而是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答案】B【解析】(1)B项“自私”“对比”“善恶的对立”理解有误结合文中信息“现在这个奶奶像我们这里的天气叫人摸不透有时很和气有时很凶有时一点不像个奶奶”“哼等着瞧吧……你总要回来的看我收拾你!我说过多少次要把这个浑蛋望远镜扔掉又跑到山上去了快叫那条鬼轮船翻掉吧!快叫火烧掉快沉掉吧!”分析这位奶奶表现很真实属于每一位家长对待调皮贪玩爱幻想的孩子的正常反应算不上自私也没有与爷爷的描写内容构成鲜明的善恶对比【答案】(2)①对能在新水池随意游泳的满足②对远离孤独寻回亲情的渴望③对摆脱现实追求自由的迫切【解析】(2)结合“不变成鱼决不罢休无论如何他一定要变成鱼”“在爷爷修的水池里哪怕一天游一百次他也愿意”等句子可见孩子渴望变成游鱼以及对能在新水池随意游泳的满足结合“想变成鱼想游得远远的”以及下文“怎样变成鱼顺着河游去找白轮船” 去找爸爸等内容可见孩子渴望父母的亲情表现了对远离孤独寻回亲情的美好向往和迫切期待结合“不变成鱼决不罢休无论如何他一定要变成鱼”以及反复强调在爷爷修的水池里游泳这一念头可见孩子对摆脱现实人生追求自由自在快乐幸福生活的急切的心理【答案】(3)①主线分明以“白轮船”为线索贯穿孩子盼白轮船、看白轮船、想象中登上白轮船等全文情节②叙述角度多样“孩子”“他”和“我”“我们”不断转换富于变化③现实与幻想交织望远镜里看到的现实场景与变成游鱼追寻白轮船并向父亲倾诉心事的幻想情节交织一体叙事变化多样且丰富④层层巧设悬念文中多处写孩子不断地看白轮船、想要变成鱼等情节为后文作铺垫和渲染【解析】(3)①主线分明题目为“白轮船” 行文过程中处处可见这条白轮船构成了串联情节并推动其发展的线索②叙述角度多样开篇是第三人称“在大地最遥远的一隅就是伊塞克湖孩子朝这一方望了很久”“他用望远镜全神贯注地望着那所小小的学校” 后来出现“我”“我们” 可见行文自由灵活不断转换富于变化增强了可读性③现实与幻想交织比如开头“在大地最遥远的一隅就是伊塞克湖孩子朝这一方望了很久”和结尾“白轮船渐渐远了”“白轮船越走越远渐渐变成一个隐隐约约的小白点儿该回家了” 以及描写奶奶“奶奶撵跑了牛犊便一面骂着一面朝家里走” 介绍爷爷“晚上事情做完后爷爷就给我讲故事”等文字属于真实生活在不断张望中产生了幻觉属于幻想场景幻想自己变成鱼追寻白轮船并向父亲倾诉心事现实场景与幻想情节交织一体使叙事变化多样且丰富④层层巧设是念文中多处写孩子不断地看白轮船“孩子又将望远镜对准湖面但湖面上还是老样子白轮船还没有出现”“孩子拿开望远镜伤心地垂下了头” 想要变成鱼“孩子有这样一个奇怪的幻想想变成鱼想游得远远的……无论如何他一定要变成鱼……”等情节为后文情节发展作了铺垫和渲染8.(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8.(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8.(3)根据材料你认为进一步加强个人隐私保护还需要做哪些工作?A. 去年我国新增网民4000余万人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既超过了亚洲平均水平也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B. 目前大部分互联网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利用设定好的APP故意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的情况C. 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屡见不鲜是由于我国公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法律意识薄弱D. 到目前为止欧洲国家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的重视和相关法规的严格程度都超过了我国【答案】C【解析】(1)C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屡见不鲜是由于违法成本低与维权成本高【答案】A【解析】(2)B项“受到人们的普遍支持”错应为“激起了网上广泛的讨论”C项“犯罪案件就会逐渐减少、直至杜绝”说法过于绝对D项“将会损害相关企业的利益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于文无据故选A【答案】(3)①对于个人来说加强法律意识隐私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尽量确定好自己的隐私条款再进行下一步操作②对企业来说只采用部分与软件功能有关的信息守法不倒卖个人信息尊重客户的信息③对国家来说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制裁不能仅依据后果而必须对潜在的风险作出判断从信息源头严格把控【解析】(3)“今天的个人信息长期处于暴露的危险中且很多时候信息泄露对个人的侵害结果并不明确让人难以觉察”可概括对于个人来说加强法律意识隐私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尽量确定好自己的隐私条款再进行下一步操作“企业通过软件服务获取用户个人信息后究竟如何使用这些个人信息是否存在信息倒卖或者过度挖掘等行为用户完全不知也无法掌控”可概括对企业来说只采用部分与软件功能有关的信息守法不倒卖个人信息尊重客户的信息“法律制裁就不能仅依据后果而必须对潜在的风险作出判断从信息的源头严格把控”可概括对国家来说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制裁不能仅依据后果而必须对潜在的风险作出判断从信息源头严格把控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9.(2)在原文方格处依次填入的标点最恰当的一组是9.(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①②A. “心有灵犀一点通”B. “曾经沧海难为水”C. “此情可待成追忆”D. “寸心难报三春晖”【答案】B【解析】【答案】A【解析】【答案】(3)示例①根据需要准备各种配料○母亲正是这样的人【解析】10.把下列长句改为4个短句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这次为期16天的飞行中,机组人员进行了包括中国等6个国家学生设计的分别涉及太空飞行对蚕、蜘蛛、蜜蜂、鱼、蚂蚁等的生长及其习性的影响在内的80多项科学实验【答案】答案示例(1)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行了为期16天的飞行(2)机组人员进行了80多项科学实验(3)实验由中国等6个国家的学生设计(4)实验内容涉及太空飞行对蚕、蜘蛛、蜜蜂、鱼、蚂蚁等的生长及其习性的影响【解析】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B. 沛公不胜杯杓C. 朝济而夕设版焉D. 往而不反者【答案】D【解析】D项“反”通“返”2.选出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B. 大王来何操C. 不然籍何以至此D. 夫晋何厌之有【答案】A【解析】A项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太子及知其事宾客”B项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大王来操何”C项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籍以何至此”D项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有何厌”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疫情之下对垃圾进行分类显得更为重要垃圾分类虽然只是举手之劳但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不能①_______________ 因为说教和试点的效果毕竟是有限的只能通过制度规范加以推行当然加快推广垃圾分类投放模式制度的推行只是一方面还要②_______________ 只有完美的制度而无完善的处理系统垃圾分类还是一纸空文③_______________ 都将造成整个系统的失灵【答案】①只停留在说教和试点上, ②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 ③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解析】①根据空前“不能”和空后“因为说教和试点的效果毕竟是有限的”可知这是在强调说教和试点作用有限的结果因此可填“只停留在说教和试点上”之类的句子②根据空前“制度的推行只是一方面”和空后“只有完美的制度而无完善的处理系统”可知这是在强调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的重要性因此可填“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之类的句子③根据空前“只有完美的制度而无完善的处理系统垃圾分类还是一纸空文”和空后“都将造成整个系统的失灵”可知这是在强调两方面的作用单一不可为因此可填“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之类的句子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文中画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4.(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②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A.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B.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C.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D.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答案】D【解析】(1)“其右”修饰“提弥明” 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 “臣侍君宴”意思是“臣下陪君王宴饮” 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D【答案】B【解析】(2)B项“比喻的是晋灵公有过失”错《诗经》里这句比喻周宣王有过失【答案】C【解析】(3)C项“而这些义士也都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错灵辄相助之后“不告而退” 并没有交代最终结局【答案】(4)①可是晋灵公仍然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进谏晋灵公非常讨厌赵盾的劝谏便派鉏麑去暗杀赵盾②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因饥饿病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解析】(4)①骤多次患讨厌贼暗杀②田打猎舍住饿因饥饿(病倒)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5.(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2)通过写诗人自己来强化痛悼亡友之情是本诗的突出特点请就此作具体赏析A. 首联“吾道孤”表明亡友与诗人志同道合“泪满白髭须”写出哀情之重也暗示诗人的老迈B. 颔联运用比喻前一句痛惜亡友生前未受到重用后一句担忧自身也难免继亡友之后遭受迫害C. 颈联上句用“穷泉埋宝玉”喻友人去世并赞美友人品质下句用“落景挂桑榆”喻自身的衰老D. 尾联用虚笔说自己死期不远希望能在另一个世界与友人相见末句的疑问语气强化了情感【答案】B【解析】(1)B项“痛惜亡友生前未受到重用”“担忧自身也难免继亡友之后遭受迫害”理解都不正确这两句是将亡友与自己的关系比喻为弓箭和唇齿的关系强调两人友情的深厚【答案】(2)①诗中具体描绘了诗人自己痛哭亡友的情形突出了朋友去世给诗人带来的巨大悲伤如“今日哭君”“泪满白髭须”②诗中多角度表现了诗人与亡友关系的亲密和友情的深厚使哀悼亡友之情更为真挚感人如“吾道孤”“箭折弓何用”“唇亡齿亦枯”③诗中多处表现了自身的衰老将亡将痛悼亡友与感伤自身的情感交融在一起更能激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如“落景挂桑榆”“夜台暮齿期非远”【解析】(2)阅读诗歌首联中“今日哭君”“泪满白髭须”描绘了诗人自己痛哭亡友的情形表现了友人去世给诗人带来的巨大悲伤首联中“吾道孤”表明亡友与自己志同道合颔联“箭折弓何用”“唇亡齿亦枯” 则把自己与亡友看作唇齿相依的关系诗人从多个角度写出了自己与亡友关系的亲密、友情的深厚使得哀悼亡友之情更为真挚感人颈联中“落景挂桑榆” 诗人喻自身衰老尾联中“夜台暮齿期非远” 诗人用虚笔言自己死期不远希望能在另一个世界与友人相见将痛悼亡友与感伤自身的情感交融在一起更能激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据此分析作答即可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6.(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6.(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6.(3)简要概括刘姨的性格特点6.(4)小说结尾写出征湖北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些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A. 第一段交代刘姨的身份客居他乡十年的环卫所临时工刘姨孑然一身为了生计在小区做钟点工表现了她生活的艰辛B. 十年来客居他乡的艰难生活刘姨回想起来内心焦急又难过那些撕心裂肺地感受过的情景一直在她眼前挥之不去C. 刘姨几年前就养成了戴口罩的习惯这习惯让她更加专心致志地工作“少说话多做事” 小区里请她搞卫生的人越来越多D. 刘姨听到所有药店口罩售罄的消息想到自己节省下来的三百多个口罩至少能卖一千多元这个价钱让她激动不已【答案】B【解析】(1)B项刘姨内心焦急又难过是因为看到了新冠疫情确诊人数不断攀升的消息【答案】C【解析】(2)C项“对比”错误应该是细节映衬、侧面描写【答案】(3)①坚强勤劳能干②工作认真尽责(工作专心致志)③生活节俭、精打。
新高一语文必修二诗歌鉴赏 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新高一语文必修二诗歌鉴赏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寒食还陆浑别业①宋之问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②。
【注释】①陆浑别业,位于洛阳西南的陆浑县伊水之滨,是宋之问的别墅,公务之暇,他常前往消闲度假。
②典出《帝王世纪》,帝尧之世,天下太平,百姓无事。
有八九十老人,击壤(古代一种木制的玩具)而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雪,形象地写出洛阳满城飞花、缤纷如雪的美景。
B.诗歌第二句与首句形成对比,说明山中景色与洛阳城的不同,花朵才刚刚绽放,可尽情欣赏。
C.颔联紧扣标题中的“还”字,诗人早上告别洛阳城中的美景,晚上就看到了陆浑别业的美景。
D.诗人在寒食节回到陆浑别业,山中不但春景迷人,而且春酒醉人,让诗人不禁生出归隐之情。
(2)尾联中的“野老”,有人认为是诗人自己,有人认为是山野中的寻常老人,你怎么看?请阐述理由。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对酒①陈与义新诗满眼不能裁②,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注释】①宣和六年,诗人时任符宝郎,后因事罢职而出监陈留酒税。
②裁:写诗(1)请分析首联的作用。
(2)请简要概括全诗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送僧往湖南刘商闲出东林日影斜,稻苗深浅映袭裟。
船到南湖风浪静,可怜秋水照莲花。
(乙)送濬上人木落山前霜露多,手持寒锡远头陀(注)。
眼看庭树梅花发,不见诗人独咏歌。
【注释】头陀:行脚乞食的和尚。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甲诗“闲”字写出僧人出东林乃随性而为,犹如白云无心出岫。
B. 甲诗运用光影、色彩对比,写出僧人与自然妙合无痕,富有禅意。
C. 甲诗末句僧、秋水、莲花融为一体,烘托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二诗歌鉴赏 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二诗歌鉴赏复习题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①作(南宋)叶梦得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②,戈戟云横。
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③。
转眄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
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
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
东山④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⑤!【注释】①寿阳:今安徽寿县,曾为楚国都城。
八公山:公元383年,东晋谢安以八万精兵大败前秦苻坚八十万众于此。
②芝兰秀发:比喻年轻有为的子弟。
③奔鲸:前秦溃兵,④东山:指谢安,他曾隐居东山,⑤桓筝:东晋桓伊善弹筝,曾抚筝而歌《怨歌》,以讽谏晋武帝猜忌谢安。
(1)上阕画线句写东晋谢安的风采与战功,与苏东坡笔下周瑜“________、________”的风采与战功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试赏析本词下阕的抒情艺术。
解析:(1)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2)①前五句借景抒情(意到即可),借千年之后八公山风景依然而豪杰却无处可寻了,抒发了词人对当朝无英雄的失望之情(意到即可);②“信劳生”两句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辛劳一生却壮志未酬、功业无成的悲怆(意到即可);③最后三句借典故抒情(意到即可),词人自比谢安,委婉地抒发了自己知音难觅、年华老去、思为国所用却被弃用的悲愤之情(意到即可)。
【解析】【分析】(1)本题需要理解上阕画线句子的意思,然后结合积累的素材,分析苏东坡笔下的内容。
“转眄东流水,一顾功成”,突出谢石、谢玄的才能和他们少年豪杰的风采,同时也表现出胜利者特有的淡定自若。
与苏东坡笔下周瑜“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风采与战功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本题前五句借景抒情,抓住“无处问豪英”分析,借千年之后八公山风景依然而豪杰却无处可寻了,抒发了词人对当朝无英雄的失望之情;“信劳生、空成今古”,谢氏子弟劳碌一生,他们建立的功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殒,如今只空余“孤城”、“长淮”、“八公山”,向人话说当年。
新高二 语文诗歌鉴赏题解析
新高二语文诗歌鉴赏题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诉衷情(宋)仲殊①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
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
晚初归。
钟声已过,篆香②才点,月到门时。
【注】①仲殊,俗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
尝应进士试不中,弃家为僧,曾住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
②篆香:又称百刻香,寺院常用其作为计时器来使用。
(1)下列关于本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1—2句描写春风吹衣,杨花飞舞的美好景象。
B.上阕3—4句写水波荡漾、绿树掩映、黄莺齐鸣的喧闹景象。
C.下阕1—2句描写晚上刚回寺院看到的清幽寂静的院落屋子。
D.下阕第3句描写月亮朗照的背景下作者撞钟、焚香的情景。
(2)对本作品的评价恰当的一项是()A.清婉自然B.深沉含蓄C.凄清落寞D.空灵深沉(3)本词中出现了两次表示时间的词“晚”(春晚/晚初归),请结合具体语境作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凉州①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岑参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释】①凉州:甘肃武威,河西节度使设于此地,写作此诗时,岑参在凉州做客。
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使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次句写月亮在城头升高。
月光的照耀,清晰地呈现出了凉州城的全貌。
B.诗歌四五句两次出现琵琶声,所指内容情感相同,都表现了琵琶演奏的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特点。
C.诗歌前六句写环境,用顶针手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咏唱的情调,表现凉州的宏大繁荣。
D.本诗和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边城,写秋天,写少数民族音乐,但二者表现的时代气氛有很大不同。
(2)岑参是盛唐诗人,本诗的“盛唐气象”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单元测评:第2单元 诗的唐朝 (B)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测评(B)(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阅读题(共4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诗人的孤寂朱光潜①心灵有时可互相渗透,也有时不可互相渗透。
在可互相渗透时,就可以默然相喻;在不可渗透时,隔着一层肉就如隔着一层壁。
惠子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问惠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谈到彻底了解时,人们都是隔着星宿住的,长电波和短电波都不能替他们传达消息。
②比如眼前这一朵花,你我所见的完全相同吗?你我所嗅的完全相同吗?你我所联想的又完全相同吗?你觉得香的我固然也觉得香,你觉得和谐的我固然也觉得和谐,但是香的、和谐的,都有许多浓淡深浅的程度差别。
毫厘之差往往谬以千里。
一般人较量分寸而不暇剖析毫厘,以为这无关宏旨,但是古代寓言不曾明白地告诉我们,压死骆驼的就是最后一茎干草吗?③凡是情绪和思致,愈粗浅,愈平凡,就愈容易渗透;愈微妙,愈不寻常,就愈不容易渗透。
一般人所谓“知解”都限于粗浅的皮相,而浓淡深浅上的毫厘差别是无法可以从这个心灵渗透到那个心灵里去的。
在粗浅的境界我们都是兄弟,在微妙的境界我们都是秦越。
曲愈高,和愈寡,这是心灵交通的公例。
④诗人之所以异于常人者在于感觉敏锐。
常人的心灵好比顽石,受强烈震撼才生颤动;诗人的心灵好比蛛丝,微嘘轻息就可以引起全体的波动。
常人所忽视的毫厘差别对于诗人却是奇思幻想的根源。
一点沫水便是大自然的返影,一阵螺壳的啸声便是大海潮汐的回响。
在眼球一流转或是肌肤一蠕动中,诗人能窥透幸福者和不幸运者的心曲。
他与全人类和大自然的脉搏一齐起伏震颤,然而他终于是人间最孤寂者。
⑤诗人有意要“孤高自赏”吗?他看见常人不经见的景致不曾把它描绘出来吗?他感到常人不经见的情调不曾把它抒写出来吗?他心中本有若饥若渴的热望,要天下人都能同他在一块地赞叹感泣。
可是,在心灵探险的途程上,诗人不得不独自踽踽了。
⑥一般人在心目中,这位独自踯躅者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诗人布朗宁在《当代人的观感》一首诗里写过一幅很有趣的画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考试题含解析
话题一点赞自然又见荷塘月色吴兆民今晚上,我终于来到了清华园的荷塘,可是来迟了,已不见满塘的荷花荷叶。
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寻当年朱自清的足迹,也不能不说是非常惬意的事。
荷塘边随风飘拂的杨柳,有好些一定目睹过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样子是对故人的怀念吧。
昏黄的路灯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让人觉着塘中漂动着簇簇水草。
今晚虽不是满月,但它的清辉似乎不减当年,把眼前的荷塘尽情倾洒。
荷塘上虽然不见了荷花,但让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
因为朱自清已将它牢牢根植于人们的头脑里:我已从想象中活生生移植其上。
看吧,这满塘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不是荷花吗?那层层叠叠铺展在那里的不是荷叶吗?月光正像当时那样流泻在荷花荷叶上。
微风在那里吹拂,依然将那清新的荷香弥散。
我沿着塘边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
几盏温和的路灯紧贴荷塘小路亮着,倒映水里的显出一束束昏黄,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
左边是一列高高土坡,上面是密植森森柏树,黑压压一路绵延。
荷塘那边,月亮透过摆动着的高大树枝不时瞟我一眼。
眼前的莲桥把狭长的荷塘分成两半,稀疏的残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几许凄凉。
走过莲桥,拐过小弯,我走进了近春园遗址深处,置身高高的白杨树下。
眼前一片开阔地平展展的,月光轻洒,充满空灵,草坪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叶。
前面竖立着一块碑石,记载着近春园历史。
后面小土坡的“荷塘月色”亭,显得有些静穆。
月光在静静往这里挥洒,近处的一切都给抹上了清灵灵的光彩,我也被其细心涂抹。
我看看月光给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样遥远、透亮而圣洁,让人的心胸霎时跟着坦荡起来。
75年前那个夜晚,朱自清独自一人来到这月下荷塘,一腔心绪凝结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这里倾泻,一生操守在这里坦白!要清洁,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从;要清苦,不要奢靡——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朴朴素素的人,做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益于民族的人。
在那腥风血雨的岁月,有多少人经受不住磨难变节了,经受不住诱惑苟且了,经受不住清贫颓废了;而你没有。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单元诗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单元综合评估(基础巩固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愆.期(yán)垝.垣(ɡuǐ)陨.落(yǔn)帷裳.(chánɡ)B.攘诟.(ɡòu) 溘.死(hé) 侘傺.(chì) 公姥.(mǔ)C.伶俜.(pīnɡ) 遗.施(wèi) 否.泰(pǐ) 鲑.珍(xié)D.拾掇.(chuò) 吐哺.(bǔ) 羁.鸟(jī) 樊.笼(fán)解析:A.“愆”应读qiān;B.“溘”应读kè;D.“掇”应读duo。
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尔卜尔噬夙兴夜寐信誓旦旦雨雪霏霏B.鸷鸟不群芳泽杂揉屈心抑志欲盖弥彰C.踯躅不前情投意和窈窕无双藕断丝联D.同心离后越陌度阡譬如朝露守拙田园解析:A.噬—筮;B.揉—糅;C.和—合,联—连。
答案:D3.下列句子中“相”的用法表示“动作偏指一方”的一项是()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B.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解析:此题考查对有特殊用法的实词的理解。
A项,用在动词前,偏指一方,相当于“你”;B项,相对;C项,互相;D项,互相。
答案:A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常用义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D.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解析:此题考查古今异义。
A项,共事:古义,共同生活;今义,一起工作。
B项,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随自己的意志行动。
C项,古义和今义都是誓言诚实可信。
D项,泣涕:古义,泪水;今义,泪水和鼻涕。
答案:C二、阅读理解(46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二诗歌鉴赏 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二诗歌鉴赏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武侯庙古柏李商隐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①。
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②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③。
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④历数终。
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⑤。
【注释】①閟(bì)宫:深闭的祠庙。
②惠陵:这里指刘备的陵墓。
③冯异,东汉开国名将,屡建战功,有“大树将军”之称。
召公:指召穆公,宣文王之政,在甘棠树下处理政事,开创“成康之治”。
④金刀:暗指刘家天下。
⑤昭融:光明,指帝王的鉴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开篇点题,写武侯庙前的古柏,枝拱卫祠堂。
B. 诗歌三四句写古柏枝繁叶茂,向东伸展到刘备惠陵。
C. 诗中“海鹏风”用《逍遥游》典故,意在表现古柏的精神。
D. 诗歌后四句盛赞武侯之才,并融入了诗人自身的感慨。
(2)诗的五、六句“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向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答案:C解析:(1)C(2)用典贴切。
借大树将军与召公的典故,暗指诸葛亮在武功与文治方面的贡献。
②运用拟人。
“思”“忆”,运用拟人手法,暗指百姓对施德政者的怀念,表明了诗人对功业的渴望。
③联想自然。
由大树将军与召公,联想到诸葛亮,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羡慕之情。
【解析】【分析】(1)C项,“意在表现古柏的精神”不正确,“海鹏风”一句用典,写树枝开裂,气势如大鹏展翅惊起的风浪,意在表现诸葛亮在衰败的局势中搏风击浪,力挽狂澜。
故选C。
(2)“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结合注释③内容分析可知,运用典故,暗指诸葛亮在武功与文治方面的贡献。
结合“思”“忆”“东汉开国名将,屡建战功”“在甘棠树下处理政事,开创‘成康之治’”分析可知,运用拟人手法,暗指百姓对施德政者的怀念,表明了诗人对功业的渴望。
由大树将军与召公,联想到诸葛亮,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羡慕之情。
此联想象自然,尤为警切,乃全篇眼目。
完整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诗歌鉴赏 知识点-+典型题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诗歌鉴赏知识点-+典型题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两句写诗人晚间卧闻城里钟声,系舟城下,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场景相似。
B. 第三、四句表面上写洞庭湖口空旷开阔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的茫然之情。
C. 最后四句转向描写人的活动,明月清辉,归舟晚唱,诗人沉醉其中,但还未得尽兴欣赏,疾去的轻舟就将他带走了。
D. 本诗视听交错,悠远的晚钟,动人的渔歌,苍茫的云水,皎洁的月光,给读者留下绵绵不尽的情思。
(2)此诗中有对渔歌的描写,《琵琶行》中有对乐声的描写,两首诗对音乐的描写有哪些相通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C解析:(1)C(2)①烘托。
都用月夜的美景来烘托乐声,《琵琶行》写琵琶女弹奏结束时“惟见江心秋月白”,以幽静的氛围烘托音乐让人沉醉,而此诗写江月清辉烘托渔歌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
②侧面描写。
都用听众的反应来表现乐声的美妙,《琵琶行》以“江州司马青衫湿”写乐声打动人心,此诗以“听不尽”来写歌声所具有的吸引力。
(侧面衬托也可给分)【解析】【分析】(1)C项,错在“疾去的轻舟就将他带走了”,应该理解为诗人听到归舟晚唱时,不禁在寂寞的旅途中获得一丝心灵的慰藉,陶醉于清辉江月及水上歌声之中。
但是,由于轻舟短楫,疾去如飞,这一阕歌声还没听完,轻舟已经远逝了。
故选C。
(2)首先分析此诗写“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江月似乎看出了诗人心中的迷茫,于是故弄清辉,照明诗人高洁澄清的本心,忽然水上传来渔歌,声音嘹亮悠远,诗人用江月清辉烘托了渔歌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而《琵琶行》写琵琶女弹奏结束时“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作者也以幽静的氛围烘托了音乐让人沉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地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1.此诗着意写乡居生活的宁静。前八句是怎样表现这种 宁静的?请简要分析。(4分) 正面与侧面结合的表现方法(1分): 开头四句正面写“静”,居于郊野僻巷,极少世俗 交往,白天关门独处虚室,摒弃一切世俗念头,身心俱 静;(1分) 四至八句说只同村里人来往,相见不谈尘杂之事, 只说桑麻生长的情形,这是通过侧面即外在的“动”, 来表现乡居生活内在的“静”。(2分) (或答成“前 四句以静写静,之后四句以动写静”亦可)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五言绝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清吹”“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以声写静,渲染欢乐 的氛围。 B.“柏下人”表明所游地点在基地的柏树下,生与死的对照引 人深思。 C.“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酒作乐 的场景。 D.“余襟良已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 的状态。 E.本诗将个人与诸人对照,结伴出游之欢乐反衬个人内心无尽 的悲哀。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地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2.结尾四句运用了什么方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 对比手法。(1分)
所种的庄稼一天天生长,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令 人喜悦;因而更担忧风霜雨雪到来,使庄稼受到摧残, 如野草般零落。(1分) 这一喜一惧,表现了诗人希望宁静、和平,唯恐不 能如愿以偿的忧虑情绪。(1分)(最后一点若答成 “诗人担忧腐败的战乱社会给这宁静的生活造成威胁” 也给分)
丈夫未死谁能料?一笴他年下百城。
2.本诗尾联好在哪里?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分)
答案:
(1)诗人反问的语气,用豪壮的结语,使全诗的思想 得到升华,卒章显志,大大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2)表达出了诗人打败南犯金兵的必胜信念、对不思 进取的小人的不屑,以及不甘无所作为、渴望收复江山、 建功立业的慷慨斗志。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ຫໍສະໝຸດ -2题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①。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③。
1.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 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场景,在“弯弓”“插羽” 之间就迅速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去病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 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 D.尽管全诗笔力雄健,气势雄浑,基调乐观高亢,意境壮 美,但作者在结句仍不免流露出怀才不遇之意。
译文: 高低不平的坡地,如起伏的波涛,向东北方向 斜倾,在这晴朗的春天,我坐在交骑上,看将士射箭练兵。 风和日暖,稍稍减弱了角弓的力量,旷野远处,依旧听到 了羽箭的啸鸣。奋起了神威呵,天上的彗星也能射下,草 间的孤兔时,用不着慌乱吃惊。大丈夫只要不死,谁能料 定我再无作为?他年若能施展身手,一箭攻下它百座坚城!
BD
B项,“陶醉于春日的闲适和愉悦”情感理解不当。 1 5分) D.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项,“警告金人不要像狐兔一样得意猖狂”与诗中表达 A.首联上句写景,诗人眼中高高低低的丘陵犹如起 的意思不吻合。 伏的波涛奔流而下,别具壮阔的气势。 B.首联下句点题,诗人在晴朗的春天观看江上将士 们演习射箭,陶醉于春日的闲适和愉悦。 C.颔联上句写春风和软,弓箭力量减弱;下句写将 士们膂力不凡,长箭的声响远处可闻。 D.颈联将天上的“欃枪”与草间的“狐兔”对举, 以警告金人不要像狐兔一样得意猖狂。 E.本诗紧扣“射”字,以景起兴,继而叙事,再转 入议论抒怀,有陆游豪迈雄健的诗风。
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诗中“秋花”对“密叶”,“绿水”对“青烟”,对仗工整, 这正体现了古体诗严格要求对仗的特点。 D.“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 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 E.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 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古风•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2.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作者托物言志,
①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写荷花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 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
②怀才不遇、空任时光流逝的慨叹。写荷花,纵然有绝世的美丽, 因“结根未得所”,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凋零,表达自己空有 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 ③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己也像荷 花希望生长在华美的池子里一样,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垂青(重 用)。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五言绝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 2.有人评价此诗“平中见奇”,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请简要分析。(6分)
①诗歌语言平实,场景普通。诗人用平淡的 语言写了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与友人结伴出游, 开颜畅饮的场景。(2分) ②思想超脱,见识高迈。诗人能勘破生死, 安然享受当下,有超出常人的不平凡的了悟。 (4分)(意思相近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古风•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译文: 碧绿的荷花生长在幽静的泉水边,朝阳把她们映照得鲜艳无比。 清秋季节,一朵朵芙蓉从绿水中袅袅举起,茂密的圆叶笼罩着缕缕 青烟。 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可是谁来举荐她们呢? 眼看着秋霜渐浓,秋风劲起,难免红颜凋谢。 但愿能在王母的瑶池里生长,时时鲜艳,永不颓色。
古风•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答案:CE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解析:C项,诗中“秋花”对“密叶”,
“绿水”对“青烟”,对仗工整,这正体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 了古体诗要求对仗的特点。古体诗在对仗上 “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 没有严格的要求。 E项,“奇特的想象和夸张” 烟”加以衬托。 B .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 在诗中不典型,更谈不上“充满”。
2.结尾四句运用了什么方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地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 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万里桥江上习射①陆游 坡陇如涛东北倾,胡床看射及春晴。 风和渐减雕弓力,野迥遥闻羽箭声。 天上欃枪端可落,草间狐兔不须惊。 丈夫未死谁能料,一笴他年下百城。
诗歌尾句或尾联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1.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 万里桥江上习射①陆游 2.卒章显志,点明题旨。 坡陇如涛东北倾,胡床看射及春晴。 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 风和渐减雕弓力,野迥遥闻羽箭声。 4.以景结情,言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 天上欃枪端可落,草间狐兔不须惊。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万里桥江上习射①陆游 坡陇如涛东北倾,胡床看射及春晴。 风和渐减雕弓力,野迥遥闻羽箭声。 天上欃枪端可落,草间狐兔不须惊。 丈夫未死谁能料,一笴他年下百城。
【注】①万里桥,在成都锦江上。淳熙四年正月孝宗有诏:沿江诸军,岁再习水 战。②胡床:交椅,最初从域外传入。③欃(chán)枪,彗星的别名。古人认为它 的出现定有兵乱。这里代指金兵。④笴(gǎn),箭杆。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 诗歌鉴赏题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①。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③。
注:①“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②古人认为客星呈 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③麟阁:即麒麟阁。在未央宫 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霍嫖姚:即霍去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五言绝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 译文: 今天的天气好,吹箫弹琴心舒畅。能够感知到 那松柏下长眠的故人,怎不为之而欢欣?一曲曲清歌 散发着一阵阵新声,一杯杯绿酒浇开了一张张笑脸。 明天将会发生什么不得而知,今天我确已得到了尽 情欢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地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轮鞅:指车马。②墟曲:乡野。③杂言:尘杂之 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④霰:小雪粒。 1.此诗着意写乡居生活的宁静。前八句是怎样表现这种宁 静的?请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①。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③。 2.作者采用了哪些手法塑造了将士们什么样的形象?请结 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 ①侧面烘托。首联写奔驰的骏马、催马前进的鞭声,从侧 面衬托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的形象特点。 ②细节描写。颔联通过弯弓搭箭的细节描写,表现将士们 的神勇无比、英勇矫健。 ③巧妙用典。尾联用霍去病建功立业的典故突出将士们报 效国家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