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生抑郁类情绪问题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案例分享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案例分享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在面对学习、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了心理问题。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心理辅导师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享几个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案例,以期增进对心理辅导的理解和认识。
案例一:阿明的学习压力阿明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最近他的父母发现他对学习变得越来越没有兴趣,成绩也下滑明显。
父母与学校心理辅导师联系后,安排了一次心理咨询。
在咨询中,心理辅导师(以下简称“辅导师”)与阿明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经过一番了解,辅导师发现阿明近期学习压力较大,主要源于他对期末考试的担忧以及父母的期望过高。
为了帮助阿明缓解学习压力,辅导师通过游戏和绘画等方式与阿明进行互动,逐渐让他敞开心扉。
然后,辅导师启发阿明找到学习动力和兴趣所在,帮助他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并和父母一起制定适当的期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明逐渐恢复了对学习的热情,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案例二:小芳的情绪困扰小芳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她常常情绪低落,缺乏自信,不善与同学交流。
学校心理辅导师得知情况后,与小芳进行了个别辅导。
在辅导过程中,辅导师发现小芳曾遭受同学的欺凌,这成为她情绪问题的主要原因。
辅导师与小芳进行心理疏导,逐渐帮助她树立自信,增强抵挡欺凌的能力。
同时,辅导师还鼓励小芳积极参与学校的集体活动,培养她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小芳逐渐从情绪困扰中解脱出来,重新找回了快乐与自信。
案例三:小明的家庭变故小明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的家庭最近发生了一些变故,父母的离异让他陷入了困惑和焦虑。
学校的心理辅导师得知情况后,找到了小明并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辅导师先是倾听了小明的心声,并让他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随后,辅导师向小明解释了离异可能带来的情绪波动,并提供了一些积极应对的方法。
为了帮助小明调整情绪,辅导师还建议他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如体育运动和绘画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例三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例三篇实例一:情绪管理背景小明是一名小学生,经常因为小事情而情绪失控,导致研究和生活受到影响。
解决方案学校决定开展情绪管理教育活动,帮助小明和其他学生学会控制情绪。
实施步骤1. 了解学生的情绪问题: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和与老师沟通,了解学生的情绪问题类型和频率。
2. 制定情绪管理课程:根据学生的情绪问题,设计适合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课程,包括情绪认知、情绪调节和情绪表达等内容。
3. 开展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教师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教授情绪管理技巧和策略。
4. 辅导和支持:学校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情绪问题。
5. 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提供情绪管理的家庭指导,共同关注学生的情绪健康。
实例二:学业压力缓解背景小红是一名小学生,由于学业压力过大,经常感到焦虑和压抑。
解决方案学校决定采取措施缓解小红和其他学生的学业压力,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实施步骤1. 评估学业压力状况:学校通过与学生和家长的访谈,了解学生的学业压力来源和程度。
2. 制定学业压力缓解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学业压力缓解计划,包括减少作业量、调整研究时间和提供研究技巧等。
3. 提供支持和指导:学校为学生提供研究上的支持和指导,包括辅导班、研究小组和个别辅导等形式。
4. 丰富课余活动:学校组织各类丰富多样的课余活动,如运动比赛、艺术展示和社团活动,让学生在研究之外能够放松和发展兴趣爱好。
5. 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保持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业压力情况,提供家庭支持和指导。
实例三:人际关系培养背景小李是一名小学生,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不融洽,经常感到孤立和不开心。
解决方案学校决定开展人际关系培养活动,帮助小李和其他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实施步骤1. 意识培养:学校通过讲座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的意识,引导他们关注他人的感受和尊重他人的差异。
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情绪疏导案例范文
汤姆,一个活泼的9岁小孩,最近感觉有点像一个缠绕的纱线球。
他的父母注意到,他正在变成一个有点暴躁的grouch,并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花更多的时间。
他们担心自己的儿子,决定用大枪打通联方式,
向学校顾问寻求帮助,以解开汤姆所有的忧虑和焦虑。
他们都同意做点交流可能只是魔法药汤姆又觉得自己像自己了谁知道呢,也许汤
姆会发现一两个超级强国
在他们开会期间,辅导员真的花时间去了解汤姆,让他觉得很舒服,
可以公开他的感受。
他们做了各种事情,比如画画、演戏、讲故事来
帮助汤姆找出是什么让他焦躁不安,还教了他一些处理情绪的好方法。
顾问还和汤姆的父母密切合作,给他们一些如何在家中帮助他的提示,并为他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更加理解的环境。
由于提供的交流和情感支持,汤姆的心情和行为经历了逐渐而积极的
转变。
这一点体现在对他的父母更加开放和免疫,以及压力和焦虑管
理显著改善。
交流会议极大地促进了汤姆的复原力和信心的发展,使
他具备了应对学校和社会互动挑战的必要技能。
学校顾问及其父母的
持续支持促进了汤姆情绪自律的增强,并促成了对生活的更加积极的
展望。
这些内容反映了我们促进青年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的既定政策
和战略的有效性。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案例一:小明的压力问题小明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学业成绩一直很优秀,但最近却出现了压力问题。
小明的妈妈发现他越来越不开心,学习也变得不集中,于是决定寻求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
在心理辅导中,小明透露他感到压力是因为父母对他期望过高,要求他取得更好的成绩。
他常常感到焦虑和担忧,害怕失去父母的爱和认可。
在学校里,小明的同学也常常用成绩排名来评价他,这增加了他的压力感。
在心理辅导师的帮助下,小明学会了一些减压技巧和认知调整的方法。
他开始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人,不需要一直追求完美,只要尽力就可以了。
他还学会了与父母沟通,告诉他们自己的感受和困惑,父母也开始更加理解和支持他了。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小明逐渐从压力中走出来,重新找到学习的乐趣。
他不再为了迎合别人对他的期望而压抑自己,而是积极寻求自己喜欢的事物,并且学会了面对挑战和失败,从中成长。
案例二:小华的情绪管理困扰小华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在家里和学校里都表现得很乖巧懂事,但最近却频繁发生情绪失控的事情。
他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甚至会摔东西,打人等。
经过一番调查和沟通,老师发现小华的情绪问题是因为他对学习的压力和个人自我价值的认知问题。
小华在班级中的成绩一直不是很好,他觉得自己比不上其他同学,产生了自卑和沮丧的情绪。
为了帮助小华解决情绪管理的困扰,学校决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通过课程,小华学习到了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比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积极的情绪调整等。
他还被鼓励去寻求帮助和支持,不要把负面情绪压抑在心里。
在与心理辅导师的沟通中,小华开始逐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优势,他不再盲目地追求成绩,而是尽量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他也学会了积极面对挫折和失败,从中吸取教训,并将其当作成长的机会。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小华逐渐学会了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不再因为小事而发脾气,而是能够冷静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他的自信心也逐渐增强,与同学和家人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
小学生心理疏导案例
小学生心理疏导案例小明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最近他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老师和家长都觉得他需要心理疏导。
小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上,他的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而且最近还出现了一些行为问题,比如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也不愿意完成作业,甚至还和同学发生了一些矛盾。
经过和小明的沟通和观察,我发现了他的一些心理问题,并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疏导。
首先,我和小明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谈话,询问了他最近的情况和感受。
小明告诉我,他觉得学习压力很大,特别是前段时间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加班,他觉得自己需要照顾弟弟,学习和生活都变得很紧张。
我听到这些后,给小明讲解了一些关于情绪管理和压力释放的知识,告诉他要学会适当地放松自己,不要总是把太多的压力放在自己身上,要学会和父母沟通,把自己的心情和困扰告诉他们。
其次,我还观察到小明在班级里的人际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他和同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导致他在学校的情绪变得很低落。
我和小明进行了一次角色扮演的活动,让他扮演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冲突场景,然后我和他一起分析了冲突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通过这次活动,小明认识到了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不足,也学会了一些解决矛盾的技巧,之后他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有所改善。
最后,我还和小明的家长进行了一次沟通,告诉他们小明在学校的情况和我对他的观察。
我建议家长在家庭中多关注小明的情绪和学习情况,多和他沟通,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家长也表示会调整工作时间,多陪伴小明,帮助他渡过这个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情绪逐渐得到了缓解,学习状态也有所好转。
他在学校的行为问题也得到了改善,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趋于和谐。
通过这次心理疏导的过程,我深刻体会到了心理疏导的重要性,也学会了一些实际操作的技巧。
希望小明能够在老师、家长和我的共同帮助下,度过这个难关,健康快乐地成长。
抑郁症心理辅导方案设计案例
抑郁症心理辅导方案设计案例心理辅导是帮助患有抑郁症的人重建积极健康的心态,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工具,以促进他们的康复。
本文旨在设计一个针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辅导方案,并介绍其中涉及的方法和技巧。
一、认识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而且严重的精神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喜乐感,以及自卑、无力感等一系列身体和心理上的问题。
了解抑郁症及其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帮助。
1.1 抑郁症的症状抑郁症患者常常在情绪、思维、行为和生理方面出现明显变化。
主要症状包括长期忧虑或沮丧情绪、缺乏动力和自信、睡眠障碍以及食欲改变等。
1.2 抑郁症的原因虽然不同个体可能有不同导致抑郁症发生的原因,但常见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理原因、社会环境以及心理压力等。
二、抑郁症心理辅导方案设计一个有效的抑郁症心理辅导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2.1 评估与诊断首先,重要的是进行全面而准确地评估,并确定患者是否患有抑郁症。
这需要专业且有经验的心理学或精神医生进行详细的访谈和测试。
通过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过去的经历、当前生活情况以及具体症状,可以帮助确定诊断并制定相应干预计划。
2.2 建立治疗目标在诊断确认后,下一步是建立治疗目标。
治疗目标应该是可行且能够量化的,以便评估治疗进展并帮助患者保持动力。
例如,可以设定增加积极情绪和改善睡眠质量为目标。
2.3 采用认知行为治疗(CBT)认知行为治疗(CBT)被广泛认为是治疗抑郁症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它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并通过行为调整来改善情绪。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心理治疗师可以教授患者如何应对负面想法、自我指责以及回避社交活动等不健康习惯。
2.4 提供支持与安全环境抑郁症患者往往感到孤单、无力和自卑。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提供充分的支持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治疗师需要建立一个安全、信任和保密的环境,鼓励患者主动分享他们的感受和经历。
2.5 运用艺术或创造性表达艺术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抑郁症患者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困扰。
抑郁症学生地心理辅导案例
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基本情况:
姓名:小凡性别:男年龄:14
性格特征:为孤僻、沉默,对什么都缺乏兴趣,随意性很强。
二、主要问题
1、学习成绩很差,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纯属应付。
学习表现得很盲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难以跟上老师的节奏,从不主动举手发言。
2、班级或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他从不主动参加,有时还有抵触、急躁的情绪。
3、没有朋友和要好的同学,通常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常常会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
4、经常会用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容易走极端。
对有些问题会越想越严重,甚至深陷其中,具有较严重的偏执性。
5、喜欢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翻着别人的物品。
班级同学把他当小偷,总是躲的远远的,不愿和他交往。
三、心理辅导策略
整个过程分四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从缓解小凡情绪入手,引导其摆正目前自己的位置,从而解决其自我责备、自我贬低的古怪性格。
第二阶段从帮助他明确其错误认识态度及长期如此的后果着手,促使他积极配合老师和周围人对他的帮助,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配合的转变。
第三阶段则指导他逐步去体验生活,改变自我,参加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实践当中去。
第四阶段则在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做好跟踪辅导,直至他以健康的心理状态顺地踏上社会。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案例一:小明的故事背景小明,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但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问题。
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于与同学沟通,常常独自一人活动,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干预措施1. 开展团体辅导,帮助小明融入集体。
通过小组活动,让小明有机会与同学们互动,增进彼此了解。
2. 指导小明学习社交技巧。
如:如何主动与同学打招呼、如何与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等。
3. 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了解小明的心理状况,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
4. 定期对小明进行心理辅导,了解他的内心想法,鼓励他勇敢地面对问题,逐步建立自信。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小明的人际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他开始主动与同学交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逐渐融入了班级大家庭。
案例二:小红的故事背景小红,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优异,但在家里经常与父母发生争吵,亲子关系紧张。
干预措施1. 开展家庭心理辅导,帮助小红及其父母改善亲子关系。
2. 指导小红学会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如: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倾听父母的建议等。
3. 引导小红理解父母的角度,尊重父母的教育方式,学会换位思考。
4. 加强家校沟通,让老师了解小红的家庭状况,共同关注小红的成长。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小红与父母的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争吵次数减少,家庭氛围变得更加和谐。
案例三:小华的故事背景小华,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出现了抑郁情绪。
干预措施1. 定期对小华进行心理辅导,倾听他的心声,鼓励他正视问题,调整心态。
2. 指导小华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逐步提高成绩。
3. 开展团体辅导,让小华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强他的归属感。
4. 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了解小华的心理状况,共同关注小华的成长。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小华的情绪得到了明显改善,他开始重新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学习生活。
总结:以上三个案例表明,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家校合作、团体辅导、心理辅导等多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幼儿抑郁情绪辅导案例
幼儿抑郁情绪辅导案例近年来,随着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逐渐受到关注,幼儿抑郁情绪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名幼儿相关工作者,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患有抑郁情绪的幼儿,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沉默寡言、孤僻、缺乏兴趣等症状,这给他们的成长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个幼儿抑郁情绪辅导的案例,以期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和帮助。
一、案例背景小宇,男孩,5岁,幼儿园中班学生。
小宇的家长向我们反映,孩子最近一段时间情绪低落,不爱与同学交流,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一个人发呆。
经过观察和与家长的沟通,我们发现小宇在家庭生活中也表现出了类似的症状,如不愿与父母沟通、对事物缺乏兴趣等。
考虑到小宇的年龄较小,我们决定采用辅导的方式来进行干预。
二、辅导过程1.建立信任关系在与小宇的初次交流中,我们注重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以建立信任关系。
我们采用温和的语气和微笑的表情,让小宇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支持。
在交流过程中,我们耐心倾听小宇的讲述,关注他的情感变化,让他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
2.了解抑郁情绪原因通过与小宇的家长沟通,我们了解到小宇的抑郁情绪可能与家庭因素有关。
小宇的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导致小宇感到孤独和被忽视。
小宇的家长对他在学习上的要求较高,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3.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1)提高亲子互动:建议小宇的父母增加与孩子的陪伴时间,关注他的生活和学习,开展亲子活动,增进感情。
(2)调整教育方式:家长要尊重小宇的兴趣和个性,减少对他的学习压力,关注他的心理健康。
(3)培养兴趣爱好:引导小宇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画画、唱歌、跳舞等,帮助他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增加生活乐趣。
(4)提高自信心:通过表扬和鼓励,让小宇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提高自信心。
4.辅导效果追踪在辅导过程中,我们定期与小宇的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家庭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小宇的抑郁情绪得到了明显改善,他开始愿意与同学交流,上课时也能集中注意力。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16篇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一):一、基本状况:姓名:金家迪性别:男年龄:11所属班级:五(2)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二、问题行为概述:在校经常打骂同学,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生,严重违反行为规范,他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和很多家长的强烈不满。
三、个案生活背景:自入学以来,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作:经常无缘无故打同学,揪女同学的辫子,上课影响其他同学,简直是一个小恶霸,严重违反了校园行为规范。
在家里也很不听父母的话,经常发脾气,动辄摔东西,与父母吵闹。
他的爸爸坦然自身修养不高,对孩子的管教较粗暴,一不听话,就打就骂。
我还了解到孩子个性喜欢爱攻击性较强的漫画、电视等,这又为他带给了模仿攻击行为的条件。
四、个案现状分析:从以上现象证明,陈晶的行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不外乎三种:暴力攻击,动作攻击和言语攻击,对于陈晶来说,这三种行为兼而有之。
儿童具有任何一种不良行为,一般都具有必须的起因,要帮忙他们改正这些不良行为,首先应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原因。
五、辅导策略及过程:(一)父母的配合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经过和金家迪父母长时间的沟通,在如何教育陈晶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
我劝导金家迪的爸爸不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要多和儿子相处、交谈,用温情和儿子沟通。
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听到金家迪爸爸打儿子的事了。
金家迪个性爱看打斗火暴的场面,还时不时地拳打脚踢进行模仿。
对此,我与他父母交换意见后,在家长的引导下,改看一些既有教育好处,孩子又喜欢爱的书报、片子。
当孩子的坏习惯逐渐改变时,我又要求他的家长即时给予表扬。
激励,并用奖励的方法给孩子买些学习用具、玩具等,从正应对孩子的行为予以肯定。
(二)教师的教育我用心地与孩子作交流,我耐心地对他说:你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对的,对别人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如果你是被打的同学,你有什么感想?多想想自己给别人带来了多少痛苦,决能够不再干!老师相信你会努力去改的!我还在班中要求同学要谅解金家迪,不与他对着干,而要采取冷却、忍耐的方法。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_共10篇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_共10篇范文一: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案例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案例这是一篇关于小学心理辅导个案,小学生心理疏导案例,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的文章.最重要的是肯定他的优点,在优势中寻找他的不足,在缺点中寻找他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就事论事,对症下药,帮助他慢慢克服种种毛病。
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与方法:案例介绍沈丹,女,9岁,小学三年级班学生。
学习成绩一般,不够稳定.性格内向,胆子小,害羞。
在学校里,很少与老师、同学们交谈,老师找她谈话,她一声不吭,面无表情。
上课时无精打采,眼睛无神,对什么事情总是提不起兴趣。
平时独来独往,爱在一旁观看别人的活动,自己很少参加。
她家庭生活比较贫困,因而有点自卑。
父母为个体户,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不够重视,父母忙着为生计奔波,而忽略了与孩子的内心交流,她终日闷闷不乐,从来没有看见她脸上有笑容。
案例分析沈丹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不愿主动与人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因而觉得生活了无意趣,在情绪上以抑郁、悲伤为主要心境,在意志行动上,表现为精神不振,不想动,遇事从消极方面进行归因,以悲观的眼光看未来。
其次,家庭环境不好,父母对她关心够,不重视感情沟通,使她缺少亲情。
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常表现为自我评价低,对前途、希望看得非常悲观,自卑感随之产生。
辅导方法1、经常会谈。
不定期地找沈丹交谈,对她表现出亲切,关怀的态度,并诚恳地说明老师愿意帮助她,使她产生信任感.2、设计心理问卷测试。
由于沈丹不愿说话,一问三不答.根据其性格特征,从她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文娱活动等**方面设计有针对性的心理问答,让她参与测试。
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全面了解她的心理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3、开展“一帮一"活动。
安排一个性格开朗,能说会道,乐于助人的同学与她同桌,给同桌布置任务,让他每天与沈丹说五句话,话题随意,并做好记录,及时反馈。
通过训练逐渐激发沈丹与人说话的欲望.4、指导交友,多参加**项集体活动。
最新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三篇
小庄,男,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其父亲是个体户,家境较富裕。
因为父亲有外遇,导致家庭不和睦,夫妻经常吵架,家庭缺乏温暖,这使孩子缺少了父爱和母爱,显得自卑、孤僻,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产生了自卑厌学的情绪。
通过家访和了解情况的教师的反映,小庄智力水平属中等,在一、二年级时成绩属中等,但是进入三年下半学期后,学习成绩有较明显的下降,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不及格,数学只有65分。
进入三年级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主科两科均不及格。
小庄性格比拟内向,不大爱说话,假设是陌生人跟他接触,他都一言不发。
很难在他口中了解他的结症在哪里,他把学习当作“苦差事〞一提起背诵课文,完成作业就头痛,对学习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老师屡次找其父母谈心,他父母却说:“这样的孩子没长进,随他去吧!〞小庄产生自卑厌学的主要原因无疑是受家庭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良好的心理治疗方式。
无论是从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层面,还是从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角度,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同时,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危机的阴影,也是每一个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内涵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遇到某些超出自身能力的困境时所产生的暂时性心理失衡状态。
它标志着一个人正在经历着生命中的剧变和动乱,它会暂时地干扰或破坏一个人正常的生活模式,并有可能引发自杀或杀人等严重恶果。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学校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学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因心理危机引起的伤害行为发生或将伤害行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生命平安,使之恢复心理平衡,进而提高大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重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过程。
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标是防止学生自伤或危害他人,同时帮助危机学生恢复心理平衡,获得新的应对危机的技能并步入正常生活。
[1]二、典型案例1、当事人根本情况张某,女,22岁,大学四年级学生。
来自―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在家排行第三,有二个姐姐,一个妹妹,一个弟弟。
抑郁症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享
抑郁症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享引言:在当今社会,学生群体中抑郁症的发生率逐年增加。
为了帮助这些受抑郁困扰的学生尽快走出阴霾,心理辅导师们采取了各种方法进行干预和教育。
本文将分享一些成功的抑郁症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并探讨其中的经验教训。
1. 案例一:自我认知调整在这个案例中,一个高中女生因成绩不如人、与同伴关系紧张等问题而产生了抑郁情绪。
她对自己过分苛责,缺乏自信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心理辅导师通过与她进行有效沟通,启发她思考问题背后的原因,并引导她进行自我认知调整。
解决方案:(1)情绪管理技巧:心理辅导师教给她一些实用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和寻找兴趣爱好等。
通过这些方法,患者能够更好地处理负面情绪。
(2)正反馈机制:建立患者的自信心和积极态度,通过鼓励和赞美来增强患者的自我肯定感。
(3)目标设定:帮助患者制定具体、可衡量和可实现的小目标,让她渐渐找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改变抑郁情绪。
2. 案例二:社交技巧培养该案例中的学生是一位大学男生,因为社交能力不足而产生了严重的抑郁症。
他在班级中孤立无援,不敢参加集体活动,导致成绩下滑、情绪低落。
心理辅导师认为加强他的社交技巧将有助于改善他的状态。
解决方案:(1)角色扮演训练:心理辅导师与其进行多次角色扮演练习,教他如何主动与同学互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予及时反馈。
(2)群体活动参与:引导学生逐步参加集体活动,促进他与同伴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并丰富社交经验。
(3)支持网络搭建:协助学生寻找合适的社交圈,如加入兴趣小组、参与同学聚会等。
这些社交网络将为他提供支持和友谊。
3. 案例三:认知行为疗法在这个案例中,一位高中男生因长时间的考试压力和家庭不和而陷入了沉重的抑郁情绪。
经过心理辅导师的评估,他被诊断为轻度抑郁症。
心理辅导师根据他的情况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来减轻他的负面思维和情绪问题。
解决方案:(1)意识观察训练:教授患者通过意识观察来认知自己消极思维模式,并引导他渐渐转变为积极健康的思考方式。
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案例
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案例案例一:学业压力引发的焦虑学生李明在大学期间表现优异,但最近由于学业压力过大,出现了明显的焦虑症状。
他时常感到心烦意乱,难以集中注意力,甚至出现失眠和食欲不振的现象。
面对这种情况,辅导员进行了细致的沟通,了解了李明的具体困扰和压力源。
通过建立信任关系,辅导员帮助李明认清了自己的过度焦虑源自于对自我期望的过高和对失败的恐惧。
随后,辅导员建议李明调整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尝试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和冥想。
辅导员还鼓励李明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以减轻焦虑情绪。
在辅导员的指导下,李明逐步找回了学习的动力和生活的平衡。
案例二:人际关系困扰引发的抑郁学生王芳因与同学关系紧张,逐渐表现出抑郁的症状。
她感到孤独,不愿与人交流,甚至产生了自我否定的情绪。
辅导员在与王芳的谈话中,耐心倾听了她对人际关系的困惑和内心的挣扎。
辅导员通过引导王芳反思自己的行为模式,帮助她认识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某些误区,如过度依赖他人的认同以及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
为了改善王芳的情绪,辅导员还建议她参加社交技能培训班,提升自信心和沟通能力。
辅导员也通过安排定期的跟进谈话,帮助王芳逐步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并在过程中给予她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案例三:家庭问题引发的情绪困扰学生张强因家庭问题,情绪波动较大,常常表现出易怒和不稳定的情绪。
辅导员在接到张强的求助后,对其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家庭背景和情绪状况。
辅导员通过建立支持性关系,帮助张强释放压抑的情绪,同时提供了适当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情绪日记和情绪调节策略。
辅导员还建议张强与家庭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尝试改善家庭关系,缓解家庭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
辅导员还帮助张强找到适合的校园支持资源,如心理咨询中心,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他更好地处理家庭问题带来的情绪困扰。
案例四:适应问题导致的自我怀疑学生李华刚入学时,由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出现了自我怀疑和不自信的问题。
她在适应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表现出对自己能力的严重质疑。
小学生抑郁类情绪问题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抑郁类情绪问题心理辅导案例第一篇:小学生抑郁类情绪问题心理辅导案例一、个案背景四年级学生熊××(女),其父亲长期在外地务工,很少回家,有一姐就读高二。
而母亲独揽家中农活,对她的教育简单粗暴严厉,母子间的交流很少,家务上对她的安排和攀扯过多。
本学期以来, 该生情绪烦燥、焦虑;夜间在寝室常一人独坐床上数小时,并伴有哭泣;厌食,常连续几顿不进食;交谈、关心询问时拒不答语;上课低头、毫无兴趣;课外不理周边人,常一人独坐很久。
二、问题归因分析个体心理因素:无助力孤独感,自己不被人所爱,所关心、感到孤独;绝望和无价值感,外界环境空虚和成长中压力而自学无力应付,产生绝望和自我否定情感。
家庭影响因素:一是父母对孩子缺少关心,孩子在家庭中长期缺乏爱的体验,就会经常处在紧张忧虑之中;二是父母给孩子过多压力,当压力超过孩子自身所能承受的限度,个体即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随之而来是孩子对活动失去兴趣乃到对自我完全丧失信心。
三、辅导目标1、具体目标:乐观地看待事物;微笑面对生活;发现并正视自己的优点;做一个自信有上进心的人;关注学习积极思考;合理安排自己的膳食、睡眠等日常生活;乐于并善于与人交往;细心体会发现家人和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制定自己学习和生活目标。
2、最终目标:健康的心理情感认知水平;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如:正当正确的需要、广泛浓厚的爱好、稳定和谐的性格、具有责任感和成就感等);优良的个性心理素质(如:情绪稳定、意志坚定、自我概念良好、生活适应力和应变能力强、人际关系积极等)3、近期目标:帮助个体:理清自己的的困扰,进行自我分析及改进;宣泄自己的情绪;认知改变自己旧有的偏激的看法和行为;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
4、长远目标: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情绪乐观稳定;具有一定的耐挫能力;客观评价自己、接受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能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积极良好的生活适应力和应变能力。
四、辅导方案采用两类辅导方法:认知改变和行为训练。
小学生心理辅导实践案例分享
小学生心理辅导实践案例分享心理辅导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和困扰。
因此,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面对困境并提高其心理素质,心理辅导必不可少。
本文将分享几个小学生心理辅导实践案例,以期给读者提供参考。
一、帮助自卑感强烈的小学生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李明(化名)总是表现出自卑和消极的情绪。
经过与他的家长交流得知,他在班级中表现欠佳,并感觉自己不如其他同学优秀。
针对这一问题,心理辅导师采取以下措施:1. 倾听与宽慰:首先,心理辅导师倾听李明倾诉内心压力,并通过赞美和肯定来鼓励他。
2. 重新评价:随后,心理辅导师与李明一起重新评价自我价值,并注重指出他所具备的特长和优点。
3. 成功体验:为了增强李明的自信心,在班级活动中给予他机会并鼓励他展示自己的才能。
通过成功体验,李明逐渐恢复了自信。
二、处理学业压力过大的小学生小学六年级学生王磊(化名)是一个成绩优秀但极度焦虑的孩子,对考试和作业都有着很大的压力。
心理辅导师针对他的情况采取以下方法:1. 帮助制定合理目标:与王磊一起制定可行且合理的学习目标,并确保这些目标符合他的实际能力水平。
2. 学习计划调整:通过指导和讨论,帮助王磊调整学习计划,并将其分解为一系列小目标,以减轻他的压力。
3. 情绪管理:心理辅导师教给王磊一些有效应对学业压力的技巧和方法,如深呼吸和放松训练等,使他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引导沉迷游戏的小学生摆脱困境小学四年级学生张华(化名)沉迷于电子游戏中,影响到了他的学习和家庭生活。
心理辅导师为了帮助他戒除游戏成瘾,采用以下方法:1. 沟通和了解:心理辅导师与张华沟通,了解他沉迷游戏的原因和他对游戏的依赖程度。
2. 目标设定:通过与家长合作,设定一个逐步减少游戏时间的目标,并制定相关奖惩措施。
3. 替代活动:指导张华参与其他丰富多样的兴趣爱好活动,如运动、阅读等,以填补他空出来的时间并减少对游戏的渴求。
小学生心理辅导实践案例分析
小学生心理辅导实践案例分析在小学阶段,孩子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和社交环境的各种压力,在应对这些压力时可能会出现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
因此,为小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实践经验,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帮助他们处理情绪问题。
案例背景这个案例涉及到一个名叫小明(化名)的小学五年级男孩。
据老师反映,小明在课堂上总是表现得很紧张,尤其是当任务难度增加或者需要与其他同学合作时更是如此。
他容易受批评而产生消极情绪,并以此影响到他的学习效果。
一级段落:了解孩子的困惑并建立信任关系对于小明这样具有典型性别的案例,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与他进行沟通,了解他内心深处所存在的困惑并建立起信任关系。
通过与小明反复交流,我们发现他对自己在学习上所遇到的困难感到压力很大。
他担心自己不能达到老师和家长期望的要求,同时也害怕同学们的嘲笑和排斥。
这种情况使得小明缺乏自信心,并产生了消极情绪。
二级段落:倾听并构建积极支持系统针对小明的问题,相互沟通以及建立正面支持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在与他谈话时,我们采取了倾听和鼓励的方式,并给予他肯定和认可。
我们告诉他,每个人都有困难和挑战,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是正常的。
为了帮助小明树立起良好的自我形象,我们引导他寻找自身的优点和擅长,并请求老师和家长提供额外的关注、指导以及鼓励。
一些成功案例表明,当孩子感受到来自家庭、教育者以及整个社会对其积极评价时, 他们更容易理解并接纳各种压力。
三级段落:培养积极应对能力心理辅导还包括教会小明一些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技巧。
我们以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他学习如何面对挫折,如何与同学进行合作,并提供适当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些技巧包括深呼吸、积极思考、寻求帮助等。
通过反复实践,小明逐渐学会了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和积极思考。
他开始主动向老师请教疑惑,并能在合作活动中更好地与同学配合。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三年级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三年级案例描述这是关于小学三年级学生心理辅导的一个案例。
学生的姓名是小明(化名),他在学校出现了一些情绪和行为问题,需要进行心理辅导。
案例背景小明是一个十岁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平时研究成绩一直不错。
然而,在最近几个月内,他的表现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
老师和家长观察到小明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并且经常看起来心事重重。
小明开始对研究失去兴趣,经常缺席课堂。
同时,小明在与同学交往时表现得更加孤立,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问题分析为了帮助小明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他的情绪和行为进行分析。
可能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学业压力:小明可能受到了来自研究的压力,在应对课业要求时感到困难和焦虑。
2. 家庭问题:家庭环境的变化或冲突可能对小明的情绪产生了影响。
3. 自我认同:小明可能在自我认同方面遇到了问题,导致了他对自己的价值感和自信心缺乏。
解决方案针对小明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辅导措施:1. 建立信任关系:与小明建立起互信的关系,让他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通过与他进行面对面的对话,有助于发掘背后的情感和困扰。
2. 情绪管理:教授小明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和策略,帮助他学会适当地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减轻压力和焦虑。
3. 研究支持:对小明的研究进行针对性支持,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策略,提高研究成绩和自信心。
4. 家庭沟通:与小明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家庭的情况和可能的影响因素。
提供家庭支持和建议,帮助家庭共同解决问题。
5. 同侪支持:组织小明与其他同学的合作活动,增强他的社交技能和融入感,减少孤立感。
预期效果通过针对小明的心理辅导措施,我们期望能够达到以下几个效果:1. 小明能够更积极地面对研究和生活中的压力,提高应对困难的能力。
2. 小明能够更好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减少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体验。
3. 小明的研究成绩和研究动力得到提升,恢复对研究的兴趣。
4. 小明能够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增强与同学间的交流和互动。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对话式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对话式心理辅导是帮助人们解决内心困扰的过程,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化解困惑并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进行一场对话式的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是非常有效和有益的。
【引言】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观察小学生“小明”遇到的问题,并展现他与心理咨询师之间的对话。
通过分析这次对话及其后续,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去引导孩子思考、表达感受,并找到最合适自身发展需要的方法。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处理情绪问题和人际关系困难时的能力,还能让他们更加积极地融入学习与生活环境。
【问题背景】小明是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五年级学生。
最近,他开始变得情绪低落且缺乏动力,在学校表现出疲倦、无精打采等行为特征。
老师注意到这一点后向心理咨询师求助,并共同决定为小明进行一次心理辅导。
【对话开始】咨询师:你好,小明。
听说你在学校里有些不开心,可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吗?小明:嗯,最近觉得自己特别没劲…上课也提不起精神,回家还是没法集中注意力做作业。
咨询师: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这种情绪低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有没有什么具体的事件让你感到困扰?【第一部分:聆听和接纳】1. 接纳他的情绪:咨询师通过表达理解和接纳的态度,给予小明积极暗示,让他知道自己的情绪是被尊重并且值得关注的。
2. 聆听他的故事:咨询师通过进一步追问,并通过非评价性和开放性问题来聆听小明充分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想法。
【对话继续】小明:我从头脑里就把所有考试都失败了,然后家长会打我的屁股。
咨询师:听起来你很担心考试结果和家长的反应。
是不是很焦虑?【第二部分:理解和认知再构建】1. 确定问题:咨询师通过回应小明对于考试以及被家长打的担忧,帮助他认识到这可能是导致情绪低落的一个主要原因。
2. 从积极角度看待:咨询师和小明一起探索或者找出那些让他感到自信、开心以及成功的事情,并试图将这种思维方式引导至对于学习与考试的看法上。
小学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心理辅导在小学生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状态、发展自信心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说明小学生心理辅导的过程和方法。
一、背景介绍某小学班级的一名学生小明,在家庭环境变化和学习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出现了严重的情绪问题。
他经常因为琐事而大哭大闹,上课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也开始下降,且与同学发生冲突频繁。
这引起了老师和家长们的关注,并决定进行心理辅导来帮助他重新调整情绪和解决问题。
二、沟通与倾听首先,在开展心理辅导前,与小明进行面谈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倾听小明抒发内心真实感受,并表达对他困扰之处的理解和关怀。
通过倾听,可以让小明感到被尊重和被认可,从而打开他表达内心真正问题与困惑的途径。
三、情绪管理针对小明经常性地“爆发情绪”的问题,需要教导他一些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帮助他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
其中一个可行的方法是通过呼吸练习来缓解紧张和压力。
我们可以引导小明在每次情绪波动时深呼吸,并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身体感受上,从而让他平静下来。
四、建立自信心小明在学习中出现了挫折感和自我否定的问题。
为了帮助他恢复自信,我们需要鼓励他对自己所取得的进步给予肯定,并促使他制定可行的目标并逐步实现。
同时,老师和家长们可以提供积极反馈,在课堂表现或者其他方面及时给予鼓励和认可,以增强小明的自信心。
五、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小明不仅在情绪管理方面遇到困难,还常常不能很好地应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因此,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首先,引导他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并追溯可能存在的内外部因素。
然后,引导他制定多种解决方案,并对每种方案进行思考综合评估,从而最终选择出合适的方案。
培养小明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有助于他更好地应对未来遇到的困难。
六、重建社交关系小明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需要通过心理辅导来修复他的社交关系。
在其中一个关键步骤是提高他的沟通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案背景
四年级学生熊××(女),其父亲长期在外地务工,很少回家,有一姐就读高二。
而母亲独揽家中农活,对她的教育简单粗暴严厉,母子间的交流很少,家务上对她的安排和攀扯过多。
本学期以来, 该生情绪烦燥、焦虑;夜间在寝室常一人独坐床上数小时,并伴有哭泣;厌食,常连续几顿不进食;交谈、关心询问时拒不答语;上课低头、毫无兴趣;课外不理周边人,常一人独坐很久。
二、问题归因分析
个体心理因素:无助力孤独感,自己不被人所爱,所关心、感到孤独;绝望和无价值感,外界环境空虚和成长中压力而自学无力应付,产生绝望和自我否定情感。
家庭影响因素:一是父母对孩子缺少关心,孩子在家庭中长期缺乏爱的体验,就会经常处在紧张忧虑之中;二是父母给孩子过多压力,当压力超过孩子自身所能承受的限度,个体即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随之而来是孩子对活动失去兴趣乃到对自我完全丧失信心。
三、辅导目标
1、具体目标:乐观地看待事物;微笑面对生活;发现并正视自己的优点;做一个自信有上进心的人;关注学习积极思考;合理安排自己的膳食、睡眠等日常生活;乐于并善于与人交往;细心体会发现家人和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制定自己学习和生活目标。
2、最终目标:健康的心理情感认知水平;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如:正当正确的需要、广泛浓厚的爱好、稳定和谐的性格、具有责任感和成就感等);优良的个性心理素质(如:情绪稳定、意志坚定、自我概念良好、生活适应力和应变能力强、人际关系积极等)
3、近期目标:帮助个体:理清自己的的困扰,进行自我分析及改进;宣泄自己的情绪;认知改变自己旧有的偏激的看法和行为;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
4、长远目标: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情绪乐观稳定;具有一定的耐挫能力;客观评价自己、接受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能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积极良好的生活适应力和应变能力。
四、辅导方案
采用两类辅导方法:认知改变和行为训练。
抑郁型心理原理告诉我们:抑郁者对周围的一切往往抱有消极的看法和认识, 消极的认识导致消极的情绪, 消极的情绪又导致对事物消极的认识.要改变这种恶性循环最根本的就是从改变消极的认识入手,达到最终改变行为的目的;行为训练是通过表达情绪减轻强度、学会交往、学会表达、认识自我、计划安排学习生活。
五、辅导过程
1、沟通和构建平等互信的交流平台:选择一个幽美恬静的独立环境,约其谈心,进一步的了解把握其情绪和认知现状,适度的加以引导,在取得被辅导个体的接纳和认同后,邀其共同商定辅导方案,并告之其在过程中的义务、责任及注意的问题,提出期望,适加鼓励。
整个交谈氛围轻松平缓,被辅导个体表现出难得的配合,情绪稳定,能发言并点头等动作表示明白和接受。
2、让学生抑郁的情绪得到宣泄: 我邀请被辅导个体所信任的班主任老师、同学两名选定轻松适宜的场所,引导其释放、抒发、宣泄个人的不良情绪体验;并共同进行被辅导个体所认可的跳绳、跳方格等运动游戏。
这一过程适宜的氛围、亲近的老师同学、有趣的运动游戏让被辅导个体从情绪上暂露喜色,体能上有所释放。
3、社交技能训练:选定一个典型事例,邀请被辅导个体一起分角色扮演,找出不适宜的行为,并让其认知和接受新行为,并鼓励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这一过程中,深入情境的扮演,直观生动刺激被辅导个体的认知,得到其认同。
4、自信训练:针对被辅导个体总是不能拒绝他人的过分要求,向其说明应学会勇敢而礼貌的拒绝别人不适当的要求;而后选定一个典型场景与其分角色扮演,引导其用语言表达情感以及视线、体态和面部表情等非语言的表达作用。
另外,我还为被辅导个体制定了活动日记,讲清其记载时的注意事项,分一天和一周对其日记引导分析并疏理、进行故障排除、鼓励指导其制定个人行动计划。
通过这个过程,被辅导个体其语言、肢体状态变得较为自然、大方;对其自己情绪收集反馈甄别有了一定的基础,并能明确而后制定行动计划。
六、辅导效果
该生经过心理辅导后,在认知上去掉了消极的观念和看法,表现出了正面的自我评价,能正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不再自卑;在情绪上,不再沉迷于不快,没有了烦燥不安、焦虑的表现;在行动上,上课认真听讲,课余和同学玩耍交谈,活动乐于参与,各科作业完成情况良好。
课内课外,我们终于看到了孩子的笑脸。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让孩子多看社会生活中的光明面,孩子的心情就会开朗起来。
在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下,在阳光心灵的感召下,孩子内心深处真善美的一面就会得到充足的营养,孩子就会成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