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说课稿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8年级上册历史说课稿第1课 鸦片战争

部编人教8年级上册历史说课稿第1课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鸦片战争》。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鸦片战争》一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1课。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对于中国的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给后世的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二)课标要求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以及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依据课标,本课教材安排了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与签订《南京条约》三个子目的内容。

这样的安排遵照了鸦片战争的开端、经过和结果的完整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历史的时序和逻辑性。

(三)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五大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在讲授课程的时候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鸦片战争。

2.时空观念培养学生在清朝的时间背景下和鸦片战争发生的地理位置中对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和存在的器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3.史料实证引导学生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培养学生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和掌握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努力重现真实历史的态度,掌握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4.历史解释简述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的爆发和经过、《南京条约》的签订等基本史实;了解《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的签订。

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与鸦片战争对于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理性分析能力和客观评判的态度。

5.家国情怀感受中国人民面对侵略时反抗的斗争精神、林则徐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直面中国曾被侵略的屈辱历史,使学生对于振兴中华的原因和概念更加透彻,培养学生爱国、努力奋斗的精神。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鸦片战争》说课稿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鸦片战争》说课稿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鸦片战争》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次教学内容为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的《鸦片战争》单元。

该单元主要介绍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了解到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并能够理解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熟悉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 能力目标•掌握阅读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思辨能力和历史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团结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掌握鸦片战争的背景和主要事件;•理解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分析鸦片战争造成的影响,并对其进行评价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例如:“你们对鸦片战争有了解吗?它对中国有什么影响?”通过此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内容展示(15分钟)教师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重点包括:•鸦片战争背景:以讲解中英两国在贸易上的矛盾问题,并介绍鸦片的来源和中国的禁烟措施;•鸦片战争经过:讲解英方的军事进攻和中国的抵抗以及南京条约的签订,以及在后续的不平等条约中中国所失去的利益;•鸦片战争结果:介绍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3. 学习目标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鸦片战争的学习目标,并与学生一起阅读、理解并记忆。

4. 学习内容拓展(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应如何应对类似的侵略?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思维碰撞,共同探究鸦片战争的深层次影响,并尝试给出个人想法和解决方案。

5. 学习反思(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反思,要求学生回顾本堂课的内容,思考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可以通过提问、小结等方式进行。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是中华书局版的一篇重要课文。

本课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和丰富的史料,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史实观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可能还比较肤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鸦片战争为主线,通过史料分析和问题探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鸦片战争全面、深入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和问题探讨,培养学生的史实观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2.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史料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和相关史料,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鸦片战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2.讲述鸦片战争:详细讲述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基本情况。

3.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引导学生从、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探讨鸦片战争的原因: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方面探讨鸦片战争的原因。

5.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鸦片战争的主要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起因:英国鸦片贸易、林则徐禁烟过程: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结果: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影响:中国近代史开端、民族觉醒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史料分析能力和爱国情感三个方面进行。

鸦片战争说课稿

鸦片战争说课稿

鸦片战争说课稿鸦片战争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9 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性质都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进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此以前,中国社会处于封建时代,长达二千五、六百年。

鸦片战争是近代百年屈辱的开始,是近代史的开端,在全书中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始课。

预计教学时间1课时。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战前中外历史发展的状况、鸦片走私、禁烟运动、战争过程。

理解和把握与本课知识相关的一些专有名词,如"鸦片贸易"、"闭关锁国"“贸易顺差”“逆差” 等。

通过对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第一目与课后的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在小组的讨论、合作的基础上,能够尝试理解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辨证关系。

教师: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讲授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了解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反侵略精神,通过对禁烟运动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捍卫民族的利益,是我们后来人学习的榜样。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起因依据:中英两国远隔重洋,相距如此遥远,为什么会在十九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而且,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认识,还应进一步明确蕴含其中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辨证关系,历史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

《鸦片战争》说课稿

《鸦片战争》说课稿

《鸦片战争》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鸦片战争》是八年级历史第一课内容,是教材第一学习主题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的开篇章。

这一课主要阐述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况,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因而了解并掌握本课,有助于把握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特征的认识,了解中国屈辱史的开端。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记住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概况;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性质;掌握《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南京条约》《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等一系列条约内容及影响的分析,提高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在讨论鸦片输入的严重危害、总结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和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3)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使学生明确“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让学生认识鸦片作为毒品对吸食者的伤害,从而自觉地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3.教材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分析能力,确定《南京条约》为重点,其理由是:《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定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转变。

教学的难点则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二、说教法为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本节课以讨论分析为主,辅之以讲授法。

目的是让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增强分析历史事件对社会造成影响的能力。

其主要思路是:分析导入——学生认知——讨论现象——得出结论。

各环节均体现以学生为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说学法根据初二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因为大多学生都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讲授法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史料、自由阅读卡,学会从历史材料中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结合时代背景、学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发展过程中,指导训练学生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链,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分析《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给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

鸦片战争 周三说课

鸦片战争 周三说课

第一课鸦片战争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川教版教材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鸦片战争》,我将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标要求:本课课标一共分为两个层次:1,识记层次: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2,理解层次:认识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二、教材分析: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开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是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鸦片战争》是川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该单元以“侵略与反抗”为主题展开,本课以“鸦片战争”为题,分三个子目,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叙述了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阐述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况在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起到了开篇点题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主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特点以及兴趣爱好三个方面进行说课)我班学生基础知识较好,而且都为走读生,家里有一定的条件提供网络,获取信息途径较广,知识面比较宽阔。

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

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刚进入初二的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从认知规律看,他们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抽象的事物却较难理解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该题材的影视作品繁多,在课堂上我会尽量多的应用视频、图片,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四、教学目标:基于课标要求、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并从促进学生历史学习发展的角度整合为以下四点:1,学生阅读教材听老师讲解,观看视频,了解鸦片的危害,知道虎门硝烟的基本事实,认识到林则徐虎门硝烟的重要意义;2,学生阅读材料,观看视频,分析讨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第四单元 第1课 鸦片战争 说课稿

第四单元 第1课 鸦片战争 说课稿

第四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洮南一中朱成彬一. 说教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课为必修1第四单元第1课.本单元所涉及的重大事件以中国人民近代反侵略求民主为主线.鸦片战争是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开始,也是激发爱国志士探求民主自强之路的开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决定了中国百年历史走向的重要内容.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老师制作的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逻辑关系图,并理解战争的根本原因和中方战败的根本原因。

尝试理解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辨证关系。

能够说出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取得胜利,并知道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第一目与课后的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在小组的讨论、合作的基础上,能够尝试理解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辨证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讲授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了解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反侵略精神,通过对禁烟运动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捍卫民族的利益,是我们后来人学习的榜样。

3.重点与难点:①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②中国战败的原因二.说学情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采用以上的教、学法,即: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

因为大多学生在初中时都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鸦片战争》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利的因素是学生平时通过看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对中国近代史的情况有所了解,甚至是对清朝闭关自守的情况也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不利的因素是学生没有学过世界史,对世界这一时期的状况不了解,针对这一情况,老师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整理有关19世纪中期的世界发展状况的资料,重点查看英国三.教法与学法:(1)多媒体辅助的导谈法:增加课容量,同时把繁杂的问题简易化,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提高教学效率。

人教版(部编本)历史八年级上册《1.1鸦片战争》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本)历史八年级上册《1.1鸦片战争》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本)历史八年级上册《1.1鸦片战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本)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鸦片战争”,该单元以鸦片战争的爆发为背景,讲述了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导致中国社会矛盾激化,最终爆发鸦片战争的历史事件。

教材通过对鸦片战争的描述,揭示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本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

本节课的主题是《鸦片战争》,教材从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首先,教材介绍了鸦片战争的背景,即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导致中国社会矛盾激化,民生凋敝。

其次,教材详细讲述了鸦片战争的过程,包括林则徐禁烟、虎门销烟等重要事件。

最后,教材揭示了鸦片战争的结果,即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细节知识掌握不扎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鸦片战争,使学生认识到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本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教学难点:鸦片战争的原因、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史料教学法、合作探讨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学习兴趣。

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10

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10

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本课题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今天属于课后说课。

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谈谈对这一课的构想。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鸦片战争》是八年级历史第一课内容,是教材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的开篇章。

这一课主要阐述的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因而了解并掌握本课,有助于把握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特征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考纲》对本课的要求:识记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记住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地点;理解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本课的目标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知识与能力1、记住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地点、人物;能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2、通过学习鸦片战争背景和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结合自学提纲,通过课前的阅读思考,在小组讨论的的基础上,解决多数问题;2、通过多媒体手段,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理解鸦片战争的原因和鸦片战争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鸦片的了解及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的分析讨论,启发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毒品及鸦片战争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

2、了解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反侵略精神,通过对鸦片危害与禁烟运动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通过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本课的重点,一是林则徐虎门销烟;二是《南京条约》内容及鸦片战争的影响。

因为这是《考纲》对本课的基本要求,虎门销烟有重大历史意义,《南京条约》和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有深远影响。

2、难点确定鸦片战争的影响为本课的难点,主要是基于八年级的学生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概念比较难以理解。

二、说学生1、现在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对中国古代史有一定的了解,储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他们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对感性的事物容易理解,但是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有限,对世界历史知识也比较陌生。

《鸦片战争》说课稿(精选3篇)

《鸦片战争》说课稿(精选3篇)

《鸦片战争》说课稿(精选3篇)《鸦片战争》篇1一、概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和西方两条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的必然交汇。

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战争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客观条件。

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三条线索都可以在本课找到源头,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章节。

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还有战争、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论要求较高。

本课主要叙述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共三目:第一目介绍了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形势,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二目叙述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说明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三目略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以上是对教材的分析)教学大纲要求在学生的高中阶段通过学习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辨证思想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以上是对教学大纲的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高二学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通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思维,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大为提高,学习历史喜欢深层思考和理性探求。

但是对知识的掌握上学生好没有形成体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深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活度。

(以上是对学生的分析)基于以上分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所确定的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1、鸦片战争爆发的必要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

2、评价林则徐。

主要采用了阶梯设疑法,问题探究的模式。

体现“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由浅入深,由难而易,层层铺垫,步步推进,即考虑内容的逻辑顺序,又顾及了学生的心理状况,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高度、广度、深度、活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说课稿 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说课稿 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说课稿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的状况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会探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鸦片战争爆发前的历史背景。

学生将会了解到,中国在当时的世界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以及为什么会成为英国入侵的目标。

第二部分:二、鸦片战争的爆发与战争过程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会详细了解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过程和结果。

学生将会了解到鸦片贸易的危害以及中国在战争中的失败原因。

第三部分:三、战后的影响和启示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会探讨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学生将会了解到中国在战后的改革和发展,以及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

三)课堂练在课堂练环节,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加深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

四)提出研究性课题在课程结束之前,老师可以提出一些研究性课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相关历史事件,加深对于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学生可以研究其他国家对于中国的侵略历史,或者探究中国在鸦片战争后的改革和发展。

本文主要讲述了中英两国历史发展状况以及鸦片战争的经过。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中英两国的强弱。

同时,教师还介绍了西方国家奉行对外侵略政策的必然性,指出战争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讲述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时,教师先指出英国先后用了三块“敲门砖”,其中走私鸦片是贩毒和掠夺的行为。

教师通过历史视频和图片向学生展示了鸦片的危害,并结合现实情况,深刻揭露了毒品的危害。

同时,教师强调鸦片走私对中华民族是一场灾难,必须严禁鸦片。

在介绍XXX的禁烟运动时,教师让学生看电影片,强调虎门销烟的重要性。

教师肯定了XXX是民族英雄,但也指出他是封建官员,出发点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

教师引用XXX同志的话,高度概括了禁毒的功绩。

在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时,教师给学生展示了合战争示意图,按时间顺序讲解了三个阶段。

教师强调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蓄谋已久的,并简单介绍了鸦片战争的经过。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1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1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本节课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生动地展现了鸦片战争的史实,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鸦片战争这样一场复杂的战争,学生可能对于其背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掌握鸦片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鸦片战争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和影响。

2.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多角度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地图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鸦片战争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进行分享。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深入剖析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鸦片战争》说课稿

《鸦片战争》说课稿

《鸦片战争》说课稿下面是八年级历史《鸦片战争》说课稿,欢迎阅读! 《鸦片战争》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单元的课《鸦片战争》。

一、说教材: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战争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章节。

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还有战争、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论要求较高。

本课主要叙述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以及结果,共二目:目介绍了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之间的贸易状况,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鸦片的走私和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伤害,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第二目介绍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过程以及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以上是对教材的分析)二、说目标:﹙1﹚知识目标:19世纪中英贸易情况,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过程,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影响。

﹙2)情感目标:通过观看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及造成危害的视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通过对禁烟运动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捍卫民族的利益,是我们后来人学习的榜样。

通过讲授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3)能力目标: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以及理解难点问题的能力。

三、说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分析能力,确定中英《南京条约》为重点,其理由是: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定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转变。

教学的难点则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稿课件

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稿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中国人们英雄纪念碑上的虎门销烟。
19世纪上半叶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 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 而相距如 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 ?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2、课程教学
3、知识巩固
五、教学过程设计 2.课程教学
第一步,通过教材内容讲解鸦片战争背景和虎门销烟 的历史意义。 第二步,通过示意图,生动形象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1.讲授法
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讲解本课 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科学的认识 。
2.演示法
运用多媒体教具进行教学,展示一些图片、文字史 料,启发学生认真思考,理解资料所反映的内容,并与 所学内容相联系。
学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揭露鸦片战争期间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所犯的 种种罪行,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 道理,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掌握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鸦片战争中的英雄人 物评价以及鸦片战争的影响。
难点:
①掌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②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英鸦片战争的继续 和扩大。
第10课
说课内容
1 2 3 4 5
教材及地位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程序设计
6
一、教材及地位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一、虎门销烟 二、鸦片战争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地位上: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 反抗侵略、追求民族独立 与民主进步的开篇。同时, 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 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说课稿《1.1鸦片战争》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说课稿《1.1鸦片战争》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说课稿《1.1鸦片战争》一. 教材分析《1.1鸦片战争》是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详细叙述鸦片战争的经过,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结果,深刻认识到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重大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已经听说过一些基本的信息,但未必能够深入理解鸦片战争的内涵和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教学难点: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鸦片战争的历史场景。

同时,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林则徐禁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的起因。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结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

4.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和多媒体资料,详细讲解鸦片战争的经过、原因和结果。

5.互动环节: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鸦片战争知识的掌握程度。

6.课堂小结:总结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鸦片战争的知识。

初中历史鸦片战 争说课稿

初中历史鸦片战 争说课稿

初中历史鸦片战争说课稿初中历史《鸦片战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鸦片战争》。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鸦片战争》是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的第一课。

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而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引发的一场侵略战争。

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也促使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学习能力,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是,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在七年级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对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学习本节课奠定了基础。

但是,对于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鸦片走私的危害,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

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图片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林则徐等民族英雄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认识到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冀人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鸦片战争》,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说课总结”等几个角度来简要阐述我对这节课内容的理解和处理。

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19世纪那段令人悲愤的岁月当中去。

【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况: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

战争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客观条件。

本课内容庞杂,头绪众多,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代、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还有战争、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材处理:
本课主要叙述中国是如何从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共三目:第一目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挑明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第二目是鸦片战争,介绍鸦片战争的经过、结果。

第三目是不平等条约之始,介绍《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三、学生分析:
本课面对的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有主动学习的良好愿望,同时又存在着看待问题欠周到和重表象、轻实质等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实际的发展需要出发,因人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去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巧妙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动脑、动手、动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奇思妙想”、“追异求新”,树立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学习理念。

四、教学重点:
基于以上分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所确定的本节课的重点是:
1、林则徐虎门销烟及其意义。

2、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五、教学难点:
1、中国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内在联系。

2、如何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六、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鸦片输入的危害以及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基本史
实。

2、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辨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揭露资产阶级的无耻和伪善,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

2、继承和发扬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3、记取“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以上目标与教学程序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

【教学方法】
教法设计: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辅助以恰当的视频、图片资源,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深入挖掘教材,分层施教,科学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讲述法、图示法等教学法,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思考,质疑解惑,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学法指导:
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自主阅读、讨论探究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中国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内在联系和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并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内容分析,同时针对我校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按照“以学定教、精炼达标”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环节。

从具体的教学流程来看,可以分为创设情境,视频导入—导学探究、获取新知—定教释疑,师生互动—概括总结、绘制知识树—感受历史,巩固练习五个环节。

在进入正式的教学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

教师要做好知识储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也需要阅读相关资料做好情境准备,通过预习
教材,做好知识准备,并且按要求分组。

1.创设情境,视频导入
播放《虎门销烟》视频片段,直观生动,有强烈的吸引力,积极营造情境氛围,鼓励学生从历史中寻踪觅影,可以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结合历史史实一步一步展开探究,说出疑惑,从而很自然地导入本课。

2.导学探究,获取新知
结合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本着因地制宜、分层拔高的原则,精心设计问题(有些问题是学生从视频中产生的疑惑),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设计问题:
(1)什么是鸦片,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2)林则徐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虎门销烟有什么意义?
(3)这场战争的经过、结局如何?
(4)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鸦片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问题的设置,遵循由浅入深、由难而易、层层铺垫、步步推进的原则,既考虑内容的逻辑顺序,又顾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高度、广度、深度、活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3.定教释疑,师生互动(课件演示相关图片,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合作探究)(1)什么是鸦片,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
在预习基础上,通过课件展示,简介鸦片制作过程,以及英国曾采取外交、贸易等手段想打开中国市场都未能遂心如意,后来发现从事毒品贸易可以牟取暴利,于是,英国积极向中国走私鸦片。

引导学生从国家、民生两个角度分析讨论理解鸦片带来的危害。

(这样设计,脉络清晰,内容翔实,学生通过阅读及思考,可以独立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2)中国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内在联系。

这是本课的难点,结合看过的《虎门销烟》的视频,采用学生辩论的形式来突破。

这一环节既要师生互动,又要生生互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要充分体现。

师生围绕难点问题共同探讨,层层推进,互相启发。

最后教师引用德国近代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名言,指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料,英国早已把矛头对准积贫积弱的中国,即使没有禁烟运动,英国依然会侵略中国,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当然,虎门销烟严
重伤害了英国的利益,促发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这样设计,既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活动平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激情的辩论,锤炼学生语言、文字组织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创新欲望,使他们品尝到成功参与的喜悦。


(3)鸦片战争的经过、结果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这是本课的重点,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将动态地图和视频结合,对“鸦片战争过程”的教学起了关键性作用。

不仅对战争的进程一目了然,而且为学生建构了空间历史观,也对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了直观的感受,理解武器装备的落后和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是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落后。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如何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是本课的又一难点。

我主要采取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首先组织学生阅读《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将条约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四个要点,再与学生交流、分析,得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论。

(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同时又考察学生阅读能力、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巧妙攻克了难点。


4.概括总结、绘制知识树
主要让学生根据课本及课件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构建本课知识树,突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揭示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技能和方法。

(课件呈现)
5.感受历史,巩固练习
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梯度性较强的习题,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情况,又重视能力拓展。

(课件呈现)
【说课总结】
本课教学设计主要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结合教材的重、难点及历史学科特点,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形成模式,体系完整,体现了新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既夯实基础知识,注重了学生的知识获得过程,又突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快乐学习的理念,达到了历史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