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引物设计原则之个人心得篇(实用,2012年12月整理)

合集下载

设计pcr引物遵循的原则

设计pcr引物遵循的原则

设计pcr引物遵循的原则聚合酶链反应(PCR)引物的设计是PCR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设计PCR引物时应遵循的原则:1. 特异性:引物应具有高度特异性,以确保它们只与目标DNA序列结合,而不与其他非目标序列结合。

这有助于避免非特异性扩增产物的形成。

2. 长度:引物的长度通常应在18到25个碱基对之间,过长或过短的引物可能导致扩增效率降低。

引物长度的一般建议是20-22个碱基对。

3. GC含量:引物的GC含量应在40-60%之间。

这有助于确保引物的熔解温度适中,提高引物的特异性。

4. 熔解温度(Tm):引物的Tm是引物与模板DNA结合和解离的温度。

引物的Tm应该在50-65°C之间,以确保在PCR循环中引物能够特异性结合到模板。

5. 避免自相互或异相互二聚体:引物的设计应防止引物之间或引物与模板之间发生意外的二聚体形成,这可能导致PCR反应的不稳定性。

可以使用在线工具预测引物之间和引物与模板之间的二聚体。

6. 避免重复序列:引物应避免含有重复序列,以防止非特异性扩增。

7. 避免剪切位点:引物不应该包含酶切位点,以防止在PCR扩增过程中被酶切。

8. 引物对的选择:在PCR反应中,通常需要一对引物。

这对引物应该相互配合,以确保它们在同一温度下工作,并且扩增产物大小符合实验要求。

9. 考虑引物的位置:引物应设计在目标序列内部,而不是在末端。

这有助于确保扩增产物包含目标区域的完整信息。

10. 检查SNP和突变:引物的设计需要考虑可能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或突变。

确保引物能够区分目标序列中的变异。

在进行PCR引物设计时,通常使用一些在线工具或软件来辅助,这些工具可以帮助评估引物的特异性和其他参数。

PCR学习心得(优秀范文六篇)

PCR学习心得(优秀范文六篇)

PCR学习心得(优秀范文六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PCR学习心得(优秀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PCR学习心得(优秀范文六篇)》。

第一篇:实习学习心得作为一名即将奔赴教师岗位的大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要认真贯彻执行胡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顶岗实习教师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我们要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执教工作结合起来;与谋划好今后与学生交往结合起来;着力提升我们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当代教育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教学改革的口号也越喊越响亮,这就更需要我们这些即将从事教师职业的顶岗实习生充分利用好实习这个锻炼的机会,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锻炼自己管理学生的实践能力,心得体会《顶岗实习教师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通过近期的学习,我对科学发展观理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明白了科学发展观无处不在,无处不可以应用。

从人类个人、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从经济、政治到环境保护等等。

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就将科学发展观应用于我们实习教师的学习、生活、思想、工作上,在实习工作中以科学的理念来完善自己的各项能力。

我更加深刻感受到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意义,明白更多认识问题、解决事情的方法,凡事要全面地协调地去看待问题。

第二篇:实习学习心得第一天,进入焊接实验室之前,老师简要地给我们讲解了一下实训的要求,让我们对收音机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进行实训的时候心中更加有数。

在实训前,老师给我们发下了中夏S66E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实验套件。

接下来几天我们的工作就是将这套套件安装成一个合格的收音机了。

我们每个人拆开套件之后对照元件清单仔细检查了各个元件有无缺失,损坏。

在进行焊接元件之前,我们用废弃的电路摸板练习,掌握烙笔的用法。

刚刚开始自己练习的时候,我们的焊点可谓“抽不忍赌”,有的同学甚至在焊接的时候会出现手颤抖的现象。

PCR引物设计原理及原则

PCR引物设计原理及原则

PCR引物设计原理及原则PCR引物设计是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关键步骤之一、PCR引物是指PCR扩增反应中作为起始材料的两个DNA片段,通常是20-30个碱基对长的寡核苷酸序列。

PCR引物设计的目的是选择合适的引物序列,以实现特定DNA序列的扩增。

1.特异性:PCR引物应该非常特异地与目标序列相互作用,不与其他非特异性的序列发生非特异性的扩增反应。

为了实现特异性,引物序列应该在目标序列上具有高度互补性,但是在非特异性序列上没有互补性。

2.合适的长度:PCR引物的长度在20-30个碱基对之间,较短的引物可能无法特异性地与目标序列结合,而较长的引物可能导致PCR反应的效率降低。

3.避免结构性:PCR引物设计中应避免引物之间或引物与模板之间的二级结构形成。

二级结构会干扰PCR反应的进行,降低扩增效率。

4.避免引物间杂交:在PCR反应中,通过引物间的相互作用引发的非特异性扩增会干扰特异性扩增的结果。

因此,在设计PCR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间的互补性。

1.选择位于目标序列上的合适区域进行扩增,通常选择区域位于目标序列上游和下游的相对保守区域。

这样可以确保PCR引物的特异性和稳定性。

2.引物应具有一定的GC含量,一般在40%-60%之间,过低的GC含量会降低PCR反应的特异性和稳定性。

3.引物的两端不应含有重复序列,这样可以避免模板序列的间断扩增。

4.引物的两端应该有相对稳定的酮基或磷酸基,这样可以提高引物的稳定性,确保特异性扩增。

5.避免引物的自身互补性,以防止引物间的二级结构形成。

引物的互补性会干扰PCR反应的进行。

6.引物应避免在末端存在带有杂质的碱基,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扩增产物的杂交和二级结构形成。

7.引物序列应尽量避开重复序列、富含AT或GC的序列、高度变异的区域和基因座之间的序列相似性较高的区域。

8.引物设计应考虑到引物长度、温度和浓度的相互配合,以保证对目标序列的特异性扩增。

引物设计体会

引物设计体会

我最近合成了几十对引物,,在实战中多多少少有些心得,拿出来给大家分享。

我感觉想把引物合成的比较好,除了前引物和后引物的Tm不能相差太大,我们还要重点考虑以下因素:一、GC% GC含量对于PCR反应来说GC含量在40%—60%,一般50%左右比较合适;而对于测序引物和杂交探针来说GC含量至少应为50%。

产物中GC含量最好大于引物中的GC含量。

二、Degeneracy 多义性当设计多义引物时应尽量减少引物多义性,这样会带来更好的特异性,应尽量避免3末端的多义性,因为这里即使一个碱基的错配都能阻止引物延伸。

三、3’ End Stability 3 末端稳定性引物稳定性影响它的错配效率,一条理想的引物应该有一个稳定性较强的5 末端和相对稳定性较弱的3 末端。

如果引物3 稳定性强,有可能在即使5 末端不配对的情况下造成错配,形成非特异性扩增条带(secondary bands)。

而3 末端稳定性低的引物较好的原因是在引物发生错配时,由于3 末端不太稳定引物结合不稳定而难以延伸。

四、GC Clamp GC钳引物与目的位点的有效结合需要有稳定的5 末端。

这一段有较强稳定性的5 末端称为GC钳。

它保证引物与模板的稳定结合。

选择有合适稳定性的引物能在确保不产生非特异性条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退火温度。

五、Secondary Structures 二级结构二级结构是引物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级结构能显著影响反应中能与模板正确结合的引物数量,发卡结构的存在能限制引物与目的位点的结合能力,从而降低扩增效率,形成发卡环的引物则不能在PCR扩增中发挥作用。

六、Hairpin 发卡结构发卡结构的形成是由于引物自身的互补碱基分子内配对造成引物折叠形成的二级结构,并由于发卡结构的形成是分子内的反应,仅仅需要三个连续碱基配对就可以形成。

发卡结构的稳定性可以用自由能衡量。

自由能大小取决于碱基配对释放的能量以及折叠DNA形成发卡环所需要的能量,如果自由能值大于0 则该结构不稳定从而不会干扰反应,如果自由能值小于0 则该结构可以干扰反应。

PCR引物设计原则

PCR引物设计原则

PCR引物设计原则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基础技术,可以在体外复制DNA分子。

PCR的核心是引物,引物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PCR反应的效率和特异性。

以下是PCR引物设计的原则。

1.引物长度:引物的理想长度为18-22个碱基对。

引物过短可能导致特异性不足,引物过长则可能降低PCR的效率。

2.引物序列:引物序列应具备良好的互补性,即能与待扩增的目标DNA序列特异性结合。

通常,引物的GC含量应在40-60%之间,以确保引物和目标序列之间形成稳定的氢键。

3.引物选择:引物的设计需要仔细考虑避免引物间以及引物与模板序列间的互补。

如果引物之间有互补性,则可能导致非特异性扩增。

另外,引物不能与附近的肥皂序列或重复序列互补,以免引入非特异性产物。

4.引物结构:引物的3'端应以碱基对为基础设计,以提高扩增特异性。

同时,避免引物在末端出现重复序列,以免引导多聚加合反应。

5.引物的熔解温度(Tm):引物的熔解温度应相似,并在50-60℃之间,以确保引物和模板序列的互补结合,同时避免引物之间的自身结合。

6.引物的位点选择:引物应选择在目标序列上的保守区域,以确保引物在不同基因型和物种之间的通用性。

在选择引物位点时,避免选择在引物附近有大量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或缺失突变的区域。

7.引物的杂合性别:引物的杂合性别是指引物本身的互补性。

如果引物存在杂合性别,则可能导致非特异性扩增。

在进行引物设计时,可以使用软件工具来评估引物的可能杂合效应。

8.引物的特异性评估:在进行引物设计后,可以使用BLAST等工具来评估引物的特异性。

该工具可以引物序列与数据库中的其他序列的互补匹配。

特异性较好的引物应仅与目标序列匹配。

9.引物标记:引物可以通过添加特定序列或化学标记进行标记。

在PCR扩增过程中,通过标记引物可以进行定量和检测反应产物的操作。

在PCR实验中,良好的引物设计是确保特异性扩增的关键。

引物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引物长度、序列、选择、结构、熔解温度、位点选择、杂合性别、特异性评估、标记和固定等因素。

rt-pcr引物设计原则和方法

rt-pcr引物设计原则和方法

rt-pcr引物设计原则和方法嘿,咱今天就来讲讲 RT-PCR 引物设计的那些事儿!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啊!你想啊,这引物就像是一把钥匙,得精准地打开咱想要的那扇门。

那设计引物有啥原则呢?首先,特异性得强啊!咱可不能让它乱开别的门,不然得出的结果不就乱套啦!就好比你要去开自己家的门,总不能拿着钥匙去开别人家的吧!长度也得合适呀,太短了不稳定,太长了又不好使。

这就跟挑扁担似的,太长太短都挑不好东西。

还有呀,碱基组成也得讲究,不能全是一种碱基,那可不行。

再来说说方法。

咱得先找到目标区域,这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找到那片宝藏岛。

然后根据目标区域来设计引物,要考虑各种因素,一点都不能马虎。

设计的时候可得仔细了,要反复琢磨。

就像雕刻一件艺术品,得精心雕琢才能出精品。

要是随随便便设计,那结果能好吗?肯定不行啊!咱还得考虑引物之间会不会互相干扰,这就跟两个人在一个小空间里,不能互相碍事呀。

而且要保证引物能稳定地结合,不能松松垮垮的,不然关键时刻掉链子咋办?还有啊,咱得考虑实际情况。

不同的实验条件可能需要不同的引物设计。

就像不同的天气要穿不同的衣服一样,得灵活应变。

设计好了引物,还得去验证一下,看看效果咋样。

这就跟新做了一件衣服,得试试合不合身呀。

要是不合适,就得赶紧调整。

总之,RT-PCR 引物设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得用心、细心、耐心。

这就像是一场战斗,咱得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打个漂亮的胜仗!咱可不能小瞧了它,它可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呢!所以啊,大家在设计引物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原则和方法来,可别马虎大意哟!这样咱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才能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PCR引物设计原理及原则

PCR引物设计原理及原则

PCR引物设计原理及原则PCR引物设计是指在聚合酶链反应(PCR)中使用的引物的设计过程。

PCR引物起到了在PCR扩增过程中特异性识别和引导DNA复制反应的作用。

因此,PCR引物的设计直接影响PCR反应的成功与否。

以下是PCR引物设计的原理及原则。

一、PCR引物设计的原理1.引物长度:引物的长度通常为18-25个碱基对。

引物过短可能导致非特异性引物结合,引物过长可能导致反应条件不佳。

较长引物(20-25个碱基对)通常用于扩增目标DNA较长的片段,而较短引物(18-20个碱基对)通常用于扩增较短的目标DNA片段。

2.引物序列:引物的序列应与目标DNA序列互补,以确保引物与模板DNA的特异性结合。

引物序列应尽量避免重复序列或序列中的碱基。

此外,引物序列的催化部位(3'端)应该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与模板DNA序列匹配,以确保PCR反应的特异性。

3.引物的Tm值:引物的Tm值是指反应温度下引物和目标DNA序列的熔解温度。

引物的Tm值应相似,通常在56-64℃之间,以保证引物与目标DNA序列结合的特异性和稳定性。

4.引物的GC含量:引物的GC含量对PCR反应的效率和特异性有重要影响。

引物的GC含量应控制在40-60%之间,过高或过低的GC含量可能导致引物结合能力不佳。

二、PCR引物设计的原则1.引物特异性:引物应与目标DNA序列的特异区域互补,以确保特异性扩增。

在设计引物时,应避免引物与非目标序列互补或有任何交叉杂交现象。

2.引物长度:引物长度通常为18-25个碱基对,过短或过长的引物可能导致PCR反应效果不佳。

3.引物序列中避免重复序列:引物序列中避免过多的重复序列,以免引发非特异性引物结合。

4.引物催化部位特异性:引物的催化部位(3'端)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与模板DNA序列匹配,以确保PCR反应的特异性。

5.引物的Tm值匹配:引物的Tm值应相似,通常在56-64℃之间,以确保引物在反应温度下与模板DNA序列结合的稳定性。

PCR引物设计的原则及原因

PCR引物设计的原则及原因

PCR引物设计的原则及原因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技术,常用于扩增特定DNA片段。

而PCR引物的设计是PCR反应的重要一步,它直接影响着PCR反应的成功与否。

因此,在PCR实验中,设计合适的引物是至关重要的。

引物的选择PCR反应的引物包括前向引物(forward primer)和反向引物(reverse primer)。

它们有以下几个选择的原则:1. 序列特异性引物的序列应与目标DNA片段的序列特异性高,以确保引物只能与目标片段配对。

这能避免非特异性扩增,减少假阳性结果的产生。

2. 引物长度引物长度通常在18到25个碱基对之间。

引物过短可能导致特异性下降,引物过长可能影响扩增效率,因此需要在合适的长度范围内选择引物。

3. 基序偏好在引物设计中,需要避免不稳定的结构,如大量的连续的GC或AT碱基对以及含有重复序列,以减少引物自身的结构问题。

4. 引物间的互补性前向引物和反向引物在设计时应避免互补性,以防止它们之间的结合而影响特异性扩增。

引物设计工具随着科技的进步,引物设计的许多在线工具和软件也被开发出来,以帮助研究人员更轻松地设计出合适的引物。

一些常用的引物设计工具包括Primer3、OligoAnalyzer、Primer-BLAST等。

引物设计策略在设计引物时,有一些常用的策略可以提高引物的成功率:1. 序列合成为了确保引物的纯度和质量,可以选择将引物进行合成,而不是使用商业引物。

这可以提高引物的特异性和稳定性。

2. 引物浓度在PCR反应中,引物浓度是一个关键因素。

合适的引物浓度可以保证PCR反应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PCR的结果。

3. 引物的优化如果PCR反应不成功,可以尝试优化引物的设计。

比如调整引物的碱基序列,修改引物的长度或浓度等。

通过不断的优化,可以提高PCR反应的成功率。

结论PCR引物的设计是PCR反应成功的关键之一。

通过选择合适的引物、遵循引物设计的原则以及利用设计工具和策略,可以提高PCR反应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性。

PCR引物设计原则

PCR引物设计原则

寡核苷酸的优化设计在核酸分子杂交、DNA序列测定和通过PCR放大DNA片段等实验中,都需要使用寡核苷酸作为探针或引物,而对这些反应的质量起最重要影响作用的,就是这些寡核苷酸探针或引物。

用优化的寡核苷酸进行实验能够很快得到好的结果,而用不够合适的寡核苷酸时,常常得出似是而非的结果,不仅大大增加了后续实验的工作量,还可能一无所获。

怎样优化设计寡核苷酸呢?至少有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

1. 估测可能形成的DNA或RNA双链的稳定性寡核苷酸,无论是DNA的或者RNA的,都有形成双链结构的潜在可能性,正如下面反复提到的,这种结构对寡核苷酸的作用有很大影响。

所以,预测这种结构的稳定性对设计和优化寡核苷酸就很重要。

在一个双链结构中,碱基对的相对稳定性是由其邻近碱基决定的。

在热动力学中,这样的性质以双链形成时的自由能(ΔG)来表示。

现在,大多采用Breslauer等人提出的,以最接近的相邻核苷酸的动力学数值(自由能)来预测双链稳定性的方法。

为简化起见,所有的计算都在25 ℃条件下进行。

此时,最接近的相邻核苷酸的自由能是:第一个(5′)核苷酸第二个核苷酸dA dC dG dTdA -1.9 -1.3 -1.6 -1.5dC -1.9 -3.1 -3.6 -1.6dG -1.6 -3.1 -3.1 -1.3dT -1.0 -1.6 -1.9 -1.9ΔG(kcal/mol)例如,双链d(ACGG/CCGT)的ΔG是:ΔG(ACGG)=ΔG(AC)+ΔG(CG)+ΔG(GG)=-(1.3+3.6+3.1)=-8.0 kcal/mol此计算方法特别适用于测定其3′末端会形成双链的引物的相容性。

也可以用来计算发夹环结构的ΔG。

不过,这时需要根据环区内核苷酸的数量添加一定的数值。

如3个核苷酸时为5.2 kcal/mol;4个时为4.5;5个为4.4;6个是4.3;7和8个为4.1 kcal/mo1。

2. 选择引物的一般规则设计和选择引物时有5个要素必需注意。

PCR引物设计的一般原则

PCR引物设计的一般原则

PCR引物设计的一般原则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用于扩增DNA片段。

在PCR过程中,引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引物的设计直接影响PCR反应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PCR引物设计的一般原则。

引物长度引物的长度通常应在18到30个碱基对之间。

过短的引物可能产生非特异性扩增,而过长的引物可能导致扩增效率下降。

对于大多数PCR实验,推荐使用20到25个碱基对长度的引物。

碱基组成引物的碱基组成应该尽可能均衡,避免过多的GC或AT含量。

过高的GC含量可能导致引物的二聚体形成,而过高的AT含量可能导致不稳定的引物结构。

一般来说,推荐使用40-60%的GC含量。

温度引物的熔解温度(Tm值)应该在50-65°C之间。

具体的Tm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估算:Tm = 2(A + T) + 4(G + C)其中A、T、G和C分别代表引物中的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的数量。

该公式仅供初步估算,实际引物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特异性引物在目标DNA序列上应具有高特异性,避免与非目标DNA序列发生扩增。

为了确保引物的特异性,可以使用引物设计工具进行检测,例如NCBI的Primer-BLAST工具。

末端特性引物的末端应尽量避免包含相同的碱基序列,特别是相同的碱基重复序列。

这样可以减少由于引物间的二聚体形成而导致的非特异性扩增。

引物浓度在PCR反应中,引物的浓度应适中。

过高的引物浓度可能导致非特异性扩增,而过低的引物浓度可能导致扩增效率下降。

一般来说,引物的浓度应在0.1-0.5 μM之间。

引物设计工具为了帮助引物设计,有许多在线工具可供选择。

例如,Primer3、Primer-BLAST、OligoAnalyzer等工具都是常用的引物设计工具,它们能够根据输入的序列和参数提供最优的引物设计方案。

PCR引物设计的一般原则可帮助实验者提高PCR扩增的成功率和准确性。

根据目标序列的特点合理设计引物,选择适当的引物长度、碱基组成和温度,确保引物的特异性和稳定性,是进行PCR实验的基本要求。

定量PCR引物设计原则

定量PCR引物设计原则

定量PCR引物设计原则定量PCR是一种准确测量目标序列在样本中的数量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与定性PCR不同,定量PCR能够提供目标序列的数量信息,因此在许多实验和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定量PCR时,引物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下面是一些定量PCR引物设计的原则:1.引物长度:引物的长度通常在18-25个碱基对之间。

较短的引物容易形成非特异性产物,而较长的引物则往往会降低PCR的效率。

2.引物序列选择:引物的序列应尽量选择在目标序列中的特异性区域,以确保引物能够特异性地结合目标序列而不结合其他非特异性序列。

可以通过比对目标序列与相关序列数据库来寻找特异性区域。

3.引物的GC含量:引物的GC含量通常应在40-60%之间。

较高的GC含量可以增加引物与目标序列的特异性结合,但同时也会增加引物之间的二聚体形成;较低的GC含量则可能会导致较差的引物与目标序列的匹配。

4.引物的熔解温度(Tm):引物的熔解温度是指引物和目标序列形成稳定双链结构的温度。

引物的Tm应该尽可能接近PCR反应的最佳温度,一般在50-65摄氏度之间。

可以使用在线工具来预测引物的Tm值。

5.引物之间的互补性:引物之间的互补性会导致引物二聚体的形成,从而降低PCR效率。

因此,在设计引物时,应该避免引物之间互补性的存在。

6.引物的扩增效率:在定量PCR中,引物的扩增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扩增效率低的引物会导致不准确的目标序列定量结果。

可以通过序列分析或前期实验来评估引物的扩增效率,并选择高效的引物进行反应。

7.引物与非特异性产物的区别:引物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与非特异性产物的区域重叠,以减少非特异性扩增的可能性。

可以通过序列比对和预测工具来评估引物与非特异性产物的区别。

8.引物的检测精度:定量PCR的精度取决于引物的特异性。

应尽量选择能够特异性地放大目标序列的引物,以避免误差的积累。

总之,定量PCR引物的设计原则是尽可能选择特异性序列作为目标,并且要注意引物长度、GC含量、熔解温度、互补性、扩增效率、与非特异性产物的区别以及检测精度。

PCR引物设计范文

PCR引物设计范文

PCR引物设计范文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快速、敏感和精确的基因扩增技术,已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PCR引物设计是PCR实验的关键步骤之一,合理设计的引物可以确保特异性扩增目标序列,并提高PCR的效率和成功率。

本文将讨论PCR引物设计的原理、策略和工具。

PCR引物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寻找目标序列特异性区域,设计长度约为20-30个核苷酸的引物对,以特异性地扩增目标序列。

引物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引物长度、GC含量、引物二聚体和自相互二聚体、特异性和特征序列。

首先,引物长度应在20-30个核苷酸左右,一般选择长度为18-25个核苷酸。

引物过短可能导致非特异性扩增,引物过长可能会影响PCR扩增效率。

其次,GC含量是指引物中GC碱基的百分比。

引物中的GC含量应在40-60%之间,GC含量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非特异性扩增或低扩增效率。

高GC含量引物有助于引物与目标序列的稳定结合,但也容易引起引物二聚体形成。

低GC含量引物则增加了引物的特异性和稳定性。

引物二聚体和自相互二聚体是指引物之间或引物自身形成的二聚体结构。

这些结构会影响PCR扩增效率和特异性。

引物设计时需要避免引物二聚体和自相互二聚体的形成。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在线工具进行计算和分析。

特异性是指引物能够特异性地与目标序列结合并扩增,不与非目标序列结合。

特异性验证是引物设计的关键步骤之一、可以通过BLAST分析,在数据库中比对引物序列,以确保引物特异性。

此外,还可以进行聚合酶链反应的温度梯度试验来检查引物特异性。

在PCR引物设计中,还可以使用一些在线工具和软件来辅助引物设计。

一些常用的工具包括Primer3、OligoAnalyzer等。

这些工具可以根据输入的目标序列自动设计引物,并同时提供一系列引物参数的分析和评估。

对于复杂的目标序列设计,还可以使用引物库策略。

引物库是一种引物设计的集合,可以提高目标序列扩增的成功率。

PCR实验中的几点体会

PCR实验中的几点体会

PCR实验中的几点体会第一篇:PCR实验中的几点体会PCR实验中的几点体会PCR实验是一项对仪器设备、环境设施及操作步骤要求非常严格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检测目的成份会被扩增放大到千百万倍。

因而实验过程中很小的一点误差、非常微量的污染都可能导致结果错误甚至实验失败。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从环境控制到仪器维护及工作流程的每一步做到严格要求细致入微,样本检测、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都取得了满意成绩,在此次PCR实验室复审中得到专家老师的肯定,现将我们在工作中认为需地注意的地方提出来,以供商榷:一、环境控制为控制温度而使用空调时必须特别注意避免污染。

我们的做法是清洁空调过滤网,待干,紫外线消毒30分钟,正反面相同。

开机之前用1:100“84”消毒液浸湿的纱布包住出风口,运行30分钟,使吸附空调机内的灰尘。

二、试剂配制所有的试剂都尽可能平衡到室温后再使用。

HBV-DNA检测中的浓缩液及质控物,融化后定量分装离心管中,一次用不完的冻存到下次使用,避免反复冻融。

三、样本制备吸取上清液吸头不要接触到离心管内壁,尽量在离心管中央,悬停在液面下随液面下降而逐渐下移,尽量吸净上清液。

沉淀处理HBV-DNA浓缩过程中的沉淀,用振荡器很难完全分散也可能影响核酸的提取,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我们的做法是用一只小镊子轻敲离心管底部使沉淀尽可能分散,充分混匀,然后点离一下。

提取提取液是一种混悬液,易沉淀,加取过程中要不断抽吸混匀。

加样核酸的提取液2ul加入反应管中,这一步移液器使用非常关键。

首先保证移液器和吸头是配套的,再就是吸头是垂直于液面吸取样本,移液时用力要均匀,尽可能一次性移出全部样本。

2ul移液器校正困难,当标准曲线线性关系不好时,可以考虑是否是移液器使用时间过久,应该及时更换。

四、扩增分析扩增仪最好先预热一下,再使用。

扩增开始后应注意观察温度曲线。

不符合温度变化规律的曲线如升温曲线变得平坦提示仪器部分或全部加热模块功能损坏,从而导致结果错误。

PCR中如何设计引物

PCR中如何设计引物

PCR中如何设计引物引言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能够在体外扩增DNA片段。

设计合适的引物是PCR反应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PCR中如何设计引物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引物设计的原则引物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引物长度:引物长度通常在18到30个碱基对之间,较短的引物可能导致非特异性扩增,而较长的引物则可能增加非特异性结合的风险。

2.Tm值:引物的熔解温度(Tm值)应该相似,通常要在50°C到65°C之间。

这样能够确保引物在PCR反应的温度范围内稳定结合到DNA模板上。

3.特异性:引物应与目标DNA序列保持高度特异性的碱基互补配对,以避免非特异性扩增。

可以使用序列比对软件来确保引物的特异性。

4.无自身互补和剩余互补:引物自身及与它们自身或其他引物的互补序列不应该存在,避免引物形成二聚体或非特异性扩增的可能性。

5.区段选择:引物的选择应基于目标DNA序列上的特定区段,通常位于基因的保守区域或功能位点上。

引物设计的步骤以下是PCR引物设计的一般步骤:步骤一:目标序列分析对于需要扩增的目标DNA序列,首先进行详细的分析。

包括确定目标DNA序列的起始和终止位置,以及预测目标DNA序列的理论大小。

步骤二:引物设计软件的选择选择一种引物设计软件,常见的有Primer3、Primer-BLAST等。

这些软件可以根据一些参数,如Tm值、引物长度等,自动生成一组可能的引物序列。

步骤三:引物选择与比对使用引物设计软件生成的引物序列,根据上述引物设计的原则,选择一组最佳的引物。

然后,使用引物设计软件进行序列比对,确保引物的特异性。

步骤四:引物合成购买选定的引物序列,并选择可靠的引物合成商进行合成。

结论合理设计的引物对PCR反应的成功非常重要。

在PCR中设计引物时,需要考虑引物长度、Tm值、特异性、互补性等原则,并通过引物设计软件进行分析和比对,最终选择最佳的引物序列。

这样可以确保PCR反应的特异性和可靠性。

PCR引物设计原则

PCR引物设计原则

PCR引物设计原则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在体外扩增DNA序列的技术。

PCR引物设计是PCR反应成功与否的关键。

正确的引物设计可以增强PCR反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提高扩增效率和产物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PCR引物设计的原则。

1.长度:PCR引物的长度通常在18-30个碱基对之间。

引物过短会导致特异性差和非特异性扩增的可能性增大;引物过长则会降低PCR效率。

2.温度:PCR引物的熔解温度(Tm)应接近或高于PCR反应的退火温度。

Tm可以通过以下公式估计:Tm=2(A+T)+4(G+C)式中A、T、G和C分别表示引物中的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数量。

通常,引物的Tm应该落在50-65℃之间。

3. 特异性:PCR引物应该能够特异性地结合目标序列,而不与非靶DNA序列杂交。

为了确保特异性,引物设计时应使用专门设计的引物设计工具,如NCBI Primer-BLAST和UCSC In-Silico PCR等。

这些软件可以帮助在基因组中引物,检测与其他序列的杂交,从而提高引物的特异性。

4.避免自身或互相杂交:引物之间和引物自身之间的互补序列会导致偶联和二次结构的形成,从而干扰PCR扩增。

因此,在设计引物时应避免引物之间和引物自身之间的互补序列。

引物的3'端尤其需要注意,以避免非特异性扩增。

5.末端修饰:引物的末端修饰可以增强PCR反应的特异性和稳定性。

例如,3'末端加上磷酸化修饰可以提高结合效率和抗酶降解性。

此外,引物的3'末端可以加上标记物,如生物素或荧光染料,以便于分离纯化和检测扩增产物。

6.引物配对:PCR反应需要两个引物(前向引物和反向引物)共同作用。

为了保证引物的配对效果,应注意两个引物之间的性质和长度是否相似。

引物之间长度差异过大或GC含量差异过大都可能导致引物之间的配对不平衡。

7.引物序列特点:在设计引物时,应注意引物的序列特点。

例如,引物的GC含量应该在50-60%之间,以保证PCR扩增效率;引物中应避免连续重复序列,以防止扩增失败和环形产物的形成;引物中应避免降解或二次结构形成的可能性较大的序列,以保证PCR反应的稳定性和效率。

PCR引物设计原则之个人心得篇

PCR引物设计原则之个人心得篇

PCR引物设计原则之个人心得篇记得当初写本科论文,感到不知道讨论什么问题好。

愣是写了一大段的PCR条件摸索的讨论。

后来PCR成为实验最基本的一步了,但是发现在PCR中还是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PCR的第一步就是引物设计了。

引物设计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在知道已知模板序列时进行PCR扩增的。

在某些情况比如构建文库的时候也会在不知道模板序列的情况下进行设计。

这个时候随机核苷酸序列就与模板不是完全匹配。

我们通常指的设计引物都是在已知模板序列的情况下进行。

设计的目的是在两个目标间取得平衡:扩增特异性和扩增效率。

引物分析软件将试图通过使用每一引物设计变化的预定值在这两个目标间取得平衡。

设计引用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基本原理:①引物长度一般引物长度为18~30碱基。

总的说来,决定引物退火温度(Tm值)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引物的长度。

有以下公式可以用于粗略计算引物的退火温度。

在引物长度小于20bp时:[4(G+C)+2(A+T)]-5℃在引物长度大于20bp时:62.3℃+0.41℃(%G-C)-500/length-5℃另外有许多软件也可以对退火温度进行计算,其计算原理会各有不同,因此有时计算出的数值可能会有少量差距。

为了优化PCR反应,使用确保退火温度不低于54℃的最短的引物可获得最好的效率和特异性。

总的说来,每增加一个核苷酸引物特异性提高4倍,这样,大多数应用的最短引物长度为18个核苷酸。

引物长度的上限并不很重要,主要与反应效率有关。

由于熵的原因,引物越长,它退火结合到靶DNA上形成供DNA聚合酶结合的稳定双链模板的速率越小。

②GC含量一般引物序列中G+C含量一般为40%~60%,一对引物的GC含量和Tm值应该协调。

若是引物存在严重的GC倾向或AT倾向则可以在引物5’端加适量的A、T或G、C尾巴。

③退火温度退火温度需要比解链温度低5℃,如果引物碱基数较少,可以适当提高退火温度,这样可以使PCR的特异性增加;如果碱基数较多,那么可以适当减低退火温度,是DNA双链结合。

pcr引物设计反思报告

pcr引物设计反思报告

pcr引物设计反思报告一、关键词的提取在设计引物时,为了节省时间。

大家经常把每种不同结构基因所包含的序列都写下来,这样非但没能够起到加快设计速度的目的反而浪费了大量时间,让人误以为设计方法不正确或者是引物本身存在问题。

其实,用中心引物还可以避免这个错误。

例如:3′-羟基-4′-甲氧基-5′-氟-1′-全-3′-羧酸和5′-氨基-3′-甲氧基-4′-全-3′-羧酸都是从SABCHNAMONIAKIDENIALIBAYTE (SABCHNAMONIAKIDENIALIBAYTE)基因中产生的两条多肽链,它们分别由5′端到3′端再到2′端。

通过比较可知,只要先设计3′端到5′端的引物,然后再根据5′端所连接的氨基酸找出与之对应的 SABCHNAMONIAKIDENIALIBAYTE (SABCHNAMONIAKIDENIALIBAYTE)基因就行了。

二、实际操作与理论的差距为什么要在这里强调实际操作与理论相符合呢?实际上这是实验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错误。

例如:有些同学把实际操作与理论相违背的情况归纳为以下几点(见表1):1.在不需进行荧光检测时仍按照原先的习惯,将长引物在最终末端一个接一个地放置;2.连续多次使用长引物(或超长引物);3.用一个特定的引物反复测试一组DNA,未见突变,随又改换新的引物重复测试,并且继续增加引物浓度,甚至在每次突变都已显示出来的情况下依旧不断更换引物(或其他 DNA,例如做Hindⅲ筛选时用 TaqDNA 作为探针分子时);4.对于非特异性引物,在引物引导 RNA 聚合酶向某特定的位点切割时,切割方式极不规范,造成产物不均匀;5.对荧光标记的 RNA,使用荧光染料时顺序颠倒,致使检测错误。

三、总体结论对于做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我有很多感触。

不管是引物的设计还是制备实验,实验步骤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中途操作环节都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这也包括了各个细小的环节。

希望大家能尽自己的努力去完善,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PCR自我鉴定

PCR自我鉴定

PCR自我鉴定篇一:PCR个人经验总结PCR经验总结1. primers design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理想的,只同目的序列两侧的单一序列而非其他序列退火的引物要符合下面的一些条件a 足够长,18-24bp,以保证特异性.当然不是说越长越好,太长的引物同样会降低特异性,并且降低产量。

b GC% 40%-60%c 5'端和中间序列要多GC,以增加稳定性d 避免3'端GC rich, 最后3个BASE不要有GC,或者最后5个有3个不要是GC e. 避免3'端的互补, 否则容易造成DIMERf. 避免3'端的错配g. 避免内部形成二级结构h. 附加序列(RT site, Promoter sequence)加到5'端, 在算Tm值时不需要加上这些序列,但在检测互补和二级结构是要加上它们i. 需要使用兼并引物时, 要参考密码子使用表,注意生物的偏好性,不要在3'端使用兼并引物,并使用较高的引物浓度(1uM-3uM) j. 最好学会使用一种design software. PP5,Oligo6,DNAstar, Vector NTI, Online desgin et al.* 引物的另一个重要参数是熔解温度(Tm)。

这是当50%的引物和互补序列表现为双链DNA分子时的温度.Tm对于设定PCR退火温度是必需的。

在理想状态下,退火温度足够低,以保证引物同目的序列有效退火,同时还要足够高,以减少非特异性结合。

合理的退火温度从55℃到70℃。

退火温度一般设定比引物的 Tm低5℃。

设定Tm有几种公式。

有的是来源于高盐溶液中的杂交,适用于小于18碱基的引物。

有的是根据GC含量估算Tm。

确定引物Tm最可信的方法是近邻分析法。

这种方法从序列一级结构和相邻碱基的特性预测引物的杂交稳定性。

大部分计算机程序使用近邻分析法。

根据所使用的公式及引物序列的不同,Tm会差异很大。

因为大部分公式提供一个估算的Tm值,所有退火温度只是一个起始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记得当初写本科论文,感到不知道讨论什么问题好。

愣是写了一大段的PCR 条件摸索的讨论。

后来PCR成为实验最基本的一步了,但是发现在PCR中还是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PCR的第一步就是引物设计了。

引物设计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在知道已知模板序列时进行PCR 扩增的。

在某些情况比如构建文库的时候也会在不知道模板序列的情况下进行设计。

这个时候随机核苷酸序列就与模板不是完全匹配。

我们通常指的设计引物都是在已知模板序列的情况下进行。

设计的目的是在两个目标间取得平衡:扩增特异性和扩增效率。

引物分析软件将试图通过使用每一引物设计变化的预定值在这两个目标间取得平衡。

设计引用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基本原理:
①引物长度
一般引物长度为18~30碱基。

总的说来,决定引物退火温度(Tm值)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引物的长度。

有以下公式可以用于粗略计算引物的退火温度。

在引物长度小于20bp时:[4(G+C)+2(A+T)]-5℃
在引物长度大于20bp时:62.3℃+0.41℃(%G-C)-500/length-5℃
另外有许多软件也可以对退火温度进行计算,其计算原理会各有不同,因此有时计算出的数值可能会有少量差距。

为了优化PCR反应,使用确保退火温度不低于54℃的最短的引物可获得最好的效率和特异性。

总的说来,每增加一个核苷酸引物特异性提高4倍,这样,大多数应用的最短引物长度为18个核苷酸。

引物长度的上限并不很重要,主要与反应效率有关。

由于熵的原因,引物越长,它退火结合到靶DNA上形成供DNA聚合酶结合的稳定双链模板的速率越小。

② GC含量
一般引物序列中G+C含量一般为40%~60%,一对引物的GC含量和Tm 值应该协调。

若是引物存在严重的GC倾向或AT倾向则可以在引物5’端加适量的A、T或G、C尾巴。

③退火温度
退火温度需要比解链温度低5℃,如果引物碱基数较少,可以适当提高退火温度,这样可以使PCR的特异性增加;如果碱基数较多,那么可以适当减低退火温度,是DNA双链结合。

一对引物的退火温度相差4℃~6℃不会影响PCR的产率,但是理想情况下一对引物的退火温度是一样的,可以在55℃~75℃间变化。

④避免扩增模板的二级结构区域
选择扩增片段时最好避开模板的二级结构区域。

用有关计算机软件可以预测估计目的片段的稳定二级结构,有助于选择模板。

实验表明,待扩区域自由能(△G)小于58.6lkJ/mol时,扩增往往不能成功。

若不能避开这一区域时,用7-deaza-2’-脱氧GTP取代dGTP对扩增的成功是有帮助的。

⑤与靶DNA的错配
当被扩增的靶DNA序列较大的时候,一个引物就有可能与靶DNA的多个地方结合,造成结果中有多个条带出现。

这个时候有必要先使用BLAST 软件进行检测,网址:/BLAST/。

选择Align two sequences (bl2seq),如下图。

BLAST的使用方法也十分简单,如下图所示。

将引物序列粘贴到1区,将靶DNA序列粘贴到2区,这两者可以互换的,并且BLAST会计算互补、反义链等多种可能,所以不需要用户注意两条链是否都是有义链。

如果知道序列在数据库中的GI号也可以直接输入GI号,这样就不用粘贴一大段的序列了。

最后在3处点击Align就可以查看引物在靶DNA中是否有多个同源位点了。

可是使用BLAST还是有其不方便的地方。

因为它一次只能比较两条序列,那么一对引物就需要分开进行比对。

如果存在错配,还需要自己计算由于错配形成的片段长度有多大。

在下一篇中将介绍一个软件,可以直接将靶DNA 和引物输入对产物片段进行预测。

⑥引物末端
引物3’端是延伸开始的地方,因此要防止错配就从这里开始。

3’端不应超过3个连续的G或C,因这样会使引物在G+C富集序列区错误引发。

3′端也不能有形成任何二级结构可能,除在特殊的PCR(AS-PCR)反应中,引物3′端不能发生错配。

如扩增编码区域,引物3′端不要终止于密码子的第3位,因密码子的第3位易发生简并,会影响扩增特异性与效率。

⑦引物的二级结构
引物自身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否则引物自身会折叠成发夹状结构,这种二级结构会因空间位阻而影响引物与模板的复性结合。

若用人工判断,引物自身连续互补碱基不能大于3bp。

两引物之间不应该存在互补性,尤应避免3′端的互补重叠以防引物二聚体的形成。

一般情况下,一对引物间不应多于4个连续碱基的同源性或互补性。

⑧为了下一步操作而产生的不完全匹配
5’端对扩增特异性影响不大,因此,可以被修饰而不影响扩增的特异性。

引物5′端修饰包括:加酶切位点;标记生物素、荧光、地高辛、Eu3+等;引入蛋白质结合DNA序列;引入突变位点、插入与缺失突变序列和引入一启动子序列等。

额外的碱基或多或少会影响扩增的效率,还加大引物二聚体形成的几率,但是为了下一步的操作就要作出适当的“牺牲”。

很多时候PCR只是初步克隆,之后我们还需要将目的片段亚克隆到各种载体上,那么就需要在PCR这个步骤为下一步的操作设计额外的碱基。

以下总结一些为了亚克隆所要设计的序列。

a 添加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
添加酶切位点是将PCR产物进行亚克隆使用得最多的手段。

一般酶切位点是六个碱基,另外在酶切位点的5’端还需要加2~3个保护碱基。

但是不同的酶需要的保护碱基数目是不相同的,例如:SalⅠ不需要保护碱基,EcoRⅤ需要1个,NotⅠ需要2个,Hind Ⅲ 3个。

其中,在原核表达设计引物时还有一些小技巧,大家可以参考:《原核表达之实验前的分析》。

里面一些规则是所有表达都通用的。

有一种做法是在进行PCR反应的同时进行酶切,这样就需要注意一些内切酶在PCR反应中的酶切反应率,见附录。

不过这种方法虽然方便但并不推荐。

有时候,就是把PCR产物回收后酶切再与载体连接效果都不尽理想,同步进行会使出现问题的原因变得更加复杂。

一旦出现问题,分析起来更麻烦。

b LIC添加尾巴
LIC的全称是Ligation-Independent cloning,它是Navogen公司专门为其部分的pET载体而发明的一种克隆方法。

用LIC 法制备的pET 载体有不互补的12–15 碱基单链粘端,与目的插入片段上相应粘端互补。

扩增目的插入片段的引物5'序列要与LIC载体互补。

T4 DNA 聚合酶的3'→5'外切活性经短时间即可在插入片段上形成单链粘端。

由于只能由制备好的插入片段和载体互相退火形成产物,这种方法非常快速高效,而且为定向克隆。

c 定向TA克隆添加尾巴
在T载体刚出的时候大家都拍手称赞,真是方便,哪个小子脑子这么聪明想出来的。

但是后来人们发现TA克隆无法将片段定向克隆到载体中,所以后来Invitrogen推出了可以定向克隆的载体,它的一端含有四个突出的碱基GTGG。

因此在PCR引物设计时也要相应的加上与之互补的序列,这样片段就可以“有方向”了。

d In-Fusion克隆方法
这项技术是Clontech还属于BD的时候推出的,2004年在生物通可着实风光了一把,不但当选年度创新试剂还被大家投票为最受大家欢迎的试剂。

此技术就其步骤来说是及其方便的,不需连接酶,不需长时间的反应。

只要在设计引物的时候引入一段线性化载体两端的序列,然后将PCR产物和线性化的载体加入到含有BSA的In-Fusion酶溶液中,在室温下放置半个小时就可以进行转化了。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大批量的转化。

这里顺便提一下如果有什么技术给大家留下深刻影响,欢迎大家发email 推荐给生物通。

说不定你的推荐可以让它成为年度之星呢。

如果要加入额外的碱基总是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整个PCR反应,比如在加入NotⅠ的酶切位点后整个引物的退火温度就会直线上升(它识别的是8个碱基,且全为GC),这样使另外一个引物的设计变得十分困难,因为一对引物间退火温度相差不宜太远。

因此上面提到许多设计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难以做到都符合。

在碰到这些情况的时候,我们只能秉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原则,要试一试才能知道能否行得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