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 -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共414张)PPT课件
睛
C.配制浓硫酸与酒精的混合液时,将所需浓硫酸沿烧
杯壁缓慢倒入盛有一定体积的酒精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
D.用烧瓶加热液体时,投入几片碎瓷片
解析 氢气(或一氧化碳)等易燃、易爆性气体还原氧化
铜实验中,应先通氢气(或一氧化碳)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
止发生爆炸,所以A存在安全隐患。
答案 A
21.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第
1 类
爆炸品
第
2 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 气体
第
3 类
易燃液体
第 易燃固体、自燃
4 物品和遇湿易
类
燃物品
第 氧化剂和有机过
2021
10
2.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名师解惑
一、实验安全及防护
1.防爆炸
(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2)在用H2或CO还原CuO时,应先通入H2或CO,在装置 尾部收集气体并检验纯度,若尾部气体已纯,说明装置中的
2021
25
二、过滤和蒸发比较
方法
过滤
适用 范围
主要 仪器
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 圈)、滤纸
壁上,一般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
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起来,
让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部。
③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
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
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
容器。
2021
23
②NaOH、BaCl2、Na2CO3,过滤之后加HCl。 ③BaCl2、Na2CO3、NaOH,过滤之后加HCl。 即Na2CO3溶液必须在BaCl2溶液加入之后再加。 四、SO42-的检验 先往未知液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BaCl2 +Na2SO4===BaSO4↓+2NaCl。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分封制(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
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目的:巩固统治。
(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4)作用: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
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3)作用: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二、列举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1、汉武帝集权:西汉的中、外朝制度; 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皇帝总揽大权2、唐朝三省六部制:(1)结构: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2)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注意分割相权、与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1)措施:①收精兵:原则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
②削实权:在中央把相权一分为三(实行二府三司制,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2015版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一
2015版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一篇解析与探讨一、概述2015年版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一是我国高中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是学生们学习语文知识、丰富语言文化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一教材进行全面的解析与探讨,以期对读者对这一教材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教材内容2015版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一包括了《论语选编》、《庄子选编》、《诗经选编》、《楚辞选编》、《汉赋选编》五篇内容。
这些内容涵盖了我国古代经典文化的精华,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绝佳机会。
三、教材特点1. 经典性:《论语》、《庄子》等都是我国古代经典之作,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 系统性:教材内容涵盖了我国古代经典文化的不同领域,使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3. 精华性:教材选取了经典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会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四、教材价值2015版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一教材的出现,对于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提供了一扇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大门,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文化观念。
教材精心选编的经典文化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教材的系统性与经典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的学习习惯。
五、教材的完善2015版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一的教材虽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与先进的教学理念,但在一些方面仍有待完善。
教材内容的安排和选取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和调整的地方。
六、教材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使用这一教材。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七、结语通过对2015版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一的全面解析与探讨,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教材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媒介,更是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工具。
高一历史必修一 课件 人教版
⑤五代十国和两宋时期:907~1279年(开封、杭州 ) (第三次大分裂时期)
⑥元明清时期:1271~1840年(1912年 北京) 第四次大统一时期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1、近代前期:1840~1919年
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有: ①两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1856~1860年) ②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③洋务运动(19C60’~90’) ④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1883~1885年、1894~1895年) ⑤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1898年、1898~1900年) 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⑦辛亥革命(1911年) ⑧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 ⑨五四运动(1919年)
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C、②③④
D、②③
(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
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
王问鼎之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
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
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神权色彩浓厚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 周公建制
周武王弟,辅助武王伐纣灭商,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建立 典章制度,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基础。
西周 历时200余年
十二王
周族是以农耕著称 的古老部族,起初生活 在关中地区,于商朝后 期兴起。
三皇: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石器时代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一全册课文内容电子版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一全册课文内容电子版第一单元Unit 1 单元导学本单元围绕“What's in a name?”主题展开,通过介绍文化差异和名字的由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多样性和语言的奥秘。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了解不同文化对名字的重视程度、名字对人生命运的影响以及起名的历史演变等方面。
第二单元Unit 2 单元导学本单元围绕“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主题展开,分别介绍了英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使用情况、语言变体和语言进化等内容。
通过了解英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运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拓宽视野。
同时,本单元也着重介绍了英国概况和英语的历史演变等知识点。
第三单元Unit 3 单元导学本单元围绕“Travel journal”主题展开,介绍了旅游的意义、旅游方式和旅游目的地等相关知识点。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学生可以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同时了解了世界各地美丽的风景和不同的文化特色。
本单元也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游记的方式,培养文学素养、提升思维能力。
第四单元Unit 4 单元导学本单元围绕“Cyberspace”主题展开,介绍了互联网、社交媒体、网络文化等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可以了解网络文化的发展和变革,关注网络安全和网络伦理,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第五单元Unit 5 单元导学本单元围绕“Music”主题展开,介绍了音乐的种类、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音乐对人类的影响等内容。
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可以深刻理解音乐的力量和文化背景,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扩展个人的文化视野。
第六单元Unit 6 单元导学本单元围绕“Art and architecture”主题展开,介绍了艺术和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现代艺术和建筑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对于当代艺术和建筑的鉴赏能力。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推荐文章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大全热度:高一语文知识点摘要热度:高一语文常用知识点大全热度:高一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热度: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最新总结热度: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视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野,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沃土之间找到你真正的位置。
无需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
小编高一频道为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希望你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第一单元——诗歌】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本单元有中国诗歌、外国诗歌,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
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错误》中闺中思妇对“归人”的怨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
教学时,用“情”这根线串起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诗歌“珍珠”,学生必收获情感,启迪思想。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
下面分别说说这两个方面。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断章》等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
欣赏技巧是重要的,但须提醒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活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尤其要广泛阅读中外名诗,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
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具体教学中,要注意区分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资料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资料###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资料概览#### 语文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经典篇章,强调文言文的翻译与理解。
现代文阅读:包括散文、小说等,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写作训练:学习记叙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提高表达能力。
#### 数学函数:重点讲解函数的概念、性质以及基本初等函数。
三角函数:介绍正弦、余弦等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解析几何:学习直线、圆等基本几何图形的方程及其性质。
#### 英语词汇学习:扩充词汇量,学习高频词汇的用法。
语法知识:深入学习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等语法点。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英文文章,提高理解和分析能力。
写作技巧:练习写作,包括记叙文、议论文等。
#### 物理力学基础:介绍力的概念、牛顿运动定律。
运动学:学习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学基本概念。
能量守恒:探讨能量守恒定律在物理现象中的应用。
#### 化学原子结构:介绍原子的组成,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
化学键:讲解离子键、共价键等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
化学反应:分析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条件。
#### 生物细胞结构:学习细胞的组成和功能。
遗传与进化:探讨遗传的基本原理和生物进化的过程。
生态系统: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和能量流动。
#### 历史古代文明:研究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历史事件: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的贡献和作用。
#### 地理自然地理:学习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
人文地理:探讨人口、城市化等人文地理现象。
地理信息技术: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的应用。
#### 政治政治制度:介绍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
政治思想:学习政治哲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
国际关系:分析国际政治的动态和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概览,可以看出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的课程内容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中必修一歷史知識點歸納(一)1、英法關係(1)18世紀英法之間為爭奪歐洲霸權和在印度、北美的殖民地發生戰爭。
結果法國戰敗,丟失很多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
(2)法國*和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英國多次組織反法同盟,武裝干涉法國革命,同拿破崙爭奪歐洲霸權,最後英國打敗法國。
(3)在1777年北美獨立戰爭取得薩拉托加大捷後,法國援美對英作戰。
(4)1814~1815年參加維也納會議,通過限制法國,保持歐洲均勢等決議,英國還奪得了許多原屬法國的海外殖民地。
(5)1853~1856年英法聯合同俄國進行克裏米亞戰爭,結果打敗俄國。
(6)19世紀末20世紀初,為對付共同敵人德國,維護自身利益,英法組織包括俄國在內的"三國協約"集團。
(7)一戰期間,英法聯合在西線對德作戰,並最後取得戰爭勝利。
(8)戰後在巴黎和會上,法國極力想削弱德國,英國則奉行歐洲"均勢",反對過分削弱德國,英法產生矛盾。
(9)戰後初期,英法共同操縱國聯,都反對美國插手歐洲事務。
二三十年代在德國賠款問題和法國安全問題上,兩國意見分歧;30年代面對法西斯侵略擴張,採取綏靖政策。
(10)二戰期間,兩國共同實施敦刻爾克撤退,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共同對敵。
(11)二戰後兩國共同接受美國馬歇爾計畫援助,加入北約。
現在兩國都是歐盟成員國。
高中必修一歷史知識點歸納(二)1、反法同盟(1)1793年春,英國糾合普、奧、意、西等國以法國處死路易十六為藉口,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武裝干涉法國革命。
1898年,英國組織第二次反法同盟。
拿破崙帝國時期,英、俄、奧等國又先後組織第三次到第七次反法同盟,對法戰爭。
(2)反法同盟對法國的戰爭,前期主要是干涉法國革命,維護法國的封建統治秩序,後期的戰爭既有干涉法國革命維護歐洲封建統治秩序的一面,又有英、俄等歐洲國家與法國爭奪歐洲霸權的一面。
2、“神聖同盟”和“四國同盟”(1)組織演變和使命:1815年秋,沙皇亞曆山大一世倡議,俄、普、奧三國成立“神聖同盟”。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一、课程概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是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的英语教材。
本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内容涵盖了日常生活、学习、旅游等方面的主题,旨在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能够流利地进行简单的对话和交流。
2.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三、教材单元1. Unit 1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 School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高中生活的开始,包括了自我介绍、描述学校和老师、谈论课程和学习经验等内容。
通过这个单元,学生可以初步了解高中生活的规则和要求,并学会用英语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2. Unit 2 School Life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学校生活中的常见话题,如课程安排、校园活动、学生会等。
学生将学会在不同场合下用英语进行交流,并了解学校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 Unit 3 Language in Use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英语语言的基本规则和表达方式,如时态、情态动词、被动语态等。
学生将学会正确运用这些语言知识,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
4. Unit 4 The Internet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包括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内容。
学生将了解互联网的优势和风险,并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对互联网的看法。
5. Unit 5 Nelson Mandela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的生平和贡献,通过学习曼德拉的故事,学生将了解到勇于担当、坚持正义的重要性,并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对英雄的尊敬之情。
6. Unit 6 Travel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旅行和旅游的相关话题,如旅行计划、旅途中的体验等。
学生将学会用英语交流自己的旅行经历,了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第 1 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政治制度1 . 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2. 政治制度〔1 〕禅让制:历史上把传位给贤能人的制度称为“禅让制”。
它被认为是古代社会理想的政治形式。
〔2〕王位世袭制①建立:禹死后,其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这样,政治权利由“传贤” 变成“传子”,王位世袭制确立。
②概念: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制度。
③方式: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④影响:“家天下” 的场面逐渐形成。
〔3〕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①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稳固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②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地方封伯和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领袖,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 .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2.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政治制度。
〔3〕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稳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4〕内容: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分封制的推行。
上图是大宗、小宗示意图,这幅图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②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③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④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 和“家” 严密结合;⑤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课件人教版(共99张PPT)
四、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
就是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放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注意:1、元素间要用逗号隔开; 2、不管次序放在大括号内。
例如:book中的字母组成的集合表示为:{b,o,o,k}{b,o,k} 一次函数y=x+3与y=-2x+6的图像的交点组成的集合。{1,4}{(1,4)}
的关系f则成为对应法则,则上面两个例子中,对应法则分别是“乘以10再加20” 和“平方后乘以”
1 乘以10再加20 30
2
40
3
50
4
60
5
70
6
80
7
90
8
100
1 平方后乘以4.94.9
1.5
?
2
?
3
?
5
?
6
?
7
?
8
?
二、映射
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说明了什么是函数,上面的两个例子都是研究的 数值的情况,那么进一步扩展,如果集合A和集合B不是数值,而是其他类型的 集合,则这种对应关系就称为映射。具体定义如下:
7、判断下列表示是否正确:
(1)a {a}; (2) {a} ∈{a,b};
(3){a,b} {b,a}; (4){-1,1}{-1,0,1}
(5)0;
(6) {-1,1}.
集合与集合的运算
1、交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 记作A∩B,即
A∩B={x|x∈A,且x∈B} A∩B可用右图中的阴影部分来表示。
⑴ A={1,2,3} , B={1,2,3,4,5};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形成和发展始于西周时期,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
在这一时期,封建制度逐渐取代了奴隶制度,成为社会的主要制度形式。
2.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的朝代。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历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从秦朝开始,中国历代王朝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政治制度。
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明朝实行内阁制,清朝实行军机处制。
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科技与文化1. 农业的发展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建设、耕作技术的提高,都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古代中国还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模式。
2.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逐步繁荣起来。
手工业方面,陶瓷、丝绸、漆器等制造业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商业方面,形成了以长安、洛阳、扬州等城市为中心的商业网络,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贸易的重要通道。
3. 科学技术的成就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天文、数学、地理、农学、医学等领域都有独特的贡献。
如张衡的浑天仪、祖冲之的圆周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
4. 文化艺术的繁荣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繁荣表现在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
如《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顾恺之、王维、张择端等绘画大师;以及京剧、昆曲等戏剧艺术形式。
三、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1. 民族关系的演变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经历了从分散到统一,从冲突到融合的过程。
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实行民族政策;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推荐文章高中学校运动会开幕式校长致辞最新热度:2022高中生春节主题记叙文怎么写热度:高中地理必修三的知识点热度: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知识点热度:高中师德师风个人心得体会10篇热度: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
知识,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1第一课:货币(一)货币的本质考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1)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3)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考点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1.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3.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考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2.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的货币。
3.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外,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考点4:金属货币与纸币1金属货币: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铸币。
2.纸币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关于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3、西周的宗法制:○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积极作用:○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汉承秦制有所变化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尚书台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高统治机构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PPT课件
点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点在平面内、点在平面外或点在平面上(即点在平面的边界上)。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或直线与平面平行。
2024/1/25
31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直线平行的判定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平面平行的判定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 平面平行。
。
幂函数增长模型
函数值随自变量幂次增长,增 长速度介于线性和指数之间,
如幂函数。
2024/1/25
19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经济学中的应用
利用函数模型研究成本、收益 、利润等经济问题。
2024/1/25
物理学中的应用
利用函数模型描述物体的运动 规律、波动现象等。
工程学中的应用
利用函数模型进行工程设计、 优化等问题。
2023 WORK SUMMARY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 一全套PPT课件
REPORTING
2024/1/25
1
目录
• 高中数学必修一概述 • 集合与函数概念 • 基本初等函数(Ⅰ) • 空间几何体 •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024/1/25
2
PART 01
高中数学必修一概述
2024/1/25
以直角梯形的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 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球
半圆以它的直径为旋转轴,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
2024/1/25
24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三视图
正视图(从正面看)、侧视图(从左面看)、俯视图(从上面看)。
最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最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课本的内容已接近尾声,期末已经慢慢靠近,历史必修一的内容掌握了吗?下面由店铺给你带来关于最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
3.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目的: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趋向严密。
(4)局限: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定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
(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3)内容: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家国政治(4)影响:①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人教版普通高中高一数学必修一
1. 概述1.1 数学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1.2 数学对学生的重要性2. 数学基本概念2.1 数学的起源和发展2.2 数学基本概念的定义3. 高中数学必修一的课程内容3.1 初等函数3.2 极限3.3 导数与微分3.4 不定积分3.5 定积分3.6 微分方程3.7 高等代数3.8 解析几何3.9 空间解析几何3.10 数列、级数4. 高中数学必修一的教学目标4.1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4.2 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4.4 训练学生的数学运算技能4.5 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5. 高中数学必修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5.1 举例说明5.2 数学实际应用5.3 创新性教学5.4 探究式学习5.5 多媒体教学6. 高中数学必修一的教学资源6.1 教材6.2 辅导书6.3 数学学习全球信息站和软件6.4 数学教学实验室6.5 数学教学用具7. 高中数学必修一的教学评价7.1 学生的学习成绩7.2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7.3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7.4 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7.5 教师的教学质量7.6 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8. 结语数学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数学无疑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仅在理论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更是在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运用于各行各业,为现代科技、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它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更是对思维的锻炼和提高。
数学对学生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说,数学作为一门必修学科,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学习数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成长和发展所必备的。
数学也是各种学科学习的基础,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他学科知识,提升学习成绩。
2. 数学基本概念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有着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分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 革命
1840
1919
1949
两大历史主题: 民族独立;国家富强
鸦片战争1840-1842;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完全沦为半殖半封建社会
——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四)影响:
1.危害: (1)政治: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环,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客观积极影响:
(1)政治:使中国由闭关走向开放;
(2)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商品经济发展提 供了条件;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原因:
1.根本原因: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 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材料二: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 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 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 式的悲歌”。
哪一则材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 意图?
一.鸦片战争 (一)背景:
根本原因: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 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 直接原因: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
(三)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
约《南京条约》
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厦福宁上五口通商 4.协定关税
《南京条约》附件: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权利: 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2)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概念解释】领事裁判权:
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 的管辖,不论其发生任何违背中国法律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成为 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的当事人时,中国司法机关无权裁判,只能 由该国的领事等人员或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据其本国法律裁判”。 这种非法特权,是对一国独立司法主权的剥夺。
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 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现 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 ……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 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 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 们想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至于协定关税,他 们觉得也是方便省事的办法。 ……
【拓展】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客观积极影响:
(1)政治: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派兴起。 (2)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洋务运动兴起, 中国的工业化开始起步,促进中国经济近代化。 (3)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体西用思想兴起. (4)外交:朝贡体系逐步被条约体系取代,外交逐步 开始近代化;
【拓展】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客观积极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政治
经济
外交
中 国
自然经济仍 闭关锁国政策 占主导地位
VS
英
国
工业革命的完成殖民扩张、掠夺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必然结果。因为英国完成 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急需开拓海外市场、掠 夺生产原料
英国 对中 国的 鸦片 走私 示意 图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列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二)经过:
北京 天津
广州
1.1856年,英军进攻广 州,战争爆发。随后法 国也加入侵华战争;
2.1858年,英法联军进 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 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 津条约》;
3.1860年,英法联军接 连攻陷天津、北京,洗 劫并火烧圆明园。
《天津条约》内容: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十口通商; 3.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4.外国的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通商口岸自由航 行; 5.赔偿英法军费白银各200万两。
(1)政治: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派兴起。 (2)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洋务运动兴起, 中国的工业化开始起步,促进中国经济近代化。 (3)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体西用思想兴起. (4)外交:朝贡体系逐步被条约体系取代,外交逐步 开始近代化;
【拓展】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客观积极影响:
(1)政治: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派兴起。 (2)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洋务运动兴起, 中国的工业化开始起步,促进中国经济近代化。 (3)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体西用思想兴起. (4)外交:朝贡体系逐步被条约体系取代,外交逐步 开始近代化;
1839 1835 1830 1825 1820 1799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 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
(二)过程:
第一阶段;1840年广东— 厦门—浙江定海—天津白 河口—和谈
第二阶段;1841年初 强占香港—威逼广 东—攻占东南沿 海—驶抵南京下关
【概念解释】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指的是缔约国
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 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最惠国待遇 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 待遇。
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 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
五四运动(1919)与中共成立(1921)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抗日战争时期(1931-1937-1945)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
材料一: 1839年《义律致巴麦尊的机密件》:中国政府对陛 下官员与臣民已经犯下突然而残酷的战争罪行,用最近这样的方 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这在原则上是如此的危 险,在实行上又如此的不能容忍,所以,为每一件损失要求完全 的赔偿,已成为文明的高尚义务了。
(三)结果:
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美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内容: 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危害: 从空间、权益等第二次都超过第一次, 更多主权遭到破坏、侵略势力从沿海深 入到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